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魁杨梅整形修剪
- 格式:ppt
- 大小:21.53 MB
- 文档页数:47
杨梅采果后如何修剪?有哪些注意事项?每每到了杨梅采果时期,很多果农为了忙着采摘杨梅而忽略了杨梅采果后的管理。
杨梅采果期6~8月份,又将开始抽发新梢和花芽分化,需补充大量的养分,以加快树势恢复,培养优良结果母枝及促进花芽分化。
那杨梅采果后如何修剪?有哪些注意事项?一、杨梅采果后如何修剪?杨梅树在修剪的时候应遵循“树形修剪,随枝作形,有形不死,无性不乱”的原则,改善光照以及透风的条件,充分地利用树的空间和光照。
杨梅树修剪大致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在采摘果实之后也就是6月底7月初这段时间,采用截、疏、伤等方法,锯掉较高的树枝(开天窗)。
冬季修剪时,要疏除过密的枝干、直立枝、竞争枝、病虫枝,疏枝不留桩,调整主枝开张角度和方位,从大的方面要调整树体结构,对多年未修剪的结果外移枝进行合理缩剪,保持树冠的紧凑;调整杨梅树的内部结构,清除背上强枝,背下茂密的弱枝,交叉重叠枝,控制竞争枝,利用辅养枝选留和培养中小型结果枝。
第二次是在第二年的2月份,主要是对杨梅树小枝修剪,剪去病虫枝、枯枝、密生枝、直竖徒长枝、晚秋梢,对少花树剪去部分无花枝,多花树剪去部分有花枝;对于长势过旺,坐果率低、产量少的旺长树,可采用环割、环剥、倒贴皮和断根,控制杨梅树长势。
二、杨梅整形修剪注意事项1、树形改造分年度完成夏季锯大枝每年只锯掉主枝状大枝1~3个,副主枝状粗枝2~4个。
留作主枝、副主枝如分枝角度不够,采取撑、拉、吊等方法加以调整。
2、严格控梢夏季锯大枝后,锯口、剪口附近抽发新梢,利用空间选留2~3个壮梢,培养结果母枝。
多余新梢及时抹除。
3、修剪量看树而定大年树、弱势树修剪量为全树叶片的1/4~1/3,小年树、强势树为1/6~1/5。
2.3锯大枝时不宜留桩锯大枝时要从大枝的基部锯除或剪除,不留桩头,减少新梢抽发。
锯口面要略向下倾斜,并涂伤口愈合剂保护伤口。
用手锯先在枝的下方浅锯小半圈,然后自分叉点上部微斜向下部锯下。
4、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做好土肥水、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以确保“整形修剪”达到预期效果。
杨梅树的修剪时间和方法杨梅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修剪是栽培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正确的修剪时间和方法可以促进杨梅树的生长和结果,提高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杨梅树的修剪时间和方法。
一、修剪时间杨梅树的修剪时间主要分为春季修剪和夏季修剪。
1. 春季修剪春季是杨梅树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修剪的重要时间段。
一般来说,春季修剪杨梅树的最佳时间为3月至4月。
在春季修剪中,首先要进行整形修剪,即修剪过密、交叉和病虫枝。
过密的枝条会影响杨梅树的通风和光照,导致果实质量下降。
交叉的枝条容易摩擦,造成伤口和感染病菌。
病虫枝则是病虫害的主要来源,及时修剪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要进行摘顶修剪。
摘顶修剪是指将杨梅树的主干顶端修剪掉一部分,使其侧枝分枝,促进侧枝生长和分叉。
这样可以增加树冠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2. 夏季修剪夏季修剪主要是为了促进杨梅树的侧枝长势,提高果实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夏季修剪的最佳时间为6月至7月。
夏季修剪主要包括摘心和剪短修剪。
摘心是指将杨梅树主干的顶端新梢修剪掉一部分,以促进侧枝的生长。
剪短修剪是指将高度过高的枝条修剪短,使整个树冠保持较为均匀的高度,方便采摘和管理。
二、修剪方法1. 整形修剪整形修剪主要是修剪过密、交叉和病虫枝。
修剪过密枝条时,要注意保留健壮的主枝和侧枝,去掉细弱和重叠的枝条。
修剪交叉枝条时,要选择其中一条进行修剪,避免磨擦和伤口。
修剪病虫枝时,要将其修剪到健康组织上,避免病菌和虫害的传播。
2. 摘顶修剪摘顶修剪时,要选择主干的顶端新梢进行修剪。
修剪时要留下一定长度的新梢,以保证养分的正常供应。
摘顶修剪后,侧枝会迅速分枝生长,形成一个较为繁茂的树冠。
3. 摘心和剪短修剪摘心时,要选择主干的顶端新梢进行修剪,修剪时要留下一定长度的新梢,以保证养分的正常供应。
摘心后,侧枝会迅速生长,增加树冠的面积。
剪短修剪时,要选择高度过高的枝条进行修剪,修剪后的高度要保持整个树冠的均匀和协调。
东魁杨梅栽培管理新措施整形修剪:当树冠形成后,要有效地控制生长,促进形成花芽。
结果后,应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达到内外上下立体结果,连年丰产。
为此,对幼树要培养
一干三主枝的自然开心形。
修剪以春季萌芽前为主,夏季采果后修剪为辅。
一
般每年每株的修剪量不超过整体的30%。
同时修剪后及时喷施或涂抹倍加倍智
能因子膜保护伤口快速愈合,防治病菌侵染。
培土施肥:杨梅根系较浅,表面土易被雨水冲刷,管理上常结合施肥进行
培土、覆草。
幼树施肥,以速效氮、磷、钾配合为佳并适时喷施倍加倍果树壮
枝王,提高营养的吸收率。
结果树年施肥2次,以钾肥为主,如土杂肥、硫酸
钾等,并配施适量氮肥,控制磷肥用量。
也可结合浇水冲施肥霸天下、黑霸肥
王等生物有机水溶肥。
药剂控旺:当杨梅出现旺长时可适合喷施智能促花控旺灵1号南方品,它
是根据南方果树的生长环境及土壤条件而研制的可双向调节大小年(小年促花
增多,大年控花减少)成花数量均衡,同时回流大量营养转向果实膨大,可代
替多效唑及其它激素类杀梢农药,取代果树人工环剥(开甲)环割抹药,抑制
枝梢疯长的新型生物活性剂;内含大量的植物营养诱导因子和绿色生物活性酶,诱导顶稍营养向果实回流,喷施后能增加多种酶的活性,促进内源激素转移和
原生质流动,加快营养物质的运输、储藏和积累,增强生理系统和生殖系统的
代谢功能,可智能化填补缺失营养元素真空,调控果树生长营养匹配,如果旺
长严重可加大浓度,浓度越大控旺效果越好(豆子)。
东魁杨梅苗木栽种及幼树管理东魁杨梅1 精选苗木头品种纯度保证在98%以上,苗木粗度在0。
5CM以上,高度在30CM 以上,嫁接口愈合面光滑,苗木根系生长良好。
2 定点挖穴株行距5M×6M,定上扦杆,以定植点为中心,在下半山坡挖半圆形穴洞,穴向内挖成近圆形,穴深50~60CM,穴直径70~80CM;苗木成活后,于当年8~10月或次年2~4月再开挖上半山坡半圆形穴洞,将部分土耙至下半圆面上。
3 种植苗修整形将起苗时受伤的残根、秋冬抽发的嫩枝叶等剪掉,减少苗木水分消耗;把嫁接时捆绑的薄膜全部解开去掉,一般一株苗只留一主枝,将其他细弱枝及主枝项端的嫩绿枝叶剪去。
4 苗木定植树节种植杨梅苗要深,深至新枝梢有2~3片叶埋入土中,将苗木根群伸展平直,绝不可盘根,选质地疏松的细土覆盖在根群上5~10CM厚,使根群与土结合。
再盖土15~20CM 厚,用脚踏实,切不可用锄头等工具猛击,以防伤根断根。
苗木定植好后,就地取3块石头压在基部上面,成三角形,使根土自然紧密结合,有利早发根抽芽。
石块盖土,能起保湿、保温和降温作用。
5 施肥控施磷肥,少施氮肥,多施钾肥,但在幼树期间可施少量磷肥类肥料,促使其生长加快,5~6月份施稀薄肥料,如复合肥〈氮、磷、钾相等〉,******施稀薄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促使新梢和抽发新梢。
6 定干造形幼树期间须塑造好树形,在主干上选留3~5个主枝,其佘部分要抹去,等到20~40CM打顶、摘心,对选定好的主枝,如较直立的,须在新梢生长时期进行拉枝。
7、病虫防治病害有褐斑病、肿瘤病〈杨梅疮〉、枝枯病和炭疽病等,特别是竭斑病,大树小苗都有发生,在4~6月、8~11月〈小苗〉选用波美0.8~1.5度石硫合剂防治。
8~11月蓑蛾和小金龟子为害杨梅幼树嫩枝芽,此间,于下午3时以后用氧乐果2500倍液、马拉硫磷3000倍液、菊脂类4000倍液防治。
第1页共1页。
东魁杨梅三疏一改技术大力推广杨梅“三疏一改”技术,可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
“三疏一改”即一是疏枝,二是疏花,三是疏果;一改即改造树冠结构,把原有自然生长馒头形树冠,通过疏枝改造成开心、分层疏散形;并配以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等。
1、疏枝。
疏枝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果实采收后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锯掉顶部高耸直立枝,两树交叉枝,下部拖地枝,冠内密生枝及不结果的弱小枝,以促发夏梢,更新内膛枝,增加结果枝;第2次在次年的2月中下旬,主要是小枝修剪,剪去病虫枝、枯枝、密生枝、细弱枝、直立徒长枝和晚秋梢,对少花树剪去部分无花枝,多花树疏去部分有花枝,促使枝条分布合理,树冠开张,层次分明,有利于通风透光。
2、应用多效唑控梢促花。
对营养生长旺,着果率低的杨梅树应喷施或土施多效唑。
新梢长5—7厘米时用15%多效唑粉剂250—300倍液喷树冠,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以喷夏梢最佳,能当年促进花芽萌发,次年结果。
也可在10—11月土施多效唑,施用量按树冠投影面积计算,树势较强的东魁杨梅每平方米投影面积施15%多效唑有效成分0.4克,按1:(50—100)与细土混合施用,在树冠滴水线外围开浅沟施入后覆土。
宜在下雨前后施用,晴天施后需浇水,以利根系吸收。
3、疏花。
对花量过多的树,结合春季修剪,全树均匀短截多余结果枝1/5或1/4,尤其是树冠上部细弱、密生的结果枝。
对大年花量过多树,在开花中后期喷杨梅“疏花5号”200倍液,效果较好。
4、疏果。
对大年树或结果过多的树,人工疏果效果******,一般分2—3次进行。
第1次在谢花后约20天,果实有花生米大小时进行,主要是疏去密生果、小果和劣果,每条结果枝留4—6个果。
第2次在谢花后30—35天,果实横径1厘米时,再次疏去小果和劣果,每条结果枝留2—4个果。
第3次在谢花后40—45天,疏果后平均每结果枝留2个果,其中,长度超过15厘米的粗壮长果枝留果3—4个,6—15厘米的中果枝留果2—3个,长度不足5厘米的短果枝留1个果或不留果。
东魁杨梅低产树冬季修剪要点杨梅东魁杨梅是浙江省杨梅良种,但在栽培中由于树体营养调节跟不上,常出现低产问题。
具体表现为枝条上强下弱,结果部位外移,弱枝多,产量下降。
通过合理的冬季修剪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冬季修剪应做好以下几项。
1.改造树形,促进枝组结构合理东魁杨梅应推广小冠疏层技术,使结果的主要部位集中在基部,树冠中下部结果量占株产总量的2/3左右。
对上强下弱树,通过促进下部、控制上部生长等手段加以改造,保持上部枝组的角度大于下部枝组的角度,以控制或缓和上部枝的长势,使树体趋向上小下大。
一般基部枝开角要求基角在60度以上,腰角60度左右,梢角为80度。
对于上强下弱现象严重的树体可将上部枝拉平,并加大对上部枝的回缩,减少上部枝量。
上部要多留花芽枝,通过结果削弱枝条长势,而下部枝应少留花芽,减少结果,待树势恢复后,再促使大量结果。
2.控制结果部位外移东魁杨梅喜光性强,修剪不合理会形成结果部位外移。
因此修剪时除应轻剪缓放、多留枝及枝组,并采用单轴延伸外,还应“落头开心”,提高树冠上部光照量;通过开张角度和疏除外围直立枝、竞争枝、徒长枝等枝条,增大侧射光透冠程度,提高光的利用率;通过对临时枝的短截和对单轴枝组的回缩修剪,以增加树冠内膛的结果枝,提高产量和品质。
3.控制枝量,合理结果东魁杨梅萌发率高,成枝力强,幼树期为了增强光合作用,去枝量往往较少。
但进入结果期后,就会出现枝量过多现象,导致树姿失常,光照不足,结果率下降。
因此在要求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000~1500千克的情况下,每亩枝量应控制在3000~3500条,保证每千克果有一定数量的叶片制造和供给养分,对多余的枝条应及时回缩疏除。
冬剪在12月底进行为最佳,有利于枝组的更新和提高抗病能力。
一般采用“平剪梢”的办法。
此法简便易行,剪后枝条分布均匀,易形成新的结果枝组。
必须剪除病虫枝、下垂枝、交叉枝和衰弱枝,以改善枝间通风透光条件,使树冠形成伞形或平面状。
东魁杨梅的种植技术要点当下夏季时节,正值杨梅大量上市的季节,而说起杨梅,就不得不提东魁杨梅。
东魁杨梅是非常著名的杨梅品种,属大果晚熟品种,以果大、汁多、甜度高著称,素有“杨梅王”之称。
由于东魁杨梅经济价值较高,因而也受到了不少地区种植户的追捧。
那么东魁杨梅要怎么种呢?一起来学习下吧。
1、选地整地东魁杨梅在种植地区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但要想提高产量,建议还是选择北坡较阴凉潮湿、*层深厚,微酸性砂质黄壤*或红壤*为好。
选地后还需要进行整地,尤其是在坡地上,需要开筑梯田或者鱼鳞坑,然后在栽植前一个月挖坑填基肥,之后覆*待栽。
2、挖定植穴定植穴在定植前2个月挖好,穴长、宽各018m,深0.6m。
定植穴内以枯枝或草垫底,撒入石灰消毒,盖*后分层施入20-25kg腐熟的厩肥和1-1.5kg的钙镁磷作为基肥。
经过2个月的沉实发酵即可定植。
3、定植方法应选择品种纯正、砧木和接穗愈合良好、根系发达、苗木新鲜和强健、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定植,大苗移植或近距离定植均须带*。
定植时,先要在定植穴内,施入基肥,然后把苗木放入穴内,校正距离,对齐横行和直行,并将苗木放正。
4、肥水管理栽种后的首要要点就是得做好肥水管理工作,施肥通常以草木灰为主,也可施*杂肥和腐熟的农家肥及人粪尿。
另外,东魁杨梅树喜湿,如果栽种地区出现长期不下雨的情况,那么就需要人工供水了,一般一颗杨梅树苗需要每天浇水300ml,只有给够了充足的水分,杨梅树的根茎才能生长得快、长得壮。
5、整形修剪东魁杨梅树形多采用自然园头形。
种植成活后,苗高20-30厘米时打顶,以便分枝。
以后应轻度修剪,每枝长30厘米左右再打顶,促多生枝,早形成树冠。
另外,可结合春季修剪疏除多余的花枝,尤其是细弱花枝,多花大年树在花期可用杨梅疏花剂喷洒,谢花后20天左右根据树体挂果量进行合理疏果。
6、适时采收在全树20%果实成熟时即可开始采摘,一般每天或隔天采1次。
以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宜,避免雨天或雨后初晴时采收。
农村科技:东魁杨梅怎么种?东魁杨梅种植技术东魁杨梅是⾮常著名的杨梅品种,属⼤果晚熟品种,以果⼤、汁多、甜度⾼著称,是浙江仙居、⽂成等地发展效益农业的特⾊产业,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深受果农们的青睐。
那么,东魁杨梅怎么种?现将东魁杨梅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图:东魁杨梅种植⼀、选地建园杨梅不宜连作,选取未种过杨梅的新地种植为佳。
东魁杨梅对⼟壤没有特别的要求,故⼀般的粘⼟、壤⼟均可栽培。
东魁杨梅性喜温暖湿润,在均温15~21℃的地⽅均可栽培。
东魁杨梅对光线要求不严,较耐阴,⾼温烈⽇照射反⽽会引起枝⼲焦灼枯死。
因⽽在深⼭⾕地,有⾼⼭互相遮荫,种植也较为理想。
东魁杨梅的品质与园地的坡向关系密切,⽣产上多选⽤北坡种植,这样产出的杨梅⾁软多汁,风味佳良,有利于果实商品价值的提⾼。
⼆、挖⽳定植 东魁杨梅树体⾼⼤,⽣长势强,根系分布⼴,密度以495株/hm2为宜,株⾏距4m×5m。
在定植前最好对⼟地进⾏全园深翻,没有条件的地⽅可挖⽳定植,以后再逐年扩⽳改⼟。
定植⽳在定植前2个⽉挖好,⽳长、宽各018m,深0.6m。
定植⽳内以枯枝或草垫底,撒⼊⽯灰消毒,盖⼟后分层施⼊20~25kg腐熟的厩肥和1~1.5kg的钙镁磷作为基肥。
经过2个⽉的沉实发酵即可定植,栽植时必须选优质苗,这是提⾼成活率的关键。
苗⾼60~80cm为好。
栽植时必须深栽,覆⼟⾄嫁接⼝上5cm处,浇⾜定根⽔,再视天⽓情况浇上1~2次。
在⽇照强烈的地⽅还应进⾏相应的遮荫。
福建省在2⽉下旬~3⽉上旬种植为佳,此时的⽓温不⾼,⼟温回升快,⾬⽔多,空⽓湿度⼤,易成活。
三、培⼟施肥 幼树(1~2a)施肥以速效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
每年的秋冬可施腐熟厩肥或草⽊灰10kg,并配施P、K肥,以增强树体抵抗⼒;夏季注意树盘培⼟和覆盖,防⽌裸根,增加抗风⼒。
同时按照“⼀次梢⼆次肥”的原则,在新梢抽⽣前以氮肥作攻梢肥,新梢⽼熟后,以施钾肥为主,这样可以保证新梢的长度和叶⽚数,增加营养⾯积。
泰顺县东魁杨梅种植技术要点泰顺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中国知名的杨梅种植基地之一。
泰顺县东魁杨梅以其果实鲜美、口感酸甜而享誉全国。
在东魁杨梅的种植过程中,技术要点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泰顺县东魁杨梅种植技术的要点。
一、地块选择地块的选择是影响杨梅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地势开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地块,有利于杨梅的生长和发育。
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富饶的土壤,利于杨梅的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从而提高产量和果实质量。
二、品种选择在东魁杨梅的种植中,品种选择至关重要。
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比如泰顺县本地的优质杨梅品种。
要选择抗逆性强、产量稳定、果实味美的品种,这样才能保证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三、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施肥、翻耕、灌溉、覆膜等方法,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从而提高土壤的产出能力,为杨梅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杨梅产量和果实质量的重要因素。
要加强对杨梅的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保持果园的卫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五、水肥管理水肥管理是影响杨梅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东魁杨梅的种植中,要根据杨梅的生长发育特点,科学施肥、科学浇水。
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果树的生长需要,合理选择施肥量和种类,保证杨梅的养分供应。
同时要注意科学浇水,适时适量地给杨梅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提高杨梅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
六、修剪整形修剪整形是保持果树形态美观、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在东魁杨梅的种植中,要根据果树的生长特点,及时进行冬季修剪和夏季整形,保持果树的整齐美观,促进果实的均匀生长,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七、采摘储藏采摘储藏是影响果实品质和货架期的关键环节。
东魁杨梅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园林东魁杨梅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蓝育文(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深土镇农技站福建漳洲363210)2009—2014年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深土镇利用沿海丘陵山地进行无公害东魁杨梅标准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种植400多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7500千克,总产量3000多吨,产值600多万元,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就无公害东魁杨梅标准化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总结如下:1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健壮优质苗术据试验研究,适合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深土镇杨梅产区推广种植的主要优良新品种有:东魁杨梅、东方明珠、龙海安海边杨梅、龙海软丝杨梅、龙海硬丝杨梅等。
育苗技术:运用野生杨梅种子培育砧木嫁接纯正品种,在高产优质杨梅7~15年生的结果母树上,采取0.5~0.87厘米粗壮无病虫的成熟春梢或夏梢作接穗,采用切接法嫁接,然后培植1~2年后出圃定植。
2果园选择与建设,合理密植果园选择无工业“三废”污染源,空气清新,海拔400米以下,东北坡,光照充足的闪砾石壤土最适宜。
做好路、水、电、房及果园的综合规划,加强水土保持,建立等高立地梯田,搞好筑埂护坡建设。
定植密度株行距5米×4米或5米×7米,每公顷栽杨梅225~600株。
春植在2—3月,秋植在10—12月。
定植前挖大穴(宽1米、深0.8米)、施大肥、穴施优质熟化农家肥25~30千克,杂草15~20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然后回填表土高出土面30厘米。
定植时按500∶1配雌雄株作为授粉株。
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2~3次,然后用杂草覆盖保湿促成活。
3无公害杨梅的土肥水管理技术3.1土壤管理技术做好扩穴深翻松土工作,可采用台湾兴农的土壤改良剂:“特优根”300倍液+“勇壮550”500倍液。
套(间)种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石灰粉调控土壤pH值,每年每公顷施用石灰粉750千克,调正土壤pH值在6.0~6.5;减少使用草甘膦、二甲四氯、甲璜隆等严重残留污染土壤伤根的化学除草剂,大力提倡推广无公害、无污染的新型除草剂(20%草铵膦乳油250~300倍液)。
东魁杨梅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东魁杨梅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园地选择、栽植、培土施肥、整形修剪、控梢促花、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东魁杨梅;栽植;整形修剪;疏花疏果东魁杨梅,原产于浙江黄岩,因果特大而著称。
果实不正圆形,单果重20~25 g,果色紫红,肉柱较粗,可溶性固形物13.5%,其糖含量为10.5%,果汁含量为74%,而酸含量仅为 1.35%,远远优于其他杨梅,素有“杨梅王”之称。
一般5~6年开始结果,10年进入盛果期,一般株产50~100 kg,高的达200 kg以上,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栽培管理容易,较耐寒,在砾石山地上栽培管理粗放,仍能连年丰产。
投资少,无风险,加之东魁杨梅市场需求量大(还能远销东南亚),价格高,其经济价值非常可观[1-2]。
鹤盛乡栽培了约133.33 hm2东魁杨梅,价格26元/kg,其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栽培东魁杨梅,对开发山区资源、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促进旅游、增加山区经济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现将东魁杨梅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园地选择东魁杨梅和其他杨梅一样,适应性强,树冠大,根系分布广,不论是山区或半山区、朝阳山或朝阴山,凡是有树木柴草的山坡均可种植。
杨梅为喜阴果树,一般阴山面比阳山面种植好。
因此,栽植时应选北坡较阴凉潮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砂质黄壤土或砂质红壤土为好。
2栽植一般以土地解冻以后、春梢未发之前、惊蛰前后栽植为宜。
移植时最好选择无风的阴天或细雨绵绵的天气进行。
根据当地农民习惯,一般不进行开园定植,大多数是以鱼鳞坑或小土坪栽植,这样花工少、方法简便、成活率高。
定植穴挖成半圆形,定植点上坡1/2不挖,只削去柴草,深度40~50 cm。
因东魁杨梅发根率强,砧木的根部随着树龄长大会自然枯死,以后靠接穗附近部位发出的侧根取代于砧木的根,深种是提高杨梅成活率的关键。
最好以苗木接口上部5~10 cm处与地面相平,定植点紧贴穴内上坡,用细泥土护根,扶正苗木,舒展根系,压实,然后可浇入少量的人粪尿,施入少量的磷肥或灰肥,亦可培土覆盖,也可在根基安放大块石,也可用柴草等覆盖进行遮荫处理,以防旱保湿,提高成活率。
东魁杨梅修剪及施肥东魁杨梅促花很重要,修剪更重要,修剪的原则,就是去掉强势枝、重叠枝、病枝、交叉枝、弱枝,把营养集中在中庸枝上。
经过修剪,营养集中哺育花芽,修剪以后的花芽便能迅速膨大。
再者,过多的叶片和枝条,也会导致杨梅果子在成熟前罹患白腐病和灰霉病。
所以,东魁修剪的前提就是要舍得。
去掉弱枝后,基本上每一片叶片和枝条都能被阳光所普照。
东魁枝条生长旺盛,稍不注意,就长得跟懒婆娘的乱发一样纷乱,所以修剪东魁,几乎可以理解为是给东魁理发。
强枝不要,新梢长度没有10厘米的不要。
仅仅保留长度10-15厘米的新梢。
并且通过精细修剪,根系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第二年新芽萌发基本上能做在开花以后萌芽,即“先花后叶”。
只有做到“先花后叶“,东魁才能坐住果子。
东魁杨梅每一个月修剪一次都好。
花期去掉最先萌芽的枝条,一个月后去掉不能萌发新芽却又坐住了果子的枝条,再一个月后抹掉修剪口上萌发的徒长枝。
争取每一根坐果了的东魁枝条都能萌芽,并且萌芽都不长,这样的果子才能大而且风味足。
控制旺长是种好东魁必须做的工作,并且,还不是一朝一夕甚至一年就能做好的工作。
我觉得夏季去大枝不可取,东魁去大枝反倒秋季十月最好。
一是不会导致叶片和主杆灼伤,再就是这个季节去大枝第二年长徒长枝的可能性不大。
新梢萌芽后再进行多次修剪,即使有徒长枝也都被控制了。
多次修剪,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徒长枝,再就是去掉弱枝,让营养均匀分布给中庸枝,这样修剪对东魁才有效果。
下手修剪,首先剪掉徒长枝,让下部枝条接收光照。
徒长枝修剪掉以后,营养集中供给花芽,因为顶端被抑制营养理所当然也就回流到现在看起来很弱的枝条上,明年开花结果的时候一定也会因为顶端新芽萌发而大量落果。
适当落果不是坏事,这样一来,当然每一枝结果母枝上就不可能有太多果子,因为结果母枝上没有太多果子,营养集中哺育,单果也就要大很多。
荸荠爱徒长,这是它的生物学特性,摔伤人的也就是这些纤细的徒长枝,因此培养粗壮的结果枝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东魁杨梅落头开心修剪的矮化效应
吴振旺;杨平庭;余宏傲
【期刊名称】《中国南方果树》
【年(卷),期】2010(39)2
【摘要】对东魁杨梅进行落头开心修剪后,调查其高度、冠幅、生长势、日灼伤及产量等情况变化。
结果表明,落头开心修剪是东魁杨梅矮化树冠的有效方法,13年生东魁杨梅树高控制在170~250 cm,产量明显高于不修剪处理。
修剪后,树冠内膛光照强度能够满足杨梅果实生长发育需要,达到了优质果标准。
修剪时间、修剪量与树冠内膛主枝日灼伤关系密切;春夏季重修剪的树冠内膛主枝均有不同程度的日灼伤,轻修剪则无日灼伤;冬季修剪的树冠内膛主枝均未出现日灼伤。
【总页数】4页(P39-42)
【关键词】东魁杨梅;整形修剪;矮化
【作者】吴振旺;杨平庭;余宏傲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苍南县锡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7.6
【相关文献】
1.山楂树“落头开心矮化复壮”修剪技术 [J], 高云凤;李宗霞
2.密蔽东魁杨梅园夏季修剪的坐果效应 [J], 黄志琼;李顺辉;卫双荣;刘助生;全洪友;杨艺玲;莫荣富
3.密蔽东魁杨梅园夏季修剪的坐果效应 [J], 黄志琼;李顺辉;卫双荣;刘助生;全洪友;杨艺玲;莫荣富
4.浙南山区“东魁”杨梅稀植矮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J], 施黎云
5.东魁杨梅结果枝短截修剪的保果效应 [J], 吴振旺;叶朝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