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面积整理与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742.00 KB
- 文档页数:21
《图形的认识》(10)1、直线、射线和线段:端点个数是否可以延伸长度直线射线线段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并画图表示。
3、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周角=()平角 =()直角4、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任意两边之和()。
等腰三角形的()相等,()相等。
5、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内角和是()度。
对边()且相等,对角()。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6、圆:(1)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条对称轴。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半径=()。
(3)()确定圆的位置,圆的大小由()确定。
1、填空:(1)三角形具有()性、四边形具有()性、圆具有()性。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是1:1:2,这是个()三角形。
(3)一用2根分别长4㎝、6㎝长的小棒,再配一根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根小棒最长()㎝,最短( )㎝。
(取整厘米)(4)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一条高分开,分成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度和()度。
(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比它的一个底角大150,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0 ,顶角是()0。
(6)在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其中有两条边之比是1:2,腰长() cm,底边长()cm。
2、判断:(1)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3)利用一幅三角尺可以画出是15的倍数的角。
()(4)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和面积都没有变。
()(5)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6)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7)钝角大于900。
()(8)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9)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越大。
()3、解决问题。
《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听课心得范文《平面图形面积的和复习》听课心得范文12月1日,是第七数学协作坊(吉化二小、桦甸、吉化九小)第一次线下活动日,同时也是一学期来进行教师大练兵,大比武成果验收的日子。
这次教研的主题是根据几何直观的内容,围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目标制定与落实”这一主题进行课堂展示、沙龙研讨、专家点评活动。
我校王建军老师上了一节数学复习课。
算这次我共听了她三次课,在上课的头一天晚上,我们还在就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进行研究,在课的打磨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对高效课堂的生成是多么的重要,正应了这次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学校提出的六个字,“抓得准、落得实”。
三次听课,我思考最多的是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什么校的数学?我的回答是,让孩子学习智慧的数学。
数学使人理性、精细、聪明。
美国西点军校数学是必修课程,因为数学能训练人的思维理性、灵活,军事指挥家们需要这种品质;异军突起的华为手机,以技术创新著称,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他们占领了25%的标准,而美国高通达到75%, ___来说,这已是划时代的进步,但是与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差在哪,基础数学。
我们的数学教学太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数学最核心本质的培养,数学思维的方式、思想方法,这才是数学学习的根本,既数学的核心素养。
日本一位数学教育家曾经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王建军老师的这节数学课就是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很有高级感的数学课。
本节课设置了三次数学活动,也是三次数学智力挑战。
整节课,以“转化”的思想方法为主线展开教学。
第一次活动,是“形之间转化”的数学活动,首先教师让学生回忆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既是对转化思想方法的,然后再让学生围绕转化这一核心理念,把五个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用网络图联系起来。
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走向紧紧围绕转化这一思想方法,在不断的思维调整中思考的就是一个关键问题“谁跟谁是转化的关系”,通过不断的推理辨析,明确了长方形是转化的根本,只要记住了长方形的.面积,就能推导出与之相关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圆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构建网络图的过程,就是对转化的思想方法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熟练运用转化的思想过程,整个过程当中学生的脑力激荡,这样的课堂彰显了智慧数学。
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江苏省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王荣慧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由于时间的迁移等各种原因,学生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所淡忘。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加以熟练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构建平面图形的面积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性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情感性目标: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六个平面图形的纸片,关于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忆交流,唤醒旧知1.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贴课题)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自主复习,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2.出示复习提纲,组织交流:(1)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根据学生所说,出示六种图形)(2)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课件)(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课件)(4)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学生随机选择一种平面图形说一说面积推导过程,课件相机演示。
(1)长方形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推导出的面积计算公式的;(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和宽相等,也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推导出的面积计算公式;(3)将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开,平移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4)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底,高是三角形的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5)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6)沿圆的半径将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就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所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