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患者满意度品管圈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37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有效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有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取我科2016年5月~2016年9月20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患者功能锻炼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使骨科功能锻炼有效率由活动前的47.00%提高到活动后90.00%,效果明显。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功能锻炼有效率,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o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functional exercise in orthopedic patients.Metho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was set up,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September
2016,200 cases of fractur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e quality management
tools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functional exercises,and compare the situ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rovement.Results To carry out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so that
the effective exercise of orthopedic activities from 47.00% before the activities
关于就医体验的品管圈题目
1. 就医体验的关键因素,探讨影响患者就医体验的关键因素,包括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环境的舒适程度、就诊流程的便利性等。如何通过品管手段来监测和改进这些关键因素,从而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2. 患者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如何设计有效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如何分析患者反馈数据,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品管圈可以探讨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和质量管理工具来提升患者满意度,从而改善就医体验。
3. 患者参与和沟通,如何促进患者参与医疗决策?如何改善医患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误解?品管圈可以讨论如何建立有效的患者参与机制和沟通渠道,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4. 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如何通过流程改进和标准化管理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品管圈可以探讨如何应用精益管理等方法来优化就诊流程,减少等候时间和繁琐的手续,从而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5. 员工培训与管理,如何通过员工培训和绩效管理来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品管圈可以讨论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提供优质的就医体验。
以上是关于就医体验的品管圈题目的一些可能方向,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可以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3-21T09:16:51.0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作者: 倪方
[导读]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B组预诊分诊准确率98.70%高于A组91.58%,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可以较好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门诊预检 202150
摘要: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对门诊护士预检分诊的提高效果。方法 2015年1月我院门诊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统计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护士预诊分诊记录(A组)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护士预诊分诊记录(B组),对比两组结果中的预诊分诊准确率以及
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预诊分诊准确率98.70%高于A组91.58%,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理满意度为(9.24±0.31)
分高于A组(8.14±0.14)分,差异较大,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门诊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且患者门诊护理满意度较好。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
门诊预检分诊是指护理人员根据入诊患者主诉以及其主要症状、体征,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初步诊断,再分配不同专科以及安排就诊顺序的过程。医院门诊大厅总服务台设有专门的护理工作人员完成此项工作,准确、迅速的门诊分诊可以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对
挽救危重患者生命具有积极意义,门诊分诊准确率高低可以反映出门诊分诊护士综合素质,是门诊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提高门诊
预检分诊准确率较为重要[1-2]。本文研究了在医院门诊护士中实行品管圈活动对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提高作用,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品管圈由5名成员自愿组成,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年龄31~49岁,平均(37.11±3.41)岁,推选经验丰富、学历较高的护师担任圈长,并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
“品管圈”活动提高门急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目的 開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门急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起护理部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制定系统培训后,成立品管圈组织,对活动前健康教育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拰定实施对策,并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护理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门急诊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而且提高了护士的沟通能力,促进了护患关系,同时也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科室的团结性。
标签:品管圈;健康教育;知晓率
品管圈简称QCC,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现将我科自2013年6月“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健康教育质量改进工作中,收到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6月成立同心圈,由1名硕士研究生医师、5名主管护师、5名 护师和2名护士组成,调查对象随机抽查急诊科输液患者140名。
1.2 方法
1.2.1活动实施日期为2013年6月~2014年3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取名同心圈,选出圈长和副圈长各1名,圈员各有分工,进行1次/w圈活动,1h/次,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目标。
1.2.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随机抽查2013年9月~12月的急诊科输液患者140名,分析现存状况的主要原因为护士理论知识不够全面,缺乏沟通技巧,病种多、资料不全,护士认为不主要,宣传方式单一5方面的原因。
1.2.3目标设定 目标值的设定为现况值-(现况值x累计百分比x圈员能力),对分析的5大主要原因分别进行目标设定,其中降低因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护士姓名不知晓的目标值为9例,对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相关知识不知晓的目标值为8例,对自身疾病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不知晓的目标值为7例,对自身疾病的健康饮食不知晓的目标值为5例,总目标值为29例。
护理品管圈
护理品管圈是指护理品质管理领域的专业圈子,由一群致力于提升护理品质的专业人士组成。这个圈子的成员包括护理品质管理师、护理品质管理专家、护士长等,他们通过分享经验、交流技术、推动护理品质的提升。本文将从护理品质管理的重要性、护理品质管理圈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加入护理品质管理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护理品质管理的重要性。在医疗护理行业中,护理品质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品质管理能够帮助医疗机构高效而安全地提供服务,提升护理品质,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护理品质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开展质量改进活动、进行护士培训等。通过护理品质管理,护理工作能够更加规范、科学化,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护理品质管理圈作为一个专业圈子,在护理品质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专注于护理品质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聚集地,旨在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护理品质的提升。护理品质管理圈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享经验与学习。护理品质管理圈的成员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护理品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这个圈子里,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2.交流技术与思想。护理品质管理圈的成员可以交流最新的护理品质管理技术和思想,从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通过讨论和交流,可以共同思考问题、解决难题,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3.建立合作与合作伙伴关系。护理品质管理圈提供了一个合作与合作伙伴关系的平台。成员可以通过合作开展护理品质管理项目,共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这种合作关系有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4.推动护理品质的提升。护理品质管理圈通过分享经验、交流技术等方式,推动护理品质的提升。它可以帮助成员了解最新的品质管理流程和方法,提高对护理品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那么,如何加入护理品质管理圈呢?首先,你需要具备一定的护理品质管理知识和经验。其次,你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等活动来扩大人脉和增长见识。此外,你还可以通过职业社交网站、专业论坛和杂志等渠道获取护理品质管理的最新信息和资源。最后,你还可以积极参与护理品质管理圈的交流活动,了解圈内的成员和他们的工作,与他们建立联系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护理品管圈新颖题目
以下是一些创新性的护理品管圈题目:
"提升患者满意度:精细化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打破传统,推行医护人员工作站电子化"
"落实责任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标准化操作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推广"
"以患者为中心,创新护理管理方式"
"基于大数据的护理质量改进项目"
"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与研究"
"构建智慧护理体系,提升医疗效率"
"聚焦防跌倒,实施主动护理干预策略"
"深化风险管理,打造安全护理环境"
这些题目旨在关注护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应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014年2月第36卷第3期Hebei Medical Joumal,2014.Vol 36 Feb No.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4.03.061 453
-护理研究・
品管圈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
应用
张慧娜刘彦平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 由9名儿科护士组成品管 圈小组,采用头脑风暴及柏拉图等科学方法,确立“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主题,应用护理部住院患者满意 度调查表,随机对100例住院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 改进。结果经过为期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利用质量 管理的利器——品管圈,分析影响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和实施改进的方法,为儿科护理质 量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儿科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品管圈活动 【中图分类号】R 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4)03—0453—03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在相同、
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
一圈的活动团队 J,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
造性思维,使员工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 质量,是持续质量改进的一种运作方式,现在已不断融
人到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当中。我科为了给患儿创造一
个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提供主动、周到、专业的护理
服务,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服务 满意度工作中,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5月我科开展“品管圈”活 动,资料来源于活动开展前3个月(2013年3至5月) 100例住院患者及活动开展后(2013年7至9月)100
例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检查结果。
临床医生改善主题
降低缺陷病历率 降低医嘱差错率
减少第一台手术的迟到时间 降低I类手术伤口抗生素使用
率
减低门诊药物比例 提高产房医务人员洗手依从率
减少住院患者流失率 降低梯动脉术后疼痛指数
提髙小儿疝气临床路径达标率 缩短住院择期手术病人等待手
术时间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降低药品比例
降低妇科肿瘤病人院内感染率 降低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耗损
率
提高中医诊疗操作的使用率
临床护理改善主题
提高药品帐物相符率 降低血压漏测率
提高备用药品管理的正确率 降低入院处置不完整率
提高药物现配现用率 降低病房响铃次数
提高门诊病人预约挂号率 降低血糖漏报率
提高住院病人口腔清洁度 降低病房噪音量
提高术后病人即刻护理完整率 降低收费差错次数
提高进出产房人员感控执行率 降低鼻胃管非计划性自拔率 品 管 圈 改 善 主 题 提高本科护士操作前手卫生主动率 减少手术室医疗垃圾重量
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及正确率 减少住院病人欠费率
提高入院宣教的知晓率 缩短复诊病人候诊时间
提高出院患者PICC管维护之遵循率 降低住院病人静脉重注率
提升患者或(家属)住院期间胰岛素笔的正
确使用率 降低病人口服药漏服次数
提升肿瘤病患有计划住院之比率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使用仪器设
备合格率
提高眼科病人眼药水使用的正确率 减少住院病人收费材料漏收率
提高住院病历完整率 降低留置针非预期拔除率
提高门诊病历书写质量 减低病人分诊环节错误率
提高患者对肺结核防治的知晓率 提高病房卫生满意度
提高胸科病人术后肺功能锻炼的依从率 减低术后低体温发生率
提高120出车指标达标率 缩短颅脑急诊手术病人准备时
间
提高术前访视病人的成功率 减少住院病人每日费用差错件
数
提升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 降低住院患者欠费率
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 降低门诊检验开单和送检时间
的错误率
降低护理抱怨次数 缩短医保病人出院结算时间
康复科 品管圈
前言
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是一种贯穿于各个职能部门、业务环节和质量管控全过程的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品管圈应用已经日趋普遍。康复科,作为医院中一个特殊的医疗科室,同样需要将品管圈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以提高康复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定义
品管圈,是指在医院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完善各项工作,以达到提高诊疗质量的目的。品管圈的循环包括PDCA四个步骤,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和Action(执行纠正措施),通常称为品管圈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制定各项质量指标和管理流程,来确保医疗质量的稳步提升。
康复科品管圈的核心
康复科品管圈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治疗理念,不断完善各环节、提高服务水平和治疗效果。主要应用于以下 4 个方面。
1. 康复治疗流程的规范化
康复治疗流程规范化,是品管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流程规范化不仅可以减少无效操作,还可以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改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康复治疗流程规范化需要考虑患者的不同情况和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治疗计划、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法,从而达到高效、有效、安全、舒适的治疗效果。
2. 康复病历记录的管理
康复病历记录的管理,是品管圈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康复科的病历记录必须完整、准确、详细,同时还要与其他科室的病历记录保持联动,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康复病历记录及时进行审核和签字,并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通过对康复病历记录的规范化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康复治疗的质量。
3. 康复机构设施和器械的管理
康复机构设施和器械的管理,是康复科品管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康复机构的设施和器械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设施管理规定,同时还要有经常性的维护和保养,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检测。通过对设施和器械的规范化管理,可以确保患者得到安全、高效的治疗服务,提高康复治疗的成功率和效果。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1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董祥翔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本期活动主题,设计问卷调查表,按照活动计划、分析、实施、效果确认与检讨的步骤,开展相关护理工作。结果: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11.11%提高到72.9%。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健康教育;知晓率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但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在医疗方面也可以提升医院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医院“上下一体,团结和谐”【2】。所谓品管圈(QCC)即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的组成一个团队,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3】。现将品管圈的工作方法运用于我血管外科提高患者健康教育重效率中。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5月20日-6月20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血管外科病人45人出院,其中男28人,女17人,年龄在36-82岁之间;收集2015年10月20日-11月20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管外科病人48人出院,其中男32人,女16人,年龄在42-85岁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职业、婚姻状态、生活习惯、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总共10人,选定圈长、圈名及圈徽。
2.2主题选定:QCC各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提出6个需要改善的问题,每个圈员对每个问题评分,最后将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选为本次活动的最佳主题,并且用甘特图拟定出本次活动的计划表。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品管圈对提高呼吸科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正确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我科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正确率低的原因,利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正确率。方法 组成天鹅圈,设计查检表对我科COPD患者进行现状调查,收集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不正确的原因,进行现状分析,找出真因,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对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正确率明显提高,完成了设定目标值。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正确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了护士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标签:品管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心理带来伤害,也给患者及家庭、社会带来经济负担。全球COPD防治倡议认为,对于有呼吸障碍的患者,呼吸康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其中呼吸肌锻炼是这种康复锻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1]。早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患者对比常规治疗患者,在呼吸困难指数、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明显改善[2]。但呼吸功能锻炼作为一种需要长期坚持锻炼的方法,短期见效慢,难以引起患者重视且动作要点较多,患者很难有效正确掌握。我科采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规范了对护士健康宣教的管理,制订出一套针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对策并通过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收治于我科的患者46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确诊为COPD患者;②病情平稳,能够完成调查并自愿参加者。排除标准:长期卧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语言沟通障碍及严重心功能不全等患者。2014年10~2015年2月我科COPD患者232例作为对照组,男125例,女107例;年龄52~75岁。自行设计调查表,由责任护士进行调查记录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将2015年3~7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COPD患者236例作为观察组,男128例,女108例;年龄53~7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品管圈提高住院药房对病区用药发药速度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药房病区用药发药速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患儿救治的及时性,提升药师工作的成就感。方法:品管圈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8人的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根据“二八”法则,找出住院药房病区用药发药速度慢的因素,通过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对得出的原因进行投票,选定要因,对要因进行次数统计分析,根据“二八”法则选出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并实施,最终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平均发药时长由活动前的31.72min,下降到活动后的18.22min,目标达成率97.97%。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提高住院药房病区用药发药速度是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手段。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药房;发药速度
我院住院药房新成立于2015年6月,由住院药房、静配中心、手术室麻醉药房组成。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处方审核、非口服药物的调配、口服药物单剂量分包、出院带药处方调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调配以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工作,同时还承担了病区备药检查以及合理用药宣教等工作[1]。自住院药房成立以来,就把品管圈活动引入到日常管理中来,利用其较强的规范性、实操性、易学、广适等优点[2],持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调查住院药房2021年2月15~28日(活动前)和2021年6月14~27日(活动后)各流程段耗时统计,以护士汇总医嘱开始,护士接收病区用药结束,住院药房病区发药时间=医嘱审核时间+医嘱打印时间+药品调配时间+物流小车呼叫时间+物流小车运送药品时间。 1.2方法
1.2.1品管圈的组成
本次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3]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由8名药学人员组成。其中主管药师6名,药师2名。
1.2.2主题选定
通过头脑风暴,对收集的5个主题,进行评价,最终选定“提高住院药房对病区用药的发药速度”为这次活动的主题。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二次分针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产生的效果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分析影响因素,策划拟定并实施,检讨实施过程中的错误,确认活动效果,从而达到活动的标准化要求,再次检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改进品管圈活动方案,将品管圈活动优势发挥到极致。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二次分诊护士预检分诊护理满意度由99.35%提升到99.90%,超出了设定目标。圈员在责任心、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学习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等五个方面均有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提高门诊二次分诊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和抢救药品交接合格率,通过护理质量改善活动,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圈员的洞察力,促进圈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二次分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护理
品管圈又名质量持续改善圈,是由相同或相近工作场所的人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1]。通过全体圈员合作,集思广益,按照活动策划环节,利用品管方法,解决门诊二次分诊预检分诊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本院门诊二次分诊2019年6月17日成立品管圈小组,共同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制定各级人员职责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主题选定等,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品管圈由科室5名成员自愿组成,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护士2名,年龄27岁。学历:本科3名,大专1名。其中1名本科毕业主管护师担任圈长,护士担任辅导员。圈内职务:其中一名主管护师负责组织、策划、分工、培训、追踪工作;一名主管护师负责协调、指导、督查、评价工作;护师负责培训、活动措施落实、数据收集工作;护士负责措施数据收集、相片采集工作。
1.2方法
1.2.1确立圈名、圈徽 以“爱心圈”为圈名,该寓意指我们所有圈员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用我们的真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感动每一位患者,共同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康复,从而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圈徽的设计由带着帽子的小天使、手中挥动的魔法棒洒落的小星星和外围蓝色的圈圈构成,其中带着帽子的小天使,代表着我们的护理人员;手中挥动的魔法棒洒落的小星星:代表我们的愿望,希望患者能健健康康;外围蓝色的圈圈:代表着这次活动品管圈将持续勇进,且努力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