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和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效果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6
降颅压治疗的细节降颅压治疗的细节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即颅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根据Monro-Kellie原理,颅内容物任一部分容积增加,作为代偿其他部分容积减少,维持颅内压稳定,一旦自身调节失代偿,颅内压将异常升高。
颅内压正常值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足月儿为1.5~6mmHg,儿童为3~7mmHg,年长儿及成人为<10~15mmHg,颅内高压是儿科常见的危重急症,尤其是当ICP 持续>20mmHg时,会严重影响患儿脑功能。
降颅压治疗广泛用于颅内高压的抢救,方法众多,本文将详述降颅压治疗中应注意的细节。
一、病因治疗病因治疗是降低ICP最根本的措施。
引起颅高压的原因众多,可单独发生也可混合存在,主要原因来自于颅内,包括颅内肿瘤、创伤、出血、脑积水、颅内积气、颅内感染等病变;次要原因主要是颅外因素,包括低氧或高碳酸血症(通气不足)、高血压(疼痛/咳嗽)、高热、惊厥、药物和代谢因素等。
一旦发现由上述主要原因所致的颅高压,应立即干预。
二、控制动脉血压,维持合适的脑灌注压作为颅内容积的主要组成部分,脑血流量的变化将会影响ICP。
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与脑血流量呈正相关,为平均动脉压(MAP)与ICP之差(CPP=MAP-ICP),持续增高的ICP或持续低动脉血压均会造成CPP降低,导致缺血性脑损伤;而过高的CPP又将加重脑水肿。
儿科不同年龄CPP标准为婴幼儿>40mmHg,儿童>50mmHg,青少年60~70mmHg,CPP<40mmHg提示预后差。
因此,降颅压治疗的重点是降低ICP而不是降低血压,CPP是降颅压治疗必须参考的指标,血容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低血压休克患儿要及时纠正低血压,同时注意避免过高的动脉血压。
ICP监测可作为监护和治疗的重要指标,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婴儿和儿童(GCS3~8分)推荐使用ICP监测,临床医生可考虑对意识清醒但有神经系统功能恶化风险的脑损伤患者,或因镇静、神经肌肉阻滞、麻醉而无法完成神经系统查体的脑损伤患者采用ICP监测。
4.2%高渗盐水在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以甘露醇作对照,探讨用4.2%高渗盐水在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的效果。
方法:50例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高渗盐水组和20%甘露醇组。
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5、30、60、90分钟监测脑脊液压力、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观察脑脊液压力、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变化。
结果:高渗盐水及甘露醇组在用药后30分钟,脑脊液压力均降到最低值。
结论:与20%甘露醇相比,4.2%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效果与甘露醇相似。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血压性脑出血;高渗盐水;甘露醇【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68-02脑组织水肿和颅内压(icp)增高的程度是决定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脱水药物降颅压是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治疗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目前临床常规应用渗透性利尿剂20%甘露醇以达到脱水、降低颅内压的目的,但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电解质平衡、肾功能等均有很大影响。
我们于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对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给予4.2%高渗盐水并与静脉应用20%甘露醇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其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颅内压增高手术患者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20~75岁,平均45.2岁;颅脑损伤31例,高血压脑出血19例。
随机分成2组(n=25),高渗盐水组(h组)和20%甘露醇组(m组)。
两组性别、年龄及颅内压等一般状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
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检测仪,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
局麻下经l3~4椎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监测脑脊液压力(csfp)。
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6mg/kg、芬太尼5μg/kg、依托咪酯o.25mg/kg、维库溴胺0.1mg/kg诱导,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8~12ml/kg,呼吸频率12~14次/分,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为30~35mmhg。
高渗盐水可降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杜德勇;孙雷涛;张文生;李克;徐超;李泽福【摘要】目的:评价高渗盐水和甘露醇降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ICP)的效果.方法: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2例,随机分为高渗盐水组65例和甘露醇组6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3%高渗盐水5.4 mL/kg和20%甘露醇5.0 mL/kg静脉滴注.评价2组治疗期间的药物起效时间、最大ICP下降幅度、累积颅内压负荷(CICPB)、平均ICP负荷时间、压力累及时间(PTD)、ICU停留时间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2组起效时间、最大ICP下降幅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盐水组PTD、CICPB和ICP负荷时间均小于甘露醇组(P<0.05);2组ICU停留时间、GOS评分和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GOS评分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D、CICPB、ICP负荷时间与GOS呈负相关(P<0.05),起效时间、最大ICP下降幅度与GOS不相关(P>0.05).结论:高渗盐水稳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的效果优于甘露醇,但不能改善临床预后.%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hypertonic saline and mannitol in reducing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Methods:One hundred and thirty-two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ypertonic saline group (n=65) and mannitol group (n=67).In addition to regular therapy fo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the cases in the hypertonic sali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3% hypertonic saline 5.4 mL/kg and those in the mannit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20% mannitol 5.0 ml/kg respectively.Indexes including onset time,maximum descend range of ICP,cumulative ICP burden (CICPB),average ICP load time,timepressure involved (PTD),ICU stay duration and 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were evaluate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nset time,maximum descend range of ICP between the 2 groups (P>0.05).PTD,CICPB and ICP load time in the hypertonic saline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mannit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sigi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CU stay,GOS score and clinical progn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GOS score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showed that PTD,CICPB and ICP load tim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OS (P<0.05),and onset time,maximum ICP decrease had no relation with GOS (P>0.05).Conclusion:Hypertonic saline was better than mannitol in reducing ICP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However,the method coul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卷),期】2017(012)003【总页数】3页(P215-217)【关键词】颅脑损伤;重型;高渗盐水;甘露醇【作者】杜德勇;孙雷涛;张文生;李克;徐超;李泽福【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山东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山东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山东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山东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山东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山东25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R651.1近年来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两项 Meta分析比较了甘露醇和高渗盐水的治疗效果,认为高渗盐水的降颅压效果更佳[1,2]。
甘露醇和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效果比较053067陈治松一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头痛2小时,意识障碍1小时”入院,患者于2小时前因情绪激动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头部胀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随即坐下休息,无好转,头痛进行性加重,病程中无腹痛,血尿,视物模糊,听力异常。
1小时前,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遂急诊入我院。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史10年,最高200/120mmHg,长期服用“珍菊降压片”,血压控制情况不详。
余无特殊。
查体:体温37度,呼吸25次/分,心率110次/分,血压180/100mmHg,神志不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肌张力降低,肌力0级,Babinski征阳性,颈部抵抗,Kenig征阳性。
特殊检查: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为15ml,中线结构轻微移位。
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诊断:1.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颅内高压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二临床问题:该患者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并伴有颅内高压,后者属于脑外科危急重症,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降低颅内压力,否则病人将迅速进展为脑疝,并最终死亡,因此如何在外科手术准备好之前尽快降低颅内压力成为了急诊治疗的关键。
目前最为有效的降低颅内压的方法就是脱水降颅压法,最常用的药物为甘露醇,其在降低颅内压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肯定,虽然甘露醇的应用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相对于发展迅猛的颅内高压来说,甘露醇的作用速度仍相对缓慢,作用强度仍相对弱小,因此仍有许多人死亡,近来许多研究表明高渗盐水在降低颅内压中的作用较为迅速,因此可以代替甘露醇作为降颅压的首选药物。
据此提出问题:(1)高渗盐水的降颅压作用是否比甘露醇更快更强。
(2)高渗盐水代替甘露醇能否降低颅内高压患者的死亡率。
三证据检索和检索结果通过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的文献类型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系统评价(SR)、Meta分析、临床实践指南。
高渗盐水与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疗效对比曾凡源;杨健希;周阳;邓曾斌;胡民坚;王旦伟;梁炯林;何永能;周锦雄【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3(016)023【摘要】目的分析甘露醇与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我院63例出现昏迷的颅内压升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2例)给予7.5%的高渗盐水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20%甘露醇治疗,用药后持续监测ICP、MAP、CVP指标,并检查用药前后血钠、血钾、血氯浓度改变和血浆渗透压的改变.结果本研究表明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颅内压(ICP),但高渗盐水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长,而且在其他指标如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血钠、血钾、血氯浓度改变和尿素氮、肌酐的改变要好于20%的甘露醇.结论高渗盐水可考虑作为一线降低颅内压药物.【总页数】2页(P90-91)【作者】曾凡源;杨健希;周阳;邓曾斌;胡民坚;王旦伟;梁炯林;何永能;周锦雄【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佛山,528248;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佛山,528248;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佛山,528248;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佛山,528248;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佛山,528248;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佛山,528248;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佛山,528248;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佛山,528248;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佛山,5282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7【相关文献】1.3%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高压的临床观察 [J], 陈渊;毛天明;金涌2.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应用高渗盐水与甘露醇治疗的效果研究 [J], 李伟;陈水钰;顾翔;洪国新3.3%高渗盐水与20%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高压效果比较 [J], 倪晓伟;陈峰4.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内高压的临床比较观察 [J], 宋梦娇;张磊;周美辉;吴谦谦5.高渗盐水与甘露醇治疗重型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及对脑氧代谢的影响[J], 潘海洲;褚纪发;冷俊峰;朱君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内压监护结合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对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黄伟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北京 100020)【摘要】目的:研究颅内压监护结合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对重症颅脑损伤的临效果。
方法:在本文研究将收治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一共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常规干预方式、颅内压监护结合高渗盐水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时间(4.15±1.02)d、住院时间(20.13±1.13)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MMSE(20.65±1.03)分、MBI(76.89±1.65)分、NFD(15.21±1.03)分、FMA(67.98±1.6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红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红蛋白(P<0.05)。
结论:颅内压监护结合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对重症颅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并且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康复。
【关键词】颅内压监护;高渗盐水;颅内压;重症颅脑损伤【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25-0035-04随着我国交通事业以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而导致外伤发生率不断增加,其中重症颅脑损伤易导致人体颅内大脑以及颅骨严重损伤,具有病情严重、病情复杂等特点,且通常合并多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具有极高死亡风险,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多数患者在早期均为无意识或昏迷状态,伴有中枢神经损伤,另外由于患者自身胃肠运动能力较弱,患者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对于该类患者来说,不仅需要营养支持方式,同时进行颅内压监护也是关键[1]。
王树青
该文档是极速PDF 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
高渗盐水的优势
•高渗盐水在改善颅内压、平均动脉血压和减轻脑水肿方面比甘露醇效果更好,且在颅内压降低程度和作用持续时间方面,高渗盐液也较甘露醇效果更好。
高渗盐水的适应症
•1.颅脑损伤、静脉窦血栓或者脑梗死所致的严重脑水肿或颅高压者;
•2.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形成;
•3.其它疾病所致脑水肿或者脑疝形成者;
•4.因肾功能不全或者心功能不全无法使用甘露醇者。
不同浓度高渗盐的配比与使用注意事项
•1.高渗盐水的配比:3%高渗盐水:生理盐水100ml+浓钠30ml配比;10%高渗盐水:浓钠30-60ml直接静点,入深静脉;
•2.所有高渗盐水均需要半小时内滴完,最好入深静脉;
•3.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查一次电解质,在静点下一组高渗盐水之前查其谷浓度,最好能维持血钠在140-160mmol/l之间,最好控制24小时血钠波动不超过
10mmol/l,以防出现中央髓鞘溶解症;
•4.高渗盐水的脱水强度与浓度梯度成正比,但3%的高渗盐水安全
性更好,非恶性高颅压推荐优先使用3%高渗盐水;
•5.高渗盐会的使用可能会造成如下副作用: 肾衰竭、凝血功能异常、高血钾、肺水肿( 充血性心衰) 和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等,但并不常见;
•6.使用高渗盐水需要注意补充口服白开水;
•7.高渗盐水最好与甘露醇交替使用,若无甘露醇使用禁忌,不推
荐单独使用高渗盐水.。
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的原理甘露醇(Glycerol)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的治疗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的药物。
它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元功能以及减少脑组织的水肿而发挥作用来降低颅内压。
颅内压是指头部内各脑室内的压力,可由血液、脑脊液、脑组织和头骨等组成。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颅内压过高,则会影响脑部的功能。
甘露醇具有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大致如下:首先,甘露醇可以增加血液分布计量(circulatorydistribution volume),从而降低血液粘度和血管阻力。
这样可以增加血液流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血管的压力,从而降低颅内压。
其次,甘露醇有一种水吸收作用,它可以促进脑脊液的吸收,从而降低脑部所有液体的总量,从而降低颅内压。
此外,甘露醇还可以增加脑室内部神经元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减轻水肿和导致颅内压增高的炎性反应。
最后,甘露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和血管阻力,从而降低头部的压力,再加上减少脑室内积液和增强神经元功能的作用,最终可以显著降低颅内压。
在临床上,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颅内压的药物,其效果可靠。
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甘露醇的副作用,如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消化道症状和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防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甘露醇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可以通过增加血液分布计量和促进脑脊液吸收来降低颅内压,还可以改善神经元功能和血流状况,减少脑组织水肿等,最终降低颅内压。
虽然甘露醇可能存在某些副作用,但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它可以帮助降低颅内压,起到疗效显著的作用。
常用的降颅内压药物你真的会用吗?颅内压是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颅内高压为平卧时成人颅内压持续超过15 mmHg。
颅内压增高常见于颅内感染、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和脑肿瘤等脑疾病,经典的临床征象是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其可致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脑缺血缺氧致昏迷和脑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脑疝等。
降颅内压药物主要包括脱水剂、糖皮质激素、β-七叶皂苷,其中脱水剂包括甘露醇、甘油果糖、高渗盐水、呋塞米等。
甘露醇甘露醇(20%)为渗透性利尿剂/高渗性组织脱水剂,可提高血浆渗透压,致包括脑、脑脊液等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内,减轻组织水肿,从而降低颅内压,并可提高肾小管液的渗透压而减少水的重吸收和增加尿量。
其起效迅速、脱水作用强,效果可维持 4~6 小时,为降颅内压的常规首选药物,可防止脑疝的发生。
《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 2015》中指出,甘露醇可短期降低颅内压,需重复使用,根据病情可选择每4~6 小时使用一次。
但当血浆渗透压高于320 mOms/L,甘露醇则失去渗透脱水的作用。
临床上甘露醇可单次推注或反复团推注使用,尽管其可降颅内压,但缺乏证据证实其可改善预后。
不良反应:水电解质紊乱、脑水肿加重、血浆渗透压过高、急性肾功能障碍、渗透性肾病、颅内压反跳、药物浸润所致的皮肤脱落、利尿所致的低血容量/低钾血症/碱血症、高血糖性高渗状态、再出血等。
注意事项:连续使用甘露醇可致血-脑渗透压梯度逆转,避免大剂量长期使用。
《脑出血后脑水肿管理专家共识》(2017 年)中指出,推荐序贯使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吡拉西坦(后期可单独使用)和/或利尿剂等,以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减轻其对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避免颅内压反跳等。
禁用或慎用于无颅内压增高病理改变的疾病;合并肾功能损害或潜在性肾病;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代谢性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颅内活动性出血(需手术者除外);低血压状态;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者;严重失水者;孕妇及老年人;高容量负荷者。
甘露醇和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效果比较053067 陈治松一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头痛2小时,意识障碍1小时”入院,患者于2小时前因情绪激动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头部胀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随即坐下休息,无好转,头痛进行性加重,病程中无腹痛,血尿,视物模糊,听力异常。
1小时前,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遂急诊入我院。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史10年,最高200/120mmHg,长期服用“珍菊降压片”,血压控制情况不详。
余无特殊。
查体:体温37度,呼吸25次/分,心率110次/分,血压180/100mmHg,神志不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肌张力降低,肌力0级,Babinski征阳性,颈部抵抗,Kenig征阳性。
特殊检查: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为15ml,中线结构轻微移位。
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诊断:1.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颅内高压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二临床问题:该患者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并伴有颅内高压,后者属于脑外科危急重症,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降低颅内压力,否则病人将迅速进展为脑疝,并最终死亡,因此如何在外科手术准备好之前尽快降低颅内压力成为了急诊治疗的关键。
目前最为有效的降低颅内压的方法就是脱水降颅压法,最常用的药物为甘露醇,其在降低颅内压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肯定,虽然甘露醇的应用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相对于发展迅猛的颅内高压来说,甘露醇的作用速度仍相对缓慢,作用强度仍相对弱小,因此仍有许多人死亡,近来许多研究表明高渗盐水在降低颅内压中的作用较为迅速,因此可以代替甘露醇作为降颅压的首选药物。
据此提出问题:(1)高渗盐水的降颅压作用是否比甘露醇更快更强。
(2)高渗盐水代替甘露醇能否降低颅内高压患者的死亡率。
三证据检索和检索结果通过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的文献类型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系统评价(SR)、Meta分析、临床实践指南。
制定了以下策略:1.利用PUBMED进行文献检索检索主题词: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 mannitol , hypertonic saline利用主题词进行检索,最终取三者的交集,限定为以上四种文献类型得到如下结果:检出PCT文献3篇:257-8.Battison C, Andrews PJ, Graham C, Petty T.Intensive Care Unit, Western General Hospital, Edinburgh, UK.2005 Oct 5;9(5):R530-40. Epub 2005 Aug 9.LinksHarutjunyan L, Holz C, Rieger A, Menzel M, Grond S, Soukup J.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and Critical Care, Martin-Luther-University Halle-Wittenberg, Halle,Germany. arlilith@yahoo.deVialet R, Albanèse J, Thomachot L, Antonini F, Bourgouin A, Alliez B, MartinC.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 School of Medicine, Marseilles UniversityHospital System, 13915 Marseilles Cedex 20, France.检出Meta分析0篇检出临床实践指南0篇2.利用Cochrane 图书馆进行检索检索关键词和方法与用PUBMED检索时一致检出SR文献1篇[Intervention Review]Mannitol for acute traumatic brain injuryAbel Wakai1, Ian G Roberts2, Gillian Schierhout31Division of Emergency Medicine, 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s Centre, Toronto, Canada.2Cochrane Injuries Group,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London, UK.3c/o Cochrane Injuries Group,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London, UK检出RCT文献10篇在此不列出。
详见附录可将检索结果归纳于下表:四证据评价通过仔细阅读相关文献的摘要,排除了一篇在Cochrane中查到的RCT文献,其他均符合标准,可作为可用证据,由于所查的相关文献类型均为一类证据,所以可以认为这些文献的可信度较高。
五回答问题通过仔细阅读分析相关文献,可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经下回答1.高渗盐水的降颅压作用是否比甘露醇更快更强。
通过对所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分析,发现大部分文献认为高渗盐水的降低颅内压作用比甘露醇来的更快更强。
如Vialet R 在Isovolume hypertonic solutes (sodium chloride or mannitol)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osttraumat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2 mL/kg 7.5% salin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2 mL/kg 20% mannitol.一文中提出:2ml/kg的7.5%的高渗盐水比2ml/kg的20%的甘露醇的脱水作用更快更强,而且更安全。
只有一篇文献认为两者作用相近,因此即使没有进行Meta分析,我们依然可以认为,高渗盐水降颅压作用比甘露醇更快更强,而且更安全,临床推荐使用2ml/kg7.5%生理盐水快速静脉滴注。
2.高渗盐水代替甘露醇能否降低颅内高压患者的死亡率。
按照常理,只有在颅内压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出现脑疝导致病人死亡,因此颅内压降低得越多越快,其死亡率就会越低。
事实也是如此,在Cochrane 图书馆中找到一篇系统评价中,作者通过一些随机对照实验后这样写道:it found that treatment with mannitol may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death when compared to treatment with hypertonic saline. 这就充分说明了高盐水代替甘露醇能降低颅内高压患者的死亡率。
当然由于目前这方面的文献较少,所以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够确切,但目前我们可以认为高渗盐水可以替代甘露醇用于急性颅内高压的治疗。
六.应用证据该患者入院后,即可行2ml/kg7.5%的高渗盐水快速静脉滴注,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并迅速作好手术准备,争取尽快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
按上述治疗仍无效,且手术条件不具备时,可重复使用高渗盐水静注,有可能达到甘露醇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由于作用安全,高渗盐水甚至可较长时间使用。
基本康复后,注意控制血压。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患者意识丧失已有一个小时,而这一个小时内增高的颅内压可能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有损害,因此我们必须早期应用高渗盐水,越早越好,我们可以在救护车上进行高渗盐水的滴注,这样能大大缩短颅内高压状态的时间。
附录:Cochrane 图书馆中查到的RCT文献select this itemforexportEquimolar doses of mannitol and hypertonic sa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Francony G, Fauvage B, Falcon D, Canet C, Dilou H, Lavagne P, Jacquot C, Payen JFYear: 2008Recordselect this itemforexportRole of hypertonic sa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fter stroke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Forsyth L L , Liu-DeRyke X , Parker D Jr, Rhoney D HYear: 2008Recordselect this itemforexportSodium lactate versus mannitol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hypertensive episodes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injured patientsIchai C , Armando G , Orban J C , Berthier F , Rami L , Samat-Long C , Grimaud D , Leverve X Year: 2008Recordselect this itemforexportEfficiency of 7.2% hypertonic saline hydroxyethyl starch 200/0.5 versus mannitol 15% in the treatment of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 -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SRCTN62699180].Harutjunyan L, Holz C, Rieger A, Menzel M, Grond S, Soukup JYear: 2005Recordselect this itemforexpor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n the effect of a 20% mannitol solution and a 7.5% saline/6% dextran solution on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after brain injury.Battison C, Andrews PJ, Graham C, Petty TYear: 2005Recordselect this itemforexportIsovolume hypertonic solutes (sodium chloride or mannitol)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osttraumat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2 mL/kg 7.5% salin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2 mL/kg 20% mannitol.Vialet R, Alban鑣e J, Thomachot L, Antonini F, Bourgouin A, Alliez B, Martin CYear: 2003Record select this itemforexportThe effect of a single dose of 3% hypertonic saline versus mannitol 20% for treatment of brain oedema and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supratentorial gliomata.Afifi W, Abdallah I, Yosry M, Awad WYear: 2003Recordselect this itemforexportEffects of hypertonic saline hydroxyethyl starch solution and mannitol in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after stroke.Schwarz S, Schwab S, Bertram M, Aschoff A, Hacke WYear: 1998Recordselect this itemforexportTreatment of elevat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by infusions of 10% saline in severely head injured patients.Schatzmann C, Heissler HE, K鰊ig K, Klinge-Xhemajli P, Rickels E, M黨ling M, B鰎schel M, Samii MYear: 1998Recordselect this itemforexportOsmotherapy for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comparison between mannitol and glycerol.Biestro A, Alberti R, Galli R, Cancela M, Soca A, Panzardo H, Borovich BYear: 1997Re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