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线路案例题及解答
- 格式:pdf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10
公司安规国家电网线路类部分习题集★案例分析样例【案例分析1】违章指挥作业触电某电业局送电工区安排检修二班分6个作业组(每组3人)对66kV南石线81基杆进行带电登杆检查,由检修二班技术员侯×分别填写好6张第二种工作票(工作票签发人为该班班长),侯×向全班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安排,要求作业人员注意与带电体保持不小于0.7m (线路《安规》规定应为1.5m,填写的工作票中也误将安全距离填写成0.7m)的安全距离,杆塔下必须设专人监护。
第6组负责检查69—81号杆,因路途较远,工作负责人赵×要求增派一人,技术员侯×临时允许仓库管理员靳×参加作业,因临时抽调,未列入工作票人员名单。
到达工作现场,工作负责人赵×宣读工作票并进行安全交底后分成两个小组开展工作,一组由赵×带领,另一组由靳×带领。
当靳×组当检查到81号杆(该杆是A型带12度5分转角终端耐张水泥杆,下横担为长短臂横担,左侧为短臂。
上横担也在杆的左侧,左导线的引流线距左杆很近,只有860mm,位于上横担的中导线的引流线也在左侧,距下横担的铁拉板只有560mm。
左、右杆均装有脚钉)时,李×在小组负责人靳×的监护下,从左侧登杆。
当李×登到法兰盘时,靳×站在距杆8m的地面处喊:“注意引流线啊!”,李×转身靠近电杆内侧继续攀登。
当其左手抓住下横担铁拉板,左脚踏在下横担,在抬右脚挺身时,上面中导线引流线对其头部放电,安全帽击穿,头部、两手及左脚掌烧伤,李×从杆上摔下,抢救无效死亡。
试分析该起事故中的违反线路《安规》的行为。
答案:(1)未组织现场勘察,对现场作业条件不了解,盲目开展工作,81号杆左导线的引流线距左杆只有860mm,距下横担的铁拉板只有560mm。
违反线路《安规》5.2.2“现场勘察应查看现场施工(检修)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危险点等”的规定。
2013南网电力工程造价知识培训资料(主网)送电线路案例分析1、建筑安装工程费取费计算广西省南部某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其主控楼单位工程的定额直接费为1025万元,定额人工费为215万元,材料机械的编制年价差为331万元。
其全站安装工程的定额直接费为426万元,定额人工费为135万元,装置性材料费为1254万元,编制年价差35万元。
已知广西省的工资性补贴为3.14元,社保部门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为20%,失业保险费率为2%,基本医疗保险费率为8%,住房公积金费率为10%,工程所在地税金为3.41%。
1、计算主控楼项目的建筑工程费2、计算全站安装工程费2、(20分)在南京市郊区有一项500kV送电工程,线路沿线地形为平地40%,泥沼40%,丘陵20%;共用杆塔30基,全部为自立式铁塔。
其中直线塔24基,转角塔6基。
江苏省工资性补贴为3.48元/工日。
按照工程设计及工程地质情况,基中12基塔的基础施工图如图所示,土质为普通土。
12基为松砂石(坑深3m),628m3/每基,6基为水坑(坑深3.5m),425m3/每基,请完成以下计算:(1)计算出该工程土(石)方工程的地形增加系数。
(2)计算出该工程人工费调整系数(3)按定额的要求计算出工程土(石)方工程量。
(4)在下面给定的表格(表三丙)中完成套定额并计算工程概算费用(要求计算到定额直接费)。
参考答案(1)地形增加系数=20%*5%+40%*10*=5% (2)人工费调整系数=(3.48-2.4)/33.1= (3)土(石)方工程量 V ---- 土、石方体积(m3); h ---- 坑深(m );=3.9+0.05=3.95a(b) ---- 坑底宽 (m )[= 基础宽+2×每边操作裕度]; =3.5+2*0.2=3.9a1(b1) --- 坑口宽 (m )[= a(b)+2×h ×边坡系数] =3.9+2*3.95*0.45=7.455m22311()()3hV a aa a m =×++= 131.48m3/每坑 每基方量=131.48m3*4 土方工程量=普通土131.48m3*4*12= 松砂石 水坑(4)见excel 表表三单位工程预算表单位:元序号编制依据项目名称及规范单位数量单价合价装材安装费装材安装费合计其中人工其中机械合计其中人工其中机械土石方工程线路复测及分坑YX2-4 直线自立塔基24 51.1 24.49 2.04 1226 588 49 YX2-5 耐张(转角)自立塔基 6 68.29 36.74 2.94 410 220 18 自立式铁塔坑的挖方(或爆破)及回填YX2-35 普通土/4m以内m36311.04 17.29 15.82 1.47 109118 99841 9277 YX2-42 松砂石/3m以内m37536.00 26.42 24.16 2.26 199101 182070 17031 YX2-67 水坑/4m以内m32550.00 58.80 28.30 30.50 149940 72165 77775 小计459795 354884 104150 地形增加费% 5 354884 17744 17744合计477539 372628 104150 工资补贴增加% 3.26 372628 12158 121582、(20分)在贵阳市郊区有一项500KV架空送电工程,线路沿线地形为平地50%,泥沼50%,共用杆塔20基,全部为自立式铁塔。
历年的几个生态案例考题及参考答案总结一、某拟建高速公路,线路总长98km。
主要工程为:路基筑建和路面铺设;大桥57座,总长11603m;中桥143座,总长9752m;中桥38座,总长1149m;涵洞132道,总长4052m;遂道16座,总长10080m;立交桥9座(处);通道105座;服务区、养路用房、收费站多处;改移道路14.28km,改移河道10.4km;施工进场道路20.5km。
工程土石方总量10861km3,其中挖方11001km3、填方7500km3、弃方3501km3。
沿线设置10个弃渣场。
道路沿线穿越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
沿线区域雨热丰富,植被主要为天然林、竹林、灌木林、荒草丛和人工植被。
森林覆盖率30—70%。
沿线发现珍稀濒危植物31种,狭域特有植物14种;几十种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沿线两侧分布有18处村庄、4处学校。
根据上述背景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环评吧1.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并说明理由。
2.简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本项目可采用的调查方法。
3.简述工程分析中需要主要说明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主要内容。
4.本工程应划分几个环境评价时段?为什么?简述不同评价时段的评价重点。
5.简述生态环境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该高速公路建设符合国家公路网的建设规划,如果线路只能穿背景材料中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请问需要履行什么手续?答:1、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并说明理由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中评价等级的划分,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98平方公里(大于50平方公里),穿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线发现珍稀濒危植物31种,狭域特有植物14种;几十种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沿线两侧分布有18处村庄、4处学校。
属于敏感地区,所以评价等级为一级。
2、简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本项目可采用的调查方法。
线路工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1、施工作业地段线路开通后,列车限速应按()逐步提高。
A、速度阶梯B、通过车辆种类C、限速要求D、线路条件答案:A2、本线来车按下列距离下道完毕:120km/h<vmax≤160km/h时,不小于( )。
A、1400B、2000C、800D、500答案:A3、垫砟起道用石砟采用火成岩材料,其粒径规定范围为()。
A、5~10mmB、8~20mmC、10~15mmD、10~30mm答案:B4、《安规》第2.3.6条,在非自动闭塞的电气化区段上更换钢轨时,换轨前应在被换钢轨两端轨节间纵向安设一条截面不小于()mm2的铜导线。
A、50B、40C、60D、70答案:D5、钢轨轨面波浪形磨耗谷深大于()时,应进行打磨。
A、0.3mmB、0.5mmC、0.1mmD、1.0mm答案:B6、()不属于钢轨主要参数。
A、钢轨的轨底宽B、钢轨的头部顶面宽C、钢轨的长度D、钢轨的轨腰厚答案:C7、线路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规定,正线及到发线轨枕的空吊率(连续检测50头大于8%),每增加( ),扣2分。
A、1%B、4%C、3%D、2%答案:A8、线路综合维修周期依据()确定。
A、年通过总重B、累计通过总重C、机车轴重D、车辆轴重答案:B9、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应至少每()联系一次。
A、3~6 minB、3~4minC、5~10 minD、3~5 min答案:D10、冻害回落时,直线上先撤较少的一股钢轨,曲线则必须先撤()。
A、里股B、无所谓C、外观答案:A11、在接触网支柱及接触网带电部分()m范围以内的金属结构均必须接地,在与接触网相连的支柱及金属结构上,若未装设接地线或接地线已损坏时,严禁人员与之接触。
A、4B、6C、5D、3答案:C12、扣件应安装密贴。
扣板(弹片)扣件扭力矩应达到()N•m。
A、60~80B、80~150C、80~140D、120~150答案:C13、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每()不少于1次,原则上春、秋季各1次,进行影响无缝线路稳定的作业后,应及时进行观测。
线路故障题库及答案详解1. 线路故障通常分为哪几类?A. 断线故障B. 短路故障C. 接地故障D. 所有以上答案:D2. 断线故障的特点是什么?A. 电阻突然增大B. 电流突然减小C. 电压突然升高D. 电流突然增大答案:B3. 短路故障会导致什么后果?A. 线路过载B. 设备损坏C. 供电中断D. 所有以上答案:D4. 接地故障如何检测?A.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B. 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C.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D.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答案:C5. 线路故障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定期检查线路B. 使用过载保护装置C. 避免线路过长或过细D. 所有以上答案:D6. 线路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有哪些?A. 视觉检查B. 听觉检查C. 触觉检查D. 所有以上答案:D7. 线路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先断电后处理B. 先检查后处理C. 先隔离后处理D. 所有以上答案:D8. 线路故障修复后需要进行哪些测试?A. 电阻测试B. 电流测试C. 电压测试D. 所有以上答案:D9. 线路故障的常见原因有哪些?A. 材料老化B. 环境因素C. 设备故障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线路故障的修复步骤通常包括哪些?A. 确定故障位置B. 断电并隔离故障区域C. 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D. 所有以上答案:D11. 线路故障分析中,哪些因素需要考虑?A. 故障发生的时间B. 故障发生的地点C. 故障发生时的负载情况D. 所有以上答案:D12. 在处理线路故障时,为什么需要先断电?A. 防止触电事故B. 避免故障扩大C. 确保安全操作D. 所有以上答案:D13. 线路故障的修复过程中,如何确保修复质量?A. 使用合格的维修材料B.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C. 进行必要的测试验证D. 所有以上答案:D14. 线路故障的预防措施中,为什么需要避免线路过长或过细?A. 减少电阻B. 避免过载C. 提高线路的稳定性D. 所有以上答案:D15. 在线路故障的诊断过程中,视觉检查通常能发现哪些问题?A. 线路断裂B. 绝缘层破损C. 连接点松动D. 所有以上答案:D16. 线路故障的修复后,为什么需要进行电阻、电流和电压测试?A. 验证修复效果B. 确保线路安全C. 预防再次发生故障D. 所有以上答案:D17. 线路故障的常见处理工具有哪些?A. 万用表B. 钳子C. 螺丝刀D. 所有以上答案:D18. 线路故障的修复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进行隔离操作?A. 防止电流回流B. 避免影响其他设备C. 确保维修人员安全D. 所有以上答案:D19. 线路故障的修复后,如何进行效果评估?A. 观察设备运行情况B. 进行必要的测试C. 记录故障处理过程D. 所有以上答案:D20. 线路故障的预防和处理中,为什么需要制定应急预案?A. 快速响应故障B. 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C. 规范故障处理流程D. 所有以上答案:D。
一、已知某线路耐张段的代表档距为524m,观测档档距为480m,观测弧垂时的温度为20ºC,由安装曲线查得代表档l o =524m 、20ºC 时的弧垂为f o =17.3m ,求观测档的观测弧垂f c 。
P153(20分)()m 52.145244803.17 22=⎪⎭⎫ ⎝⎛⨯=⎪⎪⎭⎫ ⎝⎛= llf f c 解: 答:观测档的观测弧垂f c 为14.52米。
二、某500kV 线路跨越110kV 线路,在交叉跨越点正下方的地面上立塔尺,大交叉角平分线上架仪器观测交叉跨越距离。
观测塔尺时的读数为:上丝读数a=2340mm ,中丝读数t=2040mm ,下丝读数b=1740mm ,垂直角α读数=108º27′36"。
110kV 架空地线的垂直角α1=94º03′42",500kV 导线的垂直角α2=87º13′18"。
请计算出该处交叉跨越距离。
P152(20分)()()()()()()[]()m 45.624309490tan 81318790tan 53.984tan tan D H :H m 984.53 637210890cos )17402340(100 cos D 1222='''--'''-=-=='''-⨯-⨯=-=ααα交叉跨越距离:测点至仪器的水平距离解:b a k D 答:该处交叉跨越距离为6.45米。
三、某500kV 线路,观测档距l =640m ,耐张段的代表档距l o =576m,导线的线膨胀系数α=20.5╳10-61/ºC ,实测弧垂f =24.6m ,测量时的气温t=20 ºC 。
求气温为40ºC 时的最大弧垂值f max 值。
P171(20分)()()()m t t l l f f 5.26 105.2020405768640324.6 83 6242max 42max =⨯⨯-⨯⨯+=-+=-α解: 答:40ºC 时的最大弧垂值f max 值为26.5米。
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1送电线路导线布置,单回路多用水平排列,双回路多用垂直排列,当导线水平排列时,对1000m一下档距,要求的水平线间距离按一下公式计算:D=0.4L k+U/110+0.65 f c1/2式中: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L 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U----送电线路标称电压,kV;f c---导线最大弧垂。
m。
某220kV线路铁塔,设计用于10mm冰区,最大档距700m,其最大弧垂为36m,绝缘子串长是2.5m。
问题:1.当设计采用单回路铁塔,导线水平排列,其线间距离应不小于()m。
2.当采用双回路铁塔,导线垂直排列,其线间距离应不小于()m。
3.如上双回路垂直排列,两回路间的水平线间距离应不小于()m。
4.上、下层相邻导线间的水平偏移应不小()。
答案:1.D=0.4×2.5+220/110+0.65×361/2=6.9(m)。
2.D=0.75×6.9=5.2(m),但不得小于5.5m。
3.D=6.9+0.5=7.4(m)。
4.不小于1m。
难度系数:难题目来源:《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 第8.0.1-2、第8.0.2、第8.0.3条。
设计送电线路杆塔定位验算中,最主要一项任务是计算每基杆塔的实际使用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看是否超出其杆塔的设计使用条件。
水平档距的计算公式是:L h=(L1+L2)/2;垂直档距的计算公式是:L v=L1v+L2v=(L1/2+(σ1×h1/r×L1))+ (L2/2+(σ2×h2/r×L2)) 式中:L1、L2---分别为前、后侧档距;h1、h2---分别为前、后侧高差,较邻侧高为正,较邻侧低为负。
σ1、σ2-------分别为导线在某计算条件下前、后侧应力。
r---------导线在某计算条件下的垂直比载。
1、某直线杆塔位于斜坡上,前侧档距、高差分别为350m和70m,后侧档距、高差分别为400m和-60m,导线应力是58.8N/mm2, 垂直比载是3.4×10-2N/m﹒mm2。
线路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1、在既有线上施工时施工单位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及时协调施工与运营的关系,解决行车与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A、施工措施B、施工安全措施C、施工协议D、施工安全协议答案:D2、一般事故的调查期限为()日。
A、20B、15C、5D、10答案:A3、放行列车时,焊缝温度应低于( )A、400℃B、200℃C、300℃D、100℃答案:C4、检修分开的基本原则是实行独立检查以及专业化、机械化集中修理,实现()的独立分开。
A、检查与维修B、养护与维修C、检查与整治D、检测与保养答案:A5、线路起道顺坡率,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作业完毕时不应大于()。
A、1‰B、0.8‰C、2‰D、1.5‰答案:C6、视觉信号的绿色表示()。
A、停车B、不起任何作用C、按规定速度运行D、注意或减低速度答案:C7、在站内正线线路(或道岔)上施工,当进站信号机距离施工地点大于或等于A时,不设置()。
A、.减速信号牌B、移动停车信号牌C、.带T字的特殊移动减速信号D、作业标答案:C8、施工天窗封锁作业,防护人员不得少于()人。
A、2B、4C、3D、5答案:B9、线路修理应做好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和管理,充分利用检测数据()线路修理。
A、检查B、指导C、验收答案:B10、夹板折断的应急处理时,直线及半径大于()m曲线地段单侧夹板折断,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车站登记临时天窗,及时更换。
A、800B、1000C、1200D、600答案:A11、需办理封锁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线路开通后不限制列车速度的施工,由()担任施工负责人。
A、职务不低于班长的人员B、职务不低于工长的人员C、段级领导D、职务不低于车间主任的人员答案:B12、在保证运输安全兼顾运输效率的前提下,特规定线路大中修清筛在封锁前的慢行时间内,允许“()”(板结地段4根)。
A、隔五挖一B、隔一挖一C、隔二挖一D、隔六挖一答案:D13、凡线间距离不足规定时,应设置矮型()移动减速信号。
案例分析1、有一台电动机功率P为1.1KW,接在U为220V的工频电源上,工作电流I为10A,则该电动机的功率因素COSΦ为(0.5)。
解析:P=UICOSΦ2、有一额定值为220V、1500W的电阻炉,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则电阻炉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各为(32.3W,6.82A)。
解析:R=U2/P=220*220/1500=32.23W;P=UI I=P/U=1500/220=6.82A3、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两个并联后与另一个串联,其总电阻等于( 1.5R)Ω。
解析:R+R2/2R4、某直流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阻为40Ω,其电流为( 5.5)A。
5、在电容C为50uF的电容器上加电压U为220V、频率f为50Hz的交流电,求容抗XC、无功功率Q(63.69Ω,759.9kvar)。
解析:Xc=1/2πfC=1/2*3.14*50*50*106=63.69Ω;Qc=U2 /Xc=220*220/63.69=759.9 kvar 6、某对称三相负载作三角形(D)连接,接在线电压为380V的电源上,测得三相总功率为6KW,每相功率因素0.8,则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值为( 6.58A,11.4A)。
解析:PL=√3ULILCOSΦIL=PL/√3ULCOSΦ=6000/1.73*380*0.8=11.4A;Ip=IL/√3=11.4/1.732=6.58A7、导线的电阻为4Ω,今把它均匀地拉长到原来的2倍,电阻变为(16)Ω。
解析:R=ΡL/S,R原=ΡL/S/2=2R=2*4=8Ω,拉长所以导线直径变为一半同样电阻再次翻倍就是16Ω。
8、一负载接到电压U为220V单相交流电路中,电路电流I为5A,功率因素COSΦ为0.8,求该电路视在功率S和有效功率P值(1100VA,880W)。
解析:R=220/5=44Ω,S=I2R=5*5*44=1100V A;P=UICOSΦ=220*5*0.8=880W9、把L为0.1H的电感线圈接在U为220V、f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则感抗XL、电流I的值为(31.4Ω,7A)。
电路故障问题:常见的情况是断路和短路,检验的方法有小灯泡法、电压表法、电流表法、导线法。
一、断路的判断1、断路的主要变现。
断路最显著的特征是电路(并联的干路)中无电流(电流表无读数),且所有用电器不工作(常是灯不亮),电压表读数接近电源电压。
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则电路的故障是发生了断路。
2、判断的具体方式。
采用小灯泡法、电压表法、电流表法、导线法等与电路的一部分并联。
原理是在并联的部分断路时,用小灯泡法、电压表法、电流表法、导线法等与电路的一部分并联再造一条电流的路径,若这条路径搭在哪里使电路恢复通路,则与之并联的部分就存在断路。
(1)电压表检测法。
把电压表分别和逐段两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并联,若有示数且比较大(常表述为等于电源电压),则和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断路(电源除外)。
电压表有较大读数,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已经和相连的通向电源的部分与电源形成了通路,断路的部分只能是和电压表并联的部分。
(2)电流表检测法。
把电流表分别与逐段两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并联,如果电流表有读数,其它部分开始工作,则此时与电流表并联的部分断路。
注意,电流表要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以免烧坏电流表。
(3)导线检测法。
将导线分别与逐段两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并联,如其它部分能开始工作,则此时与电流表并联的部分断路。
(4)小灯泡检测法。
将小灯泡分别与逐段两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并联,如果小灯泡发光或其它部分能开始工作,则此时与小灯泡并联的部分断路。
例1、在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K,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小,则()分析:本题中电阻和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总电压,读数和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所以是电压表V2读数变小。
V2测的是电阻R两端电压,根据分压关系,它两端电压变小,L可视为定值电阻,V2的读数只能变为零,则电灯L两端电压必变大,而变大的原因只能是R发生短路,或L发生断路。
对照题中选项,可判断出A、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