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新版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16.5、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图案同步练习2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2
16.5 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图案
上面图案设计过程中就用到了我们以前学习的轴对称、平
移、旋转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图案的设计与
欣赏.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师生交流:(1)平移;(2)轴对称;(3)旋转(
轴对称后,再旋转.
3.深层探究
将上面4幅图中的各对对应点连接起来,探究如下结论: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教师总结:通过上面两个问题,我们认识到:①平移、轴对称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②把一个
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提示和补充,让学生自己选择图案进行图案设计.。
16.5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图案【学习目标】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2.能按要求把所给出的图形补成以某直线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能依据图形的轴对称关系设计轴对称图形.【学习重点】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学习难点】图案的设计.【预习自测】知识链接: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2.轴对称的三个重要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如图: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你能画出这个图案的另一半吗?2.分析问题分析图案:这个图案是由重要六个点构成的,要将这个图案的另一半画出来,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只要画出这个图案中六个点的对应点即可.3.问题转化已知对称轴和一个点A ,画出点A 关于L 的对应点A′. LA【解难答疑】1. 如图,直线l 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l2. 试画出与线段AB 关于直线l 的线段A B ''lAMAC3.如图,已知ABC △和直线MN ,画出以MN 为对称轴ABC △的轴对称图形A B C '''△【反馈拓展】1.由1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网格,现将其中的两个小正方形涂黑(如图).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上图中再将两个空白的小正方形涂黑,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某居民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长方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图案由圆和正方形组成(圆和正方形的个数不限)并且使整个长方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请在长方形中画出你设计的方案.【总结反思】 1.本节课我学会了:还有些疑惑:2.做错的题目有: 原因:N B A B。
16.5 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图案
专题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
1.如图所示,学校有一块正方形空地,要在上面修建一个花园,校方现征集花园设计方案,其要求
是:整个图形可以看做由一个基本图案经过轴对称、平移、旋转得到的,而且是对称图形,既美观,又简练大方.
2.元旦前,市园林部门准备在文化广场摆设直径均为4米的八个圆形花坛,在坛内放置面积相同的
两种颜色的盆栽花草,要求各个花坛内两种花草的摆设不能相同,如图所示的(1)(2),请你再设计出至少四种方案.
状元笔记
【知识要点】
1.设计图案所能应用的变换类型有
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以及它们的组合.
2.图案设计的过程
(1)首先确定图案要表达的意图;(2)分析进行图案设计的基本图形;(3)对基本图形综合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4)对图案进行适当修饰.
【温馨提示】
分析图案形成的过程要找准“基本图案”,用平移或旋转或轴对称,叙述要准确,不能遗漏基本要素.
参考答案
1.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
2.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
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方案 -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如下:•了解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定义和概念;•掌握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设计方案的方法;•通过实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定义和概念;•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设计方案的方法。
2.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设计新的图形方案;•如何通过实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课堂讲解、板书、互动讨论和实例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
4. 教学内容4.1 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定义和概念平移、旋转、轴对称是初中数学的基本内容,本节课首先要向学生讲解它们的定义和概念。
平移:向一个方向沿一定距离移动图形的过程,原图形和新图形位置上的对应点仍然相等。
旋转:将图形围绕一个点或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原图形与新图形对应点之间仍然保持相等关系。
轴对称:以一条轴作为对称轴,将一个图形按照对称轴对称,使得对称的两部分内容完全相同。
4.2 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设计方案的方法设计一个图案首先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那么,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础上,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设计方案:1.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组合来设计新的图案;2.利用轴对称来设计新的图案;3.多次进行平移和轴对称的操作,得到更加丰富的图案。
4.3 实例演练本节课也将通过实例演练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设计方案的方法。
例如: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组合来设计一个三角形图案。
将一个等边三角形做为基本图形,通过平移和旋转的操作,得到如下图案:/\\/ \\/____\\即在原来的等边三角形的基础上,分别向上和向下平移一段距离,然后再将其逆时针旋转60°即可得到新的图案。
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阳胜中学王学凤一、复习检测:1、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轴对称图形又是答案:B2、已知如图1所示的四张牌,若将其中一张牌旋转后得到图2,则旋转的牌是()答案:A3、如图,以点为为旋转中心,将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若,则= 度.答案:404.如图,把图①中的△ABC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图②中的,如果图①中△ABC上点P的坐标为,那么这个点在图②中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B.C.D.答案:C5.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答案:A6.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B.3C.2D.答案:C7.在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中,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如上图中的△ABC称为格点△ABC.现将图中△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并将其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变形后点B的对应点所在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8.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图1)按如下步骤操作:(1)以过点A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恰好落在AD边上,折痕与BC边交于点E(如图2);(2)以过点E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折痕EF交AD边于点F(如图3);(3)将纸片收展平,那么∠AFE的度数为().(A)60°(B)67.5°(C)72°(D)75°答案:B9.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对称变换()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C.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D.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答案:B10.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D=9,AB=3,将其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折痕为EF,那么折痕EF的长为.答案:二、知识点再现: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16.5 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图案
知识点1 从图形变换的角度欣赏图案(重点)
★我们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统称为图形变换.
图案的简单设计实际上就是这几种变换的合理组合的变化.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精美图案,分析它们的形成过程,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为进行图案设计积累素材,激发进行图案设计的兴趣.
三种基本变换是平移、旋转、轴对称.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①运动方式不同:平移是沿某方向移动;旋转是绕一点转动;轴对称是沿一条直线折叠.
②对应点的连线的性质不同:两个具有平移关系图形的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两个具有旋转关系图形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接的线段相等;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的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③三种变换所需条件不同:平移变换需要知道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旋转变换需要知道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轴对称需要知道对称轴.
(2)联系
三者都是平面内的变换,而且都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是改变图形的位置.
例1 分析图16–5–1中图案的形成过程.
图16–5–1
分析:该图案是由五部分组成的.
解:图案的1
5
绕图案的中心分别旋转72°、144°、216°、288°即得该图案.
注意
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时,要分清“基本图案”及图形变换的方式.
知识点2 图案设计的步骤(难点)
(1)整体构思
①图案的设计要突出“主题”,即设计图案的意图,要求简捷、自然、新颖、别致,具有一定的意义;
②确定整幅图案的形状(如圆形或正方形)和“基本图案”;
③构思图案的形成过程:首先构思该图案由哪几部分构成,再构思如何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方法实现由“基本图案”到各部分图案的组合,并作出草图.
(2)具体作图
根据草图,运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准确地作出图案,有条件的同学可用几何画板或在Microsoft Word上画出满意的图案.
(3)对图案进行适当的修饰(如着色等).
例 2 某公司为了节约开支,购买了质量相同的两种颜色的残缺地砖准备用来装修地面,现已加工成如图16–5–2所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王聪同学设计了①②③④四种图案.
(1)请问你喜欢哪种图案?并简述该图案的形成过程.
(2)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再设计一幅与上述不同的图案.
分析:要求只选其中一个图案来简述,且同-图案形成的过程也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解:(1)我喜欢图案④,图案④是以同行或同列的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为“基本图案”,绕大正方形的中心旋转180°得到的.
(2)如图16–5–3所示.
图16–5–2 图16–5–3
规律总结
图案的设计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通常是利用基本图形的变换来进行图案设计,图形之间基本变换关系有轴对称、平移、旋转、组合这四种基本形式,但较多的形式都是经过组合变化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