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垃圾收集船”喜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 格式:wps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获奖案例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项目,并颁发奖项以鼓励和表彰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践成果。
以下是一些获奖案例:1. 智能康复机器人该项目由一支高中生团队开发,旨在帮助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他们设计了一款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语音和触摸操作与患者进行互动,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康复训练内容和强度。
该项目在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创新奖。
2. 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一群初中生团队开发了一套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通过使用图像识别和语音交互技术,能够准确识别垃圾种类,并提示用户正确的分类方式。
该系统在学校和社区中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该团队获得了环保奖。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一位高中生热衷于生物学研究,他建立了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收集了大量的物种信息和保护措施,并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物种识别系统。
该项目在生态保护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获得了科学研究奖。
4. 智能农业监控系统一支小学生团队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开发了一套智能农业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等环境参数,并通过手机App向农民提供农作物生长状态和病虫害预警。
该项目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获得了农业创新奖。
5. 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一位高中生设计了一款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生理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手机App进行分析和记录。
该设备具有便携性和准确性,对于个人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获得了健康科技奖。
6. 创业教育平台一支大学生团队开发了一套创业教育平台,为青少年提供创业培训和资源支持。
该平台整合了创业教育课程、导师资源和创业项目孵化器,帮助青少年掌握创业技能,并提供创业机会。
该团队获得了创业教育奖。
7.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一支中学生团队设计了一套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红绿灯时长和交通信号。
历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获奖作品1、沉砂器(内蒙古敖放旗市第三完小崔成华):含砂多的地下水经过水泵会磨损机件,甚至阻塞水泵叶轮。
该发明在水泵进水口前加了一段沉砂管,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2、波浪发电机(上海市张家巷路学校栾立中):这个发电机利用波浪的起伏带动浮球上下运动,再利用浮球上棘轮的配合变波动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两个浮球随波浪起伏上下振动,带动连杆。
连杆上的驱动片拨动棘轮旋转,棘轮上的止倒片保证棘轮向一个方向转动,再经变速齿轮提高转动速度,带动发电。
3、双尖绣花针(湖北省武汉市义烈巷小学校王帆):这种针两头尖,针眼在针的中部。
使用这种针绣花时,每绣一针的动作只需“扎下—扎出—线拉直”,不用再翻腕调换针尖的方向,大大简化了手部的动作,而且扎下拔针后便立即可以从上一针旁扎出,方便了从反面扎出时的针定位。
通过以上改进,可提高刺绣的速度和质量,减轻劳动强度。
4、镶玻璃注钉钳(湖南省桃江县三堂镇小学胡勇):镶玻璃注钉钳是代替锤子在木头上钉钉的工具,是专为镶玻璃在窗框上装钉子而设计的。
其基本结构是:克丝钳一个钳口改成持钉夹,另一钳口改成可以调节宽窄的夹口,其原理并不复杂,结构也还简单,但是表现出的思维是很大胆的。
使用这种注钉钳可以防止敲碎玻璃,使用也更安全。
5、布手套翻转器(湖北省通城县实验小学李理):用直径6mm的钢条扎成两只手相对弓的形状后,安装在一块木板上,再在右手臂横杠上安个挂钩,即做成了“布手套翻转器”。
此作品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将缝制好的布手套套在翻转器的一只手架上,再把另一手架合拢相对,然后将右手臂上的挂钩钩在左手臂的横杠上,抓住手套紧口向另一只手架拉去,便可将手套一次性地翻转过来,效率提高10倍。
6、速调活扳手(浙江省新昌县实验小学竺越):活扳手是人们的常用工具。
普通活扳手是用蜗杆调节扳口宽窄的,调节慢,工效低。
小作者受到速调台虎钳的启发,在活扳手的蜗杆上锉了一道槽,使扳口能在槽里自由进退,从而大大加快了调节速度。
创新的海洋垃圾回收设备与技术海洋垃圾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
废弃物在海洋中的堆积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并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积极研发和应用创新的海洋垃圾回收设备与技术,以减少和清除海洋中的垃圾。
一、垃圾拾取机器人垃圾拾取机器人是一种具有智能化和自主性的设备,可以在海洋中定位、识别和收集垃圾。
该机器人配备有高分辨率摄像头和机器视觉算法,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种类的垃圾,并且具有高精度的抓取能力。
通过与自主潜水器或遥控器配合使用,垃圾拾取机器人可以深入水下,对海底和水体中的垃圾进行全面的清理。
二、海洋吸附材料海洋吸附材料是一种具有吸附能力的材料,可以吸附和固定在水体中漂浮的垃圾。
常见的海洋吸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
有机材料通常是纤维或海藻等可降解材料,而无机材料则是一些具有吸附性能的材料,如活性炭和聚苯乙烯泡沫。
这些吸附材料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固定在海洋表面或水下,有效地收集海洋中的漂浮垃圾。
三、海洋清洁船海洋清洁船是一种专门用于海洋垃圾回收的船只。
它通常配备有垃圾收集装置、分选系统和垃圾处理设备等设施。
清洁船可以在海洋表面巡航,收集漂浮的垃圾,并通过分选系统将垃圾分类处理。
例如,可将可回收物品分离出来,进行再利用,而将无法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处置。
海洋清洁船的使用可以大大加速垃圾回收的效率,并减少了对海洋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四、海洋垃圾再利用技术除了海洋垃圾的回收清理,科学家们还着重研究海洋垃圾的再利用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中一项重要技术是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通过先进的塑料回收技术,废塑料可以被分解、过滤和再加工,制成新的塑料制品。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塑料垃圾的堆积,还可以减少对新塑料的需求,降低塑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总结:随着海洋垃圾问题的日益突出,创新的海洋垃圾回收设备与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垃圾拾取机器人、海洋吸附材料、海洋清洁船和海洋垃圾再利用技术的应用,为海洋垃圾的清理和再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介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科技竞赛活动。
该赛事旨在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和发展科技文化,鼓励青少年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创新,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本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的介绍:一等奖:1.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健康环境实时监测与评估系统。
该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及评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该系统可以侦测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甲醛和二氧化碳等关键指标,帮助用户实现室内健康环境的提升和智能化管理。
2.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图像自动生成系统。
该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图像生成系统。
通过对大量图像数据的深度学习和分析,该系统可以生成出更为精准的高清图片。
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包括数字艺术创作、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等众多领域。
二等奖:1. 利用光纤传感技术的道路安全监控系统。
该项目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实现了道路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该系统可以侦测道路交通状态、道路表面温度和湿度、天气状况等指标,帮助交通部门实现道路交通的智能化监管和协调管理。
2.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医疗服务机器人。
该项目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了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和设计。
该机器人能够依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关医疗服务,并自主移动、自主诊断,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解决医疗服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三等奖:1. 利用三维打印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系统。
该项目利用先进的三维打印技术,开发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系统,实现了建筑设计尺寸的精准控制和标准化生产。
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设计、制造和施工效率,可以大幅降低建筑成本,促进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水环境监测系统。
该项目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对水环境的监测和预警。
该系统可以侦测水体中的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指标,帮助环保部门实现水环境的科学监管和管理,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青科赛获奖作品
青科赛即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科协举办的教育部白名单比赛,含金量超高。
以下是青科赛部分获奖作品:
1. 《婴儿语言翻译帽子》:该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婴儿的需求和情绪。
2. 《造梦机》:一个神奇的帮助人们做梦的机器。
3. 《智能家居机器人》:未来的智能家居机器人,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它有人类的感情,可以按照人类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完成工作。
4. 《土壤修复器》:改善土壤质量,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5. 《快递小哥的福音——包裹飞行器》:一个能够快速准确地运送包裹的
飞行器,为快递员减轻负担。
6. 《未来星球》:探索宇宙,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7. 《人类记忆读取再现器》:该设备可以读取人类的记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回忆过去。
8. 《“博斯腾湖”——绿色生态园》:一个集自然保护、科学研究、休闲
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
9. 《多功能除雾霾观光两用机》:一款具有除霾功能的观光车,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做出贡献。
10. 《高空消防飞机》:可以在高空进行灭火和救援的飞机,提高救援效率。
11. 《树上的家》:将房屋建在树上,为城市提供更多空间,并缓解土地压力。
12. 《记忆管理器》:通过训练和技巧,提高人的记忆力。
13. 《DNA科技与我的梦想》:该作品表达了一个梦想成为科学家的孩子对DNA科技的理解和探索。
以上只是部分获奖作品,感兴趣的话可以查询更多。
(/ 张家港市利洲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水上垃圾收集船”喜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路面上的垃圾可以用扫帚清扫,用环卫车收集,而水上的垃圾只好用工人去捞,费工又费时。
而舟嵊小学傅晨帆却想到了开着“船”,在船上安装滚耙收集、传送等装置将垃圾收集,然后集中处理。
这项设计发明获得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成为今年浙江省唯一获此奖项的小学生。
昨天下午,舟嵊小学六(6)班教室,记者见到了傅晨帆,孩子个子不高,满脸稚气。
傅晨帆说,在他读书之前就已经开始阅读科普书了。
在课桌上,他还放着不少科普书籍,班主任傅老师说:“这孩子比较开朗,平时好学又好问。
”
说起他的“环卫一号”水上垃圾收集船的创意,还得从上学的路上说起。
定海护城河里的环卫个人撑着小船在水面上清理垃圾或许每个孩子都看见过,可傅晨帆却想到了“用网兜去打捞河面垃圾,这么辛苦,能不能直接开着船去收集呢?”
去年6月,傅晨帆将他的想法向家长说了之后,他妈妈十分支持。
让在环卫所工作的舅舅带他零距离接触环卫工人,坐着小船,穿梭在定海的环城河里打捞水面垃圾,这使他对河道环境、水面垃圾分布有了切身感受。
之后,家人又带他去参观船厂、垃圾收集车等,孩子对于水上垃圾收集船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升华,为设计水上垃圾收集船打下基础。
不久,水上垃圾收集船图纸诞生,傅晨帆取名为“环卫一号”。
他说,将所有的系统都安装在船上,简洁轻便。
原理比较简单,将河面上的垃圾收集之后传输到收集仓,然后集中处理。
用专业的话说就是在普通船的基础上添加滚耙收集、分格收集、传送三大系统。
“环卫一号”的船头两侧安装上下调整的伸缩臂,两臂之间横向装一组耙状弧形爪,这样就能够类似收割机收割稻谷一样将垃圾采集起来。
之后就是要将垃圾按格子收集了。
在船头垃圾收集口左右两侧安装上设一组纵向扇形刮板轮,刮板轮相反方向转动,使漂浮在水面的垃圾按刮板轮的程序分格集纳。
最后在叶片下部设计一套传送系统,通过落差,垃圾通过斜坡自然流下,将水过滤出后,通过波浪式传送带,让垃圾顺利输入舱内,然后将垃圾集中装运。
这个孩子平时也搞小发明
现今,创作发明在孩子周围十分普遍。
不少学校,每年都有科技艺术节,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大人们的帮助下尝试创意发明。
(/ 张家港市利洲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