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典型案例:歌手丛飞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品读名人
他是一名歌手,他的歌声唱响了生命的奇迹;他又是一个普通人,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去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他叫丛飞,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他是一个普通的群众,又是一个让人所敬仰的名人。
丛飞是一名歌手,他经常用他赚来的钱资助贫困儿童读书,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个贫困儿童的“代理爸爸”。
因为他常年辛勤工作,又要照顾他收养的儿童而耽误了身体,患了疾病,后来因病去世。
看了他的事迹,真让我感动。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为了钱财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像“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等,不是都为了钱吗?再想想丛飞,他有很多钱,却没有贪图与家人享乐,而是资助贫困学生,做有意义的事情,奉献自己,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叫丛飞,是深圳的一名普通文艺工作者,也是深圳的一名普通义工。
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
”这是丛飞每一次活动的开场白。
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没有能力像丛飞一样资助别人读书,但是我们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最普通不过的扶老人过马路、给山区小朋友捐一两本书、捐一些零花钱,这些都是我们能做到的。
就像丛飞说的:“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
”如果每
一个人都这么想,都这么做,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幸福、和谐了吗?
如今,丛飞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但他一生的事迹,却赢得了大家饱含敬意的喝彩。
像他这样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敬仰的名人。
藏在心底的感动中考满分作文几个月前,我们学校发了一本《精神丰碑——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这样一本书。
一开始,我并不觉得这本书多好看,但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的心却为之一振。
书中的这些人都是一些普通人。
他们却用自己的心灵去温暖着世上千千万万人的心,温暖着这个世界。
其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丛飞和殷雪梅。
丛飞,原名张崇,年开始了长达xx年的慈善资助活动。
xx年,多么漫长的时间,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
即使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很多大明星也只是形式主义,但丛飞只是普普通通的歌手啊!在义演舞台上,歌手丛飞不仅唱,而且还捐。
每一次,他都会捐出身上所有的钱,有多少捐多少,连车费也不留。
从年到住院的前一年,丛飞资助的孩子一共有名。
xx年一月,出现吐血状况已经数月,但丛飞仍然参加了6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赈灾义演,还将1.5万元治病的钱也捐了出去。
“我不能唱歌挣钱了,那些孩子怎么办?” 丛飞在生病时想到的仍然不是自己,真是太令人感动了。
xx年4月20日,丛飞离开了世界,年仅37岁,在其短暂精彩的一生中,捐款额超过了万。
殷雪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出事的那天(xx年3月31日),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去影剧院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中午12点10分在返回学校的途中,二(1)班班主任殷雪梅在确认东西两旁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护送学生沿人行道线过南环二路。
突然,一辆桑塔纳轿车由西向东疾驰而来,已靠近公路北边的殷雪梅发现后迅速反应过来,只见她回身张开双臂,奋力将路中央的6名学生一起推向路旁,学生们的生命保住了,殷雪梅却被车子撞飞到25米外,倒在了一片血泊中……”这段话尤其令我感动,一位普通的教师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来保护学生,这种精神太难得可贵了。
当时连一瞬间的思考时间也没有,她却做出了让人振撼的举动,这使我想到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老师”,他却为了个人的生命让自己的学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殷老师走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精神丰碑》此书除上述的二位英雄人物除了林浩、童世强、雷冬竹等人的英勇事迹,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必须向他们自学。
材料一:著名歌手丛飞利用自己的演出所得捐资300万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但当丛飞患胃癌时他所捐助的在本地已经完成学业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来看他,媒体报道后他所捐助的一个学生居然埋怨说:这让他们很没面子。
丛飞却说别责怪他们,我已经是不需要医疗的人了。
材料二:华农大的学生利用收废品挣的钱全部捐献给一所希望小学,帮助学生上学。
后自己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一名受捐助的学生将自己辛辛苦苦攒的压岁钱10元全部捐献给了她。
有人问这个孩子为什么捐这么多钱。
孩子说就是做到了姐姐说的一句话。
记者问姐姐说的什么。
孩子说姐姐说过:当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你也要学会帮助别人。
丛飞事迹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他的名字叫丛飞。
丛飞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歌唱家,更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倡导者。
在他的一生中,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丛飞的事迹。
丛飞的成长经历丛飞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就对音乐非常有兴趣。
他在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钢琴,六岁开始学习唱歌。
由于他的天赋和努力,他很快便成为了一位出色的歌唱家。
他的声音甜美动人,深受大家的喜爱。
丛飞的成长经历也充满了坎坷和困难。
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他被确诊患有白血病,这对于一个年轻的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但是丛飞没有放弃,他坚韧地战胜了病魔,并且在此后更加热爱生命,更加热爱音乐。
丛飞的音乐之路丛飞的音乐才华在年轻时便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在2005年,他参加了一项全国性的歌唱比赛,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为他接下来的音乐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后的几年中,丛飞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他发行了多张唱片,并在全国多地进行了巡回演出。
他的演唱会场场爆满,深受歌迷的喜爱。
丛飞的音乐风格以流行音乐为主,但是他也尝试了很多不同的音乐风格。
他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让人们在听音乐的同时也深受启发。
丛飞的公益之路丛飞不仅在音乐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他也是一位非常热心的公益事业倡导者。
在他的看来,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来自于自己的才华,更应当来自于他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丛飞在公益事业上贡献了很多。
他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残疾人、贫困儿童、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
他成立了一家慈善基金会,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
在他的眼里,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步步地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
在他的带动下,公益事业在社会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
总结丛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
他有才华,有爱心,还拥有强大的意志力。
在他的一生中,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话题作文关于丛飞温暖故事的作文引导语:丛飞,是深圳闻名男歌手。
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与了400多场义演,收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共计300多万元,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今日给大家带来他资助贫困儿童的暖和故事。
暖和就是那么简洁有时我们是对手,有时我们是伴侣。
这是世间的定义,在我小小的世界里,这就是世间的暖和。
就像捡起一片落叶那么简洁。
――题记关于暖和,人们有很多种理解。
有肉体上的感受,还有我们心中的一份感动。
而今日,我们单说再我们心中的暖和。
这些暖和是由一次次感动产生的,一滴滴眼泪汇成的,一颗颗心缔造的!在这背后都会是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
有人说:“人的心都是肉长的,谁不会感动?”这是不错的。
让浪子回头,让罪犯获得“新生”。
这就是世间暖和的力气!我不只一次看着“丛飞”的故事。
那是一个漂亮的童话,36岁的知名歌手丛飞。
近十年来,认养资助了贵州,湖南,四川,云南及山东地区等的贫困同学,残疾人和孤儿178人,他为孩子至少捐献了300万元的善款,5月12日被确诊为晚期胃癌。
令人震动的是,他却根本拿不出治病的钱,在他那50多平米的简陋家里,没有任何值钱家产,衣柜里的衣服都是三五十元的廉价货,唯一有些档次的是他常穿的白色演出服。
第一次听说丛飞故事的时候,我心中有感慨也有感动。
但在往后的日子中,我突然觉得,那些是我们应当做的,那同样是我们的义务,是作为同类的的关怀与关心。
想想,佛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1次擦肩而过。
”可见是命运让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要学会珍惜和互助。
而且,对别人的关怀不应当停留在表面,不应当为了别人的赞扬而做做样子。
无私的关怀才会使人们真正感受到暖和。
一些丑恶的关怀,虚假的赞颂,是不应当发生在这世间的。
但也不行否认,在这世上暖和与寒冷是并存的。
直到其次次听别人讲丛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是暖烘烘的,也没有了其它的感受。
丛飞的先进事迹故事丛飞是深圳著名男歌手。
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丛飞先进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丛飞人物简介他是一名歌手,也是一名义工,还是183个孩子的“父亲”。
他深受观众喜爱,有足够的条件让自己生活富足,但他却倾尽家财资助贫困学生,为孩子们花了几百万元自己却没钱治病甚至负债。
“我叫丛飞,来自深圳,义工编码是2478。
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
”这是丛飞留给世界的简短而厚重的声音。
5年过去,深圳“爱心大使”丛飞的善言和善举依旧激荡人心,他的奉献与仁爱依旧感动国人。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初二便被迫辍学回家。
但执著的音乐梦想让他不畏艰难四处拜师学艺,最终考上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后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
1992年,张崇只身闯荡深圳。
刚到深圳的时候,他做过搬运工、洗碗工。
曾有一次,劳累过度的张崇晕倒在草地上。
醒来后,他把名字改为“丛飞”,立誓要“从草丛中起飞”。
其后,凭借出色的男高音和模仿技巧等才华,丛飞开始在深圳崭露头角并得到了深圳观众的喜爱。
一场义演,让丛飞走上了“爱心之路”并为此执著追求一生。
1994年,丛飞参加了一场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
当时观众席上坐着几百名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
童年的苦难经历让丛飞对这些孩子的学业和前途十分担忧,他当场捐出了所带的全部现金2400元。
丛飞的慈善之路从此开始,并十几年如一日坚守,直到生命的终点。
在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记者见到了丛飞的挚友刘家增。
这位记录了丛飞慈善活动和生活点滴的摄影师告诉记者:“最初我也怀疑他只是一时冲动,但是他的慈善热情丝毫不减,他的爱心让我慢慢理解,逐渐尊重,最终完全被他所感动。
我尊敬的人—丛飞作文500字丛飞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丛飞是一位著名的歌唱家,那中央电视台为什么要对他进行追记呢?听我说了下面的事,你就知道了。
丛飞是歌唱家,每次出场费就有二三十万。
但他还是经常参加一些义演、慈善活动。
他还资助二三十名失学儿童,帮助他们上学。
一次,他穿着朴素的便衣,手里提着装着演出服的旅游包,身上背着一袋装着孩子们送给他的红薯。
当他走进后台时,门卫拦住他,以为他是观众,就要赶丛飞回去,丛飞反复解释说:“大哥,我是丛飞啊,正要赶时间,您就让我进去吧!”门卫还不相信:“丛飞?丛飞是什么人呀?歌唱家有像你这样的?”后来还多亏团长来给他解了围。
门卫把丛飞当成了普通观众,也难怪。
谁知道丛飞比普通人还普通呢!堂堂歌唱家却向朋友借钱,听过没?丛飞就是这样。
问问他的朋友,谁没借过钱给他?一次,丛飞因为失学儿童的学费该交了,可家里的钱在上次交学费时就用得差不多了,再加上丛飞经常参加义演,也赚不了多少。
家里真可算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没了法子,又向朋友借钱了:“小王,我最近钱有点紧,你就……”“你是谁?大歌唱家呀!又向我借钱,上次还没还呢!”丛飞又向朋友说明理由:“孩子们学费又催了,我怎么能不管呢!”朋友听了,抽出钱包,摇了摇头说:“算了,你这样也不是一次二次的了,借给你!”丛飞为了孩子们低声下气地找朋友借钱,待凑足了钱又给孩子们寄去。
久而久之,朋友们也竟养成了主动给钱的习惯。
丛飞就这样资助了这几十位孩子,他们也都亲切地叫丛飞“爸爸”。
不少朋友劝他别资助了,这样负担太重,但丛飞却坚决拒绝了。
几年下来后,丛飞身体也开始衰弱,被检查得了绝症,结果英年早逝了。
我为之感到非常惋惜。
歌唱家丛飞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那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记忆在我的脑海之中,丛飞是一位值得受人尊敬的歌唱家。
人物故事作文600字人物故事作文600字7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物故事作文600字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物故事作文600字篇1深圳是座美丽的城市,往往有一些人在默默地、不求回报地奉献出自己的爱。
丛飞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
丛飞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他的精神感染着我们。
”在丛飞的身边,有一群特殊的义工:他们既是丛飞多年帮贫助弱之路的见证人,又在丛飞的感染下加入了爱心行列。
丛飞患胃病已经有6年的历史,胃部剧烈疼痛也有八九个月时间。
医生怀疑他的胃部癌变发生在两年前。
如果丛飞多为自己的健康考虑一些,早几个月来医院全面检查治疗,情况会与现在不同。
连日来,丛飞这个名字在深圳变得家喻户晓。
在互联网上,人们纷纷留言表达对丛飞的敬意;在工作之余,人们打听丛飞,打听丛飞所服务的义工联……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走进义工这光荣而神圣的队伍,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
当爱心大使丛飞的感人事迹在深圳流传开来,远在北京的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也为之感动。
昨日下午,带着鲜花、慰问金以及李学举部长的问候,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率民政工作人员一行,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看望正在治疗当中的丛飞。
丛飞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事迹通过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人们在表达敬意的同时,也引发了这样的思考:深圳出现丛飞这样的爱心人物,说明了什么?丛飞的爱心行动,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丛飞,一个使我懂得崇拜的人,当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当我第一次听到他的故事,我记得当时,我流了很多的泪水,是为感动而流的,那时正是印度海啸事件,他也在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振灾义演活动。
那一该我深深知道原来做人也可以这样活的,不会什么,只为一颗爱心,一颗为祖国为人民而生长的爱心,我那里真的好敬佩你。
2015高考作文名师押题【5】方向性押题四:大爱与私爱【例题】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生。
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并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
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
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款给了一所希望小学。
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
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
”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资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文三步第一步: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压缩,注意始终要试图设置出一些关键性词汇,让这些词汇导引你的写作思路。
这些关键词可以来自你的概括,更可以来自材料本身。
平时写作特别爱偏题的同学,就可以在原文中找出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句,保证自己万无一失。
切记:高考作文放佛是一场舞蹈,但是“带着镣铐跳舞”,因此一定不能再原有材料过度推断。
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如何不能从材料中的两个意思你自己往下推出一个新的意思来。
比如,第一条材料,丛飞很愿意帮助别人;有些人很却忘恩负义;你写以上这两条其中任意一条都可以,也可以把两条放在一切写做对比突出帮助别人的意义;但就是不能讲这两条放置在一起再往下推到出“人与人不一样”这样的题目来,这就是看似与材料有关,但却是过度推断了。
迅速画出本题可以在材料中找出的可写条目并逐个列出,这是第一步:1、丛飞是帮助别人的典型、华农大小李也是帮助别人的典型2、有些人没有记住丛飞对自己的帮助3、大部分人不是这样,被小李捐助的孩子们说出“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第二步:迅速思考你上面列出的那些可写选项,哪些是大部分人都可能写到的,马上排除;哪些是根本不好写的,马上排除;留下那个最完美的,展开文章构思立意,这时第二步:1、丛飞是帮助别人的典型、华农大小李也是帮助别人的典型====单纯写帮助应该是大部分人都考虑到的,但这样就进入大多数人的圈子,文章就容易落俗,而且通过材料分析,这样写也只强调了帮助别人这一个方面,不够好。
高考作文典型案例:歌手丛飞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
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
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
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
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
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
”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从形式上看,今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似乎应属材料作文,但根据其要求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以及“三自”原则来看,似乎又具有话题作文的特征。
那么,就不妨把作文题化成与“材料内容及含义”有关的话题,写成话题作文(因为当前学生多练习话题作文,对此很擅长),而且可以设计出多个话题,这样写作范围无形中也就扩大了,相应的写作难度也就降低了(要注意的是作文切莫脱离材料的内容,但根据“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要求,可以只选取材料中的一点内容即可)。
那么,可以设计出一些什么话题呢?其关键是读懂材料。
细读之,就会发现其主旨就在丛飞及其受助者、小李及那位四年级女生的表现中。
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点:1.丛飞节衣缩食还不忘资助贫困学生,很明显这是一种无私的爱的奉献,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是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的传承,无疑是值得我们歌颂的。
2.丛飞病危时,他所资助的对象无人来看望被披露,竟有某受助者还埋怨,这正说明了感恩的缺失,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更应该把爱的火把完美地传递下去,使之更好地照亮我们的心灵。
3. 丛飞不责怪受助者的所作所为,更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体现了他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操,这更应为我们所效仿。
4.四年级女生的行为恰是感恩的真实体现,体现了少年心灵的纯洁,说明了爱的火炬正在蔓延,这也正是我们可以相信中国的未来的鲜明论据。
5.由材料中“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的行为与四年级女生行为的对比,我们还会发现少年心灵的无瑕、某些成年人心灵蒙尘人生观庸俗等。
明白了这些,再结合要求,就可把它化成以下话题:“爱”、“奉献”、“境界”、“胸怀”、“感恩”、“付出与回报”、“把爱传递”……据此,就可进行如下立意:1. 学会感恩;2. 弘扬传统美德;3. “人”字应该是相互支撑的;4. 善行永远美好;5. 人人需要爱;6.奉献,不落的太阳;7. 让我们做爱的传递者;8.予人玫瑰,余香在手(丛飞的行为感动了中国,被诸多人怀念,亦可看作“余香”);9. 爱,不图回报;10. 活出一种境界;11. 呼唤美德;12.精神文明建设教育还要深入;13.莫让世俗蒙尘心灵(后三者侧重于对材料中那几位年轻人的行为立意,这样仍符合“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的要求)……当然,还可以辩证地剖析,阐明丛飞和那个四年级学生做法的意义,同时指出类似丛飞救助对象做法的不妥等。
从这些立意来看,同学们都并不陌生,恐怕还多属老生常谈,那么,此时,最好不要写成议论文,因为很难出新,所以就要在文体上下些功夫,比如可以写成小小说、剧本、日记、访谈、故事新编、童话、书信、网聊等形式,会给人一种新颖感,从而赢得青睐。
满分作文选评爱,更需要“复制——粘贴”甘肃一考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是一首歌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句,也是对一个社会中冷漠人群的最震撼人心的呼唤。
(开篇破题,切入直接而简洁)习惯了在快捷的信息网络上生活的人们,每天不知进行着多少次的“保存”、“复制”、“粘贴”、“删除”之类的操作。
可你试着将一些人类的美德类似地操作过吗?(过渡巧妙)请让我告诉你一个美妙的操作,把爱先“保存”再“复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粘贴”,试一试,你将因此而快乐一天,甚至一生。
(插入语简约明了,不仅自然地解说了标题,而且起到了巧妙的过渡作用)第一次从《读者》上读到丛飞的故事,让我感动到流泪,更让我羞愧到脸红。
(不着痕迹地切入材料,正符合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的要求)二十岁了居然没有自发地捐过一次钱,习惯了对身旁受难者的冷漠,甚至特别地轻视他们。
念小学的时候,还知道偷家里的一块干粮给乞食者,后来慢慢的就不这样做了,开始去呵斥他们,大家都这样,原来我们学会了把爱“删除”这个操作。
(在自我解剖式的对比中凸显了对“爱”的呼唤,并进一步深化了开头。
同时,第一人称手法的运用还增加了文章真实性与批判力量)从内心说,把爱“删除”是不快乐的,你内心永远会随物质的变化而变化,但你永远会记得小时候当你把食物偷递给乞食者时他给你的那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激笑容。
(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暗示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学会把爱“复制”、“粘贴”,你就是爱的天使,我崇拜丛飞,崇拜白芳礼老人,还有小李和他的同学们以及这些传播爱的领头人,但我更爱捐出自己全部压岁钱的那个同学。
(巧妙层递,彰显鲜明观点)因为她知道不只是接受,更重要的是付出。
一颗感恩的心永远是一个盛放爱的晶莹透亮的水晶盆,一张拉不下的面子,仅仅是一张漏洞百出的网,真的有点儿可憎。
(比喻新颖,对比生动,于无言中即把主旨形象地道出)爱,需要每一个人去“保存”、“复制”和“粘贴”,而不是仅靠一个人或一个基金会去传播。
社会需要丛飞、白芳礼、李亚鹏和王菲的爱,更需要的是每一个伸手投足间的爱,爱可以“积小流成江海”。
(再次发出“爱的呼唤”,表达强烈的心声,虽用语简单,但掷地有声)爱,没有“删除”,也不只是“保存”,它更需每一个人去“复制”,去“粘贴”,只要人人都“粘贴”一次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反复的呼告中,收束全文,照应开头,使文章显得首尾一体、自然圆融)满分揭密写作有些陈旧的话题,在立意上想要出新确非易事,而若在形式上进行些包装则出新很易,自然也就容易打动阅卷老师。
此文看来是深懂其妙。
其能借用“保存”、“复制”、“粘贴”、“删除”之类的电脑术语,并巧妙翻新,自然会深受阅卷老师青睐。
其标题运用比喻手法,更是起到了平中见奇、俗中见新之妙。
再加上紧凑的结构、精炼的语言,自然也就弥补了文章稍显单薄的缺陷而脱颖而出了。
落红(化用名诗中的典故,不仅增加了题目的诗意,而且暗示了题旨,实有一箭双雕之妙)甘肃一考生今生,上苍给了我一个凄美的名字,叫做落红,来世你看不见我的美丽,我只愿更名为春泥,默默地奉献我自己。
(以“落红”为叙事者来展开内心独白,既新颖有趣,又化用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彰显了考生的文采与机智,并恰切地契合了材料中的“奉献”这一角度,实在高妙)我当然拥有过属于自己的美丽与光辉,春光明媚,姹紫嫣红的季节,我就是其中最漂亮的一朵,我曾骄傲地在枝头上颤动,喜欢人们为我驻足留恋,特别是细细的春雨过后,我留住了“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晚上更惹得东坡居士“故烧高烛照红妆”,这就是我的骄傲,我要吸取每一丝阳光的能量,努力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在诗性的回忆中为“感恩”张本,看似与主旨无关的闲笔,实有脂胭斋语“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之妙,体现了考生铺垫之能)不知是不是每一份让世人惊艳的美都很短暂。
人说美丽的东西是一个横截面,一经美丽便成永远,绝不会随时间线性消失。
(充满情感的语言,不仅凄美,而且富有哲理,这往往是一篇文章中不可多得的亮点)可当一阵刺骨的秋风刮过,我知道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继续蓄势,旨在掀起高潮,以增加文章的震撼力)我终是离开,毅然地离开,虽然还有同伴痴望枝条,慢慢飘摇,是想延迟落地的那一秒?我毅然离去来觅得一隐蔽之处。
(淡然之情,恰恰暗喻了急于回报的感恩之心,再次契合材料之含义的一个方面)渐渐地,我美丽的皱纹暗淡了;渐渐地,我鲜艳的颜色消褪了;渐渐地,我的生命已部分归为泥土;渐渐地……(看似超然的独白,实则渗透了无比的深情,正所谓言淡情浓,这正是客观叙述之妙)我开始思考,难道我的生命随着秋风一呼就已经定格为逝去吗?难道我曾经的美丽都只归功于自己吗?我慢慢想起,那些鲜艳的花不都为我“施”过肥吗?那些蜂蝶也为我供过粉呢,我想我该奉献自己了。
(三问不仅发人深思,且巧妙而自然地入到“我该奉献自己了”。
这又何尝不是材料中“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一句话的具体实践)我挪了挪身子,肩上的泥土开始一点点肥沃,我挪了挪灵魂,肩上的泥土开始一点点芬芳。
(承上启下,过渡舒缓)呵!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看见头顶上的牡丹雍容华贵,荷花含英咀华,玫瑰羞答答地微笑。
万物竞相生长,但见蜂蝶嬉戏,鸟语互答,每一朵花都是一朵生命,都是一朵落红的归宿,一“朵”春泥的重生。
(以形象的描写点明“奉献”已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暗中则含有呼唤奉献的意思——因为奉献是如此之美)我奉献了我自己,我应该含着微笑安静地休息了,不管花知不知我,我知道我知花。
让人们微笑就是它的功劳,为自然增添生趣就是它的奉献。
(以富有哲思的语言点题,不仅启人心智,且彰显了“落红”的境界。
落红有情呀)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由花及人,寥寥一语,心声即现。
引诗作结,不仅较好地照应了题目,且有余音绕梁之妙)满分揭密考生以比拟手法赋予落红人的性格,以其独白的方式行文,不仅让人如睹其形,增加了文章的逼真感,且会以其构思的别具一格打动读者。
再者,化用龚自珍的诗句以“落红”为题并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不仅使文章显得紧凑精致,而且充满了文学色彩,耐人回味。
结尾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巧妙地隐含了知恩图报之意,意蕴绵长悠远。
同时,考生那诗意的文笔也构成本文的一大亮点,让人如读一篇优美典雅的散文诗,读后只觉唇齿留芳,余韵无穷。
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内蒙一考生“你是谁,读者,百年之后读着我的诗?”一个头缠白布,身着素衣的老者向我走来,默默微笑看,“我无法从春天的财富里为你送来一朵鲜花,无法从远方的云彩里为你送来一缕金霞,打开门向四周看看,从繁花盛开的园里采撷百年前消失的鲜花的芬芳记忆,让欢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光……”泰戈尔就这样一步一步向我走近,在我的耳边低语,告诉我奉献的美丽,它如一抹春日的阳光,亲吻着每一个生灵。
在熹微的晨光里,叶儿轻轻晃动,飘摇在秋风里。
“落叶在泥土里迷失自己的时候,才融入到森林的生命里去了。
”你说着,用手托住一片黄叶。
叶儿一生的意义便在于此,在深秋晚风中,用一种辉煌的告别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命,为大地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