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本科生体育锻炼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07.03 KB
- 文档页数:3
2019年25期┆3百家争鸣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现状研究曲喜峰摘 要:大学体育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行成体育锻炼的意识、规范体育锻炼行为、掌握体育健康知识、行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本文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推动高校体育活动、促进高校体育发展提供参考,为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行为现状 《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极速下降,各项检测指标甚至还不如初中学生。
《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强调,要提高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规范体育锻炼行为,强化体育锻炼常识,对体育教育给予高度重视。
笔者通过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现状,找到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根本原因,并就此提出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相应措施。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现状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意识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对其本质的认识和心理活动。
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对于科学健身的方法有过了解,仍然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未能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不仅如此,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学生对国家出台的相关体育类文件不熟悉,不了解。
其体育锻炼动机中,保持身材或参与体育竞技的占比居多。
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本身不抱有兴致,体育锻炼的意识十分薄弱,且经过实践调查,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二)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在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参加锻炼的动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主要以增强体质为主,并掺杂健美、减肥、娱乐、社交、比赛等目的。
参加体育锻炼的性别和年龄也在不同项目上呈现差异,在健美、减肥方面,女生占比较高,在比赛、社交方面,男生占比较有优势。
从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消费水平来看,整体消费水平并不太高,而且体育消费占比较少,这也反映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行为状况不太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