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3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知识点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公元755年,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唐,安史之乱爆发。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安史之乱的原因:
(1)政治腐败: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2)军事举措失当:各地节度使享有军权、行政权和财权,势力膨胀;
(3)社会矛盾激化。
3.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战乱不断,人民赋税繁重,无法忍受,黄巢率军起义,并占长安,建立政权,给了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4.唐朝灭亡:朱温于907 年建立了后梁,至此唐朝灭亡。
5.五代十国:北方黄河流域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经历了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6.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1)北方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
(2)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3)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