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题.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04.31 KB
- 文档页数:8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唐玲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为0~1000g,用它可称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
A.一头大象 B.一个苹果 C.一位学生 D.一辆汽车
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B.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3.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 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泥土砖块 B.泡沫塑料块 C.金属块 D.水泥砖块
4.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的体积逐渐变大,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5.小翔在学习密度知识过程中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
B.不同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密度的大小一定不相等
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6.你听说过“死海不死”的故事吗?图3中一名游客在死海里看报纸,说明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你估算一下,这名游客的体积最接近于( )
A.70m3 B.70dm3 C.70cm3 D.7mm3
7.在没有天平的条件下,要取质量为24g的酒精(ρ酒精=0.8×103kg/m3)时,选用下列哪一个量筒可一次较准确量得?( )
A.量程10mL,分度值1mL B.量程20mL,分度值1mL
C.量程50mL,分度值2mL D.量程100mL,分度值5mL
8.在测量一小石块(体积小于天平的最大砝码体积)的质量时,下列操作中比较合理的是( )
A.根据石块体积的大小,选择体积比石块大的砝码 图3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唐玲 B.根据石块体积的大小,选择比石块体积略小的砝码
C.从最大的砝码开始,从大到小依次试测
D.从最小的砝码开始,从小到大依次试测
9.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水60cm3,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扎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没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
A.1.8×103kg/m3 B.0.9×103kg/m3 C.0.6×103kg/m3 D.0.2×103kg/m3
10.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1.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3 kg/m3 B.1.16×03 kg/m3
C.1.75×103kg/m3 D.1.2×103 kg/m3
1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4: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
A.4:3 B3 :4 C.1:1 D.以上答案都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无关。
14.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质量,于是带回学校,用天平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该天平的感量为________g;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________g。
15.砝码上粘有油污、灰尘等杂质,砝码的质量将比原来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用这样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6.如图2甲所示是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图2 图1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唐玲 纠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17.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3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得到的信息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________关系。其中密度较小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8.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 kg/m3~0.93×103 kg/m3)
19.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m3、50cm3、12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________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0.小明有一个猴年吉祥的实心水晶球(如图4),由于商家经常把透明透亮的玻璃都冒充水晶,于是他想鉴别其材料是玻璃的还是水晶的,经查阅资料后,玻璃的密度为2.17g/cm3,水晶的密度为3.17g/cm3;测量得到水晶球的体积为150cm3,质量为0.476kg,这个球是________制成的,若把球不小心摔碎了,则其中一个质量为12g的碎片的体积为________cm3。(保留两位小数)
21.建筑工地要用500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m3,测得其质量为2.6kg,则这种沙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送________车。
22.小明将11g的盐溶解在58 mL的水配制成盐水,并用量筒测了盐水的体积。甲、图5 图3
图4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唐玲 乙、丙三位同学读数情景如图5所示,其中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同学读数方法正确。此时配制的盐水体积为_______mL,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kg/m3。(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23题7分,24题8分,25题5分,26题8分,共28分)
23.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但他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6所示。
(1)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漏填的三个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写出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3)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发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个关系,请写出此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测量对象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1 铁块1 46.8 6 7.80
2 铁块2
3 铁块3 156 20 7.80
4 塑块1 7.5 6 1.25
5 塑块2 12.5 10 1.25
6 塑块3 25 20 1.25
24.小聪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11甲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_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11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________cm3。 20g 5g mL 50
40
30
20
10 mL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g 50g
图6
图11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唐玲 (3)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小方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Vmm12。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5.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__g。
(2)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8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___mL。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9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是________。
物质 硫酸 水 煤油 酒精
密度/kg∙m-3 1.8×103 1.0×103 0.8×103 0.8×103
26.现有器材:小金属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金属密度的方案如下:
甲 乙
图10 甲 乙
图8 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