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 格式:pptx
- 大小:33.50 MB
- 文档页数:19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参考答案【学习任务一:安史之乱】1.(1)唐玄宗(2)节度使(3)外重内轻2.安禄山;史思明3.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②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③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学习任务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2.朱温;后梁【学习任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藩镇割据2.统一一、单选题1.【答案】B【详解】根据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忆昔”反映的是开元盛世,诗句“垂老别”反映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后人民遭受的灾难与统治者的残酷。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B项正确;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藩镇割据是唐朝中期以后的地方形势,不是材料所述两首诗句的转折点,排除D项。
故选B项。
2.【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表格可知,755年后,人口急剧下降。
结合所学可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人口急剧减少,A项正确;五代十国的出现是在唐朝灭亡后,排除B项;黄巢起义发生在878年至884年,排除C项;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结束于北宋的建立,排除D项。
故选A项。
3.【答案】D【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腐朽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D项正确;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王朝,但没有推翻唐王朝,排除A项;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了藩镇据局面,排除B项;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到763年,比黄巢起义早上百年,排除C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知识点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公元755年,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唐,安史之乱爆发。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安史之乱的原因:
(1)政治腐败: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2)军事举措失当:各地节度使享有军权、行政权和财权,势力膨胀;
(3)社会矛盾激化。
3.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战乱不断,人民赋税繁重,无法忍受,黄巢率军起义,并占长安,建立政权,给了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4.唐朝灭亡:朱温于907 年建立了后梁,至此唐朝灭亡。
5.五代十国:北方黄河流域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经历了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6.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1)北方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
(2)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3)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一、安史之乱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原因:(1)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2.黄巢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含义: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2.评价: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同步练习】1、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贞观之治”B.黄巢起义C.安史之乱D.鉴真东渡2、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代”不包括下列哪一个政权()A.后梁B.后唐C.后周D.后蜀3、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4、唐朝诗人杜甫的《无家别》写道:“寂寞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诗中的“世乱”指的是()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五代十国5、发动安史之乱的两位叛军首领是()。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安史之乱是对唐朝统治的重大挑战,虽然唐朝后期已经存在一些内部问题,但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直接走向衰亡的事件,它的影响在唐朝统治的后期依然能够感受到。
下面我们将逐步探究安史之乱和它对唐朝的衰亡产生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起因唐朝是世界闻名的大唐王朝,到了唐朝的中期,其领土面积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唐朝的统治者兼宰相李世民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新时代,被誉为太平盛世。
但是到了唐朝中后期,唐朝面临了严重的政治腐败、经济衰败和社会动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被外族势力利用,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的具体起因和过程十分复杂,但大致可归纳为五个方面:1.政治腐败。
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唐朝政治腐败密不可分。
唐朝后期,贵族富商贪污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官员贪污腐败,群众怨声载道,社会秩序逐渐动荡,很多士兵长期未得到应有的待遇,往往需要自己出钱买兵器、买马、买盔甲,也导致了士兵的士气急剧下降。
2.经济衰败。
唐朝后期,由于外族的不断入侵和贸易不畅,唐朝的经济变得非常衰退。
人民群众生活贫苦,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各种风气异化日益严重,这给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火种。
3.宗族势力的削弱。
在唐朝的中期,经过李世民的调整和改革,官僚制逐渐形成,宗族势力得到了削弱,但到了唐朝后期,这种趋势逆转。
很多的官员都是矫傀自用、指挥不灵、消费成风的富豪,不再按照朝廷的标准办事,而是按照各自的意愿行事。
这不仅仅影响到了朝廷的权威,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效能。
4.军队的混乱与分裂。
唐朝后期,军队已经变得非常庞大,且派系复杂。
安禄山和史思明一方依靠自己的军备、武器和军队优势,逐渐在唐朝境内形成了一片疆土,并且军队分布在唐朝各个地区,这为他们在唐朝境内建立勢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外族势力的介入。
唐朝后期,边境长时间处于战乱状态,加上经济衰退和食品充足的缺乏,大批异族来到唐朝境内,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