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族设计DNA可遗传因子提取
- 格式:pdf
- 大小:7.08 MB
- 文档页数:6
工业设计中产品族设计DNA探讨发表时间:2018-07-12T12:05:19.8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作者:何文丽胡博徐思成[导读] 还要利用多元矩阵对产品族DNA的模糊关系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嵌套随机集合进行推理方法的运用。
成都理工大学 610000 摘要:在工业设计中,产品族设计DNA得到了广泛运用。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分析产品族设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工业设计中产品族设计DNA的提取、编码、辨识、推理等方法展开了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品族;DNA 引言: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工业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产品设计满足功能性要求,还要给予产品特殊的形态、风格,以确保人们能够从众多品牌中完成产品的识别。
而在大规模定制中,产品族设计可以得到运用,通过将能够体现产品特征的DNA引入产品设计,可以对产品内在特质进行继承。
因此,还应加强对工业设计中产品族设计DNA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满足现代工业设计要求。
1产品族设计的相关概念1.1产品族产品族为在产品平台上针对相关联市场完成产品平台和相关系列产品设计的一种方法,能够对有限的开发、制造和服务进行利用,以低成本和短周期完成具有经济性和多样性的产品开发,继而使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从工业设计角度来看,产品族即大量特征相同或相似产品的统一称呼。
在这类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尽管其中成员可能发生变化,但是依然对一些共性特征实现共享,因此能够使产品拥有可以识别的因素。
1.2产品族DNA DNA原本为一种生物学概念,是组成生物基因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染色体主要化学成分,其中赋存的遗传信息具有生物体亲子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
而产品族的DNA就是同类产品的内在相似性和继承性的遗传特质,可对产品设计的通用性进行体现,包含产品设计中的内在要素,如关键技术、企业价值、外部设计规范等等。
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新产品的色彩、结果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异。
基因组dna提取流程-回复提取基因组DNA是生物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常见步骤之一。
DNA提取过程的主要目标是从细胞中分离纯净的DNA,这样可以进一步进行PCR扩增、测序、限制酶切等实验。
DNA提取的过程需要使用特定的试剂和仪器,并遵循一系列的步骤来确保高质量的DNA样品。
下面将分步介绍DNA提取的流程。
步骤一:准备样品在开始DNA提取之前,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可以是从动植物组织、细菌或真菌中获得的样本。
根据样本的类型,准备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动植物组织样品,通常需要将样品切碎或磨粉。
这可以通过使用刀具、搅拌器、研钵等实现。
对于一些特殊的组织或植物种类,可能需要优化样品的处理方法。
对于细菌样品,可以利用细菌培养物进行提取,或者直接收集细菌进行提取。
对于培养物,需要将其以高速离心的方式收集下来,并洗涤去除附着在细胞表面的其他物质。
步骤二:细胞破碎细胞破碎是提取DNA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和核膜,释放DNA。
有许多方法可以破碎细胞,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物理破碎:通过高速离心或超声波处理来破坏细胞。
高速离心将沉淀细胞,超声波处理则通过施加强大的震荡来破坏细胞结构。
2. 化学破碎:使用洗涤剂来破坏脂膜和脂蛋白,使细胞破裂。
洗涤剂会溶解脂质双层,使DNA被释放到溶液中。
3. 酶解破碎:使用特定的酶来消化细胞壁或细胞膜,从而释放DNA。
例如,对于真菌样品,可以使用纤维素酶和壁脲酶来消化细胞壁。
步骤三:DNA纯化在细胞破碎后,需要将DNA与其他细胞组分分离。
这样可以去除蛋白质、RNA和其他污染物,使DNA样品更为纯净。
1. 蛋白质消化:可以使用蛋白酶来消化蛋白质。
蛋白酶会降解蛋白质,使其释放出来。
随后,可以使用盐溶液和有机溶剂提取DNA。
2. RNA消化:利用核酸酶消化RNA。
核酸酶将特异性地降解RNA,而不会对DNA产生影响。
消化后,可以使用盐溶液和有机溶剂进行DNA的提取。
3. DNA沉淀:通过向DNA溶液中添加盐和酒精,可以使DNA凝聚成可见的颗粒。
面向产品族设计的产品DNA元素研究产品族设计是指基于一个主产品,通过在其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变化,形成一系列具有相关性的产品。
在产品族设计中,产品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一致性,以形成明确的品牌形象和产品系列特征。
而产品的DNA元素则是构成产品族设计的基本要素,它们是产品之间联系和区别的核心。
首先,产品的DNA元素包括品牌标识和标志性设计元素。
品牌标识是产品族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代表着品牌的身份和价值观。
品牌标识一般包括品牌名称、标志和标语等,这些元素在每一个产品中都应当得到体现,以确保产品族的一致性。
标志性设计元素则是产品族中独特的设计特征,例如特定的颜色、造型、图案等。
这些标志性设计元素可以在不同的产品中有所变化,但仍然保持一定的一致性,以确保产品之间的关联性。
其次,产品的DNA元素还包括功能特性和用户体验。
功能特性是指产品所具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在产品族设计中,不同的产品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但这些功能特性应当有一定的关联性,以确保产品族的一致性。
此外,用户体验也是产品族设计中重要的DNA元素之一。
不同的产品可能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但用户体验应当保持一致,以确保产品族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最后,产品的DNA元素还包括材料和制造工艺。
在产品族设计中,使用相似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可以确保产品之间的一致性。
产品族中的产品可以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材料,以确保产品之间的关联性。
同时,相似的制造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进一步加强产品族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综上所述,面向产品族设计的产品DNA元素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产品的DNA元素包括品牌标识和标志性设计元素、功能特性和用户体验、材料和制造工艺等。
这些元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产品族设计的基础,为产品族的一致性和关联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元素,可以更好地进行产品族设计,打造具有明确品牌形象和系列特征的产品族。
李博LI Bo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430070 Wuhan Hubei)33摘要:巡逻船的系列化是现代民用舰船设计的研究热点。
以产品族基因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巡逻船的外观构件进行分析,确立研究对象。
其次,对典型系列化巡逻船外观构型要素展开特征线与特征面的提取及归纳。
最后,对系列化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遗传与变异规律。
通过对巡逻船的外观构型要素及产品族基因进行提取及分析,提出系列化巡逻船的设计要点及研发路径,为我国系列化巡逻船的开发及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我国执法船舶家族的识别性、树立海洋大国形象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巡逻船;外观构型要素;系列化设计;产品族基因Abstract: The serialization design of patrol boat is the research hotspot of modern ships. This paper takes the product family gene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firstly analyze the appearance components of patrol boat and establish the research object. Secondly, the characteristic lines and surfaces of typical serialized patrol boat appearance elements are studied. Finally, the serialized elemen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o summarize their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patterns. By extracting and analyzing the appearance configuration elements and product family genes of the patrol boat, we put forward the design key points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erialized patrol boat, and propos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serialized patrol boat, which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China's serialized patrol boat,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the recognition of China's ship family and creating the image of China's great maritime power.Key words: patrol boat ; exterior conformation elements ; serialization ; product family genetics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3.06.033收稿日期:2023-09-13作者简介:李博(1999—),男,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船舶美学设计。
西瓜SSR标记中不同类型样品的DNA提取分析西瓜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其种类繁多。
在西瓜育种过程中,科学家们常常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西瓜进行DNA提取分析,以了解它们的遗传特征并进行遗传改良。
本文将介绍如何对西瓜SSR标记中不同类型样品进行DNA提取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1)西瓜样品:选取不同类型的西瓜样品,如青皮大果型、小果型、籽数不同的西瓜等。
(2)DNA提取试剂盒: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DNA提取试剂盒,常用的有CTAB法DNA提取试剂盒、快速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等。
(3)离心管、显微管、PCR管等实验器材。
(4)PCR仪、电泳仪等实验设备。
2. 实验方法(1)收集并保存西瓜样品。
在选择不同类型的西瓜样品后,可将其果肉切成小块,置于-80℃保存,以确保提取出的DNA质量。
(2)DNA提取。
根据所选用的DNA提取试剂盒的使用说明,进行西瓜样品的DNA提取。
常规的DNA提取步骤包括:细胞破碎、蛋白酶处理、DNA沉淀和洗涤等步骤。
(3)DNA定量和纯度检测。
提取的DNA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以确定DNA 的浓度和纯度。
(4)PCR扩增。
将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使用SSR标记的引物对DNA进行扩增。
扩增反应的条件根据引物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5)电泳分析。
将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观察电泳条带的情况,对不同类型的西瓜样品进行DNA分析。
二、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方法,我们成功对不同类型的西瓜样品进行了DNA提取分析,并获得了相关的实验结果。
在实际实验中,我们选取了青皮大果型、小果型和籽数不同的西瓜样品进行研究。
1. DNA提取结果经过DNA提取试剂盒的处理,我们成功地从西瓜样品中提取到了高质量的DNA。
通过紫外光光度计检测,我们获得了DNA的浓度和纯度数据,为后续的PCR扩增提供了保障。
2. PCR扩增结果我们使用了SSR标记的引物对提取的DNA样品进行了PCR扩增。
家具设计的原则优秀的家具设计应当具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应当是功能、材料、结构、造型、工艺、文化内涵、鲜明个性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一般来说,设计的价值应当超越其材料与装饰的价值。
完美的设计并非靠制成后的装饰来实现的,而是综合先天因素孕育而成并经得起时间与地域变化的考验。
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家具设计必须在消费与生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对于消费者来说希望获得实用、舒适、安全、美观且价格适宜的家具,而对于生产者而言希望简单易做,从而降低成本、保证品质并获得必要的收益。
家具设计师还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以自己的设计引导正确、健康的消费观。
以下是家具设计应遵循的八项原则。
(一)实用性实用性是家具涉及到额首要条件,家具设计首先必须满足它的直接用途,适应使用者的特定需求。
如餐桌用于进餐,西餐桌可以使长条状的,因为通常是分餐制,而长条状的餐桌不能适应中国人的用餐习惯,因为中国餐饮文化以聚餐为核心,所以中餐桌往往是圆形或方形的。
如果家具不能满足基本的物质功能需求,那么再好的外观也是没有意义的。
(二)舒适性舒适性是高质量生活的需要,在解决了有无问题之后,舒适性的重要意义就凸现出来了,这也是设计价值的重要表达。
要设计出舒适的家具就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并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体验与分析。
如沙发的坐高、弹性、靠背的倾角等都要充分考虑人的使用状态、体压分布以及动态特征,以其必要的舒适性来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疲劳,保证休息质量。
(三)安全性安全性是家具品质的基本要求,缺乏足够强度与稳定性的家具设计,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要确保安全,就必须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家具受力大小、方向与动态特性有足够的认识,以便正确把握零部件的断面尺寸,并在结构设计与节点设计时进行科学的计算与评估。
如木材在横纹理方向的抗拉强度远远低于顺纹方向,当它处于家具中的重要受力部位时就可能断裂开来。
又如木材具有湿胀干缩的性能,如果用宽幅面实木板材来制作门的芯板而又与框架固定胶合时就极易在含水率上升时将框架撑散或芯板被框架撕裂。
074丨学术平台丨设计艺术与理论企业品牌的树立决定了企业的立足与发展,当一个品牌理念构筑之后,需要将无形的形态转化到有形的产品上,产品是品牌文化内涵、技术形态和服务理念的载体,是企业形象的核心代言人。
企业的品牌基因以特有的造型特征为表现,通过在新产品中的应用、传承与创新突显品牌价值。
产品基因对于品牌树立和品牌风格的延续与发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遗传基因,产品基因类似于生物学中的基因遗传密码,携带着企业家族重要的产品信息,基因能够保证企业长期发展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本文通过对海尔电饭煲造型基因特征提取并进行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并以海尔电饭煲为例进行验证。
品牌造型基因1产品设计DNA1.1产品基因是借鉴生物学基因概念,产品DNA 即是企业的遗传密码,是企业根据多年的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下,逐步展开而逐渐丰富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自身特色和稳定特征,包含着产品家族中具有巨大价值的的产品信息。
产品基因的演化规律主要分遗传和变异两大部分。
遗传是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与其他品牌产品的差异性,是为了逐渐竖立起自己独有的产品形象。
变异保证了产品的延续性和竞争性,结合新技术,新元素经由视觉媒介将企业产品信息传达给消费者。
品牌造型基因1.2品牌基因理论的提出是为了保证企业产品的家族化,同一企业的家族产品一般会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视觉识别特征,品牌造型基因是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沿用,相当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的造型元素,一般情况下企业是由家族产品的产品形状、色彩、质感、肌理、以及造型元素的组合方式等设计元素传达企业形象和产品差异化认知,设计师正是根据一定的设计规则编码,以产品的形色质外观元素为载体,创意解决问题,准确传达信息的过程,让品牌基因信息完美的编织在产品造型视觉形式中,创造并升华用户体验,创造出消费者能迅速理解操作要领,辨别品牌信息的产品形态。
海尔电饭锅遗传基因提取2从海尔家族产品中选取电饭煲族系进行造型基因进行提取研究,选择电饭煲作为样品,一方面电饭煲已经成为现代人厨房中最常见的家用电器,市场产品众多,可供造型基因研究的基因遗传的样本比较多。
第46卷第6期系杳大学学板(自然科学版)Vol.46 N o.6 2016 年 11 月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E A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Nov. 2016DOI:10.3969/j. issn. 1001 -0505.2016.06.014产品族设计DNA可遗传因子提取周小舟1薛澄岐1王海燕1张晶1徐方芳2张杏3牛亚峰1C1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1189)(2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南京210012)(3水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〇1800)摘要:综合应用多种感性工学研究方法从国电南自现有平台产品族设计中来推导出可用产品族D N A.首先,依照企业专家组意见从现有产品族中选取代表性样本,在进行态度倾向预测试的基础上选取了42名研究生进行主观评分测试,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来推导遗传因子.然后,在微观视 角中应用F SA法和Delphi法归纳出产品族显性D N A遗传因子,在宏观视角下应用S D法推导 出产品族隐性DN A遗传因子.最后,将归纳出的显性及隐形遗传因子在新一代平台产品设计实 践中应用和检验,为新平台产品族设计提供了可行性指导.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推广应用到一 般性软、硬件控制界面的产品识别设计中.关键词:FS A法;S D法;感性工学;产品族DNA;可遗传因子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0505(2016)06-1192-06 Extraction of heritable factors of product family design DNAZhou Xiaozhou1Xue Chengqi1Wang Haiyan1Zhang Jing1Xu Fangfang2Zhang Xing3Niu Yafeng1(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China)(2Huawei Software Co., Ltd. , Nanjing 210012, China)(3WaterSto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201800, China)Abstract:Multiple Kansei engineering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on the current product platform of Guodian Nanjing Automation Co. , Ltd to derive usable product family DNA. First, the representative sample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current product family according to the views of expert group of the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pre-test of attitude preference, 42 graduate students were chos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bjective score tests, and then several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derive the genetic factors. Then, the dominant genes were extracted by the FSA (form syntactic analysis )and Delphi methods 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while the recessive genes were extracted by the SD method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Finally, the dominant and recessive DNA factors were applied and tested in the desig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products platform, which provides a feasible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new platform.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generalized to the general product identity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terfaces.Key words :FSA (form syntactic analysis) method ;SD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Kansei engineering ;product DNA ;hereditary factor产品族DNA反映了企业产品设计的通用性,包含产品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运行机制、企业价值可以体现一个公司的品牌价值和设计理念.它不但 等内在要素,还包含诸如形态、色彩、材质等外显设收稿日期:2〇l6-〇3~〇S.作者简介:周小舟(1982—),女,博士生;薛澄岐(联系人),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pd_xcq@.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053 ,71471037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K Y L X_ 0104).引用本文:周小舟,薛澄岐,王海燕,等.产品族设计D N A可遗传因子提取[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6(6):1192 -1197+D O I:10.3969/j. issn. 1001 -0505.2016.06.014.第6期周小舟,等:产品族设计D N A可遗传因子提取1193计规范.产品族D N A对于建立消费者心目中的品 牌识别度有着重要意义P_3].当企业需要开发新的 产品平台时,既要考虑到品牌设计的延续性,又要 考虑到产品的时代性,在品牌识别设计中可以视作 产品D N A的遗传和变异.Chen等[4]认为产品视觉 形象设计是维系和延续产品D N A的重要手段.企 业需要研究品牌产品族的D N A体系,有序的产品 形象创新可以帮助提升品牌认知度.卢兆麟等[5<首次提出遗传力的概念,阐释了产品设计D N A在 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机制.此前,设计师分析品牌风格主要依靠个人主观 感受和经验选择.近年来,一些学者陆续提出一些 可以帮助设计师分析和评价产品设计的方法,这些 方法可以用于产品族D N A的研究.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7]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 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 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展趋 势的预测结论.FSA(form s y n t a c t i c analysis)法是 以统计学知识为基础的半定量研究方法,可得到具 象的、外显性的关于形态、色彩、材质等方面的符号 化的可遗传点[8%.可采用该方法来提取品牌产品 族的显性风格D N A遗传因子*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或所谓的感性需求,已成为 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语义差异(S D)[KM1]法已被广泛应用在情感产品设计中,用 来梳理情感和产品之间的关系.S D法是研究感性 意象的一种基本方法,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分析 以Likert量表体现的用户心理表现.运用S D法进 行感性工学研究已经在不同的领域内得到实践应 用[12_14].此外,徐江等[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遗 传算法来评价产品线基因表达.这些评价方法虽然较为成熟,但前人的研究主 要是将其应用于实验室的事后评价.本文在实际的 设计生产过程中,根据感性工学方法的各自评价角 度特征,综合多种方法从宏观和微观2个视角对实 际生产线上的产品平台进行分析研究,并将结论应 用到新平台产品设计中进行实践检验.1研究流程和被试选择为了提取产品设计D N A,首先选择样本,分析 产品风格特征;然后分别确定因素集与评语集;最 后构建模糊评价矩阵,判定风格特征属性.如图1所示,本文以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国电南自)现阶段产品族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和宏 观角度同时切人来研究品牌产品族D N A.在微观视角下,采用F S A法结合德尔菲法来提取产品族 D N A显性特征,同时在宏观视角采用S D法提取 产品族D N A隐性特征,得到整体的D N A风格描 述,并以此为基础找到其中的设计可遗传点和需变 异点作为下一代平台产品设计的依据.图1产品族D N A风格分析研究流程图根据统计专家建议的5: 1原则(被试人数最 少为样本题数的5倍)选择了 42名20〜30岁的 研究生,共得到有效问卷40份.被试个人信息如 图2所示.将“是否有设计背景”和“是否有该行 业产品使用经验”作为变量,分别运用单因子变 异数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所得^值均远小于显著性水平,说明设计背景以及该行业 产品使用或了解经验对于本次实验结果并不产 生显著性影响,故无需作为自变因素来进行因素 分析处理.\70%^□男性□有设计背景□无该行业产品使用经验0女性0无设计背景0有该行业产品使用经验(a)性别(b)设计背景(C)产品使用经验图2被试个人信息变量统计图2产品族显性DNA提取2.1样本筛选与预处理在评价初期综合专家组意见筛选出现有产品 族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图片.显性特征通常从形 态、色彩、材质3个部分进行探讨,但由于本产品族 产品属性的限制,其色彩和材质在设计之初已经被 基本限定,因此本实例只测评形态部分.在形态的 特征提取过程中,为了去除其他因素对形态特征因 子的评判影响,首先将原始图片做处理,提炼出仅http://journal, seu. edu. cn1194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6卷i-in-i n-2 n-3i mi-i 1-2 1-3因子代码图4各形态特征因子评价得分均值柱状图对4项性状表现强的显性风格特征做离散度 分析,以了解这些特征的遗传力大小.采用标准差 系数作为比较指标以显示各种特征的离散度差异. “机体直线分割”、“ Logo 凸显设计”、“按键及显示 灯排布位置”、“显示屏排布位置”的标准差分别为 5. 44,7. 22,9. 57和17. 72,其中,“轮廓线条硬朗” 的标准差系数最小,表明该项特征的样本分布最 为均勻,在产品的代际变换中被稳定而持续地遗传 下来;其次是“L o g o 凸显设计”和“按键及显示灯 排布位置”,具有相近的标准差系数,可以认为它 们在代际变换中具有相近的遗传力.“显示屏排布 位置”的标准差系数最大,其特征表现不稳定,相 比之下其遗传力较弱,这可能是因为不同样本中显 示屏显示功能和尺寸的变化造成的不稳定性,说明 该设计点在以后的设计中仍有待加强.其余3个显 性风格则可以总结为南自产品的特征基因,同时可 以作为D N A 遗传因子始终贯穿在每一代产品的 http ://journal, seu. edu. cn将调查结果构成的显性风格特征的模糊评价 矩阵进行转置以及降阶处理,得到新的模糊评价矩阵,然后对其进行权重处理,最终得到4个样本的 模糊评价矩阵为 Y =[1. 273 475 1.092 150 1. 079 100 1.235 350]可看出,4个样本转化后的特征值均在1以上, 说明均“符合”或“基本符合”品牌风格;且排序为样 本A >样本D >样本B >样本C .对结果数据利用SPSS 软件进行方差齐次性检验,s i g > 0. 05,表示适 合进行方差分析.接着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特征的主效应(F = 1. 132,P = 0. 256 > 0. 05)不显著.结果表 明,各样本的风格特征没有显著性差异,该平台的产 品族设计D N A 总体保持了良好的统一性.由图5可看到,样本A 和样本B 中所包含的 显著性风格特征最多,而样本C 和样本D 在面板 元素布局以及显示屏、按键和显示灯的位置上存在 |些不合理性.同时,装饰性设计方面的特征和机 体特征在4个样本中的表现很稳定,而面板元素布 局在4个样本中的表现差别很大,这说明在此项形 态设计因子上需要在不同的尺寸面板尤其是大尺 寸面板的设计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包含形态特征的图形作为研究对象(见图3),再将D elphi 法与P S A 法结合来提取和评价产品族的显性D N A 特征.图3处理后的4个形态特征研究样本2.2显性D N A 分析结果与讨论如表1所示,将形态特征划分为机体总体特征、位置排布特征和装饰性设计特征3类,每个类 别中又包含1〜4个形态特征因子,然后将被试对 各因子评分后的结果汇总.从图4中可看出,调查 表中列出的8项显性风格特征因子普遍得分较高, 其中有7项特征均值得分大于基准分1分即“较为 显著”的基准分,验证了这些显性风格特征具有突出的代表性,符合测试要求.有4项特征的均值得 分大于均值,依次为“机体直线分割”、“Logo 凸显设计”、“按键及显示灯排布位置”、“显示屏排布 位置”,可以认为是国电南自机箱类产品设计D N A 中性状表现较强的显性风格形态特征因子,表1 FSA 法统计结果汇总特^|卩类别特征W 子名称M 子代码样本A 样本B 样本C 样本D 均值机体总体特征类机体f t 线分割1-1 1.300 1.375 1.375 1.225 1.319_板元素布知:n-i 1. 150 1.3000.6750.8500.994位肾排介特征炎敁小i 屏排布位说n -2 1.225 1.375 1.0250.9251. 138按键及显示灯排布方式n-3 1.425 1.3001. 150 1.200 1.269按键及显示灯位置n-41. 1501. 1000. 800 1.025 1.019面板装饰线条1-10.9750.9751. 125 1.000 1.019装饰性设计特征类按键及诚W 灯区域装饰线条1-2 1.025 1.050 1.0000.950 1.006L o g o 凸显设计1-31.4001.3751.2251.2251.306设计中.3600圏111.019國019誦i—%—第6期周小舟,等:产品族设计D N A 可遗传因子提取1195样本A样本B 样本C 样本D感性意向形容词对在各样本上的分布状况图8各意向尺度箱图分析图5评价样本各评价因子得分均值对比3产品族隐性DNA 提取3.1语意词汇粗筛选从图6可以看出意向词汇粗筛选结果呈现出很强的差异性.再以此为依据,挑选出态度指数最高和最低的形容词组成4对具有相对意义的形容 词对,作为意向评估的研究对象,分别为简约/复 杂,现代/传统,硬朗/柔和,精致/粗犷.3.2隐性D N A 分析结果与讨论将4组形容词对作为最终备选因子对进行正 式态度考量,对42位被试进行Likert 量表态度评 分,其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国电南自产 品族的感性意象获得较多的肯定性评价,说明南自 第二代产品的设计获得多数人的正面认可.但从 样本均值来看,国电南自产品族的总体感性意象尺预设词汇图6意向词汇粗筛选结果柱状示意图度应为“简洁”、“传统”、“硬朗”、“粗犷”.从表2 中还可看到,“简洁/复杂”和“硬朗/柔和”这2组 形容词对的均值得分明显偏离〇分中性分值,说明 南自产品“简洁”和“硬朗”的意象在此代产品的设 计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同时,“现代/传统”和“精致/粗犷”这2组意象词对虽然得到了多数人肯定 的评价(66. 250% ,76. 250% ),但是样本均值却低 于中性线且偏离得并不远,说明有极端值样本出 现,但也说明南自产品族的设计在部分人看来还是 偏向传统和粗犷的.表2感性意向尺度分析结果因浐意象词对<〇的样本比例/%>〇的样本比例/%样本均值分值区间标准偏差评价倾向评价因子簡治/釔杂14. 37585. 625 1.494[-2,2]0. 895闫疋现代/传统33. 75066. 250-0.406[-2,2]0.995否定潜力因子硬朗/柔和20. 62579. 375I . 113[-2,2]0.908闫疋沾动因子精致/粗旷23. 75076. 250-0.010[-2,2]0. 816从图7中可看出,“硬朗/柔和”和“精致/粗 犷”2条曲线的拟合度很高,反映出这2个形容词 对的感性意象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对于样本B ,这2个形容词对得到同样多人的认可,反映 了样本B 在硬朗和精致方面具有一些相似的意象 表现.图7中,4条曲线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说明 4个样本在体现这些意象的程度上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出现较大差异.通过图8可以发现,SPSS 软件自动将10个数 据处理成了疑似异常值.剔除异常值后可以在图中 明显看到南自产品最显著的意象就是“简洁”,数 据集的中心在1分处即“较为简洁”处;“硬朗/柔和”7图8 6 ~~4 2 ~~0 8 6~~^1X 1x 1X 繼靶K褐蝈贫K褐http ://journal , seu . edu .cn1196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6卷以及“精致/粗犷”数据集的中心均在〇分处,但两 者的数据分布向上倾斜,说明整体意象还是偏向 “硬朗”和“精致”的;而“现代/传统”数据集的分 布较为均勻,中位数也是处于〇分处,在箱图上无 法分辨出两者的差异.将态度倾向不明显的词汇去除后综合可得,南 自产品的总体隐性D N A为:“简洁”和“硬朗”.其 中样品B的设计最能包含这些风格.此代产品在 风格意象上实际是处在“硬朗/柔和”、“精致/粗 r”的边缘处,略偏向于“硬朗”和“精致”,所以在 这2个风格意象的表现上还需要加强.4遗传因子分析结果4.1显性D N A遗传因子分析结果“机体直线分割”、“L o g o凸显设计”、“按键 及显示灯排布位置”和“显示屏排布位置”可以认 为是南自机箱类产品设计D N A中性状表现较强 的显性风格特征造型元素;而“显示屏位置方便操 作”在以后的设计中仍需有待加强.因此,可以将 “机体直线分割”、“L ogo凸显设计”以及“按键及 显示灯线性排布”归纳为南自产品的特征基因,同时作为D N A可遗传因子始终贯穿在每一代产品 的设计中.4.2隐性D N A遗传因子分析结果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当代南自产品的总 体隐性D N A可遗传因子为“简洁”和“硬朗”,在所 选4个样品中样品B的拟合度最高.可以将研究结果放置到具体产品设计中,得到 落实在具体型号产品上的可遗传点和需变异点.例 如,如图9所示在某一 4U尺寸插箱产品中,“机体 直线分割”方式作为显性D N A遗传因子必须予以 保留,而一些过于明显的外显螺钉结构与隐性D N A因子“简洁”相背离,在新一代产品设计中需 要弱化或者摒弃.可明显看出,系统的D N A遗传 因子分析能够为新一代产品设计提供非常有价值 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原则.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南自当代插箱产 品D N A特征比较明显,但统计结果中所体现出其 产品略显传统和粗犷的形象和访谈过程中企业专 家组诉求有一定差异.这就要求新平台下的产品设 计开发需要在可以继承的显性和隐性遗传因子的 基础上,结合当代时代特色和技术工艺特点进行改 进设计,逐渐形成南自插箱的产品族稳定D N A以体现南自的品牌特征和企业文化.5结语本研究成功提取了国电南自当代平台产品中 的显性及隐性D N A遗传因子,并在设计实践中将 结果作为新一代平台的设计指导.目前以本文结论 为指导的新平台产品已经在试生产过程中,证明了 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中所采用的综合评 价和提取方法可以适用于一般性的平台产品产品 族D N A遗传因子提取.从该方法实施过程来看,其同样适用于软界面产品族的D N A遗传因子提取.参考文献(References)[1]罗仕鉴,朱上上.工业设计中基于本体的产品族设计D N A[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5(2):226 _233. DOI:10. 13196/j. cims. 2009. 02. 20. luoshj. 002.Luo Shijian, Zhu Shangshang. Ontology-based productfamily design DNA in industrial design [ J ].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09, 15(2):226 -233. DOI: 10. 13196/j. cims. 2009. 02. 20. luoshj. 002.(in Chinese)[2] Nagamachi M. Kansei engineering:A new ergonomicconsumer-oriented technology for product development[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1995, 15(1):3-11.DOI: 10. 1016/0169 -8141(94)00052-5.[3] Chen X L, Li X.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extractionof vehicle brand form gene [ J ]. Applied Mechanics andMaterials,2014, 483:497 -501. DOI:10. 4028/www. scientific, net/amm. 483.497.[4] Chen H Y, Luo S J. Product visual image design basedon product family DNA [C]//9t 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and Conceptual Design.Kunming, China, 2008:783 -787.[5]卢兆麟,薛澄岐,汤文成,等.工业设计中基于风格特征的产品设计D N A研究[J].机械设计,2010,27(7):7-14.Lu Zhaolin, Xue Chengqi, Tang Wencheng, et al. Research on product design DNA based on stylistic featurein industrial design [ J ].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2010, 27(7) :7-14.(inChinese)第6期周小舟,等:产品族设计D N A可遗传因子提取1197[6]卢兆麟,汤文成,薛澄岐.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产品设计D N A推理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0 , 40(4):704 - 711.D O I:10.3969/j. issn.1001 -0505.2010.04.008.Lu Zhaolin, Tang Wencheng, Xue Chengqi. Method of design DNA reasoning based on shape grammar [ 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2010,40(4):704-711. DOI:10. 3969/j. issn.1001 -0505.2010.04.008. (in Chinese)[7] Turoff M, Linstone H.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and applications[M]. Reading, MA, USA:Addison- Wesley,1975:589—614.[8 ] Chuang M C, Ma Y C. Expressing the expected productimages in product design of micro-electronic products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2001, 27(4) :233 -245. DOI:10.1016/S0169 -8141(00)00053-6.[9] Warell A,Young K. Interior aesthetics:An experience-focused approach for the design of brand-specific auto- motive identity [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VehicleDesign,2011, 55(2) :278 -303. DOI: 10. 1504/ijvd.2011.040587.[10] Huang Y, Chen C H, Khoo L P. Products classification in emotional design using a basic-emotion based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2012, 42(6):569 _580. DOI:10.1016/j. ergon. 2012.09.002.[11] Wilson A, Haladewicz-Grzelak M. Sports utility semiotics :A semantic differential study of symbolic potential in automobile design [ J ]. Semiotica,2015, 2015(207):1-29.DOI:10.1515/sem-2015-0044. [12] Shieh M D,Yeh Y 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erceptual evaluations of sports shoe exterior colors in Taiwan[J]. Color Research & Application,2015, 40(2):178 -193. DOI:10.1002/col. 21870.[13 ] He S, Che J M. Kansei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itsapplication to drum washing machine apperence design[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 401:193 - 196. DOI: 10. 4028/www. scientific, net/amm.401 -403.193.[14] Khan K. User experience in mobile phones by using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ology [ C]//6?/i European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Cork, Ireland, 2012:143.[15]徐江,王海贤,孙守迁.基于风格进化模型的产品生成设计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2(4) :654 -658. DOI:10. 3969/j. issn. 1001 -0505.2012.04.015.Xu Jiang, Wang Haixian, Sun Shouqian. Method ofproduct generative design based on style evolutionmodel [ J ].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 NaturalScience Edition) ,2012, 42(4) :654 ~658. DOI: 10.3969/j. issn. 1001 - 0505. 2012.04.015. (in Chinese)http://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