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季度成都报业零售市场调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65.47 KB
- 文档页数:27
2016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成都市龙泉驿区统计局2017年6月22日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
面对错综复杂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宏观形势,龙泉驿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积极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抗下行、稳增长,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39.2亿元,比上年增长4.0%。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8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8.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3.9亿元,增长9.8%。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2.5:78.5:19.0调整为2.6:76.8:20.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2276元,比上年增长0.9%。
图1 2012-2016年龙泉驿区GDP发展态势图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74.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完成336.2亿元,增长6.6%。
民营经济占GDP 比重45.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详见表1)。
表1 2016年龙泉驿区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985公顷,比上年减少587公顷。
蔬菜种植面积9458公顷,比上年减少219公顷。
水果种植面积12688公顷,比上年减少300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71万吨,比上年增长-8.4%;蔬菜总产量25.6万吨,比上年增长-1.2%;园林水果总产量22.8万吨,比上年增长-0.5%;肉类总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长-12.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5%。
年末生猪出栏134832头,比上年增长-12.5%;牛出栏198头,比上年增长-15.4%;羊出栏9403头,比上年增长-18.4%。
关于2016年国民报纸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兴媒体形式不断涌现,作为传统媒体的报刊产业正面临一场巨大的挑战和残酷的现实。
由于报纸的读者数量不断下降,直接导致了零售发行量的下滑,报刊产业收入在媒体产业总收入的比例下降。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报纸阅读率为45.7%,较2014年的55.1%下降了9.4个百分点,继续呈走低趋势。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强势来袭,如何抓住现有读者、吸引更多读者和广告商,是摆在传统报业媒体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此,本人于八、九月份在当地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
调查显示:网络新媒体、手机已经成为大众阅读的主要手段,而传统报刊因内容深刻、时代感强,也是大众所喜爱的阅读方式。
另外,针对国民阅读报刊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思路,以期为报纸产业寻找正确的转型方向。
二、传统报业发展现状根据2015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报业广告和发行收入双双大幅下滑,报业市场整体规模在2015年首次被电影票房市场(440亿元)超越,这个超越让传统报业感到深深的“寒意”。
2015年传统报业的“断崖式”下跌仍在持续,全国各类报纸的零售总量与2014年相比下滑了41.14%,其中都市报类下滑幅度最大,已达到50.8%。
相对稳定的订阅市场在2015年也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
传统报刊读者数量和广告收入的双下滑使得近年来报刊经营举步维艰,与之相应的停刊和休刊已成为传统报刊行业的一种“新常态”。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停刊或休刊的知名报纸数量约为10家,而2015年这个数字扩大到30家左右。
与此相反,全国各级党报的发行量大多保持相对稳定。
在“2016年度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百强排行榜”中,位居前十位的报纸是: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纪检监察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扬子晚报、环球时报、检察日报。
2016年社消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
佚名
【期刊名称】《四川省情》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2016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47.4亿元,同比增长10.4%。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420.5亿元,同比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6.9亿元,同比增长11.7%。
【总页数】1页(P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65
【相关文献】
1.国信中心:预计明年社消品零售总额增13% [J], 财新网
2.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 [J],
3.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 [J],
4.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 [J],
5.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7万亿同比增长10.4%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侯统计分析第五期成都市武侯区统计局2017年2月10日2016年武侯区商贸业经济运行形势简析武侯区2016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4.6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排名继续保持五城区第一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1-12月五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区(市)县累计(亿元)增幅(%)成都市5647.4 10.4锦江862.6 10.5青羊774.3 10.3金牛747.4 10.0武侯774.6 10.7成华360.1 10.5五城区名次 2 1一、2016年武侯区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武侯区限上批零住餐报表企业共计387家,其中,批发152家,零售123家,住宿33家,餐饮79家。
从整体消费品市场来看,2016年武侯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了774.6亿元,增幅达到10.7%,较上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
从分行业来看,2016年全区批发零售额、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705.7亿元和68.9亿元,增幅分别为10.5%和13.5%。
批发零售业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增幅较去年同期增加5.7个百分点。
2016年武侯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从限上商品销售额来看,2016年限上商品销售额1415.9亿元,增幅达到14.7%,其中批发业销售额806.6亿元,增幅15.2%,零售业销售额589.2亿元,增幅14.3%,住宿业销售额5.0亿元,增幅-11.6%,餐饮业销售额15.1亿元,增幅13.7%。
2016年武侯区限上商品销售额情况二、行业分类走势及原因分析从主要商品类值看,2016年武侯区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625.1亿元。
从我区占比最大的三个主要行业情况看,电子商务企业零售额达到227.1亿元,同比增长29.8%;汽车类销售企业零售额达到218.6亿元,同比增长2.6%;传统百货及超市企业零售额达到89.8亿元,同比增长-1.1%;这三个行业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5亿元,同比增长11.7%,比重占到全区限上零售总额85.7%,其变动情况将明显影响到我区限上零售额增幅。
2016年成都经济区经济运行情况2016年,成都经济区所包括的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和资阳8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指导思想,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比上半年略有下降。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6年,成都经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77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增速比上半年高0.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63.6%。
成都完成12170.2亿元,增长7.7%,占经济区的比重达58.6%。
遂宁完成1008.5亿元,增幅最高,增长9.1%。
二、规模以上工业稳步提升2016年,成都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体平稳增长。
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4%,增速稳步回升。
遂宁增幅第一,增长11.2%。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2016年,成都经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48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增速比上半年低0.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53.2%。
成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70.5亿元,增长13.9%,占经济区的比重为54.1%;德阳完成1125.1亿元,增幅最高,增长14.9%。
四、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2016年,成都经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1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增加0.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61.2%。
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47.4亿元,增长10.4%,占经济区的比重达60.0%;遂宁增长最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4亿元,增长13.2%。
五、财政收入略有下降2016年,成都经济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增速比上半年下降7.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50.2%。
成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5.4亿元,增长7.0%,占经济区的比重达69.1%;遂宁完成54.6亿元,增幅最高,增长13.8%。
2016年消费分析报告摘要:2016年是充满波折和不确定性的一年,经济的增长放缓和政治的风险都对消费市场带来了挑战。
然而,通过对2016年的消费市场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本报告将重点分析2016年的消费市场,包括消费者对不同行业的偏好和消费习惯分析。
一、消费市场总量分析2016年的消费总量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整体仍保持了稳定。
其中,家庭消费支出同比增长了3.1%,占消费总量的70%以上。
而政府和企业的消费支出在2016年则出现明显的下降。
二、消费行业分析1. 餐饮行业2016年餐饮行业的发展依然强劲,尤其是在线下消费的表现更加出色。
餐饮企业开始加速布局线上市场,让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的享受到美食的同时,也提供了可观的商业机会。
同样,在线预订和点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2. 旅游行业旅游行业在2016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游客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国内游和境外游的市场表现更加出色。
这一现象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出国旅游和欧洲旅游,马尔代夫、泰国等热门目的地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3. 教育行业2016年教育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
尤其是在线教育平台快速崛起,各大优质教育机构也开始在线上展开业务,线上教育市场表现出色。
同时,留学、出国游学等外出学习形式也受到更多消费者的欢迎。
4. 电子产品行业在2016年,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更加普遍,其中,智能手机的需求更是急剧增加。
消费者对于手机的功能性和保护性要求的提高,让手机壳、贴膜等保护性产品也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5. 零售行业2016年消费者进入实体店面的数目减少,电商渠道更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
尤其是京东和天猫这样的综合性电商平台,成为了购物的第一选择。
同时,快递、物流等配送服务也日渐完善。
三、未来消费趋势分析在2017年的消费市场中,移动支付、智能家居、共享经济等将继续成为热门消费领域。
2016年成都市新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较大的下行压力,新都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增长的重要决策部署,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产业强城、生态护城、创新活城、文化兴城、和谐优城”五大行动为抓手,确保了全区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2.2亿元(见图1),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4亿元,增长3.9%;第二产实现业增加值375.5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0.3亿元,增长9.2%。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57.6%和40.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2974元,增长5.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3∶60.4∶35.3调整为4.2∶59.4∶36.4。
图1:2011年-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图2:2011年-201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长8.1%,占GDP的比重为70.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0.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294.8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41.0亿元,增长8.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664人,城乡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22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6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2%。
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4.0%,衣着类价格下降0.8%,居住类价格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4.1%,医疗保健上涨2.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4.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1.4%。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
成都市青羊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青羊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聚力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157”总体思路,切实担当“窗口门户”和“辐射引领”职能,着眼“四区两化”发展目标,加快实施“双擎驱动”发展战略,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45.65亿元,同比增长7.2%。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4亿元,同比下降20.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6.42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9.19亿元,同比增长8.2%。
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00:16.54:83.4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2430元,同比增长6.9%。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85.07亿元,同比增长7.3%。
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8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7.22亿元,同比增长8.4%。
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40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207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40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30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59个,开发企业岗位15463个。
组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3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677人,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4450人,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121人。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3%,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56万元,同比下降20.3%。
年末实际耕种面积883亩,同比下降12.6%。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5万元,同比下降13.5%。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7.28亿元,同比增长1.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5%。
2016年第一季度成都报业零售市场调查报告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2016年3月目录I.报告摘要II.研究说明一、调查目的二、调查方法三、主要监测指标四、样本结构III.报告正文一、市场占有率1、市场占有率-总体2、市场占有率-不同类型零售终端差异3、市场占有率-不同环域差异4、市场占有率-一星期每天差异二、摊点覆盖率1、摊点覆盖率-总体2、摊点覆盖率-不同类型零售终端差异3、单点卖力-单点铺货对市场占有率贡献度三、摊均销数1、摊均销数-总体2、摊均销数-各报摊均销数3、摊均销数-不同类型零售终端差异4、摊均销数-一星期每天差异四、滞销率1、滞销率-总体2、滞销率-渠道差异五、潜力覆盖率1、潜力覆盖率-总体2、潜力覆盖率-渠道差异I.报告摘要一、总体情况1.成都商报较华西都市报市场占有率位势指数为1.9,低于去年同期。
本季度成都商报市场占有率为56.9%,较上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
华西都市报市场占有率为30.1%,较上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
成都晚报、和天府早报市场占有率均为4.7%,分别较上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成都日报占有率为3.6%,较上季度上升1.7个百分点。
成都商报较华西都市报市场占有率位势指数本季度为1.9,与上季度持平,低于去年同期。
2.五大日报总摊均销数下降,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摊均销数均较上季度小幅下滑。
五大报零售市场总摊均销数连续三个季度小幅下跌。
本季度为5.9份,较上季度减少0.9份,低于去年同期1.1份。
本季度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的摊均销数分别为3.5份和2.3份,分别较上季度下降0.4份和0.3份;成都日报的摊均销数为0.8份,较上季度上升0.4份;成都晚报、天府早报的摊均销数与上季度持平,分别为0.9份和1.0份。
3本季度成都商报覆盖率仍为最高(97.4%),华西都市报覆盖率略有下降。
本季度五大日报的覆盖率均有所下降。
其中,成都商报摊点覆盖率为97.4%,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1个多百分点。
华西都市报摊点覆盖率为77.5%,较上季度下降2.9个百分点,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成都晚报、天府早报和成都日报覆盖率相差不大,依次为29.6%、28.6%和27.1%,这三份报纸覆盖率与上季度比均有所下降,以成都晚报最明显,下降7.6个百分点。
4.五大日报滞销率均上升,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滞销率接近50%。
本季度成都晚报和成都日报的滞销率较上季度下降10多个百分点,其余三张报纸无明显升降变化。
其中,成都晚报的滞销率相对较低,为40.3%,较上季度下降11.8个百分点;成都日报的滞销率最高,为55.4%,但较上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和天府早报的滞销率均在50%左右。
5.在天府新区成都商报占七成市场份额,华西都市报占1/4多。
从市场份额来看,本季度本地日报在天府新区的市场几乎被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瓜分,其中成都商报占71.4%,华西都市报占26.5%,其余三份报纸市场份额总共不到3%。
对比本季度成都市区数据,成都商报在天府新区的优势明显高于市区1。
从覆盖率来看,成都商报在天府新区的覆盖率为98.5%,与上季度基本保1本报告中凡是成都市区,均指绕城高速内范围。
持一致;其余四份报纸的覆盖率均不超过50%。
其中,华西都市报覆盖率为43.9%,较上季度下滑15.8个百分点,主要为干杂店和超市渠道覆盖率下降。
成都晚报和天府早报的覆盖率均为10.6%,分别较上季度下降1.1和5.0个百分点;成都日报覆盖率为3.0%,较上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
对比本季度成都市区各报覆盖率,成都商报在天府新区的覆盖率与市区表现几乎一致;其余四份报纸的覆盖率明显低于市区。
从摊均销数来看,本季度天府新区五大报零售市场总摊均销数为3.6份,较本季度成都市区少2.3份;五张报纸的摊均销数均较上季度减少。
本季度成都商报的摊均销数最高,为2.6份,较上季度减少1.8份;华西都市报摊均销数为2.2份,较上季度减少0.6份;成都晚报、天府早报和成都日报的摊均销数依次为0.4份、0.3份和0份,分别较上季度减少0.2份、0.8份和1.0份。
二、成都商报本季度成都商报市场占有率为56.9%,较上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
从零售终端类型看,成都商报在爱心亭、药店、彩票店、小商铺等“其他”渠道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为65.2%,其次为超市渠道,占有率为64.5%;在干杂店、报摊和信息亭的占有率均在50-55%之间;在书店的占有率较低,为45.0%。
从区域来看,本季度成都商报离市中心越远,市场占有率越高。
成都商报在三环至绕城环域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为66.0%;在一环内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为53.5%。
从周内差异看,本季度成都商报在星期日和星期六的市场占有率最高,分别为65.1%和62.4%;紧接着是星期四和星期一,占有率分别为57.3%和56.0%;星期四的占有率较低,为53.2%。
成都商报摊点覆盖为97.4%,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1个多百分点。
其中,在信息亭和书店渠道的覆盖率仍保持为100%;在其他各渠道的覆盖率也较高,均在97%左右。
成都商报摊均销数为3.5份,较上季度减少0.4份。
其中,报摊的摊均销数最高,为6.5份,其余渠道摊均销数从高到低依次是信息亭(5.7份)、其他(5.6份)、书店(4.8份)、干杂店(3.7份)、超市(1.6份)。
成都商报滞销率为49.1%,较上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
其中,超市渠道滞销率仍较高,其他渠道的滞销率则较低。
三、华西都市报本季度华西都市报市场占有率为30.1%,较上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仍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
在各个渠道的占有率接近,均在28-36%之间。
其中,在超市的占有率相对较高,为35.5%;在报摊的占有率相对较低,为28.0%。
本季度华西都市报摊点覆盖率为77.5%,较上季度下降2.9个百分点,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信息亭和报摊的覆盖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7.9%和97.1%;其次是书店,覆盖率为92.3%;在超市的覆盖率较低,为61.2%。
华西都市报摊均销数在连续4个季度维持在2.6份后,本季度下降至2.3份。
该报在信息亭和书店的摊均销数较高,均为3.7份,其次为报摊(3.3份),在超市的摊均销数最低,为1.4份。
华西都市报滞销率为52.2%,较上季度上升2.3个百分点。
II.研究说明一、调查目的此调查主要了解成都市绕城高速内区域和天府新区五大日报零售市场现状,通过和往期数据进行对比,及时跟踪了解各报刊之间的竞争态势和变化情况。
调查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区域优势,并科学地设计了调查方案,调查样本量成都市区2840个,占成都市报刊零售终端的五分之一;天府新区66个样本量。
且摊点选取通过科学抽样,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成都市场上各报竞争态势。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将成都市绕城高速内区域和天府新区主城区划分为若干封闭区域,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需要访问的封闭区域。
以统一问卷、派调查员走访的调查方式,调查零售终端报纸销售情况,以期对报刊零售市场的情况有一个切实全面的了解。
1、执行时间:2016年3月21日-3月27日2、样本量:906个报纸零售终端(成都市区840个,天府新区66个)三、主要监测指标市场占有率:是指以监测的同类报刊销量之和为整体,每个报刊销量所占总和的比例;摊均销数:指调查的有效样本中,某报刊有进货的摊点数的平均销量;滞销率:指在调查的有效样本中,某报刊剩数与要数之比;摊点覆盖率:指在调查结果中,某报刊有进货的摊点数占总的有效摊点数的比例;市场占有率位势指数:不同报纸之间的市场占有率的比值。
如成都商报对华西都市报市场占有率位势=成都商报市场占有率/华西都市报市场占有率。
潜力覆盖率:指调查的有效样本中,某报刊剩数为零的摊点在该报有售摊点中的比例。
2本报告中凡是成都市区,均指绕城高速内范围。
III.报告正文一、市场占有率1、 市场占有率-总体下图是2015年一季度以来五大日报零售市场占有率季度走势。
总的看来,本季度成都商报的市场占有率仍为最高;除成都日报的市场占有率略有提升外,其余四类报纸在一季度的市场占有率均下降。
数据显示:本季度成都商报市场占有率为56.9%,较上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
华西都市报市场占有率为30.1%,较上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
成都晚报、和天府早报市场占有率均为4.7%,分别较上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成都日报占有率为3.6%,较上季度上升1.7个百分点。
五报市场占有率走势(单位:%)成都商报较华西都市报位势指数与2015年四季度持平,仍为1.9,比去年同期下降0.2(去年同期为2.1)。
成都商报对华西都市报位势指数0.0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5年一季度15年二季度15年三季度15年四季度16年一季度0.00.5 1.0 1.5 2.0 2.5 3.0 15年一季度15年二季度15年三季度15年四季度16年一季度2、 市场占有率-不同类型零售终端差异下图是本季度五大日报在不同零售终端的市场占有率。
数据显示:成都商报在爱心亭、药店、彩票店、小商铺等“其他”渠道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为65.2%,其次为超市渠道,占有率为64.5%;在干杂店、报摊和信息亭的占有率均在50-55%之间;在书店的占有率较低,为45.0%。
华西都市报本季度在各个渠道的占有率接近,均在28-36%之间。
其中,在超市的占有率相对较高,为35.5%;在报摊的占有率相对较低,为28.0%。
成都晚报本季度书店占有率较好,为9.6%,其次是信息亭,占有率为6.8%;在超市渠道相对较差,占有率为0.0%3。
天府早报在信息亭和书店的表现最高,占有率分别为9.9%和8.8%,其次为报摊和干杂店,占有率均在5-7%之间;在超市的表现较差,占有率也为0.0%。
成都日报在各个渠道的占有率总体偏低,其中,在信息亭的表现相对较好,占有率为5.4%;在超市渠道占有率最低,为0.0%。
各不同类型零售终端报纸市场占有率(单位:%)在信息亭,本季度成都商报市场占有率为50.1%,较上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
同时,华西都市报在信息亭的占有率为31.5%,较上季下降3.1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3.1个百分点,成都商报对华西都市报的位势从上季度的1.4升至1.6。
3本次监测的超市渠道均未出售成都晚报。
信息亭干杂店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天府早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与华西都市报在信息亭市场占有率走势(单位:%)在书店,成都商报市场占有率连续五个季度维持在45.0%。
华西都市报在书店的占有率为32.4%,比上季度上升提升2.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