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急性发作时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654.50 KB
- 文档页数:21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应用最广的药物之一,其具有调节代谢作用,允许作用,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等作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挽救了无数的病人,但与其有关的各种不良作用亦造成不少问题,而且目前滥用严重,因此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迫在眉睫。
一、糖皮质激素的常见用药误区(1)把糖皮质激素用作退热药发热是人体针对病毒、细菌感染的防御反应,体温升高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过38.5℃)可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源的反应并能抑制白细胞致热源的生成和释放,有一定的退热作用,医生为了尽快使患者体温明显降低,多选用激素(多为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然而这种退热作用并不持久,因为绝大部分情况下发热是由于病原体引起的,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促使感染扩散,使病情加重,延长自然病程。
在发热原因未明前,不可滥用,以免掩盖症状使诊断发生困难。
(2)用于预防输液反应输液反应主要是由致热源引起,糖皮质激素可抑制PEG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防止体温升高,可以有效缓解发冷、寒战、发热、出汗等输液反应。
有些医生为了预防输液反应,经常加入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如此使用不合理,因为激素本身也有致过敏的可能,并不是对因治疗。
(3)把糖皮质激素用作止痛剂因为激素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性浸润和渗出,并使细胞间质的水肿消退,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所以有些因风湿病引起腰痛、关节痛的患者,就长期将糖皮质激素当成止痛药,且盲目加量,这是不妥的,因为激素抑制机体防御机能,使自身正常免疫能力降低,易于加重感染,且长期大剂量应用不良反应较多。
(4)其它不合理比如把激素当作抗生素使用、局部滥用、用法不当、配伍不合理、制剂和给药途径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准确等方面。
二、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一) 严格掌握适应证1.严重感染与休克。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肾病综合征等。
3.过敏性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等。
ICS联合SABA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急性期摘要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际上推荐的治疗方法是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S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急性期。
本文将介绍该治疗方法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等方面的知识。
ICS联合SABA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急性期的原理ICS和SABA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常用的两类药物,二者有协同作用。
SABA能够快速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而ICS则可以控制炎性反应,持续稳定病情,缩短哮喘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减少发作频次,降低复发率。
因此,ICS联合SABA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急性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ICS联合SABA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急性期的适应症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急性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气短、咳嗽、胸闷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和嘴唇发青等现象。
适应症包括:①经诊断为儿童哮喘;②发作期症状较明显,如呼吸急促、气喘、咳嗽等。
ICS联合SABA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急性期的禁忌症目前未发现明确的禁忌症,但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对药物过敏者,应避免使用该药物;2.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会影响骨质,因此ICS长期使用应注意补钙;3.SABA仅适用于急性发作期,不能长期使用。
ICS联合SABA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急性期的用药剂量(以I、S分别代表ICS和SABA)1.初次治疗:建议使用I+ S的固定复合治疗方案,并且建议使用化合物制剂,以便患者使用方便。
剂量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儿童年龄分级确定,建议剂量为I 100-200 μg/次,S 100-200 μg/次,每日3次,疗程一般持续3-5天。
2.维持治疗:治疗时应提供充足的药物剂量,以达到治疗目的。
剂量应根据病情和治疗效果加减。
建议剂量为:I 100-200 μg/次,每日2-3次,S100-200μg/次,每日2-3次。
治疗哮喘的最佳方法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急性发作的哮喘病人,可以使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以缓解症状。
对于慢性哮喘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或吸入型类固醇等药物进行控制治疗。
此外,对于特定的哮喘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或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但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避免出现药物滥用或者过敏反应等情况。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也是治疗哮喘的重要部分。
首先,患者需要避免接触哮喘诱发因素,如烟雾、粉尘、花粉等。
其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清洁房间,减少尘螨和霉菌的滋生。
此外,适当的锻炼也有助于提高肺部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引起的哮喘发作。
饮食方面,患者需要避免食用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花生等,保持饮食清淡,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哮喘发作的机会。
此外,预防措施也是治疗哮喘的重要环节。
首先,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呼吸道功能检测,及时了解肺部功能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患者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器具,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到达肺部,发挥最佳效果。
同时,患者还需要了解哮喘的自我管理技巧,学会在发作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另外,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减轻哮喘症状。
综上所述,治疗哮喘的最佳方法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使用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和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广大哮喘患者能够根据医生的建议,科学合理地进行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合理应用天津市胸科医院林燕萍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根据生理功能可分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氮皮质激素三类。
其中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的束状带分泌,其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炎症、免疫抑制、抗过敏、抗纤维化、抗毒素及抗休克、对代谢和血液系统的影响以及其他方面如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等。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分为无氟激素和含氟的激素两类。
如( ppt6 )图表所示,在无氟激素当中,抗炎强度较弱的是短效的氢化可的松,较强的是中效的甲泼尼龙;在含氟激素中,以长效的地塞米松抗炎活性和抗炎强度最强。
2 .水钠潴留作用:在一部分糖皮质激素中有盐皮质激素的活性,盐皮质激素的活性还现在有水钠潴留的副作用。
如( ppt7 )图表所示,氢化可的松、强的松盐皮质激素活性较强。
因此,对于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在应用氢化可的松、强的松时,一定要注意其盐皮质激素活性的一面。
3 .激素受体亲和力:激素的抗炎作用是通过激活细胞内的受体而合成出相关的抗炎蛋白质来达到的。
( ppt8 )图表显示的是用胎儿肺细胞来研究不同激素其与激素受体亲和力的强度的比较。
由图表可见,在所有的激素当中以甲泼尼龙受体亲和力最强,受体的亲和力越高,和激素结合的越紧密,在临床上体现出更强的抗炎活性。
(二)激素的药代动力学激素的半衰期包括血浆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
由于激素的作用要通过细胞合成相关蛋白质来实现,所以生物半衰期是反映激素作用时间的。
但血浆半衰期的长短与其在体内循环中暴露的时间是一致的,血浆暴露时间长,造成全身副反应的就会就越大。
所以,相比而言甲泼尼龙比长效激素如地塞米松的副作用发生机会要少。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氢化可的松的生物半衰期比较短,所以要达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其使用频率必然要增大。
这也就必然会导致其副作用发生机会大大增加。
特别是其本身就有很强的水钠潴留作用,这势必造成其在通过抗炎作用降低血管通透性而减轻水肿的同时,也会由于水钠潴留作用而增加水肿的发生。
用于治疗哮喘的糖皮质激素及用法指南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哮喘的药物,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及其用法指南。
一、糖皮质激素的分类糖皮质激素主要分为两类: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口服型糖皮质激素。
1.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中的首选药物,它能够通过吸入方式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具有副作用少、效果显著等优点。
常见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包括:布地奈德、倍氯米松、氟替卡松等。
2. 口服型糖皮质激素口服型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哮喘发作时的急性缓解,也可以用于控制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
常见的口服型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影响多种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抑制炎症、减轻肺部病变的作用。
它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下面将详细介绍。
1. 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在开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之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2. 清洁口腔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之前,应将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清除干净,并漱口,以防止药物残留在口腔内。
3. 正确使用吸入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通常需要使用吸入器。
在使用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指导正确使用吸入器。
4. 坚持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患者应坚持按时使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
四、口服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口服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相对复杂,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口服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2. 逐渐减量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会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医生会逐渐减少剂量,直至停药。
患者在减量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3. 避免突然停药口服型糖皮质激素不能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
呼吸内科急救药品使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栓塞等。
在紧急情况下,合理使用急救药品能够有效缓解症状,甚至挽救生命。
下面是关于呼吸内科急救药品使用的指南。
1.氨茶碱:氨茶碱是一种广谱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哮喘和COPD急性发作的紧急处理。
使用时可通过静脉注射或者快速静脉滴注给药。
注意监测血清氨茶碱浓度,防止药物过量引起中毒。
副作用包括心律失常、头痛、恶心等。
2.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可以通过吸入或者皮下注射给药。
此类药物的作用是放松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喘症状。
但应注意剂量的控制,以免出现心悸、颤抖等副作用。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严重哮喘发作时,可通过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或氢化可的松,疗程通常为5-7天。
但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引起许多副作用,如免疫抑制、骨质疏松等。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4.快速作用的吸入型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以使用快速作用的吸入型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进行紧急缓解。
这类药物作用迅速,但作用时间较短,通常只能维持几个小时。
使用时按照医嘱的剂量进行吸入。
5.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可以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呼吸道症状。
常见的药物包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奥曲肝素等。
在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以考虑给予这类药物进行缓解。
6.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舒张剂广泛应用于缓解哮喘、COPD等疾病的相关症状。
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异丙托溴铵、坦索罗林等。
正常剂量下使用较安全,但过量使用会引起抗胆碱能作用,表现为头晕、口干等。
7.抗生素:在一些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发作中,抗生素是必要的治疗。
例如,肺炎或者支气管炎合并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
总而言之,在呼吸内科急救中,合理使用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哮喘患者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及使用说明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常用于哮喘治疗的药物,它们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系统来减轻病情。
本文将介绍哮喘患者经常使用的几种糖皮质激素,并对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一、丙酸氟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常用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它通过吸入进入肺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使用时,首先需要通过适当的装置将药物喷入口腔,然后通过深呼吸将药物吸入肺部。
为了确保药物的吸入量,每次使用前应清洗口腔,以减少残留物的干扰。
通常情况下,每日使用2至4次,每次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病情而不同。
二、布地奈德布地奈德是另一种常用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其作用类似于丙酸氟替卡松。
与丙酸氟替卡松不同的是,布地奈德使用时需要先将药物装入适当的装置中,然后通过吸入器将药物吸入肺部。
使用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入。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三、甲基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是一种常用的口服型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哮喘病情较为严重或无法使用吸入器的患者。
口服剂量通常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但一般情况下,初始剂量较高,随着病情的改善慢慢减少。
口服甲基泼尼松龙时应注意服药时间和餐后服药,以确保药物的吸收效果。
四、使用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以免引起药物反应或哮喘复发。
2. 在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应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频率进行,以确保药物的吸入效果。
3. 在使用口服型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合理的剂量和服药时间,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4.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肺功能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对于哮喘症状的加重或无法控制的患者,应及时就诊并咨询医生的建议,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和及时处理急性发作。
总之,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但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并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经验交流111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 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罗德睿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贵州黔南 558000)摘要:目的 分析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32例)与实验组(32例)。
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并观察和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FEV1pred%、PEFpred%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ROCC、MVV 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 <0.05)。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症状,促进肺功能改善,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肺功能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2],是一种变态反应炎症。
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高反应性、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着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变化及重构。
哮喘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根据轻重程度不同而不同[3~4]。
其中,重度患者可引起端坐呼吸和出现三凹征,极危重可时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糖皮质激素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5~6]。
但由于目前临床糖皮质激素的剂型较多,包括注射剂、口服药、雾化吸入以及铁剂等。
在治疗疗效及安全性上存在差异。
同时,长期且大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会增加感染风险[7~8],引起鼻窦炎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32例)与实验组(32例)。
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和治疗哮鸣音散在,呼气相末期响亮,弥漫响亮,弥漫减弱,乃至无脉率<~ >脉率变慢或不规则奇脉无,<可有,~常有,> 无,提示呼吸肌疲劳使用β激动剂后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或<或作用时间<(吸空气,) 正常≥<<≤〉(吸空气)>~ ≤降低简要回答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结合你所接触的病例谈谈这种分级的优劣。
(二)高危因素对于具有哮喘相关死亡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给予高度重视,这些患者应当尽早到医疗机构就诊。
高危患者包括:()曾经有过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濒于致死性哮喘的病史;()在过去年中因为哮喘而住院或急诊;()正在使用或最近刚刚停用口服激素;()目前未使用吸入激素;()过分依赖速效β受体激动剂,特别是每月使用沙丁胺醇(或等效药物)超过支的患者;()有心理疾病或社会心理问题,包括使用镇静剂;()有对哮喘治疗计划不依从的历史。
(三)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取决于发作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同时还需要制定长期治疗方案以预防再次急性发作.。
轻度和部分中度急性发作治疗轻度和部分中度急性发作的患者可以在家庭或社区中治疗。
家庭或社区中的治疗措施主要为重复吸入速效β受体激动剂,在第小时每吸入~喷.随后根据治疗反应,轻度急性发作可调整为每~ 时~喷,中度急性发作每~时~喷。
如果对吸入β受体激动剂反应良好(呼吸困难显著缓解,占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且疗效维持~ ),通常不需要使用其他的药物。
如果治疗反应不完全,尤其是在控制性治疗的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发作,应口服激素(泼尼松龙~或等效剂量的其他激素),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部分中度和所有重度急性发作的治疗部分中度和所有重度急性发作的患者均应去急诊室或医院治疗.除氧疗外,应重复使用速效β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有压力定量气雾剂的储雾器给药,也可通过射流雾化装置给药。
推荐在初始治疗时间断(每)或连续雾化给药,随后根据需要间断给药(每次).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常规静脉使用β受体激动剂。
安全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前言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体内作用广泛,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抗免疫、抗休克等作用。
一.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对抗各种原因如物理、化学、生理、免疫等所引起的炎症。
在炎症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在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糖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但必须注意,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炎症后期的反应更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
因此,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散、阻碍创口愈合。
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在于糖皮质激素(GCS)与靶细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相结合后影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效应。
GCS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基因转录而抑制炎症过程的某些环节,如对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等的影响等。
GCS通过与G-R结合-nGRE的相互作用而抑制了一些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3(IL-3)、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等的转录,而强烈地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
也有证据表明GCS可增加mRNA的断裂而使IL-1、IL-3及GM-CSF减少。
GCS也可通过抑制IL-2受体的合成,或通过将活化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等的活化调节逆转,或通过直接与AP-1相互作用,而对抗细胞因子的效应。
炎症介质,如白三烯(LT)、前列腺素(PG)等,前者有较强的白细胞趋化作用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后者可引起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GCS可通过增加脂皮素的合成及释放而抑制脂质介质白三烯(LT)、前列腺素(PG)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生成,因为脂皮素(37kDa)可抑制脂质生成所必需的磷脂酶A2(PLA2)。
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7-02-20T17:32:42.4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作者:李诚[导读]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常见的支气管慢性炎症[1],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咳嗽、胸闷与气促等等[2]。
(甘谷县人民医院内三科甘肃甘谷 741200)【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行特布他林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布地奈德治疗。
治疗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不仅能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并发症较少,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哮喘急性;糖皮质激素;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092-02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常见的支气管慢性炎症[1],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咳嗽、胸闷与气促等等[2],为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次主要探析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在所有患者中有55例为男性,有45例为女性,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最小者为12岁,最大的者为78岁,平均年龄为(33.54±4.26)岁,平均病程为(5.26±2.33)h;实验组患者中有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最小者为12岁,最大者为76岁,平均年龄为(33.25±4.37)岁,平均病程为(5.15±2.2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