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创业初期融资案例分析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2
阿里巴巴第一阶段初期融资马云在成立阿里巴巴初期的发展历程入众多上市公司一样,经历了严重的经历负担,而此时更是需要资金的流入才能使得公司继续运营发展。
但是拿到了风险投资,阿里巴巴拿到第二笔投资的进程今天已经被渲染为一个“神话”。
马云的这个“神话”是用6分钟博得孙正义4000万美元的投资。
6分钟博得全世界最成功的互联网投资人万万美元计的投资,而马云和阿里巴巴对此还犹犹豫豫、推三阻四。
马云在1999年10月的一天,收到了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资深分析师古塔的一封电子邮件,说有一个人想和他见面,建议他去见见。
那时马云刚取得高盛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正忙于阿里巴巴的建设,便忽略了这封邮件。
几天事后,古塔又打电话催促马云,并一再强调这个人对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展超级重要,要马云必然重视。
被古塔说得动了心,马云决定前去北京见一见这个神秘人物。
来到北京后,古塔才告知马云这个神秘的人物就是孙正义。
在此之前,孙正义已经投资了新浪、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并取得了可观的回报。
此时的孙正义正在北京富华大厦召开一个投资人与领导人的见面会。
马云与孙正义的见面被安排在10月31日。
方才完成一轮融资的马云可以说并非缺钱,他可以用第一轮融资的资金支撑公司运营一段时间。
所以他们谈话的时候,马云并没抱着融资的想法,而只是介绍了一下他未来想做什么。
马云仅说了6分钟,在对阿里巴巴完全没有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孙正义决定向阿里巴巴投资4000万美元,可是他要求占有公司49%的股分。
见完孙正义,马云从北京回到杭州。
与此同时,孙正义的团队也到了杭州。
20天后,马云接到孙正义的邀请,赴日本东京与孙正义继续商谈投资事宜。
第二次会面,马云提出了3个条件:一、阿里巴巴只接受软银一家投资,再也不希望其他投资人进来;二、软银作为股东,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阿里巴巴的久远打算,必需以阿里巴巴的发展为重心,也就是说孙正义不要过度干与阿里巴巴的运营事项;三、请孙正义担任阿里巴巴的董事。
阿里巴巴公司简介公司名称:阿里巴巴集团成立时间:1999年9月10日注册地:开曼群岛总部所在地:杭州(中国总部)香港(国际总部)主营业务: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及云计算业务2015年全年,阿里巴巴总营收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亿元人民币。
2016年4月6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
一张图读懂阿里巴巴融资史阿里巴巴第一轮融资1999年3月,以马云为首的18人团队投入50万元的资金在杭州启动了阿里巴巴网站的运营。
半年后,1999年10月,网站会员人数达到41000人。
在拒绝了38家的风险投资后,蔡崇信的加入帮助团队落实了“十八罗汉”的股权协议、彻底将阿里巴巴变成了股份制的企业,同时获得了高盛、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以及原东家InvestorAB公司共同投资的500万美元。
阿里巴巴第一轮融资之股权结构图阿里巴巴第二轮融资进入2000年后,阿里巴巴的会员以及达到了10万人,遍布180个国家和地区。
此时,孙正义(日本软银主席)来中国找投资项目,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获得阿里巴巴30%的股份。
然而,马云提出2000万美元,作为条件,马云必须自己掌控阿里巴巴。
在2000年1月,软银联合富达、汇亚资本、日本亚洲投资、瑞典投资、TDF等共计2500万美元入股阿里巴巴,其中软银投资额达到2000万。
阿里巴巴第二轮融资之股权结构图阿里巴巴第三轮融资截止到2004年,阿里巴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球最佳B2B网站,03年便已经实现每日收入过百万的目标。
此时,eBay的崛起和非典的入侵逐渐开始改变人们的购物习惯,阿里巴巴抓住了这个契机,于是淘宝网正式诞生。
2004年2月,阿里巴巴再次获得软银、富达投资和GGV共计8200万美元的投资,其中有6000万美元单独注资淘宝,软银是其最大的股东。
阿里巴巴第三轮融资之股权结构图阿里巴巴第四轮融资这四笔交易完成之后,阿里集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股东构成,雅虎持股40%,马云团队持股31%,软银持股29%。
阿里巴巴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商业模式、竞争策略、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发展历程1.创立初期(1999-2003)1999年,马云等18人在杭州创立了阿里巴巴,以B2B业务为核心,为企业提供在线交易和信息发布服务。
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宝网,正式进入C2C市场,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
2.成长扩张期(2004-2009)2004年,阿里巴巴推出,解决了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
随后,阿里巴巴不断拓展业务领域,进入B2C、C2B、O2O等市场,形成了丰富的业务生态。
3.转型升级期(2010-至今)2010年,阿里巴巴推出天猫,正式进入B2C市场。
此后,阿里巴巴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布局物流、金融、云计算等领域,逐步实现业务多元化。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IPO。
三、商业模式1.B2B模式:阿里巴巴通过提供在线交易和信息发布服务,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拓展市场,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赢。
2.C2C模式:淘宝网为个人卖家提供免费开店服务,吸引了大量卖家和买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在线市场。
3.B2C模式:天猫聚集了大量品牌商家,为消费者提供正品保障、优质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需求。
4.新零售:阿里巴巴通过投资线下实体店、发展智慧物流等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四、竞争策略1.市场定位:阿里巴巴通过明确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市场推出相应产品,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2.生态布局:阿里巴巴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布局多个领域,实现业务协同,提升整体竞争力。
3.技术创新:阿里巴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平台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4.品牌建设:阿里巴巴注重品牌建设,通过举办“双11”等大型促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