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宋朝时期陶瓷艺术的初步研究 ——以官窑为主

关于宋朝时期陶瓷艺术的初步研究 ——以官窑为主

关于宋朝时期陶瓷艺术的初步研究 ——以官窑为主
关于宋朝时期陶瓷艺术的初步研究 ——以官窑为主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宋朝时期陶瓷艺术的初步研究

——以官窑为主

院(系)名称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名称环境设计(中外)

学生姓名王晓鹏

学号131064148

指导教师刘祥辉讲师

完成时间 2016年6月18日

关于宋朝时期陶瓷艺术的初步研究

——以官窑为主

王晓鹏

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中外)学号:131064148 指导教师:刘祥辉

摘要:本文以古代宋朝陶瓷艺术为基础,围绕宋朝官窑展开讨论,对宋瓷的

发展、宋瓷体系、宋朝官窑瓷器特征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与分析。进而从物体

实物、文化、社会经济等角度入手,对宋朝瓷器繁盛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本

文认为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宋朝独特的文化环境是使宋朝的陶瓷艺术呈现出欣

欣向荣的蓬勃气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宋朝; 陶瓷;官窑

引言

宋朝经济的繁盛,其工艺美术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气象。其中,最突出的要数宋瓷。五代时,江南的越窑在五十多年里非常繁荣,但其完全是作为

贡品而存在的。到了宋朝,制瓷工艺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更加密切,也开扩了

民间市场。此时瓷窑大批兴起,工艺水平都远远超过前代。宋朝制瓷手工业包

括专为皇家烧造瓷器的官营瓷窑、大量烧造民间用瓷的民营瓷窑以及兼烧宫廷

和官府用瓷的民营瓷窑三种经营方式,因为其服务的对象有差异,因此瓷器所

选用的原材料、加工手法和技艺表现方法也有所差别,便形成了官窑和民窑这

两种截然不同的工艺美术风格。

宋瓷名窑荟萃,质量过关,位于世界瓷器发展史的巅峰,具有典范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宋瓷的清纯、典雅,最直接的体现了宋

代文化艺术的气质。

宋朝的经济繁盛,陶瓷的使用方法广泛,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中原和江南兴起的瓷窑如雨后春笋。宋朝科学技术取得的重要成就,推动

了制瓷技术的进步,采煤、冶炼等手工业的发展,为瓷器生产提供了更好的燃料、原材料条件。随着指南针的发明,还有越来越发达的造船业,促进了外销

瓷器的海外贸易规模。宋朝瓷窑产品的数量、品种和工艺水平,都远远超越前代。经过三百余年的发展,宋瓷享誉海内外,成为宋朝文明的代名词。

一、宋瓷的发展

北宋,瓷业中心北移,出现繁荣的局面,形成了中原体系,以钧、汝、定、磁州、耀州窑等为代表。宋室南渡后,瓷业中心再次移向南方,尤其在浙赣闽

形成新的体系,以南宋官、哥、龙泉、吉州、景德镇、建窑等为代表。宋瓷在

色彩品种、纹饰图案及原材料和烧制工艺上,都有很大改进和创新,形成千姿

百态、推陈出新的时代风貌。但总的来说,宋朝对青瓷更加有爱。北宋的官窑

为越窑,中期是耀州窑,后期则是汝窑;而到了南宋又换了官窑,并在哥窑烧

制御器。这些名窑均烧造青瓷,因此两宋尤其在青瓷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

图1-1

图1-2

二、宋瓷体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考古所发现的越来越多的古代瓷窑遗址中,有四分

之三曾经在宋朝有过烧造的历史,其分布范围广泛,而且著名的瓷窑很多,有越、柴、定、汝、官、哥、钧,以及磁州、吉州、龙泉、建、景德镇窑等,构

筑了宋瓷璀璨的历史,形成了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上名窑荟萃的时代。同时,

在这个长达三百余年的时代里,由于五代、北宋、南宋政治的变动和经济中心

的转移,以及商业竞争、贸易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宋瓷名窑或兴废更替、

或交织并存,并带动相近区域内其他众多小型瓷窑起伏,又以品种、工艺的不同,从而形成宋朝瓷窑系统比较复杂的局面。从地域分布来看,北方瓷窑集中

在中原地区,以北宋为繁荣期,白瓷的烧造基本上是在这一地域,。南方瓷窑集

中在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以吴越故地为中心,除越窑在五代曾经一枝独秀之外,且基本上为青瓷,专烧白瓷的瓷窑在南方几乎没有。大体而言,南青北白、青瓷居于主流的宋瓷瓷窑体系格局形成了。青瓷在宋代的发展和兴盛,不仅表

现在北方青瓷名窑的建立,而且表现在宋朝青瓷形色品质方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宋瓷在烧制技术上的进步是多方面的,例如在烧制时,控制窑炉的温度,

以及覆烧等先进手艺,使陶瓷的双量(质量和数量)进一步提高。

宋朝在当时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瓷技术,能通过登州、密州、扬州、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温州、泉州、广州等港口畅销海外。在宋朝的境外贸易中,瓷器则是最大的一列。根据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记载,与宋朝有境外贸易的

国家有很多。这些国家大部分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根据日本学者三上次

男四十多年的调查,至今考古工作者们在亚非欧美四十多个国家找到数以万计

的宋瓷器皿和残片1。宋朝陶瓷工艺对周边国家的陶瓷工艺产生了悠远的影响,

如日本镰仓、室町、桃山、江户时代的瓷,朝鲜高丽、李朝时代的瓷,以及越

南的瓷都折射着宋瓷的光辉。其中,青釉和黑釉(日本称天目釉)的影响尤其

显著。

三、宋朝官窑瓷器特征

1.宋朝官窑瓷器

据记载:北宋的官窑现在还没有找到窑口,留下的书面记载也很少,因此

北宋官窑瓷器很少留存现世。官窑的产品大都是是皇宫专用。以皇宫的日常生

活和摆设为主。流传下来的官窑瓷器有碗、盘、碟、盏托、洗、瓶、炉、尊等,多种多样,造型也各有特色。

图1-3

1参见三上次男著、胡德芬译:《陶瓷之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图1-4

图1-5

2.宋朝官窑瓷器特征

【1】形状和面貌:宋瓷大多用来祭祖或当摆设,也有部分当生活用品。其分为厚胎的厚釉和薄釉、薄胎的厚釉和薄釉等。釉色纷繁。釉质莹润如玉。里外披釉并有纹。看仔细的话能辨清真伪。

【2】胎色:宋瓷的胎色从流传下来的情况来看,分为黑、黑紫、赭色、灰(含深灰)、白(含灰白)、土黄(含褐黄红)等多种颜色。宋朝官窑陶瓷胎土非常精细,上品由黑或紫黑土烧成胎后的手感就如古代笔砚(端砚石类)似的。如果用细砂纸仔细打磨,后看起来十分精致,摸起来十分光润,手感直追古笔砚的效果。这一点,根据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宋朝官窑陶瓷使用的胎土有详细的记载。所以要伪造出类似古代笔砚的宋朝官窑陶瓷对于现代的高科技来说还是有点儿难度的。

【3】釉层和釉质:釉层分有厚薄,薄的小于1mm,厚的大于1mm。釉质分两种。第一种为似玉质型。釉质表现为玉质型,表层有明显的亮光,显得十分精细有光泽。第二种为似玻璃质型,是指在第一种的基础上有些瓷器在表层有

薄薄的釉水让人看起来晶美高贵,或用地方说,就是釉好。现在我们所看见的一些上品,它们釉清澈如玉,是模仿不出来的。

【4】颜色:因为宋朝窑口众多,瓷器的颜色也复杂多变,淡青、米黄、翠绿、月白等颜色最多,其中以淡青、米黄、翠绿等颜色最受人欢迎。

四.宋瓷繁盛的原因

1.宋朝独特的文化环境

众所周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中国。但最后能绵延上千年之久只有古中国而已,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提到古代中国,人们脱口而出就是汉唐,但那只是两国国力的强盛,要论及文化的繁荣还要说宋朝。

【1】宋朝文化的精神文化

其最声名显赫的当属“宋词”。古语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它们在我国及世界的文化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笔。由此可见,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非常高的,可以与唐诗平起平坐。宋词分为两个派别:婉约派和豪放派。前者代表有:柳永,李清照,晏殊等;后者代表有苏东坡,辛弃疾,欧阳修等,两者共同构成了宋词。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到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无一例外都是文学中的经典,我们从小学到大再学到老,词中所散发出来的古代宋朝文人气息是那么浓烈。宋词可比唐诗,当之无愧。

【2】宋朝的航海文化

发达的造船业,使宋朝的船舶可以到达更远的地方,大大的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宋朝的海外贸易异常兴盛,远远超过了前代。由于宋朝农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产品增多,促进了宋朝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城市的繁荣。

【3】宋朝的物质文化

宋朝的农业水平十分便利,远远超过前代,手工业更是趋于成熟,商业活动十分活跃,从《清明上河图》就能看出来。在当时四川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这是人类史的一大进步。还有科学技术,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三种发明,全是宋朝的智慧人民的结晶。说明当时宋代的科学水平,放眼世界,都是顶尖的。

2.宋朝强盛的经济实力

【1】历史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著名的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太祖“陈桥兵变”后,吸取教训,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参政的权力,之后

大力实行文官制度,打压武官,宋太祖采取抑武扬文的政策。给后人的印象是:国运不济,国力薄弱,又先后迁都。但是,宋朝才是中华民族古代经济文化的

巅峰时期。

【2】经济发达

著名的历史学家漆侠先生说:"宋朝时期是我国经济文化的巅峰时期”。著名

历史学教授杨渭生先生也认为:" 宋朝时期是我国经济文化的巅峰时期,在世界

居领先地位。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也认为:"宋朝时期,中国是世界

上最发达的国家”。

五.结论

因为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强国,导致了其工艺美术的蓬勃发展,

也代表着陶瓷艺术的蓬勃发展也代表着陶瓷艺术的蓬勃发展,陶瓷工艺的不断

更新和发展,也让其成为宋朝文化的代表之一。同时随着宋朝出口贸易的增加,宋瓷的精美也让其成为宋朝的代表,也对世界各国的陶瓷工艺美术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图版类

【1】图1-1采自互联网https://www.doczj.com/doc/837059155.html,/

【2】图1-2采自互联网https://www.doczj.com/doc/837059155.html,/

【3】图1-3采自互联网https://www.doczj.com/doc/837059155.html,/

【4】图1-4采自互联网https://www.doczj.com/doc/837059155.html,/

【5】图1-5采自互联网https://www.doczj.com/doc/837059155.html,/

2.文献类

【1】中华艺术通史(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上下编)总主编李希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2】《宋朝为什么能不杀士大夫》期刊:《学习博览》 2011

【3】《宋代瓷器文化的传播及其审美取向》期刊:《设计艺术研究》2011 作者:李龙生【4】《中国宋代五大名窑探寻之旅》期刊:《收藏投资导刊》2012作者:冯添

【5】《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期刊:《学园》 2013 作者:王晶【6】《宋代瓷器文化的传播及其审美取向》期刊:《设计艺术研究》年份:2011

作者:李龙生

3.论文类

试论宋朝的设计艺术于唐朝的设计艺术之不同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孙媛媛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陶瓷”来称呼”中国”!看来,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 讨论交 流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 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赏性。 同时 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⑵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 (网纹船型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旋纹彩陶尖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名窑排行榜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名窑排行榜 一、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二、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南宋官窑,开始于绍兴十三年。是由皇家自己投资,并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构主持建立的制瓷窑场。宋朝以后的官窑,则是国家机构的官府投资建立的制瓷窑场。民窑,是百姓投资建立的窑场。官窑与民窑的根本区别是窑场的所有权属性,而不是产品的形状和产品的归属对象。 官窑瓷器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在官窑中烧造出来的瓷器,这是完全意义的官窑瓷器;另一种是在官窑建立以前,由官方出具设计样式,规定质量标准和数量要求,并由宫廷太监专门监制、督造,在民窑中烧制好后,经过挑选,上品供应御用,中品供应宫廷用瓷和外交用瓷以及赏赐有功大臣,下品配发给地方官府作为公用。后者并非官窑中生产,所带“官窑”二字,与窑场的所有权不符。村夫认为,此类瓷器冠以“官用型瓷器”的名称比较准确一些。 另外,由民间自己设计烧制的精美瓷器被皇家所采用,只能叫做贡瓷,不能称为官窑瓷。其中,专门为皇帝烧制的瓷器叫贡御瓷器,而为宫廷陈设和皇室成员烧制的瓷器,就只能称为贡瓷,不应称为贡御瓷。宋朝官窑遗留给后世的问题很多,比如“汴京官窑”、“汝官窑”和“郊坛官窑”的概念是否正确的问题,贡御汝窑烧造的时间是宋神宗时期还是宋徽宗时期的问题,南宋修内司建立的“新窑”和“旧窑”的关系问题,龙泉官用型黑胎青瓷是贡瓷还是仿官窑瓷的问题,《坦斋笔衡》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宋代陶瓷艺术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宋代瓷业的繁荣,一方面是宋代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又是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反映。瓷器在东汉早期浙江出现后,很快地在长江下游一带传播开来,井逐渐波及长江中游、上游地区,以及福建、广东一带。约在6世纪初叶的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也出现了自己的烧造瓷器。从此我国的制瓷业便形成了南北两大瓷系。 南方瓷系在隋以前的主要窑址有:上虞窑、宜兴均山窑、肖山上董窑、成都青羊宫窑、福建天山马岭窑等。北方瓷系在隋以前的窑址发现得不多,仅河南安阳窑、河北贾壁窑、山东淄博窑数处。而到了宋代,则形成了多种瓷窑体系。宋代瓷窑体系的区分,主要是根据各窑产品的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的同异,根据它们之间的同异可以大致看出宋代形成的瓷窑体系有六: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 定窑系以定窑为代表。定窑属宋代民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始烧于唐,它的烧白瓷是受邻近的邢窑影响,当时邢窑盛名满天下。但后来定盛邢衰,至宋时人们已知有定而不知有邢了。而定窑系诸窑到北宋时也确实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瓷工艺与制瓷风格,并为各窑所仿效。定窑系产品以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器。釉汁比较莹润,釉色白中发黄,常有泪痕。胎料加工很细,胎质坚硬,胎色洁白。器物造型稳定,装饰工整素雅。早期的产品以划花、刻花为主;北宋晚期以印花为主。花纹布局严谨,题材丰富多彩,以各种花卉最多见,其中又以牡丹、莲花为多,菊花次之。其余动物、禽鸟、水波游鱼纹也有一定的数量,婴戏纹则比较少见。在北宋中期则出现了覆烧工艺,即把盘碗之类器皿反过来烧。这种装烧方法的优点在于用同样的窑炉,耗用同样的燃料,烧一次窑比用普通匣钵产量为高,缺点是有芒,即口部无釉。 磁州窑系是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这个窑系的窑场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而以河北省邯郸市观台镇为典型代表。磁州窑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烧瓷品系繁多。观台窑的产品品系、种类,可以说是集本窑系各窑之大成。这里烧制的瓷器以白瓷、黑瓷为主。装饰丰富多彩,白地黑花,对比鲜明。纹饰题材多取之于民间的生活内容。河南修武县的当阳峪窑的成就也很大,它的制瓷工艺的独特性则在于釉下施一层极白的护胎釉,再在上面画黑花,或用剔地的手法作出剔花。装饰以黑白或赭白对比,十分强烈;花纹的制作手法既活泼又严谨。 耀州窑系是北方一个巨大的烧造青瓷的窑系。耀州窑系以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代表,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及玉华宫等窑在内。铜川旧称同官,宋时属耀州,因此称耀州窑。北宋时期以烧造青瓷为主。耀州窑青瓷颜色深沉,边沿部分发褐黄,人们称之为“姜黄色”。耀州窑系最突出的成就是图案装饰。宋元的花纹有折枝牡丹、缠枝菊花、水波三鱼、鸳鸯戏莲、双鸭戏水、水藻纹、忍冬纹、回纹、松林戏婴、龙凤花纹等。装饰手法以印花、刻花为主;刻花刚劲有力,纹样生动活泼,在宋代诸窑系中算是出类拔萃的。 钧窑系以河南禹县的钧窑为代表,始烧于北宋,金元时期继续烧造。其突出成就是在釉里掺有铜的氧化物,用还原焰烧出绚丽多采的窑变釉色。钧釉主要特点是通体天青色与彩霞般的紫红釉相互错综掩映,釉汁肥厚润泽,极为美观。此外还有月白色、天蓝色、海棠红等。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盘、炉尊、洗、碗等。钧瓷在宋代也被称为“花瓷”,它的釉面特征是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加之钧釉在烧制造过程中变化无常,不为人工所控,所以后人难以仿制,有“钧瓷无双”之说。 钧窑系瓷器的烧造地点很广,河南禹县、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以及河北的磁县等都有烧造。 龙泉青瓷窑系属南方青瓷系统。南宋时为应付宫廷,官府的需要,开始生产一种以施粘稠的石灰碱釉为特征的瓷器。到南宋中期以后,终于形成了有自身特点风格的梅子青、粉青釉等龙泉青瓷。龙泉青瓷窑系的迅速发展,除了龙泉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还因入金以后,北方瓷业衰落,南宋立国水乡、海隅,水上交通发达,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南宋政府又以发展海外贸易为国策,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为防金银外流,“命有司止以绢布、锦绮,瓷器之属博易”(《宋史·食货志》)。这更刺激了瓷器的出口,龙泉青瓷在东亚和东南亚及东非、阿拉伯诸国都是很受欢迎的商品,这种情况到了元代仍有盛无衰。在国内,龙泉青瓷也和景德镇的青白瓷一样,它的产品的国内市场很大。近年发现陕南与四川的青白瓷与龙泉青瓷的窖藏就是很好的证据。 景德镇青白瓷窑系属南方瓷系。青白瓷又称影青,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因此称青白瓷。青白瓷釉色的硬度、薄度、透明度以及瓷里莫来石

从艺术欣赏角度探讨陶瓷的美学思路

从艺术欣赏角度探讨陶瓷的美学思路 姚为俊 (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巢湖238000) 摘要:陶瓷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是集实用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工艺品。陶瓷艺术在我国艺术文化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一件件陶瓷艺术珍品,在浩瀚地艺术文化长河中闪烁着绚丽的光芒。本文从艺术欣赏角度入手,就陶瓷的美学思路进行探讨。通过对陶瓷与美学艺术的梳理,弄清陶瓷艺术的基本特征,分析美学在现代陶瓷中的具体展现,分析其理论基础与方法,从而探讨出现代陶瓷的美学发展思路,便于我们根据美学规律,为更好的研究现代陶瓷艺术美学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陶瓷艺术;美学审美;艺术欣赏;陶瓷;审美情趣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2)增刊-0271-02 收稿日期:2012-10-15 基金项目:项目号:XWY-201208寿州窑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创新研究作者简介:姚为俊,巢湖学院艺术学院。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2012年10月增刊 Oct.,2012Supplement 【文艺论丛】 从陶瓷艺术的历史渊源来看,十分悠久,在我国艺术史上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陶瓷艺术也与绘画、 书法艺术一样,具有艺术的共通性,都十分注重表现手段。下面,笔者从艺术欣赏角度就陶瓷的美学思路与大家进行共通商讨,不妥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陶瓷艺术所具有的美学魅力 (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中国陶瓷来看,属于工艺美术中典型的一种。它与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等具有密切的联系。从瓷艺的发展来看,不同时期均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影响,所呈现出的陶瓷艺术的审美文化也不同。从原始的彩陶艺术来看,具有古朴笨拙、浑然厚实的特点;战国的陶瓷多以战争题材为主,显示出自由奔放的文化主体;从汉代陶瓷来看,具有粗犷深沉的特点;到了隋唐时期,其陶瓷则变得雍容高贵、丰富博大;在宋元时期,其陶瓷以精美典雅为主要风格;而到了明清时代,其陶瓷则以繁缛复杂,精细工巧。所以,不论何种工艺美学,不仅仅注重的是外在的形式之美,更为关注的是它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也就是说它的内在美。儒学思想对中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譬如楚辞、汉赋、明清瓷器等,受儒学的影响最深,具有是一种“错采镂金”之美。道家思想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陶器、宋代的白瓷等具有“初发芙蓉”的自然之美。由此可以看出,陶瓷艺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从陶瓷艺术我们可以解读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艺术之美。 (二)追求空旷的意境之美 中国陶瓷作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具有追求空旷的意境之美。 它融中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为一体,既有兼济天下的儒家气息,又有追求空灵的道家理想,还有探寻生命本源的佛学禅意。因而,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来看,不论是山水画还是书法艺术,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或是元曲,都想表达一种鹰击长空或鱼翔浅底的生命灵动之美,营造一种孕育着勃勃生机的意境。中国陶瓷艺术就是在这些思想的熏陶下而十分注重意境的创设,散发出迷人的艺术之光,成为风格独具的一朵艺术奇葩。从陶瓷的造型、线条和装饰画来看,都展示了一种辽远深邃的意境美。中国陶瓷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不管是何种陶瓷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意境之美。 (三)注重人性之美 中国陶瓷作为日用器皿而有别于纯艺术作品,但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魅力却显示了中国陶器在世界工艺史上的永恒性,这主要在于儒、道、释三大主流思想的共同点都在于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中国陶瓷典型地显露了中国美学的精髓,一方面,作为日常的器物致用,构造上已显示出它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对结构及瓷面、装饰等的刻意营造,却暗示了人们在日用处体味美感或人生中的意义。这正是三位一体的美学思想超越了日用经验后所积淀下来,以艺术的方式传达出生命精神的境界。如元朝青花瓷器常见的都是些大件器物、大盘、大梅瓶、大罐等,器形单一,具有禅的韵味冲淡之美,器面几乎全为青花所覆 盖,器面绘画并无中国山水中的 “空白”之美,但却未给人以繁缛之感,相反显露出一种生活气息浓郁甚至给人以壮美之感,这就是儒、道、释三位一体的精神表达。这种独特的美学思想使得日用性的中国陶瓷显示了比日用性更有意义并超越日用性的美学精神,使得中国陶瓷最终走向世界,走向永恒。 271

小议传统陶瓷艺术研究的现实意义

小议传统陶瓷艺术研究的现实意义 发表时间:2011-08-02T08:44:34.763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上供稿作者:孙琳[导读] 传统陶瓷艺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孙琳(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81)中图分类号:TQ17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1 摘要:传统陶瓷艺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艺术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对当代的传统陶艺、现代陶艺、日用陶瓷设计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们要汲取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精髓为现代所用,去设计和创造适应现代人审美的陶瓷艺术作品,让传统获得新生。 关键词:传统陶瓷艺术传统陶艺现代陶艺日用陶瓷设计传统陶瓷艺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研究传统陶瓷艺术不能局限于我国,还要吸收和研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我们要学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将先人的艺术精髓转化为当代的形式,使陶瓷艺术的传统获得新生和发展。 一、从事传统陶艺的创作离不开研究传统陶瓷艺术 对传统陶艺的认识有许多争议。笔者认为,传统陶艺指的是现代人创造出的具有传统艺术风格的陶瓷,它与传统陶瓷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传统陶瓷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的具有艺术价值的所有陶瓷作品的总称。 现当代仍有许多艺术家从事着传统陶艺的创作,在他们的创作历程中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传统陶瓷艺术的影响。英国传统陶艺巨擎伯纳德.里奇的艺术成就与他对东方传统陶瓷艺术的研究密不可分。1878年出生于香港的伯纳德.里奇在日本接触到了传统陶瓷艺术的创作方式和装饰技艺,并尝试用乐烧烧制作品。后来,他在中国生活了3年,更加深了对东方陶瓷的热爱,并尤其推崇中国宋代的陶瓷。他想以宋代陶瓷为典范,建立起适用于现代工作室陶瓷发展的新标准。因为在他看来,宋瓷中体现出的简朴性和自发性,以及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非常完美的,值得后人学习的。他在《一位陶工的挑战》中,专门选用了宋代陶瓷为例,做出了十分细致的图解分析与注释。伯纳德.里奇曾在上世纪60年代对美国同行说过一段话,“谢天谢地我出身于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地域,我才意识到,我曾获得过多少无意识的支撑,这种支撑的元气,仍源源不断地从深植于久远土壤中的根系里输向今日,赋予现代艺术家和工艺师以理智、造型意识、图案和色彩。”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伯纳德.里奇对于传统陶瓷艺术研究的重视和认可。 二、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离不开研究传统陶瓷艺术 现代陶艺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而逐渐确立起来的。笔者认为,现代陶艺是艺术家运用陶瓷材料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搞现代陶艺不能完全割裂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搞现代陶艺也需要从传统陶瓷艺术中汲取养分,日本陶艺家八木一夫的成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八木一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是1954年创作的作品《萨姆萨先生的散步》。萨姆萨是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的主人公,一夜之间由人变成了昆虫。八木一夫的这件作品如同萨姆萨一样,原本以传统陶瓷艺术成形技法——拉坯制作出的环状器皿被大胆地加上了触角并站立起来,从而具有了雕塑般的造型,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在作品的制作工艺上他借鉴了日本传统陶瓷的施釉及烧成技法,为作品上了灰釉,又通过龙窑烧成,最终达了古雅、朴实的艺术效果。《萨姆萨先生的散步》不仅是日本现代陶艺的杰作,也是世界现代陶艺发展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它的出现将陶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犹如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对美术史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是现代陶艺的创作,也离不开传统的滋养。 三、从事日用陶瓷的设计离不开研究传统陶瓷艺术 日用陶瓷设计是与普通大众接触最为广泛的一种陶瓷表现形式,它的设计强调以功能效用为基础,把艺术性的、心理性的、生理的、经济性的因素综合起来,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 日用陶瓷的设计虽然与工业化大生产联系紧密,但是在产品的造型和装饰上仍可从传统陶瓷艺术中汲取灵感。例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1995年为日本 Nikko日光瓷器设计的一套咖啡杯碟,其造型式样是古典的西餐具样式,但纹样装饰来自于东方传统,他将清代陶瓷器皿上出现的仕女形象进行重新设计,散点式地放置在餐具的装饰面上,并配以别出心裁的钴蓝色釉搭配金色釉描边,使得整套杯碟既富有西式餐具的华丽感又别具东方传统美学韵味。 综上所述,研究传统陶瓷艺术并不是翻故纸堆,而是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将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精髓为现代所用,去设计和创造适应现代人审美的陶瓷艺术作品,让传统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李正安,制陶传习与系统施教——中国高校陶瓷设计教育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2]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

宋代官窑瓷器特点

宋代官窑瓷器特点 “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这是清代乾隆皇帝对宋代官窑瓷的赞美诗。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对艺术十分爱好的帝王,他在位几十年曾写下了无数的对各种艺术品的赞美诗词,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从这首诗中,人们亦不难看出乾隆皇帝对宋代官窑瓷器的推崇之情。 传世甚少 官窑,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继汝窑后为满足宋朝皇室特别是宋徽宗个人的艺术爱好,而在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窑烧瓷的窑口,史称“汴京官窑”,学术界又称为“旧官”。宋代顾文荐的《负暄杂录》中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甚少,这是因为黄河古道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改道,窑址均被淹没无存,实物也难以寻找之故,所以考古界无法考证,这对中国陶瓷发展史的研究是一件憾事。 而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宋朝皇室南迁,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也就是南宋初年,当时的南宋皇帝宋高宗便在京都又设官窑于修内司(即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即杭州郊坛下官窑),这个时期烧造的瓷器则称为“南宋官”,学术界又称之“新官”。 南宋叶寘的《坦斋笔衡》中说道:“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 古朴精致 官窑既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而且又是继汝窑后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其器物形制和烧造工艺等与汝窑有不少共同之处。 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汝窑三足洗,其釉色很相近,就连风格也颇为类似。特别是釉色,北宋大观年间的瓷器,多釉色莹润,其中又以月白、粉青最为盛行,部分翠绿其次。但有不少器型多仿古,常见的仿古礼器有鬲式炉、簋式炉、鼎式炉、贯耳瓶、弦纹瓶、琮式瓶和各式尊等。其特点是,胎体较轻,以支钉烧制,色呈紫褐,釉面较厚,见冰裂纹大开片,底足露胎,呈铁黑色,沿口因釉层薄而呈浅紫色,俗称“紫口”。 南宋官窑瓷器则造型古朴而精致,胎体同北宋官窑一样较薄,呈紫褐铁色,但釉层肥润,具有玉质感,其釉色多见淡雅的粉青色和米黄色,釉下见气泡,釉面见大开片,底足亦露胎,紫口铁足。但无论是北宋官窑也好,还是南宋官窑也好,学术界均统称其为“官窑”,而且价值不菲。 器型多样 宋代官窑的器型丰富多样,除了上述所说的仿古礼器外,主要还有各式洗、瓶、壶、炉、盘、碗以及盏托、花盘、单柄杯和供器等,且多以釉色见长,特别是南宋官窑中修内司仿汴京官窑形制特征所烧造的瓷器,系采用澄泥,制作极其规整,并以釉质晶莹透澈而备受人们珍视。 《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遵生八笺》也说:“官窑品格大抵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可见釉色、片纹、金线纹三者的有机结合,使之浑然一体,是官窑瓷器千百年来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根本,后人绝难仿造。难怪诸多文史资料中历代文人多有赞叹之词,就是清代乾隆皇帝对之也赞不绝口,赋诗以抒胸臆。

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十一月底,我们来到江西最富盛名的城市——景德镇寻访陶瓷意蕴。景德镇是江西的代表,这是得到国际上的认可的,陶瓷让景德镇名传千古,曾创造中国陶瓷史辉煌的景德镇,其陶瓷创作的立身之本和“根”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大量接触现代美术的我们来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文化根源的洗礼,大量的传统手工艺作品提醒我们景德镇之所以久盛不衰——因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 陶瓷的制作是一件艺术品精雕细琢的极致体现,陶瓷作为一种艺术载体,与其他艺术品相比,具有制作材料特殊、制作工艺特殊、生产工艺的难以掌握性等特点。古时的陶瓷产品制作,要经过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瓷工流下的汗水,拉坯、上釉以及将瓷坯送入窑中进行煅烧,其辛苦远非创作国画作品所能比拟。一件陶瓷精品的出炉,并不亚于人类十月怀胎孕育新生命的过程,它是经过艺人用生命在进行创造、并经历火之升华才得以完成。过小明称景德镇仅凭陶瓷制造这单一产业,便可让老镇的兴旺与盛名延续千年之久,足可证明陶瓷的不凡之处。 我们这次的旅程,幸得一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研究生陪同讲解,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许多家庭作坊,并且详细的介绍了瓷器的四大构成要素:坯、釉、彩、法。例如釉上彩综合式是将两种以上釉上彩绘方法综合运用的方式。例如新彩与粉彩的综合、墨彩与刻瓷的综合。釉下彩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釉下褐彩、釉下黑彩等。如果任意将上述两种形式和技法结合起来,形成两种艺术效果的综合效应,即是釉下彩综合式。我们常常在电视节目上听到的名词,清华釉里红,到那里才得到讲解:实际上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青花料和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色料所绘制的釉下彩综合式的装饰,它既有青花青翠品澈、幽靓素雅的特色,又有釉里红瑰丽而沉静、艳媚而不浮躁、热烈而又含蓄的特色。两者的长处有机融合,既素雅又艳丽,形成了青红相间、冷暖相衬、动静相映的审美特征。 而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却不是传统的技艺的精湛,而是景德镇陶瓷学院里的留学生工作室,那里的陶瓷作品没有束缚,充满了趣味,毛主席可以是陶瓷做的,头与身体的比例失衡,陶瓷也可以组合成一个远古的生物,仅凭印花,也可以制作出几十上百种陶瓷的组合,这让我们想到,景德镇的传统会不会受到冲击? 显然,通过几天的观察,传统技艺在景德镇占据了主导,瓷器的创意,可能在表面的装饰上比较显见,景德镇是陶瓷综合装饰艺术诞生和发展的地方,同时也是产生和造就陶瓷综合装饰的摇篮,景德镇拥有陶瓷综合装饰艺术辉煌的昨

宋代瓷器的特征与概况

宋代瓷器的特征与概况 03级艺术设计系 瓷器最早就是由中国发明的,中国的瓷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早在8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后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了。从商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发明,到东汉成熟青瓷的产生,经历唐宋的发展,直至明清制瓷业的繁荣,中国制瓷业由陶到瓷,由粗到精,由单色到多彩,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特的特征,在所有的朝代中必须要说的就是宋代的瓷器,它是中国瓷器发展到顶峰的一个时期,宋瓷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是中国陶瓷史上颠峰。 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技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之间风格迥异,令后人一目了然。宋代瓷器可分为以下几种种类,汝窑、定官窑“汁水莹润如堆脂”,象青玉一般的质地;再如钧窑天兰釉,象天空般湛蓝;再如龙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等品种,都巧夺天工般地引起人们对美的遐想。所以说宋时代是陶瓷美学的一个划时代时期,至此,一个全新的美学时代到来了。此时官窑辈出,私窑蜂起,最为著名的窑址有定、汝、官、哥、钧等,响应者更是不计其数。 定窑属宋代民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鼎盛时期在北宋,至元代停止。定窑产品繁多,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其瓷质精良和纹饰秀美,曾被选入宫廷,定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瓷窑体系。北宋早、中期为装匣钵仰烧,器底部可见支钉痕迹或砂粒;北宋以后广泛使用覆烧法,口沿不施釉,俗称“芒口”,往往镶一圈金、银或铜为饰。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多种手法,图案常见花果禽鸟。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纹饰线条清晰明朗,反映了当时比较高超的刻摸与脱模技术。另外,定窑瓷釉层较薄,釉面光润,也使刻花、印花线条极为清爽悦目,形成它独特的美术风格。 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钧窑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宋代称钧州,宋初于此设窑,故名。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釉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浊不透明的感觉。宋钧窑常见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等等。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盘、炉尊、洗、碗等等,金、元时期的河北、山西等地方多有仿烧。钧瓷在宋代也被称为“花瓷”,它的釉面特征是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加之钧釉在烧制造过程中变化无常,不为人工所控,所以后人难以仿制,有“钧瓷无双”之说。 汝窑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成份,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玛瑙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或许此说有些道理。 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道学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审美观。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反映出道家清逸、无为的思想境界,成为宋时代上流社会的时尚。 哥窑瓷器的胎色呈灰色或土黄色,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其中油灰色为最常见。它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形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所以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哥窑瓷器上往往出现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称为“金丝铁线”。

解答如何辨认瓷器的官窑与民窑

解答如何辨认瓷器的官窑与民窑 1、如何鉴别官窑民窑瓷器官窑有纪年款,像大明嘉靖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之类!而民窑没有纪年款,只有古玩堂的堂号、或某府名号、或烧制的地方窑号之类。官窑一般比较精美,民窑一般比较粗糙。官窑意指由中国历代政府营建,为其烧造瓷器的窑场,所生产的陶瓷供宫廷所用。因此除了有名的宋代官窑之外,亦有辽代官窑、明代官窑等。官窑产品必须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客观上就限制了陶瓷工匠的艺术发展,清乾隆之后,官窑产品也就逐渐没落了。“官瓷”是一个特定的特谓,专指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梁所设的官窑所造瓷器,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足是其特色。诸如:官窑出战戟、这种瓷器和汝瓷、哥瓷、宋钧瓷、定瓷合称中国五大名瓷。民窑是对官窑而言。广义地讲,凡属非官府经营的,进行商品性生产的瓷窑及其产品,都是民窑。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陶瓷器均产生于民间中,到了唐代,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远销印度,埃及和波斯等地。据考证,在这些地区都发掘有唐三彩,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等。民窑于此已有较大的发展,并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唐代以后,各地民窑辈出,竞相媲美,往往有供不应求之势。其中著名的,宋代有钧窑,汝窑,定窑。章生一的哥窑“纹片瓷)以及章生二的弟窑(龙泉青瓷)等。宋元

时,民窑发展较快,仅景德镇的民窑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此时的民窑完全属于商品生产的性质,民窑在产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窑大得多,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到了清代,民窑占了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窑所出。2、官窑的瓷器为什么会有裂纹?宋代哥窑和官窑产的瓷器大部分都含 有裂纹,也就是冰裂纹,这些裂纹是因为烧制工艺与普通工艺不同而产生的并非瑕疵带开片的宋代瓷器,最典型的要属官窑和哥窑的青瓷。冰裂纹也称璺,它是瓷器本身内部应力的一个表现,只有当内部应力在正常状态下不平衡、无法维持现有状态,釉的伸缩程度超出其弹性区间极限时才产生釉层断裂、位移,直至内部应力平衡,因而形成宏观的冰裂纹效应。产生这种现象没有固定的时刻,由于与二者膨胀系数有直接关系,所以在瓷器出窑时温差变化最大,效应最明显,另外在日常的因为其他外因导致温差变化大,以及玻璃釉老化、内部应力无法维持平衡状态时也会发生类似现象,所以没有一定时间局限。3、宋官窑瓷器底款是怎么样子宋朝时期的官窑是一个瓷器种类的意思如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另一种”官窑'指向所有宋朝各大瓷窑为皇家官府所制造的瓷器,所以它的的款式样万般变化,无法一一而足,有机会你到博物馆可以系统浏览一下即可满足。谢谢4、瓷器冰裂纹新旧判断冰裂纹又称开片,它是高温瓷器骤冷开裂形成的纹路,其中宋代哥窑出产瓷器上的冰裂纹,就是典型。

对陶瓷艺术的科学美、生活美、艺术美研究

对陶瓷艺术的科学美、生活美、艺术美研究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并且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陶瓷之美包括科学美、生活美以及艺术美,因此陶瓷艺术备受人们的喜爱,并且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为了能够促进陶瓷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就需要对陶瓷艺术的科学美、生活美、艺术美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够促进陶瓷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明的象征,并且其发展历史也非常的悠久。我们从陶瓷的器型、装饰等方面就能够充分的体会到一种独特的民族情感以及民族元素,因此陶瓷艺术本身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陶瓷艺术之所以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是因为其本身蕴含着科学美、生活美以及艺术美,我们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陶瓷独特的美感。 陶瓷的科学美 陶瓷的科学美也属于陶瓷艺术美的范畴中,这是我们通过研究陶瓷制作的过程而得出的。由于陶瓷烧制工艺的要求是比较复杂的,并且其烧制工序也是比

较复杂的。陶瓷具有胎质美、釉色美、瓷声美以及听觉美,因此具有很高的审美性,可以大大的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在陶瓷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陶瓷的制作过程中,原料的鉴别、加工等等其他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由于陶瓷的工艺水平是比较高的,因此就必须依靠高超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因为用釉料的时候,我们要运用到化学知识,并且陶瓷的烧制温度一般都在几千度,因此没有高超的科学技术的支撑是不能完成陶瓷烧制的,这些都是陶瓷科学美的体现。 陶瓷的生活美 陶瓷艺术由于来自于生活,因此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特征,因此非常具有生活美。陶瓷的造型以及其实用性都是在人们的长期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并且也逐渐地形成了美的观念,这是陶瓷艺术美的主要的原因。由于陶瓷艺术本身蕴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因此我们也要通过研究陶瓷与民族审美特点的关系来透视民族文化,这对于我们研究陶瓷的生活美是非常有利的。陶瓷艺术本身就属于社会生活中的物品,因此物质生活对于陶瓷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陶瓷艺术本身包含着艺术的创作,并且其外部的形态以及

陶瓷艺术设计的毕业论文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选题 以下论文题目均为成品毕业论文,如需购买,请先在论文选题目录中选好您要的题目,每篇论文价格在50-200元,根据字数多少而定。此外,本团队专注于原创论文写作,提供单独定制服务。具体价格咨询 略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职业规划 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论陶瓷艺术设计的自然美 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设计人类学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要点及解决思路 树起“湖湘文化”的旗帜——从陶瓷艺术设计说起 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理论课程教学探讨 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创新推动设计——论创新教育在陶瓷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地位 从中国文化心理学角度对陶瓷艺术设计的几点思考 浅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浅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我国高等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艺工结合设置的探讨 浅谈陶瓷艺术设计品情感意蕴的传达 开拓个性化陶瓷艺术设计市场 修辞手法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关于加强陶瓷艺术设计实践基地教学的思考 以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例探析陶瓷艺术设计的人文生态特性 陶瓷艺术设计与传统图形元素的融合及创新 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生态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我国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艺术教学课程中陶瓷艺术设计与传统图形元素的融合探微 浅析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实践基地教学新思考——以陶瓷艺术设计为例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初探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思路探讨——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陶瓷艺术设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从现代生活方式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 论传统民居元素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与应用 浅议陶瓷艺术设计构图的情感表达 陶瓷艺术设计系教师作品在“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作评比”中获奖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困境探究 陶瓷艺术设计与审美讲座在醴陵举行 浅谈陶瓷艺术设计及发展趋势 让数字艺术设计技术填补陶瓷设计中的空白 高职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第九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生活与艺术陶瓷展销会召开 论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 中国山水画给陶瓷艺术设计的启示 论陶瓷的艺术设计与意境美 从“全球化”视点看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 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创造工程 “华光杯”2011年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第五届全国刻瓷艺术作品大赛将在9月举行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刍议当代陶瓷艺术引入交互设计的意义与方法 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展评委点评会纪

宋代瓷器鉴定特点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宋代官窑瓷器,“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庭所需的高档瓷器,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工具/原料 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宋叶《坦斋笔衡》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宛,号邵局,袭故宫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古所珍。后效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此文表明,南宋初营建的“官窑”有二: 一是“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明高濂《遵生八笺》说,修内司官窑的地点在杭州凤凰山下,但确切的窑址尚未发现;二是“郊坛官窑”,位于杭州市南郊乌龟山一带,亦称“乌龟山官窑”。1930年发现窑址, 1956、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先后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掘出龙窑与作坊遗迹,并获得大量标本。 在中国陶瓷史中,“官窑”和“官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官窑产品专供宫廷。以宫廷生活用瓷与陈设瓷为主。流传至今的官窑瓷器有碗、盘、碟、盏托、洗、瓶、炉、尊等,样式多种。以瓶为例,有弦纹瓶、直颈瓶、瓜棱瓶、贯耳瓶、胆式瓶、八方瓶、盘口瓶等,造型各有特点。官窑传世品今多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有少数的精美作品,已于早年流失国外。 方法/步骤 1.1 1、器型和概貌: 宋代造型。大多用来祭祀或陈设,也有部分日用品。一般概括为厚胎厚釉、厚胎薄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以及胎不太厚(

3.5毫米左右)釉也不太厚( 0.8毫米左右)适中型等。釉色纷繁。釉质莹润如玉。釉面开片,大片纹者多。里外披釉并有纹。类似哥窑瓷容易混肴,但仔细看能辨清。在烧制方法上为垫烧(使用匣钵装烧,底部有垫圈)或裹足(釉将底足全部包住不露胎)支钉烧。支钉烧制底部留有支钉痕,支钉数为三、五、七个或更多不等。 1.2、胎色和胎骨: 宋官窑瓷胎色从传世和窑址出土两种情况看,为黑、黑紫、灰黑、香灰、浅赭、灰(含深灰)、灰白(有的趋白)、土黄(含褐黄红)。黑胎数量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为香灰、灰、灰白等色。 制成的宋官窑瓷胎骨有厚薄两种,厚者5毫米左右,薄者3毫米左右。宋官窑瓷胎土细腻温润,特别是一些精品由黑或紫黑土烧成胎后其质如同古代笔砚(端砚石类),有笔砚胎之说。如用砂纸打磨可感十分细腻滑润,绝不含砂,玉质感直追或类似古笔砚的效果。这一点,在南宋叶寘《坦斋笔衡》的书中对宋官窑瓷所用胎土已经说得很明白: “澄泥为范,极其精致”,就是指宋官窑瓷胎是用澄泥所做,特别细腻精致。而澄泥,特别是古澄泥这种极细之物是专门用来制作澄泥砚的,其弥足珍贵至今已无法找到。所以要仿出细腻如笔砚效果的宋官窑瓷胎对于现代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 1.3、釉层和釉质: 釉层有厚薄两种,薄者小于1毫米,厚者大于1毫米,但都比哥窑瓷和汝窑瓷厚。釉质分三类。第一类为失透润泽型。即釉层透明已很弱或消失,釉呈玉质态似凝脂或堆腊,有一层较明显的酥油光闪烁或呈腊光,显得十分温润玉泽。第二类为失透晶莹型,是指在第一类基础上一些器物在失透的釉层外含一层极薄莹亮的釉水,在玉态的外表上,有如酥光浸润,呈现出玻质般的晶莹华贵感,或用行话说,就是釉好。第三类为莹润型。这类釉层清明玉润,有光泽感,略显些微透明,釉层薄厚均有。在第一、二类失透润泽型或晶莹型中,釉层趋厚者多,也有趋薄的;有的光泽稍多一些,有的光泽稍弱一些。特别是部分真品器物釉表面还带有类似芝麻花弥漫形态的点点发白或带黄闪蓝的土沁花

宋代陶瓷成就

宋代陶瓷成就 通过课堂上学习和视频马未都先生的百家讲坛,我对宋代的陶瓷成就深有体会,宋代的陶瓷是我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它形成六大瓷系:北方地区的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窑、景德镇的清白窑系。因此,六大窑系孕育了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窑等。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当时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在灿若繁星的宋代各大名窑中,景德镇青白瓷以其“光致茂美”、“如冰似玉”的釉色名满天下,而其中以湖田窑烧造的青白瓷最为精美,冠绝群窑。它的胎土采用当地高岭土,素白细密,洁净紧实,经过一道道繁复的工序,成就了冰肌玉骨,秀色夺人的艺术效果。烧造出的青白釉瓷器色泽莹润,清素淡雅,纯净细腻。 宋代瓷器的特点: 1、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 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3、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从造型的角度分析,宋瓷的器形较之前代更为丰富多彩,几乎包括了人民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碗、盘、壶、罐、盒、炉、枕、砚与水注等,其中最为多见的是玉壶春瓶。总的说来,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而宫廷用瓷则端庄典雅、雍容华贵。最能反映皇家气派的是定,汝、官、哥、钧窑口烧制的贡瓷,最能体现百姓喜乐的是磁州、耀州窑口烧制的民间瓷品。 纹样装饰是宋代瓷器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是河南制瓷业的繁盛时期,诸多名窑以各具风格特点的纹样装饰赋予生活用器以美的性格.河南宋代瓷器纹样装饰方法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创造,丰富了中国瓷器艺术语言,拓展了瓷器艺术的审美境界. 宋代是中国制瓷工艺大发展的极其重要时期,名窑遍布,技艺精湛,不仅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烧造的精美产品,还有带有浓厚民间生活气息的“磁州窑”、“耀州窑”瓷和胎质洁白致密釉色白里泛青、晶营如玉的“景德镇窑”瓷,“龙泉窑”瓷,“越窑”瓷,“汝窑”瓷等。花色品种繁多,各具特色,蜚声于世。不但陶瓷造型精巧、饱满、丰富多样,简洁优美,比例达到完美,制作讲究;刻划花装饰又具特色,还有“铁锈花”和“红绿彩”瓷等,艺术成就很高,

中国宋代瓷器的五大名窑

中国宋代瓷器的五大名窑 ■定窑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民窑。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称为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黑釉、酱釉称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制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 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钧窑 钧窑分官钧窑、民钧窑。

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 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合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官窑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 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哥窑 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拒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 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