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物反应器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76
生物反应器指以活细胞或酶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细胞增殖或生化反应提供适宜环境的设备,它是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关键设备。
生物反应器的结构、操作方式和操作条件的选定对生物化工产品的质量、收率(转化率)和能耗有密切关系。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放大是生化反应工程的中心内容,也是生物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从生物反应过程说,发酵过程用的反应器称为发酵罐;酶反应过程用的反应器则称为酶反应器。
另一些专为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用的生物反应器,专称为动植物细胞培养装置。
发酵罐发酵罐若根据其使用对象区分,可有:嫌气发酵罐、好气发酵罐、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等。
其中嫌气发酵罐最为简单,生产中不必导入空气,仅为立式或卧式的筒形容器,可借发酵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搅拌液体。
若以操作方式区分,有分批操作和连续操作两种。
前者一般用釜式反应器,后者可用连续搅拌式反应器或管式及塔式反应器。
好气发酵罐按其能量输入方式或作用原理区分,可有:①具有机械搅拌器和空气分布器的发酵罐这类发酵罐应用最普遍,称为通用式发酵罐。
所用的搅拌器一般为使罐内物料产生径向流动的六平叶涡轮搅拌器,它的作用为破碎上升的空气泡和混合罐内的物料。
若利用上下都装有蔽板的搅拌叶轮,搅拌时在叶轮中心产生的局部真空,以吸入外界的空气,则称为自吸式机械搅拌发酵罐。
②循环泵发酵罐用离心浆料泵将料液从罐中引出,通过外循环管返入罐内。
在循环管顶端再接上液体喷嘴,使之能吸入外界空气的,称喷射自吸发酵罐。
③鼓泡塔式发酵罐以压缩空气为动力进行液料搅拌,同时进行通气的气升发酵罐。
目前,世界所发展的大型发酵罐是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的发酵罐,它以甲醇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压力循环气升发酵罐,其直径为7m,高为60m,总容量为 2300m□,自上至下有5000~8000个喷嘴进料。
目前,还有些发酵产品,如固体曲等,使用专门设计的能调节温、湿度的旋转式固体发酵装置。
生产甲烷(沼气)用的是嫌气发酵罐,也称消化器或沼气发生器,这种发酵罐装有搅拌器,顶部有的有浮顶。
生物反应及反应器原理第一章序论1。
1 生物反应工程研究的目的1。
2 生物反应工程学科的形成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3.1生物反应动力学⏹1。
3.2 生物反应器⏹1。
3.3 生物反应过程的放大与缩小第二章酶促反应动力学⏹2。
1 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点⏹ 2.1.1 酶的基本概念⏹ 2.1.1。
1 酶的分类、组成、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一、酶的分类⏹(1)氧化还原酶⏹(2)转移酶⏹(3)水解酶⏹(4)异构酶⏹(5)裂合酶⏹(6)连接酶(合成酶)⏹二、酶的组成⏹酶是蛋白质,因此有四级结构,其中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酶蛋白有三种组成: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全酶=蛋白质部分(酶蛋白)+非蛋白部分三、酶的作用机制⏹(1)锁钥模型(2)诱导契合模型2.1.1。
2 酶作为催化剂的共性➢一、催化能力➢二、专一性➢三、调节性⏹酶浓度的调节⏹激素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限制性蛋白水解作用与酶活力调控⏹抑制剂调节⏹反馈调节⏹金属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化合物的调节2.1.2 酶的稳定性及应用特点⏹2。
1.2.1 酶的稳定性⏹2。
1.2.2 酶的应用特点2.1。
3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2。
1。
3。
1 固定化技术的基本概念⏹ 2.1。
3。
2 固定化酶的特性⏹ 2.1.3。
3 固定化细胞的特性⏹2。
1.3。
4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2.1.4 酶促反应的特征2。
2 均相酶促反应动力学2.2.1 酶促反应动力学基础影响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有:(1)浓度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2)外部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温度、压力、溶液的介电常数、离子强度、pH值(3)内部因素(结构因素):底物、效应物浓度、酶的结构⏹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当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此时为零级反应当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时, 为一级反应⏹ 也就是酶催化作用下,A B 的过程 ⏹此时反应式为:式中:K1-一级反应速率常数a0-底物A 的初始浓度 b - t 时间产物C 的浓度➢ 当底物A 与底物B 产生产物C 时,即:A +B C 时,为二级反应—②式中:K2-二级反应速率常数a0-底物A 的初始浓度 b0-底物B 的初始浓度 C -t 时间底物C 的浓度 如果把②式积分可得:➢ 当:A B C 时,即连锁的酶促反应过程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③——④——⑤式中:a -A 的浓度b -B 的浓度c -C 的浓度K1-第一步反应速率常数 A B K2-第二步反应速率常数 B C当 a + b + c=a0时,即:A 的初始浓度为a0,B 和C 的初浓度为0,得出:当反应达t 时间后,A 、B 、C 的最终浓度。
生物反应器工作原理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生物反应器是一种能够利用生物转化过程进行生产的设备,它可以支持和促进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
生物反应器一般由反应容器、搅拌装置、温控系统、通气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依赖于生物体的生长、代谢和微生物的作用。
1. 生物反应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反应器是为了在控制条件下促进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而设计的。
它提供了一个适合于生物体生长和代谢的环境,以支持其在反应器内进行所需的生化反应。
关键因素包括温度、满足生物体需要的底物和营养物质、pH值的维持和氧气的供给等。
2. 温控系统温控系统是生物反应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由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器组成。
通过感测反应器内的温度变化,控制器可以自动调节加热装置的输出来维持所需的反应温度。
保持适宜的温度可以提供生物体生长所需的理想环境,加速生化反应速率。
3. 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用于保持反应器内物质的均匀混合,促进物质传递过程。
对于生物反应器而言,搅拌装置的设计旨在防止生物体的沉降和死区形成,使反应器内物质分布更加均匀。
搅拌装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机械搅拌、气体搅拌、涡流搅拌等。
4. 底物和营养物质的供给生物反应器中的底物和营养物质是支持生化反应进行的重要因素。
底物通过给定的供给策略被添加到反应器中,以满足生物体生长和代谢的需求。
供给策略可以根据具体反应的要求进行调节,例如连续供给、批次供给或脉冲供给等。
5. pH值的维持pH值对于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非常重要,它可影响酶的活性、细胞壁的稳定性和底物的溶解度等。
生物反应器中通常使用缓冲液来维持适宜的pH值。
pH值的控制可以通过添加酸或碱来调节,通常借助于自动控制系统来维持所需的pH范围。
6. 氧气供给氧气是生物体进行代谢反应所必需的。
在许多生物反应器中,气体搅拌是将氧气与培养基混合的常见方法。
通过气体供给系统,可控制氧气的流速、溶解度和分布,以满足生物体对氧气的需求。
7. 生化反应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依赖于生物体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学实验和研究的仪器设备,它使用微生物、细胞或其他生物体来生产有用化合物和产品。
生物反应器在制药、食品、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生物技术行业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一、生物反应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反应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代谢,从而生产有用的活性物质。
这个过程中,微生物进入反应器中,通过呼吸代谢过程吸收营养,释放废物。
营养成分是微生物繁殖和生产的原料,而废物是代谢产物,必须及时排出反应器,以避免毒性产物的积累。
反应器的外部有一套控制系统,可清除废物,维持反应器内部的温度、压力和物质的浓度。
对反应器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控制失误,反应器内部会出现废物积聚、温度失控等问题,严重时会使微生物死亡,导致产品销毁或者严重缩水。
二、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组成生物反应器基本由反应室、进料系统、排出系统、控制系统和取样系统组成。
这些系统分别完成进料、排出、控制、采样等操作,在反应器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反应室:生物反应器的核心设备,相当于一个容器或者瓶子,微生物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代谢等过程。
2. 进料系统:用于提供反应室内的养分原料、营养液等,进料系统包括喷泉、泵、管道、阀门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
3. 排出系统:用于收集反应室中的废物产物和副产物,排出系统包括泵、管道、阀门等,需要定期清理和检修。
4. 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对反应器的温度、压力、气体含量、搅拌速度、pH值等进行调节控制,避免微生物死亡和产物损失。
5. 取样系统:用于取出反应室内的样品,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实验研究。
三、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制药、食品工程、环境保护、合成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制药: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于生产抗生素、酶、蛋白质等。
比如生产人胰岛素,就需要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细胞系统合成,随后分离纯化及检测。
2. 食品工程:大量的食品和饮料都需要微生物或酵素发酵才能制成,而反应器则是此过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