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2014.7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2014.7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2014.7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2014.7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2014.7

永登县连城镇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

实施方案

兰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二O—四年七月

目录

1、综合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及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发展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1.4主要建设任务 (7)

1.5投资概算 (7)

1.6工程计划建设日期 (7)

1.7保障措施 (8)

1.8结论与建议 (8)

2、灌区概况 (10)

2.1自然概况 (10)

2.2社会经济状况 (14)

2.3基础设施 (15)

2.4发展渠灌区现状 (16)

2.5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3、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 (16)

3.1工程任务 (16)

3.2工程规模................................................... 1.7

4、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 1.9

4.1设计依据 (19)

4.2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19)

4.3工程布置 (19)

4.4主要建筑物设计 (20)

5机电设备 (21)

5.1水力机械 (21)

5.2电气设计 (22)

6、工程管理 (23)

6.1管理机构 (23)

6.2工程建设管理 (23)

6.3工程管理及保护范围 (23)

6.4运营管理 (23)

7、施工组织设计 (24)

7.1施工组织机构 (24)

7.2施工条件 (24)

7.3主体工程施工 (25)

7.4汽二耳亠勻 (26)

7.5 (27)

8、环境影响评价 (27)

8.1编制依据 (27)

8.2环境现状 (28)

8.3环境影响预测 (28)

8.4环境保护措施 (29)

8.5环境管理与监测 (31)

9、水土保持设计 (31)

9.1编制目的 (31)

9.2设计依据 (32)

9.3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32)

9.4扰动地表面积 (33)

9.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33)

10、.................................................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34

10.1编制依据及费用标准 (34)

10.2工程概算 (35)

11、........................................................... 项目效益37

11.1社会效益 (37)

11.2生态环境效益 (37)

11.3综合评价与结论 (37)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及依据

永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北靠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景泰县,东连皋兰县, 西与青海省民和县、乐都县接壤,南和兰州市西固区、红古区毗邻,是兰州市西部的屏障。地理坐标是东经102。35’ 56"?103° 45’ 55",北纬36。35"?37。07’ 28"。发展渠是一条自流引水渠道,属连城镇管

村,总人口2300人,有效灌溉面积1500亩。由于本项目区属连丰渠灌区,

现灌溉水源为西寺沟山泉水,通过发展渠输水灌溉。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 降水减少,导致西寺沟泉水减少,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抗旱应急水源提灌工程建成后,可以保证在大旱之年从大通河引水的登丰渠提水至发展渠, 可使项目区1500亩农田灌溉得到应急保障灌溉,保证灌区农田灌溉正常供水。为了促进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连城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受永登县水务局委托,我院编制完成了

《永登县连城镇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

1. 2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1.

2.1经济社会简况

永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河西走廊最东端,总面积6090平方公里。根据2013年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底全县总人口53.31万人,其中

农业人口45. 74万人,总耕地面积137. 78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3. 01

亩。全县共辖18个乡镇,11个居民委员会,240个村民委员会,1538个村

民小组。2013年底全县生产总值(GDP) 111.6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现

价)17. 72亿元工业总产值202. 03亿元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7. 28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642. 37元。

发展灌区是永登县自流引水千亩灌区之一,位于永登县西北部,涉及连城镇的丰乐、永和2个村,总人口2300人。农业是灌区国民经济的主要

产业,灌区农作物主要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粮经比例为3: 7o 1.2.2灌区基

5

本现状

发展渠灌区位于大通河中下游,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是永登县自流引水灌溉的千亩灌区之一。发展渠为该灌区的引水干渠,干渠从连城镇(大通河右岸)的西寺沟引水至连城镇永和村的石头坡截止,干渠全长4km,渠道全部为土渠无衬砌。渠道为无坝引水,引水流量为0. 2m3/s,实际灌溉面

积1500亩。由于近年来西寺沟泉水锐减,有些年份甚至干枯,灌区面临失灌。

1?3发展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发展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渠干渠全部为土渠未衬砌。

2、灌区配套设施不完善。

3、由于近年来西寺沟泉水锐减,有些年份甚至干枯,灌区下游面临失

灌,渠道灌溉保证率降低,灌溉效益下滑,已对灌区灌溉带来十分不利影响。

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发展渠灌区自然条件优越,加之地处大通河中下游,农业灌溉用水条件便利,但由于灌区灌溉水源为西寺沟泉水,但由于近年来沟道泉水锐减,

6

灌区下游灌溉用水保证率下降,为了提高灌区的用水保障程度,提高

灌区的灌溉保证率及灌溉效益,保证灌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受影响,保证灌区农民收入不减,因此建设连城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1.4 主要建设任务本次连城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建设以有效保障灌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灌区水源供水保障成度为目标, 提高渠道供水保证率,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1、土建方面:新建泵房1座、10立方米C20砼进水前池1座、C20砼出水前池1座、衬砌D50U型槽3000米。

2、机电设备方面:架设10kv高输电线路20m安装水泵及机电设备两

台套、100kva 变压器一台套。

3、金属结构方面:铺设①273 ( S =8mm钢管65m。

工程计划完成土方开挖1808.5m3,土方回填1921.3m3,浆砌卵石50.8m3,

M10砂浆砌砖23.6m3,砼及钢筋砼307.5m't。共需水泥96t,砂子178用,石子249m,卵石53m,机砖12千块,钢筋0.7 t,钢管3.4 t。

1.5 投资概算

经计算本工程概算总投资86.94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36.98 万元,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32.32 万元,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2.02 万元,临时工程1.86 万元,其他费用9.63 万元,基本预备费4.14 万元。

1.6 工程计划建设日期

工程计划建设工期为一年, 2014 年9 月1 日—2014 年10 月30 日, 工期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指《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内的抗旱应急备用井和引调提水工程。小型水库建设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水利部商财政部依据《实施方案》确定的项目建设任务和投资计划,按照“早建早补、晚建晚补、不建不补、定额补助”的原则,分年度安排项目补助资金。中央补助资金依据《中央财政统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13]14号)及有关规定使用管理。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落实地方建 设资金,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探索建立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 第五条建立项目责任制度。 (一)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人民政府对项目建设工作负总责。市级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督工

作,对发现的问题要严格督促整改到位。县级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建设的实施工作,并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做好项目的日常建设管理工作。 (二)水利部及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部门,下同)负责对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并做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等相关工作。 (三)水利部与各省人民政府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 第二章前期工作 第六条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应按照相关建设程序,明确不同类型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求,落实项目前期经费,有效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第七条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实施方案》编制本地区省级年度实施方案。省级年度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为当年度具体建设项目及资金安排计划,应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前期工作、地方资金落实等情况合理安排,并于中央补助资金下达之日起1个月内报送水利部、财政部备案。 第八条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地区项目县级实施方案,报送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县级实施方案应提前安排,按年度分县整体编制,并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设计准入,委托符合相应资质要求的设计单位进行编制。

加快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建立水资源储备体系

加快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建立水资源储备体系 【摘要】面对水资源危机,本文从城市用水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入手,根据典型城镇应急水源地建设情况,探索提出解决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渠道,阐述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危机;饮用水安全;应急水源建设;水资源储备 0.前言 水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有他的特殊性,从长期来看,全球气候变暖使水资源分布状况发生变化,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使得过去的周期性丰枯成为相对的长期性;从中期看,水资源固有的周期性也使得特枯和连续枯水现象时有发生;从短期看,突发的水污染事件也使得水危机频繁发生。因此,如何应对和解决危机,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从分析城市现状水资源状况入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应急水源建设,探索提出解决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渠道和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恩施市水资源概况 恩施市位于清江干流上游,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鄂西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以来为“楚蜀咽喉”之地,也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桥梁。全市国土面积3967km2,辖4个办事处(舞阳坝、小渡船、六角亭、沐抚)、3个镇(板桥、崔坝、龙凤坝)和10个乡(红土、新塘、沙地、白果、白杨坪、盛家坝、芭蕉、三岔、屯堡、太阳河)共172个行政村、36个居委会。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富硒食品、能源、医药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城市发展也正向中等城市目标建设迈进。 恩施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36.75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在5000m3以上,远远大于全国、全省人均占有量,从数量上看恩施市水资源极其丰富,但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看,降水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70%以上,大量的水以洪水形式排泄掉。从降水量的区域分布看,北部乡镇的降水大于其他乡镇,如太阳河、龙凤坝等。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看,绝大部分河流水能资源已开发殆尽,主要为水力发电,仅余下的也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由于恩施市地处武陵山区,山高坡陡,河道下切较深,部分集镇都地处山间台地,远离水量丰富的河流,如三岔、新塘、红土、沙地、崔坝等,这些乡镇生活供水水源都是选择水量较小的山泉水或溪沟,如遇干旱年便出现区域性缺水情况。近些年来,城区主水源(大龙潭水库)几次的水华现象,也使供水危机时有发生。 2.城市现状饮用水源情况

供水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与减轻供水短缺造成得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法》、《城市供水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贵州省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当前中枢城区供水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工作原则 (一)市政府成立市供水应急指挥部,由市城管、水利、财政、公安、卫生、建设、环保、消防、供电等相关部门与单位组成,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供水应急事件处理得统一指挥。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市城管局,负责指挥部得日常工作。 (二)供水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统一调度、保障重点、计划供应、节约用水,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得原则。 (三)应急期供水优先顺序 1、居民生活与党政机关用水; 2、学校、医院用水; 3、重点工程用水; 4、宾馆酒店用水; 5、重要园林、绿地用水; 6、一般工业、建筑业用水; 7、其它用水。 (四)供水重点保障区域 1、城区主要居民生活区; 2、市委、市政府办公区; 3、学校与医院; (五)在供水应急期间,市供水应急指挥部根据抢险得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权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与占用场地,在应急抢险结束后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得,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作其她处理。为保证城市供水,调用农业等其它用水造成损失得,给予适当补偿。 (六)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有积极参加供水应急抢险救灾得义务。对在应急供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得单位与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对失职、渎职等违法违规行为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二、预防与应急准备 (一)水利、城管、财政、公安、卫生、建设、环保、消防、供电等各有关部门与单位根据本预案得要求,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制订本单位供水应急预案,报市供水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二)市各有关部门与单位供水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供水应急领导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 2、供水应急工作方案;

应急水源监理实施细则

盐亭县2014年度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四川腾越建设监理有限公司2015年10月22日

盐亭县2014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编制: 审批:

第一章四川腾越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22日 概述................................................................ 1.1工程基本情况..................................................................... 1.2监理工作范围..................................................................... 1.3监理工作目标..................................................................... 1.4监理工作依据..................................................................... 1.5监理工作方法..................................................................... 1.6监理组织........................................................................... 1.7监理职责...........................................................................第二章工程的质量控制................................................. 2.1水源井监理实施细则............................................................ 2.2管理房及井室、阀门井、排气井和排水井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 细则....................................................................................... 2.3输配管网安装监理实施细则.................................................. 2. 4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 2. 5蓄水池监理实施细则 ················································· ·· 第三章工程的进度控制 ······················································· 第四章投资控制 ··········································································第五章安全控制 ······································································

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

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 (环办〔2011〕93号) 1总则 (6) 1.1 编制目的 (6) 1.2 工作原则 (6) 1.3 适用范围 (6) 1.4 编制依据 (6) 1.4.1 法律法规、规章 (7) 1.4.2 相关预案 (7) 1.5 术语和概念 (8) 1.6 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9) 2 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 (9) 2.1水源地外风险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9) 2.1.1 固定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9) 2.1.2 流动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10) 2.1.3 面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11) 2.2 连接水体的环境风险防范 (11) 2.2.1 连接水体的环境信息调查 (12) 2.2.2 连接水体的环境风险防范 (12) 2.3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 (13) 2.3.1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调查 (13) 2.3.2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评估 (13) 2.3.3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 (14) 2.3.4 取供水安全保障 (15) 2.4 特殊时期水源地污染风险防范 (16) 2.4.1 地震 (16) 2.4.2 汛期 (17) 2.4.3 重大旱情 (18) 2.4.4 雨雪冰冻时期 (18) —3—

3 水源地预警体系建设 (19) 3.1 预警系统建设 (19) 3.1.1 监测预警 (19) 3.1.2 生物毒性预警 (20) 3.1.3 环境监管预警 (20) 3.2 跨界预警系统建设 (20) 3.3 预警信息研判 (21) 3.4 预警公告 (21) 4 水源地环境应急准备 (21) 4.1预案体系建设 (21) 4.1.1 预案体系 (21) 4.1.2 预案管理 (21) 4.2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22) 4.2.1 固定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22) 4.2.2 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22) 4.3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23) 4.3.1 部门联动机制 (23) 4.3.2 跨界联动机制 (23) 4.4应急能力保障 (23) 4.4.1 应急能力评估 (23) 4.4.2 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24) 5 水源地环境应急响应 (25) 5.1 责任单位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25) 5.1.1 事件报告 (25) 5.1.2 应急处置措施 (26) 5.2 环保部门的应急响应 (26) 5.2.1 接报与报告 (26) 5.2.2 应急指挥 (27) 5.2.3 应急监测 (27) 5.2.4 应急处置 (29) —4—

公司供水应急预案

公司供水应急预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水利供水有限公司 供水运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二〇一一年六月 目录 1.总则........................................................ 目的......................................................... 供水现状..................................................... 编制依据..................................................... 工作原则..................................................... 适用范围...................................................... 2 供水突发事件种类 ........................................... 3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 指挥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 指挥小组的组成............................................... 指挥小组职责................................................. 指挥小组办公室组成与职责 ..................................... 指挥小组办公室组成............................................ 指挥小组办公室职责 ........................................... 指挥小组下属各相关单位职责 ...................................

应急抗旱水源工程文明施工体系及措施

应急抗旱水源工程文明施工体系及措施 我单位承诺:若我单位中标,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体系管理满足业主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要求,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1.1 文明施工 1、文明施工是企业信誉的窗口,质量的依托,安全的保证,效益的源泉。本工程公司将坚定不移地创建文明施工示范工地,严格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中有关文明施工的强制性标准,并编制本工程创建文明建设工地实施方案。项目部成立文明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由一名副经理分管定期组织监督检查评比。 2、文明施工目标计划 本工程文明施工目标为:确保工地文明施工,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 1.2 创建文明工地计划 为树立建筑行业的良好形象,实现以质量为中心,以安全为突破口,加快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一个安全、优质、文明、卫生、整洁的文明工地、特做如下安排。 项目部主要成员对安徽省有关创建文明工地文件反复学习,领会贯通,并建立管理机构,特成立一个创建文明工

地领导小组。 1、标准化管理,健全各项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项目部所属各工种,班组均设立相应的文明安全岗,责任到人。 3、管理人员佩带标明身费份的胸卡上岗,坚持规范用语和文明用语。 4、材料堆放场地、场道路、施工用电设施、机械设备、施工周转材料、标识标牌、生活文明、治疗场所及设施等硬件保证齐全。 5、加强职工教育工作,通过安全。质量技术讲座及职业遭德、和职业技能教育,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使广大职工讲文明、讲礼貌、讲安全、讲质量、讲卫生、遵纪守法,以达到共建文明工地的目的。 6、每月按照《文明工地检查平分标准》检查一次,及时总结打分,纠正存在问题。 1.3 文明施工建设措施 1.3.1 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 1、现场围护 (1)施工现场围墙用砖砌2.5m,墙外侧用沙浆抹光刷白。 (2)建筑物四周里]立面搭钢管架,用绿色密目网防护。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设计方案邵东

1 工程概述 1.1 工程说明 1.1.1工程概况 本项目分8个子项目,本次招标为其中5个子项目,包括范家山镇提水项目、牛马司镇提水项目、三合水库引水项目、团山镇提水项目、团山镇松竹村提水项目,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拦河坝新建或改造、引水渠新建或修复、输水管道铺设、提水泵站新建、山塘(蓄水池)清淤等(1)范家山镇提水工程共3个提水工程,分别为上桥村、洪桥村刘家排及梅仁村红旗提水工程。上桥村提水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重建一级泵站,重建二级泵站,引水渠衬砌,出水渠衬砌,输水渠衬砌;洪桥村刘家排提水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重建泵站1座,出水渠衬砌;梅仁村红旗提水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重建泵站1座,出水渠衬砌,出水渠加固,输水渠衬砌,暗渠清淤;(2)牛马司镇提水工程共4个提水工程,分别为坡江村白莲寨、顺利村雷子寨、龙江村龙虎潭以及湾泥村庙竹山提水工程;(3)三合水库引水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①进水闸闸门及启闭设备更换,启闭机房拆除重建;②引水渠防渗加固;③重建泄洪闸4座;(4)团山镇提水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新建输水管道;②新建提水泵站1座;(5)团山镇松竹村提水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拦河坝1座,新建泵站1座,新建出水管,新建输水管。 1.1.2地质地貌 各引提调水工程项目区新建和重建泵站持力层地质条件较好,承载力等完全满足要求;各拟新建引水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皆较好,无高陡变坡、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但新建引水渠应进行护坡护岸;现有引水渠应进行疏通、整修,局部产生变形、塌岸或未衬砌段,应进行护坡护岸;各拟建引水管持力层工程地质条件接较好,但为防止常年受雨水冲刷、浸没,建议做好排水。各项目区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浆砌石无腐蚀性。 1.1.3水文气象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 雨水充沛”的特点。根据邵东县气象站1957~2009年52年实测资料统计,多 年平均降雨量1271mm,多年平均降雨天数150~185天,降雨量年内分布极不 均匀,4~6月降雨量478.2mm,占全年的42.05%。而农作物需水高峰期的7~9

城市应急供水规划

城市应急供水规划 摘要:居安思危是人类面对各种灾害的挑战所总结出的具有高度智慧的治国理念,应急供水系统正是解决可能的供水危机的最好办法。本文从应急供水系统的 建设以及应急供水预警系统的建立与保障两个方面讨论了应急供水的规划问题。 关键词: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应急供水预警系统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面对自然灾害、水质污染、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战争以及各种突发事件导致供水安全遇到挑战时,应急供水系统 将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应急供水系统是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 应急供水系统的建设以及应急供水预警系统的建立与保障两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应 急供水的规划问题。 1应急供水系统的建设 1.1 应急供水目标 如同建设任何工程项目,都需要有建设的目标如建设规模、质量指标等,应 急供水系统在规划时也要充分考虑供水的目标。应急供水目标主要是供水人口数量、人均供水量指标、供水规模和供水水质指标[1,3]。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⒈供水人口数量。由于人口数量是动态变化的,而应急供水系统应满足未来 若干年的需求,所以需要预测人口数量。人口预测模型有马尔萨斯模型、Logistic 模型、线性回归模型等,应根据城市人口抽样统计数据套用模型,选择误差最小 的模型计算供水人口数量[2]。 ⒉人均供水量指标。应急供水的目标首先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水,基本生 活需水指标国家目前尚无明确规定,文献[2]以联合国赈灾救助标准、世界卫生组 织建议及有关应急供水经验选用四个级别标准2.5~26L/人?d;文献[3]以拘谨型 家庭人均纯生活用水量为基础再考虑部分公建、服务用水选定100L/人?d。两篇 文献选用的人均水量指标差别很大,前者实际上是维持生命到最低生活标准的用 水指标,而后者则可以满足正常生活的用水指标。建议根据城市水源储量、经济 发展水平等综合考虑,人均供水量指标不应低于2.5L/人?d。 ⒊供水规模。城市应急供水规模由应急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消防用水、管 网漏损等四项组成[3]。应急生活用水量按照人口数量和人均供水量指标计算;应 急工业用水可取正常工业用水量的30%[3];消防用水量可以按照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8.2.1一次灭火用水量数据基础上再考虑次生火灾用 水量而增加20%~40%[4];管网漏损宜按各城市的控制目标考虑,一般不超过 12%[3]。 ⒋供水水质指标。供水水质指标应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但作为应急供水,因使用时间短及考虑投资成本问题,严控会造成急性中 毒的指标而可以适当放宽长期影响健康的指标[3]。 1.2应急水源规划 应急水源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⒈依据国际惯例,水源应该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3]的原则进行选择, 而且国外的大城市通常建设大规模的水库作为城市的可靠水源地,国内也有很多 大中型城市将水库作为备用水源[5]。因此,水源首先应该选择水库、河流、湖泊 等作为水源地;在地表水不能满足要求时才选择地下水做为备用水源。 ⒉便于水厂取水,经济合理。取水点应距现有水厂较近,又在城镇和工矿企 业的上流,水质污染较小[3]。

人饮抗旱应急水池施工技术方案

人饮抗旱应急水池施工方案 1工程测量定位、放线。 i.高程控制。 1.正负零以下基坑高程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原始标高点,作为拟建工程的高程水准点。我方用DS-2200水准仪校验核对后,引入就近建筑物上进行标识,并做好保护。经建设、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核准同意后,作为施工期间的高程标志基准点,据此向基坑内引测设计高程,进行基坑、基础标高的控制。 ii.轴线平面位置的控制。 根据所提供的施工总平面图的坐标,将轴线引出拟建建筑物平面图之外,经建设、设计、监理审核、认可后,作施工标志,做好控制标志桩,再次提请有关方认可,依据标志桩,使用JD-2激光经纬仪,将轴线控制点引测到基坑底、基础上,根据施工图放出基础边线,进行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完后,将轴线引测到基础柱的上口四周,给上部结构施工,施工完成后,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2架子工程。 2.1水池施工外架为双排脚手架,里架为满堂脚手架 采用φ48,δ=3.5的钢架管搭设。立杆纵距1.0~1.5M,横距1.0~2.0M,横杆步距1.6M,里架的搭设在钢筋撑子上防止架管在池底板留下洞便于防水,钢筋撑子焊在底板

钢筋上防止架管走动。具体布置见摸板支护图(附图一) 2.2框架施工所用的外架为双排脚手架,里架为满堂脚手架,采用φ48,δ= 3.5的钢架管搭设。架子搭设前,应在管底加设垫板、扫脚杆,防止支承架下沉,立杆纵距 1.0~1.5M,横距1.0~2.0M,横杆步距1.6M,砌筑架立杆距墙边0.3M,铺设的架板支承长度不小于20CM,且不得有探头板。双排外脚手架每12M自下而上设剪刀撑,纵向再下而上开大剪,架子每隔5M与厂房柱拉牢。脚手架上须设置防护栏杆和挂安全网,外排立柱内侧须设置栏杆和挡脚板,上栏杆上皮高度1.2M,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50mm. 3模板工程 3.1模板采用10mm厚竹胶板,用60×80mm木 方作加劲肋,间距控制在200mm~500mm之间, 支撑及加固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接缝 处采用密封胶带密封以防跑浆。 3.2 所有模板在施工前均刷机油或高效脱模剂。 3.3 池壁模板的施工要点及措施: 3.3.1安装模板前先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 线位置,池壁模板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3.3.2池壁模板,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针对 池壁抗渗的特点,模板一次性搭设至梁底处,模板

水厂抗旱应急预案

xxx镇自来水厂抗旱 应 急 预 案 编制单位:xxxxxxx单位 编制日期:二○一三年x月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xx水厂抗旱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干旱引发的水源短缺事件,防止可能发生的干旱引发的水源短缺事件发生,在水源短缺发生以后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降低事故损失,保证水厂水质安全而制定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抗旱事故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xx水厂抗旱应急预案编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生活饮水卫生标准》、《城镇供水水质管理工作规定》、《建筑设计规范》和《四川省供水条例》。 (三)编制原则 贯彻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该水厂行政责任人为xx镇镇长xxx,以防为主,防控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一致。水源短缺事故应急措施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 (四)适用条件 根据水厂可能发生水源短缺事故,制定适应水源短缺应急预案的范围和条件,当出现水源短缺时,由现场指挥长负责启动水厂抗旱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水厂水源短缺,也适用于参与应急救援的有关部门。 1、原水水源干旱短缺; 2、水质污染事故; 二、水厂基本情况

xxx县xx水厂位于xxx县城东北部,距县城44公里,交通方便。水厂总供水人口2473人,设计日供水量为200立方米/日,实际日供水量70立方米/日,年供水量2.5万立米,实际年售水量1.6万立米。取水点在xx村x组白岩隧洞出口处取水,。厂区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清水池面积120平方米,容积150立方米;一体化净水池9个,占地40平方米,电机一台3.5千瓦,绿化50平方米,场地硬化面积600平方米,供水管道总长12000米。 三、缺水情况 目前,xxx村5组白岩隧洞出口处已无水,于2013年1月5日已经将原水水源改为在xxxx水库取水,日取水量为70立方米。制水人员每天进行对水质进行观察,做好记录记载。 四、需水量分析 xxx镇水厂总供水人口2473人,每天每人饮用水按20升计算,每天日供水量为50方。 五、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1、原水水源短缺主要原因是因持续干旱导致水源短缺,无生活饮用水,引发群体性上访。 2、水质污染事故主要原因是取水点水质污染,引起群体性病菌感染。 六、水厂水源短缺救援组织机构 xx水源短缺故应急救援工作按照统一的领导,分组负责的原则,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救援指挥机构。

张家界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张家界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l 编制目的 为确保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障全市居民饮用水安全卫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提高政府应对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规定编制。 1.3 适用范国 本预案所称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全市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及其周边突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严重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居民(村民)饮水安全和对本地区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 1.4 事件分级 依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环境事件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 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预警分级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1)特别重大事件(I级):指因危险化学品贮运过程中发生泄漏或者补给水源严重污染,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中毒的污染事件;因环境突发事件造成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严重影响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污染事件。 (2)重大事件(II级):指因环境突发事件造成饮用水源污染,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污染事件,因重要河流、水库大面积污染使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污染事件。 (3)较大事件(III级):指因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污染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下、10人以上中毒,使主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4)一般事件(IV级):因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使村居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上述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5 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降低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

供水事件应急预案

---------------------------------------------------------------范文最新推荐------------------------------------------------------ 供水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城市供水安全应急工作,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供水安全事故,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保护企业、市民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长效管理,落实责任。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市供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区行政区域内突发性城市供水系统的应急处置活动。1.5事故分类 供水事故按影响范围大小和历时长短分为3个等级: (1)特别严重(Ⅰ级):指由于自然灾害,造成城市管网严重毁坏,短期内不能修复,或者由于水源严重污染和枯竭,短期内不能建设新的水源工程,造成大范围停水7天以上,影响人数3万人以上的事故。(2)严重(Ⅱ级):指由于供水管网局部损坏或者抽水机具发生故障, 1 / 19

造成较大范围停水3-7日,影响人数1-3万人的事故。 (3)一般(Ⅲ级):指由于供水管网局部损坏或者抽水机具发生故障,造成小范围停水3日以内,影响人数在1万人以下的事故。 2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2.1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区政府成立供水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本区供水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其组成如下: 总指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 副总指挥:区水务局局长 成员:区水务局、区财政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交警支队大队等部门负责人。 应急指挥部职责 (1)决定本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停止; (2)指导和协调区供水系统事故应急工作,部署区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 (3)及时了解掌握区供水系统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区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 (4)其他有关城市供水系统事故应急的重要事项。 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水务局副局长兼任。 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职责:

应急抗旱水源工程概况

应急抗旱水源工程概况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某县池河、三和、桑涧乡镇人饮应急 抗旱水源工程施工标 1.1.2 建设地点:某县境内 1.1.3 建设单位:某县抗旱规划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局 1.1.4 工程概况 某县池河、三和、桑涧乡镇人饮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实施方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0.6万m3/d调水泵站、11.0km输水管道工程等。 1.1.5招标范围:工程施工图纸范围内的施工承包(详见工程量清单)。 1.1.6投标有效期:投标截止之日起56天。 1.2.1以满足业主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法规为前提; 1.2.2以“建精品工程、创文明工地”为目标,优化施工组织、施工方案、施工资源,强化现场管理,确保整个工程“优质、安全、快速、文明”施工; 1.2.3以深化、细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设备配备、保证措施的先进性、合理性、可靠性为关键,把

保证工期、创优质工程及文明施工建立在科学可行的技术基础之上; 1.2.4以“精”字和“严”字为准则,对施工全过程的各种活动进行高标准控制,即方案上“精益求精”、工艺上“精雕细刻”、配合上“精诚合作”、管理上“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奖惩”。 1.3 项目成果目标 如果我公司中标,将响应招标文件的全部条款,我公司将本工程作为公司重点工程,施工中将集中我公司骨干队伍,大力弘扬“敬业、诚实、创新、拼搏”的企业精神,科学实施“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经营战略,按照“建精品工程、创文明工地”的总要求,确保实现以下管理目标: 1.3.1 工期目标:104日历天 1.3.2 质量目标:合格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初检、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三级自检制度。即: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按照公司质量方针:“贯彻国标,内抓管理,外拓市场,精心施工,优质服务”来规范每一位职工的行为,确保本工程内实外美。 1.3.3 安全目标:确保本工程不发生重伤以上安全事故。 1.3.4 文明目标:确保达到“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调查评价文献综述

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调查评价文献综述 一. 前言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保障饮水安全是维持人类生存和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得水源地日益成为政府与公众关注的焦点。 进入21世纪,我国频繁发生地震、台风、干旱、水体污染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突发性事件。例如,2005年松花江流域的重大水污染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等。这些突发性灾害和极端性气候事件,不仅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往往造成原有供水系统供水能力大幅度下降甚至瘫痪,危及群众的饮水安全和区域社会稳定。 国内外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保障饮水安全是许多突发性和极端性气候事件发生后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地区。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定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将供水及饮水安全问题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要求在尽量减少城市水安全事件发生的同时,应随时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事先开战应急和战略储备水源规划和建设工作,构建“平战结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和机制,以便能在出现城市水安全事件时及时处理,控制事件的进一步恶化、减少损失。 二.应急水源地概述 2.1. 应急供水 应急供水是指在非常情况下(如发生战争、开采水源大面积污染、连续干旱及地震等自灾害),常规供水不足或受阻中断时,能够快速启用并在一定时间段内满足城镇居民低水平饮用水需求,以保障城市安全的供水(乔玲等,2004;华解明,2008)。 根据引发应急供水事件的性质,可以把应急供水分为突发性灾害引起的应急供水和非突发性事件引起的应急供水两大类(戴长雷等,2008): 突发性灾害引起的应急供水是指如恐怖袭击、地震、战争、水污染事故等非常规事件导致的供水紧张状况下的供水行动,具有不可预知、突发性和必须解决三个特点;非突发性事件引起的应急供水,主要是由于城市供水管理问题而引发的水资源紧张而需要启用的应急供水。此种应急供水往往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并以增加城市供水水源多样性,缓解城市供水潜在风险为基本目标。

供水工程应急预案

供水工程应急预案

供水工程应急预案 1.供水事故的分类和分级1.1 供水应急事故分类1.1.1自然灾害:指突发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冰冻等自然灾害引起供水水源和供水设施严重破坏时的供水事故。 1.1.2持续干旱:指因持续干旱导致水源水量减少或枯竭,以致发生“水荒”的供水问题。 1.1.3水质污染:指因突发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源事件,造成水质指标严重超标,从而影响公众健康或生命安全的供水事故。 1.1.4其它事故:指生产事故或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的供水事故。 1.2 供水应急事故的分级供水事故按照事故对水源和供水的影响程度分级,共分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严重(Ⅲ级)、一般(Ⅳ)和轻微(Ⅴ)五个等级。Ⅰ级:因地震、滑坡、泥石流、干旱等不可抗力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主要水源水量不足、水源遭受突发性污染或泵站、水厂设施遭到破坏,供水区域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供水影响人口在10000人以上。Ⅱ级:主要泵站、水厂停电或发生内部安全事故,供水能力丧失或日供水能力下降到实际日供水能力的20%~30%,造成整个供水区域连续停水24小时或部分区域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供水

影响人口在5000~10000人。Ⅲ级:主要原水供应管道断裂或输水设施遭到破坏,日供水能力下降到实际日供水能力的30%~40%(含30%),造成部分区域停水48小时以上,供水影响人口在~5000人。Ⅳ级:主要清水输水管道爆管、断裂、漏水或安全调控设施故障,日供水能力下降到实际日供水能力的40%--50%(含40%),造成部分区域停水24小时以上,供水影响人口在500~人。Ⅴ级:非主要清水输水管道或安全调控设备故障、日供水能力下降到实际日供水能力的50%--60%,导致部分供水区域连续停水24以下,供水影响人口500人以下。 2. 供水应急事故预防、预警及上报机制2.1 供水应急事故预防措施各供水工程运营机构应根据工程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运行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供水应急状态预防措施,包括建立备用水源、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设置备用电源或配备自发电设备、加强管理、做好供水设施日常管护工作等。 2.2供水应急事故预警系统根据工程运营情况,在对水源和清水水量、水质变化,取水设施、输水设施运行维护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供水紧急状态预警系统。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划分为5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和Ⅴ级(轻微),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秀山华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防 汛 抗 旱 应 急 预 案 二〇一五年四月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保障公司从业人员在各项目施工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雨季期间一旦施工现场出现暴雨、大风等险情时,能够及时地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本公司及本公司员工所造成的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2、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编制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 坚决执行国家有关防洪抢险及抗旱防暑的法令法规,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防汛抗旱方针,确保整个施工期安全渡汛。抢险时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动,实施责任区段划分,顾全大局,团队协作,形成全员防汛抗旱的面。 三、工作目标 强化汛期防护,消除或降低洪汛灾害事故,确保汛期安全施工。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公司防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组织机构: 总指挥:胡英俊 副总指挥:李建 成员:谭睿、张羽跃、田进国、陶勇、张杰、付伟、张廷建、邓生强 公司防汛指挥部值班电话: 2、职责: (1)总指挥职责: 1)与公司应急求援指挥中心保持联络、协调应急反应行动;2)与相关的外部应急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3)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4)在应急终止后,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恢复工作; 5)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6)保护事故发生后的相关数据。 (2)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场内应急操作任务; 2)事故现场应急操作的直接指挥和协调; 3)事故现场评估; 4)及进向场外反应操作指挥通报应急信息; 5)对场外的应急求援行动提出建议; 6)控制现场出现的紧急情况; 7)现场应急行动与场外反应操作指挥的协调;

大坪乡抗旱应急水源配套工程简介

大坪乡抗旱应急水源配套工程简介 大坪乡集镇主要依靠挂角洞水源供水,由于现状供水工程使用期超过设计年限,主要供水管严重氧化漏水、堵塞,加之2009年入夏以来,项目区气候较为异常,降水量持续偏少,年需水量21.19万m3,年缺水量6.76万m3,供水补足给当地村民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项目的实施,将提高项目区集镇及农村居民的用水保证率,为项目区人民群众解决旱季安全饮水问题,对项目区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标签:大坪乡;抗旱应急水源;提水泵站;调节池 1 工程概况 大坪乡抗旱应急水源配套工程,项目区缺水主要以干旱月份缺水为主,多发生在6~10月份,其缺水量占全年缺水量的70%以上,在7~10月份,有将近80%的居民安全饮水问题无法解决。2014年万山区大坪乡抗旱应急水源配套工程现状情况下主要解决大坪村、清塘村、柴山村和文基村的4个村54个村民组,4所小学,居民7624人,学生2637人,牲畜5415头的抗旱应急饮水安全问题以及解决旱期基本口粮田1228亩的抗旱灌溉问题。 2 供水水源及水量平衡分析 犀牛洞泉水位于大坪乡东北方向,与大坪乡最短直线距离为3.7km,出露高程584.7m,泉水出露洞口以上为悬崖陡壁并延伸至山顶,山顶距泉水出露洞口50~70m,泉水出露洞口上部山体呈合围之势将犀牛洞泉水出露洞口环抱其中,洞口上部山脊线走向西北面和西南面呈倒U型向下止于汇流溪沟。犀牛洞泉水比较稳定、其水量丰富,水质满足工程区供水需求,提水扬程不大,供水范围较集中,管线布设方便,运行管理方便,作为应急抗旱水源是比较有保障的。 犀牛洞泉水在P=97%保证率下日流量为0.0503m3/s,日供水量4345.92m3。该水源出露口推测为暗河排泻口,水量稳定,枯丰期水量变化不大,但稳妥考虑,枯水期日供水量取实测水量的50%得4345.92×50%=2172.96m3,设计水平年日需水量为人蓄需水量加上灌溉需水量,即为702.6+307=1009.6m3/d,按年计算,犀牛洞泉水年供水量为158.63万m3,设计水平年年需水量为36.85万m3,可供水量远远大于取水量,来水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3 工程主要构建物设计 工程集中人饮供水规模为W=1009.6m3/d,大于1000m3/d,又小于5000m3/d,属于Ⅲ型。工程提水泵站及上水管线按4级建筑物设计;高位蓄水池及输水主管按4级建筑物设计,其它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工程提水泵站及上水管线设计洪水标准取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取为50年一遇;高位蓄水池及输水主管设计洪水标准取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取为50年一遇;

供水工程应急预案

供水工程应急预案 1、供水事故得分类与分级 1、1 供水应急事故分类 1、1、1自然灾害:指突发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冰冻等自然灾害引起供水水源与供水设施严重破坏时得供水事故。 1、1、2持续干旱:指因持续干旱导致水源水量减少或枯竭,以致发生“水荒”得供水问题。 1、1、3水质污染:指因突发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源事件,造成水质指标严重超标,从而影响公众健康或生命安全得供水事故。 1、1、4其她事故:指生产事故或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得供水事故。 1、2 供水应急事故得分级 供水事故按照事故对水源与供水得影响程度分级,共分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严重(Ⅲ级)、一般(Ⅳ)与轻微(Ⅴ)五个等级。 Ⅰ级:因地震、滑坡、泥石流、干旱等不可抗力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主要水源水量不足、水源遭受突发性污染或泵站、水厂设施遭到破坏,供水区域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供水影响人口在10000人以上。 Ⅱ级:主要泵站、水厂停电或发生内部安全事故,供水能力丧失或日供水能力下降到实际日供水能力得20%~30%,造成整个供水区域连续停水24小时或部分区域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供水影响人口在5000~10000人。 Ⅲ级:主要原水供应管道断裂或输水设施遭到破坏,日供水能力下降到实际日供水能力得30%~40%(含30%),造成部分区域停水48小时以上,供水影响人口在2000~5000人。 Ⅳ级:主要清水输水管道爆管、断裂、漏水或安全调控设施故障,日供水能力下降到实际日供水能力得40%--50%(含40%),造成部分区域停水24小时以上,供水影响人口在500~2000人。 Ⅴ级:非主要清水输水管道或安全调控设备故障、日供水能力下降到实际日供水能力得50%--60%,导致部分供水区域连续停水24以下,供水影响人口500人以下。 2、供水应急事故预防、预警及上报机制 2、1 供水应急事故预防措施 各供水工程运营机构应根据工程所处得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运行实际,制定切实可行得供水应急状态预防措施,包括建立备用水源、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设置备用电源或配备自发电设备、加强管理、做好供水设施日常管护工作等。 2、2供水应急事故预警系统 根据工程运营情况,在对水源与清水水量、水质变化,取水设施、输水设施运行维护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计算得基础上,建立供水紧急状态预警系统。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得危害程度、紧急程度与发展态势,划分为5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与Ⅴ级(轻微),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与紫色表示。 2、3 供水应急信息上报制度 在发生Ⅰ、Ⅱ级供水事故时,工程应急机构应在2小时以内将事故信息上报至县供水主管部门与工程涉及范围内得乡镇政府,主管部门按要求迅速上报县人民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