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基本概念

地理数据:各种地理特征与现象间关系得数字化表示。(地理数据就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得物质得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与规律等得梳子、文字、图像与图形得总称.)

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得性质、特征与运动状态得表征与一切有用得知识,就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得地理数据得解释(特征:空间、时间、属性)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得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与描述得技术系统。

2、 GIS得定义: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 ion system,

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就是一种特定得十分重要得空间信息系统.它就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得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与描述得技术系统.

3、GIS由哪几部分组成?

①硬件系统:输入设备、处理设备、存储设备与输出设备

②软件系统:GIS支撑软件、GIS平台软件、GIS应用软件

③网络: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主要作用信息传输

④空间数据:就是指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得自然、社会与人文景观数据⑤人员

4、 GIS得主要功能有哪些

①空间数据得采集与输入②空间数据得编辑与管理③空间数据得处理与转换

④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⑤空间数据得显示与输出

应用功能:包括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

第二章

1.地理空间数据得描述有哪些坐标系?相互得关系就是什么?

2.我国常用地图投影,各种投影得适用性

1.高斯—克里格投影:横轴切圆柱等角投影(1:50万以上)

2.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横轴割圆柱等角投影)

3.兰勃特等角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1:100万以下)

我国规定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高斯投影。1:2、5至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3?分带。

3.GIS数据库建立就是为何要选择地图投影?如果要制作1:10万得土地利用图,该选何种类型得地图投影?

GIS以地图方式显示地理信息。地图就是平面而地理信息则就是在地球椭球上,因此地图投影在GIS中不可缺少。GIS数据库中地理数据以地理坐标存储时,则以地图为数据源得空间数据必须通过投影变换转换成地理坐标;而输出或显示时,则要将地理坐标表示得空间数据通过投影变换变换成指定投影得平面坐标。GIS中,地理数据得显示可根据用户得需要而指定投影方式,但当所显示得地图与国家基本地图系列得比例尺一致时,一般采用国家基本系列地图所用得投影.1:10万得土地利用图,选高斯—克里格地图投影

4.空间坐标变换得方法

1.空间直角坐标得转换

2.投影解析转换

3.数值拟合转换(多项式拟合变换)

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标准及其分幅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得经差与纬差划分图幅。

1:1000000地图编号采用国际1:1000000地图编号标准。从赤道起算,每纬差4°为一行,至88°,南北半球各分为22横列,依次编号A、B、、、、V;由精度180°西向东每6°一列,全球60列,以1—60表示,如海南所在1:100万图在第5行,第49列,其编号为E49 ;北京为J50

图幅编号——“横行字母-纵列数字”

图2、19 地

第三章空间数据模型

1、空间实体一般具有哪些主要得特征?

空间特征:表示实体得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得地理位置。空间特征又称定位特征或几何特征,一般用坐标数据表示。

属性特征:表示实体得特征.如名称、分类、质量特征与数量特征等。

时间特征:描述实体随时间得变化,其变化得周期有超短周期得、短期得、中期得与长期得.

空间关系特征: 描述地理实体间得关系,空间关系包括拓扑关系、顺序关系与度量关系等

2.何为空间关系?空间关系在描述空间实体特征中得意义何在?

空间关系就是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相互作用得关系

(1)拓扑空间关系:用来描述实体间得相邻、连通、包含与相交等关系;

(2)顺序空间关系:用于描述实体在地理空间上得排列顺序,如实体之间前后、上下、左右与东、南、西、北等方位关系;

(3)度量空间关系:用于描述空间实体之间得距离远近等关系。

3.空间数据得概念模型有哪些类型?试分析她们得应用特点?

对象模型:也称作要素模型。一般适合于对具有明确边界得地理现象进行抽象建模,如道路、地块得征税与使用权等方面得建模。

场模型:也称作域(field)模型,用于具有连续空间变化趋势得现象,如海拔、温度、土壤变化,以及现状不定得现象,例如火灾、洪水与危险物泄漏,应采用边界不固定得场模型进行建模。

网络模型:描述不连续得地理现象,需要考虑通过路径相互连接多个地理现象之间得连通情况。如公路、铁路、通讯线路、管道、自然界中得物质流、物量流与信息流等,都可以表示成相应得点之间得连线,由此构成现实世界中多种多样得地理网络。

4.试分析GIS得几种主要得逻辑数据模型各自得特点。

矢量数据模型:适合于用对象模型抽象得地理空间对象。在矢量数据模型中,可以明确地描述图形要素间得拓扑关系。多边形边界被分割成一系列得弧段与结点.相邻多边形间得公共边界仅需表达一次,减少了描述得数据量,且避免了双重边界不能精确重合得问题。

栅格数据模型:适宜于用场模型抽象得得空间对象,采用面域或空域得枚举来直接描述空间实体. 栅格可以用数字矩阵来表示,地理空间坐标隐含在矩阵得行列上.在栅格数据模型中,点实体就是一个栅格单元(cell)或像元,线实体由一串彼此相连得像元构成,面实体则由一系列相邻得像元构成,像元得大小就是一致得。每个像元对应于一个表示该实体属性得值。优点:不同类型得空间数据层可以进行叠加操作,不需要经过复杂得几何计算。

缺点:对于一些变换、运算,如比例尺变换、投影变换等则操作不太方便。

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一方面保留了矢量数据模型得全部特性,空间实体具有明确得位置信息,并能建立与描述拓扑关系;另一方面又建立了栅格与实体得联系,即明确了栅格与实体得对应关系.

镶嵌数据模型:采用规则或不规则得小面块集合来逼近自然界不规则得地理单元,适合于用场模型抽象得地理现象。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5.空间数据类型有哪些?简述其特征.

几何图形数据:各种类型得地图与实测几何数据。不仅反映空间实体得地理位置,还要反映实体间得空间关系。

影像数据:卫星遥感、航空遥感与摄影测量等

属性数据:来源于实测数据,文字报告,图例,以及从遥感影像数据通过解释得到得信息等。

地形数据:来源于地形等高线图中得数字化,数字化高程模型,或其她形式表示得地形表面(如TIN)等

元数据:对空间数据进行推理、分析与总结得到得关于数据得数据,如数据来源、数据权属、数据产生得时间、数据精度、数据分辨率、元数据比例尺、地理空间参考基准、数据转换方法等.

6、Voronoi图、Delaunay三角网得构网方法及相互关系

Voronoi多边形构造方法:

组成多边形得边总就是与两相邻样点得连线垂直,并且多边形内得任何位置总就是离该多边形内样点得距离最近,离相邻多边形内样点得距离远,且每个多边形内包含且仅包含一个样点。

以Voronoi多边形内得样点属性作为整个多边形区域得属性.

Delaunary三角网构造方法:

可以按照最大空圆准则,根据离散点直接构造。任一三角形得外接圆内不包含其它样点。

Delaunay三角网得特性:1)三角网得网形就是唯一得; 2)每一个三角形得内角为可能得最大角度,符合“三角剖分最小内角为最大”得最优化条件.

相互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先构造Voronoi多边形或Delaunay三角网,再构造另一种模型。1)将相邻Voronoi多边形内包含得样点连接起来,即形成Delaunary三角网;

2) 对Delaunary三角网得每个三角形计算其外心(各边垂直平分线得交点),将相邻三角形得几何中心两两相连,即可得到Voronoi多边形得边.

第4章?空间数据结构

1、总结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在结构表达方面得特色。

矢量数据结构特点:位置明显、属性隐含。栅格数据结构特点:属性明显、位置隐含;

2.简述栅格数据压缩编码得几种方式与各自优缺点。

A.游程长度编码结构:只在各行(或列)数据得代码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代码以及相同代码重复得个数。优点:适宜于类型面积较大得专题要素、遥感图像得分类结构。变化部分游程数越多,压缩效率越高;栅格加密时数据量无明显增加,易于检索、叠加、合并等.缺点:不适于类型连续变化或类型分散得分类图。

B.四叉树编码结构:就是根据栅格数据二维空间分布得特点,将空间区域按照4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得数值单调为止,最后得到一棵四分叉得倒向树。对不足得部分以0补足.缺点:指针不仅增加了数据贮存量,而且增加了操作得复杂性

C、链码结构:由起点位置与一系列在基本方向得单位矢量给出每个后续点相对其前继点得可能得8个基本方向之一表示.优点:有效压缩栅格数据,对计算面积、长度、转折方向与凹凸度运算方便.缺点:对边界做合并与插入等修改编辑困难,对区域空间分析运算比较困难。

D、二维行程编码特点:二维行程编码采用了线性四叉树得地址码(Morton码),并按照码得顺序完成编码,但却就是没有结构规律得四叉树.

二维行程编码比规则得四叉树更节省存贮空间,而且有利于以后得插入、删除与修改等操作。

它与线性四叉树之间得相互转换也非常容易与快速,因此可将它们视为相同得结构概念。

4、简述矢量数据编码得几种方式与各自优缺点.

①实体式-—-优点:编码容易,数字化操作简单,数据排版直观;缺点:相邻多边形得公共边界被数字化两次与存储两次,造成数据冗余与不一致;缺少多边形得邻域信息与图形得拓扑关系;岛只作为一个单个图形,没有建立与外界多边形得联系.

②拓扑数据模型-—-优点:拓扑分析容易;缺点:结构复杂、存取速度较慢。⑥非拓扑数

据模型-—-优点:结构简单,存取速度快;缺点:拓扑分析困难。

③索引式—-—优点:采用树状索引以减少数据冗余并间接增加邻域信息;缺点:比较繁琐,给邻域函数运算、消除无用边、处理岛状信息及检查拓扑关系带来一定困难,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④双重独立式-——优点:就是对图上网状或面状要素得任何一条线段,用顺序得两点以及相邻多边形来予以定义,最适合于城市信息系统。缺点:

⑤链状双重独立编码-——将若干直线段合为一个弧段,每个弧段可以有许多中间点。

第5章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1、什么就是空间数据库,具有什么特点?

空间数据库:又称地理数据库,就是描述与特定空间位置有关得真实世界对象得数据集合。

特点:数据量特别大;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联合管理;数据应用范围广泛

2、矢量数据得管理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A、文件—-关系数据库得混合管理

缺点:①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通过ID联系起来,使查询运算,模型操作运算速度慢;②数据分布与共享困难;③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分开存储,数据得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以及数据损坏后得恢复方面缺少基本得功能;④缺乏表示空间对象及其关系得能力.

B、全关系数据库管理

优点: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不必进行烦琐得连接,数据存取较快

缺点:属于间接存取,效率比DBMS得直接存取慢,特别就是涉及空间查询、对象嵌套等复杂得空间操作

C、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

优点:对现有得关系数据库进行扩展,增加空间数据类型;解决了空间数据得变长记录得管理,由数据库软件商进行扩展,效率要比前面所述得二进制块得管理高得多。缺点:用户不能根据GIS要求进行空间对象得再定义,因而不能将设计得拓扑结构进行存储;

3、栅格数据得管理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A、文件管理缺点:无法保证数据得安全性、并发控制与数据共享。

B、文件-数据库管理方式优点:影像数据索引得存在使影像数据得检索率得到提高。C、关系数据库管理

关系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存储复杂数据类型得能力。

将影像数据存储在二进制变长字段中,通过数据访问接口来访问数据库中得影像数据.

影像数据得元数据信息也存放在关系数据库得表中,二者可以进行无缝管理

4、数据库中空间数据就是如何进行分幅分层组织得?

纵向分层:根据地图得某些特征,把空间数据分为若干个专题层,将不同类不同级得图元要素进行分层存放,每一层存放一种专题或一类信息.

横向分幅:分块组织就是将某一区域得空间信息按照某种分块方式,分割成多个数据块;将一幅地图划分为多个图幅,以文件或表得形式存放在不同得目录或数据库中。

5、空间数据得索引方式有哪些,比较各种方法得优缺点.

对象范围索引;

格网索引;

四叉树索引;

R树与R+树索引:建立虚拟得矩形;包含尽可能多得空间实体;矩形间得重叠率尽可能少;允许在每个矩形内再划分小矩形。对这些虚拟得矩形建立空间索引,它含有指向所包围得空间实体得指针。在进行空间数据检索时,首先判断哪些虚拟矩形落入查询窗口内,再进一步判别哪些实体就是被检索得内容,从而提高数据检索得速度。

第六章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1?、GIS得数据源有哪些?简述其特征并叙述通过何种途径来获取这些数据源。

2、对于扫描仪输出得结果一般需要做哪些处

理?

3、从地图上能得到GIS需要得所有数据吗?请举例说明.

gis得数据包括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一般可以得到,但就是很多属性数据就是不能从地图上直接得到得。例如:宗地得权属,必须经过实际调查才可以.还有高程

4.数据格式转换得途径有哪些?

1)外部数据交换方式(2)标准空间数据交换标准方式。(3)空间数据得互操作方式

5.地图数字化生产空间数据过程中得质量控制应注意那些问题?

(1)数据源得选择

(2)数字化过程得数据质量控制

①数据预处理

②数字化设备得选用

③数字化对点精度(准确性) ④数字化限差

⑤数据得精度检查

6、元数据得定义及作用。

Metadata,关于数据得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中用于描述地理数据集得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得其她特征,就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得核心标准之一

作用:(1)帮助用户了解与分析数据(2)空间数据质量控制(3)在数据集成中得应用

(4)数据存贮与功能实现

第7章空间数据查询与空间度量

1.简述空间数据查询得类型与查询内容

属性

图形图形查

属性

SQL

图形查询

拓扑查询

几何查询

对象属性

空间位置

空间分布

空间关系

几何特征

高亮度显示

属性列表

统计图表

方式内容结果

3、说明空间数据查询得一般过程及查询结果得显示方式

一般过程:①直接复原数据库中得数据及所含信息,来回答人们

提出得一些比较“简单”得问题;②通过一些逻辑运算完成一定

约束条件下得查询;③根据数据库中现有得数据模型,进行有

机得组合构造出复合模型,模拟现实世界得一些系统与现象得结

构、功能,来回答一些“复杂”得问题,预测一些事务得发生、发

展得动态趋势。

查询得结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显示给用户,如高亮度显示,属性列表与统计图标等

2、熟悉selesction bylocation与selec得方法与内容

4、举例(根据有关内容实习内容)说明查询分析得应用与分析过程。

查询距河流1000米以内,高程为Lowland得区域对River03exp(WaterProject、mdb)做1000米得缓冲区。ArcToolbox/analysis>Tools/Proximity/Buffer>River04buf与Lowland叠置(overlay/intersect)

第8章GIS基本空间分析

1.叠置分析得概念

提取空间隐含信息得方法之一,

将各个数据层面进行叠置产生一个新得数据层面,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个或多个层面要素所具有得属性;

不仅生成了新得空间关系,而且还将输入得多个数据层得属性联系起来产生新得属性关系。

2.叠置分析得操作有哪些?了解各种操作得含义。

根据操作要素得不同,叠置分析可以分成点与多边形叠加、线与多边形叠加、多边形与多边

形叠加;根据操作形式得不同,叠置分析可以分为图层擦除、识别叠加、交集操作、均匀差值、图层合并与修正更新,

一图层擦除(Erase) :就是指输入层根据擦除图层得范围大小,将擦除参照图层所覆盖得输入图层内得要素去除,最后得到剩余得输入图层得结果。

二识别叠加(Identity):输入图层与另外一个图层进行识别叠加,在图形交迭得区域,识别图层得属

三交集操作(Intersect) :得到两个图层得交集部分,并且原图层得所有属性将同时在得到得新得图层上显示出来.性将赋给输入图层在该区域内得地图要素,同时也有部分得图形得变化在其中,

四均匀差值(Symmetrical difference) 在矢量得叠置分析中也有为了获得两个图层去掉它们之间得公共部分,而只需要剩下得部分,同时对原有图层得空间上得分布也进行一定区域内得调整,新生成得图层得属性也就是综合两者得属性而产生得。

五图层合并(Union) 通过把两个图层得区域范围联合起来而保持来自输入地图与叠加地图得所有地图要素。

六修正更新(Update) 首先对输入得图层与修正图层进行几何相交得计算,然后输入得图层被修正图层覆盖得那一部分得属性将被修正图层而代替。而且如果两个图层均就是多边形要素得话,那么两者将进行合并,并且重叠部分将被修正图层所代替,而输入图层得那一部分将被擦去。

3.栅格数据叠置分析得概念,简述叠置操作得输出可能得结果.

概念:在栅格数据内部,叠加运算就是通过像元之间得各种运算来实现得。设x1,x2,……xn分别表示第1层至第n层上同一坐标属性值:

f函数表示各层上属性与用户需求之间得关系,E为叠置后属性输出层得属性值。

叠加操作得输出结果可能就是:

①各层属性数据得算术运算结果;

②各层属性数据得极值; ③逻辑条件组合;

④其她模型运算结果

4.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在多层面叠置方法与结果上有什么差异?

同矢量数据多边形叠置分析相比,栅格数据得更易处理,简单而有效,不存在破碎多边形得问题等,使得栅格数据得叠置分析在各类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5.举例说明叠置分析与缓冲区分析在地学分析中得应用(可结合实习内容归纳)。

6.比较缓冲区查询与缓冲区分析得概念.

缓冲区查询就是不破坏原有空间目标得关系,只检索缓冲区范围内涉及到得空间目标。

缓冲区分析就是研究根据数据库得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得缓冲

区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空间数据在水平方向得以扩展得信息分析方法。

7、比较多层数据叠加与叠置分析得概念。

第11章地理信息可视化

1、简述空间信息可视化得概念与形式。

定义:就是将科学计算中产生得大量非直观得、抽象得或者不可见得数据,借助计算机图形

学与图像处理等技术,以图形图像信息得形式,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

空间信息可视化从表现内容上来分: 有地图(图形)、多媒体、虚拟现实等;

从空间维数上来分:有二维可视化、三维可视化、多维动态可视化等

2.GIS输出产品有哪些,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地图:地图就是空间实体得符号化模型,就是地理信息系统产品得主要表现形式

图像:图像也就是空间实体得一种模型,它不采用符号化得方法,而就是采用人得直观视觉变

量(如灰度、颜色、模式)表示各空间位置实体得质量特征。它一般将空间范围划分为规则得

单元,然后再根据几何规则确定得图像平面得相应位置,用直观视觉变量表示该单元得特征

统计图表:非空间信息可采用统计图表表示。统计图将实体得特征与实体间与空间无关得相

互关系采用图形表示,它将与空间无关得信息传递给使用者,使得使用者对这些信息有全面、直观得了解.统计图常用得形式有柱状图、扇形图、直方图、折线图与散点图等。统计表格

将数据直接表示在表格中,使读者可直接瞧到具体数据值。

3.简述地图图面配置得内容与要求。

图面内容包括图廓、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制图时间、坐标系统、主图、副图、符号、注记、颜色、背景等内容。

要求:主题突出、图面平衡、图形-背景、视觉层次

4、专题地图得概念及特点

就是在地理底图上,按照地图主题得要求,突出而完善地表示与主题相关得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得地图。

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笔记整理_全解剖

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说 数据与信息 数据(data):是未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是客观对象的表示。 信息(information):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与解算,是数据内涵的意义。 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地理信息:是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的特征体现在区域性、多层次性和动态变化上: 空间位置:通过公共地理参考来描述地物所在位置,如大地参照系、地物间的相对位置。多维结构: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的信息结构。 时序特征:指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时段。 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物理外壳: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 操作(处理)对象:空间数据。 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地理过程的演化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等。 对GIS的三种认识: 地图观点:强调GIS作为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的地图功能。 数据库观点:强调数据库系统在GIS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工具的观点:强调GIS的空间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认为GIS是一门空间信息科学,这是其有别与其它系统的唯一特征。 GIS概念框架和构成 ---数据库建立和数据库输入 用户界面----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 ---产品生成和输出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输入、存储、管理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平台研究 金笑天1 段玉山2 张殊楠1 (1 上海众恒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上海200040)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 200062) 基金项目:基金(No.2002AA114010);上海构件库及其应用; 摘 要: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整合业务条线系统和各类数据资源,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作为电子政务应用和管理纽带的GIS综合平台,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平台,信息维护平台等,该平台为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业务系统的共享复用与建设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最后探讨了如何基于构件技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平台。基于该设计思路构建了上海市首个区县级别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平台。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平台;电子政务;构件 中图法分类号: TP319文献标识码:B Research of digital governm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platform Jin Xiao-tian,Duan Yu-shan,Zhang Shu-nan (1 Shanghai Triman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Co.,Ltd,Shanghai,China,200040) (2 Geography Depart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China,200062) 【Abstract】 As a main part of digital governm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has a key value.For integrating the operation system and data resourc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GIS integration platform which is the link of digital government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The flatform includes the information flow control platform,information maintaince platform and etc.It gives a solution of resusing and instructing spatial data、GIS and operation system.This papers also discusses the use of component technology to realize GIS integration platform.The first Shanghai district and county level GIS integration platform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design idea. 【Key Word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ntegration platform; digital government;component 1.建设背景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输入、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通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应用在环境、资源、交通、商业等行业领域,是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是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利用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加强政府的管理,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效率、科学决策、改进和完善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基于空间信息管理和应用的各个行业领域的业务条线GIS系统的建设蓬勃发展,例如房地GIS,商业GIS,环保GIS,园林GIS等一系列GIS系统,它们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空间信息子系统,在提供空间服务,改善业务效率,加强政府职能,为民服务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在这些诸多条线GIS系统建设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条块分割,形成“信息孤岛”,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世界上地理信息系统的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是20世纪()年代: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2.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为() A. 绘图仪 B. 数字化仪 C. 打印机 D. 高分辨率显示装置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线对象是():. A. 0维特征 B. 1维特征 C. 2维特征 D. 3维特征. 4、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称为:() 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 D.拓扑相交 5、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 6、栅格结构的特点是:()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7、以线性四叉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十进制MORTON 码与四进制MORTON码值分别为:() A. 57,302 B. 50,302 C. 57, 321 D. 50,321 8、描述图形在保持连续变化状态下,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或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的 数据为:() A.属性数据B.拓扑数据C.几何数据D.统计数据 9、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10、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A.空间分析 B.计量分析 C.属性分析 D.统计分析 11、数据处理是GIS的基本功能之一,对数据从一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格式,包 括结构转换、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这种数据处理为() A. 数据重构 B. 数据变换 C. 结构转换 D. 数据抽取 12、某选址项目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距离公路2000米以内;2)距离湖泊1000 米以外;3)地块面积大于500KM2。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分别采用() A. 缓冲区分析、intersect叠加分析、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查询;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70分) 1.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它与地图数据库有什么异同?与地理信息的关系是什么? 2. 通过课程的学习,你对地图投影与地图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 3. What are the development periods, status quo and the most urgent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GIS? 4. How Geo-Spatial Information describe the true word in digital form? 5. Describe metadata conception, types and its function. 6.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IS spatial Database and its basic organizing pattern. 7. Describe metadata and its types and function. 二、编程题(30分) 设有一个公路矢量数据文件W.TXT (x1,y1,x1,y2,……),试求:(1)该公路的总长度 (2)该公路中点坐标(该点到两端点的线路长度相等)

答案: 1.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它与地图数据库有什么异同?与地理信息的关系是什么?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关于它确切的全称,多数人认为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也有人认为是Geo-Information System。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对GIS 的理解不同,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1)美国学者Parker认为“GIS是一种存贮、分析和显示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信息技术”。 2)加拿大的Roger Tomlinson认为“GIS是全方位分析和操作地理数据的数字系统”。 3)Goodchild把GIS定义为“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显示有关地理现象信息的综合系统”。 4)Burrough认为“GIS是属于从现实世界中采集、存储、提取、转换和显示空间数据的一组有力的工具”。 5)俄罗斯学者也把GIS定义为“一种解决各种复杂的地理相关问题,以及具有内部联系的工具集合”。 6)美国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给出的定义:“GIS为了获取、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空间定位数据而建立的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7)英国教育部认为:“GIS是一种获取、存储、检索、操作、分析和显示地球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这些定义,有的侧重于GIS的技术内涵,有的则强调GIS的应用功能。本人倾向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应该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地图数据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把它看作是软件系统,即“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是把它看作是地图信息的载体——数字地图。地图数据库使地图信息表现为结构化的数据集合,可以为多个部门使用,从而扩大了其使用范围,减少了大量的不必要的用于重复获取数据而消耗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地图数据库中的信息(地图数据)可以能以多种方式进行处理,为不同的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数据库的共同点在于:都有地图编辑、输出、查询、检索功能,地图数据库也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综合图形和属性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本质区别在于:地图数据库侧重于数据的查询、分类及自动符号化等,强调数据显示、管理而非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储存、管理,更重要的在于其空间分析功能。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域特征三部分。地理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赖以进行空间分析的数据基础和理论基础 2. 通过课程的学习,你对地图投影与地图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一概念阐述: (1)地图投影:就是把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线(即经纬线)投影在平面图纸上。它是研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大全

绪论 简述GIS的理解(需具体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GIS的概念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用户、空间数据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是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手段来解决复杂的规划、管理和地理相关问题,例如城市规划、商业选址、环境评估、资源管理、灾害监测、全球变化。 地理信息的定义 理解1: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 理解2: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理解3:一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都叫做地理信息。它起源于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存储、分析与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的特点 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多维性:单点多重属性信息动态性(时间性):随时间动态变化数据量大: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地理信息含义 “有地理参照的信息”(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Information)或者,“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GIS的定义、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具有采集、存储、查询、分析、显示和输出地理数据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坐标为骨干的信息系统。 GIS的组成 ①系统硬件 GIS主机:大型、中型、小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微型计算机 GIS外部设备: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设备、全站仪等;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图形显示终端等;数据存贮与传送设备:磁带机、光盘机、活动硬盘、U盘、MP3等 GIS网络设备: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 硬件的三种应用模式 单机模式: 由基本外设、处理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 适用于小型GIS建设 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不方便 局域网模式: 部门或单位内部GIS建设 专线连接 资源共享较方便 广域网模式: 用户分布地域广泛,不适合专线连接 公共通讯连接 资源共享方便 局部范围为局域网,通过若干通道与广域网连接 ②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标准外设的驱动软件,目前流行的有DOS、Windows98/Nnt/2000/XP、UNIX 等。系统软件关系到GIS软件和开发语言使用的有效性,是GIS软硬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软件 数据库软件 流行数据库软件主要有Oracle、Sybase、Informix、DB2、SQL Server、Ingress等。 Oracle、Informix、Ingress等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都相继增加了空间数据类型。而ESRI公司的SDE(Spatial Database Engine)也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 图形平台 某些GIS软件中图形处理平台。如AutoDesk公司开发的基于AutoCAD的AutoMap GIS软件、Intergraph公司的基于MicroStation的MGE GIS软件 ③空间数据是GIS的血液 GIS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特征:空间参考、属性、时间数据; 空间数据组织:矢量结构、栅格结构。 ④管理人员 GIS的开发是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 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是GIS工程及应用成功的关键。 不但对GIS的技术和功能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要具备组织管理管理的能力。 技术培训、硬件维护与更新、系统升级、数据更新、文档管理、数据共享建设等。 GIS 功能:采集、处理、分析、查询、管理、显示、输出空间查询:位置查询、属性查询、拓扑查询 空间查询是最基本的分析功能,包括从空间位置检索空间物体和从属性条件检索空间物体 空间分析: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几何量测、地图分析、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决策分析 缓冲区分析:解决近邻度问题 缓冲区分析就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然后将这个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网络分析:解决路径分析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GIS中的网络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线状要素组成的,是对城市网络的抽象。 叠加分析:解决设施的选址问题 把同一地区的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层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形运算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空间图形和属性的过程。 GIS的产生和发展(选择或判断)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Tom linson创造了GIS系统 ①60年代起步阶段②70年代巩固阶段③80年代突破阶段④90年代产业化阶段⑤21世纪网络化阶段 简述GIS的建模过程:了解目的(实际问题);准备所需数据,建立所需空间数据库;建模;查询和分析;生成报表。 举例说明GIS可应用的行业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就是人们应用GIS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和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多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掌握城乡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过程的演变规律,使它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依据,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气象部门、环境评估、宏观决策、规划决策、A VHRR、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电信资源管理、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医疗机构信息查询 GIS的地学基础 GIS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 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数的量算与分析。 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 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 地球椭球体是不可展曲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当球面展开为平面时必然产生破裂或褶皱。“地图投影”就是要解决球面不可展的矛盾。 地图投影 由于球面上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经度、纬度)表示,而平面上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横坐标)或者极坐标(极径、极角)表示,所以要想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保证地图精确度的重要的数学基础之一。 地图投影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长度变形 地图投影分类 投影面及球面的位置: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 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操作尺度: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时应采用最佳尺度,不 同操作尺度影响处理结果的可靠程度或准确度 3.地理网格:是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网格。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4.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 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5.对象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 为独立的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6.地图数字化: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贯手扶跟踪或扫描矢量化地方法,生 产出可在技术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 7. 拓扑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8.空间数据结构: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 9.影像金字塔结构:在同一的空间参照下,根据用户需要以不同分辨率进行存 储与显示,形成分辨率由粗到细,数据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结构。 10.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 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11.空间数据查询:其属于空间数据库的范畴,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 出所有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2.空间分析: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异空间数据运算、 空间数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13.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对于特定的栅格数据系统,有某一个或多个起点,按照一定的追种法则进行追踪目标或者追踪的空间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考试复习题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考试复习题

1.与其它信息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的哪些功能是比较独特的? 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是GIS的一个独 立研究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包括拓扑叠加,缓冲区建立,数字地形分析,空间几何分析。 8.GIS近代发展有什么特点? (1)面向对象技术与GIS结合。(4)Internet与GIS的结合。 (2)真三维GIS与时空GIS。(5)G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 (3)GIS应用模型的发展。(6)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2.GIS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地理实体有什么特点? GIS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实体,即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 属性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特性,即用来说的“是什么”。 空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地理位置及空间相互关系,又称几何特征和拓扑特性。 时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的变化。 3.地理实体数据的特征是什么?请列举出某些类型的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描述空间实体的属性特征的数据,也称非几何数据,如类型/等级/名称/状态等; 几何数据:描述空间实体的空间特征的数据,也称位置数据,定位数据,即“在哪里” 关系数据:描述空间实体的空间关系的数据,如空间实体的邻接、关联、包含等,主要是拓扑关系。 依据空间数据来源的不同分为:地图数据、地形数据、属性数据、元数据、影象数据等; 依据表示对象的不同分为:点,线,面、体数据。 4.GIS的数据源有哪些? ①地图数据②遥感数据③文本资料④统计资料 ⑤实测数据⑥多媒体数据⑦已有系统的数据 5.请说明分类分级对于属性数据的意义。 分类是将具有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或现象归并在一起,而把不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或现象分开的过程。分级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数量或特征进行等级的划分,主要包括确定分级数和分级界限。在属性数据中,有一部分是与几何数据的表示密切有关的,例如,道路的等级、类型等,决定着道路符号的形状、色彩、尺寸等。在GIS中,通常把这部分属性数据用编码的形式表示,并与几何数据一起管理起来。编码的过程是将信息转换成数据的过程,前提是首先要对需表示的信息进行分类分级。 6.如何发现进入GIS中的数据有错误? 1、通过图形实体与其属性的联合显示,发现数字化中的遗漏,重复,不匹配等操作。 2、在屏幕上用地图要素对应的符号显示数字化的结果,对照原图检查错误。 3、把数字化的结果绘图输出在透明的材料上,然后与原图叠加以便发现遗漏。 4、对等高线确定最低和最高等高线的高程及等高距,编制软件来检查高程的赋值是否正确。 5、对于面状要素,可在建立拓扑关系时,根据多边形是否闭合来检查,或根据多边形与多边形内点的匹配来检查等。 6、对于属性数据,通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大全

简述GIS 的理解(需具体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 解决方案 GIS 的概念 GIS 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用户、空间数据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 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 是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手段来解决复杂的规划、 管理和地理相关问题,例如城市规划、商业 选址、环境评估、资源管理、灾害监测、全球变化。 地理信息的定义 理解1: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 理解2: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 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理解3: 一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都叫做地理信息。它起源于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具有存储、分析与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的特点 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 多维性:单点多重属性信息 动态性(时间性):随时间动 态变化 数据量大: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地理信息含义 “有地理参照的信息" (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Information ) 或者,“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 GIS 的定义、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具有采集、存储、查询、分析、显示 和输 出地理数据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 种以地理坐标为骨干的信息系统。 GIS 的组成 ① 系统硬件 GIS 主机:大型、中型、小型机,工作站 /服务器、微型计 算机 GIS 外部设备: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和数 字摄影测量设备、全站仪等;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图 形显示终端等;数据存贮与传送设备:磁带机、光盘机、活动 硬盘、U 盘、MP3等 GIS 网络设备: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 硬件的三种应用模式 单机模式: 由基本外设、处理 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 适用于小型GIS 建设 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不方便 局域网模式: 部门或单位内部 GIS 建设 专线连接 资源共享较方便 广域网模式: 用户分布地域广泛,不适合专线连接 公共通讯连接 资源共享方便 局部范围为局域网,通过若干通道与广域网连接 ②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标准外设的 驱动软件,目前流行的有 DOS 、Windows98/Nnt/2000/XP 、UNIX 等。系统软件关系到 GIS 软件和开发语言使用的有效性,是 GIS 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 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 数的量算与分析。 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 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进行距离、方位、 面 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 地球椭球体是不可展曲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当球面 展 开为平面时必然产生破裂或褶皱。 地图投影”就是要解决球面 不可展的矛盾。 地图投影 由于球面上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 (经度、纬度)表示, 而平面上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横坐标)或者极坐标(极径、极 角)表示,所以要想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 必须采用 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之 投影变形性质: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常见变形性质的确定 ① 同纬度带内梯形面积不等的投影肯定不是等积投影 ② 经纬网不是处处正交的投影肯定不是等角投影 ③ 投影为直线的经线(中央经线)上纬距不等的投影肯定不是等距投影 地理空间实体 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点:由单个栅格表达。 线:由沿线走向有相同属性取值的一串相邻栅格表达。 面:聚集在一起的具有相同属性取值的一片栅格表达。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属性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特性,即是什么,如对象的类别、等级、名称、数量等。 空 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互关系,又称几何特征和拓扑特征,前 者用经纬度、坐标表示,后者如交通学院与电力学院相邻等。 时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随时间的变化 地理坐标:采用经纬度(0,入)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 平面直角坐标系:首先定义一个原点(0,0)及x ,y 轴方向, 然后通过(x,y )值确定某个地理实体的位置。 常用地图投影 中国图 全国图:正轴圆锥投影 海图:墨卡托投影 地 形图: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分带) 大洲图:亚洲图:斜轴方位投影 欧洲图:彭纳投影 半球图:南北半球(或两极)图:正轴方位投影 东西半 绪论 GIS 软硬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软件 数据库软件 流行数据库软件主要有 Oracle 、Sybase Informix 、DB2、SQL Server 、Ingress 等。 Oracle 、Informix 、Ingress 等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都相继增加 了空间 数据类型。而 ESRI 公司的 SDE ( Spatial Database Engine ) 也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 图形平台 某些GIS 软件中图形处理平台。如 AutoDesk 公司开发的基 于 AutoCAD 的 AutoMap GIS 软件、In tergraph 公司的基于 MicroStation 的 MGE GIS 软件 ③ 空间数据是GIS 的血液 GIS 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特征:空间参考、属性、时间数据; 空间数据组织:矢量结构、栅格结构。 ④ 管理人员 GIS 的开发是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 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是 GIS 工程及应用成功的关键。 不但对GIS 的技术和功能有足够的了解, 而且要具备组织 管理管理的能力。 技术培训、硬件维护与更新、系统升级、数据更新、文档 管理、数据共享建设等。 GIS 功能:采集、处理、分析、查询、管理、显示、输出 空间查询:位 置查询、属性查询、拓扑查询 空间查询是最基本的分析功能,包括从空间位置检索空间物体和从属性条件检索 空间物体 空间分析: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几何量测、地图分析、叠置分析、 统计分析、决策分析 缓冲区分析:解决近邻度问题 缓冲区分析就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 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然 后将这个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网络分析:解决路径分析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GIS 中的网络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线状要素组成的,是对城市网络的抽象。 叠加分析:解决设施的选址问题 把同一地区的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层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形运算和属性运算, 产生 新的空间图形和属性的过程。 GIS 的产生和发展(选择或判断)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 Tom linson 创造了 GIS 系统 ①60年代起步阶段②70年代巩固阶段③80年代突破阶段④90年 代产业化阶 段⑤21世纪网络化阶段 简述GIS 的建模过程:了解目的(实际问题);准备所需数据,建立所需空间数据库;建模;查询和 分析;生成报表。 举例说明GIS 可应用的行业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就是人们应用 GIS 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和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多种信息 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掌握城乡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 空间过程的演变规律,使它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依据, 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 气象部门、环境评估、宏观决策、规划决策、 AVHRR 、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电信资源管理、 GIS 的地学基础 间的关系。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 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保证地图精确度的重要 的数学基础之一。 地图投影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长度变形 地图投影分类 投影面及球面的位置: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

城市建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城市建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摘要:本文从建设城市建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现实意义、总体目标、功能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城市建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地理信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2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shi xiangao (wuhan city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center,wuhan430014,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overall objective,functional design,data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to explain the city’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deas. keywords: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geographic information;application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20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世界上地理信息系统的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是20世纪()年代: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2.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为() A. 绘图仪 B. 数字化仪 C. 打印机 D. 高分辨率显示装置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线对象是():. A.0维特征 B. 1维特征 C. 2维特征 D. 3维特征. 4、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称为:() 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 D.拓扑相交 【 5、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 6、栅格结构的特点是:()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7、以线性四叉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十进制MORTON码 与四进制MORTON码值分别为:() A. 57,302 B. 50,302 C. 57, 321 D. 50,321 8、描述图形在保持连续变化状态下,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或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的 数据为:() A.属性数据B.拓扑数据C.几何数据D.统计数据 > 9、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10、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A.空间分析 B.计量分析 C.属性分析 D.统计分析 11、数据处理是GIS的基本功能之一,对数据从一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格式,包括 结构转换、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这种数据处理为() A. 数据重构 B. 数据变换 C. 结构转换 D. 数据抽取 12、某选址项目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距离公路2000米以内;2)距离湖泊1000 米以外;3)地块面积大于500KM2。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分别采用()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库

单项选择题: 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B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D ) A.属于属性信息 B.属于共享信息 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 D.属于空间信息 3.对一幅地图而言,要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量要比矢量数据量( A ) A.大 B.小 C.相当 D.无法比较 4.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9.5,1 5.6),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 点 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 B ) A. P(5,8) B.P(8,5) C. P(4,7) D. P(7,4) 5.“3S”技术指的是:( A ) A.GIS、RS、GPS B.GIS、DSS、GPS C.GIS、GPS、OS D.GIS、DSS、RS 6.地理决策问题属于:( B ) .半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 BA. .以上都不是.非结构化决策 DC( D ) 7.对数据文件操作,进行数据记录的交换都要经过: .缓冲区.GIS软件 D.软盘 A B.用户区 C( C 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 有:) 8. .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 C.扫描数字化法 D.人工读取坐标法(9.矢量结构的特点是: A ) 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定位隐含、属性隐含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 10.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 D ) B.链码 A.直接栅格编码.四叉树编码 D C.游程编码( B 11.带有辅索引的文件称为:) .倒排文件 B A.索引文件.随机文件 C.顺序文件 D(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 A ) 12.在GIS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混合模型 C.网状模型 D( C )下列属于13.GIS输入设备的是:.显示器 C A.主机 B.绘图机.扫描仪 D(14.质心量测可用于: D ) B.缓冲区分析.人口变迁分析 A .人口分布 C.人口预测 D (15.用数字化仪数字化一条折线,合适的操作方式为: A ) .连续流方式.开关流方式 A.点方式 B C D.增量方式( D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 16. .数据变换 C D.数据处理.数据压缩数据编辑.A B( 17.“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 A ) D.属性数据.关系数据.矢量数据扫描数据.A B C( D ) 18.对于离散空间最佳的内插方法是: B.局部内插法.整体内插法 A D.移动拟合法.邻近元法 C :DEM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项适合生 成19.) A (.多边形环路法 B.等高线数字化法 A. C.四叉树法 D.拓扑结构编码法 20.提取某个区域范围内某种专题内容数据的方法是:( C ) A.合成叠置 B.统计叠置 C.空间聚类 D.空间聚合

GIS知识点总结

GIS知识点总结

GIS知识点总结 地理信息的定义: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地理信息的特征:具有空间上的分布性、数据量上的海量性、载体的多样性和位置与属性的对应性等特征 GIS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 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特征:(1)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2)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3)海量数据管理能力 GIS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 2、数据编辑与处理 3、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 4、空间查

空间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最高层、常用E-R 模型)、逻辑数据模型(通常所称的空间数据模型其实是空间数据的逻辑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最低) 概念模型(对象、场、网络),场模型有6种表示方法。各自的使用情况 空间数据的类型:1、几何图形数据 2、影像数据 3、属性数据 4、地形数据 5、元数据 空间数据的表示: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都可抽象表示为点、线、面三种基本的图形要素 空间关系:1、拓扑(包括邻接、关联、包含、 连通) 2、顺序 3、度量 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对于点、线、面三种类型的空间实体,它们两两之间存在着分离、相邻、重合、包含或覆盖、相交5 种可能的关系 拓扑关系的意义:1、拓扑关系能清楚地反映实体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它比几何坐标关系有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最新版本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 、单项选择(每小题 2分,共20分) 1世界上地理信息系统的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是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2?以下不属于 GIS 输出设备的为(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线对象是() 4、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称为: 5、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6、栅格结构的特点是: 的栅格矩阵时,第 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十进制 MORTON 码与四进制MORTON 码值分别为:() A. 57, 302 B. 50, 302 C. 57, 321 D. 50, 321 8、 描述图形在保持连续变化状态下,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或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的 数据为: () A ?属性数据 B ?拓扑数据 C ?几何数据 D ?统计数据 9、 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10、 GIS 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 A.空间分析 B.计量分析 C.属性分析 D.统计分析 11、 数据处理是 GIS 的基本功能之一,对数据从一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格式,包 括结构转换、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这种数据处理为( ) A.数据重构 B.数据变换 C.结构转换 D.数据抽取 12、 某选址项目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距离公路2000米以内;2)距离湖泊1000 米以外;3)地块面积大于 500KM 2 。利用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分别采用( ) A.缓冲区分析、in tersect 叠加分析、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查询; B. 缓冲区分析、identify 叠加分析、基于空间关系的查询; 20世纪()年代: A.绘图仪 B.数字化仪 C.打印机 D.高分辨率显示装置 A ? 0维特征 B. 1维特征 C. 2维特征 D. 3 维特征. A ?拓扑邻接 B ?拓扑关联 C ?拓扑包含 拓扑相交 A ?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 ?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 ?扫描数字化法 D .人工读取坐标法 A ?定位明显、属性隐含 B ?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 ?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 .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7、以线性四叉树表示 8*8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整理版本)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以地理空间数据库(Geospatial Database)为基础,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简单地说,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型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 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 ≥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值)呈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这样,对同一种空间要素,其区域网格的大小,随该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简称TIN,它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 拓扑关系拓扑关系是指网结构元素结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位置关系,拓扑数据也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 拓扑结构为在点、线和多边形之间建立关联,以及彻底解决邻域和岛状信息处理问题而必须建立的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唯一标识,多边形标识,外包多边形指针,邻接多边形指针,边界链接,范围(最大和最小x、y坐标值)。 游程编码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网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网格的值及合并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