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例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建立(1)
- 格式:pdf
- 大小:622.24 KB
- 文档页数:2
呼吸系统肿瘤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系统肿瘤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以及呼吸系统肿瘤标本库的建立和电子信息化管理方法。
方法收集呼吸系统肿瘤组织、肿瘤旁组织、正常组织、病人的血液和从肿瘤组织中提取的核酸;建立呼吸系统肿瘤标本库相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系统化标本的采集和放置、标本使用和标本的废除管理,以及病例随访平台;对建立的数据库进行了质量监控。
结果:10例肺癌病人低温保存的血清CEA的监测结果显示,该肿瘤标本库标本的保存效果非常好。
结论:该呼吸系统肿瘤数据库内容丰富全面,能对病人大量的病例资料数据信息实现快速录入、储存、查询、浏览和统计分析,为肿瘤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值得在科学研究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系统肿瘤;标本库;规范化管理;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363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tumor tissue database in Respiratory system tumoLi Chun-xu,Yang Fan,Li Chun-yan, Yang Fan,Wu Xue,Dou Wei(Pathology Diagnosis Center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Qiqihaer Heilongjiang 161006)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lle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tumor tissue specimens, and the approaches of in formation-based management of tumor database.Methods: The tumor tissues,tumor-adjacent tissues,distal normal tissues removed from surgery and patient serum and extracted nucleic acids from tumor tissues were collected.Specimens of the tissue fragments, nucleicacids, serum, plasma. Were respectively conserved inliquid - 80℃ refrigerator. Meanwhile,a database of in formation management of tumor tissue bank was established, including positionsof sample placement,specimen use,labresults,comprehensivequery,management of specimen disposal,etc. Results: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serum CEA in 1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fter cryopreservation showed that,The preservation effect of the tumor specimen bank is very good. Conclusion:This respiratory system tumo database possessed rich contents and comprehensive clinical data in patients, and armed with the ability of fast data entry, storage, query, browse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hich provi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studi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tumo, and promoted the research on respiratory system tumo.Key Words: respiratory system tumo;specimen bank;Quality control;Standard managementWHO数据显示,全世界大约每年有1 000万病人被新诊断为恶性肿瘤,并且绝大部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则是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重灾区,这已经对我国的家庭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肿瘤的防治已成为我国社会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亦是全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1]。
基于人工智能的肺癌早期诊断系统设计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肺癌,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预后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加重了治疗的难度。
因此,设计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肺癌早期诊断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系统概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肺癌早期诊断系统是一种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癌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影像学资料,依托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诊断,为医生提供及时而准确的参考依据,以期尽早筛查和诊治肺癌病人。
二、系统设计(一)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收集患者的医疗记录、病历、影像学资料和基因数据等多方面数据,以构建一个完整全面的肺癌患者数据库。
(二)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的目的是清洗和处理患者数据,使其符合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的要求。
数据预处理过程包括数据缺失值填充、异常数据处理、特征提取、数据分布均衡等。
(三)特征提取由于患者数据可能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为了减少数据处理和增强预测模型的性能,系统需要从患者数据中提取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特征提取的目的是挑选出最具有分类能力的特征集合,以构建一个高效准确的肺癌预测模型。
(四)建立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系统通过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一个高效准确的肺癌预测模型。
由于机器学习算法能够自动化并准确地从数据集中发现和学习规律,因此能够有效识别早中晚期肺癌,为医生提供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五)系统性能评估系统性能评估的目的是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系统通过对患者进行交叉验证和测试,以评估系统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性能指标。
(六)开发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应该尽量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和实际需求,以便医生和患者轻松操作并获取有效信息。
三、系统特点(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肺癌早期诊断系统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一、背景(一)癌症正在成为人类第一杀手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
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000万,死亡620万,现患病例2200万。
预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死亡1000万,现患病例3000万。
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二)中国癌症的危害日趋严重廿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至90年代的20年间,癌症死亡率上升29.42%,年龄调整死亡率上升11.56%。
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200万,死亡140-150万,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占死因的首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並未得以相应控制。
在我国当前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死亡居高不下的同时,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又呈显著上升趋势,可能形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高发癌谱並存的局面,从而进一步增加防治工作的难度。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农村癌症死亡率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城市,癌症高发地区亦多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危害尤为严重,是当地农民因病致贫及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癌症诊治每年花费数百亿元目前我国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而在0~64岁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
不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健康,而且成为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
据有关部门估算,每年用于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达数百亿元。
此外,由于中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其不良预后往往波及亲友及家庭,影响社会稳定。
(四)中国癌症防治成就与问题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癌症的防治与研究,“七五”期间曾制定“全国肿瘤防治规划纲要(1986-2000)”。
廿世纪70及90年代全国性的死因回顾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国癌症的流行情况,并对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以各级肿瘤防办、各省市肿瘤专科医院及肿瘤防治研究所为主的专业队伍,以及县、乡、村三级癌症防治网;积极开展了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并在某些癌症的研究及诊治工作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肺癌第9版TNM分期解读(完整版)一、TNM分期的历史沿革及数据来源1997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成立了分期及预后因素委员会,整体负责肺癌的分期工作。
从委员会成立至今,分期工作共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该分期委员会首先收集了从1990—2000年,来自20个国家共计100869例患者的数据,并递交给癌症研究及生物分析委员会进行全面分析,形成修改TNM分期的初步意见并被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采纳,形成第7版肺癌TNM分期。
同时,为了对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评估进行统一,IASLC在2009年还制定了淋巴结图谱,对不同解剖位置的淋巴结进行详细定义,以方便后续数据的标准化采集。
在第2阶段,IASLC收集了1999—2010年间,来自16个国家共94708例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成为第8版肺癌TNM分期修改的依据,第8版分期主要强调了肿瘤长径及转移范围对预后的影响。
第8版TNM分期于2017年开始应用至今。
第8版TNM分期公布后,IASLC开始了第3阶段准备并着手数据收集,为第9版更新做准备,此次最重要的变化是分期委员会开始收集并评估分子标志物对预后的影响,并考虑将分子标志物纳入分期的可能性。
本次数据库共纳入来自25个国家、75家中心共计124581例患者,其中,18.9%的患者通过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录入。
纳入本次分析的数据中,亚裔患者占比首次超过欧洲患者,比例达到56%,远高于欧洲患者的25%,此外,中东及非洲患者首次实现零的突破,占数据来源的0.1%。
剔除病理不明确、生存数据不完善、分期不确定的患者后,最后,共计87043例患者纳入分析及验证(神经内分泌肿瘤及非小细胞肺患者分别纳入8045例和73197例);就治疗方式而言,47%的患者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为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如何建立医院科室的数据库与病历管理系统在建立医院科室的数据库与病历管理系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医院科室的特点和需求。
医院科室是指医院中负责特定学科或领域的部门,例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每个科室都需要管理大量的病历数据,并且这些数据需要在不同科室之间进行共享和协作。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数据库和病历管理系统对于医院科室的运作非常重要。
一、建立医院科室的数据库建立医院科室的数据库是为了存储和管理科室所需的各种数据,包括病患信息、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
以下是建立医院科室数据库的步骤:1. 数据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科室所需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
例如,内科可能需要存储病患的基本信息、化验结果、影像资料等。
通过分析科室的工作流程和数据需求,可以确定数据库的结构和字段。
2. 数据库设计:根据数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开始设计数据库。
数据库设计包括确定表的数量和关系、定义表的结构和字段、设计索引和约束等。
在设计数据库时,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3. 数据库搭建:一旦数据库设计完成,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搭建数据库。
常用的DBMS有MySQL、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等。
在搭建数据库时,要注意安装和配置DBMS,并确保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4. 数据导入与维护:当数据库搭建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导入科室的现有数据。
数据导入可以通过批量导入、数据迁移工具等方式进行。
此外,为了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我们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数据库维护工作,例如备份、性能优化等。
二、建立医院科室的病历管理系统除了数据库,医院科室还需要一个病历管理系统来对病历数据进行管理和查询。
以下是建立医院科室病历管理系统的步骤:1. 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科室的病历管理需求。
例如,科室需要能够方便地查看和修改病历、生成报告、查询病例等功能。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定病历管理系统所需的功能和界面设计。
医学数据库的构建与使用方法指南引言:医学数据库在当今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帮助医学研究者、医生和患者获取和共享医学知识,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医学数据库的构建与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
一、医学数据库的构建1. 数据收集与整理:医学数据库的构建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医学数据,包括病例资料、实验数据、文献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医院、研究机构、学术期刊等渠道获取。
在收集数据的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检索。
2. 数据标准化:医学数据的标准化是构建医学数据库的重要步骤。
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数据字段和数据编码规范,可以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此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库设计与建立:在医学数据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这包括确定数据库的结构、表的设计、索引的创建等。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支持数据库的运行和管理。
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医学数据库中的数据涉及患者的隐私和敏感信息,因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构建医学数据库的重要考虑因素。
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可以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二、医学数据库的使用方法1. 数据检索与查询:医学数据库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提供数据检索和查询的能力。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关键词、病种、疾病特征等进行检索,以获取相关的医学信息。
同时,数据库还可以提供高级查询功能,如多条件组合查询、模糊查询等,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 数据分析与挖掘:医学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用于各种数据分析和挖掘任务。
例如,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病例数据,找出患病规律和趋势;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因素和治疗方案。
这些分析和挖掘结果可以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学术交流与合作:医学数据库还可以作为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单病种数据库建立的流程
单病种数据库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数据库的建立:包括新建数据库和新建表。
在SQLServer 2008中,首先选择服务器类型为“数据库引擎”,输入服务器名称,选择身份验证方式(Windows身份验证或SQL Server 身份验证),然后连接。
在对象资源
管理器中找到“数据库”,右键点击选择“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选择存放路径,点击“确定”即可完成数据库的建立。
接下来,在数据库中找到“表”,右键点击选择“新建表”,输入列名和对应的数据类型,即可完成表的建立。
2. 数据收集:收集单病种相关的所有数据,包括基本信息、症状、诊断、治疗、药物使用、病情进展等。
3. 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重复、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
4. 数据标准化: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格式化,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5. 数据存储: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或非关系型数据库。
6. 数据分析与利用: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其中的规律和知识,为临床决策、科学研究等提供支持。
7.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采取必要的加密、脱敏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不受侵犯。
以上就是单病种数据库建立的主要流程,具体操作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查阅相关医学信息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普及和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相当一部分肺结节难以确定良恶性,已成为临床诊断、决策、评估和处理实践中的难点[1,2,3]。
Fleischner学会在2005年发布了肺实性结节的处理指南[4],2013年又发布了肺亚实性结节的处理指南[5]。
2013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发布了最新第3版肺结节处理指南[6],该指南所提出的肺结节的评估全部是针对无法确定良恶性的结节[7]。
基于此,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2014年4月28日正式颁布了第1版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ung-RADS),即Lung-RADS 1.0版本[8],实际上是针对肺癌高危风险人群的肺结节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为了便于国内同行了解和参考,现对其进行介绍和解读。
一、ACR Lung-RADS 1.0产生背景肺癌是全世界第一高发恶性肿瘤,早期检出、早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唯一途径,而胸部CT筛查又是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癌的最有效方法。
但是,关于筛查的潜在危害和结果的可靠性仍存在着不确定性[9]。
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直接影响着筛查的效率和患者的后续处理[10],尤其是不确定性结节的分类和处理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
所以肺癌筛查计划必须包括标准化的影像报告系统、多中心的大量患者数据、多学科协作、规范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肺癌专用的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机制等[11]。
ACR Lung-RADS 1.0版本规范了肺癌高危风险人群的CT诊断报告,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减少医疗成本和不必要的后期检查风险,借以提高肺癌筛查的成本效益,最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预后。
2014年8月28日,美国放射学院杂志在线发表了有关Lung-RADS 1.0版本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中肺癌筛查(lung cancer screening,version 1.2012)的诊断效能比较研究,显示ACR Lung-RADS 1.0可明显提高肺癌筛查的阳性预测值而不增加假阴性结果,降低了胸部CT筛查次数,提高了筛查的成本效益[12]。
肺癌ERAS体系的建立摘要:肺癌作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是人类恶性肿瘤致死的头号杀手,我国作为肺癌大国,每年新发肺癌高达近73万;肺癌获得根治的唯一手段仍然是外科手术切除;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较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被临床所广泛采用。
但围手术期患者的体验仍不能满足人们对手术日益增高的要求。
本文就此对肺癌ERAS体系的建立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肺癌手术治疗 ERAS 快速康复1.ERAS快速康复以最小的手术创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是现代外科的共同目标。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最早由丹麦 Henrik Kehlet 教授提出,旨在通过多模式干预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此后进一步细化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对围手术期一系列多学科干预措施进行优化,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进而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近年来取得了瞩目成绩,核心是减少应激和创伤,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2.我科单中心ERAS流程患者入院后进行风险评估,按《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进行气道管理,术前ERAS宣教,超前期阵痛,术中全麻+椎旁阻滞,导向补液,减少带管时间,多模式阵痛,血栓防治采纳《胸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症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2.1 术前风险评估①年龄≥ 75 岁;②吸烟史;③致病性气管定植菌;④哮喘或气道高反应性;⑤肺功能临界状态或低肺功能;⑥呼气峰值流量 PEF<320 L/min;⑦肥胖;⑧肺部合并疾病;⑨既往手术等治疗史;⑩其它心、肝、肾等功能不全和代谢性疾病。
【1】2.2 气道康复药物康复①抗生素;②袪痰药;③平喘或消炎药。
物理康复常用方法包括爬楼训练、呼气/吸气训练器、功率自行车训练和呼吸康复训练器。
心理康复明显焦虑或抑郁患者,请心理师协助进行。
侯凤贞:中国药科大学信息管理教研室 江苏南京 210009尤渺宁:北京肿瘤医院 北京 100036李纪虎:中国药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江苏南京210009肺癌病例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侯凤贞 尤渺宁 李纪虎THE EST ABL I SHME NT OF T HE LUNG CANCER CASE DAT ABASE SYSTEMHOU Fengzhen,YOU M iaon in,L I J ihu 【摘 要】 研究开发了肺癌病例资料数据库系统,旨在实现肺癌病例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
本数据库系统一方面采用S QL Server 2000开发底层数据库,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安全;另一方面采用VC ++6.0进行用户界面设计,编写代码控制底层数据,这样可以使得医生在完全不了解S QL Server 的情况下轻松操纵数据库。
【关键词】 肺癌 专项数据库 临床医学信息数字化 信息管理 【Abstract 】 T o study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establish ment of the lung cancer case database system,with a pur 2pose f or p r oviding better service t o clinical app licati on and science research .First,the system use S QL Server 2000t o devel op database,which can assure the integrity and security of the database .Second,use VC ++6.0coding t o contr ol the database and more i m portant p r ovide an interactive user interface,s o as t o make doct ors take things easy .【Key words 】 Lung cancer,S pecific database,Clinical infor mati on digitized,I nf or mati on manage ment 【Author ′s address 】 1The I nf or mati on manage ment Teaching Room of China Phar macol ogy University,Nan 2jing,J iangsu Pr ovince,210009;2Res p irat ory I nternalM edicine Depart m ent of Beijing Tu mor Hos p ital,Beijing City 100036;3The I nf or mati on manage ment and I nfor mati on Syste m B ranch of China Phar macol ogy University,Nanjing,J iangsu Pr ovince,210009 肺癌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人类因癌症而死亡的首要原因。
为了科学收集、整理临床病例资料,方便临床工作、疗效评价和病例随访追踪[1],并有利于总结医院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工作中的经验,我们研究并建立了这个肺癌病例资料数据库系统。
在对肺癌的临床病例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需求分析后,我们采用S QL Servers 建立了底层关系型数据库,保证了数据的完整与安全;同时采用V isual C ++610开发了简单易操作的windows 窗口应用程序,这使得底层复杂的数据库透明化,医务人员在完全不了解底层数据库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自如地操纵数据库,切实吻合了医务人员的操作习惯。
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对大量的病例资料进行科学的收集,为临床病例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智能化管理积累基本数据,从而很好地服务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
1 系统设计目标通过对医院病例管理过程的讨论和分析,要求本肺癌病例资料数据库系统实现如下基本目标:①实现病例计算机登记、查询管理,解决以纸张作为存储媒介时所带来的病例资料操作落后以及管理混乱的问题。
②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料查询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临床应用中劳动负荷。
③为了保障数据库的安全,应对不同的使用者分配合适的数据库操纵权限;应实现数据的备份与修复功能。
2 需求分析临床病理特点中的分期是定义癌症扩散程度的方法。
分期非常重要,例如,某个期的癌症可能最好手术治疗,而其它的最好采用化疗和放射联合治疗。
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存活可能概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细胞类型[2]。
所以数据库建设内容里要体现这一重要信息。
另外,肿瘤家族史和吸烟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这方面的信息也是需要关注的。
还有其它许多方面的信息,也是医务人员所感兴趣的。
在仔细分析了肺癌的临床病例的特点的基础上,为了将肺癌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随访的全部临床医疗信息进行数据化记录,我们设计了包含如下内容的数据库(见表1)。
表1 数据库建设内容数据类内容描述病人基本信息病历号、患者姓名、患者性别、初诊年龄等临床病理特点肺癌部位、大体分型、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分期、转移部位等既往病史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个人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等化验、特殊检查标本库、化验值诊断治疗化疗、靶向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其它治疗评估、反馈治疗前后症状评估、治疗前后整体评估、生活质量量表、客观疗效评估随访记录死亡时间、死亡原因、随访时间、随访内容等3 底层数据库的设计目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FoxPr o、Access、S QL Server和O racle等。
其中S QL Server由于出自M icr os oft 公司,与W indows操作系统的紧密集成,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极为可靠地保证数据完整性、高可用性和易恢复性,它是最受欢迎的W indows平台下的客户/服务器数据库。
因此我们选用S QL Server2000来进行构建本系统的底层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用表格来表示和实现实体间的关系,它的数据逻辑结构是一张张由行和列组成二维表[4]。
设计底层数据库就是根据需求分析在S QL Server中设计合适的数据表来表示数据库建设的各项内容。
本系统共使用了18张数据表来存储病例信息,每个表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代表了病例资料的不同方面,分别为病人基本信息表、患者既往病史信息表、患者其他治疗信息表、临床病理特点表、第一线化疗信息表、第一线以上化疗信息表、靶向治疗信息表、放疗信息表、病理标本库表、血标本库表、化验值信息表、备注表、客观疗效评估信息表、患者随访记录表、生活质量量表、患者手术治疗信息表、治疗前后整体评估信息表、治疗前后症状评估信息表。
表中的每一字段(列)代表了相应主题下的更为具体的一个细节,如:病人基本信息表中有病历号、姓名、性别、初诊年龄等几项,每一项就是一个字段。
通过在S QL Server中设计的这18数据表,我们可以囊括肺癌病例的各个方面的信息。
另外还有一张操作员信息表,其中存储了每个系统用户的登陆号、权限等信息,可以对不同的使用者分配合适的数据库操纵权限,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4 用户应用程序的设计正因为采用了18张数据表来表征肺癌病例各方面信息,数据库就变得很复杂。
若是直接在S QL Server中操纵这些表,不仅需要熟悉S QL Server的操作环境,而且因为表繁多极易误操作而导致数据丢失。
因此,我们采用VC++ 6.0开发了前台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用以处理数据录入、数据浏览、数据查询、数据更新等操作。
VC++6.0采用了ADO技术来连接并访问在后台运行的S QL Server数据库,其操作细节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完全不必了解S QL Server的操作环境。
图1是利用VC++6.0设计的患者第二线化疗信息的录入窗体。
其中按钮、文本框、列表控件、日期时间控件等嵌入在对话框中的控件为程序与用户之间提供了一个友好的接口,在对话框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担任着主要角色。
同时,该应用程序也提供了完善的查询功能,支持对病例资料按用户指定的查询条件进行精确查询或模糊查询,查询条件可以是某一数据项也可以是多个数据项项的任意组合;该应用程序还提供了自动生成病例文档的功能,它可以综合18张数据表的内容,而将用户最感兴趣的内容以报表形式打印出来,或者以文本文档的形式存储在用户指定的路径下。
图2是采用本系统生成的一份病例文档的部分内容。
5 讨论本系统目前主要完成了病例资料录入管理、浏览、查询及自动生成病例信息综合文档的功能,同时作为一个应用级的数据库系统,也集成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及用户管理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服务临床科研,后续工作的重心将放在数据的统计分析、信息再挖掘上,真正使得临床医疗信息化和科学化,临床科研得以进一步开展。
图1 患者第二线化疗信息的录入窗体图2 病历文档示例 我们也应承认,电子化的病例资料数据库及电子病历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从长远来看,电子化的病历能够提供超越纸张病历的服务功能,它不仅是病历内容本身,也是医院整个医疗过程和整个卫生行业的全面信息化[5]。
参考文献[1] 但汉雷,孙凤蓬,张亚历,等.大肠息肉病例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2):177-178. [2] (美)Solid Quality Learning著,文瑞,欧阳炜宸译.S QL Server2005从入门到精通(数据库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11.[3] 靳光付,胡志斌,马红霞,等.肿瘤家族史和吸烟在肺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2):1095-1096.[4] 求是科技编著.S QL Server2000数据库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304.[5] 薛万国.我国电子病历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管理,2005,27(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