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67.70 KB
- 文档页数: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作者:王桂华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第07期[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对策,并总结护理要点。
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
参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木缓解率、疼痛缓解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木缓解率、疼痛缓解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该院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神经传导;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4(a)-0173-02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较为常见的一种[1],患者在出现神经病变后常以四肢末梢麻木、疼痛等为主要症状,为其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2]。
该研究为探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对该院近一年所收治的部分患者,在其松解术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已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对象均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0例,均给予松解术进行治疗。
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最大年龄者78岁,最小年龄者40岁,中位年龄为(59.7±4.2)岁;糖尿病病程均在3~13年,平均病程为(7.5±2.2)年。
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都可能面临一些特殊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状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以便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糖水平,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血糖处于稳定的状态。
如果病人需要输液或输血,医护人员也需要特别关注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留意病人是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及时进行处理。
手术后,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更多的并发症,例如感染或伤口愈合不良。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和护理,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
同时,病人在术后也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和药物的使用,确保血糖水平恢复稳定。
总之,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全面、细致的护理,确保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安全度过,并尽快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护理措施。
此外,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术前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医护人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充分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特别是与糖尿病相关的潜在风险。
他们需要了解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需要做些什么,如何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以及需要遵守哪些特定的饮食和用药指导。
另外,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还需要密切协调多个团队,包括内分泌科、外科、麻醉科、营养科以及护理团队。
这些团队需要密切协作,共同制定病人的护理方案,并及时交流和调整护理计划。
在围手术期间,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也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在手术室内外给予全方位的监护,包括术中血糖的实时监测、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及时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症状。
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术后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继续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包括血糖的控制和合并症的监测。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2007年11月13日糖尿病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有伴随疾病多、并发症多等特点,因此,合并外科疾病且需手术治疗的也日益增多,若围手术期处理不妥,可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甚至诱发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所以,加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
1、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时可能出现的问题:1)、可产生或加重外科疾病,外科疾病又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要对患者做综合评估,多点准备。
2)、糖尿病中后期,由于全身血管的硬化,尤其是心、脑、肾等脏器小血管的广泛粥样硬化,导致上述器官的供血不足,是糖尿病患者中晚期心血管等系统疾病多发的原因,手术时应慎重。
3)、在一些老年患者中,由于治疗的需要,需置入各种导管如胃管、尿管、静脉导管等,使感染的发生率增高,如伤口感染、肺内感染、尿路感染等,且伤口不易愈合。
2、术前护理要点:1)、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担心术后切口感染或不愈合,手术前,常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烦躁等不良心理,因此,要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他们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2)、控制血糖一般要求术前空腹血糖≤9毫摩尔/升,餐后2h血糖≤14毫摩尔/升,24h 尿糖<5~10克,且无酮症酸中毒。
3)、饮食调整对围手术期的病人,由营养师制订糖尿病饮食食谱。
将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比例控制在45%~60%,至少每日摄取量为250~300克,以便有充分的肝糖原准备;适当增加蛋白质比例,使其占总热量的20%;补充脂肪,但其摄入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25%;注意补充维生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能提高机体愈合能力,改善凝血功能;高纤维素饮食对于减缓糖吸收是很重要的。
少吃或禁吃糖分过多的水果,对嗜烟酒者劝其戒除。
3、术后护理要点:1)、术口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加强术野管理: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换药。
下肢手术注意避免大小便时污染敷料,如有污染及时处理。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52例患者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以及余下52例为接受神经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定制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伤口感染率以及急性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3.45%(2/52)、7.69%(4/52)、1.92%(1/5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1%(9/52)、23.08%(12/52)、15.38%(8/52),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8.5±7.1)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5.9±8.5)d,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施行定制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伤口感染率以及急性并发症发病率,减少病患住院时间,护理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神经外科;糖尿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神经外科类手术的风险大,并且患者情况复杂,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手术创面大,并发症较多,并发症发病率高,同时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能展现出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1]。
伴随近几年来糖尿病病发率的逐渐攀升,患神经外科疾病伴随糖尿病的病患数量也大量增加,此类患者的伤口愈合困难,易出现伤口感染并会有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高死亡率急性并发症的出现,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就更需要专业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
该研究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随机分组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定制优质护理,来分析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普外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在术前评估中,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合理制定护理方案。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是关键,需密切监测血糖值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液体管理也需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脱水或水负荷过高的情况。
感染预防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保持伤口清洁并合理应用抗生素。
处理并发症时,应及时发现并有效应对。
综合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存在诸多挑战,需要细心呵护和精心准备,提升护理质量的建议包括加强团队协作和持续学习更新知识。
通过综合护理策略,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评估、血糖控制、液体管理、感染预防、并发症处理、综合护理措施、护理质量、挑战、建议。
1. 引言1.1 疾病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水平。
据统计,全球约有4.62亿人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仍在逐年增长。
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进行综合性评估和护理,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需要紧密配合医生、护士、糖尿病专科人员等多方合作,才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液体平衡、感染预防等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这一部分正是为了强调糖尿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重要性,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1.2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围手术期护理是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面护理措施,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容易出现血管、神经、肾脏等多器官的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感染、高血糖、液体紊乱等问题更容易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手术风险。
围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技术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不仅是患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医护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
糖尿病患者手术所造成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和心血管事件,而有些手术也与糖尿病的并发症相关,如肾移植、截肢和溃疡的清创等。
据调查显示25%~50%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经历各种手术,而在接受外科手术的中老年患者中,其中10%~15%为糖尿病患者。
因此,术前应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血糖控制做全面评估,并在围手术期通过高质量的护理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使患者平安度过围术期。
【手术与糖尿病】1.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糖尿病本身潜在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可显著增加手术风险。
高血糖易导致机体白细胞等吞噬能力下降,可造成感染发生率增加。
糖尿病患者机体组织修复能力减弱,更易导致伤口愈合延迟。
2.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手术应激可使血糖急剧升高,胰岛素需要量相对增加,患者处于禁食状态,易造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发生率增加,这也是术后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术前评估与护理】1.做好病史回顾包括糖尿病确诊的日期、目前的症状、治疗方案、血糖自我监测情况、住院史、过敏史、糖尿病并发症情况等。
3.协助选择医师手术时机术前尽量使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应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10.0mmol∕L以下。
4.对于择期手术者护士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病变及肾病。
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应控制在7.8mmol∕L以下。
对于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为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药控制良好的患者手术前一晚或手术当天停用口服降糖药,大中手术应在术前3天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
5.对于急诊手术应协助医师评估血糖水平以及有无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有应及时纠正。
6.对患者进行访视,开展“亲情护理”此法已在临床护理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
稳定患者情绪能改善其应激状态,大量文献表明糖尿病患者手术前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烦躁等不良心理比一般手术患者更明显。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护理注意事项,都在这里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一段时间,而若是患者本身存在有糖尿病时,患者的糖尿病病状就就会对手术治疗的进行和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于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就需要进行特别的关注,以帮助患者可以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促进自身的病情恢复。
而以下则是一些关于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必要的参考。
糖尿病与手术治疗之间的关系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
若手术时患者的血糖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例如术后感染、出血、休克等等。
因此,在手术前就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以确保手术前的血糖水平处于合理的范围;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麻醉、体征监测等操作,这些操作可以有效控制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手术后,则需要进行密切观察,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患者的恢复。
糖尿病与手术治疗的风险手术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在手术中的麻醉反应、手术后的感染、术后糖尿病控制不良等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中,手术中的麻醉反应往往会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出现低血糖等问题;手术后的感染则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尤其是在其免疫力较弱的情况下,感染的风险更大;而术后糖尿病控制不良也是一个常见问题,常常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的波动、创口愈合不良等后果。
因此,在围手术期的过程中,则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疗,帮助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做好关于患者的术前护理至关重要,大家需要从各个方面展开相应的护理。
1.术前评估在术前,患者的糖尿病情况是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的。
通过检查血糖水平、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情况,将可以有效确定糖尿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这将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血糖。
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随着寿命的延长,糖尿病人的手术率也在逐年增加。
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等,降低手术成功率,增加手术风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处理糖尿病围手术期是必不可少的。
一、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糖控制情况、肝肾功能、血液凝血功能等。
术前血液检查包括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为术中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术后治疗提供基础。
二、术中处理术中处理是糖尿病手术的重要环节,当血糖处于高浓度时,会导致术后感染、出血、休克等多种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及时调节血糖浓度,严格控制血糖值。
术中糖尿病患者应饮食清淡,低脂、低糖饮食,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选择低糖水果或者喝一些无糖饮料等,同时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
三、术后处置术后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也非常重要,需要在术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病人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渐恢复饮食,避免过度进食。
医生将为糖尿病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药物治疗方案。
术后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
保持好情绪和心态同样也是糖尿病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
四、注意事项在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操作者技术熟练;2.术前应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确保病人放松心态;3.手术前应停用糖尿病药物,术后根据病人情况恰当地启用;4.手术期间随时监测血糖值、电解质等各项生理参数;5.病人术前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情和用药情况;6.病人应接受术后跟踪随访,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综上所述,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不仅涉及到血液的监测和药物的调节,还需要考虑病人的饮食、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术前评估、术中处理、术后处置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持续为糖尿病手术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手术后并发症增加,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手术风险更大,因此在手术前、中、后的全过程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显得格外重要。
手术前的围手术期处理1. 糖尿病的稳定控制在手术前3-6个月,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适当的药物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以达到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
首先,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与运动控制。
如果用药,则需根据药物剂量和药物种类进行调整以达到更为科学与合理的控制。
建议患者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血糖、尿糖和尿酮体,以及检查肾功能、心电图、血压、眼底和足部状况等。
2. 检查相关指标病情确诊后,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了解其病史、并发症、营养状况、有无心血管等疾病,以及特殊的代谢异常状况。
如果发现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疾病,应及时进行治疗。
必要时,建议咨询内分泌科专家或营养科专家的意见。
3. 调整用药方案在手术发生前,有必要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计划。
根据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时间窗口、饮食等因素,有必要调整药物用量,确保手术或麻醉期间血糖的稳定。
4. 预防手术感染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的围手术期处理中,饮食禁忌和卫生常识等都比较重要,可以减小感染的可能性。
建议术前7天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在足部有糖尿病足溃疡的情况下,要注意清洁、消毒和注意保护。
手术中的围手术期处理1. 随时监测血糖水平手术中要持续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特别是高龄病人的血糖水平,以免影响麻醉加深,发生内分泌代谢紊乱和其他并发症。
2. 监测水电解质平衡作为一个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往往有液体和电解质失衡。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热量和液体摄入量,注意液体平衡、水电解质紊乱等。
3. 防止低血糖发生糖尿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避免过于激烈的刺激,以免引起低血糖。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讲人张明书一概念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的代谢紊乱。
主要表现:“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
血糖测定:空腹血糖≥7.8mmol/L 或随机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二术前护理1.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严格掌握术前血糖水平,一般空腹血糖在8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10mmol/L左右即可。
2.控制饮食:不要认为控制饮食就是意味着少吃, 因为长期饥饿可导致自身消耗,不仅加重糖尿病, 也可导致骨的愈合迟缓,甚至不愈合。
因为骨科患者常伴有局部血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淤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由此可知保证骨的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所以, 一般给予患者进行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饮食。
3.心里护理:部分患者因术前精神过于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血糖居高不下,胰岛素用量越来越大,加上对手术的恐惧感,内分泌紊乱易引起烦躁、易怒,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故应向患者讲明紧张情绪对血糖及手术的影响。
对知识缺乏的患者,用真诚的态度,给患者以鼓励,告诉他们坚持服药,合理饮食,坚持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尿糖,使糖尿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术后护理1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早期仅有多尿、多饮、疲倦等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并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后期呈严重脱水状态、尿少、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主要表现:早期仅有多尿、多饮、疲倦等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并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后期呈严重脱水状态、尿少、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2.饮食护理:患者术后食欲及消化功能减退,营养对术后伤口愈合和恢复机体功能极为重要,因此,术后鼓励患者应尽早恢复饮食,足够的热量供应配合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术后恢复正常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