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页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套第5-10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610.50 K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全册六单元试卷合集(精编答案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试题汇总测试1 相交线学习要求1.能从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的关系入手,理解对顶角、互为邻补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2.能依据对顶角的性质、邻补角的概念等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如果两个角有一条______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__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2.如果两个角有______顶点,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___________ 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3.对顶角的重要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1)∠1和∠2叫做______角;∠1和∠4互为______角;∠2和∠3互为_______角;∠1和∠3互为______角;∠2和∠4互为______角.(2)若∠1=20°,那么∠2=______;∠3=∠BO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且∠COE=90°,则(1)与∠BOD 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BOD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EOA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BOD =42°17′,则∠AOD =__________;∠EOD =______;∠AOE =______.二、选择题6.图中是对顶角的是( ).7.如图,∠1的邻补角是( ).(A)∠BOC (B)∠BOC 和∠AOF(C)∠AOF (D)∠BOE 和∠AOF8.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若AOD AOC ∠=∠31,则∠BOD 的度数为().(A)30° (B)45°(C)60° (D)135°9.如图所示,直线l 1,l 2,l 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 ).(A)∠1=90°,∠2=30°,∠3=∠4=60°(B)∠1=∠3=90°,∠2=∠4=30°(C)∠1=∠3=90°,∠2=∠4=60°(D)∠1=∠3=90°,∠2=60°,∠4=30°三、判断正误10.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 11.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 12.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 13.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它们一定互为补角. () 14.对顶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 15.有一条公共边和公共顶点,且互为补角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 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16.如图所示,AB,CD,EF交于点O,∠1=20°,∠BOC=80°,求∠2的度数.17.已知: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1=2∠3,∠2=86°.求∠4的度数.18.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B,∠AOD∶∠DOE=4∶1.求∠AOF的度数.19.如图,有两堵围墙,有人想测量地面上两堵围墙内所形成的∠AOB的度数,但人又不能进入围墙,只能站在墙外,请问该如何测量?拓展、探究、思考20.如图,O是直线CD上一点,射线OA,OB在直线CD的两侧,且使∠AOC=∠BOD,试确定∠AOC与∠BOD是否为对顶角,并说明你的理由.21.回答下列问题:(1)三条直线AB,CD,EF两两相交,图形中共有几对对顶角(平角除外)?几对邻补角?(2)四条直线AB,CD,EF,GH两两相交,图形中共有几对对顶角(平角除外)?几对邻补角?(3)m条直线a1,a2,a3,…,a m-1,a m相交于点O,则图中一共有几对对顶角(平角除外)?几对邻补角?测试2 垂线学习要求1.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线的性质,能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__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__线,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2.垂线的性质性质1:平面内,过一点____________与已知直线垂直.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_________中,_________最短.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4.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______;直线AB,CD互相垂直,垂足为O点,记作____________;线段PO的长度是点_________到直线_________的距离;点M到直线AB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画图5.如图,过A点作CD⊥MN,过A点作PQ⊥EF于B.图a 图b 图c6.如图,过A点作BC边所在直线的垂线EF,垂足是D,并量出A点到BC边的距离.图a 图b 图c7.如图,已知∠AOB及点P,分别画出点P到射线OA、OB的垂线段PM及PN.图a 图b 图c8.如图,小明从A村到B村去取鱼虫,将鱼虫放到河里,请作出小明经过的最短路线.综合、运用、诊断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9.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10.若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11.一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 12.平面内,过线段AB 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 垂直.( ) 13.连接直线l 外一点到直线l 上各点的6个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 14.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过这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的距离.( ) 15.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 16.在三角形ABC 中,若∠B =90°,则AC >AB .( )二、选择题17.如图,若AO ⊥CO ,BO ⊥DO ,且∠BOC =α,则∠AOD 等于( ).(A)180°-2α(B)180°-α (C)α2190+︒ (D)2α-90° 18.如图,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P 到直线m 上的三点A 、B 、C 的距离分别为P A =4cm ,PB =6cm ,PC =3cm ,则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 ).(A)3cm (B)小于3cm(C)不大于3cm (D)以上结论都不对19.如图,BC ⊥AC ,CD ⊥AB ,AB =m ,CD =n ,则AC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A)AC <m (B)AC >n(C)n ≤AC ≤m (D)n <AC <m20.若直线a 与直线b 相交于点A ,则直线b 上到直线a 距离等于2cm 的点的个数是( ).(A)0 (B)1 (C)2 (D)321.如图,AC ⊥BC 于点C ,CD ⊥AB 于点D ,DE ⊥BC 于点E ,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A)3条 (B)4条(C)7条 (D)8条三、解答题22.已知:OA ⊥OC ,∠AOB ∶∠AOC =2∶3.求∠BOC 的度数.23.已知: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且CD ⊥EF ,∠AOE =70°,若OG平分∠BOF .求∠DOG .拓展、探究、思考24.已知平面内有一条直线m 及直线外三点A ,B ,C ,分别过这三个点作直线m 的垂线,想一想有几个不同的垂足?画图说明.25.已知点M ,试在平面内作出四条直线l 1,l 2,l 3,l 4,使它们分别到点M 的距离是1.5cm .·M26.从点O 引出四条射线OA ,OB ,OC ,OD ,且AO ⊥BO ,CO ⊥DO ,试探索∠AOC与∠BOD 的数量关系.27.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互为邻角,过顶点作公共边的垂线,若此垂线与锐角的另一边构成75直角,与钝角的另一边构成直73角,则此锐角与钝角的和等于直角的多少倍?测试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习要求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能从所构成的八个角中识别出哪两个角是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如图,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在所构成的八个角中指出,下列各对角之间是属于哪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1)∠1与∠2是_______;(2)∠5与∠7是______;(3)∠1与∠5是_______;(4)∠5与∠3是______;(5)∠5与∠4是_______;(6)∠8与∠4是______;(7)∠4与∠6是_______;(8)∠6与∠3是______;(9)∠3与∠7是______;(10)∠6与∠2是______.2.如图所示,图中用数字标出的角中,同位角有______;内错角有______;同旁内角有______.3.如图所示,(1)∠B和∠ECD可看成是直线AB、CE被直线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角;(2)∠A和∠ACE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4.如图所示,(1)∠AED和∠ABC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角;(2)∠EDB和∠DBC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3)∠EDC和∠C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综合、运用、诊断一、选择题5.已知图①~④,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在上述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6.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5与∠2是对顶角(B)∠1与∠3是同位角(C)∠2与∠3是同旁内角(D)∠1与∠2是同旁内角7.如图,∠1和∠2是内错角,可看成是由直线( ).(A)AD,BC被AC所截构成(B)AB,CD被AC所截构成(C)AB,CD被AD所截构成(D)AB,CD被BC所截构成8.如图,直线AB,CD与直线EF,GH分别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A)4对(B)8对(C)12对(D)16对拓展、探究、思考一、解答题9.如图,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几对同位角?几对内错角?几对同旁内角?测试4 平行线及平行线的判定学习要求1.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2.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能运用所学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用作图工具画平行线,从而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在同一平面内,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若直线a与直线b平行,则记作______.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____.3.平行公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平行公理的推论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____.即三条直线a,b,c,若a∥b,b∥c,则______.5.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除平行线定义和平行公理推论外):(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判定方法1可简述为: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这个判定方法2可简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这个判定方法3可简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根据已知条件推理6.已知:如图,请分别依据所给出的条件,判定相应的哪两条直线平行?并写出推理的根据.(1)如果∠2=∠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2=∠5,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2+∠1=18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5=∠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4+∠6=18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6=∠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已知:如图,请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1)∵∠B=∠3(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D(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A(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BCE=180°(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运用、诊断一、依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8.已知:点P是∠AOB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直线CD∥OA,直线EF∥OB.9.已知:三角形ABC及BC边的中点D.过D点作DF∥CA交AB于M,再过D点作DE ∥AB交AC于N点.二、解答题10.已知:如图,∠1=∠2.求证:AB∥CD.(1)分析:如图,欲证AB∥CD,只要证∠1=______.证法1:∵∠1=∠2,(已知)又∠3=∠2,( )∴∠1=_______.(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如图,欲证AB∥CD,只要证∠3=∠4.证法2:∵∠4=∠1,∠3=∠2,( )又∠1=∠2,(已知)从而∠3=_______.(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绘图员画图时经常使用丁字尺,丁字尺分尺头、尺身两部分,尺头的里边和尺身的上边应平直,并且一般互相垂直,也有把尺头和尺身用螺栓连接起来,可以转动尺头,使它和尺身成一定的角度.用丁字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如下面的三个图所示.画直线时要按住尺身,推移丁字尺时必须使尺头靠紧图画板的边框.请你说明:利用丁字尺画平行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拓展、探究、思考12.已知:如图,CD ⊥DA ,DA ⊥AB ,∠1=∠2.试确定射线DF 与A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1)问题的结论:DF ______AE .(2)证明思路分析:欲证DF ______AE ,只要证∠3=______.(3)证明过程:证明:∵CD ⊥DA ,DA ⊥AB ,( )∴∠CDA =∠DAB =______°.(垂直定义)又∠1=∠2,( )从而∠CDA -∠1=______-______,(等式的性质)即∠3=___.∴DF ___AE .(____,____)13.已知:如图,∠ABC =∠ADC ,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 .且∠1=∠3.求证:AB ∥DC .证明:∵∠ABC =∠ADC ,.2121ADC ABC ∠=∠∴( ) 又∵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 ,.212,211ADC ABC ∠=∠∠=∠∴ ( ) ∴∠______=∠______.( )∵∠1=∠3,( )∴∠2=∠______.(等量代换)∴______∥______.( )14.已知:如图,∠1=∠2,∠3+∠4=180°.试确定直线a 与直线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1)问题的结论:a ______c .(2)证明思路分析:欲证a ______c ,只要证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3)证明过程:证明:∵∠1=∠2,( )∴a∥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3+∠4=180°,( )∴c∥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由①、②,因为a∥______,c∥______,∴a______c.(________,________)测试5 平行线的性质学习要求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依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2.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平行线的性质的区别.3.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平行线具有如下性质:(1)性质1:______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______.这个性质可简述为两直线______,同位角______.(2)性质2:两条平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这个性质可简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性质3:__________________,同旁内角______.这个性质可简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时______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二、根据已知条件推理3.如图,请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1)如果AB∥EF,那么∠2=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AB∥DC,那么∠3=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AF∥BE,那么∠1+∠2=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AF∥BE,∠4=120°,那么∠5=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如图,DE∥AB.请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分别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1)∵DE∥A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E∥AB,(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E∥AB( ),∴∠1+______=180°.(______,______)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5.如图,∠1=∠2,∠3=110°,求∠4.解题思路分析:欲求∠4,需先证明______∥______.解:∵∠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如图,∠1+∠2=180°.求证:∠3=∠4.证明思路分析:欲证∠3=∠4,只要证______∥______.证明:∵∠1+∠2=1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______,______)7.已知:如图,AB∥CD,∠1=∠B.求证:CD是∠BCE的平分线.证明思路分析:欲证CD是∠BCE的平分线,只要证______=______.证明:∵AB∥CD,(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1=∠B,( )∴______=______.(等量代换)即C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已知:如图,AB∥CD,∠1=∠2.求证:BE∥CF.证明思路分析:欲证BE∥CF,只要证______=______.证明:∵AB∥CD,( )∴∠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ABC-∠1=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BE∥CF.(__________,__________)9.已知:如图,AB∥CD,∠B=35°,∠1=75°.求∠A的度数.解题思路分析:欲求∠A,只要求∠ACD的大小.解:∵CD∥AB,∠B=35°,(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1=75°,∴∠ACD=∠1+∠2=______°.∵CD∥AB,( )∴∠A+______=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10.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D∥BC,∠B=50°.求∠D的度数.分析:可利用∠DCE作为中间量过渡.解法1:∵AB∥CD,∠B=50°,( )∴∠D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AD∥BC,(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如果以∠A作为中间量,如何求解?解法2:∵AD∥BC,∠B=50°,(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C∥AB,( )∴∠D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已知:如图,AB ∥CD ,AP 平分∠BAC ,CP 平分∠ACD ,求∠APC 的度数.解:过P 点作PM ∥AB 交AC 于点M .∵AB ∥CD ,( )∴∠BAC +∠______=180°.( )∵PM ∥AB ,∴∠1=∠_______,( )且PM ∥_______.(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也互相平行)∴∠3=∠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P 平分∠BAC ,CP 平分∠ACD ,( )∠=∠∴211______,∠=∠214______.( ) 90212141=∠+∠=∠+∠∴ACD BAC .( ) ∴∠APC =∠2+∠3=∠1+∠4=90°.( )总结: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______.拓展、探究、思考12.已知:如图,AB ∥CD ,EF ⊥AB 于M 点且EF 交CD 于N 点.求证:EF ⊥CD .13.如图,DE ∥BC ,∠D ∶∠DBC =2∶1,∠1=∠2,求∠E 的度数.14.问题探究:(1)如果一个角的两条边与另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举例说明.(2)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举例说明.15.如图,AB∥DE,∠1=25°,∠2=110°,求∠BCD的度数.16.如图,AB,CD是两根钉在木板上的平行木条,将一根橡皮筋固定在A,C两点,点E 是橡皮筋上的一点,拽动E点将橡皮筋拉紧后,请你探索∠A,∠AEC,∠C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提示:先画出示意图,再说明理由).测试6 命题学习要求1.知道什么是命题,知道一个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的.2.对于给定的命题,能找出它的题设和结论,并会把该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能判定该命题的真假.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______一件事件的______叫做命题.2.许多命题都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题设是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 _____.3.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4.所谓真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就______的命题.相反,所谓假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______的命题.二、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对顶角相等.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9.90°的角是直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末位数字是零的整数能被5整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等角的余角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运用、诊断一、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13.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 14. 不是有理数.( )15.直线a与b能相交吗?( ) 16.连接AB.( )17.作AB⊥CD于E点.( ) 18.三条直线相交,有三个交点.( ) 二、判断下列各命题中,哪些命题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对于真命题画“√”,对于假命题画“×”)19.0是自然数.( )20.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2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2.如果AC=BC,那么C点是AB的中点.( )23.若a∥b,b∥c,则a∥c.( )24.如果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B=2BC.( )25.若x2=4,则x=2.( )26.若xy=0,则x=0.( )27.同一平面内既不重合也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28.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29.同位角相等.( )30.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 )拓展、探究、思考3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论断:①AB∥DC;②AD∥BC;③AB=AD;④∠A=∠C;⑤AD=BC.以上面论断中的两个作为题设,再从余下的论断中选一个作为结论,并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真命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求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测试7 平移学习要求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知道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所具有的联系和性质,能用平移变换有关知识说明一些简单问题及进行图形设计.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线段ON是由线段______平移得到的;线段DE是由线段______平移得到的;线段FG是由线段______平移得到的.2.如图所示,线段AB在下面的三个平移中(AB→A1B1→A2B2→A3B3),具有哪些性质.图a图b 图c(1)线段AB上所有的点都是沿______移动,并且移动的距离都________.因此,线段AB,A1B1,A2B2,A3B3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线段AB,A1B1,A2B2,A3B3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2)在平移变换中,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数量关系是______.3.如图所示,将三角形ABC平移到△A′B′C′.图a 图b在这两个平移中:(1)三角形ABC的整体沿_______移动,得到三角形A′B′C′.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的______和______完全相同.(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即AA′,BB′,C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运用、诊断一、按要求画出相应图形4.如图,AB∥DC,AD∥BC,DE⊥AB于E点.将三角形DAE平移,得到三角形CBF.5.如图,AB∥DC.将线段DB向右平移,得到线段CE.6.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及A′点.将平行四边形ABCD平移,使A点移到A′点,得平行四边形A′B′C′D′.7.已知:五边形ABCDE及A′点.将五边形ABCDE平移,使A点移到A′点,得到五边形A′B′C′D′E′.拓展、探究、思考一、选择题8.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局部进行如图①~图④的变换,拼成图⑤,则图⑤的面积是( ).(A)18 (B)16 (C)12 (D)8二、解答题9.河的两岸成平行线,A,B是位于河两岸的两个车间(如图).要在河上造一座桥,使桥垂直于河岸,并且使A,B间的路程最短.确定桥的位置的方法如下:作从A到河岸的垂线,分别交河岸PQ,MN于F,G.在AG上取AE=FG,连接EB.EB交MN于D.在D处作到对岸的垂线DC,那么DC就是造桥的位置.试说出桥造在CD位置时路程最短的理由,也就是(AC+CD+DB)最短的理由.10.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BC,AC,AB分别作正方形①、②、③,如何用①中各部分面积与②的面积,通过平移填满正方形③?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参考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11.公共,反向延长线.2.公共,反向延长线.3.对顶角相等.4.略.5.(1)∠BOC,∠AOD;(2)∠AOE;(3)∠AOC,∠BOD;(4)137°43′,90°,47°43′.6.A.7.D.8.B.9.D.10.×,11.×,12.×,13.√,14.√,15.×.16.∠2=60°.17.∠4=43°.18.120°.提示:设∠DOE=x°,由∠AOB=∠AOD+∠DOB=6x=180°,可得x=30°,∠AOF=4x=120°.19.只要延长BO(或AO)至C,测出∠AOB的邻补角∠AOC(或∠BOC)的大小后,就可知道∠AOB的度数.20.∠AOC与∠BOD是对顶角,说理提示:只要说明A,O,B三点共线.证明:∵射线OA的端点在直线CD上,∴∠AOC与∠AOD互为邻补角,即∠AOC+∠AOD=180°,又∵∠BOD=∠AOC,从而∠BOD+∠AOD=180°,∴∠AOB是平角,从而A,O,B三点共线.∴∠AOC与∠BOD是对顶角.21.(1)有6对对顶角,12对邻补角.(2)有12对对顶角,24对邻补角.(3)有m(m-1)对对顶角,2m(m-1)对邻补角.测试21.互相垂直,垂,垂足.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有线段,垂线段.3.垂线段的长度.4.AB⊥CD;AB⊥CD,垂足是O(或简写成AB⊥CD于O);P;CD;线段MO的长度.5~8.略.9.√,10.√,11.×,12.√,13.√,14.√,15.×,16.√.17.B.18.B.19.D.20.C.21.D.22.30°或150°.23.55°.24.如图所示,不同的垂足为三个或两个或一个.这是因为:(1)当A,B,C三点中任何两点的连线都不与直线m垂直时,则分别过A,B,C三点作直线m的垂线时,有三个不同的垂足.(2)当A,B,C三点中有且只有两点的连线与直线m垂直时,则分别过A,B,C三点作直线m的垂线时,有两个不同的垂足.(3)当A,B,C三点共线,且该线与直线m垂直时,则只有一个垂足.25.以点M为圆心,以R=1.5cm长为半径画圆M,在圆M上任取四点A,B,C,D,依次连接AM,BM,CM,DM,再分别过A,B,C,D点作半径AM,BM,CM,DM的垂线l1,l2,l3,l4,则这四条直线为所求.26.相等或互补.27.提示:如图,,9073,9075 ⨯=∠⨯=∠FOC AOE.90710,9072 ⨯=∠⨯=∠∴BOC AOB .90712 ⨯=∠+∠∴BOC AOB ∴是712倍. 测试31.(1)邻补角,(2)对顶角,(3)同位角,(4)内错角,(5)同旁内角,(6)同位角,(7)内错角,(8)同旁内角,(9)同位角,(10)同位角.2.同位角有:∠3与∠7、∠4与∠6、∠2与∠8;内错角有:∠1与∠4、∠3与∠5、∠2与∠6、∠4与∠8;同旁内角有:∠2与∠4、∠2与∠5、∠4与∠5、∠3与∠6.3.(1)BD ,同位. (2)AB ,CE ,AC ,内错.4.(1)ED ,BC ,AB ,同位;(2)ED ,BC ,BD ,内错;(3)ED ,BC ,AC ,同旁内.5.C . 6.D . 7.B . 8.D .9.6对对顶角,12对邻补角,12对同位角,6对内错角,6对同旁内角.测试41.不相交,a ∥b .2.相交、平行.3.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第三条直线平行,互相平行,a ∥c .5.略.6.(1)EF ∥D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B ∥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AB∥D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B∥D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6)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7.(1)AB,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C,E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E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AB,E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8.略.9.略.10.略.1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略.13.略.14.略.测试51.(1)两条平行线,相等,平行,相等.(2)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垂直于,线段的长度.3.(1)∠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1)已知,∠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已知,∠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已知,∠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12.略.13.30°.14.(1)(2)均是相等或互补.15.95°.16.提示:这是一道结论开放的探究性问题,由于E点位置的不确定性,可引起对E点不同位置的分类讨论.本题可分为AB,CD之间或之外.如:结论:①∠AEC=∠A+∠C②∠AEC+∠A+∠C=360°③∠AEC=∠C-∠A④∠AEC=∠A-∠C⑤∠AEC=∠A-∠C⑥∠AEC=∠C-∠A.测试61.判断、语句.2.题设,结论,已知事项,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3.题设,结论.4.一定成立,总是成立.5.题设是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是这两条直线平行.6.题设是同位角相等;结论是两条直线平行.7.题设是两条直线平行;结论是同位角相等.8.题设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9.如果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个角是直角.10.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零,那么这个整数能被5整除.11.如果有几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相等.12.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13.是,14.是,15.不是,16.不是,17.不是,18.是.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正确的命题例如:(1)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B∥CD,BC∥AD,那么∠A=∠C.(2)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B∥CD,BC∥AD,那么AD=BC(3)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D∥BC,∠A=∠C,那么AB∥DC.32.已知:如图,AB∥CD,EF与AB、CD分别交于M,N,MQ平分∠AMN,NH平分∠END.求证:MQ∥NH.证明:略.测试71.LM,KJ,HI.2.(1)某一方向,相等,AB∥A1B1∥A2B2∥A3B3或在一条直线上,AB=A1B1=A2B2=A3B3.(2)平行或共线,相等.3.(1)某一方向,形状、大小.(2)相等,平行或共线.4~7.略.8.B9.利用图形平移的性质及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可知:AC+CD+DB=(ED+DB)+CD=EB+CD.而CD的长度又是平行线PQ与MN之间的距离,所以AC+CD+DB 最短.10.提示:正方形③的面积=正方形①的面积+正方形②的面积.AB2=AC2+BC2.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AB ∥CD ,若∠2是∠1的4倍,则∠2的度数是( ).(A)144° (B)135°(C)126° (D)108°2.已知:OA ⊥OC ,∠AOB ∶∠AOC =2∶3,则∠BOC 的度数为( ).(A)30° (B)60°(C)150° (D)30°或150°3.如图,直线l 1,l 2被l 3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为α,β ,要使l 1∥l 2,只要使( ).(A)α+β =90° (B)α=β(C)0°<α≤90°,90°≤β <180° (D) 603131=+βα 4.如图,AB ∥CD ,FG ⊥CD 于N ,∠EMB =α,则∠EFG 等于( ).(A)180°-α (B)90°+α(C)180°+α (D)270°-α5.以下五个条件中,能得到互相垂直关系的有( ).①对顶角的平分线②邻补角的平分线③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④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⑤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 =∠BCD ;③∠ABC =∠ADC 且∠3=∠4;④∠BAD +∠ABC =180°,能判定AB ∥CD 的有( ).(A)3个(B)2个(C)1个(D)0个7.在5×5的方格纸中,将图a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b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图a 图b(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8.在下列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图是( ).图①图②图③图④(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如图,AB∥CD,若EM平分∠BEF,FM平分∠EFD,EN平分∠AEF,则与∠BEM互余的角有( ).(A)6个(B)5个(C)4个(D)3个10.把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是折痕,若∠EFB=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1)∠C ′EF =32°(2)∠AEC =148° (3)∠BGE =64°(4)∠BFD =116° (A)1个(B)2个 (C)3个(D)4个二、填空题 11.若角α与β 互补,且 2031=-βα,则较小角的余角为____°. 12.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O ,如果∠AOC =2x °,∠BOC =(x +y +9)°,∠BOD=(y +4)°,则∠AOD 的度数为____.13.如图,DC ∥EF ∥AB ,EH ∥DB ,则图中与∠AHE 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若AB ∥CD ,EF 与AB 、CD 分别相交于点E ,F ,EP 与∠EF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且∠EFD =60°,EP ⊥FP ,则∠BEP =______°.15.王强从A 处沿北偏东60°的方向到达B 处,又从B 处沿南偏西25°的方向到达C 处,则王强两次行进路线的夹角为______°.16.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 1,l 2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若p 、q 分别是点M 到直线l 1,l 2的距离,则称(p ,q )为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______个.三、作图题17.如图是某次跳远测验中某同学跳远记录示意图.这个同学的成绩应如何测量,请你画出示意图.四、解答题18.已知:如图,CD是直线,E在直线CD上,∠1=130°,∠A=50°,求证:AB∥CD.19.已知:如图,AE⊥BC于E,∠1=∠2.求证:DC⊥BC.20.已知:如图,CD⊥AB于D,DE∥BC,EF⊥AB于F,求证:∠FED=∠BCD.21.已知:如图,AB∥DE,CM平分∠BCE,CN⊥CM.求证:∠B=2∠DCN.22.已知:如图,AD∥BC,∠BAD=∠BCD,AF平分∠BAD,CE平分∠BCD.求证:AF∥EC.五、问题探究23.已知:如图,∠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EF经过点O且平行于BC,分别与AB,AC交于点E,F.(1)若∠ABC=50°,∠ACB=60°,求∠BOC的度数;(2)若∠ABC=α,∠ACB=β ,用α,β 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3)在第(2)问的条件下,若∠ABC和∠ACB邻补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相应图形,并用α,β 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24.已知:如图,AC∥BD,折线AMB夹在两条平行线间.(1)判断∠M,∠A,∠B的关系;(2)请你尝试改变问题中的某些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建议:①折线中折线段数量增加到n条(n=3,4,…);②可如图1,图2,或M点在平行线外侧.图1 图2参考答案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1.A . 2.D . 3.D . 4.B . 5.B . 6.C . 7.C . 8.B . 9.B . 10.C . 11.60. 12.110° 13.∠FEH ,∠DGE ,∠GDC ,∠FGB ,∠GBA . 14.60. 15.35. 16.4. 17~22.略.23.(1)∠BOC =125°;(2))(21180βα+-=∠ BOC ;(3)⋅+=∠βα2121BOC 24.略.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 第六章《实数》试题汇总测试1 平方根学习要求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开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一般的,如果一个________的平方等于a ,即______,那么这个______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______,a 叫做______.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2.一般的,如果______,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这就是说,如果______,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a 的平方根记为______. 3.求一个数a 的______的运算,叫做开平方.4.一个正数有______个平方根,它们______;0的平方根是______;负数______. 5.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是9的平方根;16的平方根是______. 6.计算:(1)=121______;(2)=-256______;(3)=±212______;(4)=43______;(5)=-2)3(______;(6)=-412______. 二、选择题7.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 ) A .(-3)2 B .0 C .81D .-6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1.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则∠1+∠2+∠3等于( )A.90°B.120°C.180°D.36002. 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个.(1)∠B+∠BCD=180°;(2)∠1=∠2;(3)∠3=∠4;(4)∠B=∠5.A.1 B.2 C.3 D.43. 如图,∠1=70°,∠2=70°,∠3=60°,则∠4的度数等于( )A.80°B.70°C.60°D.50°4.下列图形中,能将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是A. B.C. D.5.如图,直线AB,CD相较于点O,OE⊥AB于点O,若∠BOD=4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OC=40°B.∠COE=130°C.∠EOD=40°D.∠BOE=90°6.如图,直线a,b被c,d所截,且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1=∠2 C.∠3+∠4=180°B.∠3=∠4 D.∠1+∠4=180°7.如图,点A在直线BG上,AD∥BC,AE平分∠GAD,若∠CBA=80°,则( )A.60°B.50°C.40°D.30°8.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邻补角的是( )9.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推理得到a∥b的是()A.∠1=∠2 B.∠2=∠4 C.∠3=∠4 D.∠1+∠4=18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B.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小C.一对对顶角的两条角平分线必在同一条直线上D.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二、填空题1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EO⊥AB于点O,∠EOD=50°,则∠BOC的度数为______.12. 如图是由五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的图案,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36°,72°,72°,则图中共有_____对平行线.13.如图,,则的度数等于14.如图,点0是直线AB上一点平分,图中与互余的角有______ .图中与互补的角有______ .15. 说明命题“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x=____________.16.如图,现要从村庄A修建一条连接公路PQ的最短小路,过点A作AH⊥PQ于点H,沿AH修建公路,则这样做的理由是三、解答题17.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AOD=3∠BOD+20°.(1)求∠BOD的度数;(2)以O为端点引射线OE,OF ,射线OE平分∠BOD,且∠EOF= 90°,求∠BOF的度数.18.已知:如图,AB∥CD,∠1=∠2,∠3=∠4.(1)求证:AD∥BE;(2)若∠B=∠3=2∠2,求∠D的度数.19.如图,D,E,F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1)过点D画DH∥BC交于点H,过点E画EG∥BC交AC于点G,过点F画FM∥BC交AC 于点M;(2)量出线段AH,HG,GM,MC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3)量出线段HD,EG,FM,BC的长度,你又有什么发现?20.请写出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题设和结论:题设:,结论:.21.观察下图,寻找对顶角:(1)如图1,图中共有对对顶角(2)如图2,图中共有对对顶角(3)如图3,图中共有对对顶角(4)若有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多少对对顶角?22.如图,已知直线AB∥DF,∠D+∠B=180°.(1)试说明DE∥BC;(2)若∠AMD=75°,求∠AGC的度数.【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卷: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填空题(共6小题)1.如图,直线DE经过三角形ABC的顶点A,则∠DAC与∠C的关系是.(填“内错角”或“同旁内角”)2.如图,AB∥CD,CF交AB于点E,∠AEC与∠C互余,则∠CEB是度.3.将一块60°的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45°的直角三角板ABC上,移动三角板DEF使两条直角边DE、DF恰分别经过B、C两点,若EF∥BC,则∠ABD= °.4.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5.在体育课上某同学立定跳远的情况如图所示,l表示起跳线,在测量该同学的实际立定跳远成绩时,应测量图中线段PC的长,理由是.6.如图,AB,CD相交于点O,∠BOE=90°,有以下结论:①∠AOC与∠COE互为余角;②∠BOD与∠COE互为余角;③∠AOC=∠BOD;④∠COE与∠DOE互为补角;⑤∠AOC与∠DOE互为补角;⑥∠AOC=∠COE其中错误的有(填序号).二.选择题(共10小题)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EOC=35°15′.则∠AOD的度数为()A.55°15′B.65°15′C.125°15′D.165°15′8.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A.B.C.D.9.在下列图形中,由条件∠1+∠2=180°不能得到AB∥CD的是()A.B.C.D.10.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等角的补角相等D.过任意一点P,都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1.如图,AB∥CD,BF平分∠ABE,且BF∥DE,则∠ABE与∠D的关系是()A.∠ABE=3∠D B.∠ABE+∠D=90°C.∠ABE+3∠D=180°D.∠ABE=2∠D12.如图,BC∥DE,∠1=110°,∠AED=70°,则∠A的大小是()A.25°B.35°C.40°D.60°13.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BAC=∠ADE=90°,∠E=45°,∠B=60°,若AE∥BC,则∠AFD=()A.75°B.85°C.90°D.65°14.如图,ABCD为一长条形纸带,AB∥CD,将ABCD沿EF折叠,A、D两点分别与A′、D′对应,若∠1=2∠2,则∠AEF的度数为()A.60°B.65°C.72°D.75°15.下列现象是平移的是()A.电梯从底楼升到顶楼B.卫星绕地球运动C.碟片在光驱中运行D.树叶从树上落下16.如图,将△ABC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A.42 B.96 C.84 D.48三.解答题(共6小题)17.如图,OD是∠AOB的平分线,∠AOC=2∠BOC.(1)若AO⊥CO,求∠BOD的度数;(2)若∠COD=21°,求∠AOB的度数.18.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若∠COF=120°,∠AOD=100°,求∠AOF的度数;(2)若∠BOC-∠BOD=20°,求∠AOC的度数.19.填空或批注理由:如图,已知∠1=∠2,∠A=∠D,试说明:AE∥BD证明:∵∠1=∠2(已知)∴AB∥CD ( )∴∠A=()( )∵∠A=∠D(已知)∴=∠D ( )∴AE∥BD ( )20.如图,已知AC⊥AE,BD⊥BF,∠1=15°,∠2=15°,AE与BF平行吗?为什么?21.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C、D、E、F、M、N、P均为格点(格点是指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1)利用图①中的网格,过P点画直线MN的平行线和垂线.(2)把图②网格中的三条线段AB、CD、EF通过平移使之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在图②中画出三角形).(3)第(2)小题中线段AB、CD、EF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2.如图,已知点D、E、B、C分别是直线m、n上的点,且m∥n,延长BD、CE交于点A,DF 平分∠ADE,若∠A=40°,∠ACB=80°.求:∠DFE的度数.23.问题情境:(1)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小颖同学的解题思路是:如图2,过点P作PE∥AB,请你接着完成解答;问题迁移:如图3,点A、B在射线OM上,点C、D在射线ON上,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点P与A、B、O三点不重合).(2)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判断∠CPD与∠ADP、∠BC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点P在线段AB外运动时,试判断∠CPD与∠ADP、∠BC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同旁内角2.1353.154.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余角相等5. 垂线段最短6. ⑤⑥7-11 CADDD12-16 CACAD17. 解:(1)∵AO⊥CO,∴∠AOC=90°,∵∠AOC=2∠BOC,∴∠BOC=45°,∴∠AOB=∠AOC+∠BOC=135°,∵OD是∠AOB的平分线,∴∠BOD=∠AOB=67.5°;(2)∵∠AOC=2∠BOC,∴∠AOB=3∠BOC,∵OD是∠AOB的平分线,∴∠BOD=∠AOB=∠BOC,∵∠COD=21°,∴21°+∠BOC=∠BOC,∴∠BOC=42°,∴∠AOB=3∠BOC=126°.18.解:(1)∵∠COF=120°,∴∠2=180°-120°=60°,∴∠DOF=∠2=60°,∵∠AOD=100°,∴∠AOF=100°-60°=40°;(2)∵∠BOC+∠BOD=180°,∠BOC-∠BOD=20°,∴∠BOC=100°,∠BOD=80°,∴∠AOC=∠BOD=80°.19.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C;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0. 解:AE∥BF.理由如下:因为AC⊥AE,BD⊥BF(已知),所以∠EAC=∠FBD=90°(垂直的定义).因为∠1=∠2(已知),所以∠EAC+∠1=∠FBD+∠2(等式的性质),即∠EAB=∠FBG,所以A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 解:(1)如图①,PQ∥MN,PN⊥MN;(2)如图②,△EFG或△EFH即为所求;(3)三角形的面积为:3×3-×1×2-×1×3-×2×3=9-1-1.5-3=3.5,22.解:∵m∥n,∠ACB=80°∴∠AED=∠ACB=80°,∵∠A=40°,∴△ADE中,∠ADE=180°-(∠A+∠AED)=180°-(40°+80°)=60°,又∵DF平分∠ADE,∴∠EDF=∠ADE=30°,∴△DEF中,∠DFE=180°-∠EDF-∠DEF=180°-30°-80°=70°.23.解:(1)∵AB∥CD,∴PE∥AB∥CD,∴∠APE=180°-∠A=50°,∠CPE=180°-∠C=60°,∴∠APC=50°+60°=110°;(2)∠CPD=∠ADP +∠BCP,理由如下:如图3,过P作PE∥AD交CD于点E,图3∵AD∥BC,∴AD∥PE∥BC,∴∠DPE=∠ADP,∠CPE=∠BCP,∴∠CPD=∠DPE+∠CPE=∠ADP +∠BCP;(3)①当点P在射线AM上时,∠CPD=∠BCP-∠ADP;理由:如图4,过点P作PE∥AD交ON于点E,∵AD∥BC,∴AD∥PE∥BC,∴∠DPE=∠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如图,已知OA⊥OB,OC⊥OD,∠AOC=27°,则∠BOD的度数是 153°.2.“直角都相等”的题设是两个角是直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3.如图,点A在直线DE上,当∠BAC=___57_____°时,DE∥BC.4. 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看成是内错角 .5.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相加等于180°.6.如图,AB∥CD,则∠1+∠3—∠2的度数等于 ___180° 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7.如图,已知∠1=120°,则∠2的度数是( A )A.120°B.90°C.60°D.30°8.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C )A.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如果甲看乙的方向是北偏东6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南偏西30°C.3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最多有6对D.与同一条直线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交9.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3=∠4;②∠1=∠2;③EF∥CD,且∠D=∠4;④∠3+∠5=180°.其中,能推出AD∥BC的条件为( C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0.如图,OA⊥OB,若∠1=55°,则∠2=( A )A.35°B.40°C.45°D.60°11 .经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相交B.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C.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D.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分别是相交、平行、垂直B.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C. 两条直线的铁轨是平行的D. 我们知道,对顶角是相等的,那么反过来,相等的角就是对顶角13. 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CO⊥AB于点O, OD在∠COB内,若∠COD=50°,则∠AOD的度数是( D )A.100°B.110°C.120°D.140°14. 下列图形中,周长最长的是( C )15. 如图,已知OA⊥OC,OB⊥OD, ∠BOC=50°,则∠AOD的度数为( C )A.100°B.120°C.130°D.140°16 .a、b、c是平面上的任意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可以有( B )A.1个或2个或3个B.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C.1个或2个D.以上都不正确三、解答题(共36分)17.(共7分)根据图形填空:(1)若直线ED,BC被直线AB所截,则∠1和____是同位角;(2)若直线ED,BC被直线AF所截,则∠3和_____是内错角;(3)∠1和∠3是直线AB,AF被直线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角;(4)∠2和∠4是直线____,______被直线BC所截构成的_____角.17.(1) ∠2(2) ∠4(3) ED内错(4) AB, AF同位18. (共4分)如图,直线AB、CD是一条河的两岸,并且AB∥CD,E为直线AB、CD 外一点,现想过点E画岸CD的平行线,只需过点E画岸AB的平行线即可.画图,并说明理由.图略理由: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9. (共4分)如图,已知∠A=∠F,∠C=∠D,试说明BD∥CE.解:∵∠A=∠F(已知),∴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C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已知),∴∠D=∠CEF(等量代换),∴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0. (共6分)根据下列要求画图.(1)如图1,过点P画AB的垂线;(2)如图2,过点P画OA,OB的垂线;(3)如图3,过点A画BC的垂线.答案:(1)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3)如图3所示.21. (共7分)如图所示,∠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DBF=∠F,问CE 与DF的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本试卷为最新人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9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第六章实数测试卷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测试卷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测试卷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卷期末测试卷一期末测试卷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三附:参考答案123(第三题)A B C D E (第10题)ABC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 B CD(第7题)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A 、∠1=∠2B 、∠2=∠3C 、∠1=∠4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A 、3:4B 、5:8C 、9:16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1)、(2)B .(1)、(3)C .(2)、(3)D .(2)、(4) 2.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75AOC ∠=︒,125∠=︒,则2∠的度数是( )A .25°B .30°C .40°D .50° 3.如图,直线1l 与2l 相交于点O ,1OM l ⊥,若4418α=︒',则β的度数是( )A .5542'︒B .4542'︒C .'4552︒D .4642'︒ 4.如图,两条直线交于点O ,若1280∠+∠=︒,则3∠的度数为( )A .40︒B .80︒C .100D .140︒ 5.如图,,AB CD BC EF ∥∥.若158∠=︒,则2∠的大小为( )A .120︒B .122︒C .132︒D .148︒ 6.如图,直线a ∥b ,将三角尺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 上,若∠1=50°,则∠2的度数是( )A .20°B .30°C .40°D .50° 7.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则下列结论:∠13∠=∠;∠2180CAD ∠+∠=︒;∠如果235∠=︒,则有BC AD ∥;∠4275∠+∠=︒.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A .∠∠∠∠B .∠∠∠C .∠∠∠D .∠∠∠ 8.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A .3=4∠∠B .12∠=∠C .B DCE ∠=∠D .13180D ∠+∠+∠=︒9.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 .画出两个相等的角B .所有的直角都相等吗C .延长线段AB 到C ,使得BC BA =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0.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 CE ∥的是( )A .∠B =∠ACE B .∠B =∠ACBC .∠A =∠ECD D .∠A =∠ACE=180°;∠∠7=∠5.其中能够说明a ∥b 的条件为( )A .∠∠B .∠∠C .∠∠D .∠∠ 1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E ,EF AB ⊥于点E ,若20FEC AEC ∠-∠=︒,那么AED ∠的度数为( )A .125°B .135°C .140°D .145°二、填空题 13.已知如图,三条直线1l 、2l 、3l 交于一点,则∠1+∠2+∠3=_________.14.如图,要把池水引到C 处,可作CD AB ⊥于点D ,然后沿CD 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依据是______.15.如图,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48°.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16.如图,AB CD ∥,若40A ∠=︒,26C ∠=︒,则∠E =______.17.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如果∠ABE 的周长是16cm ,那么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_____.1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F 为CD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F ,交BC 于点G ,交AD 于点H ,若12∠=∠,A C ∠=∠,求证:E F ∠=∠.证明:13∠=∠( ),12∠=∠(已知). ∠ = (等量代换).∴AD BC ∥( )4180A ∴∠+∠=( ), A C ∠=∠(已知),4180C ∴∠+∠=(等量代换). ∠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9.如图直线AD 与直线BC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B ∠,130∠=︒,则EO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20.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平分∠COE .(1)若∠AOC =76°,求∠BOF 的度数;(2)若∠BOF =36°,求∠AOC 的度数;21.如图,已知AD BC ⊥,EF BC ⊥,12∠=∠.(1)求证:EF AD ∥;(2)求证:180BAC AGD ∠+∠=︒.22.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点,OE CD ⊥,142EOF ∠=︒,13BOD BOF ∠∠=::,求AOF ∠的度数.23.如图,两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AOC :∠AOD =7:11.(1)求∠COE 的度数;(2)若OF ∠OE ,求∠COF 的度数.24.如图,直线CD 、EF 交于点O ,OA ,OB 分别平分COE ∠和DOE ∠,已知1290∠+∠=︒,且2:32:5∠∠=.(1)求BOF ∠的度数;(2)试说明AB CD 的理由.参考答案1.B2.D解:由题可知75BOD AOC ∠=∠=︒,125∠=︒,217525BOD ∴∠=∠-∠=︒-︒=50︒.3.B解:由题意得90180αβ++︒=︒,∠180904542βα'=︒-︒-=︒,4.D解:12∠=∠,1280∠+∠=︒,140∴∠=︒,13180∠+∠=︒,31801140∴∠=︒-∠=︒.5.B解:设CD 与EF 交于G ,∠AB ∠CD∠∠1=∠C =58°∠BC ∠FE ,∠∠C +∠CGE =180°,∠∠CGE =180°-58°=122°,∠∠2=∠CGE =122°,6.C解:如图,由题意得:∠3=180°-90°-∠1=40°,∠a ∥b ,∠∠2=∠3=40°,7.B解:∠1290CAB ∠=∠+∠=︒,3290EAD ∠=∠+∠=︒,∠13∠=∠,故∠正确;∠212329090180CAD ∠+∠=∠+∠+∠+∠=︒+︒=︒故∠正确;∠235∠=︒,∠3902903565∠=︒-∠=︒-︒=︒,1(18090)452B ∠=︒-︒=︒, ∠BC 与AD 不平行,故∠错误;∠43CBA EDA ∠+∠=∠+∠,即445330∠+︒=∠+︒,又∠2+3=90∠∠︒,∠44590230∠+︒=︒∠+︒-42=75∠+∠︒,故∠正确;综上,∠∠∠正确,8.A解:A 、∠3=4∠∠,∠//AD BC ,故选项A 不能判定//AB CD ,符合题意;B 、∠12∠=∠,∠//AB CD ,故选项B 能判定//AB CD ,不符合题意;C 、∠B DCE ∠=∠,∠//AB CD ,故选项C 能判定//AB CD ,不符合题意;D 、∠13180D ∠+∠+∠=︒,即180D DAB ∠+∠︒=,∠//AB CD ,故选项D 能判定//AB CD ,不符合题意;9.D解:A 、画出两个相等的角,没有做错判断,不是命题;B 、所有的直角都相等吗,没有做错判断,不是命题;C 、延长线段AB 到C ,使得BC BA =,没有做错判断,不是命题;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命题;10.DA . ∠B =∠ACE ,不是同位角,内错角,不能判定AB CE ∥,不符合题意;B . ∠B =∠ACB ,不是同位角,内错角,不能判定AB CE ∥,不符合题意;C . ∠A =∠ECD ,不是同位角,内错角,不能判定AB CE ∥,不符合题意; D . ∠A =∠AC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能判定AB CE ∥,符合题意;11.A∠∠∠1=∠5,∠a ∥b ,故正确;∠∠∠5=∠7,∠1=∠7,∠∠1=∠5,∠a ∥b ,故正确;∠∠2+∠3=180°,∠2和∠3是邻补角,不能说明任何一组直线平行,故错误; ∠∠7=∠5,∠7和∠5是对顶角,不能说明任何一组直线平行,故错误.12.D设AEC ∠为x ,则+20FEC x ∠=︒,∠EF AB ⊥,∠90AEF ∠=︒,∠90AEC FEC ∠+∠=︒,∠2090x x ++︒=︒,解得35x =︒,即35AEC ∠=︒,∠18035145AED ∠=︒-︒=︒.13.180°解:如图,14∠=∠,123423180∴∠+∠+∠=∠+∠+∠=︒.故答案为:180︒.14.垂线段最短15.48°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如图,∠AC∠BD ,∠1=48°,∠∠2=∠1=48°,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可知,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48°.16.66︒解:如图所示,过点E 作EF AB ∥,∠EF AB AB CD ∥,∥,∠AB CD EF ∥∥,∠4026AEF A CEF C ==︒==︒∠∠,∠∠,∠66AEC AEF CEF =+=︒∠∠∠,故答案为:66︒.17.20cm解:∠∠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DF =AE ,∠四边形ABFD 的周长=AB +BE +DF +AD +EF ,=AB +BE +AE +AD +EF ,=∠ABE 的周长+AD +EF ,∠平移距离为2cm ,∠AD =EF =2cm ,∠∠ABE 的周长是16cm ,∠四边形ABFD 的周长=16+2+2=20cm .故答案为:20cm .18.对顶角相等;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F ,E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证明:13∠=∠(对顶角相等),12∠=∠(已知), 23∴∠=∠(等量代换),∴AD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180A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 C ∠=∠(已知),4180C ∴∠+∠=(等量代换), ∴CF E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E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F ,E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9.105解:∠130∠=︒,∠180118030150AOB ∠=︒-∠=︒-︒=︒,∠OE 平分AOB ∠, ∠111507522BOE AOB ∠=∠=⨯︒=︒, ∠2130∠=∠=︒,∠27530105EOD BOE ∠=∠+∠=︒+︒=︒故答案为:10520.(1)∠BOF =33°(2)∠AOC =72°(1)∠∠AOC 、∠BOD 是对顶角,∠∠BOD=∠AOC=76°,∠OE 平分∠BOD , ∠∠DOE=∠BOE=12∠BOD=38°∠∠COE=142°,∠OF 平分∠COE . ∠∠EOF=12∠COE=71°,又∠BOE+∠BOF=∠EOF ,∠∠BOF=∠EOF−∠BOE=71°−38°=33°,(2)∠OE 平分∠BOD ,OF 平分∠COE ,∠BOE EOD COF FOE ∠=∠∠=∠,,∠设BOE x ∠=,则EOD x ∠=,故2COA x ∠=,36EOF COF x ∠=∠=+︒, 则23636180AOC COF BOF x x ∠+∠+∠=++︒+︒=︒, 解得36x =︒,故∠AOC =72°.21.(1)见解析(2)见解析(1)证明:∠AD BC ⊥,EF BC ⊥, ∠90EFB ∠=︒,90ADB ∠=︒(垂直的定义), ∠∠=∠EFB ADB (等量代换),∠EF A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证明:∠EF AD ∥,∠1BA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已知),∠2BAD ∠=∠(等量代换),∠DG BA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80BAC AG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2.102AOF ∠=︒解:∠OE CD ⊥,∠90EOD ∠=︒,∠142EOF ∠=︒,∠1429052DOF ∠=︒-︒=︒,∠13BOD BOF ∠∠=::, ∠1262BOD DOF ∠=∠=︒, ∠78BOF BOD DOF ∠=∠+∠=︒,∠180AOF BOF ∠+∠=︒,∠180********AOF BOF ∠=︒-∠=︒-︒=︒. ∠102AOF ∠=︒.23.(1)145︒(2)125︒1)解:∠711180AOC AOD AOC AOD ∠∠=∠+∠=︒::,, ∠∠AOC =71818070⨯︒=︒, ∠∠DOB =∠AOC =70°,又∠OE 平分∠BOD ,∠DOE ∠=12DOB ∠=127035⨯︒=︒,∠180********COE DOE ∠=︒-∠=︒-︒=︒, (2)∠OF OE ⊥,∠90EOF ∠=︒,∠90903555FOD DOE ∠=︒-∠=︒-︒=︒, ∠180********COF FOD ∠=︒-∠=︒-︒=︒. 24.(1)BOF ∠的度数为140︒(2)见解析(1)解:∠OA ,OB 分别平分COE ∠和DOE ∠, ∠12AOE AOC COE ∠=∠=∠,122BOE DOE ∠=∠=∠, ∠180COE DOE ∠+∠=°,∠290AOC ∠+∠=︒,∠3COE ∠=∠, ∠132AOC ∠=∠, ∠123902∠+∠=︒,∠2:32:5∠∠=, ∠5322∠=∠, ∠15229022∠+⨯∠=︒,∠240∠=︒,∠3100∠=︒,∠23140BOF ∠=∠+∠=︒;(2)解:1290∠+∠=︒,290AOC ∠+∠=︒, ∠1AOC ∠=∠,∠AB CD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单元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共有12道小题)1.如图,将直线乙沿四的方向得到直线b若N『50° ,则N2的度数是()A.40°B.50°C.90°D.130°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 含30。
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
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N1的度数是(A. 30°B. 20°C.3.如图,Zl+Z2=180°90 a15° D. 14°\一 1,Z3=100° 则N4 等于()A. 70°B. 80°C.90°D. 100°4.如图々〃处等边△板的顶点£在直线r上,Zl= 20° ,则N2的度数为()上BA. 60°B. 45°5.如图,已知直线a〃8, N如131° oo o oC. 40°D.30°,则N2等于()则N2的度数是()7.如图,AB〃CD,EF交AB、CD于点E、F,EG平分NBEF,交CD于点G.若如1=40° , 则NEGF=()8.如图,4?是/见。
的平分线,AD//BC. ZB=30° ,则为()C. 70°D. 110°9.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正确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C. 80°D. 120°)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对顶角相等10.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则N2的度数是()NE=3(T ,则NA的度数为(A. 30°B. °C. 35°D. ° 二、填空题(共有8道小题)13.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左6、。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综合测试卷汇总一、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二、第六章《实数》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三、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四、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五、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六、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综合测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七、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八、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只因损坏而倾斜的椅子,从背后看到的形状如图,其中两组对边的平行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若∠1=75°,则∠2的大小是( )(A)75° (B)115° (C)65° (D)105°2.如图,a∥b,∠1=65°,∠2=140°,则∠3=( )(A)100° (B) 105° (C) 110° (D) 115°3.下列图形中,只要用其中一部分平移一次就可以得到的有 ( )4.如图,直线l∥m,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 )(A)20° (B)25° (C)30° (D)35°5.如图,AD∥EF∥BC,且EG∥AC.那么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包括∠1)的个数是( )(A)2 (B)4 (C)5 (D)66.某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到B点,再从B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点,则∠ABC 等于( )(A)75° (B)105° (C)45° (D)135°7.如图,已知AB∥CD,∠1 =∠2,∠E=n°,则∠F=( )(A)n° (B)2n° (C)90°-n° (D)4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如果n是整数,那么2n是偶数”其中题设是_______,结论是_______,这是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9.如图,AB∥CD,AD与BC交于点E,EF是∠BED的平分线,若∠1=30°,∠2=40°,则∠BEF=_______度.10.有一条直的等宽纸带,按图折叠时,纸带重叠部分中的∠α=_______度.11.如图,AB∥EF∥CD,EG平分∠BEF,∠B+∠BED+∠D=192°,∠B-∠D=24°,则∠GEF=_______.12.如图,在宽为30 m,长为40 m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宽都是1 m的道路,余下部分种植花草.那么,种植花草的面积为_______m2.三、解答题(共47分)13.(11分)如图,∠1=30°,AB⊥CD,垂足为O, EF经过点O.求∠2,∠3的度数.14.(12分)如图,a∥b,c∥d,∠1=113°,求∠2,∠3的度数.15.(12分)已知,如图,∠AOB纸片沿CD折叠,若O′C∥BD,那么O′D与A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16.(12分)已知:如图,AC∥DE,DC∥EF,CD平分∠BCA.求证:EF平分∠BED.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综合测试卷详细参考答案1.【解析】选D.如图,根据上下的两边平行可知∠1=∠3=75°,根据左右的平行可知∠2+∠3=180°,进而求得∠2=105°.2.【解析】选B.把图中的线适当延长,如下图因为∠1=65°,∠2=140°,所以∠4=75°.又因为a∥b,所以∠3=180°-∠4=180°-75°=105°.3.【解析】选B.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由平移得到,要从两方面入手:①找到“基本图形”;②分析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其中第2个图形和第4个图形平移一次均能得到.4.【解析】选A.由图形可得,∠B=∠1+∠2=45°,∵∠1=25°,∴∠2=45°-25°=20°.5.【解析】选C.由AD∥EF∥BC,且EG∥AC可得:∠1=∠DAH=∠FHC=∠HCG=∠EGB=∠GEH,除∠1共5个.6.【解析】选C.按要求画出图形再计算.∵NA∥BS,∴∠NAB=∠SBA=60°.∵∠SBC=15°,∴∠ABC=∠SBA-∠SBC=60°-15°=45°.7.【解析】选A.因为AB∥CD,知∠ABC =∠DCB,再由∠1=∠2,得∠EBC=∠FCB,由此得到EB∥FC,所以∠F=∠E=n°.8.【解析】“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答案:n是整数 2n是偶数真9.【解析】∵AB∥CD,∴∠B=∠2=40°,∵∠BED=∠1+∠B,∴∠BED=70°,∵EF平分∠BED,∴∠BEF=35°.答案:3510.【解析】裁一张等宽纸带按图示折叠,体会一下题目的含义.将等宽纸带展平,便得展开图.由此图可知∠DAC=30°.AB是∠C′AC的平分线.∴∠α=75°.答案:7511.【解析】由AB∥EF∥CD,可知∠BED=∠B+∠D.∵∠B+∠BED+∠D=192°.∴2∠B+2∠D=192°,∠B+∠D=96°.又∵∠B-∠D=24°,所以∠D=∠B-24°.即∠B+∠B-24°=96°,解得∠B=60°.由AB∥EF知∠BEF=∠B=60°.因为EG平分∠BEF,所以∠GEF=12∠BEF=30°.答案:30°12.【解析】利用平移,将两道路向上、向右平移(如图). 因此,种植花草的面积为:39×29=1 131(m2).答案:1 13113.【解析】由对顶角相等得∠3=∠1=30°,由AB⊥CD得∠BOD=90°,所以∠2=90°-∠3=90°-30°=60°. 所以∠2=60°,∠3=30°.14.【解析】∵a∥b(已知),∴∠2=∠1=1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已知),∴∠4=∠2=1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4=180°(邻补角定义),∴∠3=67°(等式性质).15.【解析】平行.由折叠可知,∠1=∠2,∠3=∠4,因为O′C∥BD,所以∠2=∠3,即∠1=∠4,所以O′D∥ AC.16.【证明】∵AC∥DE(已知),∴∠1=∠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理∠5=∠3.∴∠1=∠3(等量代换).∵DC∥EF(已知),∴∠2=∠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D平分∠BCA,∴∠1=∠2(角平分线定义),∴∠3=∠4(等量代换),∴EF平分∠BED(角平分线定义).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0.7)2的平方根是( )(A)-0.7 (B)±0.7 (C)0.7 (D)0.49 2.下列判断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0的倒数是0 (B)2π是分数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一定是正数 (B)2 0113是有理数(C)(D)平方等于自身的数只有14.如图,在数轴上点A ,B 对应的实数分别为a ,b ,则有( )(A)a+b >0 (B)a-b >0 (C)ab >0 (D)ab>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一个数的立方根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的立方根;②64的平方根是±8,立方根是±4;③a a 的立方根;④.( )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6.如图,下列各数中,数轴上点A表示的可能是( )(A)4的算术平方根(B)4的立方根(C)8的算术平方根(D)8的立方根7.如果m是2 012的算术平方根,那么2 012100的平方根为( )(A)m100± (B)m10(C)m10-(D)m±1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9.3m-,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10.比较大小:用“<”或“>”号填空).11.若x,y y20-=,则x+y=_______.12.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b,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如下,>0),如:6*(5*4)=________.三、解答题(共47分)13.(10分)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1A,B,点B到点A的距离与点C到点O 的距离相等,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1)请你写出数x的值;(2)求2(x的立方根.14.(12分)计算. (1)2121(2)-+--||;(2)15.(12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登得高看得远,若观测点的高度为h ,观测者能看到的最远距离为d,则d ≈r 为地球半径(通常取6 400 km),小明站在海边一块岩石上,眼睛离地面的高度为20m ,他观测到远处一艘轮船刚露出海平线,此时该船离小明约有多远?16.(13分)若a,b 为实数,且b 7=,求a+b 的平方根.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 单元综合测试卷详细参考答案1.【解析】选B.∵(-0.7)2=0.49, 又∵(±0.7)2=0.49, ∴0.49的平方根是±0.7.2.【解析】选C.0没有倒数,故A 错误;2π是一个无理数,故B 错误4的算术平方根,结果为2,故D 错误.3.【解析】选B.a 有可能是小于等于0的数,即不一定是正数;2 0113是分数,即也是有理数;显然是无理数;平方等于自身的有0和1,不单单只有1,所以只有2 0113是有理数正确.4.【解析】选A.∵由数轴上a 、b 两点的位置可知,a <0,b >0,|a|<b , ∴ a+b >0,a-b <0,ab <0,ab<0, 故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错误.5.【解析】选A.①因为一对相反数的立方根仍是一对相反数,故说法①正确; ②因为64的立方根是4,故说法②错误;③本题符合非负数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实数立方根的表示方法,故说法③正确;④因为,故说法④错误.故选A .6.【解析】选C.由数轴知,点A 表示的数是2与3之间的数,而4的算术平方根和8的立方根都是2,4的立方根小于2,8的算术平方根大于2小于3.7.【解析】选D.把2 012缩小100倍,根据被开方数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其算术平方根为原来的十分之一,易得2 012100的平方根.故选D.8.【解析】8==. 答案:89.【解析】3m -,∴3-m ≥0,∴m ≤3. 答案:m ≤310.【解析】将2.答案:>11.【解析】由题意得,x=-3,y=2,所以x+y=-1. 答案:-112.【解析】5*43==,所以6*31==. 答案:113.【解析】(1)因为OA=1,所以,所以所以点C 所表示的数x(2)由(1)得22(x 11==,即2(x =1,1的立方根为1.14.【解析】(1)原式=1121144-+-=; (2)原式=3243655--+=-.15.【解析】根据题意得,h=20 m=0.02 km ,r=6 400 km ,所以小明离船的距离d ≈16.【解析】由题意得a 2-4=0,且a+2≠0, 所以a=2,所以b=7, 所以a+b 的平方根为±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点P在第二象限内,点P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3,那么P点的坐标为( )(A)(4,3) (B)(3,4)(C)(-3,4) (D)(-4,3)2.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 的位置是( )(A)在x轴上(B)在y轴上(C)是坐标原点(D)在x轴上或在y轴上或在原点3.点M(2,-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2,0) (B)(2,1) (C)(2,2) (D)(2,-3)4.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如图所示,B,C两点的位置分别记为(2,0),(4,0),若格点三角形ABC是锐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则满足条件的A点的位置是( )(A)(0,4) (B)(1,4)(C)(2,4) (D)(3,4)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4,-1),B(1,1),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A′B′,若点A′的坐标为(-2,2),则点B′的坐标为( )(A)(-5,4) (B)(4,3)(C)(-1,-2) (D)(-2,-1)6.已知点M(3,-2)与点M′(x,y)在同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且M′到y轴的距离等于4,那么点M′的坐标是( )(A)(4,2)或(-4,2) (B)(4,-2)或(-4,-2)(C)(4,-2)或(-5,-2) (D)(4,-2)或(-1,-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 012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的位置的点的坐标是( )(A)(1,1) (B)(-1,1) (C)(-1,-2) (D)(1,-2)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如果点P(a,a-b)在第二象限,则点P′(-a,b-a)在第_______象限.9.如图所示,人头图形左边的嘴角的坐标是_____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1,4)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1,则点P1的坐标为___________.11.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则称点P为和谐点,请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果规定北偏东30°的方向记作30°,沿这个方向行走50米记作50,该点A记作(30°,50),北偏西45°记作-45°,沿着此方向的反方向走20米记作-20,该点B记作(-45°,-20). 则(-75°,-15)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南偏西10°,沿着此方向走25米处的点C可记作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7分)13.(10分)如图是具有2 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扬州市区内的几个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请以国家AAAA级(最高级)旅游景点瘦西湖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轴的正方向.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荷花池_________、平山堂__________、汪氏小苑_________;(2)如果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不以瘦西湖为坐标原点),例如:以______为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轴的正方向.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平山堂___________、竹西公园__________.14.(12分)如图,用点A(3,1)表示放置3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B(2,3)表示放置2 个胡萝卜、3棵青菜.(1)请你写出其他各点C,D,E,F所表示的意义;(2)若一只兔子从A到达B(顺着方格线走),有以下几条路可以选择:①A→C→D→B;②A→F→D→B;③A→F→E→B,问走哪条路吃到的胡萝卜最多? 走哪条路吃到的青菜最多?15.(12分)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图中,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格点△A′B′C′是由格点△ABC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2)如果以直线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3,4),请写出格点△DEF各顶点的坐标,并求出△DEF的面积.16.(13分)类比学习:一动点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相当于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用实数加法表示为3+(-2)=1.若坐标平面上的点作如下平移:沿x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a(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平移|a|个单位),沿y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b(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平移|b|个单位),则把有序数对{a,b}叫做这一平移的“平移量”;“平移量”{a,b}与“平移量”{c,d}的加法运算法则为{a,b}+{c,d}={a+c,b+d}.解决问题:(1)计算:{3,1}+{1,2};{1,2}+{3,1}.(2)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先按照“平移量”{3,1}平移到A,再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B;若先把动点P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C,再按照“平移量”{3,1}平移,最后的位置还是点B吗? 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OABC.(3)如图2,一艘船从码头O出发,先航行到湖心岛码头P(2,3),再从码头P航行到码头Q(5,5),最后回到出发点O.请用“平移量”加法算式表示它的航行过程.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综合测试卷详细参考答案1.【解析】选C.点P在第二象限内,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又“点P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3”,所以点P的坐标为(-3,4).2.【解析】选D.由xy=0得,x=0或y=0或x=y=0,则点P在x轴上或在y轴上或在原点.3.【解析】选B.因为点M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2,所以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2,1).4.【解析】选D.B,C两点与点(0,4)或(1,4)构成的格点三角形的面积为4,但不是锐角三角形;B,C两点与点(2,4)构成的格点三角形的面积为4,它是直角三角形.5.【解析】选A.A点平移到A′,是将A点向左平移6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B点按照同样的方法平移得到的点为(-5,4).6.【解析】选B.点M(3,-2)与点M′在同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所以y=-2,M′到y轴的距离等于4,所以|x|=4,所以x=±4.7.【解析】选B.长方形ABCD的周长为10,2 012÷10=201……2,说明细线绕了201圈,回到A点后又继续绕了2个单位,故到达B点,故选B.8.【解析】由题意知a<0,a-b>0,所以-a>0,b-a<0,所以点P′(-a,b-a)在第四象限.答案:四9.【解析】由图中所建立的坐标系可知,人头图形左边的嘴角的坐标是(-3,-1).答案:(-3,-1)10.【解析】点P(-1,4)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坐标为(1,4),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点P1的坐标为(1,1).答案:(1,1)11.【解析】答案不唯一,如(2,2),(0,0).答案:(2,2)(答案不唯一)12.【解析】由题意知,(-75°,-15)表示沿南偏东75°方向走15米;南偏西10°,沿着此方向走25米处的点C可记作(10°,-25).答案:南偏东75°,15米处 (10°,-25)13.【解析】(1)以瘦西湖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轴的正方向.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分别是:荷花池(-2,-3);平山堂(-1,3);汪氏小苑(2,-2);(2)以竹西公园为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 轴的正方向.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分别是:平山堂(-4,0);竹西公园(0,0).(本题答案不唯一)14.【解析】(1)因为点A(3,1)表示放置3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B(2,3)表示放置2 个胡萝卜、3棵青菜,所以可以类比点C 的坐标是(2,1),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2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D 的坐标是(2,2),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2个胡萝卜、2棵青菜;点E 的坐标是(3,3),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3个胡萝卜、3棵青菜;点F 的坐标是(3,2),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3个胡萝卜、2棵青菜. (2)若兔子走①A →C →D →B ,则可以吃到的胡萝卜数量是:3+2+2+2=9(个),吃到的青菜数量是:1+1+2+3=7(棵);走②A →F →D →B ,则可以吃到的胡萝卜数量是:3+3+2+2=10(个),吃到的青菜数量是:1+2+2+3=8(棵);走③A →F →E →B ,则可以吃到的胡萝卜数量是:3+3+3+2=11(个),吃到的青菜数量是:1+2+3+3=9(棵);由此可知,走第③条路吃到的胡萝卜、青菜都最多. 15.【解析】(1)图中格点△A ′B ′C ′是由格点△ABC 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的;(2)如果以直线a ,b 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 的坐标为(-3,4),则格点△DEF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D(0,-2),E(-4,-4),F(3,-3),S △DEF =S △DGF +S △GEF =115151522⨯⨯+⨯⨯=, 或S △DEF =11172427131222⨯-⨯⨯-⨯⨯-⨯⨯=73144522---=.16.【解析】(1){3,1}+{1,2}={4,3}, {1,2}+{3,1}={4,3}.(2)如图所示:最后的位置仍是点B.(3){2,3}+{3,2}+{-5,-5}={0,0}.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120分钟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四个图形中,∠1=∠2一定成立的是( )2. 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3.如图,∠ADE和∠CED是( )(A)同位角 (B)内错角(C)同旁内角 (D)互为补角4.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5,4) (B)(4,5) (C)(3,4) (D)(4,3) 5.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52-(B)π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m 2+1)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7.如图,把图①中的△ABC 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图②中的△A ′B ′C ′,如果图①中△ABC 上点P 的坐标为(a ,b ),那么这个点在图②中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 )(A)(a-2,b-3) (B)(a-3,b-2) (C)(a+3,b+2)(D)(a+2,b+3)8.计算( )(A)9.如图所示,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45°方向,C 处在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C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0°方向,则∠ACB 等于( )(A)40° (B)75° (C)85° (D)140°10.有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x为64时,输出y的值是( )(A) 4 (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在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一侧的座位席上,5排2号记为(5,2),则3排5号记为__________.12.计算: =__________.13.12_______12.(填“>”“<”或“=”)14.已知点A(-3+a,2a+9)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的值是______.15.如图,已知∠1=70°,∠2=70°,∠3=60°,则∠4=________°.5的相反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17.如图所示,直线l1∥l2,且l1,l2被直线l3所截,∠1=∠2=35°,∠P=90°,则∠3=________.18.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如图中的有序数对分别为(5,3),(6,3),(7,3),(4,1),(4,4),请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写出来: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 求下列各式中的x 的值. (1)(3x+2)2=16;(2)12(2x-1)3=-4. 20.(6分)如图为一辆公交车的行驶路线,“○”表示该公交车的中途停车点,现在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对该公交车行驶路线的描述:起点站→(1,1)→…→终点站.21.(8分)已知:如图,AB ∥CD ,EF 交AB 于点G ,交CD 于点F ,FH 平分∠EFD ,交AB 于点H ,∠AGE=50°. 求∠BHF 的度数.=+,求a+b的平方根.22.(8分)已知a,b b423.(8分)如图是某体育场看台台阶的一部分,如果A点的坐标为(0,0),B点的坐标为(1,1).(1)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C,D,E,F的坐标;(2)说明B,C,D,E,F的坐标与点A的坐标相比较有什么变化?(3)如果台阶有10级,你能求出该台阶的长度和高度吗?24.(8分)证明:两条平行线的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25.(10分)中国象棋棋盘中隐藏着直角坐标系,如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半,棋子“马”走的规则是沿“日”形的对角线走.例如:图中“马”所在的位置可以直接走到B,A等处.(1)若“马”的位置在C点,为了到达D点,请按“马”走的规则,在图上用虚线画出一种你认为合理的行走路线;(2)如果图中“马”位于(1,-2)上,试写出A,B,C,D四点的坐标.26.(10分)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AB平行于CD.如图a,点P在AB,CD外部时,由AB∥CD,有∠B=∠BOD,又因为∠BOD是△POD 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如图b,将点P移到AB,CD内部,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b中,将直线AB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于点Q,如图c,则∠BPD,∠B,∠D,∠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图d中∠A+∠B+∠C+∠D+∠E+∠F的度数.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综合测试卷详细参考答案1.【解析】选B.选项A中,∠1与∠2是邻补角,∠1+∠2=180°;选项B中,∠1与∠2是对顶角,∠1=∠2;选项C中,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邻补角的定义可知∠1+∠2=180°;选项D中,根据三角形的内、外角之间的关系可知∠2>∠1.2.【解析】选A.因为22=4故选A.3.【解析】选B.∠ADE和∠CED在被截直线内部,在截线的两侧,是内错角.4.【解析】选D.以小华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知小刚的位置为(4,3).5.【解析】选B.选项A,C,D都是有理数;选项B是无理数.6.【解析】选B.由于一个数的平方具有非负性,所以(-1,m2+1)的纵坐标一定大于0,所以点在第二象限.7.【解析】选C.观察图形可知,△ABC经过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所以点P′的坐标为(a+3,b+2).8.【解析】选D.=9.【解析】选C.∵AE,DB是正南正北方向,∴BD∥AE,∵∠EAB=45°,∴∠DBA=∠EAB=45°,∵∠EAC=15°,∴∠BAC=∠BAE+∠EAC=45°+15°=60°,又∵∠DBC=80°,∴∠ABC=80°-45°=35°,∴∠ACB=180°-∠ABC-∠BAC=180°-35°-60°=85°.10.【解析】选B.由题意知,64的立方根是4,4为有理数,需再取立方根,则输出的是11.【解析】由题意知,3排5号记为(3,5).答案:(3,5)12.【解析】-8的立方根是-2.答案:-213.【解析】2=,>1,所以11 22>.答案:>14.【解析】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故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由此可得:(-3+a)+(2a+9)=0,即a=-2.答案:-215.【解析】因为∠1=∠2=70°,所以a∥b,因为∠3=60°,所以∠4=∠3=60°.答案:6016.的相反数是答案:5517.【解析】如图所示,∠4=90°-∠2=90°-35°=55°.由l1∥l2得∠3=180°-∠1-∠2-∠4=180°-35°-35°-55°=55°.答案:55°18.【解析】由题意可知(5,3),(6,3),(7,3)(4,1),(4,4)对应的字母分别是S,T,U,D,Y,这个英文单词是STUDY.答案:STUDY19.【解析】(1)由平方根的意义得,3x+2=±4,解得x=-2或x=23.(2)原方程变为:(2x-1)3=-8,由立方根的意义得,2x-1=-2,解得x=12 .20.【解析】起点站→(1,1)→(2,2)→(4,2)→(5,1)→(6,2)→(6,4)→(5,5)→(3,5)→(1,5)→(1,7)→终点站.21.【解析】因为AB∥CD,∠AGE=50°.所以∠EFC=50°,所以∠EFD=130°,因为FH平分∠EFD,所以∠HFD=12∠EFD=65°,所以∠BHF=180°-65°=115°.22.【解析】由于a-5≥0,∴a≥5,同理10-2a≥0,∴a≤5,∴a=5.当a=5时,b+4=0,∴b=-4,∴a+b=5-4=1.∴a+b的平方根为±1.23.【解析】(1)以A点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C,D,E,F各点的坐标分别为C(2,2),D(3,3),E(4,4),F(5,5);(2)B,C,D,E,F的坐标与点A的坐标相比较,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加1,2,3,4,5;(3)每级台阶高为1,宽也为1,所以10级台阶的高度是10,长度为11.24.【解析】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直线AB平分∠CAE,直线CD平分∠ACF,AB,CD相交于点G.求证:AB⊥CD.证明:因为a∥b,所以∠CAE+∠ACF=180°.因为直线AB平分∠CAE,直线CD平分∠ACF,所以∠1=12∠CAE,∠2=12∠ACF.∠1+∠2=12∠CAE+12∠ACF=90°,所以AB⊥CD.25.【解析】(1)如图(2)A(3,-1),B(2,0),C(6,2),D(7,-1)26.【解析】(1)不成立,结论是∠BPD=∠B+∠D. 延长BP交CD于点E,因为AB∥CD,所以∠B=∠BED.又∠BPD=∠BED+∠D,所以∠BPD=∠B+∠D.(2)结论:∠BPD=∠BQD+∠B+∠D.(3)由(2)的结论得:∠AGB=∠A+∠B+∠E.又因为∠AGB=∠CGF.∠CGF+∠C+∠D+∠F=360°. 所以∠A+∠B+∠C+∠D+∠E+∠F=360°.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4x y 2,-=⎧⎨+=⎩的解是( ) x 3(A)y 7=⎧⎨=-⎩ x 1(B)y 1=⎧⎨=⎩ x 7(C)y 3=⎧⎨=⎩ x 3(D)y 1=⎧⎨=-⎩2.方程ax-y=3的解是x 1y 2,,=⎧⎨=⎩则a 的取值是( ) (A)5 (B)-5 (C)2 (D)13.解方程组3x y z 42x 3y z 12x y 2z 3,①,②③-+=⎧⎪+-=⎨⎪+-=⎩以下解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消去z,再由①、③消去z(B)由①、②消去z,再由②、③消去z(C)由①、③消去y,再由①、②消去y(D)由①、②消去z,再由①、③消去y4.由方程组2x m 1y 3m,+=⎧⎨-=⎩可得出x 与y 的关系是( )(A)2x+y=4(B)2x-y=4 (C)2x+y=-4 (D)2x-y=-4 5.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体育委员小强到体育用品商店购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若购1副羽毛球拍和1副乒乓球拍共需50元,小强一共用320元购买了6副同样的羽毛球拍和10副同样的乒乓球拍,若设每副羽毛球拍为x 元,每副乒乓球拍为y 元,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x y 50(A)6(x y)320,+=⎧⎨+=⎩ x y 50(B)6x 10y 320,+=⎧⎨+=⎩ x y 50(C)6x y 320,+=⎧⎨+=⎩ x y 50(D)10x 6y 320,+=⎧⎨+=⎩6.我国古代数学巨著《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题为:“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正确答案是( )(A)鸡24只,兔11只(B)鸡23只,兔12只 (C)鸡11只,兔24只 (D)鸡12只,兔23只7.某校团委与社区联合举办“保护地球,人人有责”活动,选派20名学生分三组到120个店铺发传单,若第一、二、三小组每人分别负责8个,6个,5个店铺,且每组至少有两人,则学生分组方案有( )(A)6种 (B)5种 (C)4种 (D)3种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方程组3x y 3,2x y 2+=⎧⎨-=⎩的解为_____________.9.已知x 1y 2,=⎧⎨=⎩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ax by 3ax by 6,-=⎧⎨+=⎩的解,则a+b=_________. 10.已知-2x m-1y 3和12x n y m+n 是同类项,则(n-m)2 012=________. 11.某宾馆有单人间和双人间两种房间,入住3个单人间和6个双人间共需1 020元,入住1个单人间和5个双人间共需700元,则入住单人间和双人间各5个共需________元.12.三轮摩托车的轮胎安装在前轮上行驶12 000千米后报废,安装在左后轮和右后轮则分别只能行驶7 500千米和5 000千米.为使该车行驶尽可能多的路程,采用行驶一定路程后将2个轮胎对换的方法,但最多可对换2次,那么安装在三轮摩托车上的3个轮胎最多可行驶_________千米.三、解答题(共47分)13.(12分)(1)解方程组:3x2y5,x3y9;-=⎧⎨+=⎩(2)解方程组x y8,3x y12.-=⎧⎨+=⎩14.(10分)若方程组ax y b,x by a+=⎧⎨-=⎩的解是x1,y1,=⎧⎨=⎩求(a+b)2-(a-b)(a+b).15.(12分)在学校组织的游艺晚会上,掷飞标游艺区游戏规则如下:如图掷到A区和B区的得分不同,A区为小圆内部分,B区为大圆内小圆外的部分(掷中一次记一个点).现统计小华、小芳和小明掷中与得分情况如下:小华:77分小芳:75分小明:?分(1)求掷中A区、B区一次各得多少分?(2)依此方法计算小明的得分为多少?16.(13分)某工厂用如图甲所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做成如图乙所示的A ,B 两种长方体形状的无盖纸盒.现有正方形纸板140张,长方形纸板360张,刚好全部用完,问能做成多少个A 型盒子?多少个B 型盒子?(1)根据题意,甲和乙两同学分别列出的方程组如下:甲:x 2y 140,4x 3y 360;+=⎧⎨+=⎩乙x y 140,34x y 3602+=⎧⎪⎨+=⎪⎩:, 根据两位同学所列的方程组,请你分别指出未知数x ,y 表示的意义:甲:x 表示_________,y 表示;__________乙:x 表示_________,y 表示____________;(2)求出做成的A 型盒子和B 型盒子分别有多少个(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综合测试卷详细参考答案1.【解析】选D.x y 4,(1)x y 2,(2)-=⎧⎨+=⎩ (1)+(2)得,2x=6, 解得,x=3,代入(1)得,3-y=4,y=-1,故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1.=⎧⎨=-⎩2.【解析】选A.把x 1,y 2=⎧⎨=⎩代入方程ax-y=3,得a-2=3,解得a=5.3.【解析】选D.因为每个方程中均含有三个未知数,所以两次所消去的未知数必须相同,才能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而选项D 中两次所消去的未知数不同,不能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是错误的.4.【解析】选A.由2x+m=1,得m=1-2x ;由y-3=m ,得m=y-3,∴1-2x=y-3,即2x+y=4.5.【解析】选B.由题意得,x y 50,6x 10y 320.+=⎧⎨+=⎩6.【解析】选B.设鸡有x 只,兔有y 只,根据题意得x y 35,2x 4y 94,+=⎧⎨+=⎩解得x 23,y 12,=⎧⎨=⎩即有鸡23只,兔12只. 7.【解析】选B.设第一小组有x 人,第二小组有y 人,则第三小组有(20-x-y)人, 则8x+6y+5(20-x-y)=120,3x+y=20,当x=2时,y=14,20-x-y=4,符合题意;当x=3时,y=11,20-x-y=6,符合题意;当x=4时,y=8,20-x-y=8,符合题意;当x=5时,y=5,20-x-y=10,符合题意;当x=6时,y=2,20-x-y=12,符合题意.故学生分组方案有5种.故选B.8.【解析】两方程相加得5x=5,解得x=1,把x=1代入3x+y=3得3×1+y=3,解得y=0,所以方程组3x y 3,2x y 2+=⎧⎨-=⎩的解为x 1,y 0.=⎧⎨=⎩答案:x 1y 0=⎧⎨=⎩9.【解析】把x 1y 2,=⎧⎨=⎩代入方程组2ax by 3ax by 6,-=⎧⎨+=⎩得2a 2b 3a 2b 6,,-=⎧⎨+=⎩解方程组得a 33b ,2,=⎧⎪⎨=⎪⎩代入a+b=92. 答案:9210.【解析】由同类项的概念得m 1n,m n 3.-=⎧⎨+=⎩解得m 2,n 1.=⎧⎨=⎩把m 2,n 1=⎧⎨=⎩代入(n-m)2 012得(1-2)2 012=1.答案:111.【解析】设一个单人间需要x 元,一个双人间需要y 元.根据题意得3x 6y 1 020,x 5y 700,①②+=⎧⎨+=⎩化简①得:x+2y=340③,②-③得:3y=360,y=120,把y=120代入③得:x=100,所以5(x+y)=1 100.答案:1 10012.【解析】三轮摩托车每行驶1千米,前胎、左后胎和右后胎分别损耗112 000,17 500和15 000,所以3个轮胎最多行驶3÷111()12 0007 500 5 000++=7 200千米. 设行驶x 千米时,把前胎和右后胎对换,再走y 千米,把左右后胎对换,再走z 千米,报废.x y z 1,12 000 5 0007 500x y z 1,7 5007 500 5 000x y z 1.5 00012 00012 000⎧++=⎪⎪⎪++=⎨⎪⎪++=⎪⎩解得4x 3 428,73y 3 171,7z 600.⎧=⎪⎪⎪=⎨⎪=⎪⎪⎩x+y+z=7 200. ∴行驶43 4287千米时,把前胎和右后胎对换,再走33 1717千米,把左右后胎对换,再走600千米,报废.答案:7 20013.【解析】(1)3x2y5, x3y9,①②-=⎧⎨+=⎩②×3-①,得11y=22,y=2;将y=2代入②,得x+6=9,x=3.∴方程组的解为x3, y 2.=⎧⎨=⎩(2)x y8, 3x y12,①②-=⎧⎨+=⎩①+②得,4x=20,解得x=5,把x=5代入①得,5-y=8, 解得y=-3,所以方程组的解是x5, y 3.=⎧⎨=-⎩14.【解析】∵方程组ax y b,x by a+=⎧⎨-=⎩的解是x1,y1,=⎧⎨=⎩∴a1b,1b a,+=⎧⎨-=⎩解得a0,b1,=⎧⎨=⎩所以(a+b)2-(a-b)(a+b)=(0+1)2-(0-1)(0+1)=1+1=2.15.【解析】(1)设掷到A区和B区的得分分别为x分,y分.根据题意,得5x3y77,3x5y75.+=⎧⎨+=⎩解得x10,y9.=⎧⎨=⎩答:掷中A区一次得10分,掷中B区一次得9分.(2)由(1)可知,4x+4y=76(分).答:小明的得分是76分.16.【解析】(1)甲:x表示能做成A型盒子的个数,y表示能做成B型盒子的个数.乙:x表示做一个A型盒子用正方形纸板的张数,y表示做一个B型盒子用正方形纸板的张数.(2)解方程组x2y140,4x3y360+=⎧⎨+=⎩得x60,y40.=⎧⎨=⎩答:做成的A型盒子有60个,做成的B型盒子有40个.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各数中,是不等式2x-3>0的解是( )(A)-1 (B)0 (C)-2 (D)22.如果a >b ,那么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A)a-5>b-5 (B)-5a >-5b (C)a b55> (D)-5a <-5b3.不等式-2x <4的解集是( )(A)x >-2 (B)x <-2(C)x >2 (D)x <24.一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则下列符合条件的不等式组为( )x 2(A)x 1>⎧⎨≤-⎩x 2(B)x 1<>⎧⎨-⎩x 2(C)x 1<⎧⎨≥-⎩x 2(D)x 1<⎧⎨≤-⎩5.不等式组2x 4x, x 24x 1 ≤+⎧⎨+-⎩①<②的正整数解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等式x <2的正整数解有一个(B)-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C)不等式-3x >9的解集是x >-3。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对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调查我市冷饮市场雪糕质量情况C.调查我国网民对某事件的看法D.对我国首架大陆民用飞机各零部件质量的检查2.下面的调查中,不适合抽样调查的是()A.调查某种家用电器使用的满意情况B.调查某种炮弹的杀伤力C.调查某种奶粉的质量D.某班主任老师调查本班的学生到校情况3.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他们学习小组将要共同进行的一次统计活动分别设计的活动程序,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4. 某电脑厂家为了安排台式电脑和手提电脑的生产比例,而进行一次市场调查,调查员在调查表中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哪个提问不合理()A.你明年是否准备购买电脑(1)是(2)否B.如果你明年购买电脑,打算买什么类型的(1)台式(2)手提C.你喜欢哪一类型电脑(1)台式(2)手提D.你认为台式电脑是否应该被淘汰(1)是(2)否5. 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B.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C.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D.5006. 某厂生产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纪念章10万个,质检部门为检测这批纪念章质量的合格情况,从中随机抽查500个,合格499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体是10万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样本是500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B.总体是10万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样本是499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C.总体是500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样本是499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D.总体是10万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样本是1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7. 大课间活动在我市各校蓬勃开展.某班大课间活动抽查了20名学生每分钟跳绳次数,获得如下数据(单位:次):50,63,77,83,87,88,89,91,93,100,102,111,117,121,130,133,146,158,177,188.则跳绳次数在90~110这一组的频率是()A.0.1B.0.2C.0.3D.0.78. 某校对1 200名女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身高在1.58~1.63(单位:m)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25,则该组的人数为()A.150 B.300C.600 D.9009.学校为了解七年级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情况,随机调查了40名学生,将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则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频率是()A.0.1 B.0.15 C.0.25 D.0.310.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77,74,65,53,95,87,75,87,82,71,67,85,88,90,86,81,87,70,70,86,94,79,69,61,81,76,67,80,81,75,78,91,69,61,81,69,53,91, 63,84,则大部分同学处于的分数段是()A.59.5~69.5B.69.57~79.5C.79.5~89.5D.89.5~99.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聪明的小明借助谐音用阿拉伯数字戏说爸爸舅舅喝酒:81979,87629,97829,8806,9905,98819,54949(大意是:爸邀舅吃酒,爸吃六两酒,舅吃八两酒,爸爸动怒,舅舅动武,舅把爸衣揪,误事就是酒),请问这组数据中,数字9出现的频率是 .12.“建设大美青海,创建文明城市”,西宁市加快了郊区旧房拆迁的步伐.为了解被拆迁的236户家庭对拆迁补偿方案是否满意,小明利用周末调查了其中的50户家庭,有32户对方案表示满意.在这一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为 .13. 专家提醒:目前我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中,“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现象必须引起重视.这个结论是通过得到的(填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14. 某居民小区为了了解本小区100户居民家庭平均月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情况,随机调査了10户居民家庭月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结果如下:(単位:只)65 70 85 74 86 78 74 92 82 94根据统计情况,估计该小区这100户家庭平均使用塑料袋为只.15. 已知在一个样本中有50个数据,它们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5,则等于,第四组的频率为.16. 一组数据:12,13,15,14,16,18,19,14.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17.某校要了解七年级新生的身高情况,在七年级四个班中,每班抽10名学生进行检测,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样本是,样本容量是 .18.一组数据19,22,25,30,28,27,26,21,20,22,24,23,25,29,27,28,27,30,19,20,为了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先计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如果取组距为2,应分为组,第一组的起点定为18.5,在26.5~28.5范围内的频数是,频率是 .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小李在家门口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对从家门口经过的车辆进行记录,分析出本地车辆与外地车辆的数据,同时也对汽车牌照的尾号进行了记录.(1)在这过程中他要收集种数据;(2)设计出记录用的表格是怎样的.20.(6分)为了帮助数学成绩差的学生,老师调查了180名这样的学生,设计的问题是“你的数学作业完成情况如何”给出五个选项(独立完成、辅导完成、有时抄袭完成、经常抄袭完成、经常不完成)供学生选择.结果老师发现选择独立完成和辅导完成这两项的学生一共占了52%,明显高于他平时观察到的比例,你能解释这个统计数字失真的原因吗?21.(6分)调查你们班全体同学每周做家务的时间,填写统计表:(1)采取哪种调查方式最合适?(2)这个班的同学每周做多长时间家务的人最多?做多长时间家务的人最少?(3)请你根据以上的结果,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22.(6分)下表是光明中学七年级(5)班的40名学生的出生月份的调查记录:(1)求出10月份出生的学生的频数和频率;(2)现在是1月份,如果你准备为下个月生日的每一位同学送一份小礼物,那你应该准备多少份礼物?23.(6分)下表是甲、乙两人各打靶十次的成绩情况统计表:(单位:环)甲9 5 7 8 7 7 8 6 7 7乙 2 4 6 8 7 6 8 9 9 10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甲、乙两人打靶成绩的变化,并回答下列问题.(1)谁成绩变化的幅度大?(2)甲、乙两人哪一次射击的成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24.(8分)王大伯几年前承包了甲、乙两片荒山,各栽100棵杨梅树,成活98%.现已结果,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为了分析收成情况,他分别从两山上随意各采摘了4棵树上的杨梅,每棵的产量如折线统计图所示.分别计算甲、乙两山样本的平均数,并估算出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第24题图25. (8分)某地为提倡节约用水,准备实行自来水“阶梯计费”方式,用户用水不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享受基本价格,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实行加价收费,为更好地决策,自来水公司随机抽取部分用户的用适量数据,并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统计图(每组数据包括右端点但不包括左端点),请你根据统计图解决下列问题:(1)此次调查抽取了多少用户的用水量数据?(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求扇形统计图中“25吨~30吨”部分的圆心角度数;(3)如果自来水公司将基本用水量定为每户25吨,那么该地20万用户中约有多少用户的用水全部享受基本价格?第25题图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检测题参考答案1.D 解析:A、对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由于人数多,故应当采用抽样调查;B 、对我市冷饮市场雪糕质量情况的调查,由于市场上雪糕数量较多,普查破坏性较强,应当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 、对我国网民对某事件的看法的调查,由于人数多,全面调查耗时长,故应当采用抽样调查;D 、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零部件的检查,由于零部件数量有限,而且是首架民用飞机,每一个零部件都关系到飞行安全,故应当采用全面调查.故选D . 2.D3.C 解析:统计调查一般分为以下几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故选C .4.D 解析:根据设计问卷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可知D 不合理,问题和调查的目的不符合,故选D .5.B 解析: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 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500名学生的肺活量,故选B .6.A 解析:总体是10万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样本是500个纪念章的合格情况,故选A .7.B 解析:跳绳次数在90~110之间的数据有91,93,100, 102四个,故频率为=0.2. 故选B .8.B 解析:根据题意,得该组的人数为1 200×0.25=300(人).故选B .9.D 解析: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知绘画兴趣小组的人数为12,所以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频率是12÷40=0.3.故选D . 10.C11.解析:根据题意知在数据中,共33个数字,其中11个9,故数字9出现的频率是. 12.5051204=31313311=13. 抽样调查 解析:这个调查个体数量多,范围广,工作量大,不宜采用全面调查,只能采用抽样调查.14.80 解析:平均数=(65+70+85+74+86+78+74+92+82+94)=80(只). 15.20 0.4 解析:根据题意,得第四组数据的个数即x =50-(2+8+15+5)=20,其频率为=0.4. 16.7 解析:由题意可知,极差为19-12=7.17.七年级新生的身高情况 所抽出的40名新生的身高情况 40 18. 6 0.3 619.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需要收集2种数据,本地车辆与外地车辆的数据,汽车牌照的尾号的数据,设计表格合理即可. 解:(1)2; (2)20. 分析:调查问卷是管理咨询中一个获取信息的常用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应该注意: 1.提问不能涉及人的隐私; 2.提问不要问他人已经回答的问题; 3.提问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简单详细; 4.问题要简明扼要; 5.问卷调查要简单易懂.解:抄袭和不完成作业是不好的行为,勇于承认错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这样的问题设计得不好,容易失真.101502021. 分析:(1)利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表格,可知求这个班同学每周做家务的人数最多的时间即是求这组数据的众数,表格中第二行最小的数字所对应的第一行的时间即为做家务的人数最少的时间; (3)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结合自己谈主观感受即可. 解:(1)全面调查;(2)每周做3小时的人最多,做0小时或1小时的人最少.(3)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个班的同学每周做家务的时间大部分在2~3个小时,平均每天做一二十分钟,有的甚至一点也不做,我感到我们中学生做家务的时间用得太少,我们不但应该搞好自己的学习,同时也要更多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方面减轻父母的负担,另一方面提高我们的自理能力. 22. 分析:(1)根据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可得答案;(2)根据频数的概念,读表可得2月份生日的频数,即可得答案.解:(1)读表可得:10月份出生的学生的频数是5,频率为=0.125.(2)2月份有4位同学过生日,因此应准备4份礼物.23. 分析:(1)谁的成绩变化幅度大实际上是比较极差的大小,因为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 (2)利用极差公式求即可.解:(1)因为甲中找出数据中最大的值为9,最小值为5,故极差是4, 乙中找出数据中最大的值为10,最小值为2,极差是8, 所以乙成绩变化的幅度大;(2)从数据中找出成绩相差大的是第一次,相差9-2=7(环).24.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求出平均数,再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求出产量总和即可解答.解:(千克),(千克), 总产量为40×100×98%×2=7 840(千克).40540434403650=+++=-甲x 40436484036=+++=-乙x25. 分析:(1)用10吨~15吨的用户除以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2)用总户数减去其他四组的户数,计算求出15吨~20吨的用户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用“25吨~30吨”所占的百分比乘360°计算即可得解; (3)用享受基本价格的用户数所占的百分比乘以20万,计算即可. 解:(1)10÷10%=100(户);(2)100-10-36-25-9=100-80=20户,画直方图如图,第25题答图×360°=90°; (3)×20=13.2(万户).答:该地20万用户中约有13.2万户居民的用水全部享受基本价格.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25100102036100++1.调查下面问题,应该进行抽样调查的是()A.调查某校七(2)班同学的体重情况B.调查我省中小学生的视力近视情况C.调查某校七(5)班同学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情况D.调查某中学全体教师家庭的收入情况2.实验中学七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参考人数共540人,为了了解这次数学测验成绩,下列所抽取的样本中较为合理的是()A.抽取前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B.抽取后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C.抽取(1)、(2)两班同学的数学成绩D.抽取各班学号为3号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成绩3.在下列调查中,比较容易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贵阳市居民年人均收入B.了解贵阳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C.了解贵阳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D.了解某一天离开贵阳市的人口流量4.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A.10组B.9组C.8组D.7组5.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等于相应组的()A.组距B.组数C.频数D.频率6.某单位有职工100名,按他们的年龄分成8组,在40~42(岁)组内有职工32名,那么这个小组的频率是()A.0.12B.0.38C.0.32D.327.根据呼和浩特市第一季度用电量的扇形统计图,则2月份用电量占第一季度用电量的百分比为()A.60%B.64%C.54%D.74%8.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2∶3∶3∶4,则最大扇形的圆心角为()A.80°B.100°C.120°D.150°9.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行人数最少只为90人B.步行人数为50人C.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数的50%D.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要少10.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二、填空题11.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___,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___.12.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白色污染”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颖同学想了解班上同学家里在一年内丢弃废塑料袋的个数,你认为采用___调查方式合适一些.13.某超市对今年前两个季度每月销售总量进行统计,为了更清楚地看出销售总量的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应选用___统计图来描述数据.14.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有一个扇形占整个圆的30%,则这个扇形圆心角是___.15.有一些乒乓球,不知其数量,先取6个作了标记,把它们放回袋中,混合均匀后又取了20个,发现含有两个做标记的,可以估计这袋乒乓球有___个.16.已知一组数据都是整数,其中最大值是242,最小数据是198,若把这组数据分成9个小组,则组距是___.17.将收集到的40个数据进行整理分组,已知落在某一区间内的频数是5,则该组的频率是___.18.某商场为了解本商场的服务质量,随机调查了来本商场购物的100名顾客,调查的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可知,这100•名顾客中对该商场的服务质量表示不满意的有___人.19.小亮一天的时间安排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计算:小亮一天中,上学、做家庭作业和体育锻炼的总时间占全天时间的___%.7 4 3 8 12 5 6 9小时项目上学 睡觉 其它家庭作业 体育锻炼20.如图,整个圆表示某班参加课外活动的总人数,跳绳的人数占30%,表示踢毽的扇形圆心角是60°,踢毽和打篮球的人数比是1∶2,那么表示参加“其它”活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___%.三、解答题21.随机抽取某城市30天的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如下:污染指数(W ) 45 60 70 80 95 110 125 天数(d )2439642其中,W ≤50时,空气质量为优;50<W ≤100时,空气质量为良;100<W ≤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请你用所学知识估计该城市一年(365天计)中,有多少天空气质量达到良以上(包括良).22.2008年5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从当天起对纺织品出口关税作出进一步调整,对一些纺织品取消征收出口关税.在此背景下,某报报道了2008年1~4月份某市服装对外出口的情况,并绘制统计图如下:请你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踢毽篮球跳绳其它(1)2008年1~4月份,该市服装企业出口额较多的是哪两个国家?(2)2008年1~4月份,该市服装企业平均每月出口总额是多少万美元?23.某市对当年初中升高中数学考试成绩进行抽样分析,试题满分100分,将所得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2)如果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生,估计该年的优生率为多少?(3)该年全市共有22000人参加初中升高中数学考试,请你估计及格(60分及60分以上)人数大约为多少?24.据统计,1980年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是:亚洲25.8亿人,欧洲7.5亿人,非洲4.6亿人,拉丁美洲3.5亿人,北美洲2.4亿人,大洋洲0.2亿人,全球合计44.0亿人.(1)请制作一张统计图描述以上统计数据.(2)请根据统计表格中的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3)从以上统计图、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5.从某市近期卖出的不同面积的商品房中随机抽取1000套进行统计,并根据结果绘出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的信息,解析下列问题:(1)卖出面积为110~130平方米的商品房有___套,并在右图中补全统计图.(2)从图中可知,卖出最多的商品房约占全部卖出的商品房的___%.(3)假如你是房地产开发商,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会多建住房面积在什么范围内的住房?为什么?26.育才中学现有学生2870人,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拟调整兴趣活动小组,为此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不完整)如下: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试确定如图1中“电脑”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大小. (2)在如图2中,将“体育”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3)爱好“书画”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数是多少?书画 电脑 音乐体育人数(人)电脑 体育 音乐 书画 兴趣小组28 24 20图1 图2(4)估计育才中学现有的学生中,有多少人爱好“书画”?参考答案:一、1,B ;2,D.点拨:抽样调查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3,B ;4,A ;5,C ;6,C ;7,B ;8,C.点拨;360°×=120°;9,C ;10,D. 二、11,总体、样本容量;12,抽样;13,折线;14,108°;15,60;16,5;17,0.125;18,7;19,37.2%;20,20.三、21,根据题意:随机抽取的30天中,空气质量达到良以上的天数为:2+4+3+9+6=24(天),随机抽取的30天中,空气质量达到良以上的频率为=0.8,估计全年365•天中空气质量达到良以上的天数为365×0.8=292(天).22,(1)韩国和日本.(2)(1 895+903+592+255+184+150+114+98+97+96+154)÷4=1 134.5万美元.23,(1)共抽取了3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2)优生率35%(3)15400人.24,(1)1980年世界人口分布统计表:(2)各部分对应的扇形所占的圆心角分别为:亚洲:360°×58.6%=210.96°,欧洲:360°×17.0%=61.2°,非洲:360°×10.4%=37.44°,拉丁美洲:360°×5.5%=19.8°,大洋洲:360°×0.5%=1.8°.扇形统计图如答图所示.(3)学生可结合统计图表,表述自己获得的信息,4122430合理即可,如亚洲人口最多.25,(1)150.如图:(2)45.(3)需多建住房面积在90~110m 2范围的住房.因为需此面积范围住房的人较多,容易卖出去.26,(1)126. (2)如图所示.(3).(4)287.10%人数(人)电脑 体育 音乐 书画 兴趣小组 28 24 20 16 12 8 4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2008年某市有23000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了升学考试,为了解23000 名考生的升学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的试卷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3000名考生是总体B.每名考生的成绩是个体C.2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下列调查:①检查一大批灯泡使用寿命的长短;②调查某一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状况;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④检查某种药品的疗效.其中必须使用抽样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的个数是()A.1B.2C.3D.43.想表示某种品牌奶粉中蛋白质、钙、维生素、糖、其它物质的含量的百分比,应该利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都可以4.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核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是()A.144°B.162°C.216°D.250°5.某住宅小区6月份中1~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A.30tB.31tC.32tD.33t6.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已知某个小组的一个端点是70,组距是4,则另一个端点是( )A.74B.66C.74或66D.767.将100个数据分成8组,如下表,则第6组的频数x 为( )组号 123456 78频数 11 14 12 13 13 x 12 10A.12B.13C.14D.158.如图表示某校七年级(3)的一名同学平时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临近期末考试他又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准备再放弃1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原运动时间的和其他活动时间的,全部用于在家学习,那么现在他用于在家学习的时间是( ) A.3.8h B.4.5h C.5.5h D.5h9.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121210.如图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户比乙户大B.乙户比甲户大C.甲、乙两户一样大D.无法确定哪一户大二、填空题11.为了知道一锅汤的味道,妈妈从锅里舀了一勺汤尝尝,那么这勺汤的味道就是___的一个样本.12.某商场在“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15万元,由此推算10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15×31=465(万元),你认为这样推断是否合理?答:___.13.一个扇形统计图,某一部分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则该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有的百分比是___.14.贝贝家有一鱼塘,他想对鱼塘中的鱼的总重量进行估计.第一次捞出100条,称得重量为184千克,并将每条鱼作出记号放人水中;当它们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又捞出200条,称得重量为416千克,且带有记号的鱼有20条,王老汉的鱼塘中估计有鱼___条,共重___千克.15.对某班50名学生的数学毕业成绩进行统计,90~99分的人数有10名,这一分数段的频率为___.16.如图所示是某校四个年级男女学生人数的复合条形统计图,则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是___.17.如图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若参加舞蹈类的学生有42人,则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人数有___.18.已知样本容量为30,在以下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之比AE ∶BF ∶CG ∶DH =2∶4∶3∶1,则第2组的频率和频数分别为___、___.19.某班全体同学在“献爱心”活动中,都捐了图书,捐书的情况如下表:ABCDHGF E频率组距球类35% 其它40%美术类15% 舞蹈类每人捐书的册数 5 10 15 20相应的捐书人数18 20 5 2根据表中的信息则可以知道:该班学生共有___名,全班一共捐___册图书,若该班所捐图书按如图所示比例分送给山区学校,本市兄弟校和本校其他班级,则送给山区学校的书比送给本市兄弟学校的书多___册.20.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市城乡居民改革开放30来储蓄存款余额的统计图,请你根据该图写出两条正确的信息.(1)___,(2)___.三、解答题21.某中学准备搬迁新校舍,在迁入新校舍前就该校300名学生如何到校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得到如下数据:步行65人骑自行车100人坐公共汽车125人其他10人将上面的数据分别制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22.如图所示,这是某班全体学生年龄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2)画出该班学生年龄的扇形统计图.23.光明中学为了了解本校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对某年级同龄的4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数据均为整数,单位:cm)167,154,159,166,169,159,156,162,158,159,160,164,160,157,161,158,153,158,164,158,163,151,157,162,159,165,151,146,157,151,160,165,158,163,162,154,149,168,164,157.(1)根据测量数据填写频数分布表:分组频数累计(划记)频数144.5~149.5149.5~154.5154.5~159.5159.5~164.5164.5~169.5(2)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3)根据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对该班女生的身高作一描述.24.某班同学进行数学测验,将所得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数直方图(如图),请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测验?(2)求60.5~70.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是多少?频率是多少?(3)若80分以上为优秀,则该班的优秀率是多少?人数181296350.5 60.5 70.5 80.5 90.5 100.5分25.某学校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每天开展体育活动一小时,开设排球、篮球、羽毛球、体操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老师根据学生报名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右边尚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结合图中的信息,解析下列问题:(1)该校学生报名总人数有多少人?(2)从表中可知选羽毛球的学生有多少人?选排球和篮球的人数分别占报名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将两个统计图补充完整.羽毛球25%体操40%。
123(第三题)AB CD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BCD(第7题)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 ∥CD可以得到( )A 、∠1=∠2B 、∠2=∠3C 、∠1=∠4D 、∠3=∠4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A 、90°B 、120°C 、180°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A BCDE(第10题)(第14题)A B M1A BCD EFGH第13题A 、3:4B 、5:8C 、9:16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⑤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在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时,选择()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直方图2.(3分)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为了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B.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民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了调查C.为了了解“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3.(3分)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4.(3分)去年我市有5.6万学生参加联招考试,为了了解他们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B.5.6万学生是总体C.2000是样本容量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5.(3分)一组数据中的最小值是31,最大值是101,若取组距为9,则组数为()A.7B.8C.9D.7或86.(3分)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A.0.1B.0.2C.0.3D.0.47.(3分)为了了解某地八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从当地某学校选取了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样本容量指样本中的数据个数),60名男生的身高(单位:cm)分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表中a、b的值分别为()分组147.5~157.5157.5~167.5167.5~177.5177.5~187.5频数1026a频率0.3bA.18,6B.0.3,6C.18,0.1D.0.3,0.1 8.(3分)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方案,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顾客在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6分钟到7分钟表示>或等于6分钟而<7分钟,其它类同).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为()A.5B.7C.16D.339.(3分)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10.(3分)荆州古城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五一”期间相关部门对到荆州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图中的m为10%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500人D.若“五一”期间到荆州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25万人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3分)妈妈煮一道菜时,为了了解菜的咸淡是否适合,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填普查或抽样调查)12.(3分)如图,某校根据学生上学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绘制出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人.13.(3分)一个样本含有20个数据:68,69,70,66,68,64,65,65,69,62,67,66,65,67,63,65,64,61,65,66,在列频数分布表时,64.5~66.5这组的频数为.14.(3分)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占国内同类产品销售量的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广告宣传中的数据(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15.(3分)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是否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从该校全体1200名学生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有名学生“不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16.(3分)八年级(1)班全体学生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如图是该班学生竞赛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10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成绩不低于90分的评为优秀,则该班这次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17.(3分)某市对九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分为A,B,C,D,E五个等级.现随机抽取了500名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五个长方形的高之比为2:3:3:1:1,据此估算该市80000名九年级学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A”的学生约为人.18.(3分)本市某校开展以“倡导绿色出行,关爱师生健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为了了解本校师生的出行方式,在本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师生,将收集的数据给绘制成下列不完整的两种统计图.已知随机抽查的教师人数为学生人数的一半,根据图中信息,乘私家车出行的教师人数是.三、解答题(19~21题每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66分)19.(10分)某校为了解七年级新生入学时的数学水平,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调查统计,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随机抽查学生的人数是人;(2)若80分及以上的成绩为良好,试估计该校880名七年级新生中数学成绩良好的有多少人?20.(10分)某校七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在“世界读书日”前夕,开展了“阅读助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了解该年级学生在此次活动中课外阅读情况,童威随机抽取m名学生,调查他们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和如图所示的扇形图.(1)直接写出m,a,b的值;(2)估计该年级全体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课外阅读书籍的总量是多少本.学生读书数量统计表阅读量/本学生人数1152a3b4521.(10分)小军同学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中负责了解他所居住的小区450户居民的生活用水情况,他从中随机调查了50户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并绘制了样本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月均用水量(单位:t )频数百分比2≤x <324%3≤x <41224%4≤x <55≤x <61020%6≤x <712%7≤x <836%8≤x <924%(1)请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如果家庭月均用水量“大于或等于4t 且小于7t ”为中等用水量家庭,请你通过样本估计总体中的中等用水量家庭大约有多少户?(3)从月均用水量在2≤x <3,8≤x <9这两个范围内的样本家庭中任意抽取2个,求抽取出的2个家庭来自不同范围的概率.22.(12分)“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小学生的梦,各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无疑是“中国梦”教育这一宏大乐章里的响亮音符,学校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对全校学生用A 、B 、C 、D 四个等级进行评价,现从中抽取若干个学生进行调查,绘制出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共抽取了多少个学生进行调查?(2)将图甲中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出图乙中B 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23.(12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身达人”小陈为了了解他的好友的运动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好友进行调查,把他们6月1日那天行走的情况分为四个类别:A(0~5000步)(说明:“0~5000”表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5000,下同),B(5001~10000步),C(10001~15000步),D(15000步以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依据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位好友.(2)已知A类好友人数是D类好友人数的5倍.①请补全条形图;②扇形图中,“A”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度.③若小陈微信朋友圈共有好友150人,请根据调查数据估计大约有多少位好友6月1日这天行走的步数超过10000步?24.(12分)八年级(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全校同学课外阅读情况,在全校随机邀请了部分同学参与问卷调查,统计同学们一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并绘制了以下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共有名同学参与问卷调查;(2)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3)全校共有学生1500人,请估计该校学生一个月阅读2本课外书的人数约为多少.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在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时,选择()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直方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直观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即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选:B.2.(3分)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为了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B.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民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了调查C.为了了解“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点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要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应随机抽查一部分市民,只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具有片面性;B、要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应从全校中随机抽查部分学生,不能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调查,不具代表性;C、要保证“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是精确度要求高、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D、要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范围广,宜采用抽查方式;故选:C.3.(3分)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考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分析】要采用抽样调查,必须让样本具有代表性.所调查的对象都有被抽到的机会.【解答】解:要采用抽样调查,必须让样本具有代表性.A、B、C都比较特殊,不具有代表性.D、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可以代表这个学校的每日运动量,因而收集的数据是正确的.故选:D.4.(3分)去年我市有5.6万学生参加联招考试,为了了解他们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B.5.6万学生是总体C.2000是样本容量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析】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察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解答】解:A、为了了解这5.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种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故说法正确;B、5.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故说法错误;C、2000是样本容量,故说法正确;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说法正确;故选:B.5.(3分)一组数据中的最小值是31,最大值是101,若取组距为9,则组数为()A.7B.8C.9D.7或8【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即可.【解答】解:∵数据的最小值是31,最大值是101,∴101﹣31=70,∵组距为9,∴70÷9=7,∴组数为8,故选:B.6.(3分)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A.0.1B.0.2C.0.3D.0.4【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第1~4组的频数,求出第5组的频数,即可确定出其频率.【解答】解:根据题意得:40﹣(12+10+6+8)=40﹣36=4,则第5组的频率为4÷40=0.1,故选:A.7.(3分)为了了解某地八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从当地某学校选取了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样本容量指样本中的数据个数),60名男生的身高(单位:cm)分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表中a、b的值分别为()分组147.5~157.5157.5~167.5167.5~177.5177.5~187.5频数1026a频率0.3bA.18,6B.0.3,6C.18,0.1D.0.3,0.1【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因为和a对应的频率已知,所以根据频数=总数×频率,求出a的值,再求出b 对应的频数,然后求出频率b的值.【解答】解:∵a=60×0.3=18,∴60﹣10﹣26﹣18=6,∴b=6÷60=0.1.故选:C.8.(3分)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方案,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顾客在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6分钟到7分钟表示>或等于6分钟而<7分钟,其它类同).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为()A.5B.7C.16D.33【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分析频数分布直方图,找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小组,读出人数再相加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即最后两组的人数为5+2=7人.故选:B.9.(3分)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考点】折线统计图.【分析】根据增长率均为正数,即后边的月份与前面的月份相比是增加的,据此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图示为增长率的折线图,读图可得:这七个月中,增长率为正,故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D的说法不对;故选:D.10.(3分)荆州古城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五一”期间相关部门对到荆州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图中的m为10%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500人D.若“五一”期间到荆州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25万人【考点】条形统计图;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结合条形图和扇形图,求出样本人数,进而进行解答.【解答】解: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正确;B、扇形图中的m为10%,正确;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5000×50%=2500人,正确;D、若“五一”期间到荆州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50×40%=20万人,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3分)妈妈煮一道菜时,为了了解菜的咸淡是否适合,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抽样调查.(填普查或抽样调查)【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显然此题属于抽样调查.【解答】解:妈妈煮一道菜时,为了了解菜的咸淡是否适合,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12.(3分)如图,某校根据学生上学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绘制出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280人.【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先求出步行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再用学生总数乘以步行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估计全校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解答】解:∵骑车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100%=35%,∴步行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1﹣10%﹣15%﹣35%=40%,∴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700×40%=280(人).故答案为:280.13.(3分)一个样本含有20个数据:68,69,70,66,68,64,65,65,69,62,67,66,65,67,63,65,64,61,65,66,在列频数分布表时,64.5~66.5这组的频数为8.【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根据数据,找出64.5~66.5这组的数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在列频数分布表时,64.5~66.5这组的数据有66,65,65,66,65,65,65,66,所以频数为8.故答案为:8.14.(3分)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占国内同类产品销售量的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广告宣传中的数据不可靠(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调查不具有代表性.【考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分析】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应该从这两方面考虑.【解答】解:该广告宣传中的数据不可靠,理由是: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所以由于选择的样本在一个城市,太片面,所以不具有广泛性.数据不可靠.理由是调查不具有代表性.故答案是:不可靠;调查不具有代表性.15.(3分)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是否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从该校全体1200名学生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有30名学生“不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不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解答】解: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不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的有1200×=30(名),故答案为:30.16.(3分)八年级(1)班全体学生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如图是该班学生竞赛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10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成绩不低于90分的评为优秀,则该班这次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30%.【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首先求得总人数,确定优秀的人数,即可求得百分比.【解答】解:总人数是:5+10+20+15=50(人),优秀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这次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100%=30%.故答案是:30%.17.(3分)某市对九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分为A,B,C,D,E五个等级.现随机抽取了500名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五个长方形的高之比为2:3:3:1:1,据此估算该市80000名九年级学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A”的学生约为16000人.【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用毕业生总人数乘以“综合素质”等级为A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该市80000名九年级学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A”的学生约为,故答案为:1600018.(3分)本市某校开展以“倡导绿色出行,关爱师生健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为了了解本校师生的出行方式,在本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师生,将收集的数据给绘制成下列不完整的两种统计图.已知随机抽查的教师人数为学生人数的一半,根据图中信息,乘私家车出行的教师人数是15.【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根据骑自行车的学生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调查的总学生数,再根据随机抽查的教师人数为学生人数的一半,得出教师人数,再用教师人数减去步行、乘公交车和骑自行车的教师数,即可得出乘私家车出行的教师人数.【解答】解:调查的学生人数是:15÷25%=60(人),则教师人数为30人,教师乘私家车出行的人数为30﹣(3+9+3)=15(人).故答案为:15.三、解答题(19~21题每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66分)19.(10分)某校为了解七年级新生入学时的数学水平,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调查统计,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随机抽查学生的人数是44人;(2)若80分及以上的成绩为良好,试估计该校880名七年级新生中数学成绩良好的有多少人?【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1)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本次随机抽查学生的人数;(2)根据直方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校880名七年级新生中数学成绩良好的有多少人.【解答】解:(1)本次随机抽查学生的有:1+2+3+8+10+14+6=44(人),故答案为:44;(2)880×=400(人),即该校880名七年级新生中数学成绩良好的有400人.20.(10分)某校七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在“世界读书日”前夕,开展了“阅读助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了解该年级学生在此次活动中课外阅读情况,童威随机抽取m名学生,调查他们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和如图所示的扇形图.(1)直接写出m ,a ,b 的值;(2)估计该年级全体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课外阅读书籍的总量是多少本.学生读书数量统计表阅读量/本学生人数1152a 3b 45【考点】扇形统计图;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统计表.【分析】(1)根据题意和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m 、a 、b 的值;(2)先求出样本平均数,再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m =15÷30%=50,b =50×40%=20,a =50﹣15﹣20﹣5=10,即m 的值是50,a 的值是10,b 的值是20;(2)(1×15+2×10+3×20+4×5)××500=1150(本),答:该年级全体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课外阅读书籍的总量大约是1150本.21.(10分)小军同学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中负责了解他所居住的小区450户居民的生活用水情况,他从中随机调查了50户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 ),并绘制了样本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月均用水量(单位:t )频数百分比2≤x <324%3≤x<41224%4≤x<51530%5≤x<61020%6≤x<7612%7≤x<836%8≤x<924%(1)请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如果家庭月均用水量“大于或等于4t且小于7t”为中等用水量家庭,请你通过样本估计总体中的中等用水量家庭大约有多少户?(3)从月均用水量在2≤x<3,8≤x<9这两个范围内的样本家庭中任意抽取2个,求抽取出的2个家庭来自不同范围的概率.【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分析】(1)根据第一组的频数是2,百分比是4%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意义求解;(2)利用总户数45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求解;(3)在2≤x<3范围的两户用a、b表示,8≤x<9这两个范围内的两户用1,2表示,利用树状图法表示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解:(1)调查的总数是:2÷4%=50(户),则6≤x<7部分调查的户数是:50×12%=6(户),则4≤x<5的户数是:50﹣2﹣12﹣10﹣6﹣3﹣2=15(户),所占的百分比是:×100%=30%.月均用水量(单位:t )频数百分比2≤x <324%3≤x <41224%4≤x <51530%5≤x <61020%6≤x <7612%7≤x <836%8≤x <924%(2)中等用水量家庭大约有450×(30%+20%+12%)=279(户);(3)在2≤x <3范围的两户用a 、b 表示,8≤x <9这两个范围内的两户用1,2表示.则抽取出的2个家庭来自不同范围的概率是:=.22.(12分)“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小学生的梦,各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无疑是“中国梦”教育这一宏大乐章里的响亮音符,学校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对全校学生用A 、B 、C 、D 四个等级进行评价,现从中抽取若干个学生进行调查,绘制出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共抽取了多少个学生进行调查?(2)将图甲中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出图乙中B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考点】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1)用C等级的人数除以C等级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抽取的总人数;(2)先用总数50分别减去A、C、D等级的人数得到B等级的人数,然后画出折线统计图;(3)用360°乘以B等级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B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解答】解:(1)10÷20%=50,所以抽取了50个学生进行调查;(2)B等级的人数=50﹣15﹣10﹣5=20(人),画折线统计图;(3)图乙中B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360°×=144°.23.(12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身达人”小陈为了了解他的好友的运动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好友进行调查,把他们6月1日那天行走的情况分为四个类别:A(0~5000步)(说明:“0~5000”表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5000,下同),B(5001~10000步),C(10001~15000步),D(15000步以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23(第三题)A B C D E (第10题)A BM 1A B C D E F G H 第13题ABC 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 A B C D(第7题)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212121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A 、∠1=∠2 B、∠2=∠3 C 、∠1=∠4 D、∠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A 、90°B 、120°C 、180°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 C、①④ D、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 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A 、3:4B 、5:8C 、9:16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E =( )A 、23° B、42° C、65° D、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评分的一个标准,如图所示为 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前的路线示意图。
按这样的路线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很大,请你 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 1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
三 、(每题5分,共15分)1A B O F DE C (第18题)A B D G E H C (第18题)A BC(第14题)A B CD E F 1423第19题)17、如图所示,直线AB ∥CD ,∠1=75°,求∠2的度数。
18、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AOF ,OE ⊥CD 于点O ,∠1=50°,求∠COB 、∠BOF 的度数。
19、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10cm ,BC =6cm ,若此长方形以2cm/S 的速度沿着A →B 方向移动,则经过多长时间,平移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4?四、(每题6分,共18分) 20、△ABC 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
21、如图,选择适当的方向击打白球,可使白球反弹后将红球撞入袋中。
此时,∠1=∠2,∠3=∠4,如果红球与洞口的连线与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5=30°,那么∠1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保证红球能直接入袋?22、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折叠后与的交点为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EFG =55°,求∠1和∠2的度数。
五、(第23题9分,第24题10分,共19分)23、如图,E 点为DF 上的点,B 为AC 上的点,∠1=∠2,∠C =∠D ,那么DF ∥AC ,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1=∠2,∠2=∠3 ,∠1=∠4( ) ∴∠3=∠4( )∴________∥_______ ( )∴∠C =∠ABD ( ) ∵∠C =∠D ( )B ACDEFG M N 12AO D BE C ∴∠D =∠ABD ( )∴DF ∥AC ( )24、如图,DO 平分∠AOC ,OE 平分∠BOC ,若OA ⊥OB , (1)当∠BOC =30°,∠DOE =_______________ 当∠BOC =60°,∠DOE =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面的计算,猜想∠DOE 的度数与∠AOB 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实数》测试卷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51的平方根是15± B 、-9是81的一个平方根 C 、0.2的算术平方根是0.04 D 、-27的立方根是-32、若a 的算术平方根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一切数B 、正数C 、非负数D 、非零数3、若x 是9的算术平方根,则x 是( )A 、3B 、-3C 、9D 、814、在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2)2(-=-2 B、=3 C 、16=8 D 、22=25、估计76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A 、75和77B 、6和7C 、7和8D 、8和96、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组是( )A 、-2与2)2(-B 、-2和38-C 、-21与2 D 、︱-2︱和2 7、在-2,4,2,3.14, 327-,5π,这6个数中,无理数共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B 、数轴上的点与无理数一一对应C 、数轴上的点与整数一一对应D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9、以下不能构成三角形边长的数组是( )A 、1,5,2B 、3,4,5C 、3,4,5D 、32,42,5210、若有理数a 和b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分别在原点的右边和左边,则2b -︱a -b ︱等于( )A 、aB 、-aC 、2b +aD 、2b -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81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1.4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12、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应是__________。
13、38-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
14、比较大小:27____42。
15、若36.25=5.036,6.253=15.906,则253600=__________。
16、若10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则a =________,b =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7、327-+2)3(--31- 18、33364631125.041027-++---求下列各式中的x19、4x 2-16=0 20、27(x -3)3=-64四、(每题6分,共18分)21、若5a +1和a -19是数m 的平方根,求m 的值。
22、已知a 31-和︱8b -3︱互为相反数,求(ab )-2-27 的值。
23、已知2a -1的平方根是±3,3a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a +2b 的值。
五、(第23题6分,第24题8分,共14分)24、已知m 是313的整数部分,n 是13的小数部分,求m -n 的值。
25、平面内有三点A (2,22),B (5,22),C (5,2)(1)请确定一个点D,使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写出点D的坐标。
(2)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精确到0.01)。
(3)将这个四边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标。
图3相帅炮七年级数学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 、红星电影院2排B 、北京市四环路C 、北偏东30° D、东经118°,北纬40°2、若点A (m ,n )在第三象限,则点B (|m |,n )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若点P 在x 轴的下方,y 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 的坐标为( )A 、(3,3)B 、(-3,3)C 、(-3,-3)D 、(34、点P (x ,y ),且xy <0,则点P 在( )A 、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B 、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C 、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D 、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5、如图1,与图1中的三角形相比,图2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移1C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D 、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6、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相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 )A 、(1,-2)B 、(-2,1)C 、(-2,2)D 、(2,-2)7、若点M (x ,y )的坐标满足x +y =0,则点M 位于( )A 、第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C 、第四象限D 、第二、四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8、将△ABC 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A 、将原图形向x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B 、将原图形向x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C 、将原图形向y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D 、将原图形向y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9、在坐标系中,已知A (2,0),B (-3,-4),C (0,0),则△ABC 的面积为( )A 、4B 、6C 、8D 、3 10、点P (x -1,x +1)不可能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点A 在x 轴上方,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4,那么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