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91.34 KB
- 文档页数:2
新形势下结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谈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当前结合国内外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加上新政策的即将实施,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既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高职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遇挑战日前,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说:“今后在全国只考本科考试,专科、高职的考试下放到省里进行,把本科、专科分开。
”这也就是说,专科和高职院校的招生在很大程度上有望下放到省里。
假若这一政策要出台,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项挑战。
1、当前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1.1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趋势①上世纪90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大经济结构中逐步对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职业的主角,这一社会的巨大需求必然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在对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②高职教育在运行中,发达国家把高职教育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校企合作,实行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实训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模式,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
③在教学执行中要聘请了大量的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中企业教师所占比例和院校教师所占比例几乎各半,形成了一种实践技能型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1.2结合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情况,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状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①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
②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的外延迅速扩张,转向结构调整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涵建设为主要任务的阶段。
③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流、层次衔接、类别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
④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⑤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教育不断加强,国际间和院校之间的交流频繁。
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困境和出路摘要:随着本科的逐渐扩招,高职教育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个被当作家长无奈之举的选择,是否能够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存活下来,能否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成为当今高职教育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初衷,力求通过对高职教育当今发展困境的研究,提出发展出路,以期为当前的数以百计的高职院校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高职教育困境出路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情况从1980年初第一所职业大学建立,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从法律意义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此拉开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序幕,经过20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经逐渐趋于成熟。
1996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而到了2010年上升至26.5%,14年间均递增了2个百分点,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和办学有特色,高职教育不仅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也为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就业率的连年攀升,社会认可度得到了不断提高。
1998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42%,而到了2009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则达到了86.6%,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战线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并取得成效。
高职教育的快速蓬勃发展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高职教育的众多问题,如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双师型教师缺乏;产业与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等等,同时随着本科院校的大批扩招,生源的不断减少,高职教育已经被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在发展中也到了瓶颈时期,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走出当前困境,找到自身发展出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
二、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困境(一)高职教育招生——实属无奈据国内专业教育咨询机构麦克思公司最新调查发现,截止至2009年12月5日,有60%的高三学生认为,毕业后要就读一本院校,33%的学生认为自己可能就读二本或者三本院校,仅有5%的学生认为自己可能就读高职高专院校。
浅议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越来越
受到关注。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面临多重问题,需要制定合适
的对策来促进其发展。
第一个问题是教育质量的提高。
高职教育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
职业性,但往往在学术化和实践教学质量上存在不足。
应该增加教
学设备投入,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和实践经验。
同时,抓好实践教
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第二个问题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
高职教育的专业
设置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还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要注重做好
市场调研,增加市场敏感度,及时推出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
提高毕业就业率。
第三个问题是学生素质的提高。
学生素质的提高包含了学生的
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科技综合素质等多方面。
要注重学生素质教育,营造学生素质提高的良好氛围。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及职业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问题是高校与产业的合作。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
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产教一体化,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同
时强化产业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如下对策:一是高校应该优化教学设施,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职业
素质和能力;二是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满足市
场需求;三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创造等能力,提高学生
综合素质;四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就业提
供多元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