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农业未来五大发展趋势浅谈(精)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7
农业未来发展趋势1、有的专家认为,未来农业走向将出现五大趋势:一是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即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精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优生产系统。
二是从“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
一些农业专家精心设计,把农场式农业生产改造成农业公园,集农业种植、绿化环境、观光旅游等为一体,劳动也将成为一项愉快的工作。
三是从“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发展。
农业机械给现代化农业带来了活力。
电子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模块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现代化管理更上新台阶。
四是从“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现代农业已普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植物激素,这虽然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公害。
未来农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生物化的绿色、洁净的农业时代。
五是从“地面”向“太空”扩展。
未来农业将向宇宙拓展,如利用太空培育新品种,发展太空农业等。
2、中国农业现状的分析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滞后也引起了国家的积极关注,給农民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都投入了更多的支持。
但是最近一些农业方面一连串不利的消息,不禁让人再次认真思考中国的农业问题究竟出在哪,出路又在何方?本人也对这个问题作过一番思考,最后总结出以下个人观点。
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一、首先,从农业的经营模式看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
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
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物价受价值规律的影响。
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国农业现代化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提高耕地利用率,缓解农村人口压力,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当前,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加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将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全要素、全方位的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传统农业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合理规划和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换代,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既有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自动化生产,又有利于实现农业与城市经济的深度融合,从而带动实现现代农业和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
三、加快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当前,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问题,其次是农民素质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问题。
因此,我们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生态环境和品质安全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中生态保护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增加科技与人才投入,培育新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法规制度等,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增质、增收。
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随着农村经济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居环境也迎来了新的时代。
当前,农民自身条件、用水安全、公共卫生、垃圾治理、交通等都需要得到政府的加强配套服务,同时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生态修复等公益生态工程,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质量和效益。
农村经济发展的五大趋势展望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也在逐步取得新的突破。
未来几年,农村经济将呈现出五大趋势。
1. 产业结构升级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大趋势是产业结构的升级。
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村将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例如,农村的工业化水平将得到提高,农村企业将逐渐崛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农村也将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便利,如电子商务、医疗健康等。
2. 农业科技应用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二大趋势是农业科技的应用。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民将更多地运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农药喷洒等工作,使用智能设备进行灌溉和植物生长控制。
农村还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乡村旅游兴起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三大趋势是乡村旅游的兴起。
近年来,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成为热门景点。
未来,农村将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力度,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
乡村旅游的兴起将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 农产品品牌化农村经济发展的第四大趋势是农产品的品牌化。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质量得到更多关注。
未来,农村将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优质保障的农产品。
通过品牌化的农产品,农民将能够获得更高的价格,并改善生活质量。
5. 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五大趋势是农民收入的增加。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将逐步提高。
这体现在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包括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此外,政府也将加大农村补贴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总结:农村经济发展的五大趋势展望可见,未来几年农村经济将呈现出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科技应用、乡村旅游兴起、农产品品牌化和农民收入增加的趋势。
未来五年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业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分析未来五年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科技驱动助力农业发展未来五年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将是科技的广泛应用。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将实现更高效率、更精细化和更可持续的发展。
例如,农业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将提高农作物监测和管理的准确度,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二、绿色生态农业的兴起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逐渐加深,绿色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五年中国农业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新型的农业经营形式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同时,政府将加大对绿色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动农业向绿色化、可持续化转型。
三、农产品出口潜力巨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潜力巨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相关国家市场的开放,中国农业产业的出口将持续增长。
未来五年,中国将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增加出口额度,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未来五年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推动农业供给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供给效率,满足人们对优质、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
这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乡村振兴与农业的协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五年将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
通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现代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在种植、养殖、灌溉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精准农业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可持续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会带来环境污染和土壤耕地的破坏,而可持续农业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兴起,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注重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有助于减少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农业产业链中,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
农产品加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利润。
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和推广,对于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业的可视化和数字化发展是现代农业的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管理和监控。
无人机、遥感技术和智能传感器的应用,使得农民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农业科技的应用、可持续农业的推广、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发展,以及农业的可视化和数字化发展。
这些趋势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农业未来的趋势
1. 可持续发展:农业将更注重可持续性,包括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社会责任等方面,以满足未来人类的需求。
2. 数字化和物联网:包括智能农业、先进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利用,提供更精准、高效、智能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无人化和自动化: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工作风险和重复劳动,更加科学、高效与可持续。
4. 品质和安全:饮食安全、环境保护、营养品质等品质标准将会更加严格,农产品的追溯和监管将更加严格,消费者将更注重健康与环保。
5. 聚合化和多元化:农业生产将趋于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地区和消费者需求,包括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功能性农产品等不同类型。
6. 协同化和共享化:各农业地区和企业之间将进行协同作业,共享资源共建生态圈,以实现更大的效益和协同发展。
7. 农业多元化和新业态:新型农业业态将会不断推出,涵盖了如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等等新领域,通过产业融合,提升农业产业的可持
续发展。
中国现代农业未来五大发展趋势浅谈中国农业未来走势是什么? 我想谈这几方面问题,我们有一个判断中国农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加速转型期。
为什么会转型,其它国家怎么转,人家走的什么路径,我们中国什么情况,又会走什么路径,将来会带来什么样投资机会,对我们产业界带来哪些影响?今天我讲的主题,我们分析一些国家和地区,像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台湾,总结一下,其实都围不开三个阶段:第一个以农养工,后面工农自养,后来就是以工补农,标志着农业现代化进入一个轨道。
以农养工阶段其实有几个标志,第一个就是农产品(5.60,-0.08,-1.41%商品化率上升,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最后农业部门逐渐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这三个特点。
我们看下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像英国早期的像圈地运动,就是从农民里面来拿出土地出来,然后发展工业,英国在历史上废除谷物条例,就是农产品价格比较低,从农业里面拿出来价格比较低。
美国情况跟英国不一样,美国主要是通过市场手段逐渐降低农产品价格。
台湾大家知道它区域面积比较小,农业发展是农民鼓励农民拿钱,从地主那里买出来,这样解决几个问题,第一农业主把钱拿到钱就有资本,就投资本金; 第二方面土地改革也使台湾的农民进行一些转型,所以现在应该说解决他们土地的问题。
苏联和我们中国走得路应该差不多,通过剪刀差,掠夺性剥夺农民劳动成果转移到城里面去,所以我们长时间农产品价格其实是剥夺农民收益的方式,支持工业发展。
其实第一个阶段就是以农补工可以反映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给土地,土地是农业给工业。
第二是原材料,欧盟工业化初级阶段,主要是以发展轻工业为主。
还有一个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
一个给产品一个给人还要给地,我想我们国家处在这样一个阶段。
美国三个阶段,从工业化起步阶段和到工业反补农业阶段变化,我们看蓝色,工农业结构农业份额上,我们看工业化初期的时候美国农业整体占份额64%左右,到第三阶段的时候整个农业占整个工农业占20%,下降很多,看另外一面劳动力,在工业初期的时候美国其实也是64%人从事农业,到第三阶段下降25%,这是美国。
日本在19世纪末的时候,工业化起步时农业占比是比较高的,人口占比也是比较高,城市人口比例当然这个统计数据,可能跟刚才陈主任讲在数据怎么统计趋势可以看出来,城市人口在增加,从事农业人口下降,农业份额在整个经济份额里面占比较小。
台湾也是这样,我们做了一个横向比较,把中国2010年的数据与美国日本台湾不同时期相当的数据做一些比较,也就意味着目前的中国大陆和美国30年代、日本60年代,台湾70年代差不多。
主要是一个是GDP 占比15%以下,第二个是人口占比30%以下,第三城市化率50%以上,这是一个一槛。
进入这个槛就进入现代农业转型期,其他国家和地区走过的路,我们国家可能也会,这是一般规律。
也就是说从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他们从工业化初期到发展现代,没有绕开这三条路。
我们看中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再一个农村就业人口下降,城市化率也在提升。
第一部分我讲从现行国家经验来看所有国家都在走这条路,第一阶段就是农业进入工业,农工自养,最后专项以工补农,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加速趋势。
它有几个驱动力:第一个就是成本,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它会促使整体转型加速,我们看到日本两边线一边是日本,1974年看到整体劳动力占GDP 比重忽然就上来了,这边图我们可以看到农业部门最近工资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就说明农业部门工资水平如果增长率提高,他可能会推进整个国家的劳动力报酬水平提升,所以不转型不行,就是成本在提升。
第二就是成本,就是土地,刚才陈主任讲,都在要土地,工业也要,居住也要,当然农业也要,你看这个价格,大家看价格。
第一个我们看每亩成本在提升,就是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整体趋势土地成本在提升。
第二个我们看居民工业和商业旅游用地也在价格提升,如果土地成本提升也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成本增加,从政策层面制度层面土地将来土地流转可能会是一个地缘方向,流转带来土地议价可能会成为常态,第一方面我们讲城镇,第二我们看消费,其实刚才陈主任讲到,这个就是城镇化率提升以后农民进城以后,劳动力提升以后带来总量变化第二是结构变化,人均收入提升会带来这个对农产品需求增加,这是需求对整体会带来一些影响,我讲稍微快一点。
最后一点就是政策支持,应该说连续这面多年一号文件都是要支持农业发展。
所以政策支持也推动整个农业转型,补贴力度也在加大,我们在座有很多是从事农业投资。
从事农业企业经营,感觉到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在增加。
其它国家就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人均土地比较多国家,它的补贴稍微少一些,挪威等他们补贴量比较大,补贴多少跟人均土地面有直接关系。
我们看一下中国农业路径选择走什么样路,美国、日本一个是农业机械化,第二化学革命生物技术革命管理革命,日本大体差不多。
我们看价格,美国整体农产品出口量占比应该说你看大豆是45%,棉花是79%出口,农产品出口占比量比较大。
看一下价格,美国小麦玉米价格普遍要低得多,美国人劳动力成本要比中国劳动力成本要高很多,但是他们价格低很多。
其实我们从这里面看到,这是日本,日本的价格比中国高,日本的苹果大米都比我们中国要高,而且日本自给率比我们稍微差一点,人均土地资源稀缺程度决定农产品价格。
像日本韩国他们压力比较大。
中国其实压力比较大,第一人口多,第二人均土地面积减少,我们看一下耕地面积农产品价格比价关系,就是土地在这里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土地多了这个国家价格就会低,如果土地少价格就会高,所以从这个分析上来讲我们国家处在一个人多地少,而且土地在减少这样趋势非常明显。
所以中国肯定保证13亿人要端好自己饭碗,肯定对农产品进出口有很大限制,我们发展现代农业保证供给让我们13亿人口有饭吃,在现有土地状况下怎么能够保障,所以发展现代农业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中国现代农业未来五大发展趋势,我们觉得第一是规模。
因为过去农业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比较小,效率比较低。
我们再看一下2004年到2010年养猪成本,散养成本明显高于粮食成本,高1倍多,散养里面成本有很多没有计算,劳动力成本,有一些没有计算,原材料他自己汤汤水水,总体来讲散养比规模化养殖成本要高很多。
2007年是一个转折,2007年养猪还挣钱,到2008年散养养猪比规模养猪挣钱不那么容易,从这里面看规模农业从未来发展来讲一个是效率比较高一成本比较低,整体效率比较好。
这是饲料,这几年饲料生意挺好,饲料挺好其中有一个重大原因,商品饲料这几年量比较大,跟规模化养殖推进有关系。
肉鸡,刚才讲生猪,最大是100万只以上养鸡,2003年和2010年做比较,2003年全国100万养殖占3.12%,到2010年为8.55%;一个是奶牛,到2003年的时候,上升为那个时候规模只有2.7%,1000头以上,2009年8.3%。
现在规模化趋势非常明显。
中国和美国之间比较更明显,50万只肉鸡以上美国占比67%,中国占比11.96%,中国大部分2000只到9万只这样之间,这就说明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规模养殖距离还有很大差距。
第二个我们讲一下其实就是农业价格未来趋势肯定是高价,这个农产品价格未来持续上涨,人均土地面积和日本、韩国,人均土地1.24亩比日本要好一点,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3.05,农产品持续价格提升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的农产品种植成本相对来讲也是比较高,大豆种植成本为什么大豆进口这么多,没办法,你种植成本太高,我们成本比巴西高一块多,比美国高一块多。
怎么竞争?!从今年进口量来讲我们大多数农产品,像大米、玉米、小麦这些我们控制比较严,大豆控制没办法只能进口,白糖、棉花进口稍微多一点,第三大趋势就是品牌,市场安全的食品,什么是安全,什么人种的什么加工的,我觉得将来可能是趋势。
现在就是说如果有一些有机企业做安全食品,持续做安全食品将来比较大,如果大企业都不想这样做可能是问题了,当然这个品牌农业未来机会比较多的,第四大趋势就是生物农业。
日本基本上化肥不用了,每年他们都有一些严格要求,现在日本要求是比较高,欧洲要求比较高,比美国都要,因为美国是规模化农业,日本和欧洲对生物技术在肥料在农业上要求非常高,我想中国也是,其实食品安全包括粮食保障,生物技术运用将会加大,这是化肥和化肥使用,最后一个趋势就是装备。
以色列是土地资源也非常匮乏,土地整体农作物生长环境比较恶劣国家,其实做很好,美国大规模农业生产也是靠装备,有一些区域里面仍然使用低水平小规模的小农机,所以我觉得未来装备农业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大,现代农业里面是发展趋势。
这五大趋势可能会对相关产业有哪些影响?将来投资农业装备业会有一个爆发式机会。
第二生物技术,农资产业,例如,化肥、肥料、种子,包括养殖和种植生物技术广泛使用。
第三农业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在澳大利亚一个农场一个农民可以养3000头牛,是由于他有很多都是通过专业化分工来解决,运输不用管,你的草专门打草公司,卖也有专门人经营解决,专业化服务体系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发展,现在目前中国在收割从北到南,这样专业化服务体系专业服务公司越来越多。
第四农业一体化企业越来越多,过去做饲料、养殖、屠宰甚至食品,现在食品倒过来要做养殖、屠宰,农业产业化里面有问题,无论做不做必须面对融入。
下一个趋势就是多业态农业经营模式出现,尤其大城市周边像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在城市周边这种趋势还是比较明显,尤其是有一些高效农业,多业态经营模式慢慢会出现。
最后一个高科技服务发展,因为科技对现代农业推动力量非常关键,会有一大批高科技背景企业,应该涌现推进农业现代化。
我想中国农业走现代化之路是必然趋势,而且中国目前这种趋势非常明显,速度在加快,这个速度加快过程当中带来一些挑战。
这种挑战,过去我们从小农经济这样结构转型现代农业过程当中怎么办,很多企业面临转型问题。
我们后面有两场讨论,其中有一场讨论农业产业一体化过程当中,企业遇到哪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第二是什么,在中国农业转型过程当中有相当多的机会,刚才我们毛总也讲在投资里面,我们现在 A 股市场投资机会比较多,其实整个农业里面投资机会所有产业里面机会最多,在这样转型时期就会涌现出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一些好的企业,一些新的行业甚至新的行业。
给大家举个例子例如现在食品安全是问题,现在食品安全检测,很多企业专门做食品安全检测,而且农产品流通物流这里蕴藏巨大商业机会,我想在座有些是投资搞实业,这里面又有挑战又有机会,关键机会要懂,农业钱很多,但是钱很多钱在什么地方,什么样企业能真正挣到钱。
我觉得还需要大家深入了解,深入分析,所以我相信农业大学 MBA 教研中心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找到破解办法,找到投资机会,也找到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