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名单
- 格式:docx
- 大小:21.06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引领青少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教育部主管,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科协”)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共同主办,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第三条大赛以科技创新为主题,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分为以下几个赛道: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农业科技、环境科技等,每个赛道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不同奖项。
第四条大赛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科学的评审标准。
第二章参赛资格第五条参赛者必须是中小学在校学生,年级不限。
第六条参赛者必须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第七条参赛者必须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
第八条参赛者必须注册并提交参赛项目相关材料,通过初审后才能参加初赛。
第三章项目要求第九条项目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或内容。
第十条项目主题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十一条项目研究必须经过初步验证或实践,具备可行性。
第十二条项目成果必须清晰、具体,通过实际实践或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第四章赛程安排第十三条初赛阶段,参赛者需要提交参赛项目的项目报告,报告要求详实清晰,包括项目目的、研究方法、实验数据等。
由评委进行初步评审,初步评审通过者晋级复赛。
第十四条复赛阶段,参赛者需要提交参赛项目的详细报告和演示材料,包括项目背景、研究内容、实验步骤等,并进行项目现场演示。
由评委进行评审,评选出入围决赛的项目。
第十五条决赛阶段,参赛者需要完善参赛项目的报告和演示材料,并进行项目现场答辩和展示。
由专家评委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各个奖项的获奖项目。
第十六条大赛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由主办方确定,并提前向参赛者公布。
第五章评审标准第十七条评审标准包括创新性、实用性、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质量、项目现场演示和答辩等方面。
第八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报名及作品提交须知一、网站登陆北斗科普网,参赛者由第一作者进行注册填报。
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及优秀组织奖报名由学校老师自行申报。
请务必保存好用户名及密码,密码不可自行修改。
如忘记密码,可联系组委会,告知用户名、姓名及设定的密码,组委会联系网站人员进行密码重置,亦可重新注册用户。
二、注册(一)用户注册入口一登陆北斗科普网,首页点击“注册”,选择“北斗杯大赛入口”,点击立即注册。
进入注册页面参赛学生选择类型“学生”,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申报选择类型“优秀科技教师”、十佳优秀组织奖申报选择类型“优秀组织”进行注册。
(二)用户注册入口二点击菜单栏“北斗杯大赛入口”,进入北斗杯大赛界面,学生参赛报名请点击“参赛报名”进行注册登陆,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申报请点击“优秀科技教师报名”进行注册登陆、十佳优秀组织奖申报请点击“优秀组织奖报名”进行注册登陆。
出现如下界面:点击“未有账号,注册”,进入注册界面:三、登录(一)用户登陆入口一已注册用户,可在北斗科普网首页点击“登录”,进入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选择类型。
参赛学生选择类型“学生”,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申报选择类型“优秀科技教师”、十佳优秀组织奖申报选择类型“优秀组织”进行登陆。
(二)用户登陆入口二可点击菜单栏“北斗杯大赛入口”,进入北斗杯大赛界面,学生参赛报名请点击“参赛报名”进行登陆,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申报请点击“优秀科技教师报名”进行登陆、十佳优秀组织奖申报请点击“优秀组织奖报名”进行登陆。
出现如下界面:四、学生参赛报名(一)报名表在线填写1、用户注册/登陆后页面跳转到报名界面,请第一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报名信息。
作品名称栏,务必同时填写作品中文名称及作品英文名称,格式为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其中,分号为英文格式)2、填写完毕,点击“提交”,提交成功后则显示如下界面如报名表不需要修改则可点击“预览打印”,点击底部“打印本页”,则可联系签字盖章。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主办的一项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该比赛旨在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一、参赛对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放,参赛对象为在校学生,年龄不超过18周岁。
二、参赛类别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工程技术类三个类别。
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赛类别。
三、参赛项目参赛项目必须是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参赛项目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完成的,但每个参赛者只能参加一个项目。
四、参赛流程1.报名阶段: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报名,并提交参赛项目的相关材料。
2.初赛阶段:初赛采用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审结果将在规定时间内公布。
3.复赛阶段:复赛采用现场展示和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审结果将在现场公布。
4.决赛阶段:决赛采用现场展示和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审结果将在现场公布。
五、评审标准参赛项目将按照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技术难度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评审。
评审结果将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等次。
六、奖项设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等奖项,同时还将设立最佳组织奖、最佳指导教师奖、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创新奖等特别奖项。
七、注意事项1.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抄袭、剽窃或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参赛者必须保证参赛项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虚报或者夸大参赛项目的成果。
3.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纪律,不得在比赛过程中进行任何违规行为。
4.参赛者必须保证参赛项目的安全性,不得使用危险物品或者进行危险操作。
5.参赛者必须保证参赛项目的环保性,不得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或者破坏。
总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它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新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中国最高级别的科技创新竞赛之一,旨在鼓励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规则和要求,帮助参赛选手更好地了解比赛并准备比赛。
一、参赛资格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生,参赛选手应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并需由指导教师组织参赛。
每个参赛队伍由1至3名参赛选手组成,每个学校可以组织多个参赛队伍。
二、比赛组别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分为初中组和高中组两个组别。
参赛选手根据所在学校的年级和学科特长选择相应的组别参赛。
三、比赛内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比赛内容包括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两个方面。
参赛选手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比赛内容应符合科学原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四、报名和初赛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报名渠道进行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研究报告、实验数据等。
初赛将由专家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并选出优秀作品晋级复赛。
五、复赛和决赛复赛阶段,参赛选手将参加现场答辩和展示,向评委和观众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活动。
决赛阶段,评委将对参赛选手的答辩和展示进行评审,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六、评审标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评审标准主要包括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表达能力四个方面。
评委将根据参赛作品的研究内容、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成果展示等综合因素进行评分。
七、奖项设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对初赛和复赛阶段的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此外,评选出的优胜团队还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科技创新大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少年选手交流竞技。
八、比赛守则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应遵守比赛守则,包括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不得进行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不得使用禁用的材料和设备等。
违反比赛守则的参赛选手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九、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保护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强调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保护,参赛选手应遵守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并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区别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这项基金是按照邓小平同志遗愿设立的。
邓小平同志生前一直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重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他曾为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2004年,邓小平同志亲属按照他的遗愿,把邓小平同志生前的全部稿费100万元捐献出来,用于鼓励青少年的科技创新。
2008年12月,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香港卓越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又分别向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各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
同时,自2008年第五届评选表彰起,将奖励对象扩展到港澳地区在校学生。
这一基金的设立,对于引导广大青少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于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对于不断激励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大力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奖项设置“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面向全日制在校学生个人设奖,基金主要奖励在校大、中、小学生,每年奖励100人左右。
申报实行组织遴选与社会推荐相结合,各地候选人可由省级团组织统一组织申报,也可由国内科技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联合推荐。
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评审结果向社会公布。
设研究生、大学本专科)、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五个组别。
研究生和大学本专科生获奖者每人颁发奖学金20000元,中、小学生获奖者每人颁发奖学金5000元,同时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
推荐标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推荐标准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引言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为了促进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而举办的竞赛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比赛的规则,包括参赛资格、赛事组织、评审标准等内容,旨在帮助参赛者全面了解比赛,并提供参赛准备和策略。
一、参赛资格1. 年龄要求参赛者须为中国公民及港澳台居民,年龄不超过18周岁。
2. 参赛类别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多个参赛类别,每个参赛者只能选择一个类别参加。
3. 队伍组成参赛队伍由1-5名队员组成,可以是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的混合队伍。
二、赛事组织1. 报名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官方网站进行线上报名,提交参赛相关信息和作品简介。
2. 作品提交参赛队伍须按照要求提交科技创新作品的详细报告,包括实验方法、数据统计、结论分析等。
作品可以是实物展示、研究报告、软件程序等形式。
3. 初赛评审初赛评审将对作品报告进行综合评分,并选出进入决赛的队伍。
4. 决赛答辩决赛阶段,入选的参赛队伍将进行现场答辩,回答评委的提问,展示作品的创新点和研究成果。
三、评审标准1. 科学性与创新性参赛作品需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展示创作者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2. 实用性与推广价值作品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能够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3. 效果与成果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目标,并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来证明效果与成果,成果的量化和质化指标将作为评分的重要依据。
四、奖项设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置多个奖项,包括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
同时还设立了特别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最佳实验设计奖等,以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参赛准备与策略1. 选择适合的类别参赛者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的参赛类别,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助于发挥优势和展示创新。
2. 开展独立研究参赛者应积极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实际问题,并与导师和队友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学生介
绍
[学生姓名],[学校名称]的一名学生,对科学技术充满了热爱和探索精神。
他/她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凭借其出色的项目获得了奖项。
在比赛中,[学生姓名]展示了他/她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科学知识。
他/她的项目名为[项目名称],旨在解决[具体问题或挑战]。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学生姓名]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还具有潜在的社会影响。
[学生姓名]在项目中展现了出色的跨学科能力,他/她综合运用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相关学科]等。
他/她还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同学和指导老师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
除了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奖项,[学生姓名]还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科技活动。
他/她通过分享自己的项目经验和知识,激发了其他同学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姓名]的成就不仅代表着他/她个人的努力和才能,也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支持与培养。
他/她的成功故事鼓励着更多的学生投身于科技创新领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将为你生成更详细的介绍。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历年名单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中国科技领域最高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重要贡献的科技项目。
以下是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历年名单的一部分:
1. 2019年,中国商飞公司的C919大型客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 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
步特等奖。
3. 201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川庆钻探公司完成的页岩气勘探开
发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4. 2016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特等奖。
5. 201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载人航天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访问科技部官网。
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规章制度第一条:总则1.1 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以下简称“评奖”)是为了鼓舞和培养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本领,推动青少年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而设立的。
1.2 评奖由企业法务部门组织实施,并依照本制度进行评审和嘉奖。
1.3 评奖遵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评审过程的规范性和透亮性。
第二条:评奖对象2.1 评奖对象为年龄在18岁以下(含18岁)的青少年个人或团队。
2.2 评奖对象需在科技创新项目或作品中表现出肯定的创新性和应用性。
第三条:评奖类别3.1 评奖设立以下类别:•科学试验类•发明创造类•工程设计类•科技创意类3.2 评奖类别的设立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补。
第四条:评比标准4.1 科学试验类评比标准:•试验设计:创新性、科学性、符合试验原理和方法。
•试验操作:准确性、规范性、试验设备和料子的运用。
•试验结果:数据的有效公正、数据分析的逻辑性和准确性、试验结论的严谨性。
4.2 发明创造类评比标准:•创意性:独特性、创新性、应用性。
•实施方案:合理性、可行性、技术难度。
•成绩质量:原创性、规模、社会价值。
4.3 工程设计类评比标准:•设计思路:创新性、应用性、美观性。
•设计流程:设计方法的合理性、设计步骤的规范性。
•设计成绩:设计的完整性、生产工艺和料子的合理性。
4.4 科技创意类评比标准:•创意性:独特性、创新性、艺术性。
•表现方式:形式多样性、传播方式的创新性。
•艺术成绩:作品的完整性、欣赏性和社会价值。
第五条:评奖流程5.1 报名阶段:•公示评奖的项目和要求;•供应报名料子及相关证明文件;•进行初步筛选,选定入围项目。
5.2 审查阶段:•组织专家对入围项目进行评审;•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并征求公众看法。
5.3 奖项评比阶段:•组织专家对入围项目进行终审;•依据评审结果,确定各类别的获奖项目。
5.4 颁奖仪式:•组织颁奖仪式,并公开公示获奖名单及奖品。
第六条:奖项设置和评比名额6.1 奖项设置:•特等奖若干名:嘉奖对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或作品。
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名单
(共100名)
北京
姜飞宇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
张及晨北京一零一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
傅彤(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
吴佳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2010级本科生
黄毅超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
田耀斌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2009级博士生天津
王砚渤天津市河西区水晶小学六年级学生
吕仲浩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
武涛天津大学理学院2011级硕士生
李丽(女)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1级博士生
河北
程思佳(女,满族)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高中一年级学生刘晓楠(女)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级本科生山西
李璐琦山西省太原市44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
程远喆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丂中高中三年级学生
张建峰太原理工大学数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
张哲滔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生
郭佩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2013级硕士生
内蒙古
张晨(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
贾佳(女,回族)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2010级本科生苏洁(女)内蒙古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1级硕士生
辽宁
杨鹏(回族)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
王泽燊(女)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1级本科生
吉林
陈赫(满族)吉林省东丰县第三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
于兴华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11级本科生
黑龙江
解欣艺(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
冷晓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级本科生卢芸(女)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级博士
生
上海
颜隽闻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六年级学生
王一飞上海市梅陇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
张舒蕾(女)上海市宜川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
解得官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2010级本科生
柯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级博士生江苏
秦欣然(女)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宗航晨江苏省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盲部初中三年级学生
郭红军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2010级本科生
申来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2010级博士生
汪超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2012级博士生
浙江
卢思睿(女)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东海实验学校初中二年级学
生
裴翔云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高职生
钟麒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
安徽
朱涧箐(女)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
黄璞中国科技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2011级博士生
福建
李哲舟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
刘家昌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
丁陈禹(回族)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12级硕士生
朱从青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0级博士生
江西
双超军南昌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生
彭巧巧(女)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12级硕士生
山东
张涵瑞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四年级学生
刘小祎(女)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
郭亭亭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
张彦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硕士生
河南
吴少哲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
闫鹏飞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0级本科生
高源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10级本科生
湖北
张哲野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0级本科生
张一峰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2010级本科生
湖南
周子惟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
朱国姝(女)湖南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11级本科生
刘路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12级博士生
广东
陈彦儒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
邱燕璇(女)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3级硕士生
刘石平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级博士生
张丹伟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012级博士生
广西
林萱仪(女,瑶族)广西梧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
青尚龙(壮族)广西南宁市第三十一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
曾燕斌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
海南
赵龙辉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
重庆
蒋知函(女)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六年级学生
谭清倩(女)重庆市丰都县第三中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
王颖(女)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
生
陈增顺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011级硕士生
四川
王梦玲(女)四川省峨眉山市峨山镇初级中学校初中二年级学
生
廖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2010级本科生
周帷(女)四川农业大学资源2011级硕士生
贵州
王蛟(女)贵州大学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
云南
王佳冝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硕士生
陕西
孙玮泽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
杨洁(女,回族)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2012级硕士生徐雪(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2011级博士生
甘肃
杨晨曦(藏族)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
青海
常博浩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
胡媛(女)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2010级本科生宁夏
杨皓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回民小学五年级学生
张兴武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中三年级学生谢海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2011级本科生
新疆
马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初中三年
级学生
艾麦尔·麦米提力(维吾尔族)新疆农业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
中语学院汉语预科2013级本科
生
李东泽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08级硕士生
李怡招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博士生
兵团
马海碧(女,回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中一年级学
生
解放军
王野第二军医大学学员旅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本科生
周继航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一系十五队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专业2011级本科生
袁志方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专业2012级博士生
香港
缪婧(女)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2012级硕士生
唐旻(女)香港大学李嘉诚学院解剖系2010级博士生
澳门
谭知微(女)澳门培正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
王胜鹏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所2012级博士生
台湾
魏欣如(女)北京中医药大学台港澳中医学部中医学(台五)专业2011级本科生
钟耀贤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2011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