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自制肥皂
- 格式:docx
- 大小:12.88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肥皂的制备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掌握肥皂制备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实验室四、实训用品1. 实验器材:150ml及300ml烧杯各一个、玻棒、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猪油(或其他动植物脂或油)、NaOH、95%酒精、饱和食盐水。
2. 实验试剂:猪油、NaOH、95%酒精、蒸馏水、饱和食盐水。
五、实训原理肥皂的制备原理是油脂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肥皂)和甘油。
具体反应式如下:油脂+ NaOH → 高级脂肪酸钠 + 甘油六、实训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将猪油、NaOH、95%酒精、蒸馏水、饱和食盐水等按比例称量。
2. 在150ml烧杯里,加入6克猪油和5ml 95%的酒精,然后加入10ml 40%的NaOH 溶液。
3. 用玻棒搅拌,使其溶解。
如必要时可用微火加热。
4. 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或水浴中),用小火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在加热过程中,若酒精和水被蒸发而减少,应随时补充,以保持原有体积。
5. 取出几滴试样放入试管,在试管中加入蒸馏水5~6ml,加热振荡。
静置时,若有油脂分出,说明皂化不完全,可滴加碱液继续皂化。
6. 将20ml热的蒸馏水慢慢加入皂化完全的粘稠液中,搅拌使它们互溶。
7. 将粘稠液慢慢倒入盛有150ml热的饱和食盐溶液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
8. 静置后,肥皂便盐析上浮。
待肥皂全部析出、凝固后,可用玻棒取出。
9. 将制得的肥皂进行洗涤、晾干。
七、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成功制备出肥皂。
2. 结果分析:(1)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酒精的目的是增加油脂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加快皂化反应速度。
(2)加热过程中,若不用水浴,则须用小火,以免烧焦。
(3)皂化反应时,要保持混合液温度适宜,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
(4)在肥皂析出过程中,要注意搅拌,使肥皂均匀分布。
八、实训总结本次实训使我了解了肥皂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了肥皂制备的基本技能。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肥皂的化学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掌握肥皂的基本配方和制作步骤。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肥皂是由高级脂肪酸钠(或钾)与碱(如氢氧化钠)反应而成的。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高级脂肪酸钠和氢氧化钠进行反应,生成肥皂和甘油。
反应方程式如下:C17H35COONa + NaOH → C17H35COONa + H2O三、实验材料1. 高级脂肪酸钠(硬脂酸钠)10g2. 氢氧化钠(烧碱)8g3. 蒸馏水100ml4. 玻璃棒1根5. 烧杯1个6. 搅拌器1个7. 滤纸若干8. 蜡纸1张9. 切割工具1套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高级脂肪酸钠和氢氧化钠分别称量,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2. 溶解氢氧化钠:将氢氧化钠加入烧杯中的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 加入高级脂肪酸钠:将高级脂肪酸钠加入烧杯中,继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4. 加热反应液:将烧杯置于加热器上,加热至60-70℃,保持一段时间,使反应充分进行。
5. 停止加热:当反应液呈现均匀的乳白色时,停止加热。
6. 脱水:将反应液倒入滤纸中,用滤纸过滤掉多余的水分。
7. 塑形:将滤纸上的肥皂取出,放在蜡纸上,用切割工具塑形。
8. 完成实验:将塑形好的肥皂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成功制作出肥皂。
肥皂呈现出均匀的乳白色,具有一定的硬度。
六、实验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与高级脂肪酸钠反应生成了肥皂和甘油,符合实验原理。
2. 在加热过程中,反应液呈现均匀的乳白色,说明反应充分进行。
3. 在脱水过程中,滤纸过滤掉了多余的水分,使得肥皂更加纯净。
4. 在塑形过程中,肥皂具有一定的硬度,便于使用。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制作出肥皂,掌握了肥皂的基本配方和制作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肥皂,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肥皂的制作的实验报告(共10篇)实验一:肥皂的制作实验目的:掌握肥皂的制备方法,理解肥皂的制作过程及其化学原理。
实验原理:肥皂是通过油脂和碱溶液的反应制得的。
脂肪酸在碱性介质下水解成为石碱盐和甘油。
石碱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实验仪器:量杯、三角瓶、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试管、滴管、玻璃棒、平衡杆、温度计。
实验材料:食用油、NaOH、水、酒精、酚酞指示剂等。
实验步骤:1.在天平上精确称取随意确定的食用油20g,并将其倒入三角瓶中。
2.称量NaOH 4.25g,并在试管中加入30mL的蒸馏水中,搅动至NaOH溶解。
3.将NaOH溶液倒入三角瓶中的油中搅动,使其完全混合。
4.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5min。
5.用滴管滴加些许的酚酞指示剂,得到淡红色的混合物。
6.不断搅拌,加入适量的酒精,颜色逐渐变浅。
7.冷却后剥离肥皂,用水冲洗,待风干。
实验结果:得到了白色的肥皂。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成功制备出白色肥皂。
肥皂的制作是一种化学反应,它的原料是食用油和NaOH溶液。
这是非常有趣的实验,可以让人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NaOH是一种腐蚀性化学物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实验二:肥皂的表面张力实验实验原理: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间和固体表面(容器壁)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张力,仅存在于液体和气体接触面上。
表面张力的大小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实验仪器:容器、水、肥皂碎、纸片等。
实验材料:五种不同品牌的肥皂。
1.分别将五种肥皂放入容器中,并加适量的水搅拌。
2.在每个容器中,放入纸片,计时。
3.观察五种肥皂的表面张力,记录时间。
实验结果:不同肥皂的表面张力不同,表面张力最小的是排名第一的肥皂,最大的是排名第五的肥皂。
实验结论:通过表面张力实验,我们已经确定了五个不同品牌肥皂的表面张力。
我们发现,表面张力最强的肥皂较难在水表面上停留很长一段时间,而表面张力最小的肥皂则能停留很长一段时间。
1. 了解肥皂的制备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皂化反应的基本操作步骤。
3. 熟悉肥皂的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肥皂的制备主要基于皂化反应,即油脂与碱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肥皂和甘油。
本实验采用猪油作为油脂原料,氢氧化钠作为碱,通过皂化反应制备肥皂。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text{油脂} + \text{氢氧化钠} \rightarrow \text{肥皂} + \text{甘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猪油:6克- 氢氧化钠:10克- 95%乙醇:5毫升- 饱和食盐水:适量- 烧杯:150毫升- 玻璃棒:1根- 滤纸:若干- 滴管:1支- 电子秤:1台2. 实验仪器:- 微波炉- 热水浴- 搅拌器1. 称取6克猪油,加入烧杯中。
2. 加入5毫升95%乙醇,用玻璃棒搅拌至猪油完全溶解。
3. 称取10克氢氧化钠,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4. 将烧杯放入热水浴中,加热至反应液呈黄棕色黏稠状。
5. 用滴管取少量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反应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应。
6. 在反应液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搅拌,使反应液中的物质盐析出来。
7. 用滤纸将析出的固体物质取出,用玻璃棒挤压成块,即为肥皂。
五、实验现象1. 在加入氢氧化钠后,反应液变成黄棕色黏稠状。
2. 加入饱和食盐水后,固体物质逐渐析出。
3. 挤压成块后,肥皂呈乳白色固体,并有淡淡的腥味。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皂化反应可以成功制备肥皂。
2. 在实验过程中,加热温度和时间对皂化反应的影响较大。
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肥皂过度分解,影响肥皂的质量。
3. 加入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使肥皂盐析出来,有利于分离和纯化。
七、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处理氢氧化钠,避免与皮肤接触。
2. 加热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过度加热。
3. 在添加饱和食盐水时,要慢慢加入,以免反应剧烈。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肥皂的制作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掌握肥皂的基本制作方法,并了解肥皂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肥皂是通过油脂与碱(如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
在碱性条件下,油脂分子中的酯键被断裂,生成脂肪酸钠盐和甘油。
脂肪酸钠盐具有表面活性,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能够更好地润湿物体表面,从而具有清洁作用。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2. 氢氧化钠(NaOH)3. 热水4. 玻璃棒5. 量筒6. 搅拌棒7. 模具8. 防护眼镜9. 手套四、实验步骤1. 称取适量的植物油,倒入烧杯中。
2. 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使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 将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倒入植物油中,同时不断搅拌,观察溶液的变化。
4. 当溶液变得均匀且呈现肥皂状时,停止搅拌。
5. 将溶液倒入模具中,静置一段时间,待肥皂凝固。
6. 取出肥皂,观察其外观和质地。
五、实验现象1. 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深,呈现肥皂状。
2. 在搅拌过程中,溶液出现大量气泡,泡沫丰富。
3. 随着搅拌的进行,溶液逐渐变得均匀,肥皂状物质逐渐增多。
4. 模具中的溶液在静置过程中逐渐凝固,形成肥皂。
5. 取出的肥皂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硬度。
六、实验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植物油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盐,这是肥皂形成的主要原因。
2. 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空气被卷入溶液中形成的,有助于肥皂的均匀混合。
3. 模具中的溶液在静置过程中逐渐凝固,是由于溶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导致肥皂浓度逐渐增加,最终凝固成固体。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肥皂的制作过程,观察到了肥皂在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油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生成肥皂,搅拌和静置是肥皂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八、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不同的油脂制作肥皂,观察肥皂的性质差异。
2. 探究不同温度下肥皂的制作效果。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手工香皂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手工香皂的基本配方和制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手工香皂的制作原理是基于皂化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油脂与氢氧化钠(NaOH)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肥皂)和甘油。
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具有清洁作用;甘油则具有保湿、滋润皮肤的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油(如橄榄油、椰子油、棕榈油等)2. 氢氧化钠(NaOH)3. 纯净水4. 香精(可选)5. 色素(可选)6. 蜡纸、模具、塑料袋、手套、眼镜、围裙等仪器:1. 电子秤2. 烧杯3. 搅拌棒4. 温度计5. 量筒6. 铲子1. 称量材料:按照实验配方,使用电子秤准确称量植物油、氢氧化钠和纯净水。
2. 溶解氢氧化钠: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纯净水,用搅拌棒搅拌均匀,直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 冷却:将溶解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放置在室温下冷却至室温。
4. 加热植物油:将植物油放入烧杯中,用温火加热至40-50℃。
5. 混合溶液:将冷却后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倒入加热的植物油中,同时用搅拌棒不断搅拌,直至溶液呈均匀的乳白色。
6. 加入香精和色素: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的香精和色素,搅拌均匀。
7. 注入模具:将混合好的香皂溶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轻轻震动模具,使气泡排出。
8. 凝固:将模具放置在室温下,让其自然凝固,一般需24-48小时。
9. 脱模:香皂凝固后,用铲子轻轻将香皂从模具中取出,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手工香皂。
通过调整植物油的种类、香精和色素的用量,可以制作出不同功效和外观的手工香皂。
六、实验结论1. 手工香皂的制作原理是皂化反应,通过油脂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生成肥皂和甘油。
2. 手工香皂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可调节配方和制作出不同功效和外观的香皂。
3. 本实验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今后开展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手工肥皂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学习手工肥皂的基本制作方法,掌握手工肥皂的制作技巧。
3.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手工肥皂是通过皂化反应将油脂和碱(如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肥皂的过程。
在皂化反应中,油脂分子被碱分解成脂肪酸钠盐(肥皂)和甘油。
脂肪酸钠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清洁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油(如橄榄油、椰子油等)2. 氢氧化钠(NaOH)3. 热水4. 香精(可选)5. 色素(可选)6. 蜡纸或塑料袋7. 量杯8. 烧杯9. 搅拌棒10. 防护手套11. 眼镜四、实验步骤1. 称量与溶解:- 称取所需量的植物油,加入烧杯中。
- 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直到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注意: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
2. 混合与搅拌:- 将溶解后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倒入装有植物油的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使油脂与碱充分混合。
- 搅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溶液逐渐变得粘稠,这是皂化反应正在进行。
3. 加入香精和色素:- 根据个人喜好,在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香精和色素,搅拌均匀。
4. 模具成型:- 将混合好的肥皂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轻轻震动模具,使肥皂液分布均匀。
- 用蜡纸或塑料袋覆盖模具,以防止水分蒸发。
5. 固化与脱模:- 将模具放置在通风干燥处,让肥皂自然固化。
一般需要24-48小时。
- 固化后,轻轻取出肥皂,放置在通风处继续干燥,直至完全硬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成功制作出了具有香味的橄榄油手工肥皂。
肥皂表面光滑,色泽均匀,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手工肥皂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2. 了解皂化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到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意识到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七、实验反思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
实验名称:肥皂的制作实验目的:1. 了解肥皂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肥皂的基本配方和制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器材:1. 烧杯(250mL)4个2. 量筒(50mL)1个3. 温度计1个4. 烧瓶(1000mL)1个5. 搅拌棒4根6. 电子秤1个7. 滤纸1张8. 实验记录本1本实验药品:1. 氢氧化钠(NaOH)10g2. 植物油(如花生油)50g3. 食盐(NaCl)5g4. 香精(如橙香、茉莉香等)1滴5. 食用色素(如红色、蓝色等)适量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将氢氧化钠、植物油、食盐、香精和食用色素分别称量准确。
2. 在烧杯中加入5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使其达到40℃左右。
3. 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缓慢倒入烧杯中,边倒边搅拌,直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4. 将称量好的植物油倒入另一个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油温,使其达到40℃左右。
5. 将称量好的食盐加入植物油中,搅拌均匀。
6. 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倒入植物油溶液中,边倒边搅拌,直至完全混合。
7. 加入适量的香精和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8. 将混合好的溶液倒入烧瓶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9. 将烧瓶置于热源上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使溶液逐渐凝固成肥皂。
10. 当溶液凝固成肥皂时,用滤纸将肥皂取出,晾干。
11. 将晾干的肥皂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大小。
实验结果:1. 成功制作出肥皂,肥皂颜色、形状和香味符合预期。
2.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逐渐凝固成肥皂,且在加热过程中,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
实验分析:1. 本实验采用油脂皂化法制作肥皂,即油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肥皂和甘油。
实验中,将植物油与氢氧化钠混合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生成肥皂。
2. 实验中添加食盐的目的是促进肥皂的凝固,提高肥皂的硬度。
食盐在溶液中起到电解质的作用,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加速肥皂的凝固。
3. 香精和食用色素的添加使肥皂具有独特的香味和颜色,提高了肥皂的观赏性和使用价值。
初中化学实验制作肥皂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肥皂的制作原理和基本步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观察的能力。
实验材料:
1. 椰子油或橄榄油
2. 纯碱
3. 饱和食盐水
4. 搅拌器
5. 烧杯
6. 试管
7. 手套
8. 护目镜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带好手套和护目镜。
2.在烧杯中加入100ml椰子油或橄榄油。
3.将椰子油或橄榄油搅拌加热至约60°C。
4.在试管中加入10g纯碱,并将其加入到搅拌的椰子油或橄榄油中。
5.继续搅拌并加热,直到混合物变得浓稠。
6.加入10ml饱和食盐水,持续搅拌并加热至混合物变得透明并且开始变硬。
7.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静置24小时。
8.取出肥皂,晾干后即可使用。
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时需戴好手套和护目镜,注意安全。
2.注意椰子油或橄榄油加热时不要烧焦。
3.搅拌时要均匀,避免产生气泡。
4.倒入模具后,要等待固化后才可以取出。
实验结果: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制得一块肥皂,可以用来洗手清洁。
实验延伸:
1.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油来制作肥皂,观察是否有不同的效果。
2.添加一些香精或色素来制作有特殊功能的肥皂,例如花香肥皂或彩色肥皂。
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肥皂的制作过程,培养实验观察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实验名称:实验室制肥皂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人员:XXX,XXX,XXX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肥皂的制备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实验室制备肥皂的方法和步骤。
3. 学习如何分析肥皂的成分和质量。
二、实验原理肥皂是一种脂肪酸金属盐,通常是通过油脂与碱(如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制备而成。
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油脂 + 碱→ 肥皂 + 甘油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植物油(如橄榄油)作为油脂,氢氧化钠作为碱,通过皂化反应制备肥皂。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油(如橄榄油):100g2. 氢氧化钠(NaOH):20g3. 水:100ml4. 温度计5. 烧杯6. 玻璃棒7. 酒精灯8. 滤纸9. 天平10.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称取植物油100g,放入烧杯中。
2. 称取氢氧化钠20g,加入少量水溶解,搅拌均匀。
3. 将溶解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慢慢倒入烧杯中的植物油中,同时不断搅拌,使油脂与碱充分反应。
4.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保持反应温度在60℃左右,持续加热约30分钟。
5. 观察反应过程,注意观察肥皂的生成情况。
6. 反应结束后,将烧杯中的混合物倒入滤纸中过滤,得到肥皂。
7. 将肥皂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搅拌,观察肥皂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8.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肥皂的重量、外观、溶解性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肥皂的重量:约80g2. 肥皂的外观:呈淡黄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的香味3. 肥皂的溶解性:在水中溶解良好,呈乳白色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植物油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肥皂和甘油。
(2)实验室制备肥皂的方法简单易行,所需材料易得。
(3)肥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用于洗涤、清洁等方面。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加热温度对皂化反应的速率和肥皂的质量有较大影响。
实验中,我们控制加热温度在60℃左右,有利于提高肥皂的产量和质量。
2. 实验中使用的植物油种类对肥皂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实验一自制肥皂
实验原理:
同学们都知道皂化反应吧。
皂化反应即碱(通常为强碱)催化下的酯被水解,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油脂的水解。
仪器与药品:
玻璃棒,烧杯,酒精灯,温度计,蓖麻油,猪油,香精.95%酒精,甘油,(色素),30%NaOH.
实验步骤:
1.将7.5g猪油小火加热融化,并保持在80摄氏度左右,加17.5g的蓖麻油,并用离心机搅拌2分钟。
2.将17g 30%NaOH与5g 95%乙醇均匀混合,再搅拌下加入猪油和蓖麻油的混合溶液只生成淡黄色匀浆。
3.将5g蔗糖溶解在5g 80度的热水中,再搅拌下加入2.5g甘油后再加热此溶液。
4.在温度降到60度左右时加入香精和着色剂后,混合均匀后倒入模具。
等其冷却得到固体即可。
注:此法仅供参考,还有许多其它制作方法。
可通过加入物质调节气味和颜色及用途等。
实验二水中花园
实验原理:很多金属的硅酸盐都不溶于水,并且颜色各异。
不溶于水的硅酸盐在加入水玻璃的金属盐晶粒表面形成一层难溶于水而有半渗透性的薄膜,即只允许水向晶体中渗透而不许其他离子透出,渗入的水溶解了可溶性盐使薄膜胀裂后又形成新的薄膜,这一过程不断循环使金属盐在水玻璃中长出各色美丽的枝状晶体。
MmAn+m/2Na2SiO3=m/2M2SiO3+nNaA(其中M 代表金属离子,A 代表酸根)
实验药品:
质量分数为40%的硅酸钠水溶液,CoCl2, FeCl3 ,CuCl2 ,NiCl2 ,PbCl2 ,Fe2(SO4)3 CuSO4 Co(NO3)2 Cu(NO3)2, Ni(NO3)2 等晶体
实验仪器:玻璃缸、药匙、玻璃棒、烧杯、天平秤
实验步骤
①配制40%的硅酸钠水溶液:(称取g硅酸钠+ mL蒸馏水,搅拌)
②依次加入药品晶体
实验现象:
硅酸钠缓慢溶解,花园慢慢地“拔地而起”。
开始时烧杯底晶体的顶端慢慢地长出各种颜色的“枝芽”(硅酸盐),接这些枝芽不断地向上生长,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水中花园”。
探究一:加入药品的时间间隔对反应的影响
探究二:植物形成过程仪器受震荡对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