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思想的异同

  • 格式:docx
  • 大小:15.46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老庄思想的异同,老庄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和《庄子》这两本著作中,首先我们先就这两本著作对老庄的个性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道德经》总共五千余字,读《道德经》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好像一位看破天机的老者在向世人讲授天机,当然天机不可泄露,因而道德经更像一个笼统的世界观,对人们进行指导。《老子》一书字字珠玑,却似大道无言,老子本人也像位经验丰富的老者,无所不知。《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和杂篇共八万余字,文章常以各种动植物和有趣的人物故事作比,来讲自己的思想,十分的生动有趣,由此观庄子本人,他更像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童子,对社会各种不好的现象表露自己的不满,进行抨击。他也像孩童一般充满童趣,还会常常提出自己的迷惑。

以上是我基于这两本著作对老庄个性做的一个简单的分析,现在我们讲一下他们思想的异同。

先看一下相同点。在性格塑造方面他们都提倡中庸之道,为人要韬光养晦,宠辱不惊,老子:“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圣人被褐怀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也认为“临人以德,殆乎始乎”,“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认为人们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次他们都否定仁义。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他

的意思是一个社会的构建如果失去道,就提倡德行;如果德行优良的社会也失去了,就提倡仁慈;如果宅心仁厚的社会也失去了,就提倡义理;如果秉持信念的社会也失去了,那就提倡礼法;靠礼仪法律的震慑,来让人们不敢违反乱纪。所以他认为“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庄子:提出“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他认为小的迷惑使人迷失方向,大的迷惑则使人迷失本性,伯夷是为了声明而死,在本质上和为了钱财而死的盗贼没有什么区别。他进一步尖锐的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说强盗因为学习了圣人的仁义而变成大的强盗,所以老庄都是反对标榜仁义的而提倡人回归自然本性的。

另外他们思想都体现着朴素辨证法,比如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些很好理解就不过多赘述了。

接下来我么们讲一下他俩思想的区别。

首先他俩追求的理想不同,老子追求的理想就是恢复西周小国寡民的社会,他是讲政治的,他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也。”“王大”就是老子重视政治哲学的体现,他还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政。”目的在于实行看似无为实为有为的办法来拯救社会。而庄子的理想是追求个人的逍遥和得道,认为劳心费力去救天下甚至牺牲性命是不划算的,天道最大的价值是修养个人的心灵,强调“无己、无功、无名”,他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得“道”,即“天地与我并生,而

万物与我为一”,这样人生的苦恼就都可以解脱了,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

在应该约束管理者还是成就个人方面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意思是说统治者开创时代,但是天下是百姓所有;统治者为天下操劳,但是社会成果由百姓享受;统治者在管理层级上高于百姓,但是不得插手百姓的作为。而庄子说“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意思变成了百姓发挥自己,不要依靠管理者。

最后,由于《庄子》篇幅更多,内容更加丰富,所以思想上也增添了许多老子未提出的内容,《老子》在大的世界观上做了指导,庄子则更多细致的方法论比如他说“凡外重者内拙”指出不要太重视身外之物,“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认为人应该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在兼顾他人,用“庖丁解牛”讲方法和熟练,用“东施效颦”讲变通,用“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粘蝉翁的故事来讲做事应专心致志。

关于语言文字方面提出“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矣”,认为不能盲从书本知识,他的很多观点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面貌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最后庄子敢于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无知和迷惑,在他的“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记述,他说“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

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旦禀承天地之气而形成形体,就不能忘掉自身而等待最后的消亡.他们跟外界环境或相互对立、或相互顺应,他们的行动全都像快马奔驰,没有什么力量能使他们止步,这不是很可悲吗!他们终身承受役使却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辈子困顿疲劳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能不悲哀吗!人们说这种人不会死亡,这又有什么益处!人的形骸逐渐衰竭,人的精神和感情也跟着一块儿衰竭,这能不算是最大的悲哀吗?人生在世,本来就像这样迷昧无知吗?难道只有我才这么迷昧无知,有不迷昧的人吗,同时他还用庄周梦蝶的故事来展示自己的迷惑,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学问家,庄子敢于向世人来展示自己的迷惑是很难能可贵的。

老庄思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呢,这里我们可以用他们的社会背景来进行分析,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人物,那是虽然礼崩乐坏但是还没有坏道极点,似乎还能纠正,老子是周天子的近臣,负有出谋划策的责任。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人,各国争霸,周王室的统治已经无法挽回,因为放弃拯救天下的企图,只求个人的长生和心灵的自由。

最后,这是我列的一些参考书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