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黄牛杂交组合育肥及肉质性能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5
对湘南黄牛与杂交黄牛生产性能的研究作者:谢杨元肖和良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16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洞口县湘南黄牛与杂交黄牛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并发现杂交黄牛的杂交优势和育肥效果显著提高,以安格斯(Angus)、西门塔尔(simmental)、利木赞(Limousin)等肉用牛品种为父本,以此对湘南黄牛(XiangNanYellowCattle)进行品种优化与改良。
关健词:湘南黄牛;杂交;生产性能;1.品种概述1.1湘南黄牛该品种主要为湖南南部黄牛的总称,以湖南南部的郴州、永州、邵阳为主,以及与湖南交界的广东的清远、韶关,广西桂林,贵州黔东南州部分地区的黄牛。
因此洞口本地黄牛为湘南黄牛的一种。
1.2杂交黄牛湘南黄牛为母本,利用良种黄牛如西门塔尔、安格斯、利木赞公牛的冷冻精液进行牛的人工授精,生产较湘南黄牛个体大、体重重的杂交黄牛。
2.外貌特征湘南黄牛个体较矮小,公牛躯体前高后低,母牛后躯略高于前躯,体质健壮,结构紧凑。
背膘平直,公牛头长颈较短额宽,母牛头小清秀颈细长。
全身毛色以黄色最多,又分深黄、浅黄、棕黄,次为黑色、褐色。
杂交黄牛额宽,体格高大,全身毛色也为黄色,但额头、眼角和嘴部大部分有不规则的小白花,有些身躯腹部、腿部有大于头部的斑白花。
3.育肥方法用酒渣、豆腐渣以及玉米、豆饼育肥饲料3个配方进行育肥。
3.1酒渣类农副产品育肥配方白、酒糟15~20kg,玉米25kg,豆饼1kg,磷酸氢钙50g,食盐50g,玉米秸2.5kg,中午以饲草为主,添加少量精料,早晚以酒糟、精料为主,育肥肉牛平均日增重可达1.3~1.65kg。
3.2豆腐渣育肥配方每日每头牛饲喂豆腐渣20kg,玉米0.5kg,食盐30g,谷草5kg,平均日增重可达1kg左右。
3.3高能量育肥配方玉米62%、麸皮10%、豆饼15%、高粱10%、贝壳粉2%、磷酸氢钙0.5%,食盐0.5%。
对2.5~3岁、体重300~350kg的架子牛进行育肥。
湘西黄牛杂交改良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湘西地区黄牛是当地特有的优良品种,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
然而由于其品种繁杂、生长周期长、肉质较差等特点,对于育种、繁殖与养殖难度较大。
因此,如何加强湘西黄牛的改良与提升其经济价值,已成为该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对于湘西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根据文献报道,现有肉牛品种与湘西黄牛进行杂交养殖,不仅可以提高湘西黄牛的肉质品质,而且相比传统养殖方式可以大大缩短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探索湘西黄牛与其他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的技术研究,并推广应用于实际养殖中,对于促进湘西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湘西黄牛为母本,在其与外来肉牛品种的杂交中筛选出优良后代,并进行后代的肉质、生长性能、耐病性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对不同杂交亲本间的遗传效应及其杂交后代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究最优的杂交组合及其优良后代提纯方法。
三、研究方案(1)选择合适的肉牛品种:根据湘西地区养殖条件及目标市场需求,综合考虑肉质品质、生长周期、繁殖能力等指标,并结合机构、市场等因素选定适合与湘西黄牛杂交的品种。
(2)杂交优良后代筛选:选取合适的湘西黄牛母本和外来肉牛品种父本进行杂交,筛选出生长快、饲养成本低、肉质好等性能优异的后代,并建立其繁殖群体。
(3)杂交品种性状评估:对杂交后代进行体质量、养殖效益、肉质指标、耐病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并探究不同杂交亲本之间的遗传效应及其杂交后代表现差异。
(4)杂交后代的优化提纯:通过杂交后代的分析比较与品种的结合,提出具有提纯效果的进化策略,进一步优化湘西黄牛与肉牛品种的杂交组合,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四、研究意义:(1)探究湘西黄牛与其他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的关键技术,为湘西地区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2)提升湘西黄牛的肉质品质,缩短其生长周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湘西黄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湘西黄牛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产肉性能等相关指标的测定。
本文件适用于湘西黄牛生产与经营中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143 牛冷冻精液NY/T 1234 牛冷冻精液生产技术规程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43/T 224 湘西黄牛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生长发育性能测定测定项目包括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管围、腹围、睾丸围(公牛)、体重、背膘厚和眼肌面积。
测定年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
测定环境要求测量场地要平坦,牛只站立姿势要端正。
测定方法4.4.1 体高用直尺或杖尺测量鬐甲中部沿前肢后缘垂直到地面的高度,以cm表示。
4.4.2 体斜长用直尺或杖尺测量肩端前缘到坐骨端外缘的直线长度,以cm表示。
4.4.3 十字部高1用直尺或杖尺测量十字部到地面的垂直高度,以cm表示。
4.4.4 胸围用软尺测量鬐甲后缘垂直围绕通过胸基的围度,以cm表示。
4.4.5 管围用软尺测量左前肢管部上1/3处的最小围度,以cm表示。
4.4.6 腹围用软尺测量腹部至背部周长的最大围度,以cm表示。
4.4.7 睾丸围用软尺或专用工具在公牛12月龄、18月龄、24月龄时分别测量睾丸最大围度,以cm表示。
4.4.8 体重用磅称在牛空腹前称重。
4.4.9 背膘厚测定方法按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规定执行。
4.4.10 眼肌面积测定方法按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规定执行。
5 繁殖性能测定测定项目主要测定母牛和公牛的繁殖性能,并计算总受胎率、情期受胎率、繁殖率、犊牛成活率等指标。
湘西黄牛调研报告湘西地区是中国湖南省西部的一个地理区域,也是湖南省的一部分。
该地区以其独特的地貌、丰富的文化和特色的农产品而闻名于世。
其中,黄牛是湘西地区的一种重要农产品,对该地区的经济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湘西黄牛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一、湘西黄牛历史发展湘西黄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据资料记载,湘西黄牛曾经作为农民农耕的工具,同时也是冰雪融化后灌溉农田的重要力量。
在湘西地区的传统农业中,黄牛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湘西黄牛的特点和品种湘西黄牛是湖南省黄牛的一种本土特色品种,其体型中等,背部宽厚,四肢粗壮,黄褐色皮毛。
(具体的特点可以进一步展开说明)三、湘西黄牛的饲养与管理湘西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牛的饲养,因此该地区的牲畜饲养非常发达。
农民根据黄牛的饲养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包括饲料的配比、生活环境的改善、疾病的防治等等。
四、湘西黄牛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湘西黄牛不仅仅作为农民的生活资料,也是该地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持。
黄牛的养殖和销售可以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为当地的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提升了地区经济发展。
五、湘西黄牛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建议目前,中国的肉类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湘西黄牛作为一种优质的肉类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因此,我认为应该进一步推动湘西黄牛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结论湘西黄牛作为湖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对地区经济和农民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湘西黄牛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展历史、特点和对经济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湘西黄牛的市场前景,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湘西黄牛品种性能探究摘要湘西黄牛耐粗饲,性情温顺,耐寒热,繁殖力高,役力强,是一个肉役兼用型地方良种牛。
从外貌特征、产肉性能、繁殖性能、适应性和抗病力等方面对湘西黄牛的品种性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湘西黄牛;品种性能;探究湘西黄牛已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662号公告)21个牛品种之一,其优良的遗传特性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其屠宰率可达52.3%,净肉率达40.8%,肉质优良、肉味鲜美、脂肪含量较少,营养价值高于一般牛肉,是理想的肉类食品,在国内享有盛名。
1湘西黄牛的外貌特征湘西黄牛体格中等,各部位发育匀称,体躯较短,前高后低,肌肉发达,骨骼坚实,皮肤富有弹性。
湘西黄牛的头大小适中,头顶稍圆,公牛头短额宽,母牛头较秀长。
眼大有神,眼眶稍突出,有少数的牛上眼睑和嘴四周有黄白色毛,故有“粉嘴画眉白漂裆”之称。
耳薄,鼻镜宽,鼻孔大,嘴岔深。
角形以“龙门”、倒八字形居多,角以玉色、乳黄色者多,也有黑色、灰黑色个体,公牛颈粗短而雄伟。
湘西黄牛的颈部垂皮较发达。
前胸开阔,鬐甲丰圆。
公牛肩峰明显,背腰平直短宽,腹大而不下垂。
母牛乳房不发达,肩峰不明显,身体略长,尻斜者较多。
公牛睾丸显露,大小匀称。
四肢端正,蹄质坚实,蹄以黑色居多。
尾较长,尾根较粗且着生部位高,帚毛密而多,越过飞节。
全身毛色以黄色者居多,占70%以上,栗色、黑色次之,杂色很少。
一般体躯上部毛色深,腹部及四肢内侧毛色较浅[1]。
2湘西黄牛的体尺、体质状况湘西黄牛的体尺、体质状况见表1。
3湘西黄牛的产肉性能2006年12月6日,在湘西黄牛普查过程中,随机选择5头3.1~3.5岁公牛(其中3头阉牛)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畜牧站实验室进行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52.3%,净肉率为40.8%,骨肉比为4.61∶1(见表2)。
4湘西黄牛的繁殖性能湘西黄牛性成熟早,一般公牛1.5岁性成熟,2岁后便可以配种。
母牛1.5岁开始发情,初配年龄一般为2.5岁。
doi:10.3969/j.iss n . 1006-4907.2019.05.001利木赞牛与湘西黄牛、湘南黄牛杂交效果比较研究——不同良种肉牛改良湘西黄牛、湘南黄牛的效果比较研究(三)李剑波',蔡文杰',龙云2,孙塵李昊帮',李晟',易康乐'*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7NK1020(2017-2020)作者简介:李剑波(1977-),男,湖南衡阳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草食动物研究与推广工作,43053446@*通讯作者:易康乐(1980-),男,湖南永州人,研究员,主吴从事草食动物研究,23404504@ 。
(1.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31;2.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湘西416000)摘 要:通过对利木赞与湘西黄牛和湘南黄牛杂交改良的F1代牛杂交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利木赞F1代杂交牛初生重和各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湘南黄牛与湘西黄牛(P<0.05)o 利木赞与湘西黄牛的杂交Fl 代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 月龄分别较湘南黄牛的 F1 代重 3.28kg, 11.05kg, 12.82kg,20.47kg 和 31.92kg,分别提高了 16.57%、10.31%、6.99%、9.29%和12.26%;利木赞F1代杂交牛初生重和各月龄体尺均显著高于湘南黄牛与湘西黄牛(P<0.05)。
利木赞与湘西 黄牛的杂交F1代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的体高分别较湘南黄牛的F1代提髙了 1&70%、5.64%、6.40%、7.52%和6.18%;胸围较湘南黄牛F1代提高了 22.81%、5.50%、3.63%、3.75%和4.70%;体斜长较湘南黄牛F1代提 高 了 15.30%、5.97%、3.90%、7.58%和 7.04%。
关键词:利木赞;湘西黄牛;湘南黄牛;杂交研究中图分类号:S82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4907( 2019 )05-0001 -02利木赞牛原产地为法国,属大型肉用品种,头 短、嘴较小、额宽、有角,胸宽,肋圆,背腰较短,尻平后躯特别发达,前肢肌肉发达,四肢强壮,全身肌肉 丰满,骨骼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