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在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今天,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重点。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基础先导作用使得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点,也决定了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通过综述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影响因素,保障措施、公共交通线网布局模式,对改善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各大城市交通行驶面临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交通需求总量快速增长;二、机动化水平快速提高;

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扩大,但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依然严重;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受到重视,但整体服务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五、环境压力大。因此,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实现有效的道路交通资源的高效利用。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各种交通方式中社会成本最低、综合效益总高的方式,不仅可以获得城市交通的总体效益,还能为城市的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低价格的出行选择机会[1]。

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人口、资源、技术、文化等的综合概念。它并不是简单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持续,而是基于整体、协调、优化、高效、公平、循环的持续。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为居民提供迅速方便、安全经济、舒适准点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同事也是城市科学管理的需要。毋庸置疑,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与交通设施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如何经济合理地利用交通设施,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最关键

的问题。就外部成本,根据DECD的分析资料,公交所耗能源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远低于私人小汽车等机动车辆;就客运出行方式,从各种出行方式使用道路的角度看,无疑公交所需道路面积最少。公共交通的比重越高,道路上的车流量越少,交通矛盾就越少。因此,世界各大城市无不把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中国城市的基本特点是用地短缺、人口密集,任何城市交通的解决方案必须以此为约束。因此,建立以公共交通系统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将来一个时期内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

2、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我们认为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是:建立一种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既能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的出行条件,以满足城市客运要求;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真正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使公共交通结构功能不断发挥和完善,形成公共交通系统、城市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健康发展[5]。

二、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城市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土地利用、能耗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土地利用等。

1、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交通系统的支持,而良好的交通系统又可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这是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过程。目前研究最多的是TOD模式。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哈里森·弗雷克提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二战后期美国城市无限制蔓延的问题[13]。TOD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模式为城市提出了一红依托公共交通,使交通与土地利用耦合的模式。传统TOD模式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以大运量公共交通(主要指铁路、轻轨等轨道交通以及巴士干线)为主导进行交通与土地联合开发;第二、提倡安全、友好的步行空间;第三、支持在公交站点周围步行允许范围内进行高强度的开发;第四、强调土地的混合使用,往往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功能为一身[14]。

2、公共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西方国家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形态对资源和环境污染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联合国环境大会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称为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土地利用是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近年来,西方学者针对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弊端,提出了TOD模式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开发紧凑布局,支持公共交通;商店、住宅、公园、办公构造、公建设施分布在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服务范围以内;街道步行化,并于出行起讫点直接相连;提供不同类型、不同价格、不同容积率的混合居住区;保护自然环境,利用地形地貌建设高质量的公共空间;鼓励在建成区内沿公交走廊进行填充与改建[13]。

3、公共交通与社会生活

公共交通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公共交通是现代社会公益性事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就要着眼于解决城市交通方面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公共交通优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市民优先”,为大多数人提供了机动化交通出行的权利,体现了城市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公共交通优先对公共服务产品注重分配公平,体现了向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倾斜的分配原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走可持续的、集约式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城市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300 万左右,使城市和城镇密集区对交通的需求增长迅速。特别是在小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下,城市空间扩张和城市功能集聚并存。实现城市紧凑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需要建立区域公共交通体系,以满足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的随机性活动,这是其他交通方式不能替代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的需要,而且也是优化城市布局,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