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

一个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新世纪即将到来。作为生命科学最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诸多学科相汇合的医学科学如何走向?当前我们应该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抓住机遇,明确目标,制定战略,迎接医学科技大发展的新时代?这里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当代医学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一)科学重点向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转移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保健、身心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从5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逐步把科学研究重点转移到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方面来,如美国1982年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1992年达到15%,到2000年时将达到19%,超过任何其他领域。

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关于生命现象和本质、生物结构和机能及其各种特性认识的一系列突破,促成了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同时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使人类从生产中被奴役的被动地位逐渐转变成驾驭生产的主宰地位,从而使人类有可能并且需要来研究生命和生存的价值;人类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存、发展、特别是享受的基本需要,须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过程;人类在“征服”和“控制”自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的后果,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森林砍伐、水土流失、酸雨频繁、臭氧空洞等等已成为全球性的危机,使人类更加重视自身生命和生存的价值;了解和调控生命过程、认识和控制疾病,保证和维护身体健康、创造和谐利于健康的生存环境、调整人和自然关系、解决农业、

环境、资源、医药问题、调节和优化生育、开发人工智能等等紧迫的巨大的社会需要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许多国家不惜付出巨额资金和巨大代价,集中大批优秀人才,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广泛开展研究,使生命科学发展成为研究和应用范围2最为广泛、分支学科最多的科学领域,逐渐成为本世纪末及下个世纪的带头学科。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已确立了以生命科学为主的偏振型基础科学战略布局。科学重点的这一转变极大地推动了作为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同时也赋予医学科技领域新的历史重任。

(二)医学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1.转变的背景

(1)疾病构成变化(疾病谱、死因谱变化)

过去严重威胁人类的单纯生物病原因素明显的急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黑热病、结核病等已被控制甚至消灭,社会心理多因素作用或影响明显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免疫病、遗传病及外伤逐步成为人类的主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万人死于这些疾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从而使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传染病和普通病转变为重大的慢性及退行性疾病。

(2)人口结构变化

随着人口寿命的明显延长,老龄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到2000年和2020年也将从日前的8%分别上升到10%和15%以上,“健康的长寿”将成为社会的迫切要求,老年卫生保健将成为重大的卫生任务。随着世界性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除非人类寿命的延长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

改善同步,否则社会的、经济的和道德伦理的医疗保健支持体系将不堪重负。探讨老年性精神障碍的发生机理和预防对策,以及老年病的防治,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3)社会心理因素变化

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被淘汰感、落伍感、失落感的增强,工作紧张、知识和技术压力、活动范围缩小、生活节奏加快、居住及交通拥挤、人际关系紧张、人为灾害频繁等种种客观压力导致身心经常处于应激状态、疲劳状态和精神空虚,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如吸烟、吸毒、酗酒和家庭瓦解等发生频率增加,使精神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忧郁症、高血压、衰弱症和外伤等逐渐成为棘手的医学问题。因此,社会、心理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4)环境因素变化

城乡工业化、居住城市化、大气、土壤和水等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等对健康和疾病已经和正在产生严重影响,将使过敏性疾患和病毒日趋流行,这些疾患用传统疗法不能奏效。随着太空、海洋、高原和极地的开发,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疾病的防治将提到日程上来。因此环境科学及有关因素将受到极大注意。

(5)健康概念变化

尽管WHO早已提出了身心健全与环境和谐一致的完善的健康概念,但限于以往的经济、文化、医疗水平,人们往往把健康仅仅看做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现在除了疾病防治之外,人们对无病情况下的保健需求日益增加,并追求身体、精神与社会的健全完满和谐状态;医疗并不能保证人类的健康。医学将逐步由医疗向保健和预防转变,作为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健康

(医)学”、“保健体系”和“预防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

(6)卫生需求变化

温饱时期的主要要求:有医有药,防病治病,生存兼发展;

小康时期的主要要求:预防保健,身体健康,以发展为主;

中富时期的主要要求:身心保健,延年益寿,发展兼享受;

富裕时期的主要要求:身心健全,环境和谐,以享受为主;

(7)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性增强

医学属于应用科学,没有技术、方法、手段的革新和应用就不可能有医学的发展提高,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理论和方法与医学的结合使医学获得日趋细微、高效、快速、精密和简便的手段和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的水平。当今掀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冲击医学这块阵地,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被引入,如全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器官、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等,对传统的医学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提出了强烈的挑战。

2.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的健康、疾病和寿命状况归根结底是由遗传因素、机体的机能状态和环境因素的综合所决定的,遗传因素主要体现在基因结构与表达功能上,机体机能状态主要指代谢过程和免疫、神经、内分泌三大调节系统,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上述一系列变化,使长期相对稳定的生物医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医学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即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技术(工程)”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必将把医学引向更广泛、更深入和更复杂的研究层次。现在人们对

医学的要求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服务,还要提供与高质量生活相适应的服务,如心理咨询和治疗、劳动保护、营养咨询和特殊护理等,以增进健康。

医学模式的转变将引起医疗卫生工作主导、中心、基础、重点、依托及目标等方面一系列变化:

(1)主导: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

(2)中心:从单个患者转变为各种群体以至全人群;

(3)基础: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会为基础;

(4)重点:从诊断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

(5)依托:从主要依靠医学科技和医疗卫生部门自身转变为依靠众多学科和全社会的参与;

(6)目标:从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转变为身心健全及其与环境的和谐一致。

(三)人口数量的质量控制将成为医学重点目标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下世纪的人类中心问题。202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人口增长的9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过渡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我国到2020年人口将达15亿,接近土地资源理论上的最高承载能力。除数量外,作为人口质量的重要指标的智力低下和遗传病患者也逐年增加。我国现有遗传病患者数千万,每年新发病一百万左右;智力发育不全的痴呆人一千多万,每年新增几十万。形势是严峻的,因此从医学角度研究人口控制将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为了控制人口的数量,当前计划生育科技发展的重点除了加强对现有节育技术、避孕药具的完善与改进的研究,还在进一步研制、开发和引进符合

各国国情的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药具,特别是缓释、控制长效药具;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加强计划生育的技术指导。同时,为探索新的节育途径,提高节育技术水平,正在大力加强生殖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精子、卵细胞的发生、成熟、排放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受精机理及有关蛋白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胚胎着床前、着床过程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生殖免疫与免疫避孕的研究;生育生物工程及高技术的研究;节育药物化学、药理、毒理的研究;避孕药具及其医用生物材料等有关的基础研究。

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当前重点探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行为及各种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从实际出发,针对各年龄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加强优生学、围产医学、妇幼卫生、青少年卫生、老年保健、环境、劳动、营养、食品卫生以及社会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开展多学科(其中包括卫生经济、卫生标准等)的综合性研究,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提供先进的科学知识与适宜技术,改善、创造增进健康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

(四)综合和分化、宏观和微观结合

当前,分子生物学已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学科分化越来越细,新的分支学科不断产生;随着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各学科广泛交叉、渗透,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形成。这些都使人们有可能进一步向细胞、分子以及更深的层次发展,在微观上日益深入地认识各种疾病以及生命现象的本质。同时,人们认识现象本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每一个较大的问题都涉及到若干以至许多方面和领域,特别是现在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人们需要综合、利用各学科的知识来

从总体上认识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复杂的卫生问题。于是各种综合学科不断出现。现在在医学科学领域中已形成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生理学、神经科学、免疫学、内分泌学、医学遗传学、生殖生物学以及医学高技术等十几个十分活跃的前沿学科。它们既是医学科学深入发展的产物,又是各学科交叉融汇的结果。它们既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性,具有学科发展的内在属性,又围绕当代重大的医学科学问题展开,具有任务使然的外在特征。因此,它们既可能成为医学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又可以成为新学科的生长点。

(五)揭示生物医学几大奥秘

当前,生物医学科学多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当大量的积累,正处在突破的前夜,生物医学几大奥秘正在被揭开。随着关于人脑结构和功能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系列作为认知、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推理、联想、行为等脑活动物质基础的蛋白和多肽及其相关基因的发现,人脑的奥秘正在开始被揭开;随着关于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生物大分子人工合成和应用研究的迅速发展,生命的本质正在得到阐明;随着人体全部遗传物质染色体定位及核苷酸序列分析这一最伟大的生物学工程的顺利发展,基因奥秘的揭开只是个时间问题,到时人类将进入一个自我认识的全新时代;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疾病尤其是一些重大疑难疾病的发病机制在基因水平上得到阐明;随着对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技术方法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人类终将战胜这些疾病;医学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使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面貌为之一新。

1.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完成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当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重大课题和宏伟的跨世纪工程,它的目标是确定10万个左右活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弄清DNA33亿对核苷酸的顺序,建立人类基因文库,并制定伦理标准。目前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竞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加紧研究,美国要花15年时间(1990年-2005年)30亿美元、日本要花100亿日元10年时间完成这一计划。现在已弄清数千个基因的位置和数千万对核苷酸的顺序,几百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

基因组计划研究在技术上已没有什么大的障碍,只是个时间问题。到下世纪初将取得突破,到时将全部弄清所有基因的位置和核苷酸的顺序,彻底解译遗传密码,为人类遗传多样性提供基因基础;揭示5000种左右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和多种重大疾病的易感基因,并由此建立各种新的诊断、治疗方法。

2.脑科学研究将取得突破

脑科学被称为科学的黑色堡垒,关于脑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受到极大注意。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20世纪90年代定为“脑科学10年”,足见其重视。发达国家已集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通讯与计算机、心理、语言、信息和医学等多学科的专家,从分子、细胞、突触、回路、系统、行为及认识各个层次上探索人脑的奥秘。

预计在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及作用机制、大脑信息接受、传递、处理、存储机制等方面将有所突破。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将有大的飞跃,大大提高人类认识、利用、保护自然的能力,并将对人类社会、经济、军事、政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对生命过程将有全面的认识

在上述两方面的突破的推动下,加上关于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和功能及作用机制以及生物大分子人工合成及广泛应用的突破,将使人类对自身从个体发生、发育、生长、分化(疾病)直至衰老死亡的全过程、对疾病机制及其转归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等方面将有更为深刻和本质的认识,从而大大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和手段将有质的飞跃,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本质也会大大增强。

4.控制重大疾病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疾病,特别是重大疑难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在分子、基因微观水平上及宏观水平上得到阐明;随着对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技术方法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人类终将在下世纪初叶战胜这些疾病。

(六)医学科研正在向基础医学研究倾斜

基础医学是整个医学的基石。基础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大致可分为下列几个重大方面:(1)研究人类同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整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探讨其对人体素质与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性;(2)从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从分子水平到整体水平揭示人体的结构、机能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生育、生长、分化、发育、衰老的过程及其机理;(3)从机体(包括心理活动)和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4)探讨医疗保健重大技术措施的理论原理(如:药理与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等)。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基础医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对整个医学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

平的提高,许多较易解决的问题都陆陆续续得到解决,而现在面临的问题则越来越复杂,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多学科多领域深入的基础研究,因此医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基础医学的突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90多年的颁奖历史表明,医学及生理学研究突破的重点从临床转向基础医学研究:前30年以临床为主,中30年临床与基础各半,近30年以基础为主。当前基础医学发展总的趋势,一方面仍然是分子生物学向基础医学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同时也出现了整体综合的趋势。在基础医学领域内已形成了下列几个十分活跃的前沿学科。这些学科对当前医学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有其针对性,因而有可能成为医学发展的突破点,这些学科又是十分活跃的交叉学科,有可能成为新学科的生长点。

1.医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生物膜、染色体、基因组、蛋白质、多肽及酶结构与功能研究、基因定位、遗传密码破译及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基因治疗诊断、治疗及预防(包括病种、目的基因、载体、靶细胞的筛选、处理和基因转移技术方法及转移后表达、更新和调控);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分子机理和遗传控制;有丝分裂启动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蛋白及基因。

2.医学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正常和异常细胞生长、分化及其调控机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传递;细胞骨架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组装。

3.医学遗传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细胞、分子、群体遗传学及单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病的研究以及人类基因文库的建立。

4.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子免疫学、免疫生物学、免疫遗传学

及临床免疫学研究。

5.医学内分泌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子内分泌学、经典及非经典内分泌学研究。

6.神经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突触、回路、网络及脑的信息传递、处理及存储;神经递质、神经肽及其受体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研究;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相互识别、衰老、退化过程的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研究;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和情绪、行为的神经基础的研究;神经细胞培养、生长及神经移植和脑移植。

7.基础药理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子药理学、细胞药理学、药物代谢学、免疫药理学、老年药理学、分子毒理学的研究,以及中草药活性成份及新的内源性活性物质的研究。

(七)医药高技术突飞猛进

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是发展现代生物医学和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高技术,必须加强其基础与应用开发研究,统筹安排其工业生产配套技术,促进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开拓新型的诊断和治疗用试剂、新药、生物制品、生物医学仪器和人造器官等。

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一起构成生物技术,其产品(蛋白质、多肽、酶、单抗、疫苗和药物)将使医疗保健水平明显提高。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用于无创伤诊断、治疗和监护的装置(如生物传感器、芯片和计算机)以及与生物体同质的人工器官。重点研究课题有:基因置换和修饰;基因工程新型载体;转基因动物模型;抗生素基因工程;药用植物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增强重组疫苗抗原性的途径;多价疫苗;医学影像技术及图象

处理与分析技术;捕捉、提取和记录人体内信息的新技术;人工脏器和器官。

(八)医学将成为大科学

医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应用科学,在科技、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又与社会所有成员密切相关,最受人们关注。长期以来医学就是许多科学和技术学科实验的场所,医学也正是在各学科的推动下发展的。医学要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不论是关于生命过程及其本质、脑功能、基因功能,还是各种重大疾病都是当代科学的难题、科研的重点,没有最新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众多高新技术的支持,是无法进行的。特别随着健康概念和卫生概念内涵的不断扩大,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的日益密切,医学涉及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大批学科。它需要集中许多学科的人员、理论和技术来进行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将更大规模更加普遍地向医学渗透,将来的医学绝不是医学家的一统天下,而是一个跨学科跨行业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学科,是生物、医学、数学、物理、化学、工程、计算机、心理、社会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天下。对未来医学科研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人员配备必须有全新的观念。

二、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

1.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总方针以及“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确实把医药卫生保健工作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鉴于医药科技研究是生产力主体健康素质的科学保障,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

提、基础和条件,应考虑医药科技的超前发展。

2.总体战略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以世纪之交国内外科技(尤其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科技)、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发展的战略态势为背景,按照医药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适当超前发展的思想,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出发,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环境条件、人口结构、疾病构成、卫生需求和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的历史性转变,以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防治重大疾病及其他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卫生保健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主线,采取系统思想和重点战略相结合的战略思想,贯彻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集中精干力量,积极跟踪世界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进一步发展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以发展应用研究为主,系统而有重点地发展适宜技术,重视开发研究,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开发,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基地的形成,切实加强基础研究,争取有所突破,努力提高我国医学科技的整体的水平,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为实现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总体目标奠定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具体方针

为实现上述战略思想,应采取下述具体方针:

①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考虑适当超前发展;

②系统思想和重点战略相结合;

③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

④集中优势,加强集成,突出重点,有限目标,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赶,有所不赶;

⑤立足国情、跟踪国际,以自己研究、开发为主,同时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

⑥树立大卫生观点和国内外整体观点,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协调与竞争。

4.战略目标

加强现代医学研究,积极跟踪世界医学领域的先进科技,明显提高我国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在某些有优势的领域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大大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健康水平,在下世纪逐步接近身心健全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的健康目标。

5.重点任务和关键技术

①加强节育技术和生殖健康研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加强对于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关键防治技术的研究;

③加强药学与制药研究,逐步从仿制转向创制,满足国内需要,并走向国际市场;

④加强基础研究,抓住前沿学科前沿课题,结合重大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需要开展基础性研究;

⑤加速发展医学高技术。

6.政策措施

①深化改革,加强立法,建立新型的行政体制和科研体制;

②建立新的运行体制;

③增加投入;

④改革医学教育,加速人才成长,加强队伍建设;

⑤加强和扩大国际交流、协作。

三、关于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

发展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保健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关键因素。如何培养一支符合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这里把这个问题专门提出来,并就我国医学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谈一些看法。

我国一些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学制和学位制度混乱。我国医学教育现有三、五、六、七、八,五种年制,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没有的。获得医学硕士学位,若从大学起点算起,有的需要7年,有的8年,有的要9年。博士学位的情况也类似。这种混乱的学制和学位培养制度,不仅造成人才培养规格的混乱,重要的是,由于难以制定准确、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造成了人才规格区分的不准确,培养质量难以全面保证,同时也不利于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再由于与其他国家没有可比性,势必阻碍我国卫生事业的国际化进程,影响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第二,专业设置过多过细。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通科教育。而我国医学类专业达47个。带来的后果是,基础训练不扎实,以致专业技能难以向更高水平发展;由于知识技能单一,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突发性变化,造成巨大浪费。如法医学作为一个单独专业,首届毕业生分不出去就是一个例证。第三,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是仍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多地注重传授知识,缺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有

效手段,同时对道德品质和精神素质的培养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结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惯例,21世纪的中国医学教育应该是这样一个模式:

1.学制和学位

将现在的3、5、7、8学制,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一批以培养医学博士为目标的高层大学,推行八年制,与北美的模式相似。将大多数医学院校(现在的五年制院校),办成以培养医学学士为目标的大学,学习四年,完成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学习,取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待通过国家医师考试后,再进行一年的生产实习(与国际惯例一致)。生产实习完成后,如果继续在有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医院里进行住院医生规范训练二、三年,经必要的考试、考核,合格者可授予医学职业硕士学位。如果再继续专科医师岗位(包括作一年总住院医)培训两年,再做些科研训练,完成一篇以临床研究为主的论文,具有了初年主治医师水平,可授予医学职业博士学位。建立健全这种医学职业学位制度,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培养好医生的必经之道,应争取尽快解决。

继续保留现在的以科研为主的研究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制度,实行医学学位双轨制,即医学职业学位与医学科学学位。详见下表:

医学学位划分及培养途径

(附图)

2.专业设置

医学教育只设置医学、药学、口腔、护理四个宽口径专业。卫生专业划入毕业后教育,授予硕士学位。若出现更细的专业需求,则在四年制本科教

育的后期分化,用于专业分化的时间不长于半年。

3.关于研究生教育

医学研究生的两段式(硕士、博士)暂时保留的情况下,逐渐实行五年连续攻博,这样既可拓宽知识、技能的广度,又可较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既可成为科研战线强有力的生力军,又可培养出高质量的后备人才。我主张,逐步扩大这种五年连续的医学博士培养模式。

4.关于医学专科教育

借鉴国外经验,医学专科教育不可忽视。它是培养医学辅助人员、护理人员的重要途径,一般以两年为宜。

至于农村缺医少药问题,不是靠培养什么规格人才来解决的,而是靠经济与社会发展,靠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医师培训和晋升国家应该立法,要求晋主治医前要在县以下医院(不含县)工作一年;晋副主任医前要在区县级医院工作一年;申请个人执照,也要到县以下医院工作1—2年。这样,每年将保证有十几万医生在农村工作,不仅大大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对医生也是一种极好的继续教育和医德医风、体察民心训练形式。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几十个国家采取类似办法,包括许多发达国家。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 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成像。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大融合,将各种数字化的图像串联起来,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并与医院的HIS、CIS、RIS等进行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医院。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的CT、MR、介入、普放,超声和核医学等亚学科逐渐建立,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也逐渐形成。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X线的临床应用,放射学的形成,医学影像学的形成。总体走向是建立现代医学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分子、生理、功能代谢/基因成像过渡;从胶片采集、显示向数字采集/电子传输发展;对比剂从一般性组织增强向组织/疾病特异性增强发展。;介入治疗,以及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具体走向是:影像信息更加具有敏感性、直观性、特异性、早期性;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由显示诊断信息向提供手术路径方案发展;图像采集与显示:由二维模拟向三维全数字化发展;图像存储由胶片硬拷贝向软拷贝无胶片化,乃至图像传输网络化发展;从单一图像技术向综合图像技术发展

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模板

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论文关键词: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一门生物、医学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 ,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文就其目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着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显微镜的发明 “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 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世界科技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世界科技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 在科技馆规划设计之前,客观地了解世界上典型的、水平较高的、主流的科技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正确理解科技馆的性质和特点,对科技馆的正确定位和实现较高的质量和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为区别传统意义上的、众所周知的科技工业博物馆,本文称要讨论的为现代意义的科技馆,简称科技馆,国外也有叫科学中心等名称的。 研究现代意义科技馆,有必要先探讨一下它的由来,再比较客观地了解一下它的现状,然后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科学推测其发展趋势。 一、科技馆的由来 关于科技馆的由来,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教育家和科学家在教育思想改革中创造出来的,另一种是为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 (一)科学家和教育家在教育思想改革中创新出科技馆 从时间上看,最早具备现代意义科技馆特点的应算法国巴黎发现宫,它建于1937年。当时法国巴黎承办了一次万国博览会,即现在的世博会。政府为此投资兴建了一批建筑,其中包括漂亮的大宫和小宫。博览会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让-佩兰策划了一个叫“技术中的艺术”的展览,并在大宫展出,后不断改造、扩充,发展成为现在的发现宫形式。 是什么使让?佩兰产生建发现宫的想法呢?据说,是他与一位英国朋友、也是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讨论时说,不应把科学活动局限在科学家范围,应把科学加以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要设置一些公共场所,在这里通过科学表演向观众介绍生活中的科学,体现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他认为,多数公众对高深的科学原理并不感兴趣,也不可能理解,因此只告诉他们应用即可。他还说,发现宫反映的不是高技术,而是让平民百姓了解最基本的科学。连基本的科学都不懂,怎么可能了解高新技术呢?在此先不讨论这种观点是否准确,但应该承认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道出了科普的一般意义和大众教育的某些基本特点。 正是在这种思想引导下,发现宫开始尝试展出一些基础科学内容。最初的形式有些象老师辅导的科学实验,后来逐渐地采取不用老师辅导而由观众自己进行的实验和演示,即现在的常设展览教育形式。要特别强调,发现宫是世界上第一个没有象传统科技工业博物馆那样的收藏品的科技馆。 (二)为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 谈到科技馆常使人联想到自然博物馆和工业技术博物馆这类科技工业博物馆。 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把自然界本身产生的动、植物的标本、化石等收藏起来,进行陈列和研究。出现了如1753年建成的伦敦大英自然博物馆等自然博物馆。 在科技逐渐发达起来后,特别是欧洲工业革命后,人们把由人设计制造出来的较为复杂的工具、仪器和设备收藏起来,进行陈列。出现了如1820年建成的德国柏林国家技术博物馆和1857年建成的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等工业技术博物馆。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作者:陈郑达指导教师:王世伟摘要: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关键字:医学影像发展正文: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不久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30年来,CT、MRI、超声和核素显像设备在不断地改进核完善,检查技术核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如心脏和脑的磁源成像和新的学科分支如分子影像学在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学的范畴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 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X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20~0.06)×10-8厘米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波长越短的X射线能量越大,叫做硬X射线,波长长的X射线能量较低,称为软X射线。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埃范围

内的称软X射线。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于是,美国与英国的科学家开始了寻找一种新的东西来弥补用 X线技术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967年,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费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1971年9月,亨斯费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这次试验非常成功。1972年4月,亨斯费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

介入医学21世纪发展趋势和对策

介入医学21世纪发展趋势和对策 肖湘生 介入医学以其年轻的生命步入2l世纪。近40年来,介入医学从无到有,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认同。我国的介入放射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老一辈放射学家的开拓和带领下,在一大批中青年学者的创造和献身下,部分领域己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展望未来,我们既有获得高速度发展的机遇,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介入放射学的历史回顾 Interventional Diagnostic Radiology一词由Margulis于1967年首次在AJR上提出。1976年Wallace则对该词作了完整的注释,此后逐渐被采用。在我国,八十年代初引入介入放射一词,最初曾有人译为“手术放射学”。追溯介入放射学的历史,通常以1964年Charles Dotter完成的用同轴导管为一例下肢动脉行成形术作为介入放射学的里程碑。Dotter医师因此项技术及后来的系列创造性工作而被誉为“介入放射学之父”。 介入放射学的形成和兴起还应归功于血管造影诊断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影像设备的不断完善。尤其是1953年瑞典放射学家Seldinger发明的经皮血管穿刺插管术成为各种介入技术的基本技术,八十年代出现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则使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如虎添翼。 综观介入放射学发展史,许多介入新技术都经历了多中心的合作和不断创新的结果。如1964年Dotter完成了首例PTA之后并未在美国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和前所未有的阻力。此时,德国放射医师zeitler等对此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并很快在欧洲发展了这一新技术,最终导致辞了瑞士心脏科医师Gruntzig发明了双腔球囊导管,引发了冠心病及全身血管性疾病治疗的一场革命。另一方面,在血管栓塞和注射药物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出现了系列的新技术:1967年Baum首先用动脉灌注血管收缩剂治疗消化道出血。稍后,Rosch、Ring完善了这一技术;1969年,前东德医生Porstmann则首创了经导管

我国未来医学的五大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医学的五大发展趋势 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未来20年或30年,医学将发生 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 一、医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 命质量为主 在未来寻求医学服务的,不再仅仅是患者,而会有相当数量的正常人;询医问 诊的人,也不仅仅是因为躯体的缺欠或某个系统有病患的患者,相当多的人是 为得到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而求医;医生开出的不会全是去药房取药的处方, 还有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处方。 医学的对象将从以患者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成为面向整个人群的模式。因此, 整个社会卫生资源的配置将重点分为两极,即社区医学服务与医学中心。有相 当数量的医生(有些国家约有半数左右)是从事社区服务的全科医生,而比全科 医生多得多的,对人群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更经常、更直接、更有效、更节省 资源的是社区护理队伍(包括家庭病床服务、老年公寓服务以及社区围产与婴幼 儿服务等等)。 医学中心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更多的人们,在社区医学服务的基础上,将以方便就医与择优就医的方式,来选择他们的就诊医院。所谓方便就医,已 不再是区域观念,也不是距离概念,而是指要从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等多元 因素进行考虑与判断的概念。 限制患者自由选择医院的逐级转诊制度和定点报销制度都将被淘汰,一些不方便、不优秀、无特色的医院势必走向分化,走向倒闭。其出路是:一、化整为 零走向社会,踏踏实实去做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二、彻底改革,提高水平,成 为患者心目中可信赖可选择的医学中心。否则就只好眼看着门诊量逐年减少, 空床位日益增多,医院效益每况愈下,直至难以为计,最终不得不宣告倒闭。 。 二、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将改变医学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精心保存的厚厚的病历,将被一张小小卡片所代替,这张卡片也许只 有名片大小,最多二、三张,就足可以记载一生的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甚至 包括全部的影像资料。所谓病历,不再只是在某医院、某时期的病情档案的记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摘要: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重大创新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不仅成为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根本动力,也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总体来看,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和新趋势。 关键词:双刃剑高度分化国际竞争管理体制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升级 引言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不少学者称之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以表明其划时代的意义或用"知识爆炸"来形容现代科技发展的高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人类社会的紧密结合,人们也开始思考关于科技发展的哲学命题:例如科学技术的本质问题、科技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科技与人的自身关系问题等等。同时,科学技术本身也呈现出了超越以往时代的特点。 正文 一. 关于科学技术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而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作为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技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科学技术自从产生以来,已经给人类带来了数不清的实际利益。它既是利用自然的资源为人类服务,也是以人为主体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科技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与社会有着双向依赖关系;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初衷在于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使人获得更大的自由与解放,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在当代科技更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科学技术本身存在某种非人性化的因素,加上人类自身对科技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技术的异化。在这种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对于人自身而言,技术反倒成为统治自己的异己力量,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带来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人类的并不尽是鲜花和满意的微笑,还有困惑和苦恼。 在当代,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联系更加紧密;围绕着这些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在于揭示事物本质的规律,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随着工程的系统化,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愈来愈精巧;因此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工程技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离开

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我国发展战略的探讨

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我国发展战略的探讨 摘要:1895年X线的发现,放射学的形成,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超声和核医学)的发展,开创了本学科的新纪元。本文简要论述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特征及发展方向。与国际水平对比,论述了我国的医学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战略对策。 1895年X线的发现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其后放射学、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医学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进程,为人类的疾病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特征 1972年CT的开发和应用,使放射学进入了一个以体层成像和电子计算机图像重建为基础的新阶段,继之磁共振成像(MR I)、放射性核素成像、超声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数字X线成像逐步兴起并应用于临床。事实上,医学成像技术不仅有图像的产生,还包括图像的处理、显示、记录、存储和传输。这就为图像存储和通讯系统(PACS)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介入放射学逐步应用于临床,尤其是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迅猛,近年已成为与内科学、外科学并列的三大治疗技术。影像诊断学与介入放射学结合共同构成了诊断和治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以高科技为基础,向广大人民和病员提供先进的诊疗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在先进国家和我国已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开创了本学科的新纪元。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 步入新世纪,知识经济随着新经济的兴起,知识与经济的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流。生命科学(含脑科学)和信息科学将是跨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学科;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向,将促使医学科学进一步向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将继续推进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和医学生物工程的结合,将加速预防和诊治技术的更新。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受到重视。微观和宏观因素的结合,将促进医学科学各领域的发展,甚至使其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面对这一新的形式,医学影像学将如何发展? --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分子生物学、生物和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疾病基因组学)等,将深入和影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含影像学)的进程和发展。实际上,生理、功能和代谢成像以及基因诊断和治疗已经并将进一步影响影像学的诊治及基础研究,所谓生物医学成像(biomedical imaging)--分子/基因成像(molecular/genetic imaging)已提上日程。 --随着医学生物工程和计算机、微电子(microelectronics)技术的进展,新一代影像和介入设备及器具(如新近多层面螺旋CT,MR心脏、神经专用机等)的开发,功能的改进,各种影像设备的图像采集和显示新技术(如三维仿真成像、MR频谱以及各种图像的融合)和精确度的提高等,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和/或疾病特异性对比剂的开发和应用,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将不断拓展新领域,向广深发展。另外,MR I多种原子核成像(现为氢核)的研究、开发,医学成像的多能源化,如微波、红外线和光等,其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1)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 一个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新世纪即将到来。作为生命科学最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诸多学科相汇合的医学科学如何走向?当前我们应该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抓住机遇,明确目标,制定战略,迎接医学科技大发展的新时代?这里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当代医学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一)科学重点向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转移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保健、身心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从5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逐步把科学研究重点转移到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方面来,如美国1982年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1992年达到15%,到2000年时将达到19%,超过任何其他领域。 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关于生命现象和本质、生物结构和机能及其各种特性认识的一系列突破,促成了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同时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使人类从生产中被奴役的被动地位逐渐转变成驾驭生产的主宰地位,从而使人类有可能并且需要来研究生命和生存的价值;人类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存、发展、特别是享受的基本需要,须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过程;人类在“征服”和“控制”自然方

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的后果,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森林砍伐、水土流失、酸雨频繁、臭氧空洞等等已成为全球性的危机,使人类更加重视自身生命和生存的价值;了解和调控生命过程、认识和控制疾病,保证和维护身体健康、创造和谐利于健康的生存环境、调整人和自然关系、解决农业、环境、资源、医药问题、调节和优化生育、开发人工智能等等紧迫的巨大的社会需要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许多国家不惜付出巨额资金和巨大代价,集中大批优秀人才,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广泛开展研究,使生命科学发展成为研究和应用范围2最为广泛、分支学科最多的科学领域,逐渐成为本世纪末及下个世纪的带头学科。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已确立了以生命科学为主的偏振型基础科学战略布局。科学重点的这一转变极大地推动了作为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同时也赋予医学科技领域新的历史重任。 (二)医学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1.转变的背景 (1)疾病构成变化(疾病谱、死因谱变化) 过去严重威胁人类的单纯生物病原因素明显的急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黑热病、结核病等已被控制甚至消灭,社会心理多因素作用或影响明显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免疫病、遗传病及外伤逐步成为人类的主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万人死于这些疾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从而使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传染病和普通病转变为重大的慢性及退行性疾病。

浅谈智能停车场未来五大发展趋势

浅谈智能停车场未来五大发展趋势 近年来,许多企业结合国内行业现状和特点开发出较高技术水平的停车设备,相关技术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国内停车场企业约有200家,具有一定研发生产实力的企业约40家。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较发达城市。 尽管如此,我国停车场管理系统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设备水平仍然与国际同行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突出的表现在于部分核心技术仍然还是国外的技术专利,比如远距离读卡技术等。 此外,行业暴露的问题还表现为系统设计不够合理,脱离行业的实际需求,造成新型停车场管理技术无法在实际应用中体现优势,甚至成为制约其发挥管理功能的枷锁。比如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平面停车场技术之一--车牌识别快速系统,理论上可以实现进出口无人看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因为施工或者设计等原因,出现了车牌无法自动识别的问题,需要人工补录,影响了系统功能的发挥,同时还为停车场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和人工、设备的成本。因此,如何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和制造水平成为了行业的重要课题。 智能停车场发展趋势 停车场管理系统设备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国内各种大型或超大型商业收费停车场(机场、体育场、展览中心)、中小型商业收费停车场(酒店、写字楼、商场、剧院配套)、小区停车场等都有相应的应用,且不同的停车场对系统软、硬件的要求都有所差异。传统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只解决了出入口控制的问题,对于停车场内部的停车引导、找车、快速进出等功能则鞭长莫及,而且在收费这个环节上也存在缴费方式单一、人工管理效率低下、存在收费漏洞等问题,更别说进行停车场整体的系统整合及资源优化配置了。智能停车场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停车场实现联网共享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建设智慧停车物联网平台,实现停车诱导、车位预定、电子自助付费、快速出入等功能。 2、停车诱导、车位引导和反向寻车系统快速普及,目前在建的停车场越来

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一)汇总

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2015年07月06日07: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原标题: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的大趋势。为反映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从本期“观察”版起将陆续推出“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系列专版。今日刊发第一期,敬请关注。 ——编者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深刻影响世界力量格局 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大势所趋) 白春礼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

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我们只有认清趋势、前瞻擘划,才能顺势而为、抢抓机遇。从宏观视角和战略层面看,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呈现以下十大新趋势。 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将催生产业重大变革,成为社会生产力新飞跃的突破口。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的领域,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石墨烯材料等,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先进制造正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器件一体化方向发展,极端制造技术向极大(如航母、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和极小(如微纳芯片等)方向迅速推进。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形成的4D打印技术,将推动工业品由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引领“数码世界物质化”和“物质世界智能化”。这些颠覆性技术将不断创造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驱动力,推动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刻调整,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科技更加以人为本,绿色、健康、智能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未来科技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致力于研发低能耗、高效能的绿色技术与产品。以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加速光合作用、智能技术等研发应用为重点,绿色农业将创造农业生物新品种,提高农

未来医学五大发展趋势

未来医学五大发展趋势 巴德年院士谈:未来医学五大发展趋势 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未来20年或30年,医学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一、医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在未来寻求医学服务的,不再仅仅是患者,而会有相当数量的正常人;询医问诊的人,也不仅仅是因为躯体的缺欠或某个系统有病患的患者,相当多的人是为得到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而求医;医生开出的不会全是去药房取药的处方,还有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处方。医学的对象将从以患者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成为面向整个 人群的模式。因此,整个社会卫生资源的配置将重点分为两极,即社区医学服务与医学中心。有相当数量的医生(有些国家约有半数左右)是从事社区服务的全科医生,而比全科医生多得多的,对人群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更经常、更直接、更有效、更节省资源的是社区护理队伍(包括家庭病床服务、老年公寓服务以及社区围产与婴幼儿服务等等)。医学中心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更多的人们,在社区医学服务的基础上,将以方便就医与择优就医的方式,来选择他们的就诊医院。所谓方便就医,已不再是区域观念,也不是距离概念,而是指要从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等多元因素进

行考虑与判断的概念。譬如,交通是否方便,有无急诊抢救的“绿色通道”,医院有无足够的停车位和其他相关设施,服务是否周到,患者及家属是否确实感到方便。交通阻塞、无处停车、环境脏乱、甚至绿地不足的医院,将在无奈中失去大量的患者。限制患者自由选择医院的逐级转诊制度和定点报销制度都将被淘汰,一些不方便、不优秀、无特色的医院势必走向分化,走向倒闭。其出路是:一、化整为零走向社会,踏踏实实去做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二、彻底改革,提高水平,成为患者心目中可信赖可选择的医学中心。否则就只好眼看着门诊量逐年减少,空床位日益增多,医院效益每况愈下,直至难以为计,最终不得不宣告倒闭。希望卫生主管部门在规划卫生资源时,不单单考虑地域分布,而更重要的是在充分考虑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在交通最便利的地方,花费时间最少的地方,配置急重症抢救中心。在环境优雅,阳光、空气和水质都好的地方,配置面向未来的医学中心。当然,对已有的医学中心进行环境改造(包括绿化与美化内、外环境,配置停车场,建立交通疏导和绿色通道),以确保现有的重要的卫生资源在面向未来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二、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将改变医学工作的方式长期以来精心保存的厚厚的病历,将被一张小小卡片所代替,这张卡片也许只有名片大小,最多二、三张,就足可以记载一生的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甚至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 1 页共 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 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 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 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 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 2血管照影 三 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 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四肢关节: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和关节束。软骨和束为软骨组织不显示,关节间隙为半透明影。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逐渐超出了传统X线摄影的 范畴,已经具备了CT、DR、MRI 等多种医学影像技术。这些设备提供了巨大的信 影像信息,为临床提供大量的诊断数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学影像学科和临床 医疗水平。本文谈了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史,归纳总结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260-02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应用工程学的概念及方法,并基于工程学原理发展起来的 一种技术,其实医学影像技术还是医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物理学的概念 和方法及物理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手段。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DR、MRI 等多种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领域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创新和突破。借助 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医护人员对解剖结构的成像更为详细,对病变组织的 形态了解更为清晰。本单位拥有的影像技术设备是西门子1.5tMRI、GE64排螺旋CT、上海DR、超声、核医学等。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1.1X线发现伊始即用于医学临床,基于X线的物理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和人体组织间的密度、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达荧光屏或胶片的X线量有差别,就形成了黑白对比不同 的图像。X线检查首先是用于密度差别明显的骨折和体内异物的诊断,以后又逐 步用于人体各部分的检查。于此同时,各种X线设备相继出现[1]。 1.2计算机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CR)是使用存储荧光体技术的数字化X 线摄影技术,在传统X线机上就可以操作。它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使数 字图像数据可用计算机处理、显示、传输和储存,优化了影像质量,突出感光趣 区的诊断信息,提高了X线利用效率。计算机体层成像,自从1972年英国工程 师Hounsfield发明了计算机体层成像(CT)并正式应用于临床以来,在近30年的时 间里,CT从最初每单层数分钟扫描、5~8分钟重建以及较小的象素、有限的图 像分辨率发展到今天的大容积多层螺旋扫描、每0.5秒旋转360度、实时图像重 建技术以及在轴、冠、矢状位上获得各向同性分辨率的图像,并从单纯的形态学 图像发展到功能性检查。 1.3后来基于人们对于质子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MRI设备用于临床。 其物理基础是磁共振技术。他通过测量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的MR信号,实现人 体任意层面成像。医学影像技术中的MRI图像,也可称为磁共振或者核磁共振成像,此项技术借助电子计算机和图像重建的功能重新建立成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表现于灰度呈现度不同,反映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情况的数字化影像技术。MRI 的 检查范围比较广,非常适合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位以及心脏血管等检查,但是 对于体内有磁性物质的病人则失去检查功能,而且MRI没有CT适合对钙化的效 果检查,对肺部和骨皮质的现实也比CT的检查效果差。西门子1.5tMRI 的软组织 分辨率较高,无放射线,因而对人体的身体基本无害。扫描过程中,检查对象平 躺在检查床上以得到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斜位的体层图像,还可以做无创 性全身血管成像、脑弥散、等功能成像,西门子1.5tMRI具备高分辨率胰胆管水 成像、输尿管水成像等优秀的影像学检查功能,为检查者提早发现病变情况。

医学影像学相关知识点

医学影像学相关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 螺旋CT(SCT):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 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 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 CTA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 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 一种无创造影技术。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4. MRS: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 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哈医大2009 年复试题) 5. MRCP: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 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 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7. 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 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 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11. HRCT: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 12. 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3. T1 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 间。 14. T2 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 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15. MRI水成像:又称液体成像是采用长TE技术,获取突岀水信号的重T2WI,合用脂肪抑制技 术,使含水管道显影。 16. 功能性MRI 成像是在病变尚未岀现形态变化之前,利用功能变化来形成图像,以达到早期诊断为目的成像技术。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 17. 流空现象:是MR成像的一个特点,在SE序列,对一个层面施加90度脉冲时,该层面内的 质子,如流动血液或脑脊液的质子,均受至脉冲的激发。中止脉冲后,接受该层面的信号时,血管内血液被激发的质子流动离开受检层面,接收不到信号,这一现象称之为流空现象。 18. 部分容积效应层面成像,一个全系内有两个成份,那么这个体系就是两成份的平均值重建图像不能完全真实反应组织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19. TE 又称回波时间,射频脉冲到采样之间的回波时间。 20. TR 又称重复时间,MRI 信号很弱,为提高MRI 的信噪比,要求重复使用脉冲,两个90 度

健康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健康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著名影视歌星相继英年早逝,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管理。国家人口与健康科技发展战略也必须确定为战略前移的方针:即从治疗疾病为主导向保障健康为主导向开始转变,重预防、重保健,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的意识和观念不断提高。曾有人说过:“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个是知识,一个是健康。”知识是靠不断的积累来充实自己而获取的。而健康同样也是,是需要您平时正确的个性化的管理,科学的调养才得以维持的。 在美国有超过70%的雇主为他们的雇员购买健康管理计划。是什么因素导致人们由传统的医疗——付费模式转向健康管理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国民医疗花费的不断增长。据统计,现在美国每年的医疗支出超过10亿美金,而实施健康管理后则每年减少10%的花费。而在我国,国家、企业及个人在社会医疗保险方面的庞大支出也是十分惊人的。所以在我国广泛推行健康管理计划势在必行,它将为我们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幅度的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发挥巨大作用。 当健康被大众所重视,放在金钱财富之上的时候,当健康管理被大众接受,健康产业一个新的春天又开始了!21世纪是健康管理的世纪! 趋势之一: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生活中,健康管理将成为企业提升生产力的“法宝”。 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看到,企业需要的是智力、精力、体力都与企业运行相匹配的人才,“带病坚持工作者”有可能会给企业的运行发展带来一定风险,因此,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除了考查这个人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外,健康因素也很重要,每每招录新人时,都会派专人带新人去进行体检。在内部选拔人才时,也会将个人的健康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领导人将会对员工实施健康管理,那种“只有感到身体不舒服了才去医院看病”的状况,将随着健康管理的兴起,而逐步成为过去。 趋势之二:全球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将通过IT应用的整合,打通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内外部的信息孤岛,极大地促进效率的提高,实现公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中国正在推进新一轮卫生改革。人人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是政府提出的重要目标。2007 年,区域医疗协同、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内持续升温。与此相适应,医疗、卫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