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怎样正确洗手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37.50 KB
- 文档页数:14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指南
步骤一:用清水将双手湿润
打开水龙头,用适量的清水将双手彻底湿润,确保每个手指都完全沾湿。
步骤二:涂抹适量的肥皂
取适量的肥皂,使其充分起泡。
可以选择使用无刺激性的儿童专用肥皂。
步骤三:揉搓双手掌
将双手掌心相对,以搓手的动作揉搓双手掌,确保肥皂泡沫均匀地分布在双手上。
步骤四:交叉握手指缝
将左手的指缝与右手相交叉,掌心相对,用搓手的动作揉搓指
缝部位。
然后交换手掌的位置,再次揉搓指缝。
步骤五:搓洗指尖
用右手的指尖在左手掌心上以旋转的方式搓洗,然后再交换手
掌的位置,用左手的指尖在右手掌心上搓洗。
步骤六:搓洗手背
将掌心相对,用手背互相搓洗,确保每个手背都用力搓洗干净。
步骤七:冲洗和擦干
用清水冲洗双手,确保将肥皂和泡沫完全冲洗干净。
然后使用
纸巾或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双手。
注意事项
- 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洗手,至少需要20秒时间。
- 每天多次洗手,如进餐前、上厕所后、与其他儿童接触前等。
- 教育和引导幼儿正确和规范地洗手。
- 定期清洁和消毒洗手池和洗手间设施。
请确保幼儿园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能掌
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生活卫生 - 小学生学习七步洗手法
1. 准备工作
在开始洗手之前,请确保有以下物品:
- 清洁的水源
- 肥皂或洗手液
- 干净的毛巾或吹风机
2. 湿手
首先,将双手用水彻底湿润。
可以使用冷水或温水,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
确保手部完全湿润,包括指尖、指缝和手背。
3. 取皂
在湿润的手上挤出适量的肥皂或洗手液。
如果使用肥皂,请选择一块干净的肥皂并将其放在容器中,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肥皂。
4. 搓手
将肥皂或洗手液涂抹在双手上,然后开始搓洗手掌、手背、指缝和指尖。
特别注意指缝和指尖,这些地方容易藏污纳垢。
搓洗的过程中,可以持续大约20秒,以确保彻底清洁。
5. 冲洗
将双手放在水流下,彻底冲洗掉肥皂泡沫。
确保所有泡沫都被冲走,不要留下任何残留物。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吹风机将手吹干。
6. 擦手
使用干净的毛巾或吹风机将双手擦干。
如果使用毛巾,请确保毛巾干净且无霉菌。
如果使用吹风机,请将温度调至适宜,避免烫伤。
7. 收尾
完成洗手后,将用过的毛巾妥善晾干,避免细菌滋生。
如果使用吹风机,请将其关闭并放回原位。
最后,确保双手干净,可以进行其他活动或触摸物品。
通过遵循这七步洗手法,小学生可以有效地清洁双手,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保持个人卫生。
请务必养成每天多次洗手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等关键时刻。
幼儿园小朋友怎样正确洗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幼儿园健康生活习惯教育,涉及教材中“个人卫生”章节,具体内容包括:洗手的重要性、洗手时机、七步洗手法、肥皂使用方法以及洗完手后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洗手的重要性,能够列举出需要洗手的几个关键时刻。
2. 掌握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3. 能够独立完成洗手全过程,并注意肥皂的使用和洗后干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以及肥皂的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培养小朋友自觉洗手的好习惯,并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洗手液或肥皂。
2. 湿纸巾。
3. 课件PPT。
4. 洗手步骤图解海报。
5. 洗手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创设一个小故事情境,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不洗手而生病的故事,引导小朋友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洗手的重要性,讲解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保护身体健康。
介绍需要洗手的几个关键时刻,如吃饭前后、上厕所后、玩完玩具后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现场示范七步洗手法的步骤,每一步配合动作讲解,让小朋友跟随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洗手游戏,每个小朋友按照步骤图解尝试洗手,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5.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提出洗手相关问题,小朋友回答,增强记忆。
展示正确的洗手视频,让小朋友复述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强调洗手的重要性,提醒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洗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心:正确洗手,健康伴我行2. 板书内容:洗手的重要性洗手的时机七步洗手法步骤简图洗手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到的七步洗手法,并解释为什么洗手对健康很重要。
2. 答案要点: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预防疾病。
七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小朋友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洗手动作的准确性,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帮助小朋友掌握洗手技能。
七步洗手手卫生培训内容第一步:准备洗手条件1.1准备洗手用具:洗手液、肥皂,纸巾或干净的手巾。
1.2选择洗手间:选择洁净的洗手间,避免在厕所里洗手。
1.3调节水温:调节水温适宜的温度,避免水温过热或过冷。
第二步:正确洗手步骤2.1充分湿润双手:用流水充分湿润双手。
2.2涂抹肥皂或洗手液: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涂抹于双手,包括手背、指缝和指甲缝。
2.3揉搓双手:用双手相互揉搓,包括掌心、手指和手背,揉搓的时间不少于二十秒。
2.4清洗双手:将双手放在流水下清洗,彻底冲洗掉肥皂和洗手液。
2.5用纸巾或干净的手巾擦干双手:用纸巾或干净的手巾擦干双手,避免双手表面残留水滴。
第三步:特殊场合的手部卫生3.1在外观呈脏污状态时:出入公共场所、接触过垃圾、动物或污染物后,应当及时进行手部卫生。
3.2在接触食品、餐具、瓶罐等时:接触食品、餐具、瓶罐等前应当进行手部卫生,避免将细菌传播给他人。
3.3在处理伤口、疾病患者时:处理伤口、疾病患者或有体液接触时,应当进行手部卫生,避免传染疾病。
第四步:重要性和影响4.1手部卫生的重要性:良好的手部卫生可以预防传染病、细菌、病毒和其他疾病的传播,保障个人健康。
4.2不良手部卫生的影响:不良手部卫生可能造成细菌感染、食源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第五步:日常维护5.1定期洗手:养成定期洗手的习惯,包括在进食前、处理食物前、接触伤口、使用厕所后等重要场合。
5.2保持指甲清洁:保持指甲整洁干净,避免在指甲缝中藏匿污垢和细菌。
5.3使用消毒液:在必要时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液进行消毒清洁,确保彻底清洁双手。
第六步:带动他人6.1强调手部卫生的重要性:向身边的家人、同事和朋友宣传手部卫生的重要性,带动他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2多次提醒和示范:在需要时给予他人多次提醒和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帮助他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七步:监督和检查7.1监督自己的手部卫生:定期自我检查手部卫生,保持双手整洁干净,及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幼儿园小朋友怎样正确洗手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道洗手的重要性,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洗手。
3.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养成主动洗手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毛巾、洗手图示、病菌模型、故事书。
2. 学具:每人一份洗手图示、洗手液、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不洗手而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小朋友为什么生病,如何避免生病。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洗手图示,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湿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冲洗、擦干等步骤。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按照洗手图示尝试正确洗手,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洗手游戏(10分钟)教师设置“病菌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扮演病菌,通过游戏让幼儿明白洗手的重要性。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洗手?怎样洗手才是正确的?”引导幼儿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会洗手》2. 内容:洗手的重要性正确洗手方法:湿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冲洗、擦干勤洗手,健康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洗手游戏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与家庭互动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正确洗手方法的掌握是本节课的核心,需通过图示、讲解、实践和游戏等多种方式,确保幼儿能记住并正确执行洗手步骤。
难点:让幼儿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养成主动洗手的习惯。
这需要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互动式的游戏和课后家庭作业的跟进,使幼儿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洗手对健康的作用。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1. 生活化:故事中的情节应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第1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日益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加强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每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洗手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疾病、保障幼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套针对幼儿的七步洗手教程,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一、认识洗手的重要性1. 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减少疾病传播。
2. 好的洗手习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卫生意识,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3. 洗手是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七步洗手教程1. 打开水龙头,调整水温至适宜温度。
2. 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涂抹在手上。
3. 先洗手心,双手相互揉搓,确保泡沫充分产生。
4. 洗手背,双手交替揉搓,泡沫均匀分布在手背上。
5. 洗手指缝,将手指并拢,用另一只手的指尖揉搓手指缝。
6. 洗拇指,将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用另一只手的指尖揉搓拇指。
7. 洗手腕,双手交替揉搓手腕,确保泡沫均匀分布。
8. 关闭水龙头,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
三、注意事项1. 洗手时间不宜过短,一般需持续20-30秒。
2. 洗手过程中,确保泡沫充分产生,避免细菌残留。
3. 洗手后,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双手,避免二次污染。
4. 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等关键时刻。
5. 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四、七步洗手教程的应用场景1. 幼儿园: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比赛,提高幼儿洗手兴趣。
2. 家庭: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学习七步洗手教程,共同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3. 社会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海报等渠道,普及七步洗手教程,提高全社会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
五、总结七步洗手教程是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幼儿安全教育,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培训材料引言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幼儿园中,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孩子们易受感染的环境中。
为了保障幼儿们的健康,我们需要教授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本培训材料将介绍幼儿园七步洗手法,帮助教师们进行有效的培训。
七步洗手法1. 打湿双手:在干净的水槽下,将双手浸湿。
确保使用流动的清水。
2. 取适量肥皂:取适量肥皂于手心。
选择清洁、无刺激的儿童专用肥皂。
3. 揉搓掌心:将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揉搓。
确保肥皂充分起泡。
4. 搓揉手背:用右手掌心搓揉左手背,再用左手掌心搓揉右手背。
确保每个手背都充分搓揉。
5. 揉搓手指间:将右手指间搓揉,再用左手指间搓揉。
确保每个指间都充分搓揉。
6. 搓揉手腕:右手用力搓揉左手腕,再用左手用力搓揉右手腕。
确保每个手腕都充分搓揉。
7. 冲洗双手:将双手放入流动的清水中,冲洗掉所有的肥皂。
确保每个手部表面都清洁干净。
洗手时机- 在进食前- 在接触眼睛、鼻子、嘴巴前- 在接触污染物后- 在课间休息结束后- 在上厕所后- 在玩具、游戏材料前后- 在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指导原则- 洗手时间至少20秒- 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掉肥皂- 定期修剪幼儿的指甲,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地方- 在洗手台旁放置儿童专用的可冲刷皂液盒,定期更换结论通过培训幼儿园七步洗手法,我们能够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减少疾病传染的风险。
教师们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洗手指导,确保他们正确执行洗手步骤,并且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洗手环境。
幼儿园正确的洗手方法
幼儿园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适中,并湿润双手。
2. 取适量的肥皂(可以使用液体肥皂、固体肥皂或香皂),揉搓双手使其产生泡沫。
3. 用手掌心搓揉双手,包括手指背面、指缝和指端,务必确保每个地方都能接触到肥皂。
4. 按摩手心和手背,使肥皂的泡沫充分覆盖双手,持续搓揉约20秒。
5. 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双手,确保彻底清洗掉肥皂和污垢。
6. 用干净的纸巾或吹风机将双手擦干,或者让它们自然晾干。
7. 使用纸巾关掉水龙头,避免重新污染双手。
8. 在必要的情况下,例如接触过污物或受到感染的场合,可以在洗手后使用免洗洗手液或消毒酒精进行消毒。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幼儿园的孩子们彻底清洁双手,并避免病菌的传播。
同时,培养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的习惯也非常重要。
幼儿园生活常识:正确洗手方法及实践指导在幼儿园生活中,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幼儿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而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帮助他们远离细菌和病毒,保持健康。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正确的洗手方法及实践指导。
一、正确的洗手方法1. 选择合适的肥皂: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应该尽量选择无香料和无色素的肥皂,这样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避免过敏反应。
2. 使用温水:洗手时应该使用温水而不是热水或冷水,温水可以更好地去除细菌和污垢,同时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3. 摩擦双手:在使用肥皂后,应该充分摩擦双手,包括手掌、手背、指缝、指尖和手腕,至少要持续20秒钟。
4. 冲洗干净:用流水将肥皂冲洗干净,确保手上没有肥皂残留。
5. 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洗手后,使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尽量避免共用毛巾,以免交叉感染。
二、实践指导1. 定期洗手:幼儿园老师应该定期引导孩子们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玩具或宠物后应该及时洗手。
2. 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老师可以通过模范演示的方式,教会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方法,让他们明白为什么需要洗手以及如何洗手。
3. 提供洗手设施:幼儿园应该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保证孩子们可以随时方便地洗手。
4. 培养良好的洗手习惯:老师可以通过口头提醒或者设置洗手时间表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让他们自觉地保持双手清洁。
正确的洗手方法在幼儿园生活中尤为重要。
通过正确的洗手方法及实践指导,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他们的健康。
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重视孩子们的洗手习惯,确保他们在快乐成长的也能保持健康。
幼儿园生活常识:正确洗手方法及实践指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卫生健康,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更是如此。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
在幼儿园,孩子们接触到的东西繁多,如果不注意卫生习惯,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
教幼儿洗手的正确方法
首先,教导幼儿洗手的正确时间。
幼儿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洗手呢?首先是在进餐前和进餐后,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
另外,当幼儿接触到脏物、玩耍后,以及使用厕所后也是需要洗手的时候。
告诉幼儿这些时刻的重要性,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其次,教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步骤。
首先,让幼儿将双手浸湿,然后涂抹适量的肥皂。
接着,搓揉双手的掌心、指缝、指尖、指关节等部位,要搓揉至少20秒。
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双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这些步骤需要反复教导,直到幼儿能够独立完成这些动作为止。
再次,教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技巧。
在教导幼儿搓手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一些小技巧,比如在搓手时可以唱一首洗手歌,或者用有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样可以让洗手变得更加有趣,幼儿也更容易接受。
最后,要给予幼儿正面的激励和肯定。
当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正确的洗手步骤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洗手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同时,要和幼儿一起总结洗手的好处,让他们明白
洗手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总之,教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可以保护他们的健康。
通过耐心的教导和激励,相信幼儿们一定能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健康和快乐。
希望家长和老师们都能够重视这一点,共同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洁净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小朋友怎样正确洗手教案引言洗手是保持个人卫生和预防疾病的基本方法,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正确洗手可以预防多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保持健康成长。
因此,如何教孩子正确洗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旨在教给幼儿园小朋友如何正确洗手。
步骤1. 引导孩子用流动水湿润双手在幼儿园的洗手间或者家中,首先需要教孩子用流动水湿润双手。
老师或家长可以示范一遍,让孩子看到正确的洗手姿势。
2. 使用适量的肥皂让孩子知道,在用肥皂前,必须湿润双手。
同时,告诉孩子只要一点点肥皂就足够了。
在幼儿的体验中,泡沫多的洗手液更受欢迎,但大量使用肥皂会使手过敏或皮肤干燥。
3. 使泡沫覆盖所有手部表面帮助孩子理解泡沫的必要性,并帮助孩子把泡沫涂抹到每一片皮肤表面。
4. 搓手教孩子如何搓手,要保证搓遍所有的手部表面。
双手的掌心、指缝、指甲和指尖都需要注意搓洗,时间不少于20秒。
5. 彻底冲洗双手告诉孩子,洗手并不只是搓泡沫,而是必须清洗掉所有的肥皂和细菌。
让孩子将双手完全沉入水中,反复清洗。
6. 用纸巾或空气干燥对于干燥器具,教育孩子保持双手干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冬季易患感冒和其他病毒的季节。
老师或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纸巾或空气干燥器干燥双手。
注意事项1.勤洗手不仅可以预防流感和其他疾病,而且可以确保双手干净,对人群的生活和饮食安全有益。
2.在孩子患感冒和流感等传染病时特别注意,建议老师或者家长经常提示和检查孩子的手部卫生情况。
3.给孩子习惯敲门,不使用公共洗手间的干净程度和使用频率往往影响他们干净卫生的习惯。
结论正确洗手是预防细菌和病毒传播的重要方法,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健康成长起始于对卫生认识的培养。
本文介绍了六个洗手步骤,只有在孩子全面的理解和学习后才能真正做到预防疾病,确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