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74.63 KB
- 文档页数:1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新时期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祁艳春(博兴县庞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博兴 256500)摘要:为进一步促进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应用,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首先介绍了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应用优势,包括提高土壤质量、增加产量和降低农药使用量等方面。
其次,分析了新时期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应用策略。
通过相关措施,提高了玉米的总产量,推动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现代农业0 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产量的提高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此过程中,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玉米生产中。
该技术通过合理配置种植系统、优化肥料管理以及控制有害生物等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并降低农药使用量和环境污染。
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优化和应用,对于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新时期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应用优势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通过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对土壤、水分、肥料、杂草以及有害生物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并降低农药使用量和环境污染。
其应用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土壤质量。
在传统农业中,过度耕种和不合理肥料施用等问题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而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能够通过合理轮作、绿肥覆盖、有机肥料施用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
例如,采用豆科植物作为绿肥,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又能抑制土壤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壤肥力。
2)增加产量。
通过稳定供应养分、控制有害生物和采用合理的轮作种植,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例如,在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的轮作中,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条件,控制病虫害等手段,提高作物抗逆性和养分利用率,从而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3)降低农药使用量。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2)公主岭市玉米种植气候条件及防灾减灾对策孟 钊1,赵 明2,李 佳1,孟卫东3,李广智31.公主岭市气象局,吉林公主岭 136100;2.德惠市气象局,吉林德惠 130300;3.吉林省气象探测保障中心,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玉米生长发育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析了公主岭市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得出了当地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玉米种植的结论,并探讨了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危害,提出了玉米种植防灾减灾对策,以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玉米种植;气候条件;防灾减灾;公主岭市中图分类号:S7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2–0031-03玉米属于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俗称苞谷,原产地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美国、巴西及其他国家均有种植。
同传统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等相比,玉米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且耐旱性和耐寒性能突出,属于高产粮食作物,也是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
公主岭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东辽河中游右岸,与乌克兰核心玉米带、美国核心玉米带并称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相较于其他地区,公主岭种植的玉米在单产、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上的优势明显。
公主岭市的耕地面积在3 160 km2,粮食种植面积为2 726.66 km2,占所有耕地面积的86%,年平均粮食产量超过了30万 t,而玉米产量则超过了粮食总产量的95%。
近年来,吉林省公主岭市专注黑土地保护,加强种业研发,做强玉米产业链条各环节,玉米产业成为当地的“黄金名片”。
根据玉米生长发育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析了公主岭市玉米生长发育中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以期为当地农民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科学种植玉米,进而实现玉米高产、丰产提供参考借鉴。
1 公主岭市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玉米是喜欢阳光的植物,在生长发育中对光照条件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北方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甜玉米的发芽及拱土能力普遍较弱,因此,在选择种植地块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土层深厚、酸碱度适宜、灌排方便且光照与通透性良好的地块,使甜玉米可以处于良好的种植环境。
为了保证超甜玉米的无公害,在选择种区域时还需要注意种植区域的空气清洁度,种植区附近3km内不能存在污染源且大气质量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质量标准,在进行灌溉时还需要注意灌溉水的清洁,确保灌溉用水达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水质标准。
在播种前需要将超甜玉米的种植地块进行深翻,而后曝晒数日,施以优质农家肥,整平地面,做好播种前准备。
2.播种方面。
超甜玉米在发芽期对温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如果时间比较长会出现烂种的现象,因而选择的温度应该稳定在14℃以上才可以进行播种。
要想让超甜玉米提前的上市,需要提早的进行播种,即可以采取拱棚和覆盖地膜的方式,促进玉米品种的发育。
种植户常用的播种方法有育苗栽培和直播两种方式。
在利用直播的方式时,超甜玉米的顶土能力与普通杂交玉米相比是比较低的,如果播种太深的话是很难出苗的,进而需要注意覆土时要保持适中,厚度保持在2-3cm为佳,同时覆土的厚度也需要保持一致。
在直播后遇到干旱的情况下要及时地灌溉适量的发芽水,以半沟水为度,切记不能超过畦面,进而保证全苗的出芽率。
除此之外,超甜玉米的根系与普通玉米相比比较薄弱,进而对肥水反应也比较敏感。
因此要想提高超甜玉米的产量,在播种时就需要施用有机肥料作为底肥,比如牛粪、鸡粪,或者垃圾肥等和复合肥混合在一起使用,需要注意在施肥时要与种子相互隔离开来,以免造成烧种的现象发生。
3.加强田间管理3.1查苗补苗,间苗定苗甜玉米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匀,同时也要适时间苗、定苗,从而促进个体发育壮实。
定苗实际上是最后一次间苗,它对密度、壮苗都有影响。
一般当幼苗4~5片叶时间苗,6~7片叶时定苗,根据去弱留强的原则,最后每穴留1株壮苗。
3.2中耕除草及培土甜玉米往往发苗慢,苗期易发生草荒,必须早中耕,勤除草。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种植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任 皓 宁鹏玲(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农安 130200)摘 要 粮食生产水平与居民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作物,产量与质量备受关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栽培经济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玉米综合产量、质量的有效途径。
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栽培技术水平,简要分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不断扩展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进行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也非常重要。
在玉米高产栽培中,如何有效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水平非常重要,是提高栽培经济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点。
探讨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1 选种播种 玉米的高产栽培与优良品种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种子本身应当具有抗旱、抗倒伏的特征,以保证玉米产量得到保障[1]。
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并不相同,所以在种植期间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适当品种,以提高栽培效果。
大多数个体农户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都带有随机性特征,玉米的产出量相对比较低。
对此,农业部门应下派技术人员实现对选种的干预,提升玉米种植的综合产量。
以吉林地区为例,可以采用吉林省品种吉单558进行栽培,并集成土壤配肥、养分高效率管理、高产群体调控、重要病虫害防控等重点技术,可达到每667 m2产913 kg,整体效果突出。
1.2 种子处理与种植密度 在播种之前需要采取有效的准备工作,尽可能提升玉米产量。
种植人员选好种子后要进行提前晾晒,以达到杀菌目的,尽可能使种子保持健康状态[2]。
种子晾晒后仍然需要进行浸泡处理,种植人员可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种子的具体情况采用冷浸、温浸的处理措施。
玉米一垄双行通透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摘要:玉米大垄双行通透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玉米是高光效的高产作物。
光的强弱不但影响玉米的光合强度,也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
由于大行距较宽,田间风速可加快,空气直接流通使空气及时交换。
在气体交换过程中,不断补充了田间二氧化碳的供应浓度,同时也调节了田间小气候。
使之夜间降温快,加大昼夜温差,减弱呼吸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为玉米丰产提供保证。
大垄双行可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和边行优势。
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玉米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玉米通透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用大垄宽窄行种植方式,良种良法结合,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品质、增加产量(亩增产10—15%)。
采用这项技术的优点:一是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二是边际效应好。
三是经济效益显著。
除黄淮海夏玉米区大面积种植外,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也同样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适应范围很广,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种及其处理1、种子要求纯度高、出芽率高(不低于90%),紧凑型玉米的叶片上冲,受光好,适宜密植栽培。
并进行包衣处理。
播种前进行晒种,以提高芽势。
品种要选用优质、低水分、耐密或半耐密品种,以中熟、中晚熟品种为主,要因地制宜,种植密度可增加20%~30%。
2、种子处理。
(1)药剂闷种为防治地下害虫或苗期害虫,用50%的辛硫磷乳油1kg兑水40kg闷400kg种子;(2)种子包衣或拌种:①种子包衣在地下害虫重,而玉米丝黑穗病轻的地块,干籽下地,可选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或20%的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催芽坐水种时,按药种比1∶75~80进行种子包衣。
②拌种在地下害虫重,而玉米丝黑穗病也重的地块,采用2%的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播种时每亩再用辛硫磷颗粒剂2~3kg 随种肥下地。
③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28~30℃的水中浸泡8~12h,然后捞出置于20~25℃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
一、获得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项目名单(7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主持人1玉米区域配方精准调整施肥技术推广伊通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张玉欣2水稻品种通系929、通禾836、通院513、通院11号推广应用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赵磊3苹果梨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朴宇4吉林省西部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白粳1号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闫喜东5优质马铃薯旱作节水大垄机械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张胜利6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陈立玲7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推广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吕岩二、获得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项目名单(23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主持人1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程兆伟2农业环保清洁技术推广吉林省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韩守新3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彭飞4机械深松整地粮食增产技术推广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总站艾青瑞5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九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周世艳6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建设技术推广九台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韩景林7德惠市郭家镇四千亩葡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德惠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中心李勇8双膜梁日光温室建设和后墙立体栽培技术组合长春市双阳区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衣绍清9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洪杰10百万亩玉米田施用中微量元素技术推广应用磐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邹明辉11滑菇袋式代料栽培技术推广磐石市园艺特产技术推广站王丽清12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吉林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孙丰年13机械深松蓄水与节水灌溉旱作栽培技术推广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曲甲民14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赵晓霞15双辽市花生大拢三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建华16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辽源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郭文景17通化市东昌区无公害地栽黑木耳栽培技术推广东昌区绿色食品办公室姜文辉18大棚黄瓜新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白城市洮北区蔬菜技术推广总站刘汉飞19向日葵杂交种及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白城市种子管理站孙昕20西瓜套种杂交葵花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通榆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徐明慧21前郭县节水灌溉施肥技术推广前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立明22宁江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松原市宁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振23优质大豆“延农8号、11号”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黄初女三、获得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项目名单(26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主持人1爆玉米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推广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玉潭镇农业服务站刘玉敏2农安县玉米“一增四改”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郝彦德3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永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戚国富4玉米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磐石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辛太国5综合农艺措施治理“三湖区”耕地面源污染技术推广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曹文明6防病除虫检测三位一体综合配套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吉林市农业环保监测站李卫国7伊通县5000公顷无公害水稻栽培防治技术推广四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郭星8板蓝根高效栽培示范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书佳9东辽县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推广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朱红军10东丰县6万公顷玉米增密高产技术推广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孔庆涛11梅河口市沃土培肥工程推广梅河口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邹玉生12玉米高产节本增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柳河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祝宏13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推广通化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李威14玉米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抚松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美良155000亩晒红烟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临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金勇男16龙胆草人工栽培技术推广靖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郑艳梅17花生新品种白院花3号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王瑛霞18水稻综合节水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白城市洮北区水稻办公室李莉梅19花生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白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唐晓清20洮南市无公害红干椒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洮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杨瑞红21三十万亩白根萝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长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夏玉春22无公害番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推广松原市宁江区绿色食品开发办公室李国23水稻机械化收获推广延边州农机科技推广站杨占峰24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推广延边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崔东成25沼液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技术推广和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崔日成26脱毒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吴桐。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阔,其生产水平与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玉米的重要产区,其种植水平与当地人们的收入水平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联系密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生产技术,加强其应用推广是提高玉米生产水平的必要举措。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及处理优良的玉米品种是实现高产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首先需选择优良品种,严格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及种植条件选择适应性强、优质高产且抗病虫性能好的玉米品种,还应该保证该品种在当地种植至少 2 年以上,产量可观,以此保障玉米的高产。
其次是种子处理工作,选择表面饱满无病害的健康种子,将其在阳光下进行晾晒,提高种子发芽率,然后再进行浸种,浸种一般使用温水或冷水浸泡玉米种子24 h,有效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
1.2选地与整地玉米适应性较强,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也需结合玉米的生长特性进行选地与整地工作。
由于玉米的根系较为发达,茎秆粗壮,适应性较强,因此对土地肥力、水分需求量较大,因此应选择立地条件好、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玉米。
通过深耕土壤来提高土地的透气性,然后再覆土保墒。
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起垄,确保通风良好。
1.3播种玉米出苗对温度要求较高,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当温度达到7℃以上才可进行播种作业,防止温度过低造成冻害,因此可以在每年5月进行播种。
播种过程中需将株距控制在7~9 株/m2,播种深度控制在4~6 cm,覆土厚度控制在2~4 cm,播种后应及时镇压,避免后期浇水时种子随水流冲走,进而降低玉米产量。
1.4水肥管理玉米发芽后转成幼苗的生长状态会由自身转化逐渐演化为碳代谢,再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期对水分与肥料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此时必须做好水肥管理工作。
结合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灌溉,保障秧苗健康生长;在玉米苗期主要补充氮磷钾,若土地较为贫瘠还需补充氮肥。
玉米新品种京科665高产栽培技术王福祥;杨沫【摘要】玉米栽培过程中,品种对于产量有很重要的影响,选择品种是玉米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玉米新品种京科665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在整地、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方面都进行了阐述,希望对于此品种栽培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期刊名称】《吉林农业》【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1页(P38)【关键词】玉米;京科665;整地;除草【作者】王福祥;杨沫【作者单位】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公主岭136100;辽宁省种子管理局,辽宁沈阳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1.1 形态特征京科665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该品种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活动积温2750℃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属中晚熟高淀粉玉米品种。
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叶缘淡紫色,花药淡紫色,颖壳淡紫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294厘米,穗位高121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
花丝淡红色,果穗筒形,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
在肥力为中等及以上的土壤中种植该玉米较为合适,春播时种植5.5~5.7万株/公顷即可,其公顷产量11500公斤左右,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8%。
高密度田地可种植6万株/公顷,果穗生长均匀且里外一致,不会出现空秆、秃尖,丰产性较好。
1.2 品质该品种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克。
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
籽粒容重770克/升,粗蛋白含量10.52%,粗脂肪含量3.68%,粗淀粉含量74.54%,赖氨酸含量0.32%。
2.1 精细整地提倡秋收后封冻前整地,对土壤保墒特别有利,建议用大型机整地,能够打破犁底层。
结合整地,一次性下好底肥。
春整地、春打垄可在耕层化冻15厘米后进行灭茬、施肥、起垄、镇压。
2.2 适时播种播种时要求地温稳定通过10℃以上,适当延迟2天,因土壤墒情而定播种时间,适时抢墒。
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之一,选育出高产、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玉米新品种的选育1. 选择优良亲本:选育新品种时,首先要选择具有较高抗病虫害能力、耐旱耐寒性强、产量稳定的优良亲本进行杂交。
2. 进行杂交育种:根据优良亲本的特点,进行杂交育种。
通过选择具有互补性状和较高杂种优势的亲本进行杂交,提高玉米产量和抗逆性。
3. 进行基因改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玉米进行基因改良,增加其抗病虫害能力、耐旱耐寒性和产量。
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1. 土壤改良:选择适宜的土壤,进行土壤改良。
施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增加玉米的养分供应。
2.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期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玉米各个生长阶段的养分供应。
3. 做好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如喷洒农药、错季栽培等,保证玉米的生长健康。
4. 合理密植与间作:根据新品种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密植和间作。
适宜的密植可以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
与其它作物的间作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增加玉米产量。
5. 管理灌溉:根据玉米的需水情况,合理进行灌溉管理。
保证玉米生长期间的水分供应,提高玉米的产量。
以上就是玉米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措施。
通过选育适应环境的新品种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及其示范推广效果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玉米的高产栽培一直是农业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了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近年来我国在玉米高产栽培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引进和推广了一些新技术,取得了一些显著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及其示范推广效果。
一、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1. 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玉米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玉米品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首要步骤。
我国各地的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都有所不同,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玉米品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产量潜力,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合理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
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矿物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可以保障玉米的吸肥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
3. 喷施生长调节剂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调节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激素平衡,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提高光合效率,从而增加玉米的产量。
4. 良好的田间管理包括适时耕作、及时除草、密植适度、合理疏苗、连作休作栽培等方面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5. 合理密植通过合理的密植措施,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玉米株数,提高玉米产量。
但要注意密植的适度,过密的密植会导致养分和水分竞争激烈,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二、示范推广效果整个技术示范推广散户旗号的而额料基本散户工作是整个新技术体通过政府和农业科研机构的引导和帮扶,利用广大农户参与玉米高产栽培示范推广,逐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效果。
1. 增加玉米产量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使农户学习和掌握了科学种植管理技术,通过改良种植品种、合理施肥和优良的田间管理措施,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2. 提高玉米品质通过示范推广,农户学会了喷施生长调节剂、合理施肥等一系列提高玉米品质的措施,使玉米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粮食和饲料价值得到了有效提高。
3.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不仅增加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农民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