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与丁基罗丹明B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
- 格式:pdf
- 大小:111.35 KB
- 文档页数:3
铑-钨酸盐-罗丹明B缔合体系的共振光散射现象及其应用李怡;曹秋娥;丁中涛
【期刊名称】《分析试验室》
【年(卷),期】2004(23)11
【摘要】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Rh(Ⅲ)与钨酸盐及罗丹明B(RB)形成的离子缔合物在620nm处产生强烈的共振瑞利光散射现象,且相对于试剂空白,缔合物体系的散射光强度(ΔI)与Rh(Ⅲ)的质量浓度在0.004~0.30ng 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的测定Rh(Ⅲ)的共振光散射法的检出限可达0 002ng mL,且大量存在的常见离子对Rh(Ⅲ)的测定不干扰。
已用此方法测定了催化剂及工业产品中的铑,结果与标准方法(SnCl2法)测得值基本一致。
【总页数】3页(P49-51)
【关键词】铑;罗丹明B;钨酸盐;共振光散射技术
【作者】李怡;曹秋娥;丁中涛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化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32
【相关文献】
1.Cu2+-钨酸盐-罗丹明6G体系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面粉和茶叶中微量铜 [J], 邵娅婷;毛智成;王沛霖;陈瑾;曹秋娥
2.铑-钨酸盐-甲苯胺蓝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铑(Ⅲ) [J], 赵霞;方卫;杨明惠;杨志
毅
3.铑-钨酸盐-罗丹明6G缔合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J], 苗兆涛;龙巍然;陶晋飞;张婷;曹秋娥
4.铑-钨酸盐-丁基罗丹明B体系光度法测定痕量铑的研究 [J], 苗兆涛;张婷;张英;丁中涛;曹秋娥
5.铑-钨酸盐-罗丹明B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J], 曹秋娥;李祖碧;王加林;徐其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罗丹明B荧光光谱机理的研究作者:黄保军, 李建军, 屈凌波, HUANG Bao-jun, LI Jian-jun, QU Ling-bo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化学系,郑州,450052刊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5,25(3)被引用次数:6次1.栾崇林.黎源倩流动注射激光诱导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铁[期刊论文]-分析试验室 2003(03)2.李建国.王耀荣.唐亚莲碘化物-罗丹明B体系荧光猝灭反应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1997(05)3.张杰.郑基甸.陈颖罗丹明B-7-碘-8羟基喹啉-5-磺酸胶束体系荧光熄灭法测定铌 1997(09)4.奉平.刘绍璞.刘忠芳碲(Ⅳ)-碘化钾-罗丹明B体系荧光猝灭反应测定痕量碲 1997(09)Rowicz J R The principles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19831.学位论文黄保军人血清白蛋白的光谱法研究与测定及罗丹明B和荧光黄荧光光谱的研究2005本论文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二级散射法、反二级散射法和荧光光度法等四类光谱法对人血清白蛋白进行测定研究,同时进一步研究了罗丹明B和荧光黄的荧光光谱,具体内容如下:1.在pH=3.5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钙黄绿素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导致钙黄绿素吸光度降低。
据此,建立了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分光光度法。
2.在pH=3.5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人血清白蛋白与钙黄绿素结合而使钙黄绿素的二级散射和反二级散射强度增加。
据此,建立了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二级散射和反二级散射法。
3.在pH=3.5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人血清白蛋白与荧光黄结合而使荧光黄的二级散射和反二级散射强度增加。
罗丹明6G的三维荧光和共振散射光谱夏国朝;陶慧林【期刊名称】《光谱实验室》【年(卷),期】2008(025)005【摘要】研究了罗丹明6G(R6G)的荧光光谱、共振散射光谱和吸收光谱,讨论了共振光散射与共振荧光的区别与联系.在罗丹明6G-水溶液的三维荧光等高线光谱中,瑞利散射线与荧光等高线有部分相交.共振散射峰(544nm)介于荧光激发峰(530nm)和发射峰(552nm)之间.由光偏振实验,测得R6G共振散射光谱544nm处的偏振度P为0.0105.上述实验结果证明,R6G的共振散射峰主要是共振荧光.共振光散射信号随pH值增大而增强的机理是R6G酸碱平衡移动导致荧光型体的形成.由于自吸收的影响,荧光强度、共振散射光强度与R6G浓度之间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总页数】6页(P773-778)【作者】夏国朝;陶慧林【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541004;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2【相关文献】1.Cu2+-钨酸盐-罗丹明6G体系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面粉和茶叶中微量铜 [J], 邵娅婷;毛智成;王沛霖;陈瑾;曹秋娥2.罗丹明6G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六价铬 [J], 梁爱惠;蒋治良;黄思玉;刘庆业3.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过氧化氢 [J], 李振中;蒋治良;杨光;卢丹;刘绍璞4.人血清白蛋白-丙酮(乙醇)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J], 潘宏程;蒋治良;袁伟恩;唐国顺;罗杨合5.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法解析再生水补给人工湿地DOM的光谱特征 [J], 靳百川;蒋梦云;白文荣;刘蔚怡;蔺祖弘;孟媛;张婷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核酸的研究进展何春城1.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福建福州107032008043摘要核酸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目前主要是应用核酸内源紫外吸收光谱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基于荧光探针分子与核酸相互作用的荧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低,荧光分光光度法试剂昂贵,有毒性。
近年来,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核酸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可以用普通的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应用安全、便宜的试剂获得很高的灵敏度。
简要介绍了共振光散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并对近年来利用共振光散射技术分析核酸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内容主要包括利用有机染料分子作为核酸的共振光散射探针的分析方法;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及其络合物以及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核酸形成大粒子的散射分析方法。
关键词:共振光散射技术;核酸;评述;灵敏度高的探针分子;中图分类号: O657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20593 (2004) 1221676205前言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和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在生物的生长、发育等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核酸的分析测定,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基础。
而核酸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对发现新药物和在基因水平上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药物分子的作用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目前核酸分析测定的方法很多,紫外分光光度法[1,2]利用核酸在260nm的紫外吸收进行定量测定。
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可直接通过计算得出DNA的浓度,目前仍被广泛使用。
但由于灵敏度低,而且在260nm处产生紫外吸收的物质很多,容易干扰测定结果,使其在应用上受到了很多限制;荧光分析法[3]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很高的灵敏度,近年来应用较多。
但此类荧光试剂价格昂贵,部分荧光试剂已被证明据有致癌活性;近些年来,共振光散射(ResonanceLightScattering,RLS)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安全无毒、所用试剂便宜的优点,用于核酸分析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第24卷,第12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ol 124,No 112,pp1659-16622004年12月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December,2004罗丹明B 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魏永巨1,康志敏2,刘翠格1,兰瑞家1,王惠英111河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621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摘 要 研究了罗丹明B(RhB)的共振光散射的特性与机理。
在pH=-0138至pH 4110的酸性溶液中,共振光散射信号随pH 值增大而增强,近中性时散射强度达到最大。
散射强度随波长的变化不符合瑞利散射定律。
RhB 的荧光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有部分重叠,共振散射峰处于荧光激发峰和荧光发射峰之间。
在三维荧光等高线光谱图中,瑞利散射线与荧光等高线相交。
在光偏振实验中,测得共振散射光的偏振度P U 011。
上述实验结果揭示RhB 的共振散射光主要是共振荧光。
共振光散射信号随pH 值增大而增强的机理是RhB 酸碱平衡移动导致荧光型体的形成。
RhB 的共振散射峰位于吸收曲线轮廓之中,共振光散射受光吸收的影响,因此,散射光强度与浓度之间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
主题词 罗丹明B;共振光散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三维荧光;荧光偏振中图分类号:O65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93(2004)12-1659-04收稿日期:2003-06-03,修订日期:2003-10-18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53)和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魏永巨,1954年生,河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理学博士引 言共振光散射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测试新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纳米材料分析测试等方面均已有不少研究[1-13]。
从已有报道来看,共振光散射增强机理大多是由于体系中质点的结合或聚合而导致的非均相尺度效应。
例如,核酸[4-6]、蛋白质[7-9]与有机小分子或无机离子结合形成复合物、阳离子染料与络阴离子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10,11]、无机纳米粒子[12,13]的形成和有机染料在适当酸度下形成聚集体[14,15]等均导致共振光散射信号增强。
蛋白质-SDS-罗丹明B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陈彪,黄承志!(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及用于蛋白质的测定。
实验表明,在pH4.35的酸性介质中,SDS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较小,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共振光散射强度能得到增强,但加入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后,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强。
在!=332.0nm处,!!RLS最大,并且增强的共振光散射信号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对HSA的检出限达到1.9ng/mL,线性范围为0.01~5.0"g/mL。
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回收率为94.0%~105.5%。
关键词:共振光散射;蛋白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罗丹明B中图分类号:06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720(2007)04-001-05蛋白质的定量测定是生物化学、药学、食品及临床分析中常涉及的内容,也是临床诊断疾病及检验疾病治疗后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许多生化药物分离提纯和质量检验中最常用的手段,有关蛋白质的研究是目前生命科学和化学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1~4]。
共振光散射(RLS)法作为一种新的光学分析技术,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以用普通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因此,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13]。
近年来,运用共振光散射技术对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定量测定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14~21]。
RLS法测定蛋白质常用的试剂为阴离子染料或者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而阳离子染料用于蛋白质的共振光散射法测定尚未见报道。
本文研究了罗丹明B(Rhodamine B,RB)与SDS-蛋白质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
实验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与HSA结合后再与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作用,其散射强度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