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Ag(I)~分子筛化学吸附脱硫的pai-络合机理
- 格式:pdf
- 大小:210.53 KB
- 文档页数:6
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答案在最后)(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I 卷(选择题)和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Si28I 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小题,40分)1.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明矾422)[KAl(SO 12H O]⋅可用作净水剂B.4NH Cl 溶液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除绣剂C.用饱和食盐水除去2Cl 中的HClD.用3NaHCO 溶液和243Al (S )O 溶液作泡沫灭火器的原料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H 0∆<的反应均是自发进行的反应C.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的过程D.水凝结成冰的过程,H 0∆<、S 0∆<3.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a 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的12H E E ∆=-C.过程b 中第二步为决速步骤D.相同条件下,过程a 、b 中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相等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能量和适当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也可增加反应物分子间的有效碰撞几率D.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5.下列有关电化学原理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B.工业冶炼金属铝,常采用电解熔融3AlCl 的方法C.氯碱工业中,NaOH 在阴极区生成D.在轮船的底部镶嵌锌块保护船体,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6.已知:25℃、101kPa 时,某些物质的燃烧热如下表所示。
物质(状态)4CH ( g )24N H (l)2H S(g)22C H (g)1H/(kJ )mol -∆⋅890.3-622.0-562.2-1299.6-下列能正确表示物质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的是A.4222CH (g)2O (g)CO (g)2H O(g)+=+1H 890.3kJ mol -∆=-⋅B.24222N H (l)O (g)N (g)2H O(l)+=+1H 622.0kJ mol -∆=-⋅C.2221H S(g)O (g)S(s)H O(l)2+=+1H 562.2kJ mol -∆=-⋅D.222222C H (g)5O (g)4CO (g)2H O(l)++=1H 2599.2kJ mol -∆=-⋅7.已知:正丁烷(g) 异丁烷(g)H 0∆<。
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期初阳光调研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非选择題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栏目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Mo 96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第19届杭州亚运会采用石墨烯纳米防滑涂层以增加地面防滑性。
石墨烯属于()A .有机材料B .无机非金属材料C .金属材料D .复合材料2.草酸易被NaClO 氧化:22422H C O +NaClO=NaCl+2CO +H 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CO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B .NaClO 属于离子化合物C .2H O 的电子式为+2-+H [O ]H ∶∶D .Cl 的结构示意图为3.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23Na CO ,下列装置与原理均正确的是()A .制取2COB .制取3NHC .制取3NaHCOD .制取23Na CO 4.()344Cu NH SO ⎡⎤⎣⎦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N)>r(O)>r(S)B .沸点:223H S>H O>NHC .第一电离能:111I (N)>I (O)>I (S)D .电负性:χ(N)>χ(O)>χ(Cu)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7题:VA 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3NH 催化氧化生成NO ,NO 继续被氧化为2NO ,将2NO 通入水中可制得3HNO ;肼(24N H )常温下为液态,燃烧热大(-1642kJ mol ⋅),产物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白磷(4P )为正四面体结构,常用来制烟雾弹、燃烧弹;雄黄(44As S )具有解毒、杀虫功效,燃烧后生成砒霜(23As O )和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锑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其氧化物23Sb O 可用于制造颜料,铅锑合金可用作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一、单选题1.在T℃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时,Ag2CrO4的K sp数值为 1×10-11B. T℃时,在Y点和X点,水的离子积K w相等C. 图中a= ×10-4D. 向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AgNO3能使溶液由Z点变为X点2.常温下,向10mL0.1mol·L-1KCl溶液和10mL0.1mol·L-1K2CrO4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AgNO3溶液。
全国甲卷理综化学2024年高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2.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氢氟酸刻蚀玻璃:SiO32−+4F−+6H+=SiF4↑+3H2OB.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2Fe3++3Cu=3Cu2++2FeC.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S2O32−+2Cl2+3H2O=2SO32−+4Cl−+6H+D.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CaSO4+CO32−=CaCO3+SO42−3.我国化学工作者开发了一种回收利用聚乳酸(PLA)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其转化路线如下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LA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反应B.MP的化学名称是丙酸甲酯C.MP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羧基的有3种D.MMA可加聚生成高分子4.四瓶无色溶液NH4NO3、Na2CO3、Ba(OH)2、AlCl3,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b、c、d代表四种溶液,e和g为无色气体,f为白色沉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呈弱碱性B.f可溶于过量的b中C.c中通入过量的e可得到无色溶液D.b和d反应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稀硝酸5.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W和X原子序数之和等于Y−的核外电子数,化合物W+[ZY6]−可用作化学电源的电解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和Z属于同一主族B.非属性:X>Y>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 D.原子半径:Y>X>W6.科学家使用δ−MnO2研制了一种MnO2−Zn可充电电池(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MnO2电极上检测到MnOOH和少量ZnMn2O4。
sonogashira偶联反应机理
Sonogashira偶联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通过
该反应可以将两个不同的碳基团联结在一起。
这种反应已经成为有机
化学中的一种基础性反应。
Sonogashira偶联反应机理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Cu(I)和双(二甲基氨基)膦(Pd(PPh3)2(dmap))形成催化剂。
这个反应需要在高浓度的碳酸钠存在下面进行。
在这种催化剂存
在下,乙炔可以发生活化。
第二步:活化后的乙炔与卤代烃发生反应形成中间物1。
在这步
反应中,碘、溴或氯可以作为卤代烃。
这个反应的生成需要高浓度碱。
第三步:铜离子(Cu(I))与中间物1发生反应,生成中间物2。
这是反应中最重要的步骤,铜催化剂可以与中间物1形成反应型,这个
反应型可以发生还原演化成Cu(0),这时铜催化剂被分解成针对于其他的反应来讲的有害物质过多的范德华酸。
第四步:芳香炔和中间物2之间发生交错反应生成偶联产物。
在
此步,铜被还原成0价铜(金属铜)
最后,需要说的是,在Sonogashira偶联反应中,铜催化剂起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反应机制的各个步骤中都有所体现。
同时,由
于日本化学家Sonogashira于1975年发明了这一反应,因此这个反应
也以他的名字命名-sonogashira偶联反应。
在工业生产中,这种反应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用于合成各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和
材料领域,所以值得我们对这个反应机理深入了解和掌握。
分子筛原理| 分子筛的合成机理分子筛是什么?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筛选分子作用的水合硅铝酸盐(泡沸石)或天然沸石。
其化学通式为(M′2M)O·Al2O3·xSiO2·yH2O,M′、M分别为一价、二价阳离子如K+、Na+和Ca2+、Ba2+等。
分子筛原理:1、吸附性能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是一种物理变化过程。
产生吸附的原因主要是分子引力作用在固体表面产生的一种“表面力”,当流体流过时,流体中的一些分子由于做不规则运动而碰撞到吸附剂表面,在表面产生分子浓聚,使流体中的这种分子数目减少,达到分离、清除的目的。
由于吸附不发生化学变化,只要设法将浓聚在表面的分子赶跑,沸石分子筛就又具有吸附能力,这一过程是吸附的逆过程,叫解析或再生。
由于沸石分子筛孔径均匀,只有当分子动力学直径小于沸石分子筛孔径时才能很容易进入晶穴内部而被吸附,所以沸石分子筛对于气体和液体分子就犹如筛子一样,根据分子的大小来决定是否被吸附。
由于沸石分子筛晶穴内还有着较强的极性,能与含极性基团的分子在沸石分子筛表面发生强的作用,或是通过诱导使可极化的分子极化从而产生强吸附。
这种极性或易极化的分子易被极性沸石分子筛吸附的特性体现出沸石分子筛的又一种吸附选择性。
2、离子交换性能通常所说的离子交换是指沸石分子筛骨架外的补偿阳离子的交换。
沸石分子筛骨架外的补偿离子一般是质子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它们很容易在金属盐的水溶液中被离子交换成各种价态的金属离子型沸石分子筛。
离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水溶液或受较高温度时比较容易迁移。
在水溶液中,由于沸石分子筛对离子选择性的不同,则可表现出不同的离子交换性质。
金属阳离子与沸石分子筛的水热离子交换反应是自由扩散过程。
扩散速度制约着交换反应速度。
通过离子交换可以改变沸石分子筛孔径的大小,从而改变其性能,达到择形吸附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沸石分子筛经离子交换后,阳离子的数目、大小和位置发生改变,如高价阳离子交换低价阳离子后使沸石分子筛中的阳离子数目减少,往往造成位置空缺使其孔径变大;而半径较大的离子交换半径较小的离子后,则易使其孔穴受到一定的阻塞,使有效孔径有所减小。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试卷(二)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乙酰水杨酸可以由乙酸酐和邻羟基苯甲酸发生取代反应制得.乙酰水杨酸中含有三种官能团,分别为苯基、羧基、酯基上述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操作是A .B .C .D .6.M 、W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 原子2p 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Y 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W 的两倍,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某电极材料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简单氢化物沸点:Z >YB .该化合物中必然存在配位键C .由M 和Y 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 .基态X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2s 22p 27.桂皮中含有的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料,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和调味品中。
工业上可通过苯甲醛与乙醛反应制得:+CH 3CHONaOH ∆−−−−→溶液+H 2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肉桂醛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仅有一种B .肉桂醛的合成中经历了加成和消去的过程C .为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加入溴水褪色则可说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 .该反应中NaOH 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8.某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Cr 2O 3(还含有FeO 、Al 2O 3、MgO 等杂质)。
如图是制备Cr(OH)3的工艺流程:已知:Na 2CrO 4溶于水,BaCrO 4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OH 参与的反应为两个B .加压(即增大氧气的压强),更有利于提高Cr 的浸出率C .加碱转化步骤中,加入的碱可能为Ba(OH)2D .溶解还原过程中,甲醇起助溶作用,HCl 起还原和提供酸性环境的作用9.某国际期刊刊登我国最新有关水系双离子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放电时,电极a 作电源的正极,Cu 3(PO 4)2发生氧化反应最终变为CuB .充电时,水系电池中,a 电极附近的碱性增强C .充电时,Na 0.44MnO 2-xe -=Na 0.44-x MnO 2+xNa +D .当1molCu 3(PO 4)2完全放电时,则电池内部有6molNa +发生迁移10.科学家最新发现含硫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已略去部分不含硫物质)。
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二)化学本试卷共8页,共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Li 7C 12O 16Au 197Na 23Cl 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1~10每小题2分,11~16每小题4分,满分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南粤之地人杰地灵,文化灿烂。
下列广东博物院馆藏文物中,材料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高分子的是A .通雕蟹篓(木雕)B.南朝青铜盘C.元白玉镂雕盖钮D.南宋鎏金腰带2.《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科技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祝融号”火星车利用正十一烷储能,正十一烷属于烃类B .“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其反应堆中含有的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素异形体C .“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采用了氮化硼陶瓷,其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月球探测器带回的月壤样品中含磷酸盐晶体,其结构可用X 射线衍射仪测定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体中的蛋白质和核酸中都有氢键存在B .碳酸钡可用于肠胃X 射线造影检查C .通过石油化工催化重整可得到芳香烃D .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均为化学变化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硫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久置后变蓝:2224I O 4H 2I 2H O-+++=+B .Na 与水的反应:2Na +2H +=2Na ++H 2↑C .向3NaHCO 溶液中加过量2Ca(OH)溶液:223332Ca 2OH 2HCO CaCO CO 2H O +---++=↓++D .向2C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的2223SO :ClO SO H O HClO HSO --++=+5.电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失去电子生成3FeB.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正极与负极质量均增加C.利用外加电流法保护闸门时,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D.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选用阴离子交换膜6.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paa螯合机理-回复PAA螯合机理引言:螯合剂是一种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化学物质。
聚丙烯酸(PAA)是一种重要的螯合剂,具有良好的配位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PA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机理,包括PAA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配位键的形成以及配合物的稳定性等。
第一部分:PAA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聚丙烯酸(PAA)是由丙烯酸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羧基(-COOH),这些羧基可以与金属离子发生静电相互作用。
1. 静电相互作用:金属离子通常带有正电荷,而PAA分子链上的羧基带有负电荷。
因此,金属离子与PAA之间会发生静电吸引力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是PA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基础。
2. 水合作用:由于水分子中含有部分负电荷,它们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水合物。
这些水合物也可以与PAA形成配位键,增强了PAA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配位键的形成PA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键形成主要有两种机制:静电吸引和络合。
1. 静电吸引:金属离子与PAA分子链上的负电荷之间形成静电吸引力,从而形成静电配位键。
这种静电吸引力可以通过取代实验等方法来验证。
2. 络合:在配位键形成过程中,金属离子与PAA分子链上的羧基之间形成配位键。
这些配位键具有共价特性,其中配位键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电子云的重叠来实现的。
络合是一种比静电吸引更强的相互作用,能够形成稳定的配位物。
第三部分:配合物的稳定性配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金属离子与PAA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络合键的稳定性以及溶剂的影响等。
1. 相互作用强度:PAA分子链上的负电荷数目以及金属离子的电荷数目决定了相互作用强度。
一般来说,电荷数目越多,相互作用强度越大,配合物也越稳定。
2. 络合键的稳定性:络合键的稳定性取决于金属离子和PAA分子间的化学键强度。
有些金属离子与PAA的络合键形成后很难断裂,从而使得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3. 溶剂的影响:溶剂的性质可以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
苏州市2023-2024年下学期高一阳光调研试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K 39 Fe 56 I 127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苏州的传统手工艺焕发着活力,延续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传承。
下列苏州优秀传统工艺品中,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A .铜炉B .赏石C .团扇D .核雕 2.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且种类繁多。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B .丙烯的结构简式:323CH CH CHC .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符号:12C D .甲基的电子式:HHC H ⋅∶3.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镁:将海水富集得到的氯化鎂溶液电解得到镁和氯气B .制铁: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 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的氧化物C .制汞: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同时生成氧气D .制锰:将铝粉与难熔的2MnO 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高温冶炼得到锰 4.下列有关石油加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C .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是一种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纯净物D .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都是化学变化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2CO NH 与4NH CNO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3517Cl 与3717Cl 互为同位素C .金刚石与60C 互为同素异形体D .3CH OH 与22CH OHC H OH|互为同系物6.下列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Fe 具有导电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 .23Fe O 呈红棕色,可用作颜料C .4FeSO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补铁剂D .3FeCl 溶液具有酸性,可用作印刷电路板蚀刻剂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7~9题:氮的常见氢化物有氨()3NH 和肼()24N H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26届高二(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75分钟。
3.将第I 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u :64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等的溶液和溶液,后者导电能力更强B.反应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C.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把稀硫酸缓慢并分次倒入溶液中并搅拌D.在铁棒上镀铜时,阳极不一定要用做电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器电池系统在光照区电解、在阴影区放电,该过程属于可逆反应B.使用合适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焓变C.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用试纸测定溶液的,可证明为弱酸3.某温度下,向的蒸馏水中加入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为2。
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的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B.该温度高于C.加入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D.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浓度是4.已知: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某物质的反应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用表示,最稳定的单质的摩尔生成焓为0;有关物质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pH 4NaHSO 3CH COOH ()()()34NH g HCl g NH Cl s +=H 0∆>NaOH Cu pH NaClO pH HClO pH 6=4NaHSO pH pH 12=NaOH 25C4NaHSO H +1011.010mol L --⨯⋅1mol ()1H kJ mol -∆⋅H ∆A.的摩尔生成焓B.相同状况下,比稳定C.依据上表所给数据,可求得的燃烧热D.和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5.下表是在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一些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酸HXHYHZ 浓度/0.120.20.90.90.9电离度0.250.20.10.30.5电离平衡常数A.在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B.在相同温度下,从HX 的数据可以说明: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且C.室温时,若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则的值不变D.表格中三种浓度的溶液中,从左至右逐渐减小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图甲表示某可逆反应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反应在时刻达到平衡状态B.图乙表示平衡在时刻迅速缩小体积后的变化()2H O l 1H 241.8kJ mol -∆>-⋅3NH 24N H ()24N H l ()20.5molN g ()21.5molH g 45.9kJ ()1mol L -⋅1K 2K 3K 4K 5K 543K K K >>123K K K >>HZ ()()c H c Z +-HX ()X c -t ()()2242NO g N O g A1t ()2c NOC.图丙表示压强对反应的影响,曲线对应的压强大于bD.图丁表示向醋酸溶液中通入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则B.恒容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缩小容器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D.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反应炉体积缩小一半,则达到新平衡时的浓度将变大8.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左边的装置是电解池,右边的装置是原电池B.该装置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C.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时,a 极上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D.装置中电子的流向是:经过溶液9.在三个容积均为的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浓度均为,以不同的氢碳比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三化学2024.11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3题,共39分]、非选择题[第14题~第17题,共61分]两部分。
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相应区域贴好条形码。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 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
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选择题(共39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中属于过渡元素的是( )A.LiB.FeC.PD.O2.以为原料制备时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结构示意图为B.中I 元素的化合价为+6C.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D.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3.配制溶液并用于测定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A.称量4LiFePO 4LiFePO 3NaIO 2I 3342NaIO 6NaHSO 2NaI 6NaHSO +=+Na +3IO -24SO -24H SO 123100mL0.1200mol L Na CO -⋅10.2mol L -⋅231.2720gNa COB.溶解C.转移溶液D.测定浓度4.和都可用于食品工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 B.热稳定性:C.碱性: D.电负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7题:氮的氢化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有机阳离子吸附剂的原理有机阳离子吸附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环境修复和废水处理等领域的材料。
它们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阳离子污染物,其原理主要包括吸附机理、表面官能团和溶液性质等方面。
有机阳离子吸附剂的主要吸附机理有三种:静电吸附、π-π作用和氢键作用。
静电吸附是指有机阳离子与吸附剂表面带电离子或官能团之间的静电引力作用。
吸附剂通常带有正电荷,有机阳离子负电荷部分(如羧基、氨基等)与吸附剂表面带正电的离子或官能团之间会发生静电相互作用。
π-π作用是指吸附剂表面具有大量的芳香环结构,而有机阳离子离子中也存在芳香环结构。
这两者之间通过π-π电子云的相互作用,产生吸引力,从而发生吸附。
氢键作用是有机阳离子中含有羟基、醛基、酮基、氨基等带有氢键供体或受体的官能团。
吸附剂表面可与这些官能团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实现吸附。
除了吸附机理外,吸附剂的表面官能团也是影响有机阳离子吸附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表面官能团包括胺基、羧基、酚基、硫醇基等。
这些官能团能够与有机阳离子的官能团通过化学键或氢键形成稳定的吸附结构。
此外,溶液性质也会影响有机阳离子的吸附效果。
溶液中的pH值、离子强度、离子种类、温度等因素都会对吸附产生影响。
通常来说,当溶液的pH值与吸附剂的等电点相近时,吸附效果最好。
有机阳离子吸附剂的应用还受到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物理性质包括比表面积、孔径结构和热稳定性等。
化学性质则取决于吸附剂的功能基团种类和含量。
选择适合的有机阳离子吸附剂,能够提高吸附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当前,有机阳离子吸附剂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吸附剂的吸附容量、选择性和重复使用性能等方面。
新型的有机阳离子吸附剂不仅具有高效去除有机阳离子污染物的能力,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之,有机阳离子吸附剂的原理主要包括吸附机理、表面官能团和溶液性质等方面。
通过研究吸附机理,探索表面官能团和溶液性质对吸附的影响,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制备高效的有机阳离子吸附剂,为水处理和环境修复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分子筛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1.分子筛的概念分子筛是结晶型的硅铝酸盐,具有均匀的孔隙结构。
分子筛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水,加热时可汽化除去,故又称沸石。
自然界存在的常称沸石,人工合成的称为分子筛。
它们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Mx/n[(AlO2)x?(SiO2)y] ?ZH2O式中M是金属阳离子,n是它的价数,x是AlO2的分子数,y是SiO2分子数,Z是水分子数,因为AlO2带负电荷,金属阳离子的存在可使分子筛保持电中性。
当金属离子的化合价n = 1时,M 的原子数等于Al的原子数;若n = 2,M的原子数为Al原子数的一半。
常用的分子筛主要有:方钠型沸石,如A型分子筛;八面型沸石,如X-型,Y-型分子筛;丝光型沸石(-M型);高硅型沸石,如ZSM-5等。
分子筛在各种不同的酸性催化剂中能够提供很高的活性和不寻常的选择性,且绝大多数反应是由分子筛的酸性引起的,也属于固体酸类。
近20年来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工中作为工业催化剂占有重要地位。
2.分子筛的结构特征(1)四个方面、三种层次:分子筛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三种不同的结构层次。
第一个结构层次也就是最基本的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SiO4)和铝氧四面体(AlO4),它们构成分子筛的骨架。
相邻的四面体由氧桥连结成环。
环是分子筛结构的第二个层次,按成环的氧原子数划分,有四元氧环、五元氧环、六元氧环、八元氧环、十元氧环和十二元氧环等。
环是分子筛的通道孔口,对通过分子起着筛分作用。
氧环通过氧桥相互联结,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的多面体。
各种各样的多面体是分子筛结构的第三个层次。
多面体有中空的笼,笼是分子筛结构的重要特征。
笼分为α笼,八面沸石笼,β笼和γ笼等。
(2)分子筛的笼:α笼:是A型分子筛骨架结构的主要孔穴,它是由12个四元环,8个六元环及6个八元环组成的二十六面体。
笼的平均孔径为1.14nm,空腔体积为760[Å]3。
α笼的最大窗孔为八元环,孔径0.41nm。
π络合吸附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π络合吸附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周艳平(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号:6150112117)摘要: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吸附分离技术在当今社会已受到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
吸附分离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以及环境保护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该技术已经蔓延至食品、医药等综合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本文着重介绍了π络合吸附分离技术、吸附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应用特点,并对其作相应的评价。
关键词:π络合吸附分离;吸附剂;研究进展;应用1、前言吸附技术很早就为人们发现和利用。
古代用新烧好的木炭,利用其吸湿吸臭的功效来去除某些异味,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将烧尽的木炭放在冰箱里从而达到去除异味的目的,这些都说明吸附技术在人类生活中已有悠久历史[1]。
然而,在近代工业中,人们对吸附的知识还停留在直接开发使用,如空气和工业废气的净化,防毒面具里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硬水软化用到离子交换树脂等[2],吸附分离技术仅仅以辅助的作用出现在化工单元操作中。
吸附分离的研究进展之所以受到一定的限制是由于固体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小,吸附剂耗用量大,使分离设备体积庞大,同时因固体的热容量大,传热系数小,升温、降温速度慢,循环周期长,效率低,因此发展较缓慢。
直至五十年代初,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化工开发,新型吸附剂的开发为吸附分离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打下了基础,相继许多吸附分离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其中π络合吸附分离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2、吸附分离技术简介早期的吸附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吸附净化方面,随着20世纪50年代合成沸石分子筛的出现,使吸附分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也因此使得吸附分离技术在化工、石化、生化和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
吸附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Lowitz的实验结果有着必然的联系,Lowitz利用木炭去脱除有机物中的杂质[4]。
对吸附技术的系统学习要追溯至1814年de Saussure的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多孔性物质吸收气体是一个伴随热量变化的过程。
2025届上学期高三11月月考化学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桂平市浔州高中高三化学基组审题人:桂平市浔州高中高三化学基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Na~23 P~31 S~32 Cl~35.5 Mn~5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年中国“大国重器”频频问世,彰显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长征2号运载火箭的整流罩端头材料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B.“梦天实验舱”原子钟利用电子跃迁计时,工作时发生化学变化C.“天问一号”火星车的保温材料为纳米气凝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中国天眼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其使用的碳化硅材料为有机高分子材料2.在中性笔笔芯末端的无色或黄色液体,叫“随动密封剂”。
主要组成:①基础油一般为硅油或者聚丁烯、液体石蜡等;②增稠剂为纳米级二氧化硅;③结构稳定剂为95%的乙醇;④表面活性剂为氟硅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聚丁烯的结构简式:B.二氧化硅晶体中Si的杂化方式为:C.乙醇的空间填充模型为:D.氟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装置不正确的是()A B C D灼烧海带制海带灰准确量取15.00mL稀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使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备2sp2251s2s2p22C H4.阿斯巴甜是常用的一种合成甜味剂,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B .1mol 该物质最多可以与3molNaOH 反应C .该分子中含5种官能团D .该分子可以发生加聚反应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于过量的氨水形成而使溶液呈深蓝色B .和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相同C .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高于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D .中C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6.下列有关电极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反应:B .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C .溶液滴入溶液中:D .加入水中:7.常用于抗酸、治疗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