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兴之路富强之路幸福之路

复兴之路富强之路幸福之路

复兴之路富强之路幸福之路
复兴之路富强之路幸福之路

复兴之路富强之路幸福之路

——关于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

任理轩

内容提要

●寻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之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一次次选择比较中走出来的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日益成熟,对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刻、实践更加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也更加清晰丰富。

●中国道路的选择,是由中国近代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历史任务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选择和开辟的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关键看两条:一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二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交错反复、曲折前行,是历史发展的常态,也是道路发展的常态。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和信念,善于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凝聚各方力量,攻坚克难,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是我们的道路不断得到拓展的基础和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这条道路是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奇迹,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中国道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历程,正确认识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回答种种疑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更加自觉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攻坚克难、奋力开拓的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道路:来之不易

寻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之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一次次选择比较中走出来的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始终做到坚定不移,就不能不谈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现代化的艰辛之路。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彻底击碎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旧梦,封闭的大门被迫打开。面对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而来的工业文明,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开始了寻找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农民、封建地主阶级开明派、资产阶级改良派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这些运动和变法在腐朽而保守的封建专制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很快败下阵来。

1911年10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由于领导这场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具有很大的软弱性,所以辛亥革命虽然展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希望,却未能成功地建设起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它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其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仍然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

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抗争,一次次的失败。血的教训表明,依附西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实现现代化之路是走不通的,依靠资产阶级革命派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是走不通的。“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中国的现代化靠谁?又该从何处开始?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向中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通过社会主义独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的全新道路,黑暗中的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新的转折,走向新的方向。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汇集到社会主义旗帜下。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问题的解决中,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开创了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整个制度层面和社会结构上的障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

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使中国获得了新生,中国走向现代化有了可靠的保证。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我们不能不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建立新国家、新社会、新制度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方面所作出的艰辛努力。

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十分落后。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烂摊子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建设新社会、探索新道路的历程: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重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毛泽东同志在探索初期发表了一系列光辉著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等重大理论;强调“以苏为鉴”,要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等等。虽然探索出现了曲折和失误,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道路的开辟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今天,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我们不能不铭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全面推向前进并创造新辉煌的。

当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已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新科技革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而此时的中国刚刚从十年“文革”中走出来,“左倾”错误仍在影响和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徘徊。面对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内种种困局,“中国将向何处去?”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进程。这条道路形成的主要表现,一是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二是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历

史性决策。三是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一场新的革命,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四是明确了在发展道路上要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坚持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五是把这条道路的基本点以基本路线的形式确立下来,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方针,以保证始终不渝地走这条道路。从此,我们走上了一条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30多年来,我们党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定和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有力地推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3亿中国人民正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走上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中国道路:内涵丰富

从道路的选择到道路的探索,再到道路的开辟和发展,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日益成熟,对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刻、实践更加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也更加清晰丰富。

党的十七大精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概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历史方位、基本路线、历史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实践和认识的科学总结。当前,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内涵,重要的是把握好“三个一”,即一条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发展目标。

一条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制定的,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规律,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

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或者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得不好,我们就会在政治上迷失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可以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三者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这是我们的事业经受风险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最可靠保证。

一个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深化了对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出发,对四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了系统阐述,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把握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是要在经济建设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政治建设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个发展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对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即通过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三个发展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同时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到我们党成立

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条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发展目标,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总体布局是基本内容,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展开;发展目标是宏伟蓝图,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努力方向。

中国道路:启迪深刻

历史给人以思考。回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探索、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内涵,可以启迪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条道路、更好地坚持和拓展这条道路。

道路的选择具有历史必然性。历史不能假设,也不能臆测,更不能割断。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道路的选择,是由中国近代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历史任务决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主动顺应历史趋势,并在承继下来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实践选择和开辟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道路的开辟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关键看两条:一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体现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即是否体现了合规律性;二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即是否体现了合目的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它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告诉我们,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定不移地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道路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条直线。交错反复、曲折前行,是历史发展的常态,也是道路发展的常态。把发展的道路看成是笔直的,以为道路已经形成,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就能轻而易举地成功,这种想法只能是幻想。前进的道路上不会只有顺境和坦途,还会有险境和荆棘。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坚定信心和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充分认识事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善于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道路的拓展需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我们的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我们所开创的道路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是我们的道路不断得到拓展的基础和保证。当前,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特征更加凸显,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干扰和考验。这更加需要我们在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坚持正确方向,保持坚定立场,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聚社会共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选自2012年5月9日《人民日报》)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10篇完整版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一):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观后感 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归来,心潮澎湃,感触良多。 复兴之路透过1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种种探索,展示中华民族近170年复兴之路。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个性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获得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 作为图书馆员的我,我十分关注这次展览中珍贵的文献。清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标志着清王朝的覆灭,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结束。《时局图》深刻地、形象地展示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让中华民族有了新的选取,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书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崛起,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那里的一件件文献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复兴之路。 这天,中华民族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此刻我们面前。作为国家图书馆的青年党员,在我们的身上就应有历史职责感。国家的复兴离不开科技,思想和文化上的复兴,全民素质的提高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这样国家的复兴才有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因此我们当代青年必须要奋发图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我的努力为推进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提高全民族礼貌素质做出自我的贡献,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二):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 在所党委的组织下,我们基础党支部一批党员及用心分子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在展馆讲解员的讲解下,我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探索过程中所走过的道路。《复兴之路》围绕着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的基本陈列,透过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反映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个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取了马克思主义、选取了中国共产党、选取了社会主义道路、选取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务必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

中国的复兴之路(2000字作文)

中国的复兴之路_2000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长久的年代。鸦片战争以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东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中国不大关心西方世界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殖民主义扩张,通过鸦片战争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以大炮为前锋,把贸易和殖民体系迅速推向东方,使以道德和尊严相维系的东方式国际关系体系很快败下阵来。中国在屈辱、赔款、割让土地和主权被侵蚀的恶劣国际关系环境中苦苦挣扎。到了20世纪初,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无论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说,还是从国内历史进程的角度说,中国国势的沉沦都到了谷底。 在失败和屈辱中,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思考并且开始觉醒。一批早期改良派的思想家对洋务运动颇多批评。他们批评洋务派只知师夷长技,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百日之内,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学校教育诸方面的诏谕,像雪片一样地飞来,看似轰轰烈烈、大有作为的样子。但政变随之而来,光绪被囚,康梁逃亡,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华北农民的反帝爱国行动也失败在血泊中。这样顽固的封建专制政府,岂能领导国家的改革和进步?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初深刻揭示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杰出革命家。在艰难的探索中,他鲜明地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获得成功,摧毁了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设计的新的国家形式。但是,辛亥革命后,国家政权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所掌握,军阀争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富强仍旧没有希望。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一些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怀疑,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俄国十月革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看到劳动者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这种主张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方向。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内忧外患的加剧,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正是适应了历史的需要。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并取得了打败北洋军阀的胜利。但此后蒋介石垄断了国民革命的领导权,背叛国共合作,造成合作破裂、国共内战的局面。1937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前再次携手,动员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国民党独裁统治,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反帝反封建的战略和策略,提出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方针,指明了中国必须先经过新民主主义、然后进入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新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国共合作以后,是把资本主义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还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是许多人特别是知识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关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政党严肃思考的问题。在各种救国方案中,三民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最大。这两种思潮或者主义的传播和实施,都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近代中国,哪种政治势力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哪种政治势力就可以取得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观后感_观后感.doc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观后感_观后感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观后感 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归来,心潮澎湃,感触良多。 “复兴之路”通过1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种种探索,展示中华民族近170年复兴之路。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获得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 作为图书馆员我,我非常关注这次展览中珍贵文献。清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标志着清王朝覆灭,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结束。《时局图》深刻地、形象地展示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严重危机。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让中华民族有了新选择,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书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崛起,抗日战争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反侵略……这里一件件文献见证了中华民族从 落后走向繁荣复兴之路。 今天,中华民族发展正面临着难得历史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国家图书馆青年党员,在我们身上应该有历史责任感。国家复兴离不开科技,思想和文化上复兴,全民素质提高决定了社会发展。这样国家复兴才有源源不断智力支持。因此我们当代青年一定要奋发图强,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用自己努力为推进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做出自己贡献,为实现国家和民族复兴而奋斗。 典阅部党支部李金涛普法微电影观后感(一) 六年(6)班蔡贝琳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普法微电影,看完我深有感触。 其中一幕印象深刻,说是学生去买小店三无产且过期辣条来吃,结果上吐下泻,住进了医院。 在我们生活中,有同学禁不住诱惑,经常拿零花钱买小卖部三无产品,这些三无产品都是含有致癌物,长期储存在我们体内会使我们得癌症。曾经有位同学吃了小卖部冰激凌,结果拉肚子了。 再说说第二个案例,从而告诉我们;没有3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产品是不安全,《消法》规定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享有选权和公平交易权,面对商家强买强卖行为,大家可以理直气壮拒绝。而且小朋友们在购买较贵物品时,最好有大人陪同,在购买后一定要记得索要发票,以便维权。而实例三体现了商家侵犯了我们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

近代史《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观后感 电影里的解说员热情认真的讲解,大量历史图片,实物与视频影像,生动地再现了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 通过看电影,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即解说员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则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且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才有了改革开放之举措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之路。 我在电影中了解到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我们为新时期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感到骄傲。十几本厚厚的留言本,记满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解放军官兵、港澳同胞热情洋溢的留言。 电影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展览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所以尽管现在我们还不能为祖国续写光辉篇章,能做的是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准备。我坚信,祖国的未来将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现代化并且成为一个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没有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一个国家有如此意志和精神,一个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可能成功,也都可能失败。即使你是一个成功者,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你取得成功之前,你也曾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或大或小,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应给予他正确地认识,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坦然地面对他,接受他,并最终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总结教训,从头再来,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如果只是一味的自责、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一: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 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 2013年4月20日,在303中心党委和团委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向往已久的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再一次见证了中国近100年辛酸的历史。 走进《复兴之路》的大厅,我立刻看见了展厅墙上醒目的大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小到大,这些字不断地出现在历史课、政治课上。华夏五千年,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丝绸之路、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这些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壮举??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号称“居于世界中央”的大国沦为了半殖民地的国家,在那些所谓的欧洲“蛮夷”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封闭的大门,陈旧落后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这是曾经的中国??看着墙上一张张帝国主义列强残杀中国人的照片,我的心无法平静。作为一个当代年轻人,我深为自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感到骄傲,同时也为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感到痛心和愤怒,要把它作为警钟,时刻提醒自己。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里有三峡大坝和青藏铁路的景观模型,还有成功进行载人试验飞行的神舟飞船,看到中国农村、城镇发生天覆地的变化,

还有申奥成功的喜悦,整个展厅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和振奋人心的力量,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 走出展览馆,脑海里时时闪现那一幅幅真实的场景,历史的变革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中国从繁荣富强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国家,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走向富强。中国曲折的历史告诫我们要始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中国的伟大复兴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青一代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们是祖国的希望,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303中心变电站班组 高唳晨 篇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 班级:24131201 学号:1120123639 姓名:马欣博 那是2013年10月12日,和高中小伙伴一起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由于近代史老师的推荐,很认真的参观了复兴之路展厅,紧扣“伟大的民族复兴”的主题思想,彰显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伟大创举和辉煌成就,体现自强不息、探索奋斗的民族精神是复兴之路的一个基本核心,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拼死抗争顽强不息的精神也使我们感到

近现代中国的复兴之路

近代中国的复兴之路 新闻传播三班 谢圆201526400087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潜意识中,我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动和自豪。所感动的,是那些为国家革命与改革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所自豪的,是自己骨子里流淌着的这个国家的血液。 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西方洋枪舰炮轰炸中,中国渐渐从天朝上国的狂妄自大美梦中苏醒,开始从故步自封被迫走向部分开放,最可悲的事,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转变为依附他国,苟且的半殖民半封建的“东亚病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步伐的加快,民族危机,阶级危机逐渐陷入空前严重之境地,中国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不少仁人志士便提出许多救亡图存,变革社会之法,例如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但其虽革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帝制,却依旧未能带领广大人民开阔出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康梁维新变法也依旧没有真正贴近国情,未能走出资本主义的桎梏,所以其悲剧性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转折点。自此,华夏大地掀起了社会主义之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指引下,走上了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政党,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正确的判断了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和国情,没有照搬俄国的城市中心论,而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因此,一个崭新的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须从现在起,以过人的努力,超常的毅力,去发奋汲取文化知识;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去勇于参与社会实践;以开拓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去探求人生的新境界,长大后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 导读: 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一) 上个月,学校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看后影片,大家普遍认为这台音乐剧不仅是一台生动的舞台剧,更是国人一次豪迈激情的一次释放。 这台大型音乐剧表达了中华民族厚积薄发的最强音。它以精彩、精炼、精致的面貌展现在国人眼前,它带给更多观众最震撼的情感冲击和心灵激荡。观看的过程中,我们更是被华丽真实的画面一次次震惊。它又一次展现了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中国人民生生不息、上下求索的奋斗征程。 电影《复兴之路》以高度的历史概括和崭新的艺术创造,生动表现了中华民族从1840年到2009年这169年的历史。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崛起、在拼搏中奋进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20世纪是个变革的世纪。2002年11月8日,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2002年12月5日新一任的领导人冒雪赶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新一代党中央对人民的承诺:我们将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居安思危是我们的传统,忧患意识不会消失。 曾记否,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那位耳鬓斑白的老人的

背影;曾记否,那位老人的眼泪;曾记否,那老人在废墟中一个个件事的脚步;曾记否,那一夜间花白的青丝;曾记否,那“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犹在眼前,那鸟巢内澎湃;犹在眼前,那水立方魅力身形;犹在眼前,那雄壮国歌的奏响;犹在眼前,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犹在眼前,那喜极的泪水;犹在眼前,那对伊辛巴耶娃、博尔特……的真诚的欢呼与祝福。 2009,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着世界经济;冰岛已然“国家破产”;而中国却保持着8%的进京增速。潘石屹说:“外国人,7、8月在干什么?躺在沙滩晒太阳。而中国人在干什么?干工作,正在努力地付出自己的汗水。有这样的国民,害怕什么经济危机。”是的,有这样的手足兄弟,怕什么经济危机,怕什么反华势力,怕什么台湾问题!中华民族可以淡然一笑,你敢!这小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知兴替而后何为?正如开头的那句话——用历史感悟未来! 《复兴之路》让我们重温了中华民族170年所走过的艰巨曲折的民族复兴之路,让世人看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怎样一步一步闯过于激流险滩,走向光亮的历程。我为拥有一个正日益壮大起来的祖国而自豪! 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二) 文/朱熠尧 《复兴之路》这部电影主要记叙以前中华民族被许多国家侵略

中国的复兴之路

中国的复兴之路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长久的年代。鸦片战争以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东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中国不大关心西方世界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殖民主义扩张,通过鸦片战争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以大炮为前锋,把贸易和殖民体系迅速推向东方,使以道德和尊严相维系的东方式国际关系体系很快败下阵来。中国在屈辱、赔款、割让土地和主权被侵蚀的恶劣国际关系环境中苦苦挣扎。到了20世纪初,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无论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说,还是从国内历史进程的角度说,中国国势的沉沦都到了“谷底”。 在失败和屈辱中,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思考并且开始觉醒。一批早期改良派的思想家对洋务运动颇多批评。他们批评洋务派只知“师夷长技”,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百日之内,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学校教育诸方面的诏谕,像雪片一样地飞来,看似轰轰烈烈、大有作为的样子。但政变随之而来,光绪被囚,康梁逃亡,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华北农民的反帝爱国行动也失败在血泊中。这样顽固的封建专制政府,岂能领导国家的改革和进步?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初深刻揭示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杰出

革命家。在艰难的探索中,他鲜明地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获得成功,摧毁了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设计的新的国家形式。但是,辛亥革命后,国家政权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所掌握,军阀争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富强仍旧没有希望。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一些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怀疑,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俄国十月革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看到劳动者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这种主张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方向。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内忧外患的加剧,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正是适应了历史的需要。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并取得了打败北洋军阀的胜利。但此后蒋介石垄断了国民革命的领导权,背叛国共合作,造成合作破裂、国共内战的局面。1937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空前

游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游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四月七号,在和宿舍同学商量之后一起出发去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让我提升对我们国家的认识。通过这次国家博物馆之行,也确实让我们对于我国的古代以及近现代的复兴、崛起的历程。 国家博物馆分若干个部分,我参观了古代中国部分、复兴之路和中国瓷器展览。 古代中国的历史是从原始时期开始的,看到了以前只是在书上看到的山顶洞人以及北京人的头像,先后我们经过介绍传说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发展的展厅,从夏商周的出土文物,如钟鼎、青铜器等等;春秋战国时期,是纷乱的时代,但是也是文化高度发达和发展的时代,有出土的文物的拓本;秦汉时期,展示有部分的秦始皇兵马俑,当真是惟妙惟肖啊,还有汉朝丝绸之路的相关文物;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一段群雄逐鹿的时代,英雄辈出,也有很多珍贵文物出土,好多的金缕玉衣都出土的这个时候的;隋唐时期,古代中国从这个时候逐渐走向了鼎盛,从馆中展示的文物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文化经济是何等发展了,与外族的交流可以从唐三彩的出土看出来,唐三彩的颜料是中土所没有的,是从波斯等地传入的;五代十国,所见的东西不多;宋元时期,宋代陶瓷进入了高度的发展,可以知道当时的经济是很多发达,展示的元代的文物印象最深的是战刀,或许是蒙古就是一个善于征服的民族;明清时期,青花瓷真正的成熟,艺术水平达到鼎盛,官

窑为代表的哥窑、弟窑,清朝的民窑都是非常得不错。 复兴之路,一百多年前,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从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到内部的战争,中国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饱经沧桑的历史至今想起来仍让人感到沉重.可中国人民最后还是站起来了,勇敢无畏地应对着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按自己制定的目标,一步一步认真而踏实地走着,慢慢实现着复兴之路.; 从改革开放伟大构想的提出,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提出,从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提出,中国根据国情的需要一步一步地提出方针策略,为中国的复兴做出努力.在当时没有先例,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勇敢而理智地应对一切;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到科学发展观的建立,中国时刻都清醒地意识到该朝哪里奋斗,用正确的航标指引着中国人民的前行之路; 中国人民为祖国伟大复兴做出的努力已让我们看到了成绩和辉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已让中国在世界有了重要地位,让中国向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靠近。 观之往来之繁盛,悲近世之屈辱,对我感触很大,很有教育意义,以后会多去看一看。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整个现代中国历史的主题。 中华民族有光荣的历史。它曾经创造了独特的农业文明和深刻的东方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是东方的强大国家。然而,在世界历史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之后,中国开始落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期间,西方殖民者用强壮的舰船和枪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使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征服与灭绝危机。自那时以来,拯救民族,争取民族复兴已成为中华民族奋斗的最大目标。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裕,人民共同富裕,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基本的历史线索在现代中国历史的宏伟进程中完成的: 首先,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残酷侵略和无耻掠夺,是现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一切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因

此,推翻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从鸦片战争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为抵抗外国侵略,保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奋斗的历史。 第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自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和艰辛的探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民主政治模式已经在中国提出和讨论,或者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践。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民主提案之前,没有任何民主的政治提案符合中国的国情,并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在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提议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民主不可避免地让位给人民民主。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建立由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目的是实现多数派的民主,而不是少数派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现实相结合,创造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并可以确保人民是国家主人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体现人民的愿望,得到人民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体系,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一:参观新国博《复兴之路》展览有感 参观新国博《复兴之路》展览有感 2011年7月1日,是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回忆、值得纪念、值得骄傲的日子,作为共产党的一员,在建党90周年到来之际在的带领下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复兴之路》紧紧围绕民族复兴这个主题,全面展示了近现代历史的主线,分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等五个部分,展出了很多珍贵文物和图片。 “落后就要挨打”,八国联军的侵略使满目疮痍;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人民国破家亡。国破山河在,人民是压不垮、摧不毁的。面对敌人的铡刀,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八女投江的悲壮,竹签钉手指而不屈的江姐,“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他们是人民的一员,也是人民的写照。有了他们视死如归、奋斗不息的精神,才有今天的。今天的,国富民康。幸福来之不易。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为了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激昂的国歌响彻大地,我们必须拥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

居乐业。特别是我们共产党员,在享受国家的强盛带给我们尊严和自豪时,更应该承担起维 护社会和谐的责任。整个展览给我很大的震撼,想想现在富足的生活,回忆小时候的艰辛,这一切不都是伟大的共产党砸碎铁链的成果么?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2000年退休,今年55岁。退休时 工资是多元钱。经过国家几次的调整,现在已达到了元,增加了倍,对此我十分满意。我不与高工资者比钱多钱少,不与住房大者比面积大小,不与掌权的人比权利大小。人这一辈子够吃、够住、够花就可以了。人的欲望无止境,就看自己怎样把握人生。该是自己的就要,不该是自己的就不能“强要”,因为“强要”是会出问题的。现在退休了,一点儿工作也不干了,悠闲自在,在家每月照样领工资,而且领的工资还不少,多好啊!每天和老伴含饴弄孙,心情舒畅,健康长寿。“知足常乐”,至理名言,我们要铭记在心。良好的心态让我感到退休真好! 退休后,我和老伴荣升为外孙的跟班,每天上午溜个弯,回到家里便给外孙准备可口的饭菜,我和老伴各司其职我们分别是后勤部长和厨师长,虽然每天累的腰酸腿疼,但充实的生活让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忙”得不可开交。正是因为自己“太忙”,所以“疾病”、“孤独”、“寂寞”、“忧愁”、“郁闷”、“痛苦”远离我,不和我“打交道”,换来的是自

2020年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2020年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2020年新1 一声雷鸣,一镜碎。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这是1840年的中华大地。从此,就是那无边的灾难和痛苦。亲眼看着母亲惨遭凌辱,亲耳听着母亲的泪水恣意的流淌。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所过的内心流血的生活。再苦也要活,再难也要生! 忆往昔,你记否大唐的繁荣昌盛,大唐的轻歌曼舞,大唐的雄姿英发,大唐的路不拾遗?你记得大唐的万方来朝?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然而,现实却是----衣不遮体,腹不裹食。饿殍满地,哀鸿遍野。复兴,伟大的议题;复兴,执着的梦想;复兴,崎岖的征途。复兴,再难也要复兴,再苦也要复兴。从1840一向到这天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华夏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炎黄的鲜血。 《复兴之路》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叫精神,叫理想。百年以来,这种精神、理想像不熄的火炬一样燃烧着,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种精神,象甘甜的乳汁支撑着一个又一

个寻梦人!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礼貌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构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身上看到了它,在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许许多多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牺牲奉献的无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礼貌。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

中国正走向一条复兴之路

中国正走向一条复兴之路 中国正走向一条复兴之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鲁迅在生命的路中提时提到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路。告诉我们路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们踏出来的。做人不能太慈,反不能一味严泽,天下的路一路走到底,要勇于创新,敢于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不敢踏出一条新的路,导致人民贫困,中国止步不前,人民过不了幸福的生活,然而自从改革开放实施以来,中国人民奋发向上,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伟大的成绩,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总总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声不少,他们怕这也怕那,生怕改革开放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不愿创新发展,然而他们错了40年来,中国取得一项又一项伟大的成绩足以证明,改革开放是正确的,足以证明中国正走向一条民族复兴的道路,中国将会更加强大中国也在国际上取得一个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嫦娥号,玉兔号被相继飞向太空,在航空领域中中国获得了一系一席之地。9k八型坦克,航空母舰等军事作战工具的发生让中国在军事领域获得一席之地,储能不敢来犯,加之原子弹与氢弹的成功人士,更是让中国在军事领域上取得一个重要的位置,让中国告别了曾经任人欺负的时代,中国真正的崛起了在新时代的处境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也相继诞生,让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华为信息技术公司更是在科技发展,为中国做出了贡献,华为技术能力远远超出了企业另外,中国也即将诞生,让中国进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水平。 纵使风云激荡,波云畏惧,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奋发向上,共同引领中国走向一条复兴之路。 评语: 内容紧贴生活,新颖别致,把握时代脉搏。

复兴之路展览

《复兴之路》展览参观报告 2011年11月10日下午,我组织部分同学,参观了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复兴之路》展览。《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复兴之路》展览总共分为五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7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兴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掠夺财富、屠杀人民,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政治和文化特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抗击外敌入侵,使帝国主义列强灭亡中国的图谋未能得逞。在这一部分展览中,展厅里面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虎门炮台的雕像以及大量的图片,真实的展现了当年爱国官兵不屈不挠,抵御侵略的精神和勇气。 第二部分,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探索民族和国家的出路。农民阶级发起反抗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的武装斗争,封建统治阶级试图通过局部变革巩固政权,资产阶级寻求采用改良方式变法图强。与各种探索不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他们举起民族民主革命旗帜,发动武装起义,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然而,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支持下,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挽救共和的努力屡遭失败。但是,自此此后,以民主、科学为基本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兴起,各种思潮涌现,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梦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依靠和发动工农群众,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掀起大革命高潮。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这一时期,中国其他阶层也提出了一些救国主张,都未能找到解决中国根本问题的出路。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倡导推动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经过14年浴血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历史性抉择。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内战的反动政策,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积极斗争。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展厅中,一件件革

参观《复兴之路》后的讲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习近平说:“刚才我们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也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观后感触良多,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这个民族近代以后遭受苦难之深重,处处牺牲之巨大,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开始安排了自己国家的建设的伟大进程,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地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自1840年以来,我们是持续奋斗,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大家都能感到。 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回首过去,我们全党的同志要牢记,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我们审视现在全党同志都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那么我们展望未来呢,全党的同志也必须牢记,把蓝图变成现实,我们还将走很长的路,我们必须为之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奋斗的历史任务光荣而艰巨,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懈的为之共同努力。所以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的共产党人就是要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建设好我们的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我们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要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要继续坚定不移的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样一个历史目标奋勇前进。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2015-07-09 政治学习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早十点在西门票务中心凭身份证排队领取免费参观券后,便进入了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2011年3月1日国家博物馆新馆竣工。中国国家博物馆丰富的收藏和陈列,展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开创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诗,是一座以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文物收藏极为丰富,陈列展出十分精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展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览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地揭露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 观后感骆启昕 我们怀着热切和激动的心情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两个多小时的参观给我们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第四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五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览馆那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久远的文物,向参观者展示我们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历史,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寻路奋斗求解放、艰辛探索搞建设、改革开放谋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路的壮丽史诗和宏篇巨著。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这也是复兴之路所给予人们的启示。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然而,发展之中总有一脉相承,这就是要永远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时刻将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置于首位。可以这样说,复兴之路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复兴之路》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历史总是沉默着不说话,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馆就这样默默向我们展示着一段段过往,当我们即将走出陈列馆时,回想起这一路来一代代中国人努力奋斗的艰辛与不易,我不由得想起《苦难辉煌》的作者金一南的话:“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他们的生命都没有超过一个世纪,但他们的故事,将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地传诵下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