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诊疗常规胸部手术前后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18.09 KB
- 文档页数:3
胸部手术前后处理临床诊疗规范【手术前处理】(一)询问病史,完成体格检查。
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炎,冠心者,术前应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作手术。
(二)胸部透视,除完成各种X线检查外,手术者应争取在术前亲自为病人透视,取得第一手资料。
(三)特殊检查:1.有食管梗阻性病变者,必要时可作食管镜检查。
2.有支气管、肺部病变者,必要时可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3.常规心电图检查。
4.某些类型的心脏病可作心脏B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等。
(四)化验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血小板、血球压积、血钾、钠、氯、血沉,抗“0”。
(五)估计呼吸功能:1.了解有无慢性咳嗽、多痰,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长期吸烟,或一般活动后气急。
2.检查有无桶状胸、扁平胸、胸部呼吸运动受限,检查肺部有无过度反响,呼吸音减低、哮鸣音等。
3.X线检查:有无肺气肿,胸膜增厚,膈运动受限等。
4.肺功能测定:平地活动时出现气急,特别是年老体弱以及拟施行肺叶或全肺切除者应做此项检查。
5.有心衰者,应经休息、治疗,病情好转后,方可手术。
6.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者给予高热量饮食,输血、血浆、白蛋白,在纠正脱水的同时补充钾、钠、氯。
【手术前准备】(一)术前一天洗澡、备皮。
(二)测定血型、根据需要配备足量血液。
(三)术前24小时开始肌注青、链霉素等抗菌素。
(四)手术前一天肥皂水灌肠。
(五)手术前12小时禁食。
(六)麻醉前给药按麻醉师医嘱。
【手术后处理】(一)手术后病人床旁(或病室内)需备有氧气、吸引器,急救药品或器械(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用具,气管切开包)。
(二)未完全清醒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
(三)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直到完全清醒,病情稳定后改为每小时测一次。
(四)鼻导管给氧,4~6公升/分。
(五)血压平稳,神志清楚后可改半卧位。
(六)鼓励病人深呼吸和咳嗽,并给雾化吸入。
(七)经常挤压胸腔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记录引流量和引流液的性质,一般于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
胸外科工作制度一、胸外科工作制度概述胸外科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胸外科医务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本制度旨在建立科室内部的工作规范,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流程,确保胸外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胸外科工作制度内容1. 术前准备- 手术室准备:手术室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手术器械、准备手术所需药品和消毒液等。
- 患者准备:患者术前准备要求详细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术前检查结果、过敏史等,确保术前准备充分。
2. 术中操作- 手术操作流程:明确手术操作的步骤和流程,包括手术器械使用、手术切口处理、止血方法等。
-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要求细致入微,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患者体温、协助医生操作等。
3. 术后处理- 术后观察:术后要求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情况、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等。
-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要求细致入微,包括对患者伤口进行处理、监测患者排尿情况、协助患者行动等。
4.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计划:术后随访计划要求详细制定,包括随访时间、随访方式、随访内容等。
- 随访记录:随访记录要求详细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5. 医疗事故处理- 医疗事故报告:医疗事故发生后,要求及时向上级医疗机构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 事故调查与分析: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 质量管理- 质量评估:定期对胸外科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 问题反馈与改进:对工作中浮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与改进,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三、胸外科工作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执行责任人:明确胸外科工作制度的执行责任人,包括科主任、医生、护士等。
2. 监督与考核:建立科室内部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胸外科工作制度的宣传与培训1. 制度宣传:定期向胸外科医务人员宣传工作制度,提高大家对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胸外科一般病人手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术前观察要点1、测量生命征。
2、局部情况:如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等情况。
3、全身情况:如营养状况,有无恶异质等。
4、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功能不全等。
5、其他按外科病人一般术前观察要点。
术后观察要点1、监护仪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体温。
2、局部情况:如疼痛、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干燥。
引流管是否通畅、妥善固定,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有无漏气等。
胸引流装置是否密闭等。
3、全身情况:如神志、面色、末梢循环情况,四肢活动情况,皮肤完整性情况等。
4、潜在并发症:活动性出血、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功能不全、吻合口瘘等。
5、其他按外科一般病人术后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冒。
3、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做好思想工作,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及恐惧感。
4、呼吸道准备:(1)戒烟2周以上。
(2)训练有效咳嗽、咳痰和腹式深呼吸运动,或使用呼吸功能锻炼仪、吹气球,增强肺功能。
(3)肺化脓症痰多的患者,指导作体位排痰,每日2—3次,并记录痰量及性质。
5、术前检查:遵医嘱做好胸部摄片、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等。
6、术前准备:遵医嘱给予导尿、胃肠减压、灌肠等。
7、备皮:根据手术切口备好手术区域皮肤。
8、床旁准备:备好监护单位、监护仪器和抢救物品。
9、其他按外科一般病人术前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1、按全麻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体位:一般为斜坡卧位或半坐卧位。
3、饮食:术后当天禁食,次日可进流汁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滤到普食,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4、吸氧:术后持续吸氧48~72小时。
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氧流量适度。
5、呼吸治疗每日2~3次,具体方法如下(1)雾化吸入。
(2)协助病人拍背,有效咳嗽排痰。
(3)用力咳嗽时,可用双手稍用力护压住伤口,以减轻伤口疼痛。
胸外科手术病人护理常规内容胸外科手术病人护理常规内容胸外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全程护理,以确保手术成功和病人安全。
以下是胸外科手术病人护理的常规内容。
一、前期准备1. 病人评估:在手术前,医生会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2.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病人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禁食禁水、清洁肠道、穿上手术服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3. 心理支持:由于胸外科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容易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焦虑感。
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需要给予病人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1. 安全措施: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措施,如保持手术室清洁、消毒手术器械、检查电气设备等。
2. 生命体征监测: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3. 术后恢复: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将病人送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同时还需要进行镇痛和抗感染治疗等。
三、术后护理1. 翻身护理:由于胸外科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翻身护理,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2. 呼吸训练:胸外科手术后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呼吸训练来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
3. 饮食护理:在胸外科手术后,由于肠胃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因此,在饮食上需要注意清淡易消化的原则。
四、并发症的护理1. 肺部感染:胸外科手术后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因此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肺部感染。
2. 深静脉血栓: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胸外科手术后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因此需要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治疗。
3. 出血:在胸外科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等问题,因此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出血问题。
五、总结胸外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全程护理。
胸外科手术前后护理【护理常规】1.术前(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全身营养情况、自理能力等。
(2)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入院宣教,讲解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紧张与恐惧。
(3)卫生处置:协助患者洗头、理发、剪指(趾)甲、沐浴,戴好腕带,更换病员服。
(4)呼吸道的准备①戒烟:戒烟至少2周的时间。
②维持呼吸道通畅:痰多者行体位引流,必要时予雾化吸入祛痰剂及支气管舒张剂,以改善呼吸状况。
③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口腔清洁。
有肺部感染者,术前3~5d 起应用抗生素。
④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教会患者有效咳嗽。
(5)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对食管疾病患者尤其重要。
(6)胃肠道准备:食管疾病患者积极准备胃肠道。
①保持口腔清洁,认真刷牙,必要时给予漱口液漱口。
②术前3d改进食流食,餐后饮温开水漱口,冲洗食管,减轻食管黏膜的炎症和水肿。
③手术日晨留置胃管,通过梗阻部位时不能强行进入,以免戳破食管。
(7)其他准备①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肺功能、心脏超声、心电图、胸部CT 等,协助医师采集标本,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②准备手术需要的医疗物品,如胸带、水封瓶、术中用药。
③根据手术部位做好皮肤准备后外切口:术侧的前胸正中线至后脊柱线,包括腋下,从锁骨水平至剑突下。
正中切口:前胸左腋后线至右腋后线,包括双侧腋下。
食管三切口:左颈部、右胸部(同后外切口)和腹部(包括脐孔、会阴部)。
胸腹联合切口:左胸部(同后外侧切口)和左上腹部。
④讲解术前注意事项及术后所需生活用品:痰盂、抽纸、尿垫、尿壶等。
⑤术前一晚给予磷酸钠盐灌肠液1支灌肠或开塞露2支纳肛,术前6~8h禁食、禁饮。
⑥术前一晚,为保证患者的睡眠,给予10%水合氯醛10ml口服。
⑦术前30min 给予镇静药肌内注射。
⑧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义齿、眼镜、首饰等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尿,以便排空膀胱。
胸外科诊疗常规胸部手术前后处理
【手术前处理】
(一)询问病史,完成体格检查。
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炎,冠心者,术前应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作手术。
(二)胸部透视,除完成各种X线检查外,手术者应争取在术前亲自为病人透视,取得第一手资料。
(三)特殊检查:
1.有食管梗阻性病变者,必要时可作食管镜检查。
2.有支气管、肺部病变者,必要时可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3.常规心电图检查。
4.某些类型的心脏病可作心脏B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等。
(四)化验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血小板、血球压积、血钾、钠、氯、血沉,抗“0”。
(五)估计呼吸功能:
1.了解有无慢性咳嗽、多痰,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长期吸烟,或一般活动后气急。
2.检查有无桶状胸、扁平胸、胸部呼吸运动受限,检查肺部有无过度反响,呼吸音减低、哮鸣音等。
3.X线检查:有无肺气肿,胸膜增厚,膈运动受限等。
4.肺功能测定:平地活动时出现气急,特别是年老体弱以及拟施行肺叶或全肺切除者应做此项检查。
5.有心衰者,应经休息、治疗,病情好转后,方可手术。
6.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者给予高热量饮食,输血、血浆、白蛋白,在纠正脱水的同时补充钾、钠、氯。
【手术前准备】
(一)术前一天洗澡、备皮。
(二)测定血型、根据需要配备足量血液。
(三)术前24小时开始肌注青、链霉素等抗菌素。
(四)手术前一天肥皂水灌肠。
(五)手术前12小时禁食。
(六)麻醉前给药按麻醉师医嘱。
【手术后处理】
(一)手术后病人床旁(或病室内)需备有氧气、吸引器,急救药品或器械 (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用具,气管切开包)。
(二)未完全清醒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
(三)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直到完全清醒,病情稳
定后改为每小时测一次。
(四)鼻导管给氧,4~6公升/分。
(五)血压平稳,神志清楚后可改半卧位。
(六)鼓励病人深呼吸和咳嗽,并给雾化吸入。
(七)经常挤压胸腔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记录引流量和引流液的性质,一般于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
(八)手术当天静脉补液应根据术中失血量,肺蒸发量、术后尿量、比重等情况予以补充,心肺功能不良者应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可测中心静脉压作为补液时的参考指标。
(九)呼吸、循环平稳时,可给镇痛药。
(十)手术后一般不禁食 (食管,责门手术除外)。
(十一)术后给抗菌素7~14天。
(十二)手术后近期,每日给予系统检查,注意有无气急,排痰困难,气管移位,皮下气肿,呼吸音消失,肺部罗音,浊音,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以便能及时发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