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幼儿园评价的理论模式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42
第二章 幼儿园健康教育第一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及发展趋势一、谈话导入幼儿健康教育都有哪些理论模式,其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及发展趋势”。
二、新授(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1、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理论要点:知信行模式(KABP ;即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是改变人类健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即知识——信念——行为。
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
应用:幼儿健康态度、信念的确立,监看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一般来说是建立在正确的健康知识基础之上的。
因此,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将其行为引向正确方向。
这种以认知作为开端的教育方式为幼儿园常用。
2、健康行动模式理论要点:强调情感领域比强调认知领域能够更为有效地达成监看给教育目的。
家庭、幼儿园对于幼儿健康态度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应用:以情感为切入口,通过幼儿态度的转变,影响其行为。
3、健康信念模式理论要点: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
“行为主动性”是其核心概念。
步骤:首先,充分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行为感到害怕(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然后,使他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有信心通过努力去改变。
应用:广泛应用“行为榜样”的作用,优化幼儿生活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而改变其行为,并增强其行为的持久性。
4、PRECEDE/PROCEED模式理论要点:该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格林·劳伦斯提出的,“PRECEDE”指在教育和环境的诊断和评价中应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健康)》课程教学大纲编撰日期:2009年9月第一局部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健康)》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属于B类课(理论+实践),也是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要求,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幼儿园展开健康领域(含体育)活动的专业必修课,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健康观,进一步明确健康领域教育的特殊意义,熟悉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的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并能使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三)教学手段方法本课程主要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实行教学。
理论局部以讲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和分析解答现实问题的水平。
实践局部将通过组织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模拟练习、评课、说课、创编设计,校外实训:到幼教机构观摩、社会调查等方式来实行,丰富学生的感性理解,强化学生展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操作水平。
二、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45学时,共3学分,学习时间为一学期。
其中,理论教学时数30学时,实践教学时数15学时(集中实训不含在本课程课时)。
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熟悉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的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并能使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同时结合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实践实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展开学前儿童健康领域的教育教学水平。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的测量和评价。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局部组成。
(一)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它涵盖了水平培养、思维培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考核,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动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由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方式考核两局部构成。
幼儿园教学评估方法引言:幼儿园教学评估是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和提升,是促进幼儿教育质量改革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学评估方法,以期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一、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是通过数值化的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观察表、问卷调查、测验等方式收集数据,对幼儿的学习表现、兴趣爱好、社交能力等进行量化评估。
该方法适用于统计分析,有利于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分析和比较,但可能忽略了幼儿园教学的综合性和感性方面。
二、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分析和解读,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语言表达、情绪表现等,来评估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反应和理解程度。
该方法强调综合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和个体差异,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但评估结果可能主观性较强。
三、反思评估方法反思评估方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思考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志、教学设计、教学总结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反思,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该方法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监控,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四、参与评估方法参与评估方法是指将幼儿、家长、教师等各方面的意见纳入评估过程,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比如,可以通过座谈会、家长会、学生评议等方式,听取各方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建议。
该方法有助于增进家校合作,促进共同参与和持续改进,但评估结果可能受到群体压力和主观偏见的影响。
五、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是指将上述定量、定性、反思和参与评估方法综合运用,形成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
该方法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的难点教学评估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评估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
其次,评估结果容易受到个体差异、主观偏见和环境因素的干扰。
幼儿园课程评价实施方案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课程评价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正确的评价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学的持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将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概念与意义、评价方式与方法、评价内容与标准、评价工具与流程等方面,对幼儿园课程评价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概念与意义1.1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概念幼儿园课程评价是指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判断和分析,并对教学进行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它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监控性的活动,是对教学质量的一种客观的检测和评价。
1.2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意义幼儿园课程评价是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价,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可以了解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可以增进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式与方法2.1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式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式包括定期课程评估、日常课程观察和体验式课程评价等。
定期课程评估是指每学期或每学年对整个幼儿园的课程进行一次总体性的评价,能够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日常课程观察是指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性地观察和记录;体验式课程评价是指通过设计幼儿园课程评价活动,让幼儿在体验中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进行评价。
2.2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学业成绩评价、课堂观察与记录、教学效果展示等。
问卷调查是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课程的满意度和需求,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学业成绩评价是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观察与记录是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展示是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学生评价、家长反馈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幼儿园评价模式有哪些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幼儿教育也在不断地改变和更新。
幼儿园评价模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模式不仅可以评估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而且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那么,幼儿园评价模式有哪些方法呢?一、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法是幼儿园评价模式中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幼儿的行为,例如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身体动作、社交行为和学习能力进行观察。
这种方法对于幼儿的发展情况和成长进程能够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因此受到幼儿园教育机构的青睐。
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幼儿园评价模式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发送问卷给家长来获取有关幼儿的表现、兴趣、需求等信息。
在幼儿园中,家长的反馈对于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表现和成长情况,有助于制定更好的教育方案。
三、考试测评法考试测评法是幼儿园评价模式中较为严格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测评幼儿在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虽然这种方法能够评估幼儿的学习能力,但同时也会对幼儿产生压力和负面影响,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谨慎、恰当地使用。
四、反思记录法反思记录法是幼儿园评价模式中一种全新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教师对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的反思记录,改善幼儿的表现和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反思记录的重点在于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同时也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做出改进和提高。
总的来说,幼儿园评价模式中的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和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最终,幼儿园教育机构能够通过适当的评价模式,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幼儿园过程评价模式方案一、方案背景从2017年开始,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幼儿园教育改革文件,强调幼儿教育要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过程评价模式,为优秀的幼儿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幼儿园过程评价模式方案,以帮助幼儿园构建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评价体系。
二、评价模式方案1.学习目标的制定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孩子自身的发展和特点的了解,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出适合该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目标。
此阶段主要关注的是幼儿的自我意识、情感意识等心理方面的发展。
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鼓励参与者不仅仅有孩子、教师和家长,同时还包括专家、教育机构等各方面人士。
在这样一个综合性社团中,孩子会很自然地喜欢上学,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
家长也能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成长。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基础的学科成绩以外,还应该关注幼儿的趣味性与涵盖面。
一方面,学校应开展培养习惯、理解自己、友爱助人等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具有代表性、有意义的评价内容,如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同伴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时,不应把全部的评价都集中在学业上,同时我们为幼儿的文化素养发展提供一定的测试、课内于会等机会。
4.综合评价方案综合评价方案是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幼儿园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道德水平等多个方面。
综合评价方案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学期综合测评:学期的综合测评包括综合测验、表现评估和自我评价等。
(2)项目评估:由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参与对一项具体的任务或活动进行评估,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获得改进的机会。
(3)作品评估:孩子完成的作品包括书法、绘画、学习笔记、书评、童话、长篇故事、摄影等多个方面,能更好地反映出幼儿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情况。
(4)个案评估:在综合评价的最后阶段,采用个案评估来评价因素,使孩子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和展现。
幼儿园教育评价制度范文一、导言幼儿园教育评价制度是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全面评估和监管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幼儿园教育过程、师资力量、环境设施以及家长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可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本文将对幼儿园教育评价制度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二、评价指标体系1. 教育目标达成度评价评价幼儿园实施的各项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
包括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评价指标有: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等。
2. 教师专业水平评价评价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包括教师的学历、资格证书、教学经验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指标有: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案设计与组织能力等。
3. 幼儿园环境评价评价幼儿园的环境是否符合安全、卫生、教育要求。
包括幼儿园的场所、设施、教具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指标有:教室空间布局、家具摆设与功能配套、卫生条件等。
4. 家长满意度评价评价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满意度和态度。
包括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质量、教师态度、与家长沟通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指标有:家长的满意度、信任度、参与度等。
三、评价方法与工具1. 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和行为,来评价幼儿的发展情况。
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社交行为、动手实践等。
2. 测试测评法通过给幼儿进行测试和测评的方式,来评价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
测试测评的内容包括幼儿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绘画能力等。
3. 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家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价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价、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等。
四、评价结果与反馈1. 评价结果的汇总与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对幼儿园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中应包括各项指标的评分情况、评价结果的概述、问题和不足的分析等。
2. 结果的反馈和改进根据评价结果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改进措施反馈给幼儿园负责人、教师和家长,促使他们共同参与改进工作。
幼儿园课程的评估方法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课程评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幼儿园课程评估既要注重对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也要关注教学活动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下面,我们将对幼儿园课程评估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定性评估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幼儿园课程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儿童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
观察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的行为、语言、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
观察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 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通过与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对课程的感受、诉求和期望。
访谈法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和需求,从而有效地改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
3. 组织故事法组织故事法是通过让儿童编故事或在故事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观察和了解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情感和表达能力,从而为课程评估提供丰富的信息。
二、定量评估方法1. 测验法测验法是通过设计、编制并实施各种测试工具,对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动作等能力进行量化评估。
测验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2. 量表评估法量表评估法是使用各种评估量表,对儿童的特定行为、能力和心理特征进行定量评价。
量表评估法可以系统地记录和比较儿童的发展变化,为课程调整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3. 记录法记录法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积极观察和定期记录儿童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记录法可以形成系统的档案和发展报告,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轨迹,及时发现问题,为课程评估提供坚实的依据。
三、多元综合评估方法1. 全方位评估全方位评估是指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和工具,综合评价其认知、情感、社交和动作等方面的发展。
全方位评估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为课程个性化设置提供依据。
2. 学习成就评估学习成就评估是通过对儿童学习成果和学业水平的评估,了解其学习情况和学业成就。
幼儿园课程评价方式有哪些幼儿园是培养孩子的第一步,良好的幼儿园课程对孩子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幼儿园的课程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用于评估课程的效果,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体验。
在如何评价幼儿园课程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一、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是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从感性、主观的角度出发,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评价。
在幼儿园教育中,质性评价非常常见,教师常常会利用各种叙述性和描写性的手法,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记录和总结。
这种评价方式着重考察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是否有益,并且对课堂氛围、教材的质量、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技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二、量化评价量化评价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评价幼儿园课程的效果,一般采用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来收集数据,然后通过统计数字的方式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着重考察幼儿园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直观地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和课程效果。
但是,量化评价方法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孩子的综合能力,孩子们在问卷和测试方面可能会表现得不太真实。
三、对比评价对比评价是通过对比不同幼儿园课程的效果,来评估某个幼儿园的教育水平,这种评价方式适用于家长对不同幼儿园的选择。
对比评价强调的是参照标准,即就幼儿园教育的特点、目标等因素,或通过与其他幼儿园的教育水平进行对比,来评价某个幼儿园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专家评价专家评价是通过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教师等人员的专业能力来评价幼儿园课程的效果。
这种评价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来自于专业人士的观点,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幼儿园课程的优点和不足。
不过,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在于,样本较为有限,并非所有专家对幼儿园课程都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总体来说,评价幼儿园的课程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评价方式。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质性评价、量化评价、对比评价和专家评价等方法,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幼儿园的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