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件:专题十一 第32课 泷冈阡表(自读课)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46
第32课泷冈阡表(自读课)P101欧阳修(见《朋党论》)本文写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
欧阳修在父亲欧阳观(字仲宾,封崇国公)死后,曾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作《先君墓表》,但未刻石;宋神宗熙宁三年他任青州(治所在今山东青州)知州时,才在《先君墓表》的基础上加以精心修改,写成这篇《泷冈阡表》,相距已近20年,离其父下葬已60年,作者时年64岁。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唉!我的父亲崇国公,在泷冈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之后,他的儿子修才能够在墓道上立碑,这并不是敢有意迟也,盖有待也。
缓,是因为有所等待。
—泷shuān迹、褒扬其功德的文体。
阡:墓道。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我十分不幸,四岁时丧父。
母亲则立志守寡,生活贫困,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自己尽力谋取衣食,养育、教导我,使我得以长大成人。
—zhǎn—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母亲告诉我说:“你的父亲做官时十分廉洁,而好施与,喜宾客。
其俸禄虽薄,又喜欢施与别人,乐于接待客人。
他的俸禄虽然不多,但经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
常花尽而刻意不攒积起来,他说‘不要让钱财成为我的累赘’。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所以他死后,家中没有一片瓦遮蔽,没有一块地种植,用来庇而为生。
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作为我们生活的依靠。
我倚仗什么才能够守寡呢?我对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你父亲的日常行事,也略知一二,因此寄望你继承父志,光大家业。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自从我嫁入你的家门当媳妇时,婆婆已经过世,赶不及侍奉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她,可是我知道你的父亲能够孝养侍奉他的双亲。
你的父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亲死了,你的年纪又小,我不知道你将来能否长大成人,可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是我相信你的父亲一定会有一个好后代。
我刚嫁到你家时,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你的父亲脱去为母亲所穿的孝服才一年,每逢年节祭祀时,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泷冈阡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泷冈阡表欧阳修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
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
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始吾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
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
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第32课泷冈阡1.赠封依据《宋史·职官志》关于“赠官”的规定,子孙显贵,其已亡故的父祖可以有赠封赐爵的荣耀,所追封的世数(自一代至三代)和所赠官阶凹凸均视子孙的官位而定。
本文是一篇碑文,文章首段的“待”,就是指待自己显贵,光宗耀祖,然后上阡表,以告慰于先灵的意思。
2.为官清廉“七贤图”欧阳修之父欧阳观为官不但勤政敬业,而且格外清廉,待人豁达大度,宠爱匡贫济困,又热忱好客,经常不顾家庭困难,备酒置菜,款待四方来宾。
判官、推官的俸禄原来不多,他又往往不让手头有多余的钱财。
他常说:“不要让钱财拖累我们。
”在绵州任职三年,同僚们争相选购蜀地特产,欧阳观却什么也没有购置,全部俸禄用于养家待客。
任满离开四川时,他只购买了一匹蜀绢,请人画成六幅“七贤图”。
这是三年蜀地为官的唯一纪念物品。
阡,墓道。
阡表,即墓表、墓碑,是一种记叙死者事迹并表扬其功德的传记性文体。
欧阳修在其父下葬六十年后所写的《泷冈阡表》,是细心创制的一篇力作。
全文平易质朴,情真意切,如话家常,一扫华靡文辞、谀墓之气,使之成为碑墓文进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代表作品,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一起被称为“千古至文”。
由于欧阳修的父亲故世时,作者年方四岁,难以知悉亡父的行状,这不能不给他带来撰述上的困难。
本文最大的特点之一,即是作者实行避实就虚、以虚求实、以虚衬实的方法,在文章中奇妙地穿插了其母太夫人的言语,以她口为己口,从背面和侧面落笔行文。
一方面以此为依据,追念表彰其亡父的仁心惠政;另一方面,在表其父阡的同时,也借以颂扬其母德母节,使一位贤妻良母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凸现在读者眼前。
父因母显,母受父成。
文章构思超群的地方,即在于一碑双表,二水分流;明暗交叉,互衬互托。
而其舒徐有致、简易平实的文风,其谦恭和平、实事求是的态度,更使一切浮华失实的谀墓文字黯然失色。
1.读准字音(1)阡.(qiān)(2)垄.(lǒnɡ)(3)矧.(shěn) (4)戌.(xū)(5)褒.(bāo) (6)俾.(bǐ) (7)翊.(yì) (8)间⎩⎪⎨⎪⎧间.御(jiàn)中间.(jiān)(9)鲜⎩⎪⎨⎪⎧鲜.有(xiǎn)新颖(xiā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能够(2)吾何恃.而能自守邪:依靠、凭借(3)不及事吾姑.:古指丈夫的母亲,即婆婆(4)知不求而死者有恨.:怨恨,圆满(5)其居于家无所矜饰..:夸张粉饰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其⎩⎪⎨⎪⎧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代词,他的汝其.勉之:语气词,肯定求其.生而不得:代词,他,指犯人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代词,自己的(2)之⎩⎪⎨⎪⎧太夫人告之.曰:代词,我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取消句子独立性其后常不使过之.:代词,它实有三朝之.锡命:结构助词,的(3)而⎩⎪⎨⎪⎧以庇而.为生:代词,你汝孤而.幼:连词,表并列修泣而.志之:连词,表修饰生四岁而.孤:连词,就求其生而.不得:连词,却(4)然⎩⎪⎨⎪⎧既而其后常然.:代词,这样使其言然.:正确(5)表⎩⎪⎨⎪⎧修表.:写表,作表是足以表.见于后世:显扬泷冈阡表.:古代的一种文体(6)志⎩⎪⎨⎪⎧此汝父之志.也:心愿修泣而志.之:登记4.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吾虽不及事姑. 古义:婆婆。
泷冈阡表-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品,以及其文学特点和思想内容2.能对唐宋八大家散文作品进行鉴赏和解读,深入理解作品内涵3.能查阅资料,撰写唐宋八大家散文作品的读后感或简析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性和合作性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提高文学领悟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美育意识3.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二、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1.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品和文学特点2.唐宋八大家散文的鉴赏技巧和方法3.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2.2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理解唐宋八大家散文的文学特点和思想内容2.如何运用批评性阅读方法,深入分析唐宋八大家散文3.如何加强学生的阅读感悟和写作能力,提高作品鉴赏水平2.3 教学模式1.课堂讲授2.小组合作学习3.个人阅读和写作三、教学方法3.1 案例教学法通过选取具体的唐宋八大家散文作品,例如韩愈的《师说》、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东坡志林》等,引导学生分析文学特点和思想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3.2 问题导学法结合具体的唐宋八大家散文作品,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例如韩愈的《师说》中,如何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为什么作者要借酒消愁?苏轼的《东坡志林》中,作者是如何看待人生境遇的?通过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3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作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并编写阅读笔记或者读后感,最后交流分享。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文学素养。
3.4 提问反思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例如通过音乐、图片等多种媒介形式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唐宋八大家散文的文学特点和思想内涵。
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对应学生用书P4)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政治改革。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亦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卒于柳州。
他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其文章风格清峭,内容有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较多的是抒发内心的牢骚抑郁和去国离乡的悲哀。
现存有《柳河东集》。
相关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花费大量精力阅读古今史书,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辨其误,指其失,其中充满着对现实政治的关怀。
这篇史评,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精当而见解甚深的力作。
据《吕氏春秋·重言篇》和《说苑·君道篇》记载,周成王在一次与幼弟叔虞的嬉戏中,指着一片桐叶说要封他为诸侯。
后来成王的叔父周公便以此为据,说“天子无戏言”,要求成王兑现诺言,结果叔虞被封于唐。
对这样一件史事,前人不过读读而已,从未提出疑问,但柳宗元却从中发现一个事关重大的“王者之德”的问题。
古之传者有言, 成王以 桐 叶 与小弱 弟,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桐树叶子给年幼的弟弟,戏 曰:“以 封 汝。
”开玩笑说:“把这个作为封地给你。
”⎣⎡传(zhuàn )者:编写史书的人,或指吕不韦和刘向等,因为 ⎦⎤《吕氏春秋》和《说苑》都载有此故事。
小弱弟:幼弟,指武王幼子叔虞。
戏:开玩笑。
封:分封,古代帝王赐爵位和土地给臣子。
周公入 贺。
王 曰:“ 戏也。
”周公曰:“天子不可周公入宫庆贺。
成王解释说:“我是开玩笑呀。
”周公说:“天子不可戏。
”乃 封 小弱弟于唐。
以随便开玩笑。
”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年幼的弟弟。
⎣⎡⎦⎤唐:西周国名,晋的前身,故地在今山西翼城县西。
吾意 不 然。
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的。
⎣⎡⎦⎤意:认为。
王之 弟成王的弟弟如当封耶,周公宜 以时 言于王, 不 待其 戏果应当受封,周公就应及时地告诉成王,而不必等他开了玩笑而 贺以 成 之也; 不 当封耶,再去庆贺,趁机促成这件事;成王的弟弟如果不应当受封,周公 乃 成其不中之戏, 以周公这种做法就使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变成了事实,使成王把地以人 与小弱 者 为 之主, 其土地和百姓封给年幼的弟弟,让一个小孩成为一国之主,周公 得 为圣 乎?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宜: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