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细胞原位培养法
- 格式:pdf
- 大小:700.62 KB
- 文档页数:3
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胎儿遗传疾病、染色体异常和先天性畸形,以便于制定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一、羊水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羊水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通过羊水细胞的培养和分离来进行产前诊断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孕妇的子宫穹窿内抽取一定量的羊水,然后将羊水中的胎儿细胞分离出来进行培养,最后对培养出的胎儿细胞进行遗传学和生化学检测,以获取胎儿的健康状况信息。
二、羊水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准确诊断胎儿遗传疾病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来准确定位和诊断胎儿的遗传疾病,例如唐氏综合症、三体综合症等。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可以排除95%的胎儿遗传性疾病,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提高胎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检测染色体异常羊水细胞培养技术还可以用来检测染色体异常,包括性染色体异常和非性染色体异常。
在身体正常的组织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规则,若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染色体结构异常,就说明该胎儿存在一定的染色体异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3、发现先天性畸形在羊水细胞培养过程中,如果发现采集的胎儿细胞不正常,可以提示存在先天性畸形,例如脊柱裂、唇腭裂等,这有助于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三、羊水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缺点1、优点(1)可以无创诊断,对母体和胎儿的危害小。
(2)准确度高,可以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3)可以及早提供胎儿的生命和健康情况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2、缺点(1)该方法需要进行羊水穿刺技术,存在创伤,可能会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2)羊水细胞培养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可能会延误诊断时间和治疗阶段。
(3)该技术成本较高,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够提供这种产前诊断服务。
四、结语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方面应用广泛,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胎儿的遗传疾病、染色体异常和先天性畸形等情况。
羊水细胞培养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和细胞培养染色体。
对比两种方法的产前诊断结果。
结果FISH检测为100.00%,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为83.33%。
结论FISH检测结果更加正确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羊水细胞培养;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会引起新生儿先天残疾或造成孕妇流产,大大降低胎儿的出生质量。
临床上常运用FISH技术和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来对孕妇做产前诊断,且FISH技术检测效果更好,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基本资料: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26.9±12.5)岁,孕周18~26周,平均孕周(19.9±12.6)周,产前诊断主要指征有:经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发现高风险,共65例;高龄产妇(35岁以上)20例;40例均有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生育史;经超声检查的软指标有异常的15例,其中主要包括颈项透明层增厚、脉络丛囊肿、单脐动脉、心室强回声等;夫妻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患者或是染色体异位携带者,共8例;本次实验需获得孕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书,并在孕妇知情的条件下将60例行FISH检测。
1. 2 方法本次试验用到的仪器有:微量加样器、FISH分析系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荧光显微镜、杂交仪、普通低速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等。
先进行羊水细胞采集,在B超的引导下,常规消毒后,经腹抽取孕妇羊水2~5 ml ,2000 rpm ,离心10 min,去上清,留沉淀0.2 ml,分别给予常规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检测。
羊水细胞制片与培养:根据我国卫生部(现卫计委)产前诊断行业标准《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技术标准》按照相关要求,采用两种不同的培养体系进行制片和培养。
羊水原位培养法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向文秀;钱罡【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24(42)2【摘要】目的评估羊水原位培养法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产前诊断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怀化市妇幼保健院因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而行羊水穿刺术的3133例孕妇,比较羊.水原位培养法和CMA法在胎儿染色体异常方面的检出率和差异。
结果在3133例样本中,双指征组的异常检出率均较单指征组分别增加0.95%(羊水原位培养法)和2.36%(CMA);两种技术联合检测共检出796例异常(检出率25.41%),其中羊水原位培养法检出300例(9.58%),CMA法检出706例(22.53%)。
两者均能检出145例非整倍体异常和3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但CMA另增加检出169例提示致病或可能致病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杂合性缺失(L0H)、杂合性不存在(A0H)/纯合区域(ROH)及单亲体二倍体异常(UPD),而羊水原位培养法增加检出1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
两者联合检出嵌合体23例(0.73%)。
结论羊水原位培养法与CMA技术互为补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可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更详细准确的信息,有助于孕妇决策是否终止妊娠。
【总页数】5页(P85-89)【作者】向文秀;钱罡【作者单位】怀化市妇幼保健院遗传科;浙江博圣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66【相关文献】1.荧光原位杂交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胎儿标记染色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2.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759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羊水中的临床应用分析3.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比较羊水细胞原位培养法和胰酶消化法在产前诊断染色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又称宫内诊断(intrauterine diagnosis)或出生前诊断(antenatal diagnosis),即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对孕期胎儿性别及健康状况进行检测,防止具有严重遗传病、智力障碍及先天性畸形的患儿出生[1]。
自1968年Valenti与Nadler 报道了第一例应用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宫内诊断的先天性愚型至今,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仍是产前诊断染色体病的最有效而又简单、经济的方法。
近几年来,我中心采取羊水细胞盖玻片原位培养法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对胎儿染色体进行产前诊断,现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从2001年6月~2005年2月因各种高危因素到我中心接受羊膜腔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产前诊断的孕妇共48例,主要包括:35岁以上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Ds)筛查高风险者;染色体异位携带者;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者;其他原因(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史、原因不明的死胎死产史、B超检查异常等);伴性遗传性疾病等,年龄21~43岁。
1.2 方法(1)羊水细胞取材时间:孕16~29周;其中16~20周38例,21~25周6例,26~29周4例。
(2)取材方法: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经腹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10~15ml,装入无菌离心管内离心收集羊水细胞。
(3)培养方法:常规盖玻片原位培养法。
(4)染色体分析:常规制片,G显带,镜下分析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3~10个。
2 结果48例受检孕妇仅35.42%(17/48)≥35岁,共查出7例染色体异常,占14.58%(7/48),一般情况及检查结果见表1、表2。
表1受检孕妇一般情况略表2 48例羊水染色体分析略3 讨论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是目前产前诊断的重要部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相对安全性已得到世界公认,以35岁以上孕妇及母血清筛查高风险作为羊水细胞核型分析指征,可使Downs征及其他染色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大为提高[2]。
羊水细胞培养质量标准摘要:一、羊水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二、羊水细胞培养的临床应用三、羊水细胞培养的质量标准四、提高羊水细胞培养质量的策略正文:羊水细胞培养是临床和科研领域中常用的技术,其应用广泛,包括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雌激素和促绒毛膜激素的产生等。
然而,羊水细胞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建立和掌握羊水细胞培养的质量标准至关重要。
一、羊水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羊水细胞培养是从羊水中分离出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分离、细胞培养和细胞检测三个步骤。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分离出成纤维样细胞、上皮样细胞和羊水特异细胞。
其中,成纤维样细胞生长缓慢,但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上皮样细胞寿命短,分裂缓慢;羊水特异细胞主要用于染色体核型检测,但其连续培养寿命较短。
二、羊水细胞培养的临床应用羊水细胞培养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是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在妊娠12-30周期间,通过腹腔羊膜穿刺术获取羊水,然后进行细胞培养,最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检测胎儿的染色体异常。
此外,羊水细胞培养还可以用于研究雌激素和促绒毛膜激素的产生,以及进行其他相关研究。
三、羊水细胞培养的质量标准羊水细胞培养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细胞的生长状况、细胞核型的准确性、细胞的纯度等。
细胞的生长状况反映了培养条件的优劣,细胞核型的准确性反映了染色体检测的准确性,细胞的纯度则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提高羊水细胞培养质量的策略要提高羊水细胞培养的质量,首先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营养液等。
其次,要严格控制细胞的传代次数,以保持细胞的活力。
再次,要定期检查细胞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最后,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总的来说,羊水细胞培养质量标准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
羊水细胞培养质量标准一、前言羊水细胞培养是一种用于产前诊断的技术,通过对孕妇羊水中的胎儿细胞进行培养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对胎儿进行健康状况的评估。
制定羊水细胞培养质量标准对于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羊水细胞培养的流程、关键步骤、培养质量检测指标等方面,提出一份关于羊水细胞培养质量标准的建议。
二、羊水细胞培养的流程1. 采集羊水羊水细胞培养的第一步是采集孕妇羊水,采集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避免污染和对胎儿的伤害。
2. 分离和培养细胞经过采集后,羊水中的胎儿细胞需要进行分离和培养,以保证细胞的纯度和活力。
3. 染色体分析对培养后的羊水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通过观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来评估胎儿的遗传健康状况。
三、羊水细胞培养的关键步骤1. 细胞培养条件的控制在进行羊水细胞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培养基的成分、PH值、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2. 细胞分离的技术羊水中包含多种细胞类型,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来分离目标细胞,保证分离的细胞为纯种,避免杂质的干扰。
3. 细胞培养的时间控制羊水细胞的培养时间需要严格控制,避免过长或者过短的培养时间影响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形态。
四、羊水细胞培养质量标准的建议1. 细胞纯度对于羊水细胞培养而言,细胞的纯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建议在培养结束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染色染料标记,以评估细胞的纯度。
2. 细胞活力活力是衡量细胞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建议采用活细胞染色法或细胞膜透过性染色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或流式细胞术分析来评估细胞的活力。
3. 染色体分析结果染色体分析结果是羊水细胞培养的关键检测内容,建议对分析结果进行严格的质控和质量评估,确保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4. 培养条件及实验操作的规范对于羊水细胞培养的培养条件、实验操作等方面,建议引入严格的规范及操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清洁、培养基配制、细胞传代等细胞培养的关键步骤进行规范,保证培养过程中的稳定性与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