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过九十岁的人有十九项共同特徵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越活越年轻的12个好习惯有一种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岁月好像遗忘了他们,老去的只是年龄,不老的却是气质和神色。
那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有以下特质,缺一不可!1、有一颗童心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
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喜欢微笑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
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
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注重日常仪表绝不能在心态上未老先衰,沉湎于青春消逝的追悔中,觉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再属于自己,认为充实自己、打扮自己这样的事只属于年轻人。
年轻人确实有一种天然的美,无须刻意打扮。
但上了年纪的人,无论在家和外出,都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修饰自己,使自己得体大方,凸显出成熟富有韵味的美感。
当穿着得体,整个人都显得精神饱满,也更有自信,看起来比实际年龄都要年轻十岁!4、坚持读书学习、旅行读书改变的不是容貌的形,而是容貌的神韵。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
读书开阔心胸,旅行拓展眼界,喜欢读书和旅行的人,对任何事情有自己的见解,不会人云亦云,自然神采飞扬,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5、心地善良看起来年轻的人,一定品性单纯心地善良,这是长期心与行为的修炼在脸上的投影。
正所谓相由心生,饱含善意、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芒。
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
6、对美好的生活有追求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7、有生活情调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必背段子1,知道多少没有用,看你行动不行动;如果不行动,啥都没有用。
2,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九十是什么?九十老童呗3,人生零岁出场;十岁快乐成长;二十岁为情彷徨,三十岁基本定向;四十岁拼命打创;五十岁回头望望;六十岁告老还乡;七十岁搓搓麻将;八十岁晒晒太阳;九十岁躺在床上;一百岁挂在墙上;生得伟大;死得凄凉;所以该吃吃,该喝喝,遇到事别往心里搁;洗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能牵手的时候请别只是肩并肩.能拥抱的时候请别只是牵牵手.能在一起的时候请别轻易分开.人这一生,用一段顺口溜说完(一)主要历程一岁哭着出场,十岁功课繁忙,二十春心荡漾,三十基本定向,四十事业栋梁,五十老当益壮,六十荣归家乡,七十打打麻将,八十晒晒太阳,九十躺在床上,百岁挂在墙上。
(二)一生活什么二十活理想,三十活奋斗,四十活智慧,五十活成功,六十活余热,七十活健康,八十活回忆,九十活记忆,一百活失忆。
(三)各年龄段的一个样二十岁后,外地与故乡一个样,三十岁后,晚上与白天一个样,四十岁后,有没有学历一个样,五十岁后,漂亮不漂亮一个样,六十岁后,官大与官小一个样,七十岁后,房子大与小一个样,八十岁后,钱多与钱少一个样,九十岁后,男人与女人一个样,一百岁后,起与不起床一个样。
无论何时,健不健康大不一样。
(四)各年龄段的精神状况十岁不愁,二十不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不悔,八十不急,九十不愤,百岁不羁。
1,头顶天,脚踏地,人生全在一口气;切记气上有三记:怄气赌气发脾气;怄气只能气自己,赌气彼此更对立;拍桌打凳发脾气,有理反到变没理;人生世上不容易,作践自己多可惜;生气生上一分钟,六十秒钟没福气;生气生上一小时,六十分钟冒傻气;生气生上一星期,伤了肝来害了脾;人生要想少生气,几件事项须牢记:小事小非莫计较,一眼睁来一眼闭;有人出语伤情面,未必全是有恶意;有人处事拂我意,想必有其难唱曲;有人仗势把人欺,多行不义必自毙;有人误解我蒙屈,岂有迷雾笼四季;有人背信把我弃,流水落花随他去;有人优势超过我,十指哪能一般齐;尺有所短寸有长,不去事事都攀比;人间美景未看全,哪有工夫生闲气;心态顺畅身体好,省下药钱旅游去。
寿命超过90岁的人常有共同点
刘利安
【期刊名称】《老年健康》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美国纽约精神医学院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活过90岁的人常有以下共同特征:
【总页数】1页(P25)
【作者】刘利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5.3
【相关文献】
1.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些共同点:解析浙江企业家 [J], 田方萌
2."冷"到"不冷":杀手的人性回归r——东西方两部风格迥异电影共同点探析 [J], 祝一勇
3.常有关爱之心常有忧患意识常思落实之道氟化公司三车间安全管理强化"三个常有" [J], 张永闻
4.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些共同点:解析浙江企业家 [J], 田方萌
5.寿命超过90岁的人常有共同点 [J], 戚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九十岁以上老人十九项共同特征
近日,美国纽约医学专家在美国“老人学家”杂志指出,调查了近百名九十岁老人的生活状况后,发现活过九十岁通常有以下共同特征:
1. 很少看病,很少住养老院。
2. 中年时未患过重大疾病。
3. 没有患老年痴呆症。
4. 生理特征:身材中等(身高男性171厘米,女性157)体重不过重或过轻,而且变化小。
肌肉张力佳,皮肤有弹性,握力佳,晚年仍经常运动。
5. 理解力强,对于时事相当感兴趣记忆力好。
6. 无忧无虑。
独立自主。
7. 大多数人在65岁左右退休。
8. 通常在五六十岁时出现忧郁情绪,但不久后能开始新生活。
9. 懂得享受生活(有适当规律伴侣和运动),个性乐观有幽默感,容易感到喜悦。
生活充满冒险经历。
能够不利的情形中,看到美好的一面。
10. 适应力强,他们之中有人怀念童年时光,但没人希望回到过去,多喜欢生活在多变的现在。
11. 不会贯注在死亡的问题上。
12. 每天过著知足的日子。
13. 有广泛的宗教信仰,但不会过度狂热
14. 吃饭不多,但乐意尝试新的食物。
饮食注重多样性,蛋百质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
15. 有早起的习惯,睡眠时间为6--7小时。
16. 喝酒小酌浅尝,少会饮酒过度。
17. 不抽烟居多,有些人抽不多,还有些人欢喜抽烟斗。
18. 吃的药很少,甚至比有些人一周的药物用量还少。
19. 多数有喝咖啡的习惯。
每人都希望长寿。
然而再注重饮食健康和运动健身,也很少能保证可健康到老。
长寿人群的九个特征人人都想长寿,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长寿者多具备以下九个特征:特征一: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13岁一项针对500名年龄在7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13岁,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教授雅基?史密斯说:“自我感觉年轻健康,会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有助于减轻压力,增强免疫系统,降低患病风险。
” 特征二:紧跟时尚走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很多百岁老人都会发电子邮件,通过谷歌搜索失去联系的朋友,甚至在网上约会。
研究人员指出,最新科技不仅有助于老人在智力上保持活跃,还有助于增强社交能力。
特征三:每日热量摄入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每日热量摄入限制在1400-2000千卡的人,心脏功能与比他们年轻15岁的人一样。
特征四:脉搏15秒15次绝大多数人的静止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心跳次数越少,身体就越健康。
相关专家表示,较慢的心率意味着心脏无需太过卖力工作便可完成输送血液的任务。
特征五:不打鼾一项历时18年的研究发现,睡觉不打鼾的人寿命更长。
特征六:更年期后腹部平坦美国衰老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腹部肥胖的女性面临的死亡风险较一般人高出20%。
特征七: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高每毫升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应至少保持在30微克以上。
维生素D不仅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还可降低患癌症、心脏病及传染病的风险。
特征八:性格开朗瑞典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性格开朗者患痴呆症的概率较低,还不易受外界压力的影响,这与他们大脑中的皮质醇水平偏低有关。
有多项措施可降低皮质醇水平,如常冥想、喝红茶、睡午觉。
特征九:每天跑步40分钟美国加州科学家在对跑步者和不跑步者进行长达21年的跟踪调查后得出结论:中年人每天跑步40分钟寿命更长,认知能力也更强。
能活过90岁人的共同特征29项,你达标几项?近来,国外与欧洲几个不同的研究机构对生活在各地的长寿者进行了跟踪调查。
综合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90岁以上的老人有以下29项共同特征:1. 看病:很少去医院。
2. 吃药:一生中的用药总量(包括营养药)远低于平均水平。
3. 病史:多数在中青年时不曾患有长期的严重疾病。
4. 饭量:总体偏少,但不排斥适量的零食。
5. 营养:饮食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清淡,不偏食,注重多样性,乐于尝试新的食物。
6. 饮酒:并非全不饮酒。
有此习惯者,仅是小酌。
均无长期酗酒史。
7. 抽烟:绝大多数目前不吸烟,若抽也不多、不成瘾,且喜欢用烟斗。
8. 喝茶:多数从年轻时即开始有了喝茶的习惯,并保持至今。
9. 作息:绝大多数有早睡早起的习惯。
10.睡时:平均在6至7.5个小时,且保持稳定,不时多时少。
多数并无午间小憩。
11.运动:所从事类别的差异很大,但能持之以恒;并更乐于在户外活动。
12.生理:多数有以下5个特征:1)身材:中等。
平均身高:男:171厘米,女:157厘米。
2)体重:不过重或过轻,且随年龄变化的变动较小。
3)肌肉:舒张力佳;4)皮膚:较有弹性;5)握力:有力持久。
13.神智:少有患老年痴呆症者。
14.脑力:判别力、认知力、逻辑力、记忆力与表达力的衰退都比较慢,并且他们有意识地锻炼与强化自己的这些能力。
15.退休:大多数人在65岁左右。
过早退休者反而不长寿。
16.寄养:常年住养老院者较少。
17.仪容:注重服饰、仪表、举止、个人装束与家居整洁,并非奢华,但自我欣赏。
18.独立:多数倾向自立、自主、自为,主观上与客观上对环境与子女、亲朋好友的依赖性较小。
19.经历:在过往生活中,尤其是青壮年时代,大多数曾经历过冒险和困苦。
20.抑郁:不少人在五六十岁时曾出现过情绪忧郁,但随后即能调整状态,迈向新的生活。
21.怀旧:多数人对旧时有珍惜、感怀与美好的感觉,但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并不感叹今不如昔,并不希望回到过去,而是更乐于生活在多变、多彩的现在。
人类的7个“长寿”特征,你有几个?作者:罗永浩来源:《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18年第03期人在安静时,60~90次/分钟的心率都属于正常范围。
但如果心率持续偏快,就容易引发一些健康问题。
研究发现,长期快心率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血压、血糖的升高;心动过速增加了心脏做功,对大血管的压力加强,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
在2010年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顾东风教授发表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与心率60~74次/分者相比,在男性中,心率为75~89次/分和高于90次/分的人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在女性中,心率高于90次/分的人,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提示,静息心率增快会危害健康、缩短寿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心血管病患者,要降低心率,首先需要进行规律性的体育活动,可以是做家务,也可以是各种运动。
通常坚持3个月的运动,就能使心率开始下降4~5次/分钟。
同时,要坚持限盐限酒少吃快餐等健康生活。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曾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步行时,人体的60%~70%的肌群参加活动,对增加下肢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促进四肢及内脏的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有氧能力、调节精神心理状态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走得快”就一定会延长寿命。
特别是患有膝关节的各种疾病,如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炎,就不适宜采用这种锻炼方式,步行速度快,对膝关节的压力更大。
腰粗、“苹果型肥胖”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病症,还会引起胰岛素敏感度下降,引发糖尿病等疾病。
对于还没有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苹果型身材”的人来说,如果能及时减掉大肚腩、瘦瘦腰,则可以将患病的风险降低。
十五個特徵預示著你壽命高於別人對於將要到來的生活歲月,為了保持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和快樂的生活,你打算做些什麼?怎樣去做呢?請看看你是否做到了下面的15點。
做到這些,對你的健康、長壽極為重要!1.當你呱呱墜地時媽媽還很年輕。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發現,出生時母親年齡如果不到25歲,他們活到100歲的幾率是出生時母親超過25歲的人的兩倍。
因為年齡越大的女性的卵子越容易存在缺陷,導致胎兒染色體畸形。
愛喝茶(資料圖)2.你愛喝茶。
一項對超過4萬人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喝至少5杯茶的人,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幾率最低。
茶葉的天然成分兒茶酚還能阻止有害蛋白累積,保護腦細胞,維持大腦認知能力。
與咖啡中的咖啡因不同,茶葉中的咖啡因含有天然蛋白質茶氨酸。
天然蛋白質茶氨酸可以防止咖啡因普遍帶有的副作用,如血壓上升、頭痛和乏力等。
每天散步(資料圖)3.每天散步半個小時。
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每天堅持步行30分鐘左右的人,不管其體內脂肪含量有多高,他們的長壽幾率是那些每天步行少於30分鐘的人的4倍。
午飯後不妨走路散散步,或者下班後少乘一站地鐵或公車,提前下車散步回家。
戒掉碳酸飲料(資料圖)4.戒掉碳酸飲料。
美國科學家發現,每天喝一瓶可樂可能讓你罹患心臟病、糖尿病等病的風險翻一倍。
倘若實在想喝幾口飲料,不妨自己榨果汁。
英國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也顯示,部分碳酸飲料可能會導致人體細胞嚴重受損。
專家們認為碳酸飲料裡的一種常見防腐劑能夠破壞人體DNA的一些重要區域,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喝碳酸飲料造成的這種人體損傷一般都與衰老以及濫用酒精相關聯,最終會導致肝硬化和帕金森病等疾病。
吃顏色鮮豔的食物(資料圖)5.吃顏色鮮豔的食物。
越豔麗、越新鮮、越自然的食物,越能抗氧化,幫助人體對抗自由基,延緩衰老。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紫葡萄、藍莓和紅葡萄酒富含多酚,可降低心臟病的幾率,預防老年癡呆症。
美研究人員稱,用藍莓和葡萄製成的紫檀芪不僅僅可以用於治療真菌感染,而且還可以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防治2號糖尿病。
Subject: Fw:活過90歲的人通常有19項共同特徵~ > > ; ; ; ; > ; > > 活過90歲的人通常有19項共同特徵> > ; >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長壽,然而即使再注重飲食健康和運動健身,也很少有人能保證自;己可以健康到老。
;近日,美國紐約醫學院精神醫學專家在美國“老人學家”雜誌上的文章指出,在追調查;了近百名九十歲老;人的生活狀況後,他們發現活過九十歲的人通常有以下共同特徵:> > 1.很少看病,很少住在養老院。
> ; > 2.在中年時未患過重大疾病。
> ; > 3.沒有患老年癡呆症。
> ; > 4.生理上具有的特徵:> 身材中等(平均身高男性為171厘米,女性157厘米)體重不過;重或過輕,而且一生中變化小。
肌肉張力佳,皮膚有彈性,握力佳,晚年仍經常運動。
東方人*0..7 or > 0.8 > ; ; > 5.理解力強,對於時事相當感興趣記憶力好。
> ; > 6.無憂無慮,獨立自主。
> ; > 7.大多數人在65歲左右退休。
> ; > 8.通常在五六十歲時會出現憂鬱的情緒,但不久後他們都能開始新的生活。
> ; ; > 9.懂得享受生活(有伴侶和适当规律性生活及運動),個性樂觀且有幽默感,容易感到;愉悅。
> > 生活中充滿著冒險經歷;能夠在別人認為不利的情形中,看到美好的一面并喜爱美好的事物. > ; > 10.適應能力強,雖然他們之中有許多人懷念童年時光,但沒有人希望回到過去,多喜;歡生活在多變的現在。
> ; > 11.不會全神貫注在死亡的問題上。
> ; > 12.每天過著知足的日子。
> ; > 13.有廣泛的宗教信仰,但對宗教不會過度狂熱。
> ; > 14.吃飯不多,但樂意嘗試新的食物。
活過九十歲的人有十九項共同特徵"90歲老壽星"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長壽。
然而就是再注重飲食健康和運動健身,也很少有人能保證自己可以健康到老。
近日,美國紐約醫學院精神醫學專家在美國“老人學家”雜誌上的文章指出,在追調查了近百名九十歲老人的生活狀況後,他們發現,活過九十歲的人通常有以下共同特徵:
1.很少去看病,很少住在養老院。
2.在中年時未患過重大疾病。
3.沒有患老年癡呆症。
4.生理上具有的特徵:身材中等(平均身高男性為171厘米,女性157厘米)體重不過重或過輕,而且一生中變化小。
肌肉張力佳,皮膚有彈性,握力佳,晚年仍經常運動。
5.理解力強,對於時事相當感興趣記憶力好。
6.無憂無慮。
獨立自主。
7.大多數人在65歲左右退休。
8.通常在五六十歲時會出現憂鬱的情緒,但不久後他們都能開始新的生活。
9.懂得享受生活(有適當規律伴侶和性生活及運動),個性樂觀且有幽默感,容易感到愉悅。
生活中充滿著冒險經歷。
能夠在別人認為不利的情形中,看到美好的一面。
10.適應能力強,雖然他們之中有許多人懷念童年時
光,但沒有人希望回到過去,多喜歡生活在多變的現在。
11.不會全神貫注在死亡的問題上。
12.每天過著知足的日子。
13.有廣泛的宗教信仰,但對宗教不會過度狂熱。
14.吃飯不多,但樂意嘗試新的食物。
飲食注重多樣
性,蛋百質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
15.都有早起的習慣,平均睡眠時間為6--7小時。
16.喝酒都是小酌淺嚐,極少人會飲酒過度。
17.不抽煙者居多,有些人抽煙但抽不多,還有些人歡
喜抽煙斗。
18.一生中吃的藥很少,甚至比有些人一周的藥物用量
還少。
19.多數人有喝咖啡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