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广播电视局854台自动控制的设想
- 格式:pdf
- 大小:111.76 KB
- 文档页数:2
广播电视发射台机房自动监控系统方案设计系统功能需求:1. 实时监控:系统需要实时监控机房内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工作温度、功耗、电流等参数,以确保机房内各项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 报警系统:系统需要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当监测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电流过大等。
同时,系统也需要进行故障诊断,提供故障预警功能,以便及时修复故障并避免设备的进一步损坏。
3. 远程监控:系统需要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即使在外出办公或调休时,工作人员也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监控机房内的设备运行情况。
4. 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机房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统计报表和图表,以便于后续对机房设备进行维护、升级等工作。
5. 权限管理:系统需要支持多级权限管理,不同级别的人员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以确保机房设备的安全和管理的合理性。
系统硬件组成:1. 传感器装置:安装用于监测设备状态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
2.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并发送到主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3. 主控制模块: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通过报警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数据的显示和传输。
4. 报警设备:包括声光报警器、短信报警器等,用于发出警报并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信息。
5. 远程监控设备:包括手机、电脑等,用于远程监控机房设备的状态。
系统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负责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提供实时的设备监控状态。
2. 报警系统软件:对监测到的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及时发出警报,并通过短信、邮件、手机App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3. 远程监控软件:提供远程监控的功能,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地查看机房设备的状态,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报警信息。
系统实施计划:1. 确定项目需求和功能,在需求分析阶段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硬件软件的要求。
贵州省广播电视局854台自动控制的设想以贵州省广播电视局854台的发射机为设想,设计了通过PLC与工控计算机如何对各种型号的中波广播发射机进行自动控制,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使用。
标签:全固态PDM中波广播发射机;发射机自动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工控计算机;上位机;下位机1 概述贵州省广播电视局854台隶属于贵州省广播电视局建于1985年,从事中波广播发射的任务。
现有发射机5台,发射频率5个,为了支持当地城市建设,于2003年从市开发区搬迁到市交,通过这次的重建,我台对发射设备机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除了保留一台TS-10C10KW PDM全固态发射机外,购进了4台TS-1B 1KW全固态PDM发射机。
发射机房装修整齐,发射机与值班室以用12mm的浮法玻璃隔离。
鉴于此,对我台发射机系统的自动监测进行了遐想,实现它的意义在于:提高我台监测管理水平,缩短停播率提高播音质量。
加强对发射机的监管力度,减少人为的停播,及时发现机器运行中的故障情况,同时,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为减轻,由于发射机是全封闭隔离;设备卫生大为改善,而且中波广播发射机自动化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系统设计应遵循了以下原则:(1)可靠性。
监控系统必须安全可靠,绝对避免由于监控系统失灵而引发的不安全因素。
必须保证系统稳定、控制可靠、取样准确。
(2)先进性。
系统设计有一定的超前性,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确保系统整体先进性。
(3)准确性。
采集参数的误差小于2%。
(4)实时性。
数据刷新时间小于0.5秒,故障报警时间小于1秒,控制命令执行时间小于1秒。
(5)可扩展性。
系统必须适应事业发展和设备更新增加的需求,在硬件和软件上应保留一定的扩展接口。
(6)易操作性。
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采用图形界面技术,利用鼠标和菜单可方便地实现各种功能。
对于仅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用户,借助软件说明书即可方便地操作。
(7)经济性。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实用,实现最优性能价格比。
118现代电视技术2019.3石 然本文主要介绍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在贵州广播电视台播出系统中的应用及其特点,并对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具体应用形式进行说明。
该系统通过采集播出链路中的设备信息,综合分析成图形、文字、列表等报告,转化为直观的预警、报警信息,为技术运维人员解决故障提供便利。
播出链路 智能监控 信息采集 设备信息2015年贵州广播电视台开建了12频道的高清一体化播总控系统,并于2017年投入使用。
该系统由总控系统、播出系统、传输系统、整备系统、智能监控辅助系统组成。
新建成的系统是一个高度网络化、IT 化的播总控系统,其中使用了大量的IT 设备、网络设备和广电专业设备,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播出通道也比过往复杂。
如何高效地使用好播总控系统,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隐患并及时排关系提供信号全路由故障评估和影响分析;根据影响分析提供针对指定信号的路由应急方案,实现快速故障排除是我们在播总控设计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 播出通道架构+主备3×1切换器的主备镜像完全冗余的架构。
主要的设备有切换器、键混板卡、三选一切换器、周边板卡、画面分割器。
整个播出通道采用了GV 公司的产品,视音频上墙监视采用了画面分割器结合大屏显示的方式;每个频道配有技监矩阵配合专业监听、监看设备实现对在播信号的实时监听、监看和检测。
其结构如图1所示。
二 播出通道监控辅助系统的功能播出通道智能监控辅助系统作为播控系统重要的一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提高值班人员快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实现对播出系统信号通道的统一监控和集中告警提示;实现告警集中监控和处理功能、告警关联分析功能、故障定位功能。
通过图形化、语音、文字、声光等方式第一时间把告警信息和故障定位展示给值班人员,方便值班人员对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同时提供辅助手段帮助技术人119Advanced Television Engineering 2019/3备故障,整条链路报警,关键的节点可显示正在处理的视频帧的缩略图。
贵州省广电局751台安防监控系统摘要:本文介绍了贵州省广播电视局751台使用的监控报警系统升级改造后的情况。
关键词: 实时监视报警安全管理一、引言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从监控报警系统设备的硬件还是软件均有了较大的进步。
贵州省广播电视局751台原监控报警系统是在2004年元月份完成的,我台作为全省唯一的卫星地球发射台站,肩负着我省贵州卫视、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套电视和广播的发射任务,卫星信号覆盖我国周边五十多个国家,同时我台地处闹市区,安全保卫任务相对繁重,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我台原有的监控报警系统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式,因此升级改造已是势在必行。
二、对原有监控系统升级改进要达到的目的1、实时监视和信息贮备能力。
该系统可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地观察、实时录制控制区域内的现场情况,如外来人员的动态和保卫重点目标情况等。
2、快速反应和判断能力。
安保系统为台内重点目标的安全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自动化的智能值守模式,当系统进行设防后,一旦出现警情,红外报警探头立即向报警主机发出警示信号,报警主机同时向监控主机报警,监控主机报警时会同时弹出报警防区域现场情况的单个视频画面和电子地图,电子地图则会显示报警防区的报警位置。
弹出报警画面和电子地图的同时主机还有警铃报警声和语音报警声报警。
让监控值班人员可迅速方便准确地将其他保卫值班人员调遣到报警地点,对现场的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决策。
3、经济、实用、科学化。
我们所采取的是“全面布防、重点设置”的方针,采用视频监控和保安防盗综合技术防范手段,在原设计的基础上,本着“用钱少、手段全”的目的,进行了设计改进,因此在2007年3月18日全部完成了安装调试并正式使用,完全达到系统的设计要求,基本上实现了对全台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同时获得了省局领导和有关上级部门的好评及肯定,该系统在贵州省广播电视系统具有很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具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新系统设计改进的指导思想就是使全台的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成为一个反应敏捷、结构严谨、更科学化、更人性化的安全保卫视频监控系统。
高山发射台自动化管理监控和定时开机报警方案及运用
赵永富;何俊莉
【期刊名称】《广播与电视技术》
【年(卷),期】2014(0)9
【摘要】高山发射台由于地理环境等特殊原因,长期以来采用人工值守的方式进行转播工作.随着设备的增加更新和转播的节目内容的增加,更增加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难度.数字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台自动化管理监控和故障报警提供了很好条件,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还提高了效率,开机定时报警系统又为早班人员增加了一道安全锁.
【总页数】4页(P96,98-100)
【作者】赵永富;何俊莉
【作者单位】贵州省广电局841台,贵州563000;贵州省广电局841台,贵州5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3
【相关文献】
1.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方案建议书之二构建城市级网络化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的技术方案 [J], 北京先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辽宁道亨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2.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方案建议书之三构建城市级网络化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的技术方案 [J], 北京先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辽
宁道亨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3.瑞金市高山发射台台站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J], 曾宪斌
4.ABD—1型瓦斯报警断电仪防止开机误报警的延时电路 [J], 袁六延;周志杰
5.珠海研制出遏制盗抢机动车的报警系统——KXJ-2型移动目标卫星定位调度管理监控报警系统 [J], 杨兆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省八四一台自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邹继军【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年(卷),期】2013(000)018【总页数】3页(P113-115)【作者】邹继军【作者单位】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八四一台【正文语种】中文本文主要介绍贵州省841台各发射机自动播出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软件功能操作及参数设置。
详细介绍自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及本地与远程的双重监控管理。
贵州省广播电视局监测中心和全省各直属台于2009年8月—2012年3月完成了各发射机本地和远程的计算机网络的自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本地和远程的双重监控管理贵州省广电局监测中心的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和841台的本地自动监控系统,都是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模式和网络技术,通过省干光纤网络连接,同时实现对本台各套发射机的开关、播出、切换及所有数据的自动监控管理,实现对各套节目的内容、质量、指标、安全和环境的自动监测,实现对所有信源和播出信号及设备工作参数的实时监控。
一旦有设备停播、欠调、功率下限等播出事故或异常,立即声光报警、并在显示器上显示,且自动统计正常与异常播出时间及所有实时播出数据自动存贮,方便管理层和工程技术维护人员查询、分析、维护、监控和管理。
841台本地监控系统的综合功能配电柜各设备电源的自动通断;各发射机自动开关机;信号源自动切换;自动倒机和倒天线;广播电视载波停播报警;信源与播出的音视频停播报警;欠调制报警;电视信号劣播报警;功率下限报警;环境的电源、火灾、浸水、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和异常报警;广播、电视分别实时动态对比显示各套节目的信源、入机、播出的音量变化和音视频变化及异常声光报警,通过切换可实现单一节目的监视监听或循环监听;实时播出数据自动显示、存贮,数据永久保存;自动统计记录正常播出、停播、异态的持续时间,自动生成报表;实时录音录像,录音保持15天,录像保持30天,之后自动覆盖。
(根据领导要求可扩展油机启动、总电切换等自动监控管理功能;根据发展需要,可改造升级或重新构建全国统一数据传输协议和接口的全数字监控系统。
贵州省广电局八四一台综合防雷系统工程摘要本文主要从室内、室外、高低云团、电源系统、天馈系统、收发设备、建筑物等10方面介绍一例接地电阻≤1Ω,纳秒级响应的合格综合防雷工程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引雷入地;环形等电位;地网并联深埋泄放1 工程概况(引言)贵州省广播电视局八四一台始建于1984年1月,当时由遵义地区广播电视局筹建,现上划直属贵州省广播电视局主管。
台址位于遵义市娄山关,主要负责四套重要广播电视节目在黔北地区的大功率(10KW/20KW)无线覆盖。
每年春夏秋9个月属多雷雨季节,整座山头经常处于潮湿云雾或雷云的包裹中,属于高雷击区。
筹建时只敷设了铁塔和机房的防雷带状地网,机房在土建时曾用8号镀锌铁丝沿外墙体敷设植入有简单屏蔽网,当时接地电阻满足≤4Ω,但随着固态机,互联网和计算机监控等微电子技术的应用,雷击事故经常发生,特别是信源天馈系统和电源供电系统的雷击事故较多,随后台领导又补充安装了多种防雷设备,但雷电接地泄放通道始终满足不了新设备的应用需要,为此台领导很是担扰,后经台领导多次开会研究,决定就近请具备国家防雷资质的重庆市深思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堪查,重新设计、改造八四一台综合防雷系统。
2 堪查分析1)原带状雷电接地泄放通道不适应新设备的应用需要。
2)建筑物(机房、配电房、生活区、门卫室)无较高标准雷电接地泄放通道。
3)电源供电系统,信号接收和发射天馈系统的防雷级数不够。
4)两路外电的高压供电线上方无防雷线。
3 设计施工(防雷措施)严格按IEC标准和国家二类防雷标准设计、施工和验收。
为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电位差反击设备,要求局部地网和联合地网分别做环形等电位连接。
以高电位为参考点的环形等电位连接,如同带电作业不被电击原理,又相当于多条带状线并联。
为降低接地电阻,加强室内外雷电的接地泄放能力,并改善抗干扰能力,在离被保护设备安全距离的室外2个区域开挖深埋建设2个环形等电位地网,分别作为室内、室外雷电接地泄放专用,并做2个地网的环形等电位连接(相当于2个地网并联,既专用又共用)。
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施方案作者:蒋琦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1期蒋琦(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七九四台,贵州六盘水 553400)0 引言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施方案是以国家广电总局《无线台站全台自动化建设实施指导意见》为标准,以《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简称62号令)为指导,以自动控制、通信网络、计算机、传感器、视频处理等技术为手段,以“有人留守,无人值班”为目标,建设一个自动化水平高、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满足分层管理需求的发射台(站)自动化系统,确保安全播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发射台和各级管理机构提供一个先进的综合管理平台。
监控系统包括信源自动处理系统、信号监测系统、发射机自动处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电力监测系统、台站视频监测系统、短信报警系统组成。
1 第一部分:信源传输与调度通过智能应急切换器,将来自于光端机、卫星接收机、微波等传输路由的信源信号进行统一管理,当主路信源中断时,自动切换到备路信源;智能应急切换器可设置优先级别,当信号恢复时自动切换到优先级别;通过智能应急切换器AES/EBU输出接口或模拟输出接口,将信源信号送至发射机。
数字/模拟智能应急切换器输入端每路均带有模拟预监接口,因此,信号监测不需另加分配器及解码器。
所有输入数字/模拟信源信号通过智能应急切换器预监接口,将信号送至视音频监测服务器,对每一路信号进行监听监看录音。
也可通过视音频网络设备将信号转换为IP信号,由交换机通过网络远程传输到省局机房。
对于模拟电视信源的传输调度,采用智能应急切换器,当主路信源中断时,自动切换到备路信源;可设置信源优先级别;具有旁路直通功能;具有手动/自动及远程遥控、监测报警功能。
2第二部分:信号源及信号流程监控子系统本子系统实现对信号源及开路的播出信号进行监听监看,可将信号的视音频数据、报警信息传送到平台以供其它子系统进行台站级别数据备份及报警,并且报警能够实时传输到省中心监控室,呈现在中心监控室的台站GIS图上,同时具有声光提示。
《中国有线电视》2021(03)金於CHINA DIGITAL CABLE TV•实践探讨%中图分类号:TN94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022(2021)03-0328-02DOI&10.12071/ccaU.2021-03-033广播电视854微波台传输铁塔建设实践□金=义(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微波传输中心854台,甘肃兰州730010)0引言广播电视854微波台位于定西市陇西县福星镇新民村大山顶,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地处甘肃省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网络通道陇东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担负着接收兰州微波首台信号分别向陇西8541微波台、会宁855微波台、定西高峰山微波台、定西岳家山微波台4个方向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信号和省上3套电视、11套广播信号的转发任务,是全省微波干线最大的枢纽站。
因此,854微波台铁塔建设成为保障全省微波网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基础设施改造支撑。
1广播电视854微波台是全省微波干线最大的枢纽站,台站设备数量多,种类复杂,质量层次不齐)1985年建台之初,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传输信号数量少等原因没有铁塔建设,微波天线安装于机房屋顶,按机房坐落4面天线,天线面向北为收、发榆中853微波台天线,天线面向东为收、发会宁855微波台天线,天线面向南为收、发陇西8541微波台天线,定西岳家山微波台收、发天线安装在机房背面东北角共4面天线。
原来使用座式卡塞格兰天线,波道正、反向均按1+0配置,无波道备份,电路可用度低。
使用座式卡塞格兰天线,馈线接入机房处于平面屋顶,常年雨雪屋顶漏雨,造成经常维护屋顶馈线连接基础的局面,而且台站环境艰苦恶劣,雷雨季节长,是典型的雷击灾害频发重灾区。
微波854台距离榆中853微波台直线距离比较远,达到80km,遇雷雨天气信号空间衰落比较严重,键基础信息分析评估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更加有效地推动了全省微波台站标准化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和安全传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