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介词、连词共15页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15
介词、连词和助词一、部分连词辨析(一)[辨析]“或者”与“还是”“或者”和“还是”一样,既能连接词、词组,又能连接分句,都表示选择关系。
例如“你或者他”、“你还是他”都表示在“你”和“他”这两项中间选择一项。
但是它们在用法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1、用“还是”时,说话人不知道是哪一个或哪种情况,所以“还是”带疑问语气,一般用来构成选择疑问句;而用“或者”时,说话人是告诉别人有这几种可能性,不能用于疑问句,只能用于陈述句。
如:(1)今天晚上我们或者看电影,或者看戏。
(2)今天晚上我们看电影还是看戏?这两句中的“或者”“还是”不能互换。
2、有些句子,就全句看是个陈述句,但句子里所包含的表示选择关系的联合词组却是含有疑问语气的,这时也得用“还是”,不能用“或者”。
如:(1)我记不清那天是阴天还是晴天。
(2)这批货到底进还是不进,你要快点拿主意。
在这类句子中,谓语常常是“不知道”、“不清楚”、“没决定”等等。
3、“或者”有时可用来表示前后两项所指相同,只是说法不同,这时“或者”相当于“即”。
例如:“名词性词语,或者名词性成分都不能作补语。
”4、“还是”还可以用来表示经过对几种可供选择的情况的比较和仔细考虑,最后作出选择,一般和句末语气词“吧”一起用。
例如:A:你喝茶还是喝咖啡?B:(想了想后)还是茶吧。
(二)[辨析]“因为”与“由于”“因为”和“由于”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多用在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引出某情况发生或存在的原因。
两者都可以和“所以”搭配使用,但它们的用法不完全相同。
1、“因为”在口语中常用,“由于”多用于书面语。
2、“由于”既可以同“所以”配合,又可以同“因而”、“因此”配合;“因为”一般只和“所以”配合,不和“因而”、“因此”配合。
如:(1)由于他经常无故旷课,因此被学校除名了。
(2)由于问题很复杂,各人的观点又不同,因而意见不完全一致。
3、“由于”引出的偏句不能放在后一分句中,而“因为”可以。
汉语常见介词一、表示时间的介词1. 在- 用法示例:- 在早上,我喜欢去公园跑步。
(表示某个具体的时间范围)- 他在春节期间回了老家。
(特定的节日期间)2. 于- 用法示例:- 会议于上午九点开始。
(比较正式的书面语中表示时间)- 这件事发生于上个世纪。
(表示过去的某个时间范围)3. 自- 用法示例:- 自即日起,公司实行新的规章制度。
(表示从某个时间点开始) - 他自去年就开始学习书法了。
(从过去某个时间起)二、表示地点、方位的介词1. 在- 书在桌子上。
(表示物体的位置)- 他在教室里学习。
(表示人所在的地点)2. 从- 用法示例:- 他从家里出发去学校。
(表示起点)- 小鸟从树林里飞出来。
(起点位置)3. 到- 用法示例:- 我到超市买东西。
(表示到达的地点) - 火车到北京了。
(到达目的地)4. 向- 用法示例:- 他向山上走去。
(表示方向)- 汽车向南方行驶。
(行驶的方向)5. 朝- 窗户朝东开。
(表示朝向)- 他朝图书馆的方向跑去。
(朝着某个方向)三、表示对象、范围的介词1. 对- 用法示例:- 老师对学生很关心。
(表示对象)- 他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
(针对某事的态度对象)2. 对于- 用法示例:-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
(引出对象,与“对”用法相似,多用于书面语)- 对于那些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
3. 关于- 用法示例:- 我读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表示内容的范围)- 关于这次会议的安排,已经通知下去了。
(引出相关的事情范围)四、表示方式、手段的介词1. 用- 用法示例:- 我用钢笔写字。
(表示使用的工具)- 他用这种方法解决了问题。
(表示采用的方式)2. 以- 用法示例:-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表示凭借的条件)-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凭借某种态度方式)五、表示原因的介词1. 因为- 用法示例:- 因为下雨,所以地面湿了。
(引出原因)- 他因为生病没有来上学。
介词介词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根据介绍的对象介词可分为6类。
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因、由、自、从、向、在、被、用等§1.于於、乎表示处所和时间战于长勺。
地点宋祖生于丁亥而建国于庚申。
《南村辍耕录》介绍涉及的对象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左传》表示比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表示被动。
有时引进主动者卻克伤於矢流血及屦。
《左传》表示原因。
如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1、季孙于鲁相三君矣2、公惧队于车3、送子涉淇至于顿丘4、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5、宋华元善于令尹子重6、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7、子于是日哭则不歌8、今者臣来过于淄上9、海运则将徙于南冥10、郑子产献捷于晋11、伤人之言深于矛戟12、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以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凭借或凭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
《鞌之战》表示时间文田文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介绍涉及对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孟子》引介原因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3.为1介词wèi和名词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对象、目的、原因等关系臣请为王言乐。
孟子文章合为诗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
《史记〃西门豹》2介词wéi表示被动放在动词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战国策》§4.因引介动作行为的条件或憑藉的依據、时间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晁错《论贵粟疏》可因此时伐魏。
《史記〃商君列傳》引介动作行为的原因。
以汉代以前多用“以”“爲”漢以後也用“因”“緣”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第⼗章常⽤介词和连词第⼗章常⽤介词和连词第⼀节介词(⼀)介词的定义介词⼜称前置词,是⼀种虚词,表⽰它后⾯的名词或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与其他句⼦成分的关系。
介词不能单独⽤作句⼦成分,只能⽤在⼀个名词或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语)前⾯,介词后的词或词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和介词宾语⼀起构成介词短语。
(⼆)介词的分类1.简单介词例如:at, in, on ,after…2.复合介词例如:into, within, inside…3.双重介词例如:from, under, until after …4.短语介词例如:in front of, because of…(三) 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1.作状语。
例如:I can write in English.They went there by plane.2. 作定语。
例如:The students under the tree are singing.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3. 作表语。
例如:We are at table.I am from the north.4.作宾语补⾜语。
例如:We consider education of great importance.They found the map quite out of date.5.作主语补⾜语。
例如:The book is considered of great use.The equipment must be kept in good condition.(四)常⽤介词的主要⽤法举例1. About(1) 关于,有关,对于What do you know about mild deer?I have heard so much about.(2)表⽰地点:在。
周围,在各处,在。
附近Everything about the village is so beautiful.About 表⽰在。
中文介词大全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
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和其他介词。
介词的分类1、表示时间、方向、处所:当、趁着、从、往、沿着等2、表示方式:按照、通过、比、拿、本着、以、凭等3、表示原因、目目:为、为了、由于、因为等4、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跟、同、关于、除了等5、表示施事、受事:被、让、由等古代的介词一、介词的定义及特点介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一种词类。
动词属于实词,在句子里主要充当谓语;介词属于虚词,介宾结构主要用在谓语前面作状语,或是用在谓语后面作补语。
介词的基本功能是与所带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词谓语所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工具、方式、原因、对象等,也可用在形容词谓语后介绍比较的对象。
例:P1951、古代汉语的介词宾语在介词位于谓语前面充当状语时有时可以省略。
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介词宾语有时前置。
例: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3、一些介词结构的位置较灵活。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二、古代汉语常用介词介绍(一)于(於、乎)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涉及的范围,可译为“在”“从”“向”“到”“在……方面”。
例:初,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
P1972、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或“对于”例:凡诸候有四夷之功则献於王。
3、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动词的后面充当补语,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更……”。
例:苛政猛於虎也。
4、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介词“于”在古籍里有时写作“乎”,“乎”作介词的用法与“于(於)”大致相同。
介词的分类1表示时间方向的介词: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沿着、随着2表示方式的介词: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3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为了、为着4表示原因的介词:因、由于、因为5表示对象,范围的介词: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6表示排除的介词:除、除了、除去、除非7表示被动的介词:被、叫、让、给8表示比较的介词:比、和、同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他为谁, 为大家.动词我们为人民服务. 介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今天我们比乒乓球.动词你比他强.介词计划通过了.动词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二者的区别在于:(1) 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他在不在宿舍动词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火车到站了.动词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他在宿舍.动词他在宿舍住.介词他住在宿舍.介词(2) 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汽车经过了大桥.动词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简单的说, 介词就介绍对象和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的;比如:在,和,跟,从,除了,为了,关于,根据……等等现代汉语-副词的种类副词常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程度副词:很、最、极、挺、太、非常、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过分等;范围副词: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仅、单单、净、光、一齐、一律、就;时间、频率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一向、向来、总是、始终、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处所副词:四处、随处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情态、方式副词:大肆、肆意、特意、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语气副词: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重复副词:又、再、还、仍等;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1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2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处处3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4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5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6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所以,同类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别值得注意:举例来说,“都、只”都表示范围,但是“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例如“中文1234班的同学都去了,只中文5班的同学没去;”这一句的“都”所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中文1234班的同学”,而“只”所限制的范围是后面的“中文5班的同学”;当然,“都”在疑问句里也可限制后面的词语;例如:在美国这么些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你都点了哪些莱即使同样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情况也很复杂;比如:这些书我都看过了;“都”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都”总括它前面的“我们”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脱离语境是有歧义的,“都”可以同时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也可以只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中的一项;使用副词须要注意副词的语义指向;语义指向的不同,也常常会引起歧义,须要认真分辨;比如:小东东最喜欢大熊猫;副总理分别会见了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最”指向“小东东”指的是在所有的小朋友中,指向“大熊猫”指的是在所有的动物中;“分别”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会见一共是三次,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会见总共是两次;当然,在一定的语境中歧义往往可以自行消除;同样是否定“去”,“不去”是说话人就自己的意愿说的;“没去”是说这种行为尚未成为现实;“别去”是对别人的行为进行禁止和劝阻;再比如“还”和“更”都可以表示程度,但“更”的比较项可以隐含;试比较:我这支钢笔还不如那支呢;我这支钢笔更不如那支呢;前句是两项比较这支和那支;后句是三项比较,等于说“你这支钢笔不如那支我这支钢笔〔比你这支〕更不如那支呢;”〔〕中的内容隐含了;“他果然迟到了”和“他居然迟到了”是预设不同,前句的预设是“他会迟到”,后句的预设是“他不会迟到”;对副词的分类,是大致的粗略的,有的副词用法很多,如“也、才、就、还……”虽是同一个副词,也可能属不同的小类;试以“就”为例;“我一会儿就去;”,“就”表示事情短期内即将发生,表时间;“我就两张了,怎么能给你呢”,“就”表示范围,“只”之意;“他就不听你的,你能怎么办”,“就”表示语气,相当于“偏”;再看“还”:“还好、还行、还可以”,“还”表示程度,有比较而言不错之意;“怎么还不来”“还”表示时间,有“老也不来”之意;“二十年了,你还那样”,“还”表示情态,有“依然”之意;“还要怎么样”,“还”表示语气,有“究竟”之意;可见,一个副词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往往须结合全句语境仔细体会;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例如:他〔马上〕吩咐小王倒水;表时间牛娃〔从来〕〔都〕〔很〕犟;分别从时间、范围、程度三个角度修饰形容词谓语“很”作补语,前头要加“得”如“糟糕得很”;“极”作补语时后头要加“了”,如“伤心极了”;作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可以放到主语之前,例如:“也许她已经走到半路上;难道这种产品还会受欢迎吗”,“已经”、“还”修饰句中谓语,“也许”、“难道”是句首状语,修饰全句;两种表述语用场合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例如:“只这几个牌子过硬,你看要哪个”表示限制品牌的范围;“今天就我倒霉”表示限制人的范围;“光轿车就有十几辆”表示限制轿车的范围;“仅这一点理由就充分了”表示限制理由的范围,只一点就可以了;“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这些带有数量义的结构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做了恰好三十天;一家伙来了好几十个;近40人困在井下;用了才八个小时;结婚已经六年了;没找到工作的就四个人”;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所叙述的事情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附着性较强,只有“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有点儿、当然、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例如:“味道怎么样”只能回答说“好”或“很好,”不能说“很”;“什么时候出发”“马上;”“你去吗”“不,我不去;”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例如:1单用:说了又说、打不赢就走、说清楚再走、不去也可以、这样更没有道理2合用:又白又胖、不偏不倚、越忙越乱、既聋又哑、也好也不好、非去不可3和连词配合使用: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除非……才、如果……就、即使……也、虽然……却、不论……都“白”、“怪”、“老”、“净”、“直”、“挺”、“光”等都是同音同形;这些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例如:形容词副词白鞋表性质白忙了一阵白等于空,表方式怪人表性质怪不好意思的怪等于很,表程度净水表性质书本上净是尘净等于全,表范围老年表性质老也不来老等于一直,表时间直线表性质痛得直哭等于一直,表时间裤子很挺表性质挺沉的等于十分,表程度面子很光表性质光吃不做等于只,表范围两个“白”、“怪”、“老”、“净”、“直”、“挺”、“光”等是同一个字,但它是两类词,因语义和语法性质都不同,两者意义上已经失去了联系,应该认为是同音词,不是形容词兼副词;同音同形与兼类的区别在于同音同形不但功能不同,而且在语义上也相差很远,而兼类仅仅是功能不同,在语义上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的;有些形容词和副词意思很接近,都可以做状语,但副词只能做状语,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谓语;我们要细心分辨: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试看下面的例子:“忽然下起雨来了”和“突然下起雨来了”作状语都可以说,但还可以说“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事件”;“偶然也去看场电影”和“偶尔也去看场电影”看似一样作状语,但还可以说“这次事故完全是偶然的作谓语”、“这完全是偶然事故作定语”;所以,“突然”、“偶然”是形容词;“没有”没是副词又是动词,是兼类词;动词“没有”、“没”和副词“没有”、“没”的区别是用在谓词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用在体词名词、代词前是动词;例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否定动作或性状的曾经发生或存在,是副词,这样用时是当状语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对事物的领有,这时是动词,谓语中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前一个“没有”为副词,后一个“没有”为动词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时也混淆,要注意区别,它们的相似点是都可做状语,但是副词不能做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比如“曾经”、“通常”是副词,“过去”、“往常”是时间名词,尽管都可以充当状语,但时间名词还可以充当主语或宾语;试比较:他曾经去过北京—他过去去过北京;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曾经的事情就别提了;你往常/通常不肯吃请,今天怎么一请就应了呢一今天因为有事,所以比往常通常回来晚些;从来、从前:从来如此——从前如此今后不能;从前有个和尚;主语从前的事情;定语;刚刚、刚才:操场上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操场上刚才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刚才;刚才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前者与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短语,是名词,做补语;后者做定语副词口诀: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