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财经大学统计学相关教学作业与ppt活页练习题

南京财经大学统计学相关教学作业与ppt活页练习题

南京财经大学统计学相关教学作业与ppt活页练习题
南京财经大学统计学相关教学作业与ppt活页练习题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有关汽车信息数据集ex3_1,(1)按“产地”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不考虑权数),回答问题。(2)按“汽缸数”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不考虑权数),回答问题。(3)按“产地”和“汽缸数”交叉分类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保留两位小数),作出标准的统计表。

问:(1)哪个产地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最多______________;

哪个产地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最少______________。

(2)汽缸数为4的车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为__________;

汽缸数为8的车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为__________。

2. 根据有关1995年各国信息数据集ex3_2,(1)将所有国家按“地区类型”进行分类,回答问题;(2)将各国人口分为5组,生成新变量“人口类型”:500万人(不包括500万)以下为特小国;500-1000万人(不包括1000万)为小国;1000-5000万人为中等国家;5000-1亿人为大国;1亿人以上为特大国,回答问题;(提示:用Excel帮助功能学习IF函数的用法)(3)按“人口类型”和“地区类型”交叉分类计算平均人均GDP(不考虑人口权数,保留到整数),作出标准的统计表。

问:(1)拉丁美洲有__________个国家;OECD有__________个国家。

(2)特大国有________个国家,占所有国家个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特小国有________个国家,占所有国家个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3. 四位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小组,用一周的时间销售各类报纸与杂志。根据四人的销售记录ex3_3_1~ex3_3_4,汇总出各类报纸与杂志的销售量。问:

(1)“扬子晚报”在一周中销售总量是_________,

(2)“扬子晚报”周一的销售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3)“读者”在一周中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

(4)“读者”周一的销售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5)四位同学在一周内共销售了多少报纸与杂志?________

(6)哪天销售的报纸与杂志的总量最多?________,销售了多少?________

4. 根据数据集ex3_2,用Excel绘图功能分别绘制条形图和饼图以反映1995年人口类型数据。手绘出统计图的大概形状。

5. 根据数据集ex3_4提供的1952-2009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绘制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请大家用折线图和散点图分别作图,考虑一下对于我们给出的资料,应该用哪个作图功能是正确的。)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在某地区随机抽取120

要求:(1)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平均数;(2)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2

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都要求进行两项能力测试。在A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是100分,标准差是15分;在B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是400分,标准差是50分。一位应试者在A项测试中得了115分,在B项测试中得了425分。与平均分相比,该位应试者哪一项测试更为理想?

4.一种产品需要工人组装,现有3钟可供选择的组装方法。为检验哪种方法更好,随机抽取了15个工人,分别用这3钟方法组装,数据如下:(单位:个)

(学习如何把word中的数据复制到excel中)

你准备用那些统计量来评价组装方法的优劣?请把这些统计量的具体数值计算出来,并列表表示。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法,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试说明理由。

5.打开ex4_5,其中有20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6.打开ex4_6,其中是经济学专业2个班级的微积分的期末考试成绩。要求:

(1)计算这个专业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

(2)分别计算这两个班级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3)分别统计并做表列出两个班级各档分数的次数(用函数“Frequency”)与所占比重、列出向上、向下累计的次数与频率。

7.打开ex4_7,其中是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求计算各项指标、选择答案:(1)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

A. 20725 B. 18674 C. 15721 D. 19711 E.85124

(2)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

A. 36023 B. 11969 C. 9837 D. 5632 E. 21773

(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

A. 6923 B. 4292 C. 13119 D. 5798 E. 14992

(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

A. 0.55 B. -1.23 C. 2.56 D. 2.48 E. -0.10

(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

A. 8.92 B. -5.28 C. 2.02 D. 6.57 E. -0.54

(6)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

A. 10964 B. 108647 C. 108586 D. 32948 E. 25124

(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

A. 9 B. 5 C. 7 D. 6 E. 8

(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的组距是多少?

A. 18500 B. 16300 C. 29400 D. 17000 E. 23200

(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600~36900元之间的县市个数是多少?

A. 35 B. 8 C. 5 D. 6 E. 20

(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20600元的县市个数占全部县市比例是多少?

A. 32.7% B. 20.2% C. 25.0% D. 15.6% E. 28.8%

第五章 参数估计

1. 一农场种植苹果用于生产果冻,假设苹果的甜度为X ,服从正态分布),(2

σμN ,从30辆卡车苹果中,随

机抽取样本,每辆车取一个,然后测量甜度,结果存放在ex5_1中,分别用t 统计量和z 统计量求出苹果平均甜度μ的90%、95%、95.45%、99%和99.73%置信区间,并观察比较两者区间的大小。 (注意学习Excel 中的函数 TINV 和 NORMSINV )

2.X 和Y 分别表示下肢瘫痪和正常成年男子的血液容量,单位ml ,假设X 服从),(21σμN ,Y 服从),(2

2σμN 。

某医院在1天中对X 做了7次观测,对Y 做了10次观测;在一周内对X 做了38次观测,对Y 做了31次观测,数据保存在ex5_2中。(1)根据1天的资料,求21μμ-的95%置信区间; (2)根据1周的资料,求21μμ-的95%置信区间。请用两种方法做,并比较结果。

3. 南京财经大学欲对学生的每月的消费支出进行调查,从200个班级中按不重复抽样方式随机抽取20个班级作为样本,登记20个班级全体同学的每月消费支出,数据保存在ex5_3中-第一种情况。请以90%的置信水平推断学校学生月消费支出的可能范围。若被抽中的20个班级,不是登记所有学生的支出,而是再从每个班级中抽选30人进行登记,数据保存在ex5_3中-第二种情况,请仍以90%的置信水平推断学校学生月消费支出的可能范围。

4.在一项政治选举中,一位候选人在选民中随机地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是351名投票者中有191人支持他,求全部选民中支持他的选民所占比重的95%的置信区间。

5.某企业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这批产品的总数为5000件,过去几次同类调查所得的产品合格率为93%、95%和96%,为了使合格率的允许误差不超过3%,在99.73%的概率下应抽查多少件产品? (提示: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分别计算)

6. 数据库ex5_6中存放着从某公司所有职工中随机抽取的412人调查每月工资收入状况的调查数据。 (1) 被调查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 )。

A .2198.2 B. 2541.1 C. 2961.5 D. 2847.5 (2) 被调查职工的月工资收入的标准差( )。 A. 840.2 B. 846.8 C. 824.5 D. 837.1

(3) 月收入在2500元及以上职工人数有( )人。 A. 152 B. 261 C. 153 D. 260

(4) 以95.45%的置信水平推断该公司职工月平均工资所在的范围是( )。 A. 2887-3051 B. 2787-3081 C. 2868-3151 D. 2878-3045

(5) 以95.45%的置信水平推断月收入在2500元及以上职工占全部职工中的比重所在的范围是( )。 A. 58.6%-68.1% B. 57.8%-69. 7% C. 57.8%-65.2% D. 51.8%-65.5%

7.技术人员要比较两种零件的长度,以X 和Y 分别表示零件甲和零件乙测量的结果,1μ和2μ分别表示X 和Y 的均值;研究者对这两种零件分别测量了60个零件(注意:此为大样本情形),数据存放在数据库ex5_7中。 (1) 以90%的置信水平推断零件甲平均长度1μ的范围是( )。 A. 5.1-5.9 B. 5.6-5.9 C. 5.2-5.6 D. 5.4-5.8 (2) 以90%的置信水平推断零件乙平均长度

2μ的范围是( )

A. 7.9-8.3

B. 7.1-8.9

C. 7.3-8.8

D. 7.6-8.9 (3) 以90%的置信水平确定两种零件长度之差

21μμ-的置信区间是( )

第六章 假设检验

1.从2011年的新生婴儿中随机抽取100名,测得其平均体重为3180g ,样本标准差为250g 。在过去的十年,统计资料显示新生婴儿的平均体重为3140g 。

(1)问现在的新生婴儿的体重是否有显著变化(05.0=α)? 请用t 统计量。

(2)如果将样本量增加到200名,测得的指标不变,再问现在的新生婴儿的体重是否有显著变化(05.0=α)? 请分别用t 统计量和z 统计量,并观察两者的差别。

(3)如果将显著性水平提高到01.0=α,(2)的结论又如何?

2.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假定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已知所在市参考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平均为450分。随机抽查了我们学校25名参考学生的成绩,数据在ex6_2中。问:(1)我们学校四级考试的成绩是否和所在市的成绩显著不同;(2)我们能否认为我校学生四级水平显著高于所在市的水平;(3)我们能否认为我校学生的四级水平显著低于所在市的水平。(05.0=α)

3.检查一批保险丝,假设熔化时间服从正态分布,甲、乙两学生分别抽取16根保险丝,记录下在通过强电流后熔化所需时间(秒),数据在ex6_3中。(1)分别用甲、乙两学生的测量数据进行检验,能否认为这批保险丝的平均熔化时间小于63秒(05.0=α)?

(2)把两个学生的数据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大样本进行检验,能否认为这批保险丝的平均熔化时间小于63秒(05.0=α)? 4. 某企业声明有50%以上的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满意。假如你是某调查公司是实习生被要求随机调查500名消费者,你花了二天的时间收集了资料,数据存放在ex6_4中。请问在500名被调查者中有多少人对该企业的产品质量是满意的?(提示:用countif 函数) 试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检验调查结果是否支持企业的自我声明。 如果要支持企业的声称,样本中至少要有多少人是“满意”的(05.0=α)?

5.南京财经大学某教师去年所授4个班共207人的“统计学”课程平均成绩为82分。今年该教师进行了本课程较成功地教学改革,于是声称今年自己所授3个班共154人的该课程平均成绩将比去年高。现在要求你对该教师的声称进行假设检验 (05.0=α)。ex6_5是今年该教师所授本课程3个班级中随机抽取的已批阅36份学生试卷(假设考试已结束)。 (1)你所选取的原假设最好是 ( )

A. u ≤82

B. u ≥82

C. u<82

D. u>82

(2)你计算出的t = ( )

A. 1.711563

B. 0.6998

C. 0.7417

D. 1.798658

(3)你计算出的p —值= ( )

A. 0.050121

B. 0.3014

C. 0.040351

D. 0.2443

(4)你得到的结论是 ( )

A. 不能拒绝u ≥82

B. 拒绝u<82

C. 不能拒绝u ≤82

D. 接受u>82

(5)若选用α=0.01,你得到的结论是 ( )

A. 不能拒绝u ≥82

B. 无理由拒绝u ≤82

C. 拒绝u<82

D. 接受u>82

6. 某教师今年“统计学”课程授课对象为经济学专业(代号1)158人和贸易经济专业(代号2)203人。从该课程期中考试情况看,学生均分前者高于后者2分。该教师声称,该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均分前者会高于后者。现在要求你对该教师的声称进行假设检验 (α=0.01)。ex6_6存放着经济学专业和贸易经济专业期末考试成绩36个学生的样本资料。假定两个专业学生考分的总体方差相等。 (1)你所选取的原假设最好是 ( )

A. u1-u2≥0

B. u1-u2>0

C. u1-u2<0

D. u1-u2≤0

(2)你计算出的t = ( )

A. 2.6837

B. 3.7756

C. 3.0021

D. 2.4438

(3)你计算出的p-值= ( )

A. 0.0052

B. 0.0045

C. 0.0063

D. 0.0036

(4)你得到的结论是 ( )

A. 拒绝u1-u2≥0

B. 拒绝u1-u2≤0

C. 无理由拒绝u1-u2≤0

D. 无理由拒绝u1-u2<0

(5)若选用α=0.05,你得到的结论是 ( )

A. 无理由拒绝u1-u2≤0

B. 接受u1-u2≤0

C. 接受u1-u2>0

D. 拒绝u1-u2≥0

第七章方差分析1.根据下表数据,检验超市位置对销售额是否有显著影响(α=0.05) 。

(1)本题的原假设是什么?若成立表示什么意思?

(2)列式计算均方MSA及MSE各为多少?

(3)列出计算结果并说明超市位置对销售额是否有显著性影响?

2.有4个品牌的手机在五个地区销售,不考虑品牌和地区的搭配对销售量产生的新效应,每个品牌在各地区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分析不同品牌和销售地区对手机的销售量是否有显著性影响?(α=0.05)。

(1)列出计算结果,不同品牌对手机销售量有影响吗?

(2)列出计算结果,不同地区对手机销售量有影响吗?

3.比较3种化肥(A 、B 两种新型化肥和传统化肥)施撒在三种类型(酸性、中性和碱性)的土地上对作物的产量情况有无差别,将每块土地分成6块小区,施用A 、B 两种新型化肥和传统化肥。收割后,测量各组作物的产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化肥、土地类型及其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作物产量有影响吗?(α=0.01)

4.五商店以各自的销售方式卖出新型健身器,连续五天各商店健身器的销售量如ex7_4所示。销售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方差齐性(α=0.01),问: (1)该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A .

5321......μμμμ==== B .5321......μμμμ≠≠≠≠ C .

5321,......,,,μμμμ不全相等 D .5321,......,,,μμμμ全不相等

(2)水平间离差平方和SSA 的自由度是:

A .4

B .20

C .24 D. 46

(3)检验统计量为:

A . 240.34

B . 61.626

C .4.43069

D .3.9

(4)结论是:

A .5种销售方式法有显著性差别 B. 5种销售方式无显著性差别 C. 无法判断 D. 5种销售方式均值相等

(5)如果想知道具体哪些销售方式有差异可采用什么方法? A. 方差分析 B. 假设检验 C. 回归分析 D.多重比较

5.某商品不同的装潢(因素A ),在五个地区(因素B)销售。销售资料如ex7_5所示。销售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方差齐性,假设两因素无交互作用(α=0.05)。问: (1)对地区因素,该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A .

5321......μμμμ==== B .5321......μμμμ≠≠≠≠ C .

5321,......,,,μμμμ不全相等 D .5321,......,,,μμμμ全不相等

(2)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是:

A . SST = SSA + SS

B B .SST = SSA + SSE

C . SST = SSA + SSB + SSE

D .SST = SSA + SSB + SSAB + SSE

(3)水平间离差平方和SSA 的自由度是:

A .4

B .2

C .14 D. 8

(4)装潢因素的检验统计量为:

A . 1.7019

B . 1.3206

C .3.8378

D .4.4589

(5)结论是:

A .5个销售地区有显著性差别 B. 不同装潢有显著性差别

C. 无法判断

D. 不同地区及不同装潢对销售影响均不显著

6. 一家超市连锁店进行了一项研究,想确定超市所在地的位置(因素A )和竞争者的数量(因素B )及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销售额是否有显著性影响,将超市位置按商业区、居民小区和写字楼分成三类,并在不同位置分别随机抽取3家超市,竞争者数量按1个、2个、3个和三个以上分四类,获得的年销售额如ex7_6所示(α=0.05)。问:

(1)对位置因素,该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A .

321μμμ== B .321μμμ≠≠ C .321,,μμμ不全相等 D .321,,μμμ全不相等

(2)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是:

A .SST = SSA + SS

B B . SST = SSA + SSE

C .SST = SSA + SSB + SSE

D . SST = SSA + SSB + SSAB + SSE

(3)水平间离差平方和SSB 的自由度是:

A .2

B .3

C .6 D. 24

(4)A 因素的检验统计量为:

A .35.7714

B . 14.8920

C .3.2838

D .3.4028

(5)结论是:

A .超市的三个位置没有显著性差别 B. 竞争者个数多少没有显著性差别 C. 交互作用对销售没有显著性影响 D. 两因素及交互作用对销售均有显著影响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1.从某一行业中随机抽取12家企业,所得产量与其单位成本数据如下:

(1)绘制产量与单位成本的散点图,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05.0=α),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强度。

(3)以产量为自变量,单位成本为因变量,拟合直线回归方程,并对方程和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2.下面是某年7

(1)画出相关图,并判断人均GDP 与人均消费水平之间对相关方向;

(2)计算相关系数,指出人均GDP 与人均消费水平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

(3)以人均GDP 为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拟合直线回归方程;

(4)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yx

S ;

(5)对回归系数进行检验(显著性水平取0.05);

(6)在95%的概率保证下,求当人均GDP 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的置信区间。

3.经过研究,发现家庭书刊消费水平受家庭收入及户主受教育年数的影响。现对某地区的家庭进行抽样调查,得到样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y表示家庭书刊消费水平(元/年),x表示家庭收入(元/月),T表示户主受教育年数。

(1)以y为因变量,x与T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2)对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

(3)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4.假设某企业在15年中每年的产量Y (件)和总成本上X (元)的统计资料如下所示。试拟合以下总成

本函数:

t t t t t x x x Y εββββ++++=3

32210

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按“性别”和“教育程度”分类的平均工资 答:(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41283.90;女性的平均工资为26037.59。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受教育年限为8年的女性;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受教育年限为19年的男性。 2.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答:

(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是486,其原始资料共有四笔:王小毛123,吴燕燕123,95,朱青新145 (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24,其原始资料共两笔:王小毛12,吴燕燕12 (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22,其原始资料只一笔:王小毛22 4. 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 (2)(分) 2.(1)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 (2)实际优质品率: 3.(1) (2)乙菜场比甲菜场平均价格高0.16元,原因是销售结构不同,乙菜场价格高的蔬菜销售的比重占得较大。 4.(1);; (2) (3)、(4)原数列原数列+10 原数列-10 原数列×10 原数列/10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单选 问题: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3 )。 选项一:企业的投资与产出 选项二:居民的收入与存款 选项三:电视机产量与西红柿产量 选项四: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销售价格 问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指(3 ) 选项一: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选项二: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选项三: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选项四: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2 )。 选项一:10.0% 选项二:7.1% 选项三:7.0% 选项四:7.2% 问题: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3 ) 选项一:都有可能被接受 选项二:都有可能不被接受 选项三:只有一个被接受而且必有一个被接受 选项四:原假设一定被接受,备择假设不一定被接受 问题: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2 ) 选项一:直方图 选项二:散点图 选项三:饼图 选项四:折线图 问题: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0,则直线相关系数( 3 )。 选项一:r=1

选项二:r=-1 选项三:r=0 选项四:r 无法确定 问题: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95%,则表示( 4 )。 选项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 选项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下跌了 选项三: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上涨了 选项四: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下跌了 问题: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1 )。选项一:230 选项二:200 选项三:210 选项四:180 问题:若两变量的r=0.4,且知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选项一:40%的点都密集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 选项二:40%的点低度相关 选项三:两变量之间是正相关 选项四:两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问题:下列指标中包含有系统性误差的是(1 ) 选项一:SSA 选项二:SSE 选项三: 选项四: 问题: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1 )。 选项一: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选项二:将来资料具有可比性 选项三:确定调查单位 选项四:登记的方便 问题:SST的自由度是(4 )。 选项一:r-1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练习题 参考答案 【友情提示】请各位同学完成思考题与练习题后再对照参考答案。回答正确,值得肯定;回答错误,请找出原因更正,这样使用参考答案,能力会越来越高,智慧会越来越多。学而不思则罔,如果直接抄答案,对学习无益,危害甚大。想抄答案者,请三思而后行!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参考答案 1.不能,英军所有战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英军返航的战机+英军没有弹孔的战机,因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有的掉入海里、敌军占领区,或因堕毁而无形等,不能找回;没有弹孔的战机也不可能自己拿来射击后进行弹孔位置的调查。即便被击毁的战机找回或没有弹孔的战机自己拿来射击进行实验,也不能从多个弹孔中确认那个弹孔就是危险的。 2.问题:飞机上什么区域应该加强钢板?瓦尔德解决问题的思想:在她的飞机模型上逐个不重不漏地标示返航军机受敌军创伤的弹孔位置,找出几乎布满弹孔的区域;发现:没有弹孔区域就是军机的危险区域。 3.能,拯救与发展自己的参考路径为:①找出自己的优点,②明确自己大学阶段的最佳目标,③拟出一个发扬自己优点,实现自己大学阶段最佳目标的可行计划。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调查。

2.探索、调查、发现。 3、目的。 二、简答题 1.瓦尔德;把剩下少数几个没有弹孔的区域加强钢板。 2.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基本步骤就是:①提出与统计有关的实际问题;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③收集数据;④选用或创造有效的统计方法整理、显示所收集数据的特征;⑤根据所收集数据的特征、结合定性、定量的知识作出合理推断;⑥根据合理推断给出更好决策的建议。不解决问题时,重复第②-⑥步。 3.在结合实质性学科的过程中,统计学就是能发现客观世界规律,更好决策,改变世界与培养相应领域领袖的一门学科。 三、案例分析题 1.总体:我班所有学生;单位:我班每个学生;样本:我班部分学生;品质标志:姓名;数量标志:每个学生课程的成绩;指标: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 ;指标体系:上学期全班同学学习的科目 ;统计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 ;定性数据:姓名 ;定量数据: 课程成绩 ;离散型变量:学习课程数;连续性变量:学生的学习时间;确定性变量: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随机变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每个同学进入教室的时间;横截面数据:我班学生月门课程的出勤率;时间序列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面板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选用描述统计。 2.(1)总体:广州市大学生;单位:广州市的每个大学生。(2)如果调查中了解的就是价格高低,为定序尺度;如果调查中了解的就是商品丰富、价格合适、节约时间,为定类尺度。(3)广州市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4)就是用统计量作为参数的估计。(5)推断统计。 3.(1)10。(2)6。(3)定类尺度:汽车名称,燃油类型;定序尺度:车型大小;定距尺度:引擎的汽缸数;定比尺度:市区驾车的油耗,公路驾车的油耗。(4)定性变量:汽车名称,车型大小,燃油类型;定量变量:引擎的汽缸数,市区驾车的油耗,公路驾车的油耗。(5)40%;(6)30%。 第二章收集数据 思考题参考答案

南财统计学活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共933篇 分享站内信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2012年06月20日20:13:59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与“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_;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 (2)平均工资最低的就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 最高的就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___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与“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与“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根据王小毛、吴燕燕与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问: (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就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就是: (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就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就是: (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就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就是: 4、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仿照例题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与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与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算术平均数;(2)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7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两个菜场蔬菜的平均价格;(2)比较价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4.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4.2 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龄数据如下: 19 15 29 25 24 23 21 38 22 18 30 20 19 19 16 23 27 22 34 24 41 20 31 17 23 要求;(1)计算众数、中位数: 1、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 网络用户的年龄 从频数看出,众数Mo有两个:19、23;从累计频数看,中位数Me=23。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Q1位置=25/4=6.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 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Mean=24.00;Std. Deviation=6.652 (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Skewness=1.080;Kurtosis=0.773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为分组情况下的直方图:

为分组情况下的概率密度曲线:分组: 1、确定组数: () lg25 lg() 1.398 111 5.64 lg(2)lg20.30103 n K=+=+=+=,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组数=(41-15)÷6=4.3,取5 3、分组频数表 网络用户的年龄(Binned) 分组后的均值与方差:

Kurtosis 1.302 分组后的直方图: 组中值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F r e q u e n c y 10 8 6 4 2 Mean =23.30 Std. Dev. =7.024 N =25 4.11 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成年组 166 169 l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 68 69 68 70 7l 73 72 73 74 75 要求:(1)如果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你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量?为什么? 均值不相等,用离散系数衡量身高差异。 (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成年组 幼儿组 平均 172.1 平均 71.3 标准差 4.201851 标准差 2.496664 离散系数 0.024415 离散系数 0.035016 幼儿组的身高差异大。 7.6利用下面的信息,构建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 1)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1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 N=15,为小样本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置信区间为:8900±1.96×500÷√15=(8646.7 , 9153.2) 2) 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3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为大样本总体非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 96.136.1052=±=?±=±n z x σ αx x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96.136.1052=±=?±=±n z x σ α

南财统计学活页标准答案

. 上一篇下一篇共933篇 分享站内信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2012年06月20日20:13:59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_;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 最高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___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问:(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4. 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一个车间200名工人某日生产零件的分组资料如下: 零件分组(个)工人数(人) 20 -50 4040 60 50-80 60-70 50 80 70-10 90 -80200 合计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算术平均数;(2)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7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 下: 企业实际产量(万件)完成计划(%)实际优质品率(%)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四章 统计描述 【】某企业生产铝合金钢,计划年产量40万吨,实际年产量45万吨;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降低成本8%;计划劳动生产率提高8%,实际提高10%。试分别计算产量、成本、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 【解】产量的计划完成程度=%5.112100%40 45 100%=?=?计划产量实际产量 即产量超额完成%。 成本的计划完成程=84%.96100%5%-18% -1100%-1-1≈?=?计划降低百分比实际降低百分比 即成本超额完成%。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 85%.101100%8%110% 1100%11≈?++=?++计划提高百分比实际提高百分比 即劳动生产率超额完成%。 【】某煤矿可采储量为200亿吨,计划在1991~1995年五年中开采全部储量的%, 试计算该煤矿原煤开采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及提前完成任务的时间。 【解】本题采用累计法: (1)该煤矿原煤开采量五年计划完成=100% ?数 计划期间计划规定累计数 计划期间实际完成累计 = 75%.1261021025357 4 =?? 即:该煤矿原煤开采量的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2)将1991年的实际开采量一直加到1995年上半年的实际开采量,结果为2000万吨,此时恰好等于五年的计划开采量,所以可知,提前半年完成计划。 【】我国1991年和1994年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表:

要求: (1)计算我国1991年和1994年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填入表中; (2)1991年、1994年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是什么比例(用系数表示)? (3)假如工业总产值1994年计划比1991年增长45%,实际比计划多增长百分之几? 1991年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比例=96.01.144479 .13800≈; 1994年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比例=73.04.296826 .21670≈ (3) %37.25 1%) 451(2824851353 ≈-+ 即,94年实际比计划增长%。 【】某乡三个村2000年小麦播种面积与亩产量资料如下表: 要求:(1)填上表中所缺数字; (2)用播种面积作权数,计算三个村小麦平均亩产量; (3)用比重作权数,计算三个村小麦平均亩产量。

统计学课后习题

统计学课后习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二章统计数据调查与整理 9.对50只灯泡的耐用时数进行测试,所得数据如下: (单位:小时) 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 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 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 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 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次数分布数列,并计算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频数和频率。 (2)根据所编制的次数分布数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 (3)根据图形说明灯泡耐用时数的分布属于何种类型。 最大值=651 最下限=650 最小值=1120 最上限=1150 全距=1120-651=469 组数=5,组距=100 10.某服装厂某月每日的服装产量如下表所示。 某服装厂X月X日服装产量表 将表中资料编制成组距式分配数列,用两种方式分组,各分为五组,.比较哪一种分组较为合理。 等距式分组(不考虑异常数据)

异距式分组(考虑异常数据) 11.某驾驶学校有学员32人,他们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利用表中资料编制以下统计表: (1)主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分组,宾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和一个数量标志分三组的宾词平行分组设计表。 (2)主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分组,宾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和一个数量标志分三组的宾词层叠分组设计表。 (1) (2) 第三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8.某企业统计分析报告中写道:“我厂今年销售收入计划规定2 500万元,实际完成了2 55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2%;销售利润率计划规定8%,实际为1 2%,超额完成计划4%(50%);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比去年提高5%,实际比去年提高5.5%,超额完成计划10%(10。

最新班级学号姓名统计学习题活页

最新班级学号姓名统计学习题活页 1.一个车间200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3)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 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某企业2007 要求:(1)计算平均等级指标说明二季度比一季度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4 要求:(1)计算两个菜场蔬菜的平均价格;(2)比较价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5.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6.打开Ex4_2,其中是经济学专业2个班级的微积分的期末考试成绩。 要求:(1)计算这个专业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2)分别计算这两个班级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3)分别统计并做表列出两个班级各档分数的次数(用函数“Frequency”)与所占比重、列出向上、向下累计的次数与频率。 7.打开Ex4_3,其中是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要求:计算各项指标,并选择答案: (1)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 A. 20725 B. 18674 C. 15721 D. 19711 E.85124 (2)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 A. 36023 B. 11969 C. 9837 D. 5632 E. 21773 (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 A. 6923 B. 4292 C. 13119 D. 5798 E. 14992 (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 A. 0.55 B. -1.23 C. 2.56 D. 2.48 E. -0.10 (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 A. 8.92 B. -5.28 C. 2.02 D. 6.57 E. -0.54 (6)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 A. 10964 B. 108647 C. 108586 D. 32948 E. 25124 (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 A. 9 B. 5 C. 7 D. 6 E. 8 (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的组距是多少? A. 18500 B. 16300 C. 29400 D. 17000 E. 23200 (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600~36900元之间的县市个数是多少? A. 35 B. 8 C. 5 D. 6 E. 20 (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20600元的县市个数占全部县市比例是多少? A. 32.7% B. 20.2% C. 25.0% D. 15.6% E. 28.8%

活页习题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有关汽车信息数据集ex3_1,(1)按“产地”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不考虑权数),回答问题。(2)按“汽缸数”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不考虑权数),回答问题。(3)按“产地”和“汽缸数”交叉分类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保留两位小数),作出标准的统计表。 问:(1)哪个产地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最多______________; 哪个产地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最少______________。 (2)汽缸数为4的车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为__________; 汽缸数为8的车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为__________。 2. 根据有关1995年各国信息数据集ex3_2,(1)将所有国家按“地区类型”进行分类,回答问题;(2)将各国人口分为5组,生成新变量“人口类型”:500万人(不包括500万)以下为特小国;500-1000万人(不包括1000万)为小国;1000-5000万人为中等国家;5000-1亿人为大国;1亿人以上为特大国,回答问题;(提示:用Excel帮助功能学习IF函数的用法)(3)按“人口类型”和“地区类型”交叉分类计算平均人均GDP(不考虑人口权数,保留到整数),作出标准的统计表。 问:(1)拉丁美洲有__________个国家;OECD有__________个国家。 (2)特大国有________个国家,占所有国家个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特小国有________个国家,占所有国家个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3. 四位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小组,用一周的时间销售各类报纸与杂志。根据四人的销售记录ex3_3_1~ex3_3_4,汇总出各类报纸与杂志的销售量。问: (1)“扬子晚报”在一周中销售总量是_________, (2)“扬子晚报”周一的销售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3)“读者”在一周中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 (4)“读者”周一的销售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5)四位同学在一周内共销售了多少报纸与杂志?________ (6)哪天销售的报纸与杂志的总量最多?________,销售了多少?________ 4. 根据数据集ex3_2,用Excel绘图功能分别绘制条形图和饼图以反映1995年人口类型数据。手绘出统计图的大概形状。 5. 根据数据集ex3_4提供的1952-2009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绘制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请大家用折线图和散点图分别作图,考虑一下对于我们给出的资料,应该用哪个作图功能是正确的。)

南财统计学活页标准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共933篇 分享站内信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2012年06月20日 20:13:59 第三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 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_;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 最高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___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问: (1)一月份A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2)八月份F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3)十一月份F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4. 根据数据集01中C 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 的趋势图。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一个车间200名工人某日生产零件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算术平均数;(2)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7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 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甲、乙两个菜场三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 第一部分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1.3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1.8统计应用实例 人口普查,商场的名意调查等。 1.9统计应用的领域 经济分析和政府分析还有物理,生物等等各个领域。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2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最佳选择题 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 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 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 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 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 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 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 二、简答题 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 外,还可计算,S 和,问各说明什么? 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 联系和区别。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 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0.6~ 1 0.7~ 3 三、计算分析题0.8~ 9 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 请据此资料: 1.1~ 25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1.2~ 18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1.3~ 13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95%参考值范围。 1.4~ 9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0.8mmol/L 1.5~ 5 以下者及1.5mmol/L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1.6~1.7 1 合计116 1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4.2 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龄数据如下: 2321382218 3020191916 2327223424 4120311723要求;(1)计算众数、中位数: 1、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Q1位置=25/4=6.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 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Mean=24.00;Std. Deviation=6.652 (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Skewness=1.080;Kurtosis=0.773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为分组情况下的直方图:

为分组情况下的概率密度曲线:分组: 1、确定组数: () lg25 lg() 1.398 111 5.64 lg(2)lg20.30103 n K=+=+=+=,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组数=(41-15)÷6=4.3,取5 3、分组频数表

Kurtosis 1.302 分组后的直方图: 组中值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F r e q u e n c y 10 8 6 4 2 Mean =23.30 Std. Dev. =7.024 N =25 4.11 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成年组 166 169 l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 68 69 68 70 7l 73 72 73 74 75 均值不相等,用离散系数衡量身高差异。 (2)成年组 幼儿组 平均 172.1 平均 71.3 标准差 4.201851 标准差 2.496664 离散系数 0.024415 离散系数 0.035016 7.6利用下面的信息,构建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 1)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1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 N=15,为小样本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a =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置信区间为:8900±1.96×500÷√15=(8646.7 , 9153.2) 2) 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3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为大样本总体非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a =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2 α() 28.109,44.10192 .336.10525 10 96.136.1052=±=?±=±n z x σ αx x 2 α25 10 96.136.1052?±=±n z x σα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统计学 >>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1.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二一8% 100% =10 2.9% 1+5% 2.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二 1 一6 % 100% =97.9% 1—4% 3. 4. 5.解:⑴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4 防 13 100 %" 5. 56 % (2)从第四年二季度开始连续四季的产量之和为: 10+11 + 12+14=47 该产品到第五年第一季 已提前完成任务,提前 完成的天数 90 ?该产品总共提前10个月零15天完成任务。 6.解: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 11 12 14-45 V 天 14 一10

156 230 540 279 325 470 535 200 1040.1% 100% =126.75% (2) 156+230+540+279+325+470=2000 (万吨) 所以正好提前半年完成计划 7. 第五章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 1 . X 甲= :.26 27 28 29 30 31 3 2 3334=30 9 —20 25 28 30 32 34 36 38 40 '1.44 X乙二9 AD甲二 26-30卩27 -30 28-30 29 -30 30-30 |31 -30 32 - 30 亠|33 - 30 叫34 - 30 9 -2.22 AD乙二 20—31.44” 25—31.44 十2〔8—31.44 屮30—31.44 +|32|— 31.44 + 34卜31.44 + 網 + 31.44 + 38— |31.44 + 4Q — 9 = 5.06 R 甲=34-26=8 R 乙=40-20=20

1.统计学课后作业

一、 1.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信用卡。这里的“消费支付方式”是() A. 分类变量 B. 顺序变量 C. 数值型变量 D. 离散型变量 2. 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用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它们每月平均生活费用是50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参数是()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人数 B.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C. 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生活费支出 D.该所调查的200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3.在下列描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A. 用饼图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 B. 从一个果园中采摘36个橘子,利用这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 C. 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 D. 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4. 在相同或近似相同时间点上得到的数据称为() A 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5.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可采用的调查组织方式是()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6.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7.抽样误差是() A 可以事先计算出来并加以控制的 B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 C 可以通过责任心的教育避免产生的 D 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 8.与概率抽样相比,非概率抽样的缺点是() A.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是确定的 B. 无法使用样本的结果对总体相应的参数进行推断 C. 调查的成本比较高 D. 不适合探索性的研究 9. 在分组时,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 将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 另外立一组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 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 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 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南财统计学活页标准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共933 篇分享站内信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2012年06月20日 20:13:59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 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 ;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 。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哪类人? _______ 最高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问: (1)一月份 A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 ___ ,其原始资料是: (2)八月份 F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 __ ,其原始资料是: (3)十一月份 F 产品的销售总量是 ___ ,其原始资料是: 4.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 年GDP 的趋势图。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仿照例题 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 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 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 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 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一个车间200 名工人某日生产零件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算术平均数;(2)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7 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 品率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3.甲、乙两个菜场三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统计学及基本概念 1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7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9 第五章参数估计 12 第六章假设检验 17 第七章方差分析 21 第八章非参数检验24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27 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31 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35 第十二章指数38 第十二章指数38 第十三章统计决策42 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45 第一章统计学及基本概念 1.1 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2 统计学的内容(统计学分类: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1.3 统计学的发展史(学派与主要代表人物) 1.4 数据类型(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 1.5 变量:连续与离散;确定与随机 1.6 总体、样本与个体 1.7 标志、指标及指标体系 1.8 统计计算工具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推断统计学研究()。(知识点:1.2 答案:D) 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 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2.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知识点:1.3 答案:D) A.数理统计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国势学派 3. 下列数据中哪个是定比尺度衡量的数据()。(知识点:1.4 答案:B) A.性别B.年龄C.籍贯D.民族 4. 统计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是()。(知识点:1.6 答案:C) A.从定性到定量B.从定量到定性C.从个体到总体D.从总体到个体 5. 调查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知识点:1.6 答案:C) A.10个企业 B.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C.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 D.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