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关于所得税会计理论基础的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8.64 KB
- 文档页数:4
电大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精选(独家整理8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精选了8篇电大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涵盖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多个领域。
这些论文均由优秀毕业生撰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
本文旨在为电大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获得灵感和建议。
1. 财务会计方面的论文论文1: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样本公司的税收筹划实践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税收筹划建议,为企业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论文2: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本文对比分析了我国企业合并中常用的三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和实体合并法。
通过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策略。
2. 成本会计方面的论文论文3:作业成本计算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本文以某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作业成本计算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通过实施作业成本计算,企业提高了成本控制效果,降低了产品成本。
论文4: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研究本文以某电子产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3. 管理会计方面的论文论文5:企业预算管理研究本文以某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预算管理的实践和效果。
通过对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环节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的建议。
论文6: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本文以某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适用于该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
通过实施绩效评价,企业激发了员工积极性,提高了整体绩效。
4. 其他方面的论文论文7: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本文以某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实践。
通过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企业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最新2022年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毕业论文题目2022年会计系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一、会计理论与财务会计类(会计、注会)1.试论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2.试论会计的管理职能3.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目标4.试论资产的计量属性5.公允价值计量研究6.试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7.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价值计量与摊销研究8.试论无形资产范围的界定9.试论会计环境10.论环境会计的概念11.论环境会计的结构12.绿色会计初探13.绿色会计计量问题探讨14.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应用与思考15.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16.对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再认识17.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初探18.政府会计基础的比较研究19.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活动20.上市公司的会计问题研究21.会计核算方法研究22.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23.关于成本考核指标的探讨24.对会计监督的再认识25.作业成本法核算初探26.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27.对作业成本管理的认识28.试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29.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式的探讨30.通货膨胀会计研究31.代理理论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32.试论会计规范33.经济环境与会计发展关系的研究34.重组会计研究35.破产会计理论研究36.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评价37.对新型责任会计初探38.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研究39.建立和健全会计市场的探讨40.探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新思路毕业论文题目4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42.浅谈会计文化及其构成要素43.借款利息资本化有关问题的研究44.浅议可转换债券及其会计处理45.论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46.存货准则中有关问题探讨47.成本报表体系问题研究48.浅议收入的含义及其层次结构49.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认识50.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51.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52.试论会计信息的地位与作用53.成本分析指标体系研究54.物价变动条件下会计核算的现实选择55.债务重组及其会计问题的探讨56.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剖析57.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探讨58.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59.对预算会计改革的展望60.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模式的探索61.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62.对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63.如何构建会计监督支持系统64.关于企业商誉评估的思考65.会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66.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67.行为会计探讨68.从成本补偿角度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会计对策69.现代化会计的发展及国际化研究70.资本市场与会计准则71.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理论体系72.资产计价目标和计价方法73.新时期的会计监督问题74.企业激励制度与会计政策选择之间关系的探讨75.无形资产价值确定的探讨76.无形资产价值摊销方法的探讨77.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问题78.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影响79.知识经济与会计改革80.关于企业实行责任会计的调查报告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情况的调查研究81.《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2.对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研究83.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84.实质重于形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毕业论文题目85.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86.会计信息产权的逻辑及其博弈87.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浅析88.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会计收益质量89.加强会计监管的思考90.执行新准则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主要差异研究91.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92.论资产减值会计93.资产减值的国际比较研究94.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及治理95.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96.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进建议97.完善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对策98.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思考99.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会计研究100.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研究101.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研究102.存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03.固定资产盘盈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04.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05.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06.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07.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08.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09.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0.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1.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2.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4.投资性房地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6.财产清查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7.职工薪酬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8.亏损合同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9.债务担保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20.产品质量保证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21.债务重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22.视同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23.其他收入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24.售后回购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125.售后租回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26.产品分成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27.补贴收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28.销售退回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日后调整事项)毕业论文题目129.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30.委托代销业务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31.受托代销业务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32.重大会计差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33.对外捐赠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34.接受捐赠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37.我国预算会计组成体系探讨138.我国预算会计主体探讨140.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及其对会计核算的影响141.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对预算会计的影响142.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的预算会计143.论权责发生制在预算会计中的应用144.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会计要素比较研究145.行政事业单位长期资产核算改革研究146.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结合模式研究147.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探讨148.借鉴企业会计改革预算会计问题探讨149.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差异问题研究150.西方政府会计与我国预算会计差异问题研究毕业论文题目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类(财管)1.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2.论企业筹资决策3.建立企业内部责任会计体系的探讨4.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5.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6.试论企业投资决策中的若干问题7.资金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意义和应用8.我国推行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论租赁筹资10.各种筹资方式比较研究11.金融市场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12.企业预算的性质、体系及编制13.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的分析研究14.建立责任会计在会计改革中的重要地位15.试论财务管理的职能16.试论风险投资决策17.对资金成本问题的探讨18.宏观成本管理的探讨19.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20.关于评价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探讨21.产权资本保护研究22.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23.对国有企业增资减债、优化资本结构的探讨24.现有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指标的探讨25.论现代企业的分权分层管理26.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水平的探讨27.稳健性原则对企业财务风险决策的影响28.对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29.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主体30.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31.风险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32.银行借款的案例与分析33.论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工作34.现代企业制度下权益财务管理的特点35.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36.破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37.企业改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38.企业偿债能力研究39.现代企业制度与财务管理改革40.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41.试论财务管理的规范化42.对财务比率分析中有关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题目43.试论企业负债经营44.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分析45.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46.融资租赁的案例与分析47.论管理会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8.论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49.资本投资方案经济评价中“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的估量问题50.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及局限性51.国有企业资金短缺的成因与对策52.国有企业负债过度的成因与对策53.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54.论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55.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的调查研究56.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7.上市公司的筹资策略及效果分析58.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59.盈余管理的探讨70.收益质量的分析与评价71.作业成本计量的探讨72.质量成本的研究73.经济增加值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和做法的研究74.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75.成本中心业绩评价的分析76.投资决策的案例与分析77.负债筹资的案例与分析78.股票筹资的案例与分析79.股利决策的案例与分析80.成本决策的案例与分析8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案例与分析82.本量利分析的案例与分析83.现代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探讨84.“资产证券化”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题目三、审计类(会审)1.论经济责任审计2.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新要求3.会计咨询与会计服务业务发展对策研究4.经济效益审计中的效益评价方法5.论优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6.建立审计信息制度7.试论审计信息与审计决策8.试论投资效益审计9.审计抽样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研究10.试论投资效益审计11.审计抽样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研究12.小规模企业审计13.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14.重建我国审计信用的思考15.论审计环境16.审计技术与方法发展的新趋势17.论优化政府审计环境18.CPA业务拓展与独立性的冲突和协调19.现代企业如何搞好企业内部审计20.上市公司审计失败问题研究21.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比较22.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及其应用23.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审计方法创新研究24.论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25.论审计的独立性26.会计师事务所的作业组织结构优化研究27.论审计质量控制28.浅谈环境审计29.论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方法30.论审计工作底稿的规范化31.浅议廉政建设在规避审计风险中的作用32.浅议政府采购审计33.政府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预防措施34.财务欺诈审计风险防范35.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36.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37.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识别及防范技术研究38.风险防范技术及应用39.会计数字游戏的识别40.农村经济组织的审计监督研究41.资产证券化审计研究42.内部控制报告规范研究毕业论文题目43.44.45.46.47.48.49.现金流创造的审计研究资产魔方的审计问题资产减值审计程序研究IPO审计规范研究民间非赢利组织审计问题研究内部控制环境评价研究会计地雷防范毕业论文题目四、会计电算化类(会电)1.论电子计算机在审计中的作用2.电算化系统审计3.关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施的经验总结4.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5.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6.中外会计信息化现状比较研究7.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组织控制问题8.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9.会计信息系统开发问题的探讨10.会计软件开发中的标准化问题探讨11.会计信息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12.我国会计信息化市场存在的问题与调查13.通用帐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的设计14.会计软件开发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户的探讨15.关于建立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的构想16.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研究17.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岗位设计问题研究18.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体系的构想19.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20.我省会计信息化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21.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22.会计电算化和手工系统并行运用的经验23.网络财务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24.会计信息化对我省经济的影响2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冲击和影响26.E某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问题研究27.企业ERP实施与业务流程重组问题研究28.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的实践研究29.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30.财务软件发展趋势问题研究31.会计软件通用化问题研究32.信息技术发展对财务报告模式的影响33.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策略和方法研究34.会计软件的质量及其保证35.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问题研究36.E某cel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37.会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与会计业务重组研究38.网络财务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会计专业税收方面毕业论文范文-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作者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大连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会计指导教师- 1 -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日渐庞大,税负也越来越重,个人所得税成为工薪阶层最大的纳税开支。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已于2011年9月1日实施,在个人所得税纳税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在新税法规范的前提下,纳税人选择不同的纳税方案带来的税负轻重是不同的。
如何合理利用国家税收法规和税收政策,在保证依法纳税的同时维护好纳税人自身利益,提高税后可支配利润、增加个人财富,做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等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对个人既能使纳税人获得最大的节税利益,又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我所得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就对个人所得的部分内容做出浅析探讨。
关键词:新个税政策工资薪金纳税筹划- 1 -目录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 3 二、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 (4),一,转换税目~转化个人所得或所得类型 ................................4 三、纳税筹划的实施方案 (6),一, 工资薪金的纳税筹划 ............................................6,二, 劳务报酬所得纳税筹划 ..........................................8,三, 稿酬所得 (9),四, 个人股息红利的纳税筹划 .......................................12论 ...............................................................14 结参考文献 (15)目录列到二级标题即可- 2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归纳出二级标题近几年来,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人数越来越多,纳税人数超过了任何一个税种,对个人收入征税的范围涉及11个项目之多,于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就应运而生,人们对纳税筹划的态度也由原来的消极的或认为不正当的行为转化为积极的合理避税,人们渐渐开始运用合理的避税技巧,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依法纳税,合理避税,减轻税负。
所得税会计方法文献综述【摘要】所得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会计和税制改的不断深入,所得税会计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对外放,向境外筹资的上市公司也逐渐增多,按照国际会计标准进行所得税确认与计量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对所得税会计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观;综述一、所得税会计方法比较研究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所得税会计基本理论有所得税归属理论,企业收益确认理论,差异确认理论和暂时性差异处理理论。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所得税会计的确认有两种观点:费用观和收益分配观。
依据是否进行跨期分配,费用观下产生了以下几种所得税会计确认方法: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债务法(包括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和税款净额法。
其中应付税款法不进行所得税的跨期分配,后面几种方法则必须进行。
我国会计界的专家针对各种观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刘斌(2007)对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直以来,是否对所得税进行跨期分配以及如何分配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都存在争议,他提出应付税款法是主张不对所得税跨期分配观点的代表,纳税影响会计法是主张对所得税跨期分配观点的代表。
(2)张蓓(2005)对递延法和债务法的进行了比较分析,她提出递延法是将本期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递延法和债务法的根本区别在于运用债务法时,由于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需要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进行相应的调整,递延所得税账面余额能真正反映未来应付的所得税或可抵减的所得税,运用债务法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更符合负债或资产的定义。
(3)曾国祥、刘佐(2005)对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认为在采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时,对于暂时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可以采用损益表债务法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分析。
目录摘要 (2)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2)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4)(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公平缺失的问题 (4)(二)个税免征额的地区无差异带来的问题 (5)(三)提高个税起征点不能缩小贫富差距 (5)(四)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公民纳税意识淡薄逃税、偷税现象比较严重 (6)三、对个人所得税提出了几点建议 (7)(一)选择合理的税制模式 (7)(二)提高征收管理手段,减少税源流失 (8)(三)增强全民的纳税意识 (8)(四)考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税征收 (8)(五)合理调整应税所得额 (9)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与改进对策摘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在财政收入规模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各地税务机关开展了纳税人自行申个人所得税的工作,完善了全员全额扣缴申治理,有效地堵塞了税收漏洞,抑制了偷漏税现象,促进了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提高。
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当针对造成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问题、对策2011 年 6 月的最后一天,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起征点上调到 3500 元。
修改后的个税法将于 9 月 1 日起施行。
通过这次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真的完善了吗?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追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个人所得税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方向。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今年以来,受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政策效应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大幅下降。
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实现4974亿元,同比下降7%,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38.2个百分点。
其中,工薪个人所得税实现3084亿元,同比下降11.4%;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实现490亿元,同比下降15.5%。
2011届本科会计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天津市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创新研究上市公司违规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与治理对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审计合谋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析基于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天津市中小企业人工成本分析与研究企业会计准则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天津市XX企业为例会计人员管理问题探讨会计监督机制问题研究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会计计量模式问题研究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基于成本控制的企业精益化管理研究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报表编制的比较长期期股权投资计量研究新旧会计准则下租赁会计的比较研究新旧会计准则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比较研究新旧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比较研究公允价值运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天津市中小企业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问题研究会计要素的比较与改进资本成本计量方法研究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现状及其改进建议损益表观和资产负债表观的比较研究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能力要求研究试论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措施借款费用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企业会计与政府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会计和税务要素确认的差异比较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构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与应用研究财务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问题研究舞弊要素理论与信息失真的制度治理加强政府财务信息透明度研究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对策研究电子商务会计问题研究会计发展与产权关系研究负债筹资的所得税筹划问题研究税收对债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分析企业并购中的税收因素分析论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结构直接投资活动中税收因素分析会计与税收在负债方面的政策差异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本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具体会计准则问题分析商誉会计问题研究资产减值问题研究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稳健原则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管理模式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识别与对策研究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与管理问题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研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研究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改进方面的问题关于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的问题可转换债券(分离式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探讨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及其会计防范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会计诚信建设的思考及对策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会计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资金运动过程与价值驱动因素探析资金运动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资金运动规律新解企业资金运动规律与会计管理的客观基础企业经营资金运动形式及特点“资金运动最优化”作用评价天津市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在经济危机中如何加强天津市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天津市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现行天津市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天津市中小企业财务控制及完善措施分析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研究私营企业破产问题研究中外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启示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对策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模式研究——以天津为例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和民间信用问题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防范创业板与天津市中小企业的融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探讨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企业财务困境的成因与对策探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及控制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体系的构建天津市小额贷款公司金融风险控制的对策税收筹划与负债筹资的相关性研究负债筹资的所得税筹划问题研究税收筹划与资产重组的相关性研究论税收筹划的税收理论依据民营企业税收筹划的市场需求分析税收筹划风险研究税收筹划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研究影响税收筹划有效性的因素分析优化税收筹划外部环境的思考企业投资决策的实务期权方法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研究上市公司现金收付风险管理研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上市公司债务筹资风险管理研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上市公司存货管理研究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研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绩效关系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财务管理视觉下的企业商誉研究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度量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财务控制机制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监测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果分析网络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探讨从现金流量表看企业的财务风险关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有关问题研究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比较及评价研究论杠杆效应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降低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研究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价值在会计体系中的确认和计量浅谈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人力资本产权问题与会计核算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价值影响因素的分析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问题研究会计要素的比较与改进资本成本计量方法研究加强我国天津市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人力资源资本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天津市中小企业创新模式研究—基于财务视角EV A与传统业绩评价方法结合问题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与优化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证券投资财务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民营家族制企业财务问题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天津市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天津市中小企业财务控制及完善措施分析保险资金投资风险及其管理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问题研究跨国公司汇率风险及其管理社保基金投资模式选择后金融危机时期商业银行投资策略的选择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金融衍生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与绩效研究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与管理银行业务创新分析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利率市场化与企业投融资决策问题探讨防范金融风险的财务对策对固定资产核计问题的探讨对所得税管帐问题的研究关于审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关于收入确认及其计量的思考关于增值税计较问题探讨政策在纳税操持中的运用企业筹资体式格局及其应用浅谈企业备货的核计与管理浅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浅谈应收账款的核计与管理浅谈债务重组浅析统一控制下的企业归并及其核计公允价值在管帐实务中的应用审慎性子量要求在管帐实务中的应用浅谈商誉简直认与计量浅议固定资产租赁试论非钱币性资产交易在实际中的应用现金管理探讨对收入的几点认识浅议无形资产谈企业所得税房地产企业纳税操持刍议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问题的探讨关于固定资产发卖涉税的管帐处理关于所得税核计问题的探讨关于投资性房地产核计方法研究2浅谈管帐差错变动新管帐准则下XXX企业职工薪酬之管帐思考利润确认的基本标准样式研究商誉管帐处理研究收入操纵手法研究现行财管帐陈诉标准样式的改进研究债务重组核计研究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核计研究CFO与CEO的关系研究IPO定价与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集团企业财政管理方针研究利润分配问题研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均衡积分卡:理论、方法与应用物流企业管帐操作流程实证研究重要性原则在成本管帐中的运用重要性原则在管理管帐中的运用作业成本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成本核计法比较阐发传统本量利阐发模子的局限性及其扩展基于方针成本的标准成本管理基于战略视角的质量成本管理论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性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浅谈本量利阐发在企业中的应用浅析战略成本管理及其应用浅议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当令制出产系统下备货管理计谋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预算中的应用作业成本管理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谈"未确认"问题谈企业或有负债非钱币性交易管帐研究归并管帐理论研究浅谈实物资产内部管帐控制浅谈无形资产管帐核计试论审慎性原则谈"实质重于形式"探析房地产企业税收操持探析商品畅通企业税收操持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所得税管帐处理新准则新税法下房地产企业开办费的财税处理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财政的影响论注册管帐师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浅谈审计重要性与审计危害的关系浅谈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关于天津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轨制问题研究购买审计意见成因研究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研究评价审计证据标准研究审计本质研究审计的供求关系研究审计动因研究审计独立性研究审计危害研究审计假设体系构建研究审计方针定位研究审计失败研究审计。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会计专业的论文题目是选题的直接表达,是作者想要研究的问题,题目是一篇会计毕业论文的主题。
下面店铺将为你推荐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一)1. 亏损合同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2. 债务担保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3. 产品质量保证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4. 债务重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5. 视同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6. 其他收入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7. 售后回购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8. 售后租回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9. 产品分成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0. 补贴收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 销售退回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2. 委托代销业务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3. 受托代销业务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4. 重大会计差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5. 对外捐赠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6. 接受捐赠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7. 借款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8. 以地换房和以房换地业务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9. 我国预算会计组成体系探讨20. 我国预算会计主体探讨21.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及其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二)1. 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会计研究2. 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研究3. 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研究4. 存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5. 固定资产盘盈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6.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7. 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8. 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9.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0.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1.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2.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3.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4. 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6. 投资性房地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7.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18. 财产清查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三)1. 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理论体系2. 资产计价目标和计价方法之间关系研究3. 企业激励制度与会计政策选择之间关系的探讨4. 无形资产价值确定的探讨5. 无形资产价值摊销方法的探讨6. 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7.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影响探讨8. 关于企业实行责任会计的调查报告及其分析研究9. 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情况的调查研究10. 《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 对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研究12.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13. 实质重于形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14.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15. 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会计收益质量16.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主要差异研究17. 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18. 论资产减值会计19. 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及治理20. 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21. 完善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资产负债观与所得税会计的研究摘要: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
新所得税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众多研究成果对原有准则和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促进了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限制了其短期行为,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
这一创新使得所得税核算原理、方法和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摒弃了旧准则中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
作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更加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列报更加体现“真实公允”的要求。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所得税;暂时性差异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131-0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6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
新所得税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
一、选题背景美国会计师协会中的会计程序委员会1944年发布的第33号公告是第一个建议对实际发生的应付所得税进行期内和跨期的权威性会计公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9年7月发布了第12号公告《所得税会计》,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1989年1月,委员会发布了《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e33),建议采用损益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1996年国际会计委员会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二、研究动态国际上,经历了一系列影响巨大的会计造假案件之后,各国会计界大多已转向对“资产负债观”的推崇。
这一基本理念的转变,导致所得税费用确认与计量的改变、导致所得税费用由原来以“利润表”为依据改为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进行核算。
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应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所得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基础理论、目标以及我国所得税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通过对所得税会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产生与发展、基础理论、目标、问题、改进措施。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得税会计已经成为会计学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对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1.所得税会计内容1.1所得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所得税会计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增加,所得税会计也逐渐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所得税会计的基础理论1.2.1所得税的性质所得税是一种国家税收,是指个人或企业所得的一定比例要缴纳给国家的税款。
所得税的征收是以所得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缴纳。
1.2.2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会计利润和所得税利润之间在本质上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暂时性差异是指会计利润和所得税利润之间在时间上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未来可以通过一定的调整而消失。
1.3所得税会计的目标所得税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合理计算所得税,从而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
2.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所得税会计准则是指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基本规则和标准,而会计制度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遵循的制度和规范。
所得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
3.我国所得税会计中存在的问题3.1所得税会计的规范尚不健全目前,我国所得税会计的规范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3.2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协调,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一)会计理论框架1、关于会计本质、职能、对象、任务等问题的探讨2、企业性质、资源配置与会计目标的研究3、财务报表目标与财务会计控制的理论研究4、**会计计量属性与其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研究(可以是税务会计、银行会计、保险会计等)5、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研究6、保险合同会计的理论框架研究7、公允价值(或产权性质、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以与股权再融资等)与稳健性原则的关系探讨8、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9、现代企业财务报告的演进研究(如:企业价值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智力资本报告等)10、基于**理论或视角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或概念的理解(如:产业价值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经济学理论等)11、企业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研究12、企业财务监督主体与内容研究(二)公允价值会计1、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分析2、公允价值失真的经济学分析与其治理3、混合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4、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稳定的研究5、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的研究6、公允价值会计发展与会计监管的研究7、人力资产的构成、时间难题与公允价值计量8、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资产(如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后续确认中应用研究(三)财务信息披露1、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探讨2、上市公司年报信息分类与监管的研究3、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公告的研究4、**上市公司风险披露对使用者的影响分析5、公平信息披露规则的研究6、公司特征与碳信息自愿性披露7、我国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要素设置的缺陷和改进的建议8、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和非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9、信息披露、信息中介和信息监管的研究10、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分析与思考1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存在的缺陷分析(四)会计政策1、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伦理思考2、管理层动机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分析3、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关系研究4、从会计政策选择谈会计伦理建设5、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问题研究(五)其他会计理论1、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分析2、政府会计基础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3、政府会计与制度环境关系研究4、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5、政府会计二元会计要素的研究6、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研究7、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问题探析8、炭资产估值在财务报表中信息披露的研究9、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成本控制10、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建立的研究11、企业对外智力资本报告的研究12、企业智力资本绩效评价方法的优化整合13、智力资本趋动下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14、新型保险合同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5、保险合同会计国际比较16、保险合同会计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权益等)计量的研究17、人力资本财务控制研究(六)会计核算1、重估净资产(RNAV)对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的影响分析2、母子公司内部**交易抵销的会计处理(存货交易、融资租赁交易等)3、反倾销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4、企业合并过程中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5、经济增加值信息披露的研究6、高校现金流量表编制问题的研究7、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8、投资性房地产处置会计处理的研究9、基于CDM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10、企业清算业务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八)会计信息化1、基于事项会计与XBRL技术构建的思考2、推行XBRL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3、基于XBRL技术的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构建4、XBRL财务报告的分析5、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模式与现实选择二、会计准则与制度1、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想2、影响会计准则与其制定的主要因素3、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4、会计理论发展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5、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对视同销售行为的处理差异6、从会计舞弊案例看会计准则与制度改进和完善的主要路径7、低碳会计报告框架构建8、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资产定义的革新与评价9、《小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主要差异与协调10、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研究11、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12、论财务报表列报方式的变革研究1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存在的缺陷分析14、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影响的研究15、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的分析16、FASB、IASB概念框架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研究17、“合同基础的收入确认原则”的探究18、试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趋同性19、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会计准则的执行20、《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之比较22、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23、风险管理视角下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内部控制问题探讨24、会计国际趋同视角下重构我国会计要素的思考三、成本管理会计1、会计工具在执行企业战略时的作用分析2、上市公司的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3、经济附加值(EVA)与作业成本法(ABC)的整合研究4、基于作业成本法下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分析5、资本预算编制松弛的原因分析与对策6、基于经济附加值(EVA)的投资决策研究7、预算职能冲突与协调对策研究8、企业内部报告框架的研究9、基于ABC与EVA整合的成本控制和核算的研究10、基于薄冰理念的企业成本控制探析11、标准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困境与出路12、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13、企业价值管理的模式研究14、探究企业财务精细化分析与管理决策15、作业成本法在**领域中的应用16、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成本控制17、不确定环境下项目投资的效用决策方法18、目标—作业成本管理集合模式研究19、**企业成本变化趋势与精细化管理20、上市公司费用粘性与对策研究21、成本粘性与应对策略22、成本粘性对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的挑战23、关于转移定价问题的研究24、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应用25、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的应用四、财务管理1、财务公司在集团企业中的作用分析2、财务公司的定位问题的研究3、财务公司与银行关系的问题研究4、资金结构理论分析5、企业适度负债研究6、经济附加值(EVA)指标的优劣与其改进研究7、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8、**公司融资与资本结构的研究9、企业融资行为与资本结构的问题研究10、小企业筹资渠道与策略选择的分析11、垄断性企业高管薪酬过度激励问题的研究12、股权激励与其对财务的影响13、企业绩效评价问题研究14、主观业绩评价理论探讨15、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业绩评价16、公司价值估价模式与其评价17、基于投资者角度的经营业绩评价——**上市公司的分析18、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构建19、企业价值观与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20、企业智力资本绩效评价方法的优化整合21、大股东减持与公司绩效22、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研究23、并购商誉与公司业绩的关系24、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25、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分析26、试论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决策分析27、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28、股利分配的其经济后果29、企业所得税对企业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影响30、企业税收筹划和财务风险的分析31、货币资金管理与企业的融资效率32、企业并购过程纳税筹划的研究3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34、**类型企业避税行为的会计思考35、**类型企业风险投资的分析36、**资产投资决策的分析五、审计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2、新审计准则对“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诠释3、我国审计准则的修订与国际趋同问题的研究4、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对我国审计的影响5、海峡两岸审计合作的研究6、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7、如何缓解会计师事务所过渡竞争的问题研究8、风险导向审计、内部控制风险与审计定价决策9、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研究10、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变革研究11、资本市场舞弊与审计对策12、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互关系研究13、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14、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问题研究15、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16、试论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17、试论会计判断与审计判断18、上市公司舞弊行为与审计路径研究19、重大错报风险对审计方法的影响分析20、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现状的分析21、风险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22、公允价值计量引发的风险导向审计问题的研究23、关联方交易与其审计风险的防范24、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5、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探讨26、审计师任期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27、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初探28、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管:从规则导向到原则导向29、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原因与防范措施30、高管薪酬对审计监督的影响六、公司治理1、从**事件看上市公司的风险2、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3、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分析4、财务协同视角下的企业集团价值效应的动因分析5、基于经济附加值(EVA)的企业财务战略改进6、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财务透明度关系的分析7、公司治理对财务战略选择的影响8、公司治理中的财务成本——效益研究9、试析公司财务治理实现机理与其完善10、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财务行为控制研究11、外派财务总监的不同模式与其利弊分析12、大股东控制与公司价值的研究13、公司治理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影响分析14、财务监督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15、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财务透明度关系的分析16、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的问题与对策探讨17、试析公司财务治理实现机理与其完善18、股权结构与关联方交易研究19、国有控股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七、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1、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需求分析2、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整合与其风险问题研究3、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4、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关系分析5、中美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比较分析6、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市场的影响分析7、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8、内部审计在全面推行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9、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素框架的构建10、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11、内部控制成本探析12、独立性与上市公司内审组织模式的选择性13、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14、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意见影响的研究15、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16、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17、企业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研究18、企业筹资(投资)过程中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19、有效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20、集团资金集中控制下的风险管理。
《高级财务会计》结课论文: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目录第1章引言所得税会计理论基础 (1)1.1 所得税会计的概念 (1)1.2 所得税会计的方法 (2)第2章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现状 (3)2.1 对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高要求 (3)2.2 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影响 (3)第3章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 (4)3.1 应纳所得额的核算较混乱 (4)3.2 对费用的确认和列支方面存在错误 (4)3.3 隐瞒企业的实际收入情况 (5)第4章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问题的对策 (5)4.1 依据会计法律法规确认收入 (5)4.2 按要求扣除所列支费用 (6)4.3 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6)参考文献 (6)第1≡引言所得税会计理论基础1.1所得税会计的概念所得税会计本质上是研究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入之间的税收差异。
会计制度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基础,所得税制度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法律准则和依据。
狭义的所得税会计是指在调整和确认相关递延纳税事项的同时,将根据所得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和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益进行调整,并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最后完全、及时地按照法律规定核算企业纳税的会计方法。
所得税会计是一个类似于财务会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的概念。
参考系统论,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目标与整个系统是一致的。
作为子系统的所得税会计目标与作为母体的财务会计目标具有一致性。
财务会计的目的是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以供决策。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通过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差额来确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它必须准确反映财务会计的确切一般目的,并应充分准确地反映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所得税能够为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1.2所得税会计的方法所得税会计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涉及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主要包括计算应税收入影响的税收方法,税收影响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
浅议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说明】作者姓名:×××专业名称:会计学指导老师:×××讲师(教授)摘要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但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可以合理地避税,达到收入相对增加的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个人收入来源渠道的多元化,税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个人涉税事项逐渐增多,个人应纳税款所占个人所得的比重日益增大。
税收已成为个人固定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才能减轻自己的税负,是我们每一个人关注而又渴望知道的答案。
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税筹划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对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及承租经营、承包经营所得进行纳税筹划,以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说明】关键字: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税负【说明】Abstract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is several a kind of tax imposed in conformity with the tax income obtained to individual (natural person) of government. It is each taxpayer's due obligation to pay tax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but in the range that the tax law allows, carry on effective paying taxes and is prepared, can evade payment of duty rationally, achieve the goal that the income increases relatively.As China's economy being growing,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personal income level and pluralism of channel of personal source of revenue, tax revenue and man-to-man bet are in more and more close relations, the personal tax item increases gradually, individual should pay taxe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ersonal incomes accounted for increases day by day. The tax revenue has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personal fixed expenditure. How could lighten one's own burden of taxation, it is the answer that w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and wish eagerly to know everyone.Theory knowledge prepared that the main introduction to this text pays taxes, and pass all kinds of methods to personal salary income, labor service remuneration income, the remuneration income and self-employed entrepreneur produce and manage incomes and charter management, contract to run incomes and pay taxes and prepare, bear for the tax revenue which lightens the taxpayer.Keywords: personal income tax, tax payment preparation, tax burden说明】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前言 (1)1 纳税筹划概述 (2)1.1 纳税筹划的含义 (2)1.2 纳税筹划与避税、节税、偷逃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2)2 纳税筹划的意义 (4)2.1 有利于增强公民纳税意识 (4)2.2 有利于增强税收的公平性 (4)2.3 有利于促进税法的改进和完善 (4)3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特征和纳税筹划总体思路 (6)3.1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特征 (6)3.2 纳税筹划的总体思路 (6)4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 (8)4.1 工资薪金的纳税筹划 (8)4.1.1 通过降低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筹划 (8)4.1.2 通过降低适用税率进行筹划 (9)4.1.3 特殊政策纳税筹划 (14)4.2 劳务报酬的纳税筹划 (15)4.2.1 通过收入次数均衡进行筹划 (15)4.2.2 通过劳务报酬与工资薪金互相转换进行筹划 (15)4.3 稿酬所得的纳税筹划 (16)4.3.1 稿酬费用化的纳税筹划 (17)4.3.2 稿酬所得分解的纳税筹划 (17)4.3.3 集体创作的纳税筹划 (17)4.4 个体工商户所得的纳税筹划 (18)4.4.1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筹划 (18)4.4.2 个体工商户承租、承包经营所得纳税筹划 (18)5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20)总结 (21)致谢 (23)参考文献 (24)说明】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关于所得税会计理论基础的研究
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理论虽然起步晚,但经历了不断改革之后,所得税会计理论已经基本完善。
本文将首先介绍文章中将要涉及
的相关的重要概念,其次,对所得税会计理论基础进行阐释,最后,本文将对我国现行的所得税会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所得税会计的概念及其成因
所得税会计(income tax accounting)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
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在所得税会计中有几个非常重
要的概念,在此有必要做一个明确的界定即:永久性差异、暂时
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1)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
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
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
以后各期转回。
(2)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
示在会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一项负
债的税基和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值之间的差额,该差额在以
后会计期间当资产收回或负债偿还时,会产生应税所得或扣除金额。
与时间性差异不同,对暂时性差异的定义是从资产负债表的
角度出发的。
(3)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定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
的差异。
对时间性差异的定义是从损益表的角度出发的。
而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就是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存
在的差异所致。
而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
遵循的原则不同,前者遵循的是会计准则而后者遵循的是税法。
正因为如此,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必须将会计收益按照税法的要
求进行调整,由此也就相应的产生了所得税会计。
二、所得税会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我国所得税会计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理论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并且逐渐与国际会
计理论相趋同。
具体来讲,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理论经历了从收入
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两种观念做简
单的介绍。
(1)收入费用观。
收入费用观是指根据收入和费用来确认与计
量企业收益,这种观念认为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直接配比所得出的
结果。
因此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计量收益的方法又被称为收益表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对费用、收入等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
并且在此影响下的财务报告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收益表。
在这种
观念指导下的会计处理方法的缺陷在于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当会
计主体发生收益平滑或盈余管理行为时,可能会导致账面收益与
实际业绩完全脱离,甚至连对于收益的反映也不够准确。
收入费用观要求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中,首先考虑与某类
交易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
(2)资产负债观。
与收入费用观相对应的一种观念是资产负债观。
这种观点认为收益是企业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比较的结果,主张直接从负债和资产的角度确认与计量企业的收益,因此
被称为财产法。
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会计处理方法更加注重交易
的实质,它将收益与资产、负债联系起来,并且加入了递延、应计、摊销等会计程序,从而使得利润的客观性增强。
同时这种观
念指导下的会计准则更加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我国会计理论基础的变化。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
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规定我国企业对所得税
的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这一规定使得我国所得税会计处
理的基础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它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当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存
在差异的,应当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而在此准则发布之前,我国使用的是《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它要求企业在收入费用观的指导下采用应付税款法及纳税影响会
计法等等。
从以前的收入费用观念指导下收益表法转变为以资产
负债表为基础的财产法。
这显示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
的趋同。
三、我国现行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1)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及其转回政策设置不合理。
所得税准
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进行复核。
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
以利用可抵扣性暂时差异带来的经济效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
资产的账面价值。
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产生足够
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
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导致管理当局有机会认为的操作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处理,例如将其计入营业外支出以达到操纵利润目的。
(2)相关科目设置不够细致。
在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中有些科
目设置不够细致,例如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
准则规定可抵扣暂
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同时,准则又规定企业对能
够结转后期的可抵扣的亏损,也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而准
则又未设置二级科目,以区分两者。
这就给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
工作带来难度,同时,也给企业利用规则漏洞少缴纳所得税提供
机会。
四、总结
随着我国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理论基础
也日渐与世界准则趋同。
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国际化
水平,也有利于我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存在的
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完善,提高我国会计理论和准则的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