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羊水原位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5.25 KB
- 文档页数:2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7260·经验交流·改良FISH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程丹丹1,姚伟红1,张慧1,马洪星2,王洪波1,奚冰冰1,张弢1(1.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2;2.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01)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对425例孕16~24w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实施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采用改良FISH技术对羊水间期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测,同步进行常规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建立的改良FISH技术检测快速、结果稳定,在425例临床羊水标本中,成功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6例,18-三体综合征3例,X单体1例,均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
结论改良后的FISH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在快速产前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羊水中图分类号:R726.9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7.2260 引言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或出生前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之前应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状况,对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作出诊断,为胎儿宫内治疗及选择性流产提供科学依据。
传统的产前诊断方法是进行羊水细胞的培养基染色体核型分析,其准确性可达99.5%[1],但是该方法存在细胞培养时间长、易受培养条件限制、技术难度大等局限性。
1992年,Klinger等[2]人首次报道使用FISH技术对未培养的羊水间期细胞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测,可在48h内获得检测结果,与核型分析相比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诊断效率。
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5月—2015年10月在医院进行产前诊断的216例高危孕妇,给予羊膜穿刺和羊水细胞培养后分析染色体核型。
结果所有孕妇穿刺成功率为99.1%,经过羊水细胞培养后,211例为正常核型,占97.7%,5例为异常核型,占2.3%。
结论对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诊断中意义重大,可以预防先天性缺陷患儿的发生,提高新生儿质量,值得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amniotic cell culture in the prenatal diagnosis. Methods 216 cases of high risk pregnant women with prenatal diagn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0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and the chromosome karyotypes were analyzed after giving amniocentesis and amniotic cell culture.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amniocentesis of all pregnant women was 99.1%,211 cases were normal karyotypes,accounting for 97.7%,5 cases were abnormal karyotypes,accounting for 2.3%. Conclusion Amniotic cell culture in the prenatal diagno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which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efec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wborns,and it is worth application.[Key words] Amniotic cell culture;Prenatal diagnosis;Chromosome产前诊断又称为宫内诊断,根据取材和检查手段可以分为创伤性方法和非创伤性方法两种[1],创伤性方法包括羊膜腔穿刺、脐血取样等,非创伤性方法包括B超检查、胎儿细胞检测等。
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摘要:1966年羊水细胞培养成功同时应用在胎儿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当中,从那以后这项技术在产前诊断当中已经达到了无可替代的地位,但是传统的羊水细胞培养时间长、成功率低、不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因此人们对羊水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不断的摸索,得到了更大的改进,诞生了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这项技术在产前诊断当中的作用和效果突出,体现出技术自身优势,因此本文主要对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当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产前诊断;应用对于产前诊断工作来说,羊水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
在临床当中,羊水细胞的培养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培养时间长、易污染、核型分裂少的问题,因此在很多医疗机构没有开展羊水产前诊断工作[1]。
近二十年来羊水细胞的培养以及染色体制片技术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进,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羊水细胞的培养和制片依然是难以攻克的难题[2]。
基于这样的特点对羊水细胞培养体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当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能够明确这项技术的意义和关键点,从而也为技术的研发以及产前诊断工作的推广进行帮助。
一、产前诊断的背景和意义产前诊断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人口出生素质,达到优生优育目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结合我国的现状,明确产前实施优生健康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优生优育工作的发展[3]。
通过产前诊断,人口出生质量得到提高,最终能够在国力的综合提升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我国每年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大约在5%,也就是说每年都会新增110万左右的先天性疾病儿童[4]。
从新生儿健康的角度出发,进行产前诊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能够对影响优生优育的疾病进行及时的发现及诊断,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生育的质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5]。
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得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6]。
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胎儿遗传疾病、染色体异常和先天性畸形,以便于制定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一、羊水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羊水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通过羊水细胞的培养和分离来进行产前诊断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孕妇的子宫穹窿内抽取一定量的羊水,然后将羊水中的胎儿细胞分离出来进行培养,最后对培养出的胎儿细胞进行遗传学和生化学检测,以获取胎儿的健康状况信息。
二、羊水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准确诊断胎儿遗传疾病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来准确定位和诊断胎儿的遗传疾病,例如唐氏综合症、三体综合症等。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可以排除95%的胎儿遗传性疾病,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提高胎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检测染色体异常羊水细胞培养技术还可以用来检测染色体异常,包括性染色体异常和非性染色体异常。
在身体正常的组织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规则,若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染色体结构异常,就说明该胎儿存在一定的染色体异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3、发现先天性畸形在羊水细胞培养过程中,如果发现采集的胎儿细胞不正常,可以提示存在先天性畸形,例如脊柱裂、唇腭裂等,这有助于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三、羊水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缺点1、优点(1)可以无创诊断,对母体和胎儿的危害小。
(2)准确度高,可以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3)可以及早提供胎儿的生命和健康情况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2、缺点(1)该方法需要进行羊水穿刺技术,存在创伤,可能会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2)羊水细胞培养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可能会延误诊断时间和治疗阶段。
(3)该技术成本较高,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够提供这种产前诊断服务。
四、结语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方面应用广泛,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胎儿的遗传疾病、染色体异常和先天性畸形等情况。
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的应用
剡红民;强荣;陶囡;张利平;刘惠;李俊华;郑军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6(013)023
【摘要】目的:利用羊水细胞培养方法,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方法:采用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建立收获标准及改良收获方法,对270例孕妇胎儿进行了羊水穿刺术及羊水细胞培养.结果:羊水培养成功率为96.30%,缩短了培养时间(9 d~10 d).结论: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成功率高、培养时间短、可分析核型多,便于临床开展.
【总页数】2页(P4164-4165)
【作者】剡红民;强荣;陶囡;张利平;刘惠;李俊华;郑军
【作者单位】陕西省妇幼保健院,陕西,西安,710003;陕西省妇幼保健院,陕西,西安,710003;陕西省妇幼保健院,陕西,西安,710003;陕西省妇幼保健院,陕西,西
安,710003;陕西省妇幼保健院,陕西,西安,710003;陕西省妇幼保健院,陕西,西
安,710003;陕西省妇幼保健院,陕西,西安,7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9
【相关文献】
1.羊水细胞培养技术的临床应用 [J], 王辉林;蓝慧娟;麦光兴;李启运;熊礼宽
2.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J], 季钢;朱健生;王朝红;张玲;洪名
云
3.产前诊断中羊水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良及应用体会 [J], 李萍;刘珍;梁品容
4.改良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J], 赵宁
5.PRINS技术在产前诊断21、18、13号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研究及与FISH技术、羊水细胞培养技术的比较 [J], 吴忠琴;李广萍;杨雪;王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羊水细胞培养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和细胞培养染色体。
对比两种方法的产前诊断结果。
结果FISH检测为100.00%,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为83.33%。
结论FISH检测结果更加正确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羊水细胞培养;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会引起新生儿先天残疾或造成孕妇流产,大大降低胎儿的出生质量。
临床上常运用FISH技术和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来对孕妇做产前诊断,且FISH技术检测效果更好,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基本资料: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26.9±12.5)岁,孕周18~26周,平均孕周(19.9±12.6)周,产前诊断主要指征有:经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发现高风险,共65例;高龄产妇(35岁以上)20例;40例均有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生育史;经超声检查的软指标有异常的15例,其中主要包括颈项透明层增厚、脉络丛囊肿、单脐动脉、心室强回声等;夫妻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患者或是染色体异位携带者,共8例;本次实验需获得孕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书,并在孕妇知情的条件下将60例行FISH检测。
1. 2 方法本次试验用到的仪器有:微量加样器、FISH分析系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荧光显微镜、杂交仪、普通低速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等。
先进行羊水细胞采集,在B超的引导下,常规消毒后,经腹抽取孕妇羊水2~5 ml ,2000 rpm ,离心10 min,去上清,留沉淀0.2 ml,分别给予常规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检测。
羊水细胞制片与培养:根据我国卫生部(现卫计委)产前诊断行业标准《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技术标准》按照相关要求,采用两种不同的培养体系进行制片和培养。
羊水原位培养法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向文秀;钱罡【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24(42)2【摘要】目的评估羊水原位培养法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产前诊断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怀化市妇幼保健院因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而行羊水穿刺术的3133例孕妇,比较羊.水原位培养法和CMA法在胎儿染色体异常方面的检出率和差异。
结果在3133例样本中,双指征组的异常检出率均较单指征组分别增加0.95%(羊水原位培养法)和2.36%(CMA);两种技术联合检测共检出796例异常(检出率25.41%),其中羊水原位培养法检出300例(9.58%),CMA法检出706例(22.53%)。
两者均能检出145例非整倍体异常和3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但CMA另增加检出169例提示致病或可能致病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杂合性缺失(L0H)、杂合性不存在(A0H)/纯合区域(ROH)及单亲体二倍体异常(UPD),而羊水原位培养法增加检出1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
两者联合检出嵌合体23例(0.73%)。
结论羊水原位培养法与CMA技术互为补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可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更详细准确的信息,有助于孕妇决策是否终止妊娠。
【总页数】5页(P85-89)【作者】向文秀;钱罡【作者单位】怀化市妇幼保健院遗传科;浙江博圣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66【相关文献】1.荧光原位杂交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胎儿标记染色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2.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759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羊水中的临床应用分析3.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比较羊水细胞原位培养法和胰酶消化法在产前诊断染色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羊水细胞染色体制备法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改良羊水细胞染色体制备法是指采用羊水中的悬浮细胞,在特定的操作流程中制备出染色
体条带,使用时无需动物死亡,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染色体制备方法,而且还能获得比较精
细的染色体影像分析,从而可以为诊断提供可靠的支持。
改良羊水细胞染色体制备法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行产前诊断时,改良羊水细胞染色体制
备法可以获取较清晰的基因影像,使得我们能够准确地检测胎儿的染色体结构异常。
而且,羊水检查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且检查成像清晰,方便快捷,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确诊,因此得到了医务人员的青睐。
此外,在将改良羊水细胞染色体制备法应用到产前诊断中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产前检测的
後續处理方法,以最大限度落实有效的医疗管理和关爱,比如准确的及时的出生体检,定
期的产前筛查,以及发现异常后的专业的咨询和治疗引导。
总之,改良羊水细胞染色体制备法在产前诊断中应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它可以获得较
清晰的基因影像,从而对胎儿疾病有精准的诊断和预测;而且它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检
查快捷方便,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确诊。
但是未来应该更加注重产前检测的后續处理方法,以确保准确及时的诊断结果以及优质的护理和疗效。
羊水中的胎儿DNA测序技术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胎儿DNA测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产前诊断技术,它可以通过羊水检测来分析胎儿在母体内的基因组信息,从而预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或遗传病等情况。
这项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它在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羊水中的胎儿DNA测序技术介绍羊水是指孕妇子宫内积聚的一种液体,其中包含了一部分胎儿的DNA,通过分离羊水可以得到一定量的胎儿DNA。
在这些胎儿DNA中,我们可以检测到染色体数量以及各种疾病相关基因的变异情况。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胎儿患上遗传病或染色体异常的概率。
羊水中的胎儿DNA测序技术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胎儿DNA进行彻底测序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胎儿DNA中存在的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问题。
同时,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改进,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
二、羊水中的胎儿DNA测序技术的优点与传统的产前诊断方式相比,羊水中的胎儿DNA测序技术具有如下几个优点:1. 检测结果高度准确由于胎儿DNA在羊水中的含量较高,通过羊水检测得到的DNA质量和数量均较高,因此其检测结果也相对稳定可靠。
同时,该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检测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和一些常见的遗传病,可以有效帮助孕妇在怀孕早期确定胎儿的健康状况。
2. 对胎儿无创与传统的产前诊断方式相比,羊水检测对胎儿来说更为非侵入性。
其常规手术过程为经皮腔穿刺,但该操作较小次数,操作难度相比羊膜穿刺较小。
3. 可早期发现潜在问题通过检测羊水中的胎儿DNA,我们可以在孕期早期预测胎儿存在的问题,较早的诊断结果有助于孕妇采取更加恰当的管理手段,以及进行更加周全的生育决策。
三、羊水中的胎儿DNA测序技术的适用范围羊水中的胎儿DNA测序技术在产前诊断方面,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 高龄孕妇或存在染色体异常家族史年龄的增长会大大增加孕妇患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此时进行产前检测可有效降低因此而导致的胎儿异常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