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航行船舶《货物系固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航行船舶《货物系固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航行船舶《货物系固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航行船舶《货物系固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航行船舶《货物系固手册》

审批申请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制

船舶英语专业用语

主船体main hull 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 上甲板/上层连续甲板upper deck 船底bottom 舷侧broadside 艏艉fore and aft 舱壁bulkhead 水密watertight 艏部bow 艉部stern/quarter 二层甲板second deck 平台甲板platform deck 桅屋masthouse 罗经甲板compass deck 驾驶甲板bridge deck 船长甲板master deck 高级船员甲板office deck 艇甲板boat deck 船员甲板crew deck 机舱engine room 货舱cargo hold 货舱口cargo hatch 压载舱ballast tank 深舱deep tank 燃油舱fuel oil tank 滑油舱lubricating oil tank 淡水舱fresh water tank 污油水舱slop tank 隔离空舱/干隔舱caisson 球鼻艏标志bulbous bow mark/BB mark 首侧推器标志bow thruster mark/BT mark 吃水标志draft mark 甲板线deck line 干舷甲板freeboard deck 载重线标志load line mark 热带淡水载重线tropical fresh water load line/TF 夏季淡水载重线fresh water load line/F 热带载重线tropical load line/T 夏季载重线summer load line/S 冬季载重线winter load line 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winter North Atlantic load line/WNA 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international load line certificate 吃水指示系统draft indicating system 船舶尺度ship dimension 最大尺度/全部尺度/周界尺度overall dimension 最大长度/全长/总长length overall/LOA 最大宽度/全宽extreme breadth 最大高度maximum height 净空高度air draught 船型尺度/型尺度/主持度moulded dimension 垂线间长L/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 型宽B/moulded breadth 型深D/moulded depth 型吃水d/moulded draft 登记尺度register dimension 登记长度register length 登记宽度register breadth 登记深度register depth 船舶主尺度比dimension ratio 船长型宽比L/B , length breadth ratio 船长型深比L/D , length depth ratio 船长型吃水比L/d , length draft ratio 型宽型吃水比B/d , breadth draft ratio 型深型吃水比D/d , depth draft ratio 重量吨weight tonnage 排水量displacement 满载排水量dead displacement 空船排水量light displacement 装载排水量load displacement 总载重量deadweight/DW 净载重量net deadweight/NDW 容积吨/登记吨capacity tonnage 总吨位/总吨gross tonnage/GT 净吨位net tonnage/NT 运河吨位canal tonnage/CT 抗沉性floatability 全客船passenger vessel 客货船passenger-cargo vessel 货客船cargo-passenger vessel 客滚船ro-ro passenger ship 集装箱船container ship 箱格导轨系统cellguide system 散装货船bulk carrier 散装货物bulk cargo 舱口围板hatch coaming 横剖面cross-section

船舶法规类汇总

船舶法规类汇总 序号法规发布机构备注 1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2011年综合文本)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 1974 (SOLAS 1974,Consolidated Text 2011) IMO 汇总\SOLAS公约 2008综合文本.pdf 2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2011年综合文本)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 1973, as modified by the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hereto, (MARPOL 73/78 Consolidated Edition 2011 ) IMO 汇总\MARPOL公约 及78-97议定书.pdf 3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 国际公约(经2010年修正案修订)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ning、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 1978(amendents 2010) IMO 汇总\STCW78-10公 约和规则(英文 版).pdf STCW公约2010年 修正案(马尼拉修正 案).doc 4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M LC,2006)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2006 IMO 汇总\2006国际海事 劳工公约.pdf 5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2003)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Load Lines 1966 and protocol of 1988(as amended in 2003) IMO 汇总\载重线公约 2010.pdf 6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 (TONNAGE 69)1983版 I 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onnage Measurement of Ships 1969(amendents 1983) IMO 汇总\8、1969年国际 船舶吨位丈量公约及 有关文件.pdf 汇总\部局船舶吨位 丈量统一管理实施方 案.doc 7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2009年 修订版) The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 at Sea, 1972(amendents 2009) IMO 汇总\9、1972年国际 海上避碰规则.pdf 8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 公约(1977年版)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Civil Liability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1969. (CLC 1969) IMO 汇总\1969年国际油 污损害民事责任公 约.doc

国际航行非公约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际航行非公约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05 (报批稿) 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 2005年5月

总则 第1篇检验与发证第2篇吨位丈量第3篇载重线 第4篇船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际航行非公约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05 总则

总则 1.1法律依据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是船舶法定检验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1.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9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以下简称检验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本局)是依照该检验条例规定的检验管理的主管机关。 1.1.3 检验条例第六条规定的船舶检验机构,是实施船舶法定检验的检验单位。 1.1.4 根据检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的检验制度和技术规则,除该检验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外,由本局制定,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施行。 1.2 宗旨 1.2.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关法律和检验条例,为保障船舶和人命财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以及保障起重设备安全作业等,特制定《国际航行非公约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本规则)。本规则是《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组成部分,是对《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补充。 1.2.2 对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国际航行非公约船舶,应签发相应的法定证书,证明该船适合于预定用途的国际海上航行和作业。 1.3适用范围 1.3.1本规则适用于亚洲地区海上国际航行的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民用船舶。 1.3.2除特别指明外,本规则适用于小于500总吨但船长大于15m的货船和船长大于15m 的驳船。 1.3.3载运下列货物的非公约船舶,还应符合经修订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第Ⅵ章和第Ⅶ章的适用要求: (1)散装谷物; (2)散装其他货物; (3)包装形式或散装的危险货物; (4)散装液体化学品; (5)散装液化气体。 1.3.4 当本规则所定义的非公约船舶达到了《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要求适 用的吨位或尺度时,船舶的吨位丈量、安全设备、载重线、无线电通信设备、航行和信号设备和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和设备等方面还应符合《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相应的要求,并签发相应的国际航行船舶的法定证书。 1.3.5本规则也适用于在中国水域航行的外国籍非公约船舶。 1.3.6本规则未规定者,本局将另作规定或给予特殊考虑。

船舶专业英语

船舶专业英语词汇(按英文字母排序) a faired set of lines 经过光顺处理的一套型线船 a stereo pair of photographs 一对立体投影相片 abaft 朝向船体 abandonment cost 船舶废置成本费用 accommodation 居住(舱室) accommodation ladder 舷梯爱 adjust valve 调节阀 adjustable-pitch 可调螺距式 admiralty 海军部 advance coefficient 进速系数 aerostatic 空气静力学的 aft peak bulkhead 艉尖舱壁 aft peak tank 艉尖舱船 aileron 副鳍 air cushion vehicle 气垫船 air diffuser 空气扩散器K`_\ W s C&@{:H air intake 进气口b ircraft carrier 航空母舰 aircraft carrier 航空母舰 air-driven water pump 气动水泵 airfoil 气翼,翼剖面,机面,方向舵 alignment chock 组装校准用垫楔 aluminum alloy structure 铝合金结构爱我 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美国船级社 amidships 舯 amphibious 两栖的-- 25 Wan m anchor arm 锚臂- anchor chain 锚链-- 25 Wang anchor crown 锚冠 anchor fluke 锚爪https://www.doczj.com/doc/816659679.html, K/W n n6y B G[7^ anchor mouth 锚唇 anchor recess 锚穴 anchor shackle 锚卸扣 anchor stock 锚杆 angle bar 角钢 angle of attack攻角 angle plate 角钢 angled deck 斜角甲板 anticipated loads encountered at sea 在波浪中遭遇到的预期载荷anti-pitching fins 减纵摇鳍 antiroll fins 减摇鳍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生产许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生产许可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船舶生产监督管理,保证船舶生产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规范船舶生产秩序,加强和改善船舶生产能力的宏观调控,促进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实行船舶生产许可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船舶生产(包括建造和修理)的企业,必须依照本条例申请船舶生产许可。未取得船舶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从事船舶生产。 第三条实施船舶生产许可,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鼓励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船舶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船舶生产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行业准入标准,对船舶生产能力进行宏观调控。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船舶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船舶生产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渔业船舶生产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渔业船舶生产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船舶工业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船舶工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统称船舶生产许可管理部门。 第六条从事船舶生产的企业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并对其建造、修理的船舶质量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船舶。 第七条国家支持发展先进船舶生产能力,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鼓励船舶生产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和现代管理方式,提高船舶生产质量和安全水平,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 第二章申请、审查与批准 第八条船舶生产许可分为船舶建造(含船舶重大改建)和船舶修理两个序列,并按照生产船舶的用途(一般船舶、渔业船舶)和船体材质(钢质、铝质、纤维增强塑料、木质)对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国务院船舶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发布船舶生产许可的分类分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生产各种类型、级别和等次船舶的生产条件要求及其评价方法,并适时作出调整。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应当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船舶生产企业以及相关技术机构、行业协会的意见。

国际航行船舶证书的检查

国际航行船舶证书的检查 一、证书签发依据的背景介绍 几乎所有的国际船舶证书均是根据IMO的有关国际公约及相关的船旗国法律要求,各国政府主管机关或其授权组织签发的,也有个别证书是船旗国政府自行规定要求的。 国际海事组织文件一般可分为“条约文件”和“非条约文件”两种。“条约文件”指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的国际书面协定或国际组织缔结的国际书面协定。它一经生效,即对缔约国产生法律效力—确定了缔约国的权力和义务,缔约国的行为受到约束,如公约、协定、议定书等。“非条约文件”在形式和内容上可能同“条约文件”类似,但是是建议性、非强制的,没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非条约文件”不对任何国家构成法律约束,无法律上的权力和义务。“非条约文件”可以被全部否认,也可以被部分引用。IMO的非“条约文件”通常有规则、决议、指南、建议案和通函等。但是,也有一些在文件初始阶段是“非条约文件”性质通过的,后通过公约修正案,成为了强制性文件。例如,《国际散装液化气体船舶结构和设备规则》(IGC CODE)在开始是以建议案的形式通过的,但1983年的《SOLAS 公约》修正案将它结合到SOLAS公约中,变为强制性规则。 IMO“条约文件”按用途可分为海上安全、防止海上污染、责任与赔偿和其它事项等四个方 面。 二、国际航行船舶应持有的证书及所依据的公约 1、1965年便利国际海上运输公约(FAL公约) 1.1 国籍证书(Nationality Certificate)或登记证书(Certificate of registry) 根据《1965年便利国际海上运输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有关修正案的要求,船舶必须具有各缔约国海事主管当局签发的船舶国籍证书或登记证书或船舶执照方能悬挂该缔约国的国旗航行。该证书的格式、内容、有效期均由各缔约国政府自行决定。双重国籍 的船舶,视为无国籍船舶。 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国务院第155号令),并于1995年1月1日生效,规定我国50总吨及以上各类机动船舶以及其他水上移动装置(不包括船上的救生艇筏和长度小于5米的艇筏,也不包括军事舰艇、体育运动船舶和渔业船舶)均须依法登记,取得船舶所有权证书后,方可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证书, 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航行。 船舶国籍证书的主要内容有船舶名称、呼号、种类、吨位、尺度、所有人和船籍港等。 目前国外均由各国海事主管当局来签发船舶登记证书,我国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授权的各地海事机构来审查、核准、签发船舶国籍证书。

船舶专业英语汇总

主船体main hull 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 上甲板/上层连续甲板upper deck 船底bottom 舷侧broadside 艏艉fore and aft 舱壁bulkhead 水密watertight 艏部bow 艉部stern/quarter 二层甲板second deck 平台甲板platform deck 桅屋masthouse 罗经甲板compass deck 驾驶甲板bridge deck 船长甲板master deck 高级船员甲板office deck 艇甲板boat deck 船员甲板crew deck 机舱engine room 货舱cargo hold 货舱口cargo hatch 压载舱ballast tank 深舱deep tank 燃油舱fuel oil tank 滑油舱lubricating oil tank 淡水舱fresh water tank 污油水舱slop tank 隔离空舱/干隔舱caisson 球鼻艏标志bulbous bow mark/BB mark 首侧推器标志bow thruster mark/BT mark 吃水标志draft mark 甲板线deck line 干舷甲板freeboard deck 载重线标志load line mark 热带淡水载重线tropical fresh water load line/TF 夏季淡水载重线fresh water load line/F 热带载重线tropical load line/T 夏季载重线summer load line/S 冬季载重线winter load line 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winter North Atlantic load line/WNA 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international load line certificate 吃水指示系统draft indicating system 船舶尺度ship dimension 最大尺度/全部尺度/周界尺度overall dimens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竞赛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知识竞赛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禁毒法》已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自( C)起施行。 A 2007年12月29日 B 2008年1月1目 C 2008年6月1目 D 2008年10月1日 2《禁毒法》规定,禁毒是( D)。 A党委的责任 B政府的责任 ’C公安机关的责任 D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国务院设立( D),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禁毒部B司法部 C公安部D国家禁毒委员会 4社区戒毒的期限为( C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5( D)负责社区戒毒工作。 A派出所 B卫生行政部门 c居民(村民)委员会 D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6( A)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A怀孕妇女B未成年人 c 60周岁以上的老人D残疾人

7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 A )。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不予处罚 D从重处罚 8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为(A)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 9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戒毒治疗业务的,由(B)责令停止违法业务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等物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0( D)根据国务院授权,负责组织开展禁毒国际合作,履行国际禁毒公约义务。 A外交部 B公安部 C司法部 D国家禁毒委员会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 BCD )。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维护社会秩序 2以下选项中属于《禁毒法》所称毒品的有( ABD )。 A鸦片B海洛因c氯胺酮D可卡因 3禁毒工作实行( BD)的方针。 A预防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定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定检验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管理规定 第一章适用范围 一、为规范对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发证及其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管理规定》(以下称《管理规定》)。 二、《管理规定》适用于对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审核和审核管理的各级机构和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以下称审核员)。 三、《管理规定》明确了对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审核和审核管理的各级机构以及受审单位、审核组和审核员的相互关系。 四、《管理规定》明确了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引用文件 《管理规定》引用《办法》有关内容构成其条款。当《办法》被修订时,《管理规定》将引用《办法》的最新版本。 第三章术语与定义 除下列定义外,《管理规定》的专用术语与定义同《办法》及其所引用的术语与定义相一致。 观察项:系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有违《办法》的现象或问题,其性质或其原因难以确定,但如任其发展将会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受审单位应对其予以特别关注,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 第四章审核依据和目的 一、审核依据: (一)《办法》; (二)受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三)适用的我国船检法律、法规及有效文件。 二、审核目的: (一)确定受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情况是否符合《办法》,以及适用的我国船检法律、法规和有效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二)为受审单位提供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信息; (三)确定受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性、充分性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国际航行船舶及其所载货物、物品监管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国际航行船舶及其所载货物、 物品监管办法 【法规类别】进出境货物监管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24号 【修改依据】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失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办法 【发布部门】海关总署 【发布日期】1991.08.23 【实施日期】1992.01.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国际航行船舶及其所载货物、物品监管办法 (1991年8月23日海关总署令第24号) 第一条为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方便进出境船舶运输,加强海关对进出境船舶及其所载货物、物品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进出境国际航行船舶”(以下简称“船舶”)是指进出我国关境在国际间运营的境内船舶和境外船舶。 对来自和开往香港、澳门的小型船舶,另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船舶应当通过设有海关的港口进境或者出境,应当在设有海关的港口停泊、装卸货物、物品和上下人员,并接受海关监管。船舶在海关监管区内停泊、移泊、装卸货物、物品和上下人员的地点由当地港务局提前通知海关;船舶在非海关监管区停泊、移泊、装卸货物、物品和上下人员须由当地港务局会商海关。 船舶如需通过未设立海关的港口进出境,或者在未设立海关的港口停泊、装卸货物、物品和上下人员,应当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机关会商海关后批准,接受海关监管,并应当按规定向海关缴纳规费。 第四条船舶负责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船舶到港和离港的时间提前 24小时通知海关,将船舶装卸货物、物品的时间事先通知海关。 第五条船舶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被迫在未设立海关的地点停泊,上下人员或者抛掷、起卸货物、物品,船舶负责人或其代理人应当立即报告附近海关。 第六条进境的境外船舶和出境的境内船舶,未向海关办结手续的,不得转让或者移作他用。 第七条经交通部批准从事进出境国际客货运输业务的境内船舶,应向船公司所在地海关申领(船舶进出境(港)海关监管簿)。 第八条船舶装卸进出口货物、物品或者上下进出境人员,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并接受海关检查。 第九条船舶进境的时候,船舶负责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并递交下列单证: (一)《船舶

船舶专业英语(课文+翻译)

Chapter 1 Ship Design(船舶设计) Lesson 2 Ships Categorized(船舶分类) 2.1 Introduction(介绍) The forms a ship can take are innumerable. 一艘船能采用的外形是不可胜数的 A vessel might appear to be a sleek seagoing hotel carrying passengers along to some exotic destination; a floating fortress bristling with missile launchers; 。or an elongated box transporting tanks of crude oil and topped with complex pipe connections. 一艘船可以看做是将乘客一直运送到外国目的地的优美的远航宾馆。竖立有导弹发射架的水面堡垒及甲板上铺盖有复杂管系的加长罐装原油运输轮 None of these descriptions of external appearance, however, does justice to the ship system as a whole and integrated unit所有这些外部特点的描述都不能说明船舶系统是一个总的集合体 self-sufficient,seaworthy, and adequately stable in its function as a secure habitat for crew and cargo. ——船员和货物的安全性功能:自给自足,适航,足够稳定。 This is the concept that the naval architect keeps in mind when designing the ship and tha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subsequent discussions, not only in this chapter but throughout the entire book.这是一个造船工程师设计船舶使必须记住的、能为以后讨论提供根据的观念,不仅涉及本章也贯穿全书。 In order to discuss naval architecture,it is helpful to place ships in certain categories. For purposes of this text, ship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means of physical support and their designed purposes.将船舶分成一些特定的种类来讨论造船工程是有好处的。本文的目的就是根据船舶物理支撑方式和设计目的来将它们分类。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C) A. 2007年12月29日; B. 2008年1月1日; C. 2008年6月1日; D. 2008年10月1日; 2、(B)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公安部 D全国政协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A)规定。 A .国务院 B.公安部 C.卫生部 D.商务部 4、《禁毒法》规定,(D)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海关 B.公安机关 C.边防 D.邮政企业 5、《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C),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 B.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 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 D.毒品情报和吸毒人员系统 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C)。 A.进行劝导 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D.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7、戒毒人员应当在(B)接受社区戒毒。 A.居住地 B.户籍所在地 C.抓获地 D.案发地

8、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 C )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 . 7日 B 3日 C 24小时 D 12小时 9、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B)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户籍地公安机关 B.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 C.居住地公安机关 D.案发地公安机关 10、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臵、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A)规定。 A .国务院 B.公安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11、(B)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A.公安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药监部门 D.禁毒部门 12.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C)。 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13、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为(C)。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14.医疗机构对在治疗期间有人身危险的,可以采取必要的(D)。A、临时控制措施 B、临时强制措施 C、临时保护措施 D、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 15. 对被解除强制隔离解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C)的社区康复。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船舶专业英语--初级

1.基本,简单的词汇: AM 上午 PM下午 Notification of inspection 检查验收通知单 Application 申请,申请单 Inspection 检验,报验 Technical discussion 技术讨论 On board 在船上 In the workshop 在车间 On the slipway 在船台上 At pier(wharf) 在码头 Fair 尚好的 The performance is merely fair 性能尚好 Terrible 极坏的,很糟的 So so 马马虎虎 So far ,so good 到目前,一切顺利 Worse更糟的 worst最差、最糟 Improvement 改进 Leave no room for improvement 完美,无缺点 Accept 接收 Accept subject to 有条件的接收,有待于……做好之后才接收 Reject 拒收 Comments 意见 defect lish 消除意见清单 Item 项目 memorandum 备忘录 manual n、手册、说明书;a.手控的,手工的 drawings 图纸 working drawings 施工图 finished drawings 完工图 approved drawings 认可图 drawings for approval 送审认可图 supporting technical doucuments 基础技术文件 sketch 草图 draw a sketch画草图 up to the standard 达到标准 substandard 低于标准的 crane 吊车 building berth 船台 slipway 船台、下水滑道 dry dock 干无坞 pier 突码头、突堤 wharf 码头 along side (船)靠码头 foreman 工长,领班 coordinator 调度员

法宣在线-章节练习及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1、(单选题)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A.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 B.近亲属 C.公安机关 D.县级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 A.七年 B.五年 C.二年 D.三年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社区戒毒的期限为()。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二年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戒毒人员应当在()接受社区戒毒。 A.不动产所在地 B.户籍所在地 C.经常居住地 D.住所地 正确答案:B 5、(单选题)根据《禁毒法》的规定,下列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戒毒人员应当采取的管理措施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人员不得体罚、虐待或者侮辱戒毒人员 B.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人员应当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以外的人员交给戒毒人员的物品和邮件进行检查,防止夹带毒品 C.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不得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 D.戒毒人员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批准,可以外出探视配偶、直系亲属 正确答案:C 6、(单选题)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批准。 A.戒毒人员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负责人 B.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

C.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负责人 D.戒毒人员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B 7、(单选题)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被决定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不服的,该如何处理?() A.可以拒绝执行 B.可以依法控告 C.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D.可以依法申诉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 A.报请批准后,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B.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C.强制社区隔离戒毒 D.强制医疗 正确答案:B 9、(单选题)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三十六小时 B.十二小时 C.四十八小时 D.二十四小时 正确答案:D 10、(单选题)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 B.近亲属 C.吸毒人员的街道办事处负责人 D.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的下一级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A 11、(多选题)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进口、出口有哪些规定?() A.国际禁止出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 B.禁止走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 C.省级人民政府对进口、出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依法进行管理 D.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进口实行许可制度 正确答案:BD 12、(多选题)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是()。 A.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 2004年第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已于2004年6月18日经第15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张春贤 二OO四年六月三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船舶的船员配备,足以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停泊和作业,防治船舶污染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机动船舶的船员配备和管理,适用本规则。 本规则对外国籍船舶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 军用船舶、渔船、体育运动船艇以及非营业的游艇,不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船舶安全配员管理的主管机关。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照职责负责本辖区内的船舶安全配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规则所要求的船舶安全配员标准是船舶配备船员的最低要求。 第五条船舶所有人(或者其船舶经营人、船舶管理人,下同)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为所属船舶配备合格的船员,但是并不免除船舶所有人为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增加必要船员的责任。 第二章最低安全配员原则 第六条确定船舶最低安全配员标准应综合考虑船舶的种类、吨位、技术状况、主推进动力装置功率、航区、航程、航行时间、通航环境和船员值班、休息制度等因素。

第七条船舶在航行期间,应配备不低于按本规则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所确定的船员构成及数量。高速客船的船员最低安全配备应符合交通部颁布的《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交通部令1996年第13号)的要求。 第八条本规则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列明的减免规定是根据各类船舶在一般情况下制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在核定具体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员数额时,如认为配员减免后无法保证船舶安全时,可不予减免或者不予足额减免。 第九条船舶所有人可以根据需要增配船员,但船上总人数不得超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核定的救生设备定员标准。 第三章最低安全配员管理 第十条中国籍船舶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规定,持有海事管理机构颁发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及管辖海域的外国籍船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持有其船旗国政府主管机关签发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或者等效文件。 第十一条船舶所有人应当在申请船舶国籍登记时,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对其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员如何适用本规则附录相应标准予以陈述,并可以包括对减免配员的特殊说明。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依法对船舶国籍登记进行审核时,核定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员,并在核发船舶国籍证书时,向当事船舶配发《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第十二条在境外建造或者购买并交接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应持船舶买卖合同或者建造合同及交接文件、船舶技术和其它相关资料的副本(复印件)到所辖的海事管理机构办理《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第十三条海事管理机构核定船舶最低安全配员时,除查验有关船舶证书、文书外,可以就本规则第六条所述的要素对船舶的实际状况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四条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必须将《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妥善存放在船备查。 船舶不得使用涂改、伪造以及采用非法途径或者舞弊手段取得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第十五条船舶所有人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和《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载明的船员配备要求,为船舶配备合格的船员。

船舶专业英语

船舶类型词汇 渔业船舶种类 2.1 渔船fishing vessel 用于商业性捕捉鱼类、鲸、海豹、海象或其他生物资源的船舶之统称。 2.1.1 拖网渔船trawler 从事拖网作业,捕捞中、下层水域鱼虾类的专用渔船。分双拖和单拖渔船,舷拖、尾拖和桁拖渔船。 2.1.1.1 双拖渔船two boat trawler,pair trawler,bull trawler 由两船拖曳一顶网具进行捕捞作业的渔船。 2.1.1.2 单拖渔船single boat trawler 由单船拖曳网具进行捕捞作业的渔船。按作业方式可分为舷拖、尾拖和桁拖渔船。2.1.1.3 舷拖渔船side trawler 在船的一舷设有网板架,并进行拖网作业的渔船。 2.1.1.4 尾拖渔船stern trawler 在船尾部进行拖网作业的渔船,称尾拖渔船。单船尾拖设有网板架。在尾部设起、放网滑道的称尾滑道拖网渔船(stern ramp trawler)。 2.1.1.5 桁拖渔船beam trawler 有桁架伸于舷外,以拖曳网具进行捕捞作业的渔船。 2.1.1.6 加工拖网渔船factory trawler 具有较大的冻结和加工能力的大型尾滑道拖网渔船。 2.1.2 围网渔船seiner 从事围网作业,主要围捕中、上层水域鱼类的专用渔船。包括双船及单船、舷侧起网及尾部起网灯光诱鱼、金枪鱼等围网渔船。 2.1.2.1 双船围网渔船two boat seiner 由两船共放、起一顶围网进行捕捞作业的渔船。 2.1.2.2 单船围网渔船single boat seiner 配有辅助船艇,单船放起围网进行捕捞作业的渔船。 2.1.2.3 灯光诱鱼围网船组light luring seiner group 由一艘围网渔船,数艘诱鱼灯船以及保鲜运输船等组成的灯光诱鱼围网作业船组。 a.灯光诱鱼围网船light luring seiner 利用水上及水下灯光诱集鱼群,进行围捕作业的渔船。 b.围网探鱼船fish scautang boat 灯光诱鱼围网船组中,配有多种探鱼仪器设备,主要用于探测鱼群的一种小型船舶。 c.灯光诱鱼船fish luring light boat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监督规则(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监督规则(2017) 第一条为了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防止船舶造成水域污染,规范船舶安全监督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我国缔结或者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对中国籍船舶和水上设施以及航行、停泊、作业于我国管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实施的安全监督工作。 本规则不适用于军事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 第三条船舶安全监督管理遵循依法、公正、诚信、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船舶安全监督工作。 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全国船舶安全监督工作。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和授权开展船舶安全监督工作。 第五条本规则所称船舶安全监督,是指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对船舶及其从事的相关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国际公约和港口国监督区域性合作组织的规定而实施的安全监督管理活动。船舶安全监督分为船舶现场监督和船舶安全检查。 船舶现场监督,是指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实施的日常安全监督抽查活动。 船舶安全检查,是指海事管理机构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技术状况、船员配备及适任状况、海事劳工条件实施的安全监督检查活动,包括船旗国监督检查和港口国监督检查。 第六条海事管理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人员、装备、资料等,以满足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 第七条船舶现场监督应当由具备相应职责的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第八条从事船舶安全检查的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并不断更新知识。 第九条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对船舶安全状况的社会监督机制,公布举报、投诉渠道,完善举报和投诉处理机制。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为举报人、投诉人保守秘密。 第二章船舶进出港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