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快速路系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3.40 MB
- 文档页数:32
苏州高新区:“一核、两轴、三心、六片”最新规划图.2009-2030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2010-1-11为促进苏州高新区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保障高新区山水生态格局,指导苏州高新区范围内镇、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苏州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特委托江苏省城市设计研究院编制特编制《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
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苏州高新区行政区陆域范围,总面积约223 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将苏州高新区建设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区、生态环保的示范区、现代化的新城区。
3、功能定位真山真水新苏州:以城乡一体化为先导,以山水人文为特色,以科技、人文、生态、高效为主题,集创新科技生产、高端现代服务、人文生态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
4、规划结构总体空间结构:“一核、两轴、三心、六片”。
一核:以阳山森林公园为核心,将山体屏障转化为生态绿核,并成为各个独立组团间生态廊道的汇聚点。
两轴:太湖大道发展主轴:是新区“二次创业”的活力之轴,展现科技、人文、生态的融合。
京杭运河发展主轴:展现运河文化的精华,是城市滨河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公共功能与滨水风光的活力融合。
三心:以浒通片区中心、科技城片区中心、狮山路城市中心构筑三角状的极化空间,为各自所在的城镇建设组团提供公共配套服务。
六片:包括狮山片区、浒通片区、横塘片区、科技城片区、湖滨片区(苏州西部生态城)、阳山片区。
空间布局特征:“紧凑组团、山水环绕”规划采用紧凑组团布局模式推进城镇建设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与生态化建设,各组团根据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及发展前景相对独立地生长,通过山水生态空间围合形成“功能相对完整,产居相对平衡,空间相对集中”的组团式紧凑城镇发展空间。
各城市组团之间强调规模、功能和区位等方面的多样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特别是新老建设组团之间在功能、空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1.0 工程概述根据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要求,建设“井字加环”的快速路网络:内环及各自的延伸线构成快速路“井”字形骨架,星华街、春申湖路、大同路、312国道、金枫路、吴中大道、东方大道构成环形的中环快速路。
中环快速路经过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和吴中区,服务苏州各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
中环快速路工程吴中区段是苏州市“井字加环”快速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吴中区与相邻组团间的快速沟通、分流疏解内环线交通压力、完善吴中区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环快速路吴中区段分为西线段10.861km,东线段2.984km,太湖度假区连接线段6.575km,南段(利用南绕城高速公路)长27.522km。
本项目为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工程吴中区段ZHKSLWZD-2标段(下文简称2标),主要包括西线段、东线段、太湖度假区连接线段3个部分,合计全长16.620km,3个部分的工程范围、路线走向、标段划分及桥涵设置情况分别如下:(1)西线段(胥江南—吴中大道段)路线起自胥江南(顺接1标),利用现状金枫路,至木东路与金枫路交叉口处拐向西南,沿子胥路布设线位,至子胥路、东山大道交叉口处,转向南沿东山大道往南,终于东山大道与吴中大道平交口处,2标西线段路线全长约7.061km。
近期利用东山互通沟通南绕城高速。
西线为施工标段一。
西线快速主线为全程高架,高架桥分为以下4个段落:①金枫南路高架(WK3+800.000~WK7+373.950);②S230枢纽互通式立交(WK7+373.950~WK8+435.500);③东山大道高架(WK8+435.500~WK9+665.500);④吴中大道枢纽互通式立交(WK9+665.500~WK10+861.300,近期只实施WK9+665.500~WK10+027.300)。
西线地面辅道既有1座中桥、13座小桥、1道管涵,其中5座桥梁予以拆除重建,其余桥涵予以拼宽或接长。
(2)东线段(吴淞江大桥—车坊互通段)路线起自吴中区与工业园区分界处(吴淞江),沿现状苏同黎公路往南,终于星塘街交叉口,2标东线段路线全长约2.984km。
湖水域的影响,减少施工期间对建成轨道交通的影响,同时对关键管(杆)线的需要避让,并考虑施工期间沿线区域交通组织方案问题。
2.2建设条件和控制因素经梳理项目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域市级、区级、街道、组团控规及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重要生态保护规划后,归纳建设条件要点如下:(1)路线走廊规划条件预留方面:相城区黄桥、元和、澄阳街道、园区唯亭街道有展线空间,太平街道教育组团未预留地上敷设空间[2]。
932024.02 |(2)重要节点互通预留:规划预留春申湖路与S228、G524互通用地。
(3)与轨交线路的关系:与运营轨道交通4号线、2号线,拟建轨道交通7号线、市域S4线相交。
(4)与河道水系的关系:项目与多道水系相交,相城区境内河道水网密集,间距300~400m。
经过元和塘(七级)、蠡塘河(等外级)、济民塘(七级)等重要航道。
(5)路线经过阳澄湖江苏省二级生态保护地区。
(6)与京沪高铁的关系:园区段项目北侧紧邻阳澄湖及京沪高铁。
(7)与规划春申湖路综合管廊共线。
经梳理,春申湖路快速化改造影响线形的主要控制因素有道路两侧建成小区红线、经过的国省干线节点;影响敷设形式选择的有道路两侧建成小区红线、保留的航道老桥、阳澄湖水域、高压线走廊、重要国省干线、大口径给水管、轨交线路等。
关键控制因素识别2.3图1 关键控制因素布局快速路总体设计涉及的控制因素千头万绪,而总体方案的稳定受到项目投资、方案可行性、合理合规性、项目参建方及使用方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春申湖快速路在2009年纳入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在2016年启动项目前期研究,在2017年底开工建设。
项目设计阶段时间紧,任务重。
在前期研究中必须摸清关键控制因素,才能保障项目有条不紊的推进。
结合关键控制因素涉及的主管单位和利益相关群体这一影响因子,考虑重要程度这一维度,来梳理春申湖路快速化改造的关键控制因素[3]。
94|CHINA HOUSING FACILITIES952024.02 |3总体设计管理应对策略3.1各阶段研究深度控制针对上述重要节点、关键性技术问题在规划研究、工可前期、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均有所侧重,对复杂节点需加强勘察设计资源投入,保证研究深度。
城市快速路浅析摘要:快速路为最高等级的城市道路,联络城市分区和组团,满足较长距离交通需求快速路使各组团空间距离在时间上缩短,城市概念时空统一。
关键词:快速路;地面式;高架式;隧道式前言快速路(express way)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供机动车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在《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中快速路阐述为设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快速路为最高等级的城市道路,服务联系城市组团、高速公路、重要枢纽等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全线要求设中央分隔、立交控制出入,保障车辆快速、连续通行。
1快速路的交通特性(1)汽车专用,路权专业化:禁止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行人进入;部分靠近核心区限制或分时段禁止货车进入。
(2)通行能力高,路网容量较大:主线6~8车道,辅道2~4车道,车流连续,控制出入。
(3)设计速度较高,车辆连续快速行驶:设计速度60km/h、80km/h、100km/h,匝道30~40km/h。
(4)相交道路等级较高,出入口间距较主干道大:与主干路通过立交相接,相邻立交出入口间距1km以上。
(5)主要服务长距离的机动车出行:快速疏解城市片区或组团间长距离、大流量机动车流或穿越大中城市的过境车流。
(6)配套辅路系统:设置在快速路两侧或一侧,亦可利用道路网中的次干道作为辅路。
(7)交通安全性较高:机非完全隔离,分离了快慢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消除了冲突点。
(8)环境要求高: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减小噪音、尾气、视觉景观影响。
2快速路建设的必要性(1)从国内外城市快速路的发展经验来看,快速路在引导城市扩张、缓解城市拥堵拥堵、保护中心区环境等方面,效果显著。
例如巴黎市快速路“环路+放射”,快速路与轨道服务卫星城与中心联系,有效推动了外围卫星城建设。
南京都市区快速路网“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快速路结合轨道交通,有效推进“一带五轴”都市区的建设。
苏州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体系研究【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交通需求日益严峻。
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交通噪音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
论文在介绍苏州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和发展趋势上,分析了苏州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体系的个性,提出了新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交通体系;运营管理;苏州近20年来,为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堵塞状况,政府和人民的关注重点是道路交通,期望通过道路设施,尤其是高速公路、快速路等高等级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来还清历史欠帐和平衡交通供需关系。
我国许多城市斥巨资初步建成了“多层环路+放射”的快速路系统,对外交通也建成了发达完善的高速公路系统,但是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是有增无减,交通公害反而日益成为比交通堵塞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面对更趋复杂的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如何构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交通系统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苏州的交通枢纽体系2010年以来,苏州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更新500辆公交车、新增400辆出租车,积极推进公交优先工程;2010全年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97亿元,全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市交通运输局将服务民生和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大力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
按照公交优先三年发展计划,今年,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加大车辆的提档升级力度,更新500辆公交车已正式投运,年底国iii排放标准的公交车辆比例将达70%以上。
同时,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新辟10条公交线路、1条公交快线;建成公交第五保养场一期工程、150个公交电子站牌和2个通道式巴士洗车点,开建3个公交枢纽站、5个公交首末站(停车场),更新55座公交候车亭;全市新增镇域公交3个,新增农村客运(公交)班线10条,新增农村客运(公交)车辆60辆;全面应用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科学安排班次,提高公交线路准班准点率,缩短候车时间,使市民出行更加快捷、安全、方便、舒适。
出租车扩容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市区新增400辆出租车6月1日前全部上路,旨在进一步缓解市区“打的难”矛盾,适应世博期间客流刚性增长和城际铁路开通后的出行需求。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为促进苏州高新区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保障高新区山水生态格局,指导苏州高新区范围内镇、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苏州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特委托江苏省城市设计研究院编制特编制《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
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苏州高新区行政区陆域范围,总面积约223 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将苏州高新区建设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区、生态环保的示范区、现代化的新城区。
3、功能定位真山真水新苏州:以城乡一体化为先导,以山水人文为特色,以科技、人文、生态、高效为主题,集创新科技生产、高端现代服务、人文生态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
4、规划结构总体空间结构:“一核、两轴、三心、六片”。
一核:以阳山森林公园为核心,将山体屏障转化为生态绿核,并成为各个独立组团间生态廊道的汇聚点。
两轴:太湖大道发展主轴:是新区“二次创业”的活力之轴,展现科技、人文、生态的融合。
京杭运河发展主轴:展现运河文化的精华,是城市滨河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公共功能与滨水风光的活力融合。
三心:以浒通片区中心、科技城片区中心、狮山路城市中心构筑三角状的极化空间,为各自所在的城镇建设组团提供公共配套服务。
六片:包括狮山片区、浒通片区、横塘片区、科技城片区、湖滨片区(苏州西部生态城)、阳山片区。
空间布局特征:“紧凑组团、山水环绕”规划采用紧凑组团布局模式推进城镇建设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与生态化建设,各组团根据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及发展前景相对独立地生长,通过山水生态空间围合形成“功能相对完整,产居相对平衡,空间相对集中”的组团式紧凑城镇发展空间。
各城市组团之间强调规模、功能和区位等方面的多样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特别是新老建设组团之间在功能、空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5、功能分区规划形成狮山片区、浒通片区、横塘片区、科技城片区、湖滨片区(苏州西部生态城)、阳山片区等六大功能片区。
城市快速路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以无锡市为例杨尔怡;相伟【摘要】针对中国大城市干道网布局主要以环射式为主的现状,从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出发,提出运用点、线、面要素分析与控制点优化法来研究大城市快速路布局规划,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期刊名称】《现代交通技术》【年(卷),期】2010(007)003【总页数】4页(P73-76)【关键词】城市交通;快速路网;布局规划;点线面要素【作者】杨尔怡;相伟【作者单位】无锡市规划局,江苏,无锡,214031;无锡市规划局,江苏,无锡,214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2快速路作为大城市道路网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以往的布局规划方法研究中,一般是基于城市交通区位、交通单元划分及速度分区等原理[1],采用4阶段法确定初始布局方案,实际使用中,往往没能很好地结合大城市空间结构的普遍特征,对快速路网的结构形态分析不足。
本文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出发,全面分析快速路布局影响因素,探寻一种较为合理、实用的大城市快速路网布局方法。
1 总体思路城市快速路是未来城市快速交通发展趋向的主体和城市主要路网结构的骨架,它将成为诱导和制约城市结构功能和土地利用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它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一致,根据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同步建设。
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布局的关键在于构建快速路网结构,使之与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与城市及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变化相适应。
点、线、面要素分析与控制点优化法是以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认识和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需求的把握为基础,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中的重要节点、主要的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流径期望线的分布、大城市与区域干线公路网的衔接以及快速路系统线网的整体结构形态等进行分层次的分析研究,得出快速路系统线网构架,运用控制点优化法找出大城市重要功能组团中重要程度最高的一个或数个关键交叉口作为快速路系统线网规划的控制点,考虑快速路线路走向的控制点对线路走向进行优化。
城市桥梁快速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发布时间:2022-12-25T06:18:54.14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6期作者:唐靖熊梓琦薛士亮[导读] 工程质量归根结底是由工程质量决定的唐靖熊梓琦薛士亮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 215100摘要:工程质量归根结底是由工程质量决定的。
缺乏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势必造成质量问题。
城市桥梁快速路是一种特殊的城市道路,它的社会地位是一般市政建设所不能相比的,影响涉及千家万户。
同时,城市快速路工程又与公路工程不同,其施工时间短、工作量大,新建大量高架桥、互通匝道、供水、电管道迁移、新建人行天桥等,都是普通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所没有的特点,容易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对我国城市桥梁快速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桥梁快速路;施工质量;质量管理引言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和对货物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大中城市都在积极地发展城市的桥梁和高速铁路。
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既能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又能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东风路作为泰州市海陵区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场区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区、民房等为主要交通要道。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加,东风路出现了严重的拥堵,给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东风路北端快速化改造能有效的缓解这一压力,并使泰州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进一步美化,给人们居住、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对泰州的开发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的条件,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泰州周边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
1.桩基础施工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钻机设备,一般采用的设备有:反循环钻机设备、冲击钻机、旋转钻机设备等。
在城市内部高架桥工程施工当中,由于施工场地比较有限,施工周期较短,一般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施工,其施工速度快,施工现场整洁,钻孔质量好。
1.城市性质: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发展目标:在规划期内苏州全市域基本实现农业、工业、科技、教育现代化,经济繁荣、文教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富裕、道德风尚良好,城镇体系与城市布局合理,职能完善。
苏州中心城城市设施水平达到基本现代化,古城风貌得到进一步保护与发扬,成为与国际经济接轨,高度开放,经济发达,国际上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
3.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2014.7平方公里(包括吴县市的市区、太湖度假区、及东山、西山、镇湖、太湖、渡村、望亭、通安、东渚、光福、胥口、浦庄、横泾、东桥、黄埭、渭塘、湘城、木渎、越溪、藏书、郭巷、车坊、甪直、黄桥、蠡口、陆慕、北桥、太平、阳澄湖28个镇;吴江市的同里、屯村2个镇;昆山市的周庄、锦溪、巴城、正仪、南港5个镇)。
4.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近期为128.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2.0万人。
2005年149.1万,其中吴县市区13.5人。
远期为185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5.0万人。
用地规模:近期为134.4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2平方公里。
2005年为150.2平方公里,其中吴县新区13.5平方公里。
远期为186.9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5平方公里。
5.总体布局:城市布局结构形态采用“组团式”布局,由城市组团,山脉、河湖、大块绿地组成完整的自然空间。
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干道相串联,形成整体的组团分明、多中心、开敞的布局形态。
6、城市道路网规划道路系统的主骨架是井字形快速路加三环的道路系统。
古城内保持原有路、河格局,严格限制道路拓宽。
7、自然环境:经纬:市中心位于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2′气候: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
你知道苏州的内环、中环、外环是怎样区分的吗?来看看你家住⼏环?啊~五环,你⽐四环多⼀环~啊~五环,你⽐六环少⼀环~我就不信这两句你不是唱出来的!!北京有⼆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现在都修到七环了,环数越⾼就越远离中⼼城区。
在苏州,当然也有靠近和远离中⼼城区之分,但是,咱们不分⼀、⼆、三、四环,只分内环、中环和外环!那么,苏州的内环、中环、外环⼜是怎样区分的呢?内环苏州内环,当然就是苏州最中⼼城区,它是由东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北环路构成的⼀条环形快速路⾻架。
苏州内环快速路全长约26公⾥,所以,它所能包含的区域也相对来说⽐较⼩。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内环以内的区域都是苏州古城区,苏州市政府、市⽴医院拙政园、观前街、苏州公园等都在该区域内。
那么,内环与中环划定界限的最主要依据就是由东、南、西、北四条快速路构成的内环快速路。
让我们⼀起来深⼊的了解⼀下这四条路。
东环快速路东环是内环⾼架快速路的东段,为南北⾛向,长约6.3公⾥。
它北接官渡⾥⽴交,南联东南环⽴交,⼀路经过现代⼤道、⼲将路、葑门路、机场路、杨枝塘路等城市主⼲道。
东环南延⼀期⼯程,即内环快速路东环路继续向南延伸。
北接东南环⽴交,南接东进路,连接S227可到达吴江区。
南环快速路南环是苏州内环⾼架快速路的南段,市区段全长约7公⾥,东西⾛向,西接友新⽴交。
南环现有东西向延线,向西延伸跨过京杭运河,穿过中环后落地。
向东穿过东南环⽴交,上跨苏嘉杭⾼速下穿独墅湖到星湖街与新机场路相连。
西环快速路西环是苏州内环⾼架快速路的西段,南北⾛向,全长约6公⾥,北接新庄⽴交,南街友新⽴交。
西环⾼架快速路的南延伸是友新路⾼架,建成后可直达吴江;北延伸则是228省道,即新苏虞张公路。
北环快速路北环是苏州内环⾼架快速路的北段,全长6.13公⾥。
西起新庄⽴交,东芝官渡⾥⽴交,包含⾼架、隧道、地⾯道路三部分。
北环东延西接官渎⾥⽴交,利⽤新苏路和312国道,⼀路⾼架,北接葑亭⼤道,南接星湖街,全长约6公⾥;西延⼯程东起新庄⽴交,西⾄太湖⼤道,全长约8.3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