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律启蒙八齐(详细注解及典故)

声律启蒙八齐(详细注解及典故)

声律启蒙八齐(详细注解及典故)
声律启蒙八齐(详细注解及典故)

目录

声律启蒙.八齐之一 (1)

声律启蒙.八齐之二 (5)

声律启蒙.八齐之三 (11)

声律启蒙·八齐之一

yán duìxiù,jiàn duìxī岩对岫,涧对溪

yuǎn àn duìwēi dī

远岸对危堤

hèchánɡduìfúduǎn

鹤长对凫短

shuǐyàn duìshān jī

水雁对山鸡

xīnɡɡǒnɡběi,yuèliúxī星拱北,月流西

hàn lùduìtānɡní

汉露对汤霓

táo lín niúyǐfànɡ

桃林牛已放

yúbǎn mǎcháng sī

虞坂马长嘶shūzhíqùɡuān wén ɡuǎn ɡshòu

叔侄去官闻广受

dìxiōnɡrànɡɡuóyǒu yíq í

弟兄让国有夷齐

sān yuèchūn nónɡ

三月春浓

sháo yào cónɡzhōnɡhúdi éwǔ

芍药丛中蝴蝶舞

wǔɡēnɡtiān xiǎo

五更天晓

hǎi tánɡzhīshànɡzǐɡu ītí

海棠枝上子规啼

岩对岫,涧对溪,远岸对危堤。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星拱北,月流西,汉露对汤霓。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解析】

岩对岫,涧对溪

岩:峰峦;岫:洞穴。

[唐]杨炯《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云:“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宋]张抡《菩萨蛮》词云:“人间何处难忘酒。兴来独步登岩岫。”

涧:山谷间的水沟。溪:山里的小河沟。

[唐]李忱《瀑布联句》诗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远岸对危堤

远岸远方的水岸。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诗云:“远岸谁家柳,孤烟何处村。”

[宋]周邦彦《维扬怀古》词云:“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

危堤高或险的堤岸。

[唐]卢纶《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诗云:“绿萍藏废井,黄叶隐危堤。”

[宋]杨万里《宿湖甫山》诗云:“夜泊湖甫山,绿杨护危堤。”

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

鹤长凫短仙鹤的腿长,野鸭的腿短。《庄子·骈拇》云:“凫胫(小腿)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意思就是,鹤和凫,腿的长短是自然生长的结果,人为地给它们截短接长,必然会成悲剧。

水雁会戏水的大雁。

山鸡形似雉,不善飞。今名锦鸡。传说山鸡自爱其羽毛,常照水而舞。

星拱北,月流西

星拱北众星围绕北斗转。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通‘拱’,环卫)之。”

月流西月亮朝向西方落下。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诗云:“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汉露对汤霓

汉露指汉代“承露盘”。汉武帝迷信神仙,造承露盘以承接甘露,当仙水喝。《三辅故事》载:“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汤霓商汤王讨伐夏桀王时,各地百姓都希望汤军先到自己所在地,“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云彩和虹霓,下雨的征兆)也。”

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

桃林牛已放据说周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归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刀枪入库,以示天下太平。

虞阪马长嘶战国相马大师伯乐在路过虞坂地方时,见一匹拉着盐车爬坡的千里马累得倒在地上,伯乐哭着抚摸它,并把自己的衣裳盖在马身上。千里马“仰

而长嘶”,感谢伯乐对它的同情和理解。

叔侄去官闻广受

西汉疏广,少好学,尤通《春秋》。宣帝时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任少傅。五年后,叔侄二人皆称病去职还乡。后人把“二疏还乡”视为功遂身退的典范。

弟兄让国有夷齐

商朝末年,孤竹君认次子叔齐为君位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不受。后二人听说周文王善待老人,便一起投向周室。后世将夷齐视为道德高尚的典范。

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

古代春季分三个月,即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所以说“三月春浓”,芍药花期就在季春。芍药开完,也就意味了春天快结束了。

[宋]赵长卿《蝶恋花·暮春》词云:“芍药开残春已尽。红浅香干,蝶子迷花阵。”

延伸阅读芍药,花中之相

传说中,牡丹和芍药都不是凡间花种。某年人间瘟疫横行,花神为救世人盗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间,结果一些仙丹变成了木本的牡丹,另一些就变成草本的芍药,所以,至今芍药还带着个“药”字。事实上,牡丹、芍药的花叶根茎确实可以入药,白芍就是滋阴补血的常用药。

因为同为仙丹所化,所以牡丹和芍药的花很相似,而且,二者的地位也明显高于凡间之花。牡丹被称之为花中之王,芍药则是花中之相。正如宋人王质《蓦山溪·咏茶》词云:“休说休说,世只两名花,芍药相,牡丹王,未尽人间舌。”

不过虽然近似花王,贵为花相,但芍药在诗词世界里还是常常活在花王的阴影之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就在《赏牡丹》一诗里,抑芍药而挺牡丹地写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芍药和牡丹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牡丹是木本,芍药是草本,牡丹可以长到2米高,芍药很难超过1米高;

牡丹比芍药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而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

牡丹叶片宽,偏灰绿,三裂,而芍药叶片狭窄,较有光泽,上部叶片为梭状单叶;

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古有“杜鹃伤魂”之典。神话传说,战国时期,蜀主杜宇,号望帝。他命令鳌灵开凿巫山治水,鳌灵治水功高,望帝自以德薄,效法尧舜,禅位于鳌灵,帝号“开明”。望帝遂隐于西山。

后来,鳌灵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以致失国。望帝痛悔而死,其魂化为鹃鸟,飞进帝都,登枝悲鸣,泪尽继而泣血。因为望帝姓杜,蜀民故称鹃鸟为“杜鹃”,映山红就是因为染上了杜鹃鸟的啼血,才会开得殷红一片。所以映山红也叫杜鹃花。

又因杜鹃啼叫之声,犹如催人“布谷”,也被称为“布谷鸟”,世人感念望帝精魄犹关注农事,规劝劳作,故又将杜鹃鸟称作“子规”。

[唐]崔涂《春夕》诗云:“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延伸阅读:海棠,花中贵妃

刚刚说到了“花中之王”和“花中之相”,这里我们再来说说“花中贵妃”。

海棠,叶乔木,卵形叶,开淡红或白花,结红、黄色球形果,酸甜可食。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历代文人多有脍炙人口的诗句赞赏海棠。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以形容海棠艳美高雅。

海棠之所以被称为花中贵妃,是因为唐玄宗曾以海棠比喻过杨贵妃,请参见本系列第十二讲“海棠春睡早”。

声律启蒙·八齐之二

yún duìyǔ,shuǐduìní云对雨,水对泥

bái bìduìxuán ɡuī

白璧对玄圭

xiàn ɡuāduìtóu lǐ

献瓜对投李

jìn ɡǔduìzhēnɡpí

禁鼓对征鼙

xúzhìtà,lǔbān tī

徐稚榻,鲁班梯

fènɡzhùduìluán qī

凤翥对鸾栖

yǒu ɡuān qīnɡsìshuǐ有官清似水

wúkèzuìrúní

无客醉如泥jiéfàwéi wén táo kǎn mǔ截发惟闻陶侃母

duàn jīzhǐyǒu yuèyánɡq ī

断机只有乐羊妻

qiūwànɡjiārén

秋望佳人

mùsònɡlóu tóu qiān lǐyàn

目送楼头千里雁

zǎo xínɡyuǎn kè

早行远客

mènɡjīnɡzhěn shànɡwǔɡēn ɡjī

梦惊枕上五更鸡

云对雨,水对泥,白璧对玄圭。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徐稚榻,鲁班梯,凤翥对鸾栖,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截发惟闻陶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解析】

云对雨,水对泥

因云才化雨,没水岂成泥。这是一组相生对应的关系。

再找词外之意的对应,两组词语又同有男女情爱的典故。

延伸阅读:巫山云雨几缠绵

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览云梦之台,宋玉作《高唐赋》写道:“先王(指楚怀王)曾游览此地,累了便睡着了,梦见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她自称是巫山之女,愿意献出自己的枕头席子给楚王享用。楚王听懂的弦外之音,非常高兴,立即宠幸那位巫山美女两相欢好(后世女方委婉表达以身相许的成语”自荐枕席“就是这么来的)。事后,巫山女告诉怀王,再想找自己的话,就住就在巫山,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现在常用“巫山云雨”形容男欢女爱,就是典出于此。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亦是用此典。

延伸阅读:泥水深情谁可间

元代旷世大才赵孟頫,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尤其他的书法被称为“赵体”,与唐代欧颜柳三大家并列,世称“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无敌手,对后世书法的影响很大。

他的妻子管道升,也是个了不得的才女,她出身名门,才貌双全,善画竹,小楷近似赵孟頫风格,亦擅诗文,与赵孟頫真是堪称极其般配的神仙眷侣。

但外人眼中的女神,也终究会在婚姻生活中逐渐被消磨了夺目的光华,管道升人近中年,“玉貌一衰难再好”,便让官运亨通的赵孟頫有了些围城之外的想法。

当时社会上的名士纳妾成风,赵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纳妾,但身为文化名流,他又不好向妻子明说,就写了段小曲儿给妻子示意:

“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意思就是说,大家都是做“学士”的,你没听说过晋代的王献之先生有桃叶、桃根两个小妾,宋朝的苏轼先生也有朝云、暮云这两个小妾。因此,我就是多娶几个小妾也并不过分;何况你年纪已经四十多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而夫人管氏读后,不哭不闹不上吊,高智商、高情商地也填写了一首《我侬词》作答: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小词,一下就把自己和赵孟頫的夫妻恩爱“绑架”上了一个岂容第三者插足的高度。赵孟頫看了夫人这文理俱胜于己的词,无言以对,惭愧不已,只得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白璧对玄圭

白璧洁白的圆盘状美玉,中有圆孔。多比喻完美、清白的人和事。

[唐]陈子昴《胡楚真禁所》诗云:“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比喻佞人作祟,忠良受到陷害)

元圭本应为“玄圭”,因声律启蒙的作者车万育是清朝人,而康熙皇帝名“玄烨”,为避“玄”字之讳,时人以“元”代“玄”字。玄圭是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因玄为天色,故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如大禹治水功成,尧帝便赐予其玄圭,以彰其天功告成。

献瓜投李

进献鲜瓜,赠送李子。意思是男女情长,互赠礼物。

《诗经·大雅·抑》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卫风·木瓜》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赤玉);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玫(墨玉)。”

禁鼓对征鼙

禁鼓禁鼓设在宫城谯(qiáo)楼上报时的鼓。

[唐]郑嵎《津阳门》诗:“御街一夕无禁鼓,玉辂顺动西南驰。”

征鼙古代军队出征时所击之鼓。

[唐]杜荀鹤《乱后归山》诗云;“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徐稚榻,鲁班梯

徐稚榻东汉名士徐稚(一作徐稺),家贫农耕。因不满宦官专权,虽屡为豫章太守陈蕃举荐,终不为官。陈蕃从不留宿客人,惟徐稚来,则设榻留宿,去则收起。

鲁班梯春秋时期,鲁国公输班(即后世建筑、木工尊为祖师爷的“鲁班”)创造出了攻城云梯,欲助楚国伐宋,但为墨子所阻止。

延伸阅读:墨子救宋胜鲁班

公元前440年前后,战国大发明家鲁班研制出了攻城的尖端武器——“云梯”,准备用它助楚国攻打宋国。

墨子听说了此事,就从齐国来到楚国郢(yǐng)都,会见鲁班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我愿意献给你十镒黄金,请你帮忙杀了他。”鲁班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

墨子就说:“我听说你造云梯,要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去掠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智慧。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争辩却没有结果,不能算是强。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鲁班默然,竟无言以对。

墨子又请鲁班代为引荐,求见于楚王说:“有一个人,舍弃他华丽的丝织华服,却打算去偷邻居的粗布短衣;舍弃他的美食佳肴,却打算去偷邻居的糟糠。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楚王答:“这人有病。”墨子接着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像华服与短衣相比。楚国云梦大泽、长江、汉水,物产丰富,富甲天下;宋国却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就象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楚国进攻宋国,岂不是像那个有病的家伙?如果这样做,一定会有损道义,未必能占据宋国。”

楚王虽然认为墨子说得有理,但又觉得云梯神器在手,胜算满满,不想就此放弃。

墨子于是又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请鲁班来模拟攻城。墨子九次化解了鲁班的进攻,鲁班攻战用的器械都用尽了,墨子

的防御的战术还有富余。墨子还看穿了鲁班没说出口的小心思,说:“不要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人能对抗云梯了,我的二百弟子,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侵略军了。”楚王只得悻悻然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念头。

狗血的是,墨子从楚国归来,经过宋国,天下着雨,他到闾门去避雨,守闾门的人却不接纳他。所以说:“运筹帷幄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都知道他。”

凤翥对鸾栖

凤翥鸾栖凤凰飞翔,鸾鸟栖止。常用以比喻书法笔势飞舞多姿。

[宋]王溥《唐会要》云:“今观圣迹,兼绝二王(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

此处将凤翥鸾回改为凤翥鸾栖,只是为了符合八齐的韵脚,才换“回”为“栖”。

有官清似水

指为官清廉,如同白水一样清明。在经济上,清正廉明,不贪不占;在政务上,明鉴秋毫,清楚明白。这表达的是作者为官的政治理想。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五:“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无客醉如泥

没有客人来访就自个儿独酌烂醉如泥。这表达的是作者赋闲的理想状态。

[ 唐 ]李白《赠内》诗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延伸阅读:守活寡的太常妻

《后汉书·周泽传》载,周泽身为太常卿,“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斋宫”,其妻因怜其老病,到斋宫去看望他,周泽大怒,以干犯斋禁为由,把妻子押送诏狱。当时的人对这件事议论说:“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后以“太常妻”用作冷淡妻子的典故。

截发惟闻陶侃母

东晋刺史、大将军陶侃,早年孤贫。他为官精勤尽职,公正清廉。鄱阳孝廉范逵常来会他,因家里无钱买酒菜,其母就剪掉自己的头发,换来酒菜待客。

断机只有乐羊妻

战国时期,年轻的乐羊(名将乐毅的先祖)外出求学,因想念妻子,年余即归。其妻愤而剪断织机上的丝锦,说:“丝断就前功尽弃了;读书也应学而不倦,才能有所成就。”乐羊醒悟,回去学完,七年方归。

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

在凄清的秋日思念心上人,望着南飞的大雁,寄望能将书信捎回家。

[唐]王昌龄《独游》诗云:“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鱼雁都有书信的意思。

延伸阅读:鱼鸿尺素本无凭

鸿雁传书:《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昭帝即位数年后,匈奴与汉和亲。汉朝要求释放匈奴此前扣押的汉使苏武等人,匈奴人谎称苏武已经死了。此后,汉使又至匈奴,苏武的副手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带他夜见汉使,述说了这几年在匈奴的情况,并授计于汉使,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著帛书,上面写着苏武等人在北海。单于被这一诈就露了底,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于是,苏武凭借虚构的鸿雁传书,才得以归汉。

鱼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为尺素。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宋 ]秦观《踏莎行》词亦用此典:“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五更鸡,五更报晓的鸡鸣声。指远行之客一大早被五更鸡叫惊醒。

[ 唐 ]李商隐《赋得鸡》诗云:“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声律启蒙·八齐之三

xiónɡduìhǔ,xiànɡduìxī熊对虎,象对犀

pīlìduìhónɡní

霹雳对虹霓

dùjuān duìkǒnɡquè

杜鹃对孔雀

ɡuìlǐnɡduìméi xī

桂岭对梅溪

xiāo shǐfènɡ,sònɡzōnɡjī萧史凤,宋宗鸡

yuǎn jìn duìɡāo dī

远近对高低

shuǐhán yúbúyuè

水寒鱼不跃

lín mào niǎo pín qī

林茂鸟频栖yánɡliǔhèyān pénɡzéxi àn

杨柳和烟彭泽县

táo huāliúshuǐwǔlínɡx ī

桃花流水武陵溪

ɡōnɡzǐzhuīhuān

公子追欢

xián zhòu yùcōnɡyóu qǐm ò

闲骤玉骢游绮陌

jiārén juàn xiù

佳人倦绣

mèn qīshān zhěn yǎn xiān ɡɡuī

闷欹珊枕掩香闺

【解析】

熊对虎,象对犀

熊与虎都是猛兽,都以力大、爪利、凶猛著称;象和犀可对应的特点则在于,都是庞然大物、皮糙肉厚、且一个象牙,一个有犀角,都是极其珍贵之物。

霹雳对虹霓

霹雳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也常引申形容声势迅猛、突发惊人之状。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曰:“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云:“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虹霓亦称虹蜺。是雨后放晴,天空中因残留的水分子折射阳光而出

现的七色彩弧。有时候分内外两环(俗称“双彩虹”),内环称雄虹,外环称雌霓。霓与虹的颜色排序刚好相反。

[战国]宋玉《高唐赋》云:“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燿虹蜺。”

杜鹃对孔雀

杜鹃和孔雀都是妇孺皆知的名鸟,二者在文字上不仅平仄相对称,且名字的词语结构相同;二者出身都高贵,杜鹃相传为望帝魂魄所化,孔雀则与百鸟之王凤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唐]李商隐《锦瑟》诗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诗云:“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但在西方文化中,杜鹃和孔雀却都也有被人诟病的地方:

杜鹃鸟会把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类巢里,而且杜鹃的雏鸟一般会比别的鸟类早出生,只要一出生它就把其它的鸟蛋推出鸟巢,并发出凄厉的叫声要吃的。所以杜鹃象征着自私和残忍。

而孔雀则以骄傲和善妒著称,这一点,穿着漂亮花裙,甚至带着漂亮花伞的女子更容易引得动物园里的孔雀开屏,即可见一斑。

桂岭对梅溪

桂岭长满桂树的山岭。湘粤桂地区的五岭之一。

[宋]欧阳修《诗话·九僧诗》云:“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

梅溪岸边长着梅树的小溪。

[宋]范成大《天平先陇道中,时将赴新安掾》诗云:“霜桥冰涧净无尘,竹坞梅溪未放春。”

萧史凤,宋宗鸡

萧史凤传说,春秋时期秦穆公之女弄玉爱吹箫,成年之后,不愿嫁与王公贵族,执意只嫁善笙箫者。华山萧史善吹箫,能奏鸾凤之鸣。穆公就把女儿嫁给了萧史,并筑凤凰台给他们居住。萧史教弄玉作凤鸣,竟引凤凰聚止其屋上。婚后数年,两位神仙伴侣厌倦世俗生活,于是萧史乘龙,弄玉乘凤,升天而去。

成语【弄玉吹箫】、【乘龙快婿】皆出自这一典故。

宋宗鸡《幽明录》载:晋朝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曾经买得一只长鸣鸡,极其宠爱,专门定做了一个笼

子挂在窗前,这只鸡会说人话,爱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口才越来越好。(一水很怀疑这到底是一只鸡,还是一只时人少见的金刚鹦鹉?)

远近对高低

源出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

天气寒冷,水里的游鱼都不活跃。

源出宋代诗人黄庭坚《次韵晁元忠西归》诗句:“林薄鸟迁巢,水寒鱼不聚”。

茂密的树林里,有众多的鸟儿栖息。

源出唐代诗圣杜甫《秋野》诗句:“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杨柳和烟彭泽令

东晋诗人陶潜(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曾任彭泽县令,后隐姓埋名,辞官隐居。他写的《五柳先生传》,说自家“宅边有五棵柳树,因以为号”。

桃花流水武陵溪

陶渊明所著《桃花源记》,写晋武帝时,有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此渔人缘武陵溪行舟,“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进入了一个隐逸避世,不知汉晋,安乐祥和的世外桃源。待他出了桃花源,后来想再度寻找此地时,却再也找不这这里了。

陶渊明笔下的这一世外桃源,从此就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最令人向往的美好净土。

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

公子哥儿寻欢,闲散地骑着骏马游逛在花街柳巷。追欢:寻欢。玉骢:骏马。绮陌:指繁华的街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巷。

[宋]仇远《阮郎归》词云:“桃花坊陌散香红。捎鞭骤玉骢。”

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

美女佳人倦怠了刺绣,闭门侧卧在珊瑚枕上缱绻发呆。倦绣:懒得绣花。欹:侧斜。香闺:女子卧室。

[宋]陈允平《惜分飞》词云:“钏阁桃腮香玉溜,困倚银床倦绣。”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 一东1 ————————注释————————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

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白吏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4濯(音zhuó)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1。 天浩浩,日融融2。佩剑对弯弓3。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声律启蒙22八齐1

八bā齐qí 1 岩yán 对duì 岫xiù , 涧jiàn 对duì 溪xī, 远yuǎn 岸àn 对duì 危wēi 堤dī。鹤hè 长zhǎng 对duì 凫fú 短duǎn , 水shuǐ 雁yàn 对duì 山鸡shānjī。 星xīng 拱gǒng 北běi ,月yuè 流liú 西xī。 汉hàn 露lù 对duì 汤tāng 霓ní。桃táo 林lín 牛niú 已yǐ 放fàng ,虞yú 坂bǎn 马mǎ 长cháng 嘶sī。叔shū 侄zhí 去qù 官guān 闻wén 广guǎng 受shòu , 弟兄dìxiōng 让ràng 国有guóyǒu 夷yí 齐qí。三月sānyuè 春chūn 浓nóng , 芍sháo 药yào 丛cóng 中zhōng 蝴hú蝶dié 舞wǔ。五更wǔgēng 天tiān 晓xiǎo , 海hǎitáng 棠 枝zhī 上shàng 子zǐ规guī 啼tí。 【注释】 鹤长凫短:《庄子》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凫胫虽短,续之则忧。 汉露:《汉书》武帝造金茎玉盘以承露。 汤霓:成汤征伐天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 桃林:《周书》武王克商,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野。 虞坂:《韩子》骐骥困盐车,负而上虞坂,顾伯乐而长鸣,知其识己也。 去官:《汉书》疏广,字仲翁,为太子太傅。兄子受为少傅。广谓受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上疏乞归田。 让国:《史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 子规:杜鹃也。 古诗赏析:

二月二十八日静寄轩作 周紫芝(宋) 看得阶前碧草浓,小桃犹作亚枝红。五更梦断鸡鸣雨,三月寒生燕子风。归意拟寻黄篾舫,春愁最恼白头翁。鹤长凫短知多少,尽付轩渠一笑中。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五微)

上:五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①,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②。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③。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⑤。 【注释】 ①朗:月光明亮。 ②(jī)矶: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原文】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译文】来和往相对,密集和稀疏相对,春燕轻舞和黄莺翻飞相对。清风和明月相对,浓重的露水和轻轻的炊烟相对,经霜的菊花冷峻清逸,经雨的梅子果繁叶茂。他乡的曲折小路和水边突出的岩石相对。 ③朝:早晨。珠玑:珍珠的统称。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④(qī)欹: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念:想着。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原文】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译文】七彩的晚霞,犹如锦绣铺满天空;早晨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盛夏的时候,身在他乡作客的人躺在石板上纳凉思念家乡,秋天转寒时,妻子为戍守边疆的丈夫捎寄棉衣。 ⑤莎:草名,即香附。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原文】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译文】春天的水面,天色刚刚暗下来,青草岸边的渔夫就回家去了;夕阳还在半山腰,绿绿的草原上已有牧童归来。 宽对猛,是对非①,服美对乘肥②。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③。 桃灼灼,柳依依④,绿暗对红稀⑤。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⑥。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 ①宽对猛:宽指政策宽缓,猛指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宽缓的政令和严厉的政令互相补充调剂,国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谐。) ②乘:乘坐。此处动词做名词用,指乘坐的马匹。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也可能出自《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如此,则“服”和“乘”都应该是动词,而“美”和“肥”才应该看做借代,分别指“美丽的衣服”和“肥壮的马匹”。

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 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优美,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 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学生通过学习诵读最具传统文化 价值的经典诗文,不仅能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更能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 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逐步培养敦 厚好学、通达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 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 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 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90%的记忆力 已经形成。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二年级的小朋友,反复诵读是他们的嗜好; 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喜爱背诵极具音乐性和韵律 性的经典诗文。只是他们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持之以恒的品行。 三、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一本指导儿童以及初学者认识声韵、 掌握对偶技巧的启蒙读物。它以对子的形式表现,用活泼 可爱、平仄协调的文句,让初学者认识什么是声调和谐, 什么是对仗工整?按平声韵的韵部编排,其中上平声(十 五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 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 十五删。下平声(十五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 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合起来一共有三十个韵部。每 一个韵部都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 渐進,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 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所以是古代塾师传授声律,教导童蒙习作对联的基础 教材。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孩子们掌握杰出的中华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满意感和爱国主义情思,领略先哲的风范,从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 膀上,从高起点开展人生;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文 化底蕴;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学习历史、地理、天文、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释】冯妇:人名,《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叶公:《庄子》:叶公子高好画龙,天龙闻而下窥,叶公惊走。非好龙者,好似龙者也。 蛩:音穷。本作蛬,一名蟋蟀,一名促织,今通作蛩。 恰恰:自然、和谐。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之六》诗:“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雍雍:和谐貌。 《诗经·邶风·郀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秦岭云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巫山:《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二峰。迢递:遥远。 嵯峨:山高貌。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注释】上智:智力特出的人。《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孙子·用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奁:音廉,妇女梳妆用的镜匣。笥:音肆,盛衣服的方形竹器。

杵:用以捣物的木棒。 舂:古代称为碓,舂米的器具。灼烁:光皎貌。 蒙茸:草乱貌。苏轼《后赤壁赋》:“披蒙茸。” 戏马:驰马取乐。《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 蟠龙:《晋书·刘毅传》:初,桓温起斋,画龙于上,号蟠龙斋,后桓玄篡晋,刘毅起兵讨玄,至是居之,盖毅小字蟠龙。 蟹螯:《世说》:晋毕卓嗜酒,语人曰:左手擘蟹螯,右手执酒杯,乐足一生矣。 鹤氅:《晋书·王恭传》:王恭尝披鹤氅行雪中,孟昶见曰:此真神仙中人也。五老峰:《地舆记》:庐山有五老峰,秀插云霄。李白诗:“五老峰为笔,洋澜作砚池。”三姑石:《地舆志》:“南康有三姑石,响声若金镛。”镛:大钟,古乐器,奏乐时用来表示节拍。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

声律启蒙(注释版)

声律启蒙(注释版) 作者:(清)车万育撰,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 简介: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卷上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 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扁鹊何益。 六钧弓:《左》定公侵齐,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 黄童白叟:《韩》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见《论语》。 阮途穷:《晋书》阮籍率意独驾,车迹所穷,恸哭而返。 冀北:《韩》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孺子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带拼音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带拼音 《声律启蒙》注音版(上)一(yī 东dōng云(yún 对duì 雨yǔ,雪xuě 对duì 风fēng,晚wǎn照zhào 对duì 晴qíng 空kōng。来lái鸿hóng 对duì 去qù 燕yàn,宿su 鸟niǎo 对duì 鸣míng 虫chóng。三(sān 尺chǐ 剑jiàn,六liù 钧jūn 弓gōng,岭lǐng 北běi 对duì 江jiāng东dōng。人rén 间jiān 清qīng暑shǔ 殿diàn,天tiān上shàng 广guǎng 寒hán宫gōng。两(liǎng岸(àn 晓xiǎo 烟yān 杨yáng柳liǔ 绿lǜ,一yī 园yuán 春chūn雨yǔ 杏xìng花huā 红hóng。两liǎng鬓bìn 风fēng霜shuāng,途tú 次cì早zǎo 行xing 之zhī 客kè;一yī蓑suō烟yān雨yǔ,溪xī边biān 晚wǎn 钓diào 之zhī 翁wēng。沿(yán 对duì 革gé,异yì 对duì 同tong,白bái 叟sǒu 对duì 黄huáng 童tóng。江jiāng 风fēng 对duì海hǎi雾wù,牧mù 子zǐ 对duì 渔yú翁wēng。颜(yán 巷xiàng 陋lòu,阮ruǎn 途tú 穷qióng,冀jì 北běi 对duì 辽liáo东dōng。池chí 中zhōng 濯zhuó足zú 水shuǐ,门mén 外wài 打dǎ头tóu风fēng。梁(liáng 帝dì 讲jiǎng 经jīng 同tong 泰tài 寺sì,汉hàn 皇huáng 置zhì 酒jiǔ 未央宫wèiyānggōng。尘chén 虑lǜ 萦yíng 心xīn,懒lǎn 抚fǔ 七qī 弦xián 绿lǜ 绮qǐ;霜shuāng华huá 满mǎn 鬓bìn,羞xiū 看kàn 百bǎi 炼liàn 青qīng铜tóng。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清车万育 目录 上卷 (2) 一东1 (2) 二冬1 (3) 三江 (4) 四支 (6) 五微 (8) 六鱼 (9) 七虞 (11) 八齐 (12) 九佳 (14) 十灰 (15) 十一真 (17) 十二文 (18) 十三元 (20) 十四寒 (22) 十五删 (24) 下卷 (26) 一先1 (26) 二萧 (28) 三肴 (29) 四豪 (31) 五歌 (33) 六麻 (34) 七阳 (36) 八庚 (37) 九青 (39) 十、蒸 (40) 十一、尤 (42) 十二、侵 (44) 十三、覃 (46) 十四、盐 (48) 十五、咸 (51)

上卷 一东1 ————————注释————————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白叟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4濯(音zhu?)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1。 天浩浩,日融融2。佩剑对弯弓3。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一东)

“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①。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清暑殿,天上有凄冷广寒宫。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沿对革,异对同①。白叟对黄童②。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③。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④。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⑤。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⑥。 【注释】 ①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 ②黄童:即儿童。黄:指黄口。(chú)雏鸟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③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下联出自《晋书?(ruǎn)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原文】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 【译文】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江风和海雾相对,牧童和渔翁相对。颜回甘居陋巷,阮籍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 ④(zhuó)濯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⑤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yǎn)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⑥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三江)知识讲解.docx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 三江 )

上: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①,玉斝对银釭②。 青布幔,碧油幢③,宝剑对金缸④。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⑤。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⑥。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⑦。 【注释】 ① 蓉裳:绣有芙蓉花的衣裳,这里指绣有荷花的衣裳,比喻高洁; 蕙帐:用惠草做的帷帐, 比喻芳美 . ②(ji ǎ)斝: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 gāng)釭:灯。意思为镶嵌在车( gǔ)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③ 幢: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又指佛教用物经幢。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 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属于去声绛韵。这里 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④ 釭:原文作“缸”,疑误。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原文】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译文】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滾滾的长江相对。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 对。青色的布幔 ,碧绿的油幢,青绿色的油布帷幕,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⑤社稷:国家。社和稷分别指祭 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家邦: 国家。邦:国。 【原文】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译文】忠诚之心能使江山安定,尖利的嘴使国家毁灭。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后汉书 ?马武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 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 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 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延:请。 下联出自《庄子 ?人间世》。(ji é)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龙逄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逢(“逄”:为“逢”的俗字,音páng)。夏桀荒淫,关龙逢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⑦ 黄花:此处特指菊花。扶疏:植物错落有致的样子。 【原文】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译文】秋风冷雨,黄花飘落,铺满山路,微微的春风,茂盛的绿竹正遮挡住窗户。 旌对旆,盖对幢①,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②。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③。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④。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⑤。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⑥。 【注释】 ①(pèi)旆:一种旗帜。盖:车盖,古代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器具,形状类似现在的雨伞。 幢: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此处是借对,参考前注。 ② 九泽:指占代分处于九州的九个湖泊,各书记载的名称小有差异,较为通行的说法是:具区(吴)、云梦(楚)、阳 华(秦)、大陆(晋)、圃田(梁)、孟诸(宋)、海隅(齐)、钜鹿(赵)、大沼(燕)。(见于《吕氏春秋? 有始》)三江:古代的三条江,其名称各书记载大不相同。《尚书 ?禹贡》中的“三江”,据唐陆德明《经典择文》的 说法,是指松江、委江、东江。 【原文】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译文】旌和旆相对,车盖和帷幔相对,故国和他邦相对。千山和万水相对,众多湖泽和许多大江相对。

声律启蒙

平水韵表 平水韵共一百零六韵,分为平声三十韵(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所谓上平声、下平声,是平声上卷、平声下卷的意思,没有别的意思。 【上平】 一东:东同铜桐筒童僮瞳中衷忠虫终戎崇嵩弓躬宫融雄熊穹穷冯风枫丰充隆空公功工攻蒙笼聋珑洪红鸿虹丛翁聪通蓬烘潼胧砻峒螽梦讧冻忡酆恫总侗窿懵庞种盅芎倥艨绒葱匆骢

二冬:冬农宗钟龙舂松冲容蓉庸封胸雍浓重从逢缝踪茸峰锋烽蛩慵恭供淙侬松凶墉镛佣溶邛共憧喁邕壅纵龚枞脓淞匈汹禺蚣榕彤 三江:江扛窗邦缸降双庞逄腔撞幢桩淙豇 四支:支枝移为垂吹陂碑奇宜仪皮儿离施知驰池规危夷师姿迟眉悲之芝时诗棋旗辞词期祠基疑姬丝司葵医帷思滋持随痴维卮麋螭麾墀弥慈遗肌脂雌披嬉尸狸炊篱兹差疲茨卑亏蕤陲骑曦歧岐谁斯私窥熙欺疵赀笞羁彝颐资糜饥衰锥姨楣夔涯伊蓍追 四支:缁箕椎罴篪萎匙脾坻嶷治骊尸綦怡尼漪累牺饴而鸱推縻璃祁绥逵羲羸肢骐訾狮奇嗤咨堕其睢漓蠡噫馗辎胝鳍蛇陴淇淄丽筛厮氏痍貔比僖贻祺嘻鹂瓷琦嵋

怩熹孜台蚩罹魑丕琪耆衰惟剂提禧居栀戏畸椅磁痿离佳虽仔寅委崎隋逶倭黎犁郦 五微:微薇晖徽挥韦围帏违霏菲妃绯飞非扉肥腓威畿机几讥矶稀希 衣依沂巍归诽痱欷葳颀圻 六鱼:鱼渔初书舒居裾车渠余予誉舆胥狙锄疏蔬梳虚嘘徐猪闾庐驴诸除储如墟与畲疽苴于茹蛆且沮祛蜍榈淤好雎纾躇趄滁屠据匹咀衙涂虑 七虞:虞愚娱隅刍无芜巫于盂衢儒濡襦须株诛蛛殊瑜榆谀愉腴区驱躯朱珠趋扶符凫雏敷夫肤纡输枢厨俱驹模谟蒲胡湖瑚乎壶狐弧孤辜姑觚菰徒途涂荼图屠奴呼吾

七虞:梧吴租卢鲈苏酥乌枯都铺禺诬竽吁瞿劬需俞逾觎揄萸臾渝岖镂娄夫孚桴俘迂姝拘摹糊鸪沽呱蛄驽逋舻垆徂孥泸栌嚅蚨诹扶母毋芙喁颅轳句邾洙麸机膜瓠恶芋呕驺喻枸侏龉葫懦帑拊 八齐:齐蛴脐黎犁梨黧妻萋凄堤低氐诋题提荑缔折篦鸡稽兮奚嵇蹊倪霓西栖犀嘶撕梯鼙批挤迷泥溪圭闺睽奎携畦骊鹂儿 九佳:佳街鞋牌柴钗差涯阶偕谐骸排乖怀淮豺侪埋霾斋娲蜗娃哇皆喈揩蛙楷槐俳 十灰:灰恢魁隈回徊枚梅媒煤瑰雷催摧堆陪杯醅嵬推开哀埃台苔该才材财裁来莱栽哉灾猜胎孩虺崔裴培坏垓陔徕皑傀崃诙煨桅唉颏能茴酶偎隗咳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卷一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三尺剑:《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治。’高祖骂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六钧弓:《春秋左传·这公八年》:“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广寒宫:《明皇杂录》:“(唐)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本为虚构,后遂以为月中仙宫名。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黄童白叟:白叟,白发老人;黄童,儿童,幼童发色黄,故称。唐韩愈《元和德圣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颜巷陋:《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又名颜回,孔子弟子。阮途穷:《晋书·阮籍传》:“阮籍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冀北:古幽都地。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濯足:《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濯:洗涤。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同泰寺:《梁书·武帝纪下》:“大通元年三月,舆驾幸同泰寺舍身。”后常在同泰寺讲经,传有天雨宝花而下。寺在金陵,今不存。未央宫:西汉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角,唐末毁。《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绿绮:汉卓文君琴名。青铜:古代镜子,以青铜铸造研磨而成,故称镜为青铜。欧阳修:素丝悲青铜。曾巩:水面磨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皤:白色。芰:音忌。古书上指菱。一说水果两角为菱,四角为芰。新月:指农历月初时形状如钩的月亮。鲍照《玩月》诗:“始见东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西北墀,娟娟似娥眉。”长虹:雨气。《仪礼·聘礼》:“气如白虹天也。”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释】冯妇:人名,《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叶公:《庄子》:叶公子高好画龙,天龙闻而下窥,叶公惊走。非好龙者,好似龙者也。蛩:音穷。本作蛬,一名蟋蟀,一名促织,今通作蛩。恰恰:自然、和谐。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之六》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雍雍:和谐貌。《诗经·邶风·郀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秦岭云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巫山:《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二峰。迢递:遥远。嵯峨:山高貌。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注释】上智:智力特出的人。《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孙子·用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奁:音廉,妇女梳妆用的镜匣。笥:音肆,盛衣服的方形竹器。杵:用以捣物的木棒。舂:古代称为碓,舂米的器具。灼烁:光皎貌。蒙茸:草乱貌。苏轼《后赤壁赋》:“披蒙茸。”戏马:驰马取乐。《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蟠龙:《晋书·刘毅传》:初,桓温起斋,画龙于上,号蟠龙斋,后桓玄篡晋,刘毅起兵讨玄,至是居之,盖毅小字蟠龙。蟹螯:《世说》:晋毕卓嗜酒,语人曰:左手擘蟹螯,右手执酒杯,乐足一生矣。鹤氅:《晋书·王恭传》:王恭尝披鹤氅行雪中,孟昶见曰:此真神仙中人也。五老峰:《地舆记》:庐山有五老峰,秀插云霄。李白诗:“五老峰为笔,洋澜作砚池。”三姑石:《地舆志》:“南康有三姑石,响声若金镛。”镛:大钟,古乐器,奏乐时用来表示节拍。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注释】禹舜羲农: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夏禹、虞舜、伏羲、神农。雪花:宋苏轼《咏雪》诗:“天巧能开顷刻花。”云叶:《史记》:黄帝与蚩龙战于涿

原文注音:《声律启蒙》上卷·八 齐

《声shēnɡ律lǜ启qǐ蒙ménɡ》上shànɡ卷juàn·八bā齐qí 岩yán对duì岫xiù,涧jiàn对duì溪xī,远yuǎn岸àn对duì危wēi堤dī。鹤hè长chánɡ对duì凫fú短duǎn,水shuǐ雁yàn对duì山shān 鸡jī。星xīnɡ拱ɡǒnɡ北běi,月yuè流liú西xī,汉hàn露lù对duì汤tānɡ霓ní。桃táo林lín牛niú已yǐ放fànɡ,虞yú坂bǎn马mǎ长chánɡ嘶sī。叔shū侄zhí去qù官ɡuān闻wén广ɡuǎnɡ受shòu,弟dì兄xiōnɡ让rànɡ国ɡuó有yǒu夷yí齐qí。三sān月yuè春chūn浓nónɡ,芍sháo药yào 丛cónɡ中zhōnɡ蝴hú蝶dié舞wǔ;五wǔ更ɡēnɡ天tiān晓xiǎo,海hǎi棠tánɡ枝zhī上shànɡ子zǐ规ɡuī啼tí。 云yún对duì雨yǔ,水shuǐ对duì泥ní,白bái璧bì对duì玄xuán圭ɡuī。献xiàn瓜ɡuā对duì投tóu李lǐ,禁jìn鼓ɡǔ对duì征zhēnɡ鼙pí。徐xú稚zhì榻tà,鲁lǔ班bān梯tī,凤fènɡ翥zhù对duì鸾luán栖qī,有yǒu官ɡuān清qīnɡ似sì水shuǐ,无wú客kè醉zuì如rú泥ní。截jié发fà惟wéi闻wén陶táo侃kǎn母mǔ,断duàn机jī只zhǐ有yǒu乐yuè羊yánɡ妻qī。秋qiū望wànɡ佳jiā人rén,目mù送sònɡ楼lóu 头tóu千qiān里lǐ雁yàn;早zǎo行xínɡ远yuǎn客kè,梦mènɡ惊jīnɡ枕zhěn上shànɡ五wǔ更ɡēnɡ鸡jī。 熊xiónɡ对duì虎hǔ,象xiànɡ对duì犀xī,霹pī雳lì对duì虹hónɡ霓ní。杜dù鹃juān对duì孔kǒnɡ雀què,桂ɡuì岭lǐnɡ对duì梅méi溪xī。萧xiāo史shǐ凤fènɡ,宋sònɡ宗zōnɡ鸡jī,远yuǎn近jìn对duì高ɡāo低dī。水shuǐ寒hán鱼yú不bú跃yuè,林lín茂mào鸟niǎo 频pín栖qī。杨yánɡ柳liǔ和hè烟yān彭pénɡ泽zé县xiàn,桃táo花huā流liú水shuǐ武wǔ陵línɡ溪xī。公ɡōnɡ子zǐ追zhuī欢huān,闲xián骤zhòu

声律启蒙 (一东)图文注释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2。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3。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4;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1、三尺剑,六钧弓 1)古代的剑长什么样? 出土古剑大多没有剑把,因为当时剑把大多是用麻绳缠绕,就跟现在缠绕羽毛球拍一样,年久剑把即是裸露的状态。 2)三尺有多长? 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商代的一尺16厘米多一点,因而“大丈夫”之说。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 3)钧 钧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jūn,有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六钧弓,需要180斤的开合力。 4)古代哪些人佩剑? 见链接文章 5)古代名剑:干将与莫邪 见链接文章 2、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山会遮挡阳光,中国大部分地区太阳偏南,南面阳光照射充足为阳,北面照射较少为阴。中国的主要水系都是自西向东流,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的影响,水流冲刷南岸,南岸高差较大,地势低湿,岸下光照较少,北岸则相反。因此水南为阴,水北为阳。 3、清暑殿、广寒宫 《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明皇杂录》中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4、途次 次: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舟~,~所。途次,旅途当中的处所。 沿对革,异对同1。白叟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1 沿对革 《说文》中,緣水而下也。这里指沿袭,按照原样去做。 《说文》中,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又,上廿下十。是三十也。年爲一世而道更

声律启蒙注释

一东1 ————————注释————————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白吏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4濯(音zhu?)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1。 天浩浩,日融融2。佩剑对弯弓3。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4。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 1皤(音p?):白色。绿:这里指青色、黑色。皓:白色。 2浩浩:广阔无边的样子。融融:暖气上腾的样子。 3佩剑、弯弓:这两个词组既可看成动宾词组,即佩上剑、拉弯弓;也可看成偏正词组,即佩带的剑、被拉弯的弓。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仗。 4芰(音jì):菱角的一种。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二冬1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精心整理 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 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邑人:同乡。 【原文】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译文】凉风阵阵,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春雨降落,梨花开放预示春天来临。晋国的智伯对豫让有知遇之恩,豫让甘愿吞炭变哑去为智伯报仇;西晋的羊祜镇守荆州,深得百姓爱戴,羊祜死后,百姓每次看到他的墓碑都会潸然泪下。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①。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②。 汾水鼎,岘山碑③,虎豹对熊罴④。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⑤。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⑥。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注释】 ①围棋:此处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②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zhào)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 ③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岘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原文】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译文】笛声悠扬,如天外之音从云中飘落,船桨做响,渔船正驶向如雪般白茫茫的水面。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①。 三弄笛,一围棋②,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③。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④。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⑤。 【注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