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冷战与热战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33
第10课“冷战”与“热战”目标认知:学习目标:●简述“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等史实,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深刻认识到世界和平的可贵,深入理解“和平”与“进展”这两大时代主题。
重点:了解美苏“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对历史造成的妨碍。
难点:了解美苏“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对历史造成的妨碍;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认识和平的可贵;注意各个历史事件的前后关联,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冷战▲学点归纳1.冷战开始的历史背景1947年杜鲁门提出了“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操纵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既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冷战”的含义所谓“冷战”,是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武力意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3.美国推行“冷战”的要紧缘故:〔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膨胀,称霸全球的野心也随之膨胀,同时,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也大为增长,加上世界范围内的人民民主革命的兴起,使美国认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其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必须予以压制;〔2〕由于苏联实力的增强,美国不敢贸然采取直截了当的武装对抗形式;〔3〕大战刚刚结束,世界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使自己再次卷入一场新的全球战争。
4、“冷战”的妨碍:威胁世界和平,也制约了本国经济的进展。
▲迁移应用【例1】“杜鲁门主义”出台的背景不包括〔〕A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B苏联国际妨碍急剧扩大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解析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此,美国实行冷战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